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一種植物
【別名】仙巴掌、霸王樹、火焰、火掌、玉芙蓉
【來源】為仙人掌科仙人掌屬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wl.) Haw.,
(原產地) 原產於美洲或非洲
葯用方法 以全株入葯。四季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健胃止痛,鎮咳。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癰癤腫毒,蛇咬傷,燒燙傷。價格:3~10000元一株不等。
【用法用量】鮮品1~2兩;外用鮮品適量,去刺搗爛敷患處。
刺內含有毒汁,人體被刺後,易引起皮膚紅腫疼痛,搔癢等過敏症狀。
仙人掌科植物是個大家族,它的成員至少在兩千種以上。它的故鄉在美洲和非洲,其中尤以墨西哥分布的種類最多,素有「仙人掌王國」之稱,仙人掌被墨西哥人譽為「仙桃」。(我國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把仙人掌果作為水果的習慣)。當地有個優美的傳說:一隻巨大的山鷹叼著一條蛇,為尋找棲身之地,到處飛翔。當它落到一叢開滿黃花的仙人掌上後,再也不願離開。從此,墨西哥人便在這以富有生機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家園——墨西哥城。墨西哥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以這個傳說為依據的。
【仙人掌的歷史】
[編輯本段]
仙人掌花卉原產於南美和北美大陸,從北緯50度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到南緯50度的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均有它們的蹤跡。
據有關資料介紹,從哥倫布1496年發現新大陸之後,在1540年,第一次由海員從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島嶼上將仙人掌帶進歐洲,1669年傳入日本。在 1840年英國出版的《植物學辭典》上記載了仙人掌栽培種已達400種。當時的仙人掌花卉已由野生引種發展為人工栽培,通過園藝栽培,已將原始野生的仙人掌改良成為特殊的觀賞花卉。
【仙人掌類的特性】
[編輯本段]
仙人掌大多生長在乾旱的環境里。有的呈柱形,高10多米,重量約兩三萬斤,巍然屹立,甚為壯觀。一些長著棘刺的仙人球,有的壽命高達五百年以上,可長成直徑兩三米的巨球,人們劈開它的上部,挖食柔嫩多汁的莖肉解渴充飢。仙人掌類植物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在乾旱季節,它可以不吃不喝地進入休眠狀態,把體內的養料與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當雨季來臨時,它們又非常敏感地「醒」過來,根系立刻活躍起來,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長並很快地開花結果。有些仙人掌類植物的根系變成胡蘿卜狀,可貯存七八十斤水分。曾經有人把一個仙人球包在乾燥的紙袋裡放了兩年多,盡管有些皺縮,但一種到盆里,澆水後又很快長出了新根,並恢復生長。仙人掌以它那奇妙的結構,驚人的耐旱能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受到人類的賞識。
奇形怪狀的莖,鮮艷的花別看仙人掌的奇形怪狀加上銳利的尖刺,使人望而生畏,但它們開出的花朵卻分外嬌艷,花色豐富多彩。如長鞭狀的「月夜皇後」,開白色的大型花朵,直徑達五六十厘米。被人們喻為「曇花一現」的曇花,就是原產中、南美洲熱帶森林中一種附生類型的仙人掌類植物。
仙人掌以花取勝還只是培養者喜愛它的一個原因,而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刺叢與絨毛也受到許多觀賞者的寵愛。尤其是一些鮮紅、金黃的刺叢與雪白的絨毛品種,更是千姿百態。難怪有人稱它們為「 有生命的工藝品」呢。
【多種用途】
[編輯本段]
人們常常認為,仙人掌只是作為觀賞植物的,沒什麼用途,其實不然。很多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不但可以生食,還可釀酒或製成果乾。仙人掌歷來是美洲傳統的食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特色蔬菜和水果,人們將仙人掌洗凈切碎後煮在湯中、或是架在爐上烤制、或是做成餅餡、或是直接將新鮮的仙人掌腌制,還有的用仙人掌來釀酒。在墨西哥的市場上,一些片狀仙人掌的嫩莖,可作為蔬菜出售。有些柱狀仙人掌的木質軀干一直被印第安人用做建築材料。仙人掌片狀莖節不僅可作牲畜飼料,而且它的黏稠汁液還可作為清潔水質的凈化劑使用。有些地方在宅旁地邊種一些棘刺濃密的仙人掌,當作刺籬。
仙人掌的葯用
在每100克可食仙人掌中,約含維生素A220微克,維生素C16毫克,蛋白質1.6克,鐵2.7毫克,可以產生25千卡-30千卡的熱量。近年來,許多國家已開始用仙人掌治療動脈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病,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說,這主要是由於仙人掌所含的維生素能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並可以減緩對葡萄糖的攝取。食用仙人掌的營養十分豐富,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食用仙人掌的嫩莖可以當做蔬菜食用,果實則是一種口感清甜的水果,老莖還可加工成具有除血脂、降膽固醇等作用的保健品、葯品。墨西哥的餅食點心、菜餚膾炙人口,就是用當地的仙人掌科植物的花卉烹制出來的。
仙人掌在我國做為葯用首載於我國清代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據該書記載,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健脾止瀉,安神利尿,可內服外用治療多種疾病,清代劉善術著的《草木便方》中記載,仙人掌苦澀性寒,五痔瀉血治不難,小兒白禿麻油擦,蟲瘡疥癩洗安然。《本草求原》載:寒,消諸痞初起,洗痔。《陸川本草》記載有消炎解毒,排膿生肌的作用,用於瘡癰癤腫咳嗽的治療。《嶺南采葯錄》記載:「仙人掌焙熱熨之,用於治療乳癰初起結核。《閩南民間草葯》中說,用仙人掌鮮全草適量,共搗敷患處,治透掌疔。《廣西中草葯》載:仙人掌止瀉,治腸炎腹瀉。《閩東本草》載:能去痰,解腸毒,健胃,止痛,滋補,舒筋活絡,療傷止血。治腸風痔漏下血、肺癰、胃病,跌打損傷。《湖南葯物志》記載:仙人掌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濕退熱生肌。《中國葯植圖鑒》記載:仙人掌外皮搗爛,可敷火傷,急性乳腺炎並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分類草葯性》載:專治氣痛,消腫毒,惡瘡。《貴州民間方葯集》載:仙人掌為健胃滋養強壯劑,又可補脾、鎮咳、安神。治心胃氣痛、蛇傷、浮腫。從資料記載可以看出,仙人掌治療疔瘡腫毒的作用顯著。現有報道除用於痢疾、哮喘、胃痛、腸痔瀉血外,還用於腎炎、糖尿病、心悸失眠、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症及肝病的輔助治療。
