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店铺 » 蛋糕表面有斑点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扩展阅读
番禺市桥好吃的生日蛋糕 2025-05-16 08:43:57
山姆超市的蛋糕哪里拿货 2025-05-16 08:26:12

蛋糕表面有斑点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1 05:53:01

① 为什么自己烤的蛋糕!第二天就看到发霉!有什么办法防止发霉吗哪里做的不对呢

做好的蛋糕西点,常常因为吃不完而放坏了,只好扔了,好浪费,做DIY的毕竟是自己的心血,小编也为这事犯愁啊。大家也常常遇到这样揪心的情况吧。小编现在给心大家扒扒原因。
一、蛋糕发霉的原因:

蛋糕发霉主要是指霉菌在蛋糕上大量繁殖,可从外表观察到呈绒毛状的各种颜色的斑点,而且有些霉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污染蛋糕的霉菌群种类很多,有青霉菌、青曲菌、根霉菌、精曲菌及白霉菌等。如果贮存场所和包装物潮湿,在糕点表面结露,霉菌就极易生长。
蛋糕腐败,主要是指蛋糕受到细菌中的马铃薯杆菌侵袭繁殖而引起的腐败变质。由于受该杆菌侵染的蛋糕中可出现丝状黏质的现象,故常将该杆菌称为丝状黏质菌。
一般情况下,这种微生物常寄生于土壤和谷物中,其孢子可耐140℃的高温。若蛋糕原料中含有这种孢子,而蛋糕在烘烤时中心温度只有100℃,不可能将其全部杀死,所以当蛋糕再冷却到45℃左右时,在适宜的环境下这种孢子就会成长为菌体。
它的最适温度为35~45℃,所以在夏秋高温季节里繁殖很快,它能分解淀粉和蛋白质,形成黏液和变色,产生特殊的臭气和味道。人食用这种变质蛋糕就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二、怎么防止蛋糕发霉变质
(一)哪些蛋糕易发霉变质

蛋糕是由面粉、糖、油脂和蛋类等原料制成的,这些原料营养丰富,含水量高,极易被细菌侵染,再加上蛋糕本身残存的耐高温细菌的生息繁衍,很容易使蛋糕变质。同时,蛋糕发霉变质还与生产工艺、包装和存放条件有很大关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蛋糕最易发霉变质呢?
未完全烤熟的蛋糕。蛋糕未完全烤熟时,其中心部位尚有部分蛋糕面糊未凝固,表明那部分的温度上升得不够高,残留的微生物较多,这种蛋糕最易发霉和腐败变质。
蛋糕中部未完全冷却。蛋糕内部尚未完全冷却至常温就包装贮存,蛋糕散热缓慢,长期处于较高温度之下,使蛋糕很快地发霉和腐败变质。
油脂选用不当。制作全蛋海绵蛋糕用的油脂应选用液态精炼植物油,固态脂肪应溶化成液态才可使用;而奶油蛋糕则应选用固态脂肪,如天然乳脂或可塑性、发泡性良好的人造奶油或起酥油。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若蛋糕油脂含量大,在贮存中油脂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进行氧化作用,使口味变苦,导致酸败。
烤模有异味。烤模长期使用,每次用完后未用干布擦净,油脂氧化变质产生恶臭。
冷却台架有异味。冷却蛋糕的冷却台架长期使用,黏附在上面的油脂氧化会产生恶臭,所以要定期清洗。
卫生环境不好。蛋糕出炉冷却的操作台、车架和工具等不清洁,与陈旧的蛋糕混杂堆放在一起。不注意个人卫生,操作人员的手和工作服不清洗消毒,导致产品受到二次污染,引起蛋糕生霉和腐败变质。
贮存、包装条件不良。蛋糕贮存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包装不合格、隔氧效果不佳,存货时间过长等都可造成霉坏变质。
(二)如何防止蛋糕发霉变质
首先是蛋糕生产者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将微生物指标控制在标准要求之内。如果产品烘烤温度不够,或烘烤时间不长,产品中心温度达不到杀菌要求,就容易造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或霉菌超标。
其次是要选用优质原辅料,杜绝掺杂使假;注意车间环境卫生、操作人员个人卫生及设备用具的清洗消毒,定期将烤模清洗干净,并涂上新鲜油脂。蛋糕出炉后应置于通风良好、干燥和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常温时才可进行包装。
最后是注意食品卫生,妥善保存,勿超过保质期。蛋糕应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有条件者,最好存放在5~15℃的空调室中);为了延

