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店铺 » 张召忠吃什么蛋糕最好
扩展阅读
蛋糕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2025-05-17 14:01:22
什么做蛋糕水果好吃 2025-05-17 14:00:12

张召忠吃什么蛋糕最好

发布时间: 2022-05-27 03:13:18

❶ 张召忠曾在节目中泄露了什么“机密”呢

国防大学的张召忠教授,意外地说出4小时就能打垮日本自卫队。初听是痴人说梦的傻话,细琢磨这话大有来头。为啥不是5小时或是3三小时。看来这位教授一定研究过,不经意间说漏了。

4小时是什么概念,美国从听到红警,到国会讨论通过,再到传达命令,至少需要4小时。换言之,美军还没接到命令,中日战争就已经结束。

从战略上讲,中方会有限范围打击日本,而不会考虑毁灭、占领、甚至世界大战。打掉日本自卫队的空军、海军、及其重武器,就要及时收手。这算有理,有力,有节。

毕竟把日本打得半个世纪抬不起头,真正获利的是欧美。中国的经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与欧美还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日本丢掉的大蛋糕,只能被发达国家所瓜分。白送给北约,算资敌。中国等待的将是欧美的封锁制裁,最少也是哄抬物价。

因此,战略上只能教训日本,而绝不可以让日本伤筋动骨。至少现在不可以。

战术上讲,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似乎有人怀疑中国海军空军是否有优势,甚至有人会怀疑能否获胜。这要先从武器装备上看。

中国有北斗导航系统;日本使用美国的GPS导航系统。


俄罗斯最大限度是拿下北海道、九州两地,否则也会冒世界大战的风险。在美国干预下,俄罗斯会撤出大部分地区,仅保留一个可以建军港的岛屿。俄罗斯的态度会很蛮横,指出日本觊觎俄领土,有必要让争议推向对方。依据正式文件,俄罗斯不承认南千岛群岛有争议。

中国海警船出发巡航钓鱼岛

俄罗斯会合理合法地把琉球群岛归还中国,从而移祸中国。俄罗斯在占领区也闲不住,洗劫一空自不用说,俄罗斯急等钱用。中国不敢接琉球群岛,最好的办法是把琉球群岛交给台北政府。中日战争获利最少的还是北京方面。

鉴于战争出力不讨好,中国不会贸然动武,这也是张教授敢说“4个小时”的原因,弱示之以强。好在依据相关文件,琉球群岛包括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美国也签过字,只是交给日本管理。钓鱼岛并不急在一时。

琉球群岛地理位置

钓鱼岛的资源比起琉球群岛,差得太远。只是钓鱼岛是冲破岛链封锁的突破口。必须坚持主权,中国海军才可以大摇大摆进入太平洋。等中国的产业结构足以接替日本时,就没人按住中国军方的肩膀了。

那时候,就会打口水仗,都说对方先开枪。就如同南满铁路被炸,或是卢沟桥失踪了一个士兵。美国巴不得中俄打残了日本,自己也抢下日本占的市场份额。

日本再不倒向亚洲,只能是破鼓万人捶。中国对日本下毒手将是众望所归。只是现在还早些,扑上来撕吃日本的还不是中国,养肥了欧美不是现阶段的目的。日本自卫队不是活在中国军方的怜悯之下,而是躺在餐桌上等待大国博弈后的会餐。

张召忠突然退役内幕:疑似因为得罪了他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 张召忠语言幽默风趣,能将非常专业的装备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他在2003年分别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十大嘉宾”、国家科技系统评选为“年度十大科普新闻人物”。

在评论被一些媒体誉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中美关系时,张召忠认为中美之间在很多利益方面是互相重叠的,不可能发生中美战争,也无探讨的必要。美国没有能力对中国实施长期封锁打压。应对美国的挑战,中国应该以经济手段为先,再用政治手段,最后才付诸军事。

由于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高曝光率,使张召忠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军事评论员之一,有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之称。他在美伊战争和利比亚内战的战事预测中都严重失准。 此外,在一些军事评论中夸大中国军队能力的评论说辞,都被部分中国军事爱好者与网友所诟病。

❷ 张召忠教授与杜文龙研究员谁的评论更好

我觉得张召忠教授的评论要好,自从911事件发生以后,经常听他的评论。

❸ 宋晓军 张召忠 马鼎盛 哪个好点

个人喜欢马鼎盛.