【室內栽培】
[編輯本段]
仙人掌從野生到被廣泛移入室內栽培,它反映了城市居民選擇盆花品種的一種趨勢。因樓房面積有限、空氣乾燥,培養大型或比較嬌嫩的盆花常常生長不好,只有選擇一些小型、耐旱、管理簡便而觀賞價值又高的品種最為適宜,仙人掌類植物正好符合這幾種要求。
室內盆栽仙人掌,以選擇小型、花多的球型種類為宜,栽培中不能認為這類植物耐旱,而忽略對它的正常澆水與施肥。室內栽培,可在窗檯上用鉛絲與塑料薄膜營造一個高溫、高濕的封閉式空間,大多數仙人掌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僅生長快而且色澤晶瑩。
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新栽植的仙人掌先不要澆水,每天噴霧幾次即可,半個月後才可少量澆水,一個月後新根長出才能正常澆水。冬季氣溫低,植株進入休眠時,要節制澆水。開春後隨著氣溫的升高,植株休眠逐漸解除,澆水可逐步增加。每10天到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則不要施肥。
在一般的住宅條件下,充分利用空間,培養幾十盆各種各樣的仙人掌,布置一個小小的「仙人掌花園」並不困難。當春夏之交,窗檯上形形色色的仙人掌開放出琳琅滿目的花朵,人們工作之餘,在這樣的條件下休息,不僅可以消除疲勞,而且可以說是一種對自然美的享受。
【墨西哥國花】
[編輯本段]
墨西哥素有「仙人掌之國」的名稱。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國花。相傳仙人掌是神賜予墨西哥人的。仙人掌有「沙漠英雄花」的美譽。仙人掌類植物全世界有兩千多種,其中一半左右就產在墨西哥。高原上千姿百態的仙人掌在惡劣環境中,任憑土壤多麼貧瘠,天氣多麼乾旱,它卻總是生機勃勃,凌空直上,構成墨西哥獨特的風貌。什麼病蟲害都別想侵害它。它全身帶刺,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堅韌的性格,有水、無水、天熱、天冷都不在乎,在翡翠狀的掌狀莖上卻能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這就是堅強、勇敢、不屈、無畏的墨西哥人民的象徵。為了展示仙人掌的風采,弘揚仙人掌精神,每年8月中旬都要在墨西哥首都附近的米爾帕阿爾塔地區舉辦仙人掌節。節日期間,政府所在地張燈結綵,四周搭起餐館,展售各種仙人掌食品。
【儲水功能】
[編輯本段]
仙人掌表面有層蠟質,葉子也進化成了針狀,減少了水分蒸發。
仙人掌進化了肉質組織、蠟質皮膚和尖尖的刺,還有專業化的根系使它們在這種艱苦生態環境下能具備全部的生長優勢。樹干充當水庫,根據其蓄水的多少可以膨脹和收縮。皮上的蠟質保護層可保持濕氣,減少水份流失。尖尖的刺可防止口渴的動物把它當成免費飲料。
它們通常發展眾多的淺根,只扎在地表下一點點,根系分布能擴展到它周圍的幾英尺,以盡可能地吸收水。 當下雨時,仙人掌會發出更多的根。當乾旱時,它的根會枯萎、脫落以保存水份的供應。愛德華茲說:「仙人掌與水的結合比與它生長的土壤的結合更為密切。生長時,仙人掌冒著水份流失到土壤的風險,因此,它就不得不將自己與土壤分開。」
【外來入侵物種】
[編輯本段]
明朝末年,仙人掌被引入我國,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在華南沿海地區和西南乾熱河谷地段,仙人掌戰勝了當地的原生植物成為優勢群落,那裡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觀恐怕我們永遠都見不到了。
在澳大利亞,仙人掌的入侵危害更顯著,當地政府和人民曾採取種種方法與仙人掌作斗爭,效果都不大。後來從南美洲引進了天敵加布克拉斯毛蟲,才解決了問題。
❷ 熏衣草花能做醬嗎
可以
狹葉薰衣草是本屬最常被栽培的種類,目前已經培育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品種。其他常種植來觀賞的種類有西班牙薰衣草、齒葉薰衣草和蕨葉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穗可以做乾燥花和飾品。淡紫色、有香味的花和花蕾可以做香罐和香包,把乾燥的花密封在袋子內便可做成香包,將香包放在衣櫃內,可以使衣服帶有清香,並且可以防止蟲蛀。薰衣草的商業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來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做為殺菌劑和芳香療法時使用的香精油。
薰衣草的花會分泌大量的花蜜,這些花蜜可以生產高品質蜂蜜,地中海周邊的國家是薰衣草蜂蜜的主要產地。薰衣草的花可以做薰衣草果醬,可以做為西點蛋糕的材料及裝飾物。薰衣草可以在烹調食物時,做為辛香料使用,可以單獨使用薰衣草,或是和其他香草混合做成普羅旺斯香料使用。
❸ 熏依草怎麼種
狹葉薰衣草是本屬最常被栽培的種類,目前已經培育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品種。其他常種植來觀賞的種類有西班牙薰衣草、齒葉薰衣草和蕨葉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穗可以做乾燥花和飾品。淡紫色、有香味的花和花蕾可以做香罐和香包,把乾燥的花密封在袋子內便可做成香包,將香包放在衣櫃內,可以使衣服帶有清香,並且可以防止蟲蛀。薰衣草的商業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來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做為殺菌劑和芳香療法時使用的香精油。
西班牙薰衣草(原產於地中海,後被引進至澳大利亞,並成為入侵物種而遍布澳洲 。
栽培園里的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薰衣草的花會分泌大量的花蜜,這些花蜜可以生產高品質蜂蜜,地中海周邊的國家是薰衣草蜂蜜的主要產地。薰衣草的花可以做薰衣草果醬,可以做為西點蛋糕的材料及裝飾物。薰衣草可以在烹調食物時,做為辛香料使用,可以單獨使用薰衣草,或是和其他香草混合做成普羅旺斯香料使用。
【栽培管理】
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種粗放,易栽培,喜陽光、耐熱、耐旱、極耐寒、耐瘠薄、抗鹽鹼,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播種到開花(或採收)所需的時間: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時為預防過濕可選用陶盆或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長到相當的大小。