② 蛋糕胚烤好后表皮太厚、有不规则的斑点的原因

斑点是你做的问题,有可能是添加剂或什么搅拌不均匀,表皮厚是你火没掌握好,或是火轻了,时间烤的长,要么是火太大了,烤时间短不熟,为了烤熟皮就厚了

③ 为什么蛋糕那么容易发霉

蛋糕烘烤后,没有充分冷却,水份容易附于包装上,均会令面包易于受细菌感染发霉

二、如何防止蛋糕发霉变质。
首先是蛋糕生产者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将微生物指标控制在标准要求之内。如果产品烘烤温度不够,或烘烤时间不长,产品中心温度达不到杀菌要求,就容易造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或霉菌超标。
其次是要选用优质原辅料,杜绝掺杂使假;注意车间环境卫生、操作人员个人卫生及设备用具的清洗消毒,定期将烤模清洗干净,并涂上新鲜油脂。蛋糕出炉后应置于通风良好、干燥和光线充足的地方
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常温时才可进行包装。
最后是注意食品卫生,妥善保存,勿超过保质期。蛋糕应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有条件者,最好存放在5~15℃的空调室中);为了延长保质期,可在制作蛋糕时添加防霉物质。在
高温季节出厂的产品,更要加强运输、销售环节的管理,严防二次污染。

④ 戚风蛋糕烘烤中会出现哪些情况

1. 配方问题:
配方中油或水过多,导致蛋糕过重,会被自身重量压塌。
解决办法:调整配方。
2. 面糊起筋问题:
因为搅拌时引起的面糊起筋,导致蛋糕放凉后回缩。
解决办法:用低筋面粉,在操作时注意:蛋黄糊要上下翻拌不要画圈搅拌。蛋黄糊和蛋白糊相拌时也要注意轻拌,
3. 蛋白消泡问题:
打发不足,或者打发中断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打,或者打蛋时间过长,加糖时机不对….都不容易达到干性发泡,这样蛋白泡沫不稳定,容易消泡,气孔减少,使蛋糕糊体积减小,熟后的蛋糕体在凉后还要回缩。消泡后的蛋液容易沉淀,烤中变成布丁层,这也是蛋糕回缩的可能原因。
解决办法:
a. 打蛋头、打蛋盆要干净,不能有水和油,最好用不锈钢打蛋盆;
b. 蛋要新鲜,最好经过冷藏,蛋白蛋黄分离干净,尤其蛋白里不能留有一丝蛋黄;加糖和白醋有帮助打发、稳定泡沫的作用。
c. 开始低速打——粗泡后开始加1/3的糖,中速打发,中间加第2第3次糖,连续搅打,不要中途停留过长再打,一直打到干性发泡为止。
(干性发泡的程度检验:打蛋盆倾斜,泡沫都不流动,倒放不掉,提起打蛋头,见短小直尖角,盆里也见直立不倒的尖角。这时盆边有少许棉絮状泡沫组织,是容许的。)
4. 蛋黄糊不均匀问题
蛋黄糊没有翻拌均匀,油脂没有充分乳化,或者蛋黄糊和蛋白糊相拌不匀,还有前面提到的蛋白糊消泡,这些情况都会因为比重大的成分下沉,烤后形成布丁层,导致蛋糕蓬不起来。
解决的办法:掌握好翻拌要领,动作轻,速度快,但一定要拌匀。
5. 不沾模具问题
所用模具的模壁防粘,或者在模壁上涂了油,或者模子内壁没有清洗干净,有油层等…..这些都会造成附着力不足,烤制时蛋糕糊无法攀爬长高,所以蛋糕始终都长不起来。
解决办法:拒绝不沾模具,保证模具内壁无油。
6. 底火过大问题
容易导致底部上缩,倒扣完取出时,发现底部上凹,形成倒环形山状的窟窿。
解决办法:降低下火,或者将模具改放在烤盘上,或者同时降低上下火….
7. 没烤熟问题
没有完全烤熟就中止烘烤,亚成熟也是蛋糕回缩的常见原因。
解决的办法:完全烤熟,如果怕表面烤焦。可以降低烤温,延长烘烤时间,或者上表面加盖锡纸(但别封住,避免闷烤)。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牙签插入,看有没有蛋糕被粘出来。有经验的可以用手拍蛋糕表面,没有明显沙沙声,回弹好,不留手印即可。
8. 降温过快问题
烘焙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包括手动调温降的过多、开炉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有时上方加盖过大过厚的锡纸,也会有影响。
解决办法:避免炉内温度骤降。在蛋糕长高阶段特别注意:避免开炉门,慎重调温。前半程见蛋糕停止长高,反缩,就要适当加温。
9. 烘烤时间和倒扣问题
烘烤时间过长,水份流失多,蛋糕也会回缩。
出炉后若没有及时倒扣,因为戚风油水量大,在冷却定型过程中下部气孔容易被压扁,会导致下半部变的紧密瓷实,所以蛋糕体积缩小,表面回缩。
解决办法:出炉后及时倒扣至冷却状态

