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烤箱做蛋糕时,蛋糕底部会出现一层黄色的结块为什么
出现黄色结块的原因:
蛋浆液没有完全起泡快,因此烤熟后底下沉淀结块。打蛋浆时,鸡蛋温度最佳是在17~22℃,所以要根据季节来注意灵活调整。如遇到冬季气温低时,打蛋浆可适当加热。在搅拌缸底下加一大盆温水,使鸡蛋温度适当升高,这样有利于蛋浆液起泡快和防止烤熟后底下沉淀结块。但应注意温度不可过高,如超过60℃时鸡蛋清则会发生变性,从而影响起发,因此要掌握好加热的温度,一般用手触摸时不会烫手则可。
蛋糕油没有彻底溶解,这样会造成蛋糕油沉底变成硬块。蛋糕油一定要在快速搅拌前加入,而且要在快速搅拌完成后才能彻底溶解,这样也有助于蛋糕油不会沉底变成硬块。
㈡ 蛋糕底内部会结块是什么原因
制作蛋糕时,在加入黄油时不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加入的有点快了,使蛋糕糊分层了,这样烤出来的蛋糕就会分层,底层的蛋糕和会有没有发起来的感觉。上下不一致。aqui te amo。
㈢ 为什么按常规配方烤出的蛋糕塌陷问题出在那
制作蛋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在夏天或冬天都会出现蛋糕面糊搅打不起的现象。
原 因:因为蛋清在17—22℃的情况下,其胶粘性维持在最佳状态,起泡性能最好,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蛋清的起泡。温度过高,蛋清变得稀薄,胶粘性减弱,无法保留打入的空气;如果温度过低,蛋清的胶粘性过浓,在搅拌时不易拌入空气。所以会出现浆料的搅打不起。
解决办法:
夏天可先将鸡蛋放入冰箱冷藏至合适温度,而冬天则要在搅拌面糊时一边在缸底加温水升温,以便达到合适的温度。
2、有时蛋糕在烘烤的过程中出现下陷和底部结块现象。
原 因:
1)冬天相对容易出现,因为气温低,部分材料不易溶解;
2)配方不平衡,面粉比例少,水分太少,总水量不足;
3)鸡蛋不新鲜,搅拌过度,充入空气太多;
3)面糊中柔性材料太多,如糖和油的用量太多;
4)面粉筋都太低,或烤时炉温太低;
5)蛋糕在烘烤中尚未定型,因受震动而下陷。
解决办法:
1)尽量使室温和材料温度达到合适度;
2)配方要平衡和掌握好;
3)鸡蛋保持新鲜,再搅拌时注意别打过度;
4)不要用太低筋的面粉,特别是掺淀的时候注意;
5)蛋糕在进炉后的前12分钟不要开炉门和受到震动。
3、蛋糕膨胀体积不够
原 因:
1)鸡蛋不新鲜,配方不平衡,柔性材料太多;
2)搅拌时间不足,浆料未打起,面糊比重太大;
3)加油的时候搅拌的太久,使面糊内空气损失太多;
4)面粉筋力过高,或慢速拌粉时间太长;
5)搅拌过度,面糊稳定性和保气性下降;
6)面糊装盘数量太少,未按规定比例装盘;
7)进炉时炉温太高,上火过大,使表面定性太早。
解决办法:
1)尽量使用新鲜鸡蛋,注意配方平衡;
2)搅拌要充分,使面糊达到起发标准;
3)注意加油时不要一下倒入,拌匀为止;
4)如面粉筋里太高可适当加入淀粉搭配;
5)打发为止,不要长时间的搅拌;
6)装盘份量不可太少,要按标准;
7)进炉炉温要避免太高。
4、蛋糕表面出现斑点
原 因:
1)搅拌不当,部分原料未能完全搅拌溶解和均匀;
2)泡打粉未拌匀,糖的颗粒太大;
3)面糊内总水分不足;
解决办法:
1)快速搅拌之前一定要将糖等材料完全拌溶解;
2)泡打粉一定要与面粉一起过筛,糖尽量不要用太粗的;
3)注意加水量。