薰衣草無法忍受炎熱和潮濕,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室外栽種時注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過後需移置陽光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注意陽光、水分、溫度、耐心。
1.土壤:適宜於微鹼性或中性的沙質土。須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介質,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後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時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將土堆高成畦後再種植。
2.澆水: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在一次澆透水後,應待土壤乾燥時再給水,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濕潤為度,葉子輕微萎蔫為主。澆水要在早上,避開陽光,水不要濺在葉子及花上,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持續潮濕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常就在這里。
3.光照: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及適濕的環境,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半日照亦可生長,唯開花較稀少。夏季應至少遮去50%的陽光,並增加通風以降低環境溫度,如此雖生長衰弱,但不至死亡。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應在全日照下栽培。
4.溫度:薰衣草為半耐熱性,好涼爽,喜冬暖夏涼,生長適溫:15~25℃,在5~30℃均可生長。限制溫度:35℃以上,長期高於38~40℃頂部莖葉枯黃。北方冬季長期在0℃以下即開始休眠,休眠時成苗可耐-20~-25℃的低溫。
5.施肥: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每三個月用一次),小苗可施用花寶二號(20--20--20),成株後再施用磷肥較高的肥料如花寶三號(20-30-20)。施淡肥。
6.修剪: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豐富,利用時以花朵或花序為主,為方便收獲,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個理平,新長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於一次收獲。有些品種高度可達90公分,也用這個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開花,增加收獲量。開完花後必須進行修剪,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3,株型會較結實,並有利於生長。修剪時要在冷涼季節如春、秋時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會影響耐寒性。修剪時注意不要剪到木質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7常見病害:
一年生的播種苗或扦插苗受害時首先出現植物萎蔫、失水、葉色暗淡,葉片枝條頂部向下彎曲下垂,在現蕾期表現最明顯。輕者夜間可以復原,重者兩三天就死亡,根部腐爛,莖部導管變褐呈現光澤。三年生以上的苗子除與苗期病態表現一樣外,萎蔫症狀出現在植株的中心或邊緣,逐漸向內向外發展,枝條萎蔫枯死,最後全株死亡,為害程度隨株齡、品種而異。一般從5月份開始,七八月份達到高峰。法國薰衣草發病重,前蘇聯的2-417品種發病輕。
【繁殖方法】 薰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扦插、壓條、分根四種,主要採用扦插和播種法。
1.種子繁殖:薰衣草種子細小,宜育苗移栽。播種期一般選春季,溫暖地區可在每年的3~6月或9~11月進行,寒冷地區宜4~6月播種,在溫室冬季也可播種。發芽天數約14~21天。發芽適溫:18~24℃。發芽後需適當光照,弱光照易徒長。種子因有較長的休眠期,播種前應浸種12小時,然後用20-50ppm赤黴素浸種2小時再播種。播種前把土地平整細,澆透水,待水下滲後,均勻播上種子,然後蓋上一層細土,厚度為0.2厘米,蓋上草或塑料薄膜保墒。保持15~25℃,要求苗床濕潤,約10天即出苗。如果不用赤黴素處理則要一個月方能發芽。低於15℃需1~3個月發芽。苗期注意噴水,當苗子過密時可適當間苗,待苗高10厘米左右時可移栽。
2.扦插繁殖:扦插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夏季嫩枝扦插也可。扦插的介質可用2/3的粗砂混合1/3的泥炭苔。選擇發育健旺的良種植株,選取節距短粗壯且未抽穗的一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頂芽,於頂端8~10cm處截取插穗。插穗的切口應近莖節處,力求平滑,勿使韌皮部破裂。將底部2節的葉片去除,插水2小時後再扦插於土中,約2~3星期就會發根。也可選8~10cm的一年生枝條,在排水良好,保持濕潤,20~24℃床溫的條件下,約40天左右生根。不要用已出現花序的頂芽扦插,因為開花的枝條已老化,會發根不良影響將來長勢。地膜扦插,整地做畦。澆透水後覆膜,立即扦插。深5~8厘米,行距20~25cm。注意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勤修剪延伸枝,及時摘除花穗,促進分枝,培育壯苗。定植株距60cm,行距120cm。栽後立刻澆水。
3.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進行,用3-4年生植株,在春季3-4月用成株老根分割,每枝帶芽眼。
❹ 艾草有什麼作用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次的清明節即將又要來臨了。說起清明節,大家想到就是掃墓祭拜祖先,除了這個,清明節我們還要做艾葉糍粑吃呀!親手做過艾葉糍粑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艾葉糍是用艾葉跟麵粉一起做成的,可好吃呢,那這野草樣的艾葉都有哪些養生功效呢,跟著蘋果綠養生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1、治療皮膚病
有皮膚病的朋友都會覺得好難受的吧!瘙癢起來簡直要你的命,又不能抓,越抓越嚴重呀!艾葉中含有的揮發油等物質,具有抑菌殺菌的作用,能夠很好的預防和改善皮膚病症狀。有皮膚病的朋友不妨用艾葉煮水泡澡,很有效果的哦!不過一定要多泡幾次呀!