二. 戚风蛋糕十大常见问题
1. 不同形状的模具对戚风蛋糕的烘烤有何影响?
同样的戚风原料,用圆形模及方烤盘去烤,组织本来就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圆形模烤的会比较干松,切面气泡会比较明显,而方烤盘去烤的会比较湿实,且切面气泡会很不明显。因为受热的程度不一样的关系,吃起来的囗感也不样。
2. 如何打发完美的蛋白
打至完全粗泡,不再有蛋清液时,加入第一次糖(糖至少分三次加)打至泡泡明显增多时,加入第二次的糖,打至有发起,很像鲜奶油,五分发时,再加第三次的糖,此时改高速全力打至将要硬性时,改低速打一阵子赶去大泡泡,就是绵密的蛋白糖糊了。
所有工具容器不可有水、油、杂质、蛋黄;
塔塔粉是一种酸性盐,可降低蛋白的硷性,使蛋糕洁白、可囗(添加剂尽量少用);
打好立即和粉类拌合,不可久置以免消泡,若有出水则消泡失败了,也不可打太干性,烤起来不好吃;
3. 可不可以将戚风蛋糕的份量分放在几个小型糕蛋模内烘烤
可以,不过,改用小杯模的话蛋糕中央较容易会有小裂痕。用小模型烤不须倒扣
4. 戚风中间都熟了可是底部和四周却湿湿的
我用了8寸的圆模烤戚风蛋糕,温度约用160度烤50分(最后10分钟有降温约140度),结果蛋糕的底部及模型的周围,好像不太熟,有点湿湿的感觉,颜色也比较深,但是因为其它的部分有熟,所以我还是取出来倒扣,不过取出时蛋糕就有点会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几点可能的原因:
首先买个烤箱温度计,测试炉温是否正确,后10分钟不降温,如表面已着色请加锡箔纸
1). 很单纯的你的下火太小,所以才会连中间最难熟的部位都熟了,底部和周围却还不够。你可以看看是否你的下火热源有故障,或者忘了将蛋糕放下层!(这种厚度的蛋糕几乎都放下层)
2). 蛋糕面糊没搅拌均匀油水沉淀了!蛋糕油水沉淀时常常会让人觉得底部湿重致密,上半部却看似正常!假如我的烤箱来烤这样的蛋糕大概都用180度C,35- 40min的烤培,但是因为我的烤箱是大型的,热度较均匀这样烤没问题!而一般的旋风烤箱通常都得降低温度,加长时间烘烤才有办法(我以前的旋风烤箱就是如此)!
因此我建议你,假如排除上面两点的原因,你可试着加长烘烤时间,在表面怕颜色太深时盖上锡箔纸,或者试着调高烘烤温度!
此外,蛋糕烤出来接触模型的部分和表面本来颜色就比较深,这是正常的!出炉的蛋糕倒扣后表面会有轻微的收缩也是正常的,假如表面凹陷,甚至体积明显缩小就不行了!
5. 戚风蛋糕出炉后收缩凹陷的原因
