1. 做戚风蛋糕总是凹底怎么回事呢
怎样做才能让戚风蛋糕不塌呢?
一、戚风蛋糕面糊
获得稳定、细腻、泡沫丰富的戚风蛋糕面糊,是戚风蛋糕不塌陷的基础,怎么做呢?
1、分蛋:把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分开,分别倒入不同的不锈钢盆中。
(1)装蛋白的盆要洗后擦干净,不能沾水或者是油。
②第二次加细砂糖:加入三分之一细砂糖,继续搅打至出现波浪状纹路。
③第三次加入细砂糖:最后加入三分之一细砂糖,搅打至硬性发泡,即蛋白泡沫颜色洁白,无可见气泡,提起蛋抽或打蛋器,可看见蛋抽或打蛋器上蛋白呈坚硬尖峰,尾巴部分不会弯曲或稍微弯曲。
2. 蛋糕胚烤熟了可是下面会有一个很大的洞
其实蛋糕要烤的漂亮是最难控制的,甚至有时蛋糕师傅一不小心火温就会出差错! 蛋糕出炉会过度收缩可能有几个步骤是应该注意的:
蛋白没有打至干性发泡
面粉拌入时过度搅拌导致出筋
烘烤时间不够久,蛋糕中还有大量的水气....判定的方式是你用手轻轻拍蛋糕的表面会很有弹性且没有沙沙的声音. 此外可用细的竹签插入而没沾到湿湿的面糊.如此再烤个5分钟就可出炉了.我通常有个经验是闻到蛋糕烘烤香味时再烤个十几分钟就差不多了.
出炉的蛋糕可在桌面震一下让水气散出,并且倒扣至凉.
这些步骤中,步骤3没注意作出来的蛋糕是侧边凹陷而表面平整.步骤4只适用于厚模型蛋糕,烤平盘蛋糕必须底部垫防粘纸,烤后即蛋糕脱去模型,撕开防粘纸平放待凉. 其实奶油蛋糕是最容易烤培的,初学者可由此种开始.假如想做装饰生日蛋糕,可利用平盘烤戚风蛋糕,再以慕司环将蛋糕印出一片片再组合.这样可免去一整个蛋糕烤得凹凸不平的窘境.
很多人说戚风在出炉倒扣后才开始收缩,到蛋糕放凉以后,蛋糕已缩至一半的高度了,这类出炉后收放凉时才发生的收缩,最可能的原因是蛋糕内部水份仍然太多,如果蛋糕上色后要出炉前,用手在表面轻拍有严重的嘶声而且没有弹性,就一定不能出炉,如果蛋糕上色已足,在上层加锡箔纸覆盖再延长烘烤时间;另外,也避免把蛋糕取出检查又丢回去烤,尤其是含水量较高的戚风蛋糕,移动时的震动和出炉后的冷空气,都容易让没有烤透的蛋糕收缩。
。
蛋糕组织膨松,水分含量高,味道清淡不腻,口感滋润嫩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这里要说明的是,蛋糕的质地异常松软,若是将同样重量的全蛋搅拌式海绵蛋糕面糊与戚风蛋糕的面糊同时烘烤,那么蛋糕的体积可能是前者的两倍。虽然蛋糕非常松软,但它却带有弹性,且无软烂的感觉,吃时淋各种酱汁很可口。另外,戚风蛋糕还可做成各种蛋糕卷、波士顿派等。
下面,我就来把蛋糕的配方、制法及技术关键介绍给大家。
由于蛋糕是采用分蛋搅拌法制成的,故在下面两例配方中,笔者以蛋黄部分、蛋白部分分别列出,以便大家掌握。
中档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250克 低筋面粉500克 水325克 泡打粉10克 白砂糖350克 色拉油250克 精盐5克
蛋白部分:蛋白500克 白砂糖300克 塔塔粉5克
高档戚风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500克 低筋面粉500克 水300克 白砂糖150克 色拉油250克 泡打粉10克 精盐10克
蛋白部分:蛋白1000克 白砂糖500克 塔塔粉10克
制作方法:
1.蛋黄和白糖纳入不锈钢盆中,用打蛋器搅打至白糖溶化且蛋黄液呈乳白色时,再分多次加入色拉油和清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过筛后的面粉、泡打粉和精盐,轻轻搅拌均匀。
2.蛋白和塔塔粉纳入不锈钢盆里,用打蛋器搅打至蛋白呈粗泡沫状且颜色发白时,下入白糖,继续搅打至蛋白呈软峰状(即蛋白膏的峰尖挺立不下垂)并硬性发泡。
3.先将约1/3的蛋白膏倒入蛋黄糊里轻轻搅匀,再将其倒回剩余的蛋白膏中轻轻搅匀。
4.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并刮平,然后放入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的烤箱内,烘烤约40分钟,烤熟即取出。
制作关键
一.选料
1.鸡蛋最好选用冰蛋,其次为新鲜鸡蛋,不能选用陈鸡蛋。这是因为冰蛋的蛋白和蛋黄比新鲜鸡蛋更容易分开。另外,若是单独将鲜鸡蛋白放入冰箱中贮存1~2天后,再取出搅打,会比新鲜蛋白更容易起泡,这种起泡能力的改变,其实是因蛋白的PH值从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选用细粒(或中粒)白砂糖,因为这在蛋黄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面粉宜用低筋面粉,不能选高筋面粉。高筋面粉遇水会产生大量面筋,从而形成面筋网络,影响蛋糕的发泡。