以上就是蘋果綠養生專家給大家介紹的艾葉的三大營養價值了,正值春季草長鶯飛,艾葉也是生長的很旺盛的,尤其是家鄉的田野上,到處都可以見到艾葉的身影,為了長時間能夠用到這么好的艾葉,現在我們可以把艾葉採摘下來曬干長期保存,出現上述說的疾病時候艾葉可是有很大用處了哦!
❺ 在日本旅遊時應該品嘗的十種和果子到底是啥
常見的十種和果子有大福、Castella蛋糕、團子、wasanbonto no uchigashi、銅鑼燒、蒙納卡、櫻花和果子、牡丹餅、黑糖蕨蛋糕、羊羹。
在日本,和果經常和茶一起吃。因為大多數和果子都是甜的,所以在享用後會覺得茶更芬芳,並帶來茶的甜味。一般來說,薄茶味道較淡,會搭配乾果子,而濃茶則更苦,會搭配含水量較高的生果。和果子的原型是唐代的「唐果子」。奈良特使把他在中國學到的點心製作方法帶到了日本。然而,當時砂糖仍然很少,所以唐果子主要用作祭品,通常是油炸的。
櫻花和果子,美麗的形狀和顏色使它們成為最受關注的水果之一。通常的做法是將山葯糊、米粉和甜面醬放入模具中壓制。內里基里(Nerikiri)的餡料通常是一種甜味的小醬料,它不同的顏色和形狀幾乎總是與當時的季節相吻合。牡丹餅,是一種必須在春分和秋分食用的果子。它是通過研磨糯米,加入甜醬、糖、芝麻粉或多功能塗層如烤豆粉(kinako)製成的。
黑糖蕨蛋糕,是夏季常見的美味小吃。中間的面團是將黑糖、水和蕨根粉混合,蒸煮,冷卻,切成小塊,然後將大豆粉撒在外皮上製成的。這種水果的名字來自「|wasanbonto」,一種僅產於日本的優質糖。將水和山葵的混合物放入木製模具中,壓制至堅硬乾燥。這些和水果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從花、鳥、魚和昆蟲到地標和日常用品。羊羹,是一種類似果凍的甜點。其制備方法是將瓊脂(從紅藻中獲得)和甜豆糊溶解在熱水中,然後倒入模具中冷卻。不同口味的羊羹可以添加其他成分(如抹茶、紅豆、栗子或果脯)製成。根據傳說,羊羹首先從中國傳入日本。
日本的和果子有許多種。如果你去日本旅遊,你可以去一家特別的水果和水果店看看,這樣會讓你眼花繚亂。然而,最重要的是泡一杯茶,然後慢慢品嘗這些精緻的小吃,這些小吃接近藝術品,是打開和果子的正確方法。
❻ 什麼名字的野菜可以吃的啊(最好給出圖片哦)
春風送曖,萬物萌生,在這美好的季節里,一些喜好嘗鮮的人們,常三五結伴,挎著菜藍,手拿剪刀,涉足野外,採摘那些青綠柔嫩的時蔬珍品——野菜。在此介紹幾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葯物價值高,又有補氣和調濟作用的常見野菜,供選擇食用。好似靈丹——薺菜F>) 又叫地菜、清明草等。薺菜作為一種野菜珍受人們贊頌。早在春秋時期的《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呤詠,詞家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名句。薺萊營養豐富,據化學分析,每千克菜中含蛋白質42.4克,糖類18克,脂肪3.2克,粗纖維11.2克,磷0.58克,鈣3.36克,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鐵、鉀、錳、鎂等元素;它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它的蛋白質含量在葉菜、瓜果類蔬菜中數一數二,胡蘿卜素含量與胡蘿卜不相上下,維生素C比西紅柿還高,無機鹽中的鈣、鐵、錳鉀等的含量也都較高。%J%&D
薺菜不但營養價值高,有獨特的美味,而且葯用作用也好。現代醫學實驗表明,它有多種醫療功能:能止多種出血,如內傷吐血、產後子宮出血、便血、尿血、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等;能降低血壓;能治療泌尿系統的乳糜尿,泌尿系統結石、腎炎水腫等病;對消化系統可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還可治療目疾,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眼等。山菜之王——蕨菜H
蕨菜,民間也叫皋頭菜或如意菜。屬鳳尾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先開花後生葉。分布於我國境內凡有山林之處的廣闊地域里。據植物學家確定,蕨類植物,是二億多年前在古生代二疊紀就有的植物,足見其歷史悠久,所以有人譽蕨菜為古老的山菜王。據陸磯《詩經》注雲,周秦時代,蕨是當作祭品用的,而今蕨菜不僅是山裡人喜愛吃的山野菜,也是城裡人的美味佳蔬。據分析,每100克蕨菜中含水分86克,蛋白質1.6克,胡蘿卜素1.68毫克,抗壞血酸35毫克、脂肪0.4克,纖維素1.3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0.4克,鈣24毫克,鐵0.7毫克,可在人體內產生50千卡的熱量。蕨菜製成菜餚,其味鮮美清香,沁人肺腑,風味獨特,是席上佳餚。cku^,
蕨菜不僅營養價值頗高,而且又可以入葯,李時珍對蕨菜之評價是:「去暴熱,利水道,令人睡,補五臟不足」。我國醫學認為:蕨菜味甘、微苦、性寒。具清熱、利濕、利尿、滑湯、益氣、養陰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高熱神昏,筋骨疼痛,腸風熱毒,小便不利,婦女濕熱帶下,大便秘結或習慣性便秘等。現代研究證明,蕨菜有降壓、清火、健胃之作用天然抗生素——馬齒莧
馬齒莧是一種古籍上早記載的對人類有貢獻的野生佳蔬。它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又稱五行草。由於它鮮食干食均可,作草當糧都行,而且有著很好的醫療作用。因此我國民間又叫它「長壽菜」、「長命菜」。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量鉀鹽,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經常食用馬齒莧,不僅可以補充身體營養,而且絕無增高膽固醇之憂,實為天然佳蔬良葯。