其实戚风蛋糕要烤的漂亮是最难控制的,甚至有时蛋糕师傅一不小心火温就会出差错! 戚风蛋糕出炉会过度收缩可能有几个步骤是应该注意的:
1).蛋白没有打至干性发泡
2). 面粉拌入时过度搅拌导致出筋
3). 烘烤时间不够久,蛋糕中还有大量的水气….判定的方式是你用手轻轻拍蛋糕的表面会很有弹性且没有沙沙的声音. 此外可用细的竹签插入而没沾到湿湿的面糊.如此再烤个5分钟就可出炉了.我通常有个经验是闻到蛋糕烘烤香味时再烤个十几分钟就差不多了.
4). 出炉的蛋糕可在桌面震一下让水气散出,并且倒扣至凉.
很多网友留言说戚风在出炉倒扣后才开始收缩,到蛋糕放凉以后,蛋糕已缩至一半的高度了,这类出炉后收放凉时才发生的收缩,最可能的原因是蛋糕内部水份仍然太多,如果蛋糕上色后要出炉前,用手在表面轻拍有严重的嘶声而且没有弹性,就一定不能出炉,如果蛋糕上色已足,在上层加锡箔纸覆盖再延长烘烤时间;另外,也避免把蛋糕取出检查又丢回去烤,尤其是含水量较高的戚风蛋糕,移动时的震动和出炉后的冷空气,都容易让没有烤透的蛋糕收缩。
6. 戚风蛋糕出炉后为何要倒扣?
一般是为避免戚风蛋糕塌陷或需要蛋糕表面平整时才倒扣,倒扣的动作是拿出烤箱时便进行,扣至蛋糕凉.
倒扣就是将模型倒着放,中空的那一面朝下,只是要记得下面要垫铁架(镂空的),这样热气才能散出。待戚风蛋糕冷却后,就可以扳正脱膜了。
7. 戚风蛋糕出炉后发现底部凹入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面粉贮存太久了,并遭虫蚀或生霉;面粉筋性太强;面糊部分搅拌过久,以致出筋;底火不够或是不匀;面糊混合不匀;蛋糕在炉内受震动
8. 戚风蛋糕可以使用不沾模吗?
原则上戚风蛋糕的模具是不可做防沾处理的,涂油洒粉或是不沾模都会影响戚风蛋糕的膨胀,因为戚风在烘焙时需要靠面糊攀附在模壁爬上膨胀。
9. 蛋糕在烘培过程中收缩是怎么回事?
蛋糕在炉内受到震动(常见因素之一);配方内糖用量太多;蛋不新鲜;面粉用量不够;面粉品质不对;炉温太低(常见因素之一);配方中使用过多的发粉;蛋在搅拌时拌打过发 (常见因素之一)
10. 蛋糕表面膨松但底部似发糕怎么回事?
表明你所拌入的油脂和水分都沉在底下.若是如此,记得在拌入油和水时要拌至完全均匀才可以,但是一拌匀即停止,过度搅拌会使蛋白消泡.假如你的蛋糕切开,里面组织都很均匀,只是中央部分还湿湿的没熟,那就只要再多烤一阵子就全熟了!
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您的蛋糊打的不够发,泡泡不够细腻,导致油沉入底部,不易拌开,多做几次就行了。