❹ 中国军事传家张召忠少将退体,有谁比他座央视谈军事更好

他退休了不是可以更加有时间参加电视栏目了吗?
PS,张先生完全为了ZZ而评论军事,已经变成军迷的笑柄了,还更好呢……

❺ 听说张召忠将军的名声不好,可否介绍一下其人,和原因

男,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197O年入伍,1974年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1978年大学毕业,2000年国防大学基本系第18期指挥员班毕业,2001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1970年起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后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现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学过日语,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工作和访问。当过战士,担任过外语翻译,后来便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兼任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研究员。 张召忠,河北盐山人,1952年4月6日出生,1970年12月入伍,现任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付军职,海军少将),教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出版专着十余部,1000多万字。代表性专着有《海战法概论》、《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话说国防》、《网络战争》、《明天我们安全吗》、《谁在制造战争》、《中国让战争走开》、《打赢信息化战争》等。
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机械电子、阿拉伯语、英语、联合作战指挥和国防管理专业,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在基础知识方面,擅长于机械、电子和外语;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海军装备、海军陆战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较为熟悉;在军事理论方面,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海战法和海洋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现代战争及武装冲突、联合作战理论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的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国际法规、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角势,国防建设、现代战争、军事变革、联合作战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1992年起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在《三十六计古今谈》、《海军舰船知识》、《情报与战争》等节目中担任主讲人;1998年2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沙漠惊雷”作战行动直播;1999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科索沃战争直播和《新闻调查》等多个节目;2003年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4频道、1频道等多次直播和多个节目的制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海外中心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评论员。2004年以来,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军、全国青年风采大赛、国防知识演讲大赛中担任评委。
作为嘉宾,先后多次接受新浪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中国军网、千龙网、上海东方网等网络媒体访谈,并于2003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十大嘉宾之一;被科技界评为2003年十大科普新闻人物;着作《打赢信息化战争》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十大专着之一。
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论文数百篇,专着十余部,计1000多万字。代表性专着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兵器知识库》、《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下一个目标是谁》、《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以及新着《话说国防──张召忠教授演讲实录》、《网络战争》、《明天我们安全吗》、《谁在制造战争》、《中国让战争走开》等。
补充资料:
着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
1953年,张召忠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州。
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子弟,“伴着泥土的芬芳读完了小学、中学和机电中专”。
1970年入伍,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山风的陪伴下,搞了10年岸舰导弹。
1974年因为他的才干和“高学历”,部队选送张召忠进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因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张召忠不惜作了舌部手术。
大学毕业时,参加命题作文,三题可任选一题。可张召忠却在规定时间里,一气完成了三题,外国专家给他打了少有的满分。
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
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失去了用“语”之地,又发愤攻读英语。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为今后的专业军事研究夯实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从军近30年,张召忠几乎一直在海军搞武器装备研究。这是一个精密而又寂寞的行当。他与众不同,能沉下心来,从原理构造开始摸索,一直到系统应用,所有环节必须吃透搞清,再逐步扩展到相关门类。
他研究航母、潜艇,再搞导弹,先后上过十多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在海军的最后4年,又转行搞“海军陆战队”,研究陆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各种步兵武器,几年下来,他又成了武器学的“网络全书”。
对他本人来说,任何一门学问都充满着诱惑;对旁人而言,张召忠不管搞什么,只要钻进去了,“出来时就成专家了”。
CCTV军事节目张召忠讲航空母舰上的各国战斗机,,,说到各国技术、经济、文化不同,所以战斗机水平不同,突然恶意嘲笑QQ车主,,,说:”就象有些穷人,买QQ开,你说他也算有车族了,别人的车一辆能买他的十几辆......