4.油脂宜选用流质油,如色拉油等。这是因为油脂是在蛋黄与白糖搅打均匀后才加的,若使用固体油脂则不易搅打均匀,从而影响蛋糕的质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时,应注意其保质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则会影响蛋糕的膨胀。
二.调制蛋黄糊
1.蛋黄加入白糖后,一定要搅打至呈乳白色,这样蛋黄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匀。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润柔软,但用量要准确。色拉油加得过少,则蛋糕干瘪;加得过多,则不易均匀地融入蛋黄糊里,并且过量的油脂还会破坏蛋白膏的泡沫,最终影响到蛋糕质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时需分次调入,这样更容易搅匀。
3.加水的目的是调节蛋黄糊的稀稠程度,所以应分次加入。
4.当蛋黄液中加入面粉、泡打粉和精盐后,不能过分搅打,只需轻轻搅匀即可,否则会产生大量的面筋而影响到蛋糕泡发。
5.调制蛋黄糊时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热时产生气体,使蛋糕膨胀,其用量大致为面粉的2%。
三.搅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搅打质量是制作戚风蛋糕的关键,而影响蛋白发泡的因素却有很多。
1.分蛋时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黄,搅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洁净,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稳定,这是因为塔塔粉为一种有机酸盐(酒石酸氢钾),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时的蛋白泡沫最为稳定。塔塔粉的用量为蛋白的0.5%~1%。
3.因为糖能帮助蛋白形成稳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搅打蛋白时放白糖就成了必须。要达到蛋白膏泡发性好,且稳定持久,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时机就显得很关键。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会抑制蛋白的泡发性,使蛋白不易充分发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发性越差),不过加适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稳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响蛋白的泡发性,又能使蛋白达到稳定的效果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时机以蛋白搅打呈粗白泡沫时为最好,这样既可把白糖对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响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稳定。若白糖加得过早,则蛋白不易泡发;若加得过迟,则蛋白泡沫的稳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搅匀搅化,还可能因过分搅打而使蛋白膏搅打过头。
4.搅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后快,这样蛋白才容易打发,蛋白膏的体积才更大。
5.特别要注意蛋白膏的发泡程度,即达到硬性发泡。搅打蛋白膏可分为泡沫状、湿性发泡、硬性发泡和打过头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搅打蛋白时,蛋白呈黏液状,打约1分钟后呈泡沫状;第二阶段,加入白糖继续搅打5分钟后,蛋白有光泽,呈奶油状,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下垂,此为湿性发泡;第三阶段,再搅打2~3分钟,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并且光泽较差,此为硬性发泡;第四阶段,若继续搅打,则蛋白会呈一团一团的棉花状,即搅打过头了。蛋白膏搅打到硬性发泡时,具有泡沫细小,色乳白,无光泽,倾入容器时不流动等特征。