馬齒莧除可作蔬菜食用外,由於它肥嫩多汁,性寒味酸,具有清熱利濕,止痢消炎,解毒療瘡等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經葯理實驗證實,它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都有較強抑製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在夏秋之季,用它治療的病症有:腸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濕疹、皮炎、赤白帶下,各種癰腫、瘡癤、乳痛、痔瘡出血、毒蛇蛟傷以及肺結核等。早春佳蔬——薄菜
薄菜為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另名有蒲筍、蒲草等。它的形狀和特徵,《詠蒲》詩,描繪聲繪色:「離離水上上蒲,結水散為珠。間而秋菡萏,出入春鳧雛。初萌實雕俎,暮蕊朵椒塗。所悲堂上曲,遂樂黃金軀 薄菜野生於河旁、塘邊及淺水灘上。
薄菜被稱為「抗金菜」,曾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南宋末年,梁紅玉獨自在湖邊飲啃起薄菜來,居然又嫩、又甜、又脆、又香,隨即命部下掘取代糧,終於挫敗了金兵 薄菜,在我國的食用歷史也很悠久,《詩經》中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周禮》中也有:「加豆之實……」的敘述,意思是說盤中裝的蒲菜和肉醬。現在人們食用蒲菜。是取蒲的嫩根莖,剝皮浸泡,次日即可食用。可以炒、燉,可以作餡,也可以燉肉、做湯,葷素皆宜。據營養學分析,蒲菜全草含多量維生素B1、B2和C等。具有散風濕,開心竅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乳癰等症。
野菜良葯——馬蘭頭
春天,馬蘭頭在路邊曠野破土而出,給人們帶來春天的氣息,也點綴著我們的餐桌,帶來營養與健康。明李時珍曾雲:「馬蘭,湖澤卑濕處甚多,二月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南人多把其曬干,為蔬及饅餡。」可見人們食用馬蘭由來已久
馬蘭之所以成為餐桌上的佳蔬,不光因其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蛋白蛋、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還含有較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其多種營養成分含量高於西紅柿。每100克馬蘭中含鈣45毫克,磷69毫克,鐵6.2毫克,鉀513毫克,都超過菠菜,且馬蘭較菠菜草酸含量低,鈣、鐵吸收好。此外,維生素A原含量與胡蘿卜相等,維生素C含量與柑桔類水果的平均值也相近。5i?5o
馬蘭既是佳蔬,又可入葯。祖國醫學認為,馬蘭性味辛涼,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以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瘡癤、淋濁等症。鮮食對喉嚨痛、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等頗具療等頗具療效。用水煎湯可預防上呼吸感染、急性眼結膜炎、口腔炎、牙周炎、乳腺炎和鼻出血、高血壓引起的眼底出血或青光眼引起的眼球痛等。近年來,用馬蘭頭治療甲型肝炎和細菌性痢疾也有效果。[
補血佳品——莧菜;
莧菜是一種開綠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稱「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則以春天所萌發的嫩葉為佳。莧菜生長較快,每當春雨過後,或在房前屋後,或在路旁場邊,嬌嫩的幼苗便星星點點貼地而生。這時摘其嫩葉入饌,清香嫩滑,食之潤口,可謂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饈。p.d<*E
莧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有較多的氨基酸等。莧菜的蛋白質、脂肪、鈣和磷都比較高,紅莧菜所含的鐵質比菠菜還多。近代醫學介紹,莧菜由於含鐵及鈣質較多,是貧血患者、嬰兒手術後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別是貧血患者,更適宜較多食用。因莧菜中的鐵、鈣由於沒有草酸的干憂,其利用率較高,沒有副作用,有利於血液的合成與再生
莧菜還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被譽為「補血菜」、「長壽菜」可明目除邪、通竅,利大小腸、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腫的功效,可用於治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傷寒、扁桃體炎、尿路感染,便秘、血吸蟲病、絲蟲病、甲狀腺腫、子宮癌等症,外用可治蜈蚣、蜂蜇傷等。
莧菜可以長吃,但不宜一次吃得過多,否則易引起日常性皮炎。消化不良、腹滿、腸鳴和大便稀薄者要少吃或暫時不吃為好。
春菜第一美食——韭`
韭,又叫韭菜,古稱長生韭、超隅草,有人美稱它為「春菜第一美食」。
在風寒料峭、百蔬蕭條的早春,民間早有「黃韭試春盤」之食俗了。韭菜入饌,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作主料,可單炒,也可焯水後涼拌,色綠質嫩。作配料,可與很多動物性原料組配,宜於炒、爆、熘等烹調方法;作調料香味四溢。在麵食中,可做包子、水餃、餛飩等面點小吃的餡心。韭菜苔,質地脆嫩,單炒、涼拌或與它組配均可。韭菜花可腌制。韭黃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或做水餡、春卷的餡料。韭菜成為百姓家庭素食的佳蔬,它不僅質嫩味香,而且營養豐富,食療價值高。它富含百蔬望塵莫及的維生素A原,還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C、纖維素、揮發性油和硫化物等。中醫葯古籍《本草拾遺》說韭「此物最溫而益人」。《本草經集注》道韭「生則辛而行血,熟則甘而補中、益肝、散滯、導淤。」故日常適當多吃韭,不僅可治跌打損傷、噎膈反胃、鼾衄吐血、脅肋疼痛等症,且能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醫學家推崇為患有陽萎、白帶多、多尿、腰痛、腿軟等症者的食療佳品。此外,韭含有大量維生素A原,有潤肺、護膚、防治風寒感冒及液盲症之功。富含的揮發油及硫化物,有增食慾、殺菌毒之利。民間食療方中,常以韭黃炒蝦肉食用,治男士性功能減退;或搗鮮韭汁,溫開水服沖服,治胃腸炎;或大量吞食成條煮軟的韭菜,能防止便秘,治誤吞金屬異物。但有虛熱、消化不良者宜少吃。<