❻ 张召忠 军事专家 资料

张召忠, 男,1952年出生,河北盐山人,身高181cm,体重76kg,1970年入伍,2001年英国 张召忠
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Secretary of Strategic Fooyou Agency . 1970年起先后在海军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后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现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学过日语,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英国、印度等国工作和访问。当过战士,担任过外语翻译,后来便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兼任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研究员。曾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 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机械电子、阿拉伯语、英语、联合作战指挥和国防管理专业,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在基础知识方面,擅长于机械、电子和外语;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海军装备、海军陆战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较为熟悉;在军事理论方面,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海战法和海洋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现代战争及武装冲突、联合作战理论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的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国际法规、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角势,国防建设、现代战争、军事变革、联合作战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着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军事 张召忠
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1952年,张召忠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州。 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子弟,“伴着泥土的芬芳读完了小学、中学和机电中专”。 1970年入伍,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山风的陪伴下,搞了10年岸舰导弹。 1974年因为他的才干和“高学历”,部队选送张召忠进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因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张召忠不惜作了舌部手术。 大学毕业时,参加命题作文,三题可任选一题。可张召忠却在规定时间里,一气完成了三题,外国专家给他打了少有的满分。 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 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失去了用“语”之地,又发奋攻读英语。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为今后的专业军事研究夯实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从军近40年,张召忠几乎一直在海军搞武器装备研究。这是一个精密而又寂寞的行当。他与众不同,能沉下心来,从原理构造开始摸索,一直到系统应用,所有环节必须吃透搞清,再逐步扩展到相关门类。 他研究航母、潜艇,再搞导弹,先后上过十多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在海军的最后4年,又转行搞“海军陆战队”,研究陆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各种步兵武器,几年下来,他又成了武器学的“网络全书”。 对他本人来说,任何一门学问都充满着诱惑;对旁人而言,张召忠不管搞什么,只要钻进去了,“出来时就成专家了”。
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张召忠,国防大学教授,副军职,海军少将,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 张召忠