四.蛋黄糊与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黄糊和蛋白膏应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且拌制动作要轻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则气泡容易消失,蛋糕糊会渐渐变稀,烤出来的蛋糕体积会缩小。大家都知道,两种浓度差不多的面糊更容易混合均匀,而蛋黄糊的浓度高,蛋白膏的浓度低,两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匀。所以,应先用部分蛋白膏来稀释蛋黄糊,然后把稀释过的蛋黄糊再与蛋白膏混合,这样才容易混合均匀,两者混匀的时间也才更短。
2.调制蛋黄糊和搅打蛋白膏应同时进行,及时混匀。任何一种糊放置太久都会影响蛋糕的质量,若蛋黄糊放置太久,则易造成油水分离;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则易使气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盘)不能涂油脂,这是因为戚风蛋糕的面糊必须借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胀,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时宜选用活动模具,这是因为戚风蛋糕太松软,取出蛋糕时易碎烂,只有用活动模具,方可轻松取出。
3.烘烤温度也是制作蛋糕的关键。烘烤前必须让烤箱预热。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会对烘烤温度和时间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温度应当相应降低,时间相应延长;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温度则需相应升高,时间相对缩短。一般来说,厚坯的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炉温应为上火200℃、下火为170℃,烘烤时间以35~45分钟为宜。
4.蛋糕成熟与否可用手指去轻按表面测试,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觉里面仍柔软浮动,那就是未熟;若感觉有弹性则是熟了。蛋糕出炉后,应立即从烤盘内取出,否则会引起收缩
3. 为什么我的蛋糕有太多的气泡
做的蛋糕有太多的气泡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蛋糕做好之后倒入模具中,需要在桌子上震几下,把气泡震出来,这样烤出来的蛋糕才没有气泡
还有就是在制作蛋糕糊的过程中,需要把蛋糕糊叫均匀搅到无气泡的程度,这一点也是很关键的,还有就是做蛋糕的面粉一定要过密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会影响到蛋糕出品的质量
4. 戚风蛋糕烤出来,为什么上面有很多小泡泡
你做面糊的时候没有震荡吧。。。。下次记得烤制之前把面糊模具磕几下,震出气泡就好了
5. 蛋糕胚做出来里面切开就有小黑点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小麦粉中的麸星含有的多酚氧化酶没有失活发生酶促褐变所以造成黑点。
多酚氧化酶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由于其检测方便,是被最早研究的几类酶之一。多酚氧化酶又称儿茶酚氧化酶,酪氨酸酶,苯酚酶,甲酚酶,邻苯二酚氧化还原酶,是六大类酶中的第一大类氧化还原酶。多酚氧化酶可分为三大类:单酚单氧化酶、双酚氧化酶和漆酶。在这三大类多酚氧化酶中,儿茶酚酶主要分布在植物中,微生物中的多酚氧化酶主要包括漆酶和酪氨酸酶。多酚氧化酶是植物中最受注意的一种酶,在葡萄,洋李,无花果,枣,茶叶和咖啡豆中含量很高,它在这些果实中起着人们期望的作用.多酚氧化酶在桃,苹果,香蕉,荔枝,马铃薯,莲藕和莴苣中的含量也是相当高,然而它对这些果实起着不需宜的作用,易引起褐变,造成变质和腐烂,对于新鲜果实的保藏带来极大困难。植物、果蔬的叶绿体、线粒体, 马铃薯块茎分布广泛。