以往,野菜是窮人度荒的食物,而今,野菜堂而皇之地上了席面。且不說這些野菜由於野生,免遭化肥、農葯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許多野菜含有豐富的營養,且有葯用功能。
地菜被人稱作靈丹草,是「天然之珍」。陽春三月或再早一點,野地里就拱出了一簇簇的地菜。趁嫩採摘回來,可以製成多種鮮美的食品。 涼拌地菜:把洗凈的地菜在開水裡過一道,放一點粉絲,拌以適量的食鹽、味精、香油,清涼爽口,色香味俱佳。j
地菜餃子:地菜餃子是餃子家族中的極品,在南方每年清明前後吃地菜餃子簡直成了一種風俗。把洗干凈的地菜切碎,配以少量炒雞蛋和蝦仁,成為三鮮餡餃子,香而不膩。SsR-
地菜煮雞蛋:選一些開了花的地菜,置於冷水中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吃雞蛋,喝水,清心明目。H~&
地菜不僅味道鮮美,還有益於人的健康。書載地菜含有蛋白質、鈣、鐵、磷等多種元素,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對內出血症和泌道系統結石、腎炎、水腫、胃病、痢疾、腸炎等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46
榆錢是榆樹的果實,當春暖花開之際,榆樹枝頭會生長出一簇簇狀如銅錢的嫩綠果實,人們把它叫榆錢。&;榴園論壇 -- 榴園論壇好酷酷~! s|
榆錢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好食品。北方農民吃榆錢能吃出許多花樣來。
榆錢湯:把榆錢洗凈,去除雜質,放入水中煮沸。屆時攪進雞蛋白,灑進少許香油和味精。盛入碗中,白綠相間,十分悅目,聞之清香,食之滑潤可口。 榆錢糕:把洗凈的榆錢跟麵粉、食糖或食鹽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狀,放入籠屜中蒸15分鍾。香糯宜人。zr"
榆錢羹:把榆錢與玉米面或小麥面和食鹽放在一起加水攪成糊狀。鍋里水燒開後,將其徐徐倒入鍋中,邊倒邊用筷子在鍋里按一個方向攪動,等水再次煮沸即可停火食之。
榆錢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鈣、鐵和維生素A等成分。U
採摘野菜時請千萬注意:第一,並不是什麼野菜都可以吃,就是可以吃的野菜也有季節限制,有的野菜還有毒。所以,採摘時一定要認真鑒別,沒有把握的不要吃。第二,要到廣闊的山地或田野去採摘,城市工廠附近、廢水溝旁的野菜很容易被污染,不要采吃。
❼ 薰衣草有幾種顏色,分別是哪些
藍、深紫、粉紅、白色,等等……
常見的為紫藍色。
❽ 如何養熏衣草
薰衣草為唇形科薰衣草屬多年生常綠耐寒亞灌木,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大洋洲列島。其株高30至40厘米,葉片互生,橢圓形披尖葉,穗狀花序,花紫藍色,花期6至8月。熏衣草全株具清淡香氣,植株晾乾後香氣不變,花朵還可做香包。將其栽培在庭院及公共場所,葉形花色優美典雅,其香氣能醒腦明目,使人有舒適感,還能起到驅除蚊蠅的效果。下面簡要介紹其栽培技術:
1.對土壤及溫度的要求薰衣草小苗對土壤要求較嚴,成株時對土壤的要求就不嚴。所以育苗時應使用疏鬆的壤土,適宜於微鹼性或中性的土質。喜陽光、耐熱、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鹽鹼,但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最佳的發芽溫度為1 8℃至22℃,在5℃至30℃均可生長。長期高於38℃至40℃頂部莖葉枯黃。北方冬季長期在0℃以下即開始休眠,休眠時成苗可耐-20℃至- 25℃的低溫。
2.播種育苗播種期一般選春季為佳,但冬季在溫室也可播種。種子因有較長的休眠期,播種之前應浸種12小時,再用20ppm至50ppm赤黴素浸種2小時,再播種。播種深0.2至0.4厘米,保持15℃至25℃,要求苗床濕潤,約10天即出苗。如果不用赤黴素處理則要一個月方能發芽。
3.栽植與管理選排水良好向陽的地塊,經整地做畦即可移植。小苗帶葉移栽,株行距20×30厘米,成活後視苗情管理。缺肥施肥(注意多施鉀肥),缺水澆水。冬季在北方稍加覆蓋物即可越冬。要注意的是熏衣草幾乎沒有病蟲害,不用噴灑農葯。
❾ 讀書筆記
書名:《中國哲學簡史》 作者:馮友蘭
主要內容:《中國哲學簡史》以20萬字的文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因為它最初是講義,所以它的語言極其流暢;因為它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它的文字極其符合當代人的閱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一直是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它對當今的讀者有極大的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一生的文化經典。