⑤ 蛋糕怎么总是做不好,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在蛋白!蛋白有两种情况,第一没有打发到硬性发泡(提起打蛋器有直立尖角就可以了),第二蛋白消泡了!放蛋白的盆一定要干净无油无水,否则都会影响蛋白打发做出来的蛋糕硬邦邦的或者是出现塌陷的情况,根据本人经验而言,一般都是出现了以下几个原因,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注意避免掉这几个细节,一定能烤出蓬松柔软的蛋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是生鸡蛋没有打发不够,或者面糊搅拌的时候鸡蛋消泡了。要让蛋糕蓬发,非常简单的是加酵粉或者小苏打,可是量没有控制好,或者烤制时机没有把握好.


烤蛋糕,主要就是蛋白,还有就是温度和时间,蛋白没有打发到位,烤的蛋糕是发不起来的,蛋白要打发到提起打蛋器有小尖角就可以了,温度低时间短,蛋糕会塌陷的。



⑥ 蛋糕表皮又黑点是什么东西,还能吃不

主要还是看上面的黑点是怎么形成的吧!有的白糖不融化或者是面粉颗粒,都会在蛋糕表面产生黑点的。有的是发霉了也会产生黑点,不过发霉一般会有毛茸茸的。

⑦ 所学的蛋糕胚在制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制作蛋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在夏天或冬天都会出现蛋糕面糊搅打不起的现象。
原 因: 因为蛋清在17—22℃的情况下,其胶粘性维持在最佳状态,起泡性能最好,温度太高或太地均不利于蛋清的起泡。温度过高,蛋清变得稀薄,胶粘性减弱,无法保留打入的空气;如果温度过低,蛋清的胶粘性过浓,在搅拌时不易拌入空气。所以会出现浆料的搅打不起。
解决办法: 夏天可先将鸡蛋放入冰箱冷藏至合适温度,而冬天则要在搅拌面糊时一边在缸底加温水升温,以便达到合适的温度。
2、有时蛋糕在烘烤的过程中出现下陷和底部结块现象。
原 因: 1)、冬天相对容易出现,因为气温低,部分材料不易溶解; 2)、配方不平衡,面粉比例少,水分太少,总水量不足; 3)、鸡蛋不新鲜,搅拌过度,充入空气太多; 3)、面糊中柔性材料太多,如糖和油的用量太多; 4)、面粉筋都太低,或烤时炉温太低; 5)、蛋糕在烘烤中尚未定型,因受震动而下陷。
解决办法: 1)、尽量使室温和材料温度达到合适度; 2)、配方要平衡和掌握好; 3)、鸡蛋保持新鲜,再搅拌时注意别打过度; 4)、不要用太低筋的面粉,特别是掺淀粉的时候注意; 5)、蛋糕在进炉后的前12分钟不要开炉门和受到震动。
3、蛋糕膨胀体积不够
原 因: 1)、鸡蛋不新鲜,配方不平衡,柔性材料太多; 2)、搅拌时间不足,浆料未打起,面糊比重太大; 3)、加油的时候搅拌的太久,使面糊内空气损失太多; 4)、面粉筋力过高,或慢速拌粉时间太长; 5)、搅拌过度,面糊稳定性和保气性下降; 6)、面糊装盘数量太少,未按规定比例装盘; 7)、进炉时炉温太高,上火过大,使表面定性太早。
解决办法: 1)、尽量使用新鲜鸡蛋,注意配方平衡; 2)、搅拌要充分,使面糊达到起发标准; 3)、注意加油时不要一下倒入,拌匀为止; 4)、如面粉筋里太高可适当加入淀粉搭配; 5)、打发为止,不要长时间的搅拌; 6)、装盘份量不可太少,要按标准; 7)、进炉炉温要避免太高。 4、蛋糕表面出现斑点 原 因: 1)、搅拌不当,部分原料未能完全搅拌溶解和均匀; 2)、泡打粉未拌匀,糖的颗粒太大; 3)、面糊内总水分不足; 解决办法: 1)、快速搅拌之前一定要将糖等材料完全拌溶解; 2)、泡打粉一定要与面粉一起过筛,糖尽量不要用太粗的; 3)、注意加水量。
5、海绵类蛋糕表表皮太厚。
原 因: 1)、配方不平衡,糖的使用量太大; 2)、进炉时面火过大,表皮过早定型; 3)、炉温太低,烤的时间太长。
解决办法: 1)、配方中糖的使用量要适当; 2)、注意炉温,避免进炉时上火太高; 3)、炉温不要太低,避免烤制时间太长。
6、蛋糕内部组织粗糙,质地不均匀。
原 因: 1)、搅拌不当,有部分原料未拌溶解,发粉与面粉未拌匀; 2)、配方内柔性材料太多,水分不足,面糊太干; 3)、炉温太低,糖的颗粒太粗。
解决办法: 1)、注意搅拌程序和规则,原料要充分拌匀; 2)、配方中的糖和油不要太多,注意面糊的稀绸度; 3)、糖要充分溶解,烤时炉温不要太低

