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特產糕點有哪些,買些送人
1,茯苓餅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市出產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因皮薄如紙,且顏色雪白,很象中葯里的雲茯苓片,故稱為「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
2,沙琪瑪
沙琪瑪,也寫作「薩其馬」、「沙其馬」、「沙其瑪」、「薩齊馬」等,在香港被稱為「馬仔」,是一種中國傳統特色甜味糕點。將面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薩其馬源於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滿族入關後,在北京開始流行,成為京式四季糕點之一。
3,北京蜂糕
北京蜂糕是用麵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食小吃。因為這類糕食掰開後,內中有較多蜂窩狀的小孔,故名蜂糕。
紅白蜂糕用麵粉發起成稠麵糊狀,發好的面均勻地兌上鹼揉勻,上面放上小棗、桂花、松仁、葡萄乾等果料,然後將和好的面上籠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層油,蒸面時用筷子在面上捅幾個出氣孔,蒸熟即成。
4,焦圈
焦圈是一種老北京傳統的特色小吃,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焦圈是一種古老的食品。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5,驢打滾
驢打滾,是東北地區、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
㈡ 老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點心
冰糖葫蘆,驢打滾,豌豆黃,這些都是老北京特別好吃的點心,而且有當地的特色。
㈢ 北京糕點老字型大小有哪些
北京糕點老字型大小有:大順齋、富華齋餑餑鋪、百年義利、桂香春、稻香村、聚慶齋餑餑鋪。
1、大順齋
創業於1637年,距今已寫下三百六十餘個春秋,在歷史的長河中走過了一條坎坷之路,當時自南京的回民小販劉大順,帶著全家遷移北京,專門製作經營糖火燒,後因生意興旺,便租了幾家商鋪,老婆掌櫃,他和兒子製作,取名「大順齋」。
㈣ 稻香村京八件是什麼糕點
京式風味糕點。為清宮廷御膳房始創,流傳至民間。以棗泥、青梅、葡萄乾、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鹽等八種原料為餡,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餡,烘烤而成。一般做成扁圓、如意、桃、杏、腰子、棗花、荷葉、卵圓等八種形狀。
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太師餅、椒鹽餅、棗花糕、薩其瑪
北京新名片——「京八件」
。「京八件」就是八種形狀、口味不同的京味糕點,今後國內外賓客來京旅遊時,除了游故宮、登長城、吃烤鴨以外,返程時還可以帶回去精美的「京八件」。
「京八件」是在宮廷糕點「大八件」的基礎上研發的。傳統的「大八件」是京味糕點的代表品種,是從清宮里傳出來的著名糕點,原本是皇室王族在重大節日典禮中要擺上餐桌的點心,也是他們之間互相饋贈的必不可少的禮品,不但用料考究,還蘊涵著儒雅的文化色彩和皇室的高貴氣派。後來從宮廷傳到民間,受到各界人士的鍾愛,成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京城百姓禮尚往來的首選禮品。
傳統的「大八件」共分以下八種,就是:1.象徵幸福字的福字餅。2.象徵高官厚祿的太師餅。3.象徵長壽的壽桃餅。4.有方形帶有雙「喜」字的喜字餅。5.有象徵財富的銀錠餅,是椒鹽咸酥餡。6.是像一卷書的卷酥餅,也是椒鹽咸酥餡。7.有諧音「吉慶有餘」的雞油餅。8.還有棗花餅,可能寓意年輕的夫婦早生貴子,而且要有男有女花搭著生。共八種,分別為福、祿、壽、喜、財、文等,既文雅又形象地把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現出來,這就是「大八件」名稱的來歷。
「小八件」則是做成各種水果形狀,有小桃,俗稱壽桃,小杏,諧音幸運、幸福,小石榴,石榴多子,小蘋果,平平安安,小核桃,和和美美,小柿子,事事如意,小橘子、棗方子等也各有寓意。「小八件」塊兒小,重量比「大八件」要輕,此外還有酒皮「細八件」,用料更講究,做得更精細。