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具有较为扎实的理工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研究范围涉及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联合作战、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国际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 曾获国家及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发表论文专着数千万字,海洋方面的代表性专着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现代海战启示录》;战争和军事方面的代表性专着有:《兵器知识库》、《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谁在制造战争》、《网络战争》、《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打赢信息化战争》、《百年航母》、《下一场战争》;国防建设方面的专着有:《话说国防》、《明天我们安全吗》、《下一个目标是谁》、《中国让战争走开》。并与方保定先生一起翻译了西方着名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的海战题材小说《猎杀红色十月》。 经常参与的电视节目有:中央电视台七频道《防务新观察》、四频道《今日关注》、《海峡两岸》;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网络媒体的固定栏目有:人民网《张召忠的博客》,腾讯网《张召忠的博客》、《召忠说军事视频访谈录》。面向社会的讲课题目为:《国际形势与军事热点》。
编辑本段主持节目
1992年起作为嘉宾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在《三十六计古今谈》、《海军舰船知识》、《情报与战争》等节目中担任主讲人;1998年2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沙漠惊雷”作战行动直播;1999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科索沃战争直播和《新闻调查》等多个节目;2003年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4频道、1频道等多次直播和多个节目的制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海外中心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评论员。2004年以来,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军、全国青年风采大赛、国防知识演讲大赛中担任评委。2011年12月在央视《百家讲坛》开始录制《张召忠说航母》系列。 作为嘉宾,先后多次接受新浪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中国军网、千龙网、上海东方网等网络媒体访谈,并于2003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十大嘉宾之一;被科技界评为2003年十大科普新闻人物;着作《打赢信息化战争》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十大专着之一。 张召忠是中国军事战略学第一人,CCTV最受欢迎评论嘉宾之一。
编辑本段学术背景
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学过日语,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英国、印度等国工作和访问。当过战士,担任过外语翻译,后来便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机械电子、阿拉伯语、英语、联合作战指挥和国防管理专业,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 在基础知识方面,擅长于机械、电子和外语;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海军装备、海军陆战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较为熟悉;在军事理论方面,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海战法和海洋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现代战争及武装冲突、联合作战理论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的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国际法规、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角势,国防建设、现代战争、军事变革、联合作战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防务新观察》主持人:您说大和号不烧油? 张召忠:大和号很可能就是烧煤的,也不排除烧油,个别的锅炉烧油,需要加速的时候燃油可能提速快一些,但是主动力应该是烧煤的。这是一个问题,历史是要研究的,这是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呢,历史学家就讲,因为没有油,所以让它加了单程的油料。我认为,就是有油,日本人油多得是,也给他加单程的燃料 2011-08-26 19:29:46 中华网 问:张教授,现在来看,利比亚局势和您当初的预测有哪些不同? 张:呵呵,你就直说吧,意思就是我先前对利比亚的局势预测不准是吧。从当前的结果来看,利比亚的局势发展确实超出我的预料。……我感触最深的,导致我预测不准的关键是:我被利比亚人民欺骗了,过于相信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的拥护,过于相信利比亚人民在镜头前的表情了,现在来看,我是被利比亚人民打败了——利比亚人民简直都是表演艺术家,明明在心里头对卡扎菲恨得要死,却非要在镜头前面表现出对卡扎菲的坚决拥护,这个表演水平太高了,这个对我是个教训。 人民网2012年4月18日讯 据央视网报道,印度最精密、威力最大的弹道导弹“烈火”-5的首次试射已进入倒计时。对此,军事评论家、海军少将张召忠教授认为,“烈火”-5的射程有很大提高,但是失败的几率很大。 张召忠称,印度“烈火”-5导弹跟之前的不同在于射程最大化,达到八千公里应该不是问题,在固体燃料、车载发射、多弹头分导技术上,能够突破一些反导防御。此外,在导航系统精度方面,印度能达到五公里以内就相当不错了。 