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有Cu2+离子的结构蛋白,可以催化酚类上的羟基,使之转化为醌或催化多酚类变为氧合醌。因为醌类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性质,会发生自动氧化、蛋白质的亲核聚合反应及一些二级反应,而这些反应都会导致酶促褐变反应的发生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 加氧酶,它催化酚的选择性羟基化,羟基化产物继续氧化生成邻-苯醌。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非酶氧化反应,聚合成黑色素,发生褐变主要是PPO活动的结果。PPO催化单酚羟基化为邻二酚,二羟酚氧化为邻醌。醌聚合并与细胞内蛋白质的氨基酸反应,结果发生黑色或褐色色素沉淀,最终导致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营养丢失和经济损失。
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酚-醌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当细胞组织被破坏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其还原反应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就形成了褐色色素,称为黑色素或类黑精。
酚酶的系统名称是邻二酚:氧-氧化还原酶(EC1.10.3.1)以铜为辅基,必须以氧为受氢体,是一种末端氧化酶。可以用一元酚和二元酚作底物。
酶促褐变是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多酚氧化酶(PPO,EC1.10.3.1)的作用,邻位的酚氧化为醌,醌很快聚合成为褐色素而引起组织褐变。PPO是发生酶促褐变的主要酶,存在于大多数果蔬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 PPO 的作用,不仅有损于果蔬感观,影响产品运销,还会导致风味和品质下降,特别是在热带鲜果中,酶促褐变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
建议更换更精细的面粉或者更换其他品牌的专业面粉再次尝试。
6. 蛋糕胚出水是因为什么
蛋糕胚出水的原因是蛋糕没有完全烘烤成熟,也就是亚熟。
这样的蛋糕从表面看起来与成熟的蛋糕并无两样,但是切开以后内部是湿润的。蛋糕的成熟是从外向内,从模具壁向中心传导的,戚风蛋糕中心不容易成熟也是新手常遇到的问题。
建议解决方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延长烘烤时间。另外如果你发现蛋糕表面已经烘烤得上色很重,甚至是焦了,内部还是湿的、粘粘的,那就要在下次烘烤时,适当降低烘烤温度,延长烘烤时间,戚风蛋糕的烘烤也需要给它一定的耐心,猛火烘烤只能是外面焦、里面湿。
7. 自己在家做戚风蛋糕胚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不能用不粘模。戚风的面粉含量比较低(所以才有轻盈的口感),膨胀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个力将它拉扯住,它才能更好的往上成长、膨胀。如果蛋白霜干性发泡, 烤出来的蛋糕膨胀的略大一些、有些小裂纹、放凉后,微微有点回缩、切面,内部有点粗糙。 如果蛋白霜打发不到位, 放凉后,有比较明显的回缩。
8. 戚风蛋糕胚烤的过程中膨胀很高,还开裂很严重是什么原因
面包开裂的原因:
1、搅拌不够均匀。
2、倒入模具的面糊过多。
3、蛋液厚度过大,容易造成中间不容易烤到,造成表面开裂。
4、酵母用量过少。
5、实际烘烤温度过高
(8)戚风蛋糕胚为什么会有小泡扩展阅读:
制作技巧:
1.要做出适当的蛋白糖霜,蛋白必须先在冷冻柜中冷冻至周围结冻。蛋白的温度较低可以减少蛋白糖霜失败,也可以使其中的气泡稳定,做出不容易破掉的蛋白糖霜。
2.蛋白在一般情况下是呈现弱碱性,要转成中性或者酸性才能提高起泡性,所以才要加算来降低PH值。因此,不一定要用酒石酸钾,为了避免使用添加剂,我们经常使用的柠檬汁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3.加入热水,那么轻轻搅拌的时候,砂糖的溶解速度会比较快,并且可以提高面糊的温度。另外,温度低容易使面糊变硬,留下大的空洞,成为日后蛋糕中空洞的原因,所以需要提高面糊的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戚风蛋糕