⑧ 刚做的蛋糕上有白色的点点是怎么回事啊

刚做好的蛋糕上有白色的点点,那么有可能是白糖没有打发好所造成的,也就是白糖没有融化,造成表面上有白糖颗粒,你用手捏一下看是不是白糖,还有可能是面粉颗粒,有时候面粉没有过滤好,面粉也会有颗粒的。

⑨ 蛋糕为什么会发霉会长毛

《蛋糕发霉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一课,《食物》单元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对食物的静态观察,二是对食物的变化探究,三是研究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蛋糕发霉了》是第二块内容中的一部分,在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基础上研究食物发霉变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为下一课时进一步研究怎样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打下基础。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观察发霉的面包;二、研究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通过让学生们从身边曾经看到过的事物出发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们能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使学生们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之所以选择这堂课开展教学研究,还因为我们正在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生科学认知需求与探究需求的调查》,我们已经尝试着在课外通过多种方式去调查了解他们的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我们还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认知与探究需求,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意图是运用某些策略来调查学生的需求,继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过程,从而解决从学生中来的一些典型问题为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片断1:
师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想不想吃?想不想看发霉的蛋糕?在学生用放大镜小组合作观察后,师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我看到了一根根象棉花样的东西;有绿色的东西;发霉的旁边有红的东西;蛋糕变色了;原来是黄色的蛋糕,现在变成了灰色的;霉是红色的;霉是蓝色的,蛋糕上面还有小孔洞。在没有进一步探讨的前提下,老师又有了新问题: 请思考,霉是什么?学生匆忙结论:是一种细菌呗。接下来老师总结如下:食物长时间放置,就会腐烂变质,变会长霉,霉是菌的一种,叫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片断2:
第一教学段落初告结束,为了调查学生还想了解什么,还有哪些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教师特别设计了如下质疑的环节:通过观察交流,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不问不打紧,一问吓一跳,学生们的问题闸子由此打开:
生1:如果继续存放,蛋糕会不会都变成霉菌?
生2:霉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霉?
生3:哪些地方会有霉?
生4:霉可不可以燃烧?
生5:在什么部位容易形成?
生6:不同物质上的霉是否相同?
生7:毛毛会不会长大?
生8:霉分哪些种类?
生9:有了霉会怎样?
师:这个马上可以解答,会变质,吃了会拉拉肚子。
生10:霉可不可以吃?
生11:可乐水上飘浮着的是不是霉?水上也会长霉吗?
生12:霉长出后会消失吗?怎样让霉消失?
生13:怎样让霉的生长加快?
生14:人的身上会不会长霉?
生15:霉菌有几种颜色?
生16:我想用显微镜看看是什么形状?
师:等会儿大家就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了。
生17:霉菌会不会动?
生18:霉由几部分构成?
师:也就是说,它的组成是什么?
生19:两个霉碰在一起能粘在一起吗?
生20:霉要不要呼吸?是不是需要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