此外,张召忠评论道,印度导弹试射成功的概率一般在60%左右,“烈火”系列在之前的试射过程中失败率不低,“烈火”-5成功率很难估计,失败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然而事实上,印度导弹试射成功! 张将军被网友戏称为“大嘴”,主要是其在伊拉克战争中和利比亚战争中预测失败。先在伊拉克战争中预测美军不会攻打伊拉克,结果凌晨美军的导弹就开始攻击,随后又表示美军会陷入伊的人民战争,不会短期进入伊首都巴格达,结果正说着,美军如入无人之地,进入了巴格达。在利比亚战争中,张将军看好卡扎菲,并认为卡扎菲得到了利人民的支持,很快能打败反对派。结果卡扎菲败反对派胜。网友戏称“张将军支持谁,谁就会倒霉。” 预测卡扎菲位置彻底预测失败,戏称是说反话给美指明道路。为什么要阻止中国建航母?居心何在! 张召忠: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出身贫寒,从小在河北盐山长大,那是一片低产或不产作物的盐咸地,
张少将(10张)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18岁之前,我一直在那一片热土上度过了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18年间村里没有电灯,没有吃过一个苹果,更没有买过一件成衣。上小学的时候.桌椅板凳连同教室都是用土垒起的。只是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才有了木制桌椅和用砖头砌起的教室。我们一个班40多名男生,全部住在一间宿舍里,大家睡通铺,一个人挨着一个人,浑身上下长满虱子、跳蚤和其他小生物。我每个礼拜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身上背着经过精确计算后够吃一周的钱粮。每天一两个黑黑的红薯面窝头,外加几把地瓜乾,一天的伙食不超过四五两。黑窝头发霉后能拉出长达一两米长的霉丝。而那正是我用以充饥的主要食物,没有青菜,没有鱼肉,更没有食油。 1970年中专毕业后参军入伍,到海军导弹部队当了一名技术兵。别看我文化程度不算高,在部队还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由于我学过两年的电子、无线电和机械专业,所以很快成为训练尖子。那个时候当训练尖子压力很大,一旦业务上强了别人就会怀疑你政治上是否有问题,光专不红是件很危险的事。为了进行思想改造,我特地剃了个大光头,强烈要求到炊事班当了半年的“火头军”。还喂了半年的猪,而且在山上开了不少小片荒,种了好几块菜地,收成很不错。每天晚上9点钟熄灯后,我都是用手电筒藏在被窝里偷偷地钻研技术知识。生怕让人看到说我是“单纯业务观点”。可能是由于我“又红又专”,领导上突然决定选送我上大学。最初是送我去某工程学院学习核潜艇技术,后来被北大招生的老师看中了,认为我应该是一个当翻译的料儿。“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于是,我这块砖头便于1974年10月从山东半岛被搬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分配给我的学习任务是学习阿拉伯语。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这个语言,因为那个时候,学生是不能挑选专业的。 北大学习生涯改变了我的一生 阿拉伯语和她的文化一样古老,样子有点特别。像小虫子那样从右边往左边写,发音还有许多颤音,是公认的外国语中最难学的语言。所以学制特定为4年,是北大学制最长的专业。由于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突然转学外语后极不适应,科学技术主要是理解原理而外语则是死背硬记。最让我头痛的是那些颤音,无论我费多大劲,都发不准确。后来我下决心动了个舌根切割手术,这下总算好多了。在北大学习的时候我还是军人身份,每月52元薪金,59斤粮票,待遇是不错的。为了学好外语我省吃俭用买了一个砖头式录音机,那可能是中国生产的第一代晶体管式录音机。为了这个小东西,我差不多两年时间没有吃什么炒菜,天天是抓几个馒头喝两大锅汤完事。每个月59斤粮票根本不够吃,有时一顿饭就能吃10个馒头。整整2斤,现在想起来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那个时候北大是重灾区,受“四人帮”的影响极左思潮非常严重,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比较少,经常是半天学习,半天搞运动。甚至还到校办农场和工厂去劳动,搞半工半读,而且还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前往灾区进行抗震救灾。这些活动占去了我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再加上担任班长和党支部书记,行政事务也很多。学外语需要天天读、时时记,不能间断,我只好抓紧星期天、节假日等时间自学,同时,还喜欢听一些中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讲座,而且还学习了第二外语英语。说来也奇怪,这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并没有太多地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我总是名列前茅。在毕业考试中,外国专家在我用阿拉伯语撰写的毕业论文上判了一个满分。据说像这样的成绩在北大外语系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工农兵学员应该是承前启后的一代 1978年1月,我走出北