5、海绵类蛋糕表表皮太厚。
原 因:
1)配方不平衡,糖的使用量太大;
2)进炉时面火过大,表皮过早定型;
3)炉温太低,烤的时间太长。
解决办法:
1)配方中糖的使用量要适当;
2)注意炉温,避免进炉时上火太高;
3)炉温不要太低,避免烤制时间太长。
6、蛋糕内部组织粗糙,质地不均匀。
原 因:
1)搅拌不当,有部分原料未拌溶解,发粉与面粉未拌匀;
2)配方内柔性材料太多,水分不足,面糊太干;
3)炉温太低,糖的颗粒太粗。
解决办法:
1)注意搅拌程序和规则,原料要充分拌匀;
2)配方中的糖和油不要太多,注意面糊的稀稠度;
3)糖要充分溶解,烤时炉温不要太低。
蛋糕收缩:烘烤时间不够。搅拌过久。
蛋糕组织有空洞:泡打粉太多。面糊太干。底火太大。
表皮太厚,有点白:烘烤炉温太低,时间太长。糖水或水量不够。进入面火太大,表皮成形早。打发时间短,糖未打化。
蛋糕体积不大:蛋搅拌不够,鸡蛋不新鲜。面粉筋力太强。
蛋糕在炉中下陷:油分太多,炉温过高,烘烤时间短,浆太稠水少,筋度太高。
戚风蛋糕组织粗糙:面粉筋度高,鸡蛋不够新鲜,打发过度,室内温度太高。
戚风蛋糕出炉后收腰:配方中湿性材料太多,出炉后,充分凉透方可脱模,烘烤时间太短。
蛋糕有胶体沉底:有鸡蛋等材料湿度过低,需加温,面糊中柔性材料太多。入炉时炉温太低。
表皮有裂口:入炉时低温太高,泡打粉太多。
体积太小:蛋白打的太软,面粉太多,烘烤时间太长
㈣ DIY蛋糕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下陷和底部结块现象,该如何解决呢
(1)尽量使室温和材料温度达到合适度;
(2)配方要平衡和掌握好;|
(3)鸡蛋保持新鲜,再搅拌时注意别打过度;
(4)不要用太低筋的面粉,特别是掺淀的时候注意;
(5)蛋糕在进炉后的前12分钟不要开炉门和受到震动
㈤ 做戚风蛋糕时总爱塌陷,可能是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
做戚风蛋糕时总爱塌陷,可能是打鸡蛋糊没有打发所导致的,所以打发鸡蛋很重要!教你一碗面粉俩鸡蛋,无需水和油,自己做蜂蜜小蛋糕,香甜软糯,简单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能吃到美味的零食,一进超市看到哪个都想吃,不过小编小时候吃的最多的零食就是蛋糕了。不过,做蛋糕的方法并不简单,要求必须把鸡蛋打发。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蛋糕】的简单做法,在家里就能做,材料只需鸡蛋和面粉,不用水和油,也无需把蛋清蛋黄分开,两步就能做出【蛋糕】,外皮酥脆,内里松软,非常好吃。用几分钟来学习一下做法吧。
在家用一碗面粉2个鸡蛋,无需水和油,你也能做出蜂蜜小蛋糕。口感香甜软糯,可以做早餐吃,也能当零食吃,男女老少皆宜适用。做法简单,不用把蛋清蛋黄分开,也不用把鸡蛋打发,小白都能轻松做。
【做蛋糕的注意事项】
不同大小的模具,需要烤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可以用牙签来检验烤熟了没有,牙签扎进蛋糕里,拿出来没有粘任何东西,就表示烤熟了
㈥ 制作蛋糕过程中底部结块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是戚风蛋糕的话,有可能是蛋黄部分与蛋白部分没有充分拌匀海绵蛋糕的话,有可能是配方中的水,油没有充分乳化。
㈦ 为什么我做的海绵蛋糕皮已经烤好了里面还没好而且加了油后下面结块了..