新開發的「京八件」,古色古香的包裝非常精美,產品製作上在繼承老北京民間糕點的基礎上,又融合了西式糕點的製作工藝,選用了營養、綠色、健康的玫瑰豆沙、桂花山楂、奶油栗蓉、椒鹽芝麻、核桃棗泥、紅蓮伍仁、枸杞豆蓉、杏仁香蓉等八種餡料,並配以植物油、蜂蜜等輔料。在造型上有壽桃形,寓意祝壽,元寶形寓意財富,宮燈形寓意喜慶,如意形寓意吉祥如意等,分別代表「福、祿、壽、喜、富、貴、吉、祥」八種適合當今人們美好願望的字元,寓意八項美好的祝願。
㈤ 北京正明齋老字型大小的糕點有什麼獨特之處
過去北京把糕點叫餑餑,正明齋是北京有名的餑餑鋪。提起北京糕點,南味以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著名,清真以大順齋最為出名,要說最具京味的糕點,那就要數正明齋了。清末人崇彝所著《清咸以來朝野雜記》中寫道"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平有名者。"孫學仁是正明齋的掌門人,祖籍山東掖縣。正明齋開業後,生意十分興旺,在其最興盛的時候先後開設了七家分店。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明齋分了一次家,正明齋和第三分號歸孫學仁、孫學義經營;第一、第二分號歸孫學士等人經營。
正明齋的糕點吸收南北葷素之精華,兼有漢蒙滿藏之特色,用料考究,配方嚴格,做工精細。他們對企業管理有方,既重用骨幹職工,又能調動其它人員的積極性;在門市經營上,他們真誠而又熱情地對待每一位顧客。正明齋開業一百多年來之所以得到人們的青睞,原因就在於此。
從咸豐元年起,正明齋糕點一直是清朝宮廷喜、慶、宴、壽之御用食品。慈禧曾用以贈送宮妃賓客。正明齋糕點還被列為御膳房佳品,稱之為正統的滿漢糕點。當時許多旗人貴客、社會名流慕名而來,滿意而歸,更使得正明齋門前若市,名揚四海。
張學良將軍在京時,喜歡訂做正明齋的玫瑰花餅;京戲名凈郝壽臣,最喜愛食用正明齋的雞油餅;滿、蒙賓客喜愛食用正明齋的奶油薩其馬和杏仁干糧;正明齋的風味月餅也是老北京人的名點。民國以後,眾多來京的大官僚、大軍閥也曾來這里購買糕點。
正陽齋的糕點從原料配比到加工製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十分嚴格的規定,對於眾多特味糕點,都採取獨特的加工方式,從而保持了糕點的特殊風味。蜂蜜蛋糕是以麵粉、雞蛋、白糖、蜂蜜、生油、青梅、桂花、瓜仁為原料,經過打糕、灌糕、烘烤、冷卻等工序精製而成。蛋糕為鹿茸長方形,表面呈棕紅色,內部則為淡黃色,上面有青絲、青梅、瓜仁,口感松軟、細膩,味道香甜純正,有滋補養身,清火潤腸等功效。正明齋的糕點價錢低廉,口味繁多,從而吸引了各個層次的顧客。
中秋少不了月餅,而正明齋的月餅也是極具特色,其中有紅、白、乾菜、黃酥月餅等很多品種。那時一到中秋佳節,好多北京人就去買正明齋的月餅,待到秋夜月圓之時,親朋好友在四合院中,圍坐桌旁,吃著正明齋的月餅,品茶賞月,其樂融融。
過去,每年一進臘月,北京的不少大街小巷就會見到挑著寫有"正明齋餑餑鋪"字樣的大圓籠走來走去,這是正明齋派人為那些大戶人家、大店鋪送餑餑和蜜供。挑著大圓籠送貨,在街上一走,既增添了過年的氣氛,又宣傳了自己。
正明齋的蜜供,最為有名,不僅經得起氣候變化的考驗,即便是夏天也不會淌蜜,而且吃起來不粘、不糊嘴,口感香甜柔軟,耐咀嚼,餘味特佳。
民國以後,袁世凱等大官僚、大軍閥在京期間,也多次到正明齋訂購餑餑。30年代日偽統治時期由於市面蕭條,正明齋開始衰落。
㈥ 北京有名的糕點有哪些,如稻香村等
有年味系列的,禮盒的名,吉祥福168元,鴻燈糕兆128元,北京年味100元,糖醇糕點68元,京八件90元,細八件(鐵盒)80元,小八件65元,年年糕138元,還有肉食香溢滿堂268元,百年香184元,老壇子80元,亦庄那有一個,自選
㈦ 北京有什麼老字型大小的糕點品牌嗎最好仔細描述一下情況
不管是哪個城市,總有那麼一兩家老字型大小糕點店,游品作為一個糕點愛好者,每次旅遊的時候,都要去這些鋪子打卡,既可以讓自己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糕點,也可以買回去送給親戚朋友。
在北京方方正正的胡同之間,藏著許多家老字型大小糕點鋪。宮門口饅頭,得益於時代的快速發展,它迅速從老字型大小轉變為網紅。
每天的客人不再只是本地的老饕,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外地吃貨,游品就是其中之一。
好吧,吃了宮門口饅頭,我確實得承認,北方饅頭真的很不一樣,有它的獨特之處,大家有機會去北京,也去嘗嘗吧!
你們都喜歡吃哪種饅頭呢?
㈧ 北京稻香村哪幾種點心好吃,強烈推薦的有什麼
作為一個百年老字型大小,「稻香村」是很多人到北京都會買的土特產。
1、白玉酥,
2、山楂鍋盔,
3、南瓜餅,
4、牛舌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