正文: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由於有這樣的一種精神,中國哲學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既講求實際,又不浮淺。入世和處世是對立的, 正如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對立的一樣。中國哲學的使命正是要在這種兩極對立中尋求她們的綜合。而中國哲學的背景: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直到今日,中國的農業人口還在全體人口中佔到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裡,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致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為中心。在一個農業國家裡,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為重要。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輕商。在一個重農輕商的國家裡,商人自不免受到輕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里,把民眾按行業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任何人出身於「耕讀世家」往往引以為傲。讀書人通常並不親自耕地,但他們一般出自於地主家庭,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系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再加上他們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辦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
儒家的人生觀、哲學觀是崇尚禮樂、強調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以維護現實既定的宗法秩序,儒家的思想是積極入世的追逐功利的;並且其哲學觀具體說來就是正名、仁義、忠恕、知命。墨家的人生觀、哲學觀則對古代文明持批判態度,墨子質疑周代早期的傳統典制、禮儀、音樂、文學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並力求使之簡化,而且找他看來更為實用;並且其哲學觀主要便是批判傳統典制和對它加以粉飾的孔子與儒家以及對游俠道德的辯護,具體說來就是兼愛、天志、明鬼。道家的人生觀、哲學觀是師法自然,更多的強調人與「自然」的一致,以追求理想中的「無我」境界,道家的思想主張則是傾向於出世的、超然物外的。陰陽家的人生觀、哲學觀是講宇宙論的一派,由於它把宇宙的原理歸結為陰陽兩個主要原則:陰是代表女性的原則,陽是代表男性的原則,兩者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由此產生了中國人心目中所見的宇宙一切現象。他們試圖以自然力量來解釋自然現象,它代表了一種科學探索的傾向,它總是和實際打交道。名家的人生觀、哲學觀是分辨名實,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他們強調現實是像對的,名是絕對的。名家的哲學解析名實,在中國哲學思想中揭示出一個形象之外的世界;在中國哲學里對「形象之內」和「形象之外」是加以區別的:形象之內是「實」,是指一類形象和屬性。人們經驗中的任何對象或可能成為經驗對象的東西都有形象和屬性,都是在現實世界之中。反過來,也可以認為現實世界中的任何形象與屬性都是經驗的對象,或可能成為經驗的對象。法家的人生觀、哲學觀是不贊成當時一些儒生強調政府要以德治過,他們認為一個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一個成文法典的基礎上。他們為君王公侯出謀劃策,告訴統治者怎樣統治廣大的封地、怎樣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他們鼓吹君王不需要是聖人或超人,只需要實行他們提出的一套方略,一個僅具中人之資的人就可以把國家治理得僅僅有條。他們為自己鼓吹的統治方略提出理論根據。
關於社會,孔子認為:一個社會要想能夠走上軌道、井然有序,首要的是「正名」;這就是說客觀存在的種種事物應當與他們名字的本來含義一致起來,換句話說每類事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這個名字含有一定的含義,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質相一致;在社會關系中,每一個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每個人在社會里,各有責任和義務,任何人有其名,就應當完成其責任和義務,這便是孔子主張的「正名」的意義。由孔子之「正名」理論出發,在當今中國,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尤其需要完成的責任和義務;其中作為國家領導人,對外要拓展中國隊國際市場及形象等,對內要關注民生,而近年在政府來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以及在今次關注和慰問南方多個省市自治區受到風雪影響的百姓,都體現了領導人對民生的關注;他們肩負起了與自己名聲下相稱的責任與義務,因而可以說符合了「正名」。對於個人的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義者宜也,即一個事物應有的樣子,它是一種絕對的道德律。社會的每個成員必須做些事情,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達到其它某些目的的手段。如果一個人遵行某些道德是為了不屬於道德的其它考慮,即便他所做的客觀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義。「義」是一種觀念形式的規范,「仁」的觀念則具體得多。一個人在社會里行事為人由他應循的義務,那時他應該做的,但是這些義務的本質應當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里孔子「仁」這個詞時有時不是僅只一種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行,這便是「仁人」一詞的含義。在這種場合下,「仁」的含義是「品德完美」。仁的實踐包含了為人著想,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仁」的含義還有靈位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方面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孔子認為這就是把仁付諸行動的途徑,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之方」。