首先,外面熟了里面没熟,外面有快焦了而内部不熟的情况,你得先确定下你蛋糕放的烤箱内部位置是否正确,其次是温度可能高了,你需要将温度稍微调低,相应延长烘烤时间。 你说你烤的海绵蛋糕,你的操作是否正确.? 若说底部有结块,可能是你拌合的时候没有拌合均匀,或者操作的手法有问题.. 是蛋白蛋黄分开搅打后拌合的,还是全蛋打法.? 拌入油脂时,是否拌合均匀,油脂有没有未拌合好而沉淀了.? 拌合入面粉时,是否面粉也拌合均匀没有结块了.?
㈧ 戚风蛋糕上面开裂底部凹陷是什么原因
1、整体回缩(或者表面凹陷),表现为蛋糕整体从外向内塌陷,缩成饼状;
2、底部塌陷,表现为倒扣脱模后,底部凹陷;
3、腰部塌陷,表现为脱模后,蛋糕腰部往中间回缩,像“小蛮腰”;
4、顶部开裂,表现为烘烤过程中的顶部开裂现象;
5、高度不够,表现为戚风蛋糕在烘烤过程中长不高;
下面来一一分析原因:
在分析具体原因之前,有几个公共原因需要提一下,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蛋糕,都需要注意的:
1、配方问题,新手朋友在学习烘焙制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配方来做,最好不要随意增减,等到你熟悉了,能做出完美作品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理解修改配方;
2、烤制过程中,不要经常打开烤箱门,防止冷空气过多进入烤箱内;
3、烘烤的温度、时间一定要严格遵照配方规定,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温度和时间没有达标引起的。
OK,说完以上几个公共原因,以下就是对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1、整体回缩
这种现象,我们一般考虑:
①、蛋黄糊没有搅拌均匀,导致有颗粒感,造成戚风蛋糕回缩;
②、蛋黄糊搅拌过度,起筋了;
③、戚风蛋糕出炉后没有倒扣冷却,导致表面蓬松,底部厚实;
④、没烤熟;
⑤、蛋白打发不足,未达到干性发泡;
关于蛋白的打发程度,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如何判断蛋白的打发程度,打发蛋白的四个阶段
2、底部塌陷
这种现象,我们一般考虑:
①、底火太高,烘烤过度,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减小底火温度,或者不要让模具离底部太近;
②、蛋黄糊没有乳化好,油粘附在模具底部,造成离模;
3、腰部塌陷
这种现象,我们一般考虑:
①、没有完全冷却就脱模,脱模时引起缩腰;
②、面糊搅拌过度,起筋了,也容易引起缩腰;
③、没有倒扣冷却,也容易引起戚风蛋糕缩腰;
④、蛋白搅拌混合时消泡了,也容易引起缩腰;
4、顶部开裂
这种现象,我们一般考虑:
①、顶部温度过高,烤裂了;
②、蛋黄糊液体比列较少,蛋糕整体水分缺失;
③、蛋白打发过度;
④、面糊太多,蛋糕爬上去后,模具不够高;
5、高度不够
这种现象,我们一般考虑:
①、配方是否遵照规定;
②、蛋白霜的打发是否到位,打发至干性发泡;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发现以上一些常见的戚风蛋糕回缩、塌陷、开裂的常见问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配方是不是OK的;
2、蛋黄糊的搅拌要均匀、充分,但不能过头;
3、蛋白霜的打发要到位;
4、烘烤的温度、时间要到位;
5、出炉后,要倒扣冷却,冷却完后再脱模。
做好以上几点,新手制作戚风蛋糕就不容易失败了。
㈨ 蛋糕烤熟后为什么沉底蛋糕要用什么发酵
那是你的蛋糕没有烤熟。还有可能是蛋白打发失败造成的。蛋糕是靠合理打发蛋白,靠蛋白中打入空气,使蛋糕松软的。蛋白打发不到位或者过了,都会影响蛋糕卖相的。一定要打发到位,才能使蛋糕不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