9. 戚风蛋糕怎么做才能一次就成功,温度怎么掌控
第1步、戚风蛋糕分为2步:蛋黄糊和蛋白的制作。蛋黄糊的制作:将蛋黄,牛奶,细砂糖及盐放到一起,用蛋抽搅拌均匀即可,不要过度搅拌,以免蛋黄被打发
第2步、蛋黄搅拌均匀后,放入60克玉米油,朝一个方向继续搅拌均匀
第3步、筛入蛋糕粉及玉米淀粉,翻拌均匀【后面会有图解】
第4步、之后,过筛,如果你想蛋糕细腻完美,最好不要忽略这一步,过筛后的蛋黄糊是否非常细腻
第5步、蛋白的制作:加入数滴柠檬汁,以免有蛋腥味【不放也可以】
第6步、蛋清用打蛋器低速打至鱼眼泡时,加入1/3白糖后继续打发
第7步、打至粗泡消失,略显细泡时加入剩下的1/3白糖,中速继续打发
第8步、 打至蛋白有些细腻纹路时,加入最后的白糖保持中速打发
第9步、打到蛋白细腻,湿性发泡,提起打蛋器呈现出图中三角弯勾即停止打发
第10步、之后,取三分之一蛋白放入第4步,已经过筛好的蛋黄糊中翻拌均匀
第11步、之后,把第10步的混合糊全部加入蛋白糊中继续翻拌
第12步、怎样翻拌才更加均匀:【红线】软产90度从A到B画直线,到B点软产成120度左右,沿盆内侧到C点270度进行翻拌,同时【绿线】,用左手,从X到Y逆时针旋转蛋糕盆,进行第一次翻拌,以此类推,进行多次翻拌
第13步、到C点后,软产向上翻一下,完成第一次翻拌,这步必须蛋黄糊和蛋白糊混合均匀,否则,在震出气泡的同时,蛋白会在上面形成鼓包,这样烤出来的蛋糕上面会不均匀,影响美观。我也是有一,二个鼓包,后来用牙签搅拌一下才好,下次我会更加注意的
第14步、蛋糕糊翻拌均匀后,倒入8寸模具中,必须在桌上震的时间长一点,充分震出气泡,之后,蛋糕糊就会变得细腻,爽滑
第15步、放入烤箱,最下层,最上层用烤箱自带托盘,放在最上面,以免蛋糕上层被烤糊,上下火120度60分钟,之后,取下上层托盘,上下火140度10分钟,看到上面烤的微黄就好了
第16步、刚刚烤出的戚风蛋糕,是否非常完美,只要每一步做到位,就不会有失望,也不会回缩,开裂,然后,倒扣在晒网上,凉后,就可以脱模了
第17步、是否非常完美,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做戚风蛋糕,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做的这么完美,是否给自己一个掌声,也算是给家人春节最好的礼物。
小贴士:
丝巾温馨提示:戚风蛋糕的蛋白不要打发太硬,过度膨胀后,上面就会开裂;打发不到位就会塌陷,如果底部焦黄,就要减少时间或者降低温度,还有每个烤箱不尽相同,方子给出的时间和温度可以调整,还需根据自己的烤箱灵活调整,只有自己慢慢总结,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祝您成功。
拓展资料:
制作技巧
1.蛋白在冷冻库中冰冻至周围冻结
要做出适当的蛋白糖霜,蛋白必须先在冷冻柜中冷冻至周围结冻。蛋白的温度较低可以减少蛋白糖霜失败,也可以使其中的气泡稳定,做出不容易破掉的蛋白糖霜。百甜汇西点培训提示您制作蛋白糖霜时,最好不要太细,因此加入蛋白中的砂糖要少一点(通常是将配方中的砂糖量,一半加在蛋白中,一半加在蛋黄中)。不错,蛋白加多一点砂糖可以使气泡比较细而且安定,但如果砂糖量较少,也可以用冷冻的方式使蛋白糖霜稳定。容器本身充分冰冷之后,就能让蛋白糖霜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当然接下来的作业必须迅速,宜在短时间之内与蛋黄面糊混合。
2.制作蛋白糖霜时在蛋白中加入柠檬汁
为了提高蛋白的起泡性要介入酒石酸钾。各位在做戚风蛋糕时可能都听过这种说法,蛋白在一般情况下是呈现弱碱性,要转成中性或者酸性才能提高起泡性,所以才要加算来降低PH值。因此,不一定要用酒石酸钾,为了避免使用添加剂,我们经常使用的柠檬汁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3.使用热水
为了发挥蛋的风味,蛋黄与砂糖要轻轻搅拌。接着必须添加水分,这时候最好加入热水,那么轻轻搅拌的时候,砂糖的溶解速度会比较快,并且可以提高面糊的温度。面糊的温度变高,接下来与蛋白糖霜混合的时候蛋白糖霜就不容易消失。另外,温度低容易使面糊变硬,留下大的空洞,成为日后蛋糕中空洞的原因,所以需要提高面糊的温度。
参考资料:网络—戚风蛋糕
10. 戚风蛋糕的面糊为什么倒进模具有很多小气泡
你好,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将容器轻轻的震动,将气泡排出,或者是使用叉子进行抚平,。出现起泡的原因是因为到的时候入了空气的原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