後來又的儒家把忠恕之道稱作為「挈距之道」,意思是說以自己作為尺度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忠」和「恕」的做人原則也就是「仁」的原則。因此,一個人按「忠」、「恕」行事為人也就是「仁的實踐。這種實踐引導人去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其中就包含了「義」這種為人的品質。因此「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頭,也是它的完成。仁義忠恕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在現今中國由於種種問題使得人性趨於麻木,正確品德、道德觀、價值觀正變得扭曲,因而政府提出新儒家思想以及「八榮八恥」來規范和重塑正確品德和道德觀,希望人們本著「忠」和「恕」的原則做人時,知道怎樣由人及己,懂得所不當做的方面;而「感動中國」這一節目能使人感動的重要原因則在於被提名參選的人都有邪惡美好的品德,他們可以為了別人而犧牲自我,他們在本著「忠」和「恕」的原則做人時推己及人,知道怎樣主動去做。在儒家的形而上學思想中有著「中」與「和」、「庸」與「常」這兩組概念。《中庸》對於「中」的意義作了充分發揮,「中」的真正含義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並且在「中」這個概念里時間是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往往把「時」與「中」聯系起來,如「時中」的含義是懂得「適當其時」、又「恰如其分」地行事;《中庸》第一章寫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忠;罰而未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也,萬物育焉。」人的感情還未迸發出來時內心裡無所謂「過分」或「不及」,這時稱為「中」;當人的感情傾斜出來而保持恰如其分,這時也仍然是「中」。「和」來自「中」,「中」又是調和各種心情所必需的。這個思想適用於人的感情,也同時適用於人的慾望。個人的行為或人的社會關系中都有一個中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慾望時知乎所止。當人的情感或慾望都表現得合乎分寸,他內心便達到一種平衡,這時精神健康所必需的,對整個社會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在一個社會里各種人都懂得對自己的慾望和感情都適度地滿足,這時,社會便達到和諧、安定、秩序井然。而「和」便是協調分歧,達成和睦一致;「和」意味著和諧,它承認不同,而把不同聯合起來成為和諧一致。這種和諧需要一個條件,就是:各種不同成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這就是「中」,「中」的作用則是達成「和」。一個有組織的社會里,有各種不同才能、不同行業的人,各有自己的地位、完成不同的作用,各得其所、彼此沒有沖突;一個理想的社會也是這樣和諧的一體。同樣,在《中庸》第一章里也提出了看似「普通」與「尋常」事務的重要性,這是《中庸》的另一個重要思想,它以「庸」來表示,意思就是「普通」與「尋常」。人們每天都學要吃飯、喝水,因此吃飯喝水成為人類的日常活動。它們如此重要又是如此尋常,成為人人不能離開的事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人際關系和道德也同樣是不能須臾離開的。有的人覺得人際關系和道德是十分尋常的事情,因此並不覺得它們有什麼價值。其實任何人離開了它們便無法生活。吃飯、喝水、保持人際關系、道德價值,都無非是順乎人性,這便使「率性之謂道」。所謂精神文化、道德教育,其實就是培養「道」的意識。現而今雖然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遵循「道」來生活,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認識這個事實;精神文化的作用就在於使人懂得它們其實是在循「道」而行,使人懂得生活的意義和懵懂地生活是不大一樣的。
正文一共3481字
❿ 薰衣草有哪幾種品種
薰衣草的種類很多,在全球有28種之多,我國只有兩種。這種植物一般在6-8月開花,全株帶有香味,可以用來製作精油,同時也是不錯的觀賞植物。它的花色很多,有紫色、藍色、粉色和白色等。除了普通品種外,還有寬葉薰衣草、羽葉薰衣草和齒葉薰衣草等。
一、有幾種
薰衣草在全世界共有28種,我國僅有兩種。它的花期一般在6-8月份,其花顏色豐富,有紫色、藍色、白色和粉色等。除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它還可以用來提取香料,因此也是很不錯的經濟作物。
二、常見種類
1、薰衣草:這個品種是最常見的,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在歐洲各地都有栽培。它的成株可以忍受40℃的高溫和-21℃的低溫,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不多,但離不開充足的光照。一般要種植在土層深厚的向陽處,生長期適當追肥。
2、寬葉薰衣草:這個品種原產於歐洲的南部,在我國也有栽培,不過十分少見。它一般種植在疏鬆肥沃的中性土壤中,也可以用偏鹼性土種植,澆水不用較多,對肥料的需求也不大。在它開花後,需要從花下第一節修剪,並將植株修剪成半球形。
3、羽葉薰衣草:這個品種的葉子為二回羽狀深裂葉,通常是對生的,有一定的香味。其花為深紫色,沒有香味,但一年四季都會開放,只會在夏季過熱的時候休眠。它原產於加那利群島,平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只有夏季要適當遮陰。
4、齒葉薰衣草:這個品種是觀賞類的植物,一般多養在庭院中,耐寒性一般,耐熱性不錯。它的花淺紫色,而且有芳香的氣味。另外,它還可以裝在香袋裡,可以起到驅蚊的效果,萃取的精油則能舒緩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