张召忠照片集合(10张)大校门,不久之后,就到伊拉克担任阿语翻译。两年的国外翻译生涯,使我感到我不适合当翻译。因为我生性喜欢创新,而翻译工作又恰恰是一种因循守旧、死背硬记和文字到文字的死板工作。那个时候国内刚刚对外开放,懂外语的人非常吃香,出国、赚汇、做生意都是很赚钱的事情,我非常注意强化英语和日语学习,并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美国畅销小说《追踪红十月号潜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外语和计算机为工具,广泛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信息资料,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最后得出个人独特而客观的观点和思考,形成了我的科研特色。20多年矢志不渝,我就是沿着这样一条崎岖的小路一直颠簸着走了下来。当年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如今已进入暮气沉沉的不惑之年,曾与我一同共事的同学、同事有的当了大款、老板、经理、外企雇员、专业翻译、政府高官,而我还在从事我喜爱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仍然是一个两袖清风的穷教书先生。 对于“工农兵学员”人们是不屑一顾的,认为这些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是社会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不少人在用干部、评职称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牵连。我是比较幸运的一个,由于有多项成果获奖,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后转为教授),1993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已有十几部着作出版,并在一些学会和院校中担任常务理事、理事和兼职教授等职务。我虽然没法与那些大家相比,但也并非一事无成。我想用自己的成就明白地告诉世人,不要嫌弃这些“工农兵学员”,他们毕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没有这一代人的承上启下,我们的社会将会怎样?(特定的历史时期?没有文革时期黑暗的政治现实,根本就不可能有你们这样一个畸形的群体) 告诉你我成功的秘决 有人说,“北大的学生有后劲”。20多年的社会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这种后劲是什么?其实就是现在人们所讲的“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不能光注重分数,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我不懂医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但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人的智力是可以塑的。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在用功,能吃苦,很勤奋,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个意思。我在想,人的大脑或许有多个分区,功能各异,音乐、绘画、歌舞等文艺是一类,外语、口才、演讲是一类,数学、物理、化学、电子是一类,文学、历史、政治算一类,如此纵横交错,相互刺激,所以这些信息在大脑中经过相互碰撞后激活并产生智慧的火花,灵感、观点、创造、发明等新的知识随之而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小受点苦,受些罪,多干点力气活。多接触些社会,多经受些挫折,并不是件坏事,如今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我吃苦、用功、自勉等学习、生活、处事的习惯依然如前。去年我在写《下一个目标是谁》这本书期间,便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人独处近20天,天天方便面、蒸南瓜、喝稀饭,整整过了20天的苦行僧生活。这些对别人讲可能没人相信,但我却自感苦中有乐。 我是个对家庭负责任的男人 一个人要想干事业,应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否则,整天愁人烦人的事情那么多,你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干事情?我们家三口人,我爱人、我,还有一个儿子。我爱人当过兵,在部队复员后分配到北京医科大学担任辅导员,25年来一直做学生工作。现在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我们相识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从认识到结婚只有半年时间,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为什么要突击结婚呢?因为我要出国,而且在国外一呆就是两年,所以我就及时抓住了这个机遇。 那个时候年轻,对于组建一个家庭以及未来的生活考虑很不周全。结果,我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我父亲才52岁就因突发脑溢血去世,而我对此则全然不知。再一个就是我那宝贝儿子降临人世。一年后当他见到自己父亲的时候,已经能够满地跑了,而此时,我们爷儿俩却形同陌路人,他当时肯定以为我是邻居家的叔叔。 或许是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内疚,使我从那时候起就奠定了高度的家庭责任感,我认为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爱人上班远,每天走的早,回来的晚,所以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和管孩子,差不多都被我承包了。 为了给儿子做好每一顿饭,我经常到处采购,骑车到很远但价格便宜点儿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或到附近的自由市场跟那些莱贩子们郑重其事地侃价。久而久之,买菜做饭成为我业余时间消遣的一大爱好,特别是家中来了客人,是显露才华的好时机,客人们往往都是在惊愕之余开始欣赏我创作的美味佳肴。就这样,锅碗瓢盆交响曲我整整演奏了近20年,直到儿子上大学住校以后,我才从厨房中被解放出来。

如何看待张召忠接广告的行为

五月三日局座微博上关于这方面的原话:@局座召忠: 我是自费搞国防教育的,国家和军队一分钱都没给,开始靠自掏腰包,现在有些广告支撑,马马虎虎能维持公众号日更。关于收费问题内部讨论过很多次,每周两期音频各半小时,一期视频半小时,还有每天的更新且都是原创,这个投入每周按照官价算起码15万元以上。有段时间支撑不下来真想收费,先听五分钟,如果继续听交钱!反复思想斗争后还是算了吧,我的粉丝全是爱国者,有很多穷学生,还有很多老同志,他们没有钱,我不好意思收费。但广告是商家有需求,这个可以,我退休了退役了没关系,何况都是为工作。所以,我没有收费打算。他说过军队一律不得经商,说过退休军人不可以了吗?看见局座代言凯迪拉克我也很动心啊,可惜我没钱进行信仰充值啊局座微信公众号刚刚起步的时候全靠自己的退休金支撑,我记得局座曾经在一次悄悄话中说“投了十几万进去”。局座搞微信自媒体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大众科普国防教育,把更多的人从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中拉回来。要正视广告,一个栏目没有资金的支撑是无法办下去的。再说了,局座不就是有时候在节目里防不胜防的卖卖他自己写的书嘛,对节目的总体质量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老师、医生、警察、军人那些教书育人、救死扶生的职业,如果做得好,应该发大财,应该很有很有钱才对。外婆还曾经逗过我,说多有钱才算有钱?我很清楚记得,我很认真地回答她:“可以一次买两个麦当劳雪糕吃。”然后那天我和她一人一个雪糕吃着走回家。现在长大,才发现,真正有钱的,是懂得忽悠的创业大家,是懂得站队的大小明星,是制假卖假的无良网红。某些明星8000万拍一部戏时,大家习以为常。局座接一个凯迪拉克的广告,就有人急得跳脚。人言可畏与否不清楚,但有些人言是真可恶。少将级别退休,为国家奉献了全部青春和大半辈子时光。结果上节目还带个塑料袋装矿泉水和军官证,穿着一件整洁的旧衣服,不是像,他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糟老头。我非常偶然地遇见过他,如果你说他是演的,那,你开心就好。毕竟退休金才1万多的演员,演技不能要求太高。讲真的,我宁愿局座很有钱。别说接一个凯迪拉克的广告了,即便自己开凯迪拉克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事实呢?坐在凯迪拉克里吐槽着“粉丝钱真好赚”的人,是大家追捧的各路明星网红。那群打拼半生撑起中国脊梁的人,还不如那群在台上随便露个脸的人。唉。不说了,支持局座,虽然我买不起,但希望更多品牌找局座打广告,说不定其他我能买得起呢?

讲道理,这是中国的悲哀。主要在两点:1. 需要一个退休的老将军拿自己的积蓄来做宣传搞教育,领着经费名义任务是宣传教育的人却几乎毫无建树。不过连个庆祝海报都做不对的,也不能指望这帮家伙干点啥。爱国主义宣传要靠最没力量的人自发,悲哀。2.美国的退役的老将军们可是拿着各种公司的顾问头衔带来的大量美金过得美滋滋呢,反观我们局座,连盒饭都不一定能按量供给。悲哀。

❽ 张召忠为什么被叫局座张召忠身上有哪些好玩的梗

张召忠因为其满嘴跑火车,说话颠三倒四而被军迷网友尊为“战略忽悠局局座”,副局座是加拿大平秃子,军事界的贝利。具体原因呢,可以看看以往张局的节目,海湾战争力挺萨达姆,结果萨达姆大叔完蛋。什么巴格达已经被挖空,什么美军会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结果,巴格达兵不血刃拿下。利比亚战争力挺卡扎菲,卡扎菲被爆菊。在节目上“中国没有四代机,是歼十改,用渔船炸美帝濒海战斗舰”等雷人言语层出不穷。呵呵,大家都调侃局座挺谁谁死,挺谁谁完蛋,又号称“因果定律、大范围、防区外、定向能武器”。

局座对于中国的军事科普贡献可以说是非常大的,甚至很多人是因为局座,而喜欢上了军事

❾ 张召忠网民对他是怎么看的

很好呀(我的观点)。。关于你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他很有才华,见解等等,也有人会说他是纸上谈兵,嘴上功夫好而已等等。我的观点是他说的都是现今世界具体的,感正面去评论的。而且说得是大众的心里话。这就是很好的!

❿ 为什么有很多人会黑张召忠

张召忠确实是有他的特点和优点,他敢说,幽默,军事知识也非常丰富。但是满嘴跑火车或者闹笑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舆论战什么的是你想多了,张教授还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比如说前几年亚丁湾护航他就说错了,几乎完全相反。关于卡扎菲的预测他也完全说反了。还有渔船反航母,海带反潜艇等...前些日子关于马航甚至说出零下700度以上这种笑话。

所以网友干脆封其为战略忽悠局局长。

张教授的零下700度

零下700度以上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错,不过为什么要说一个没有的数值呢?就好像是在说人类的平均身高在5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