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膠州哪裡有賣蛋糕盒子
擴展閱讀
門頭溝區哪裡買生日蛋糕 2025-07-01 07:26:44
膠州哪裡有賣蛋糕盒子 2025-07-01 07:23:46

膠州哪裡有賣蛋糕盒子

發布時間: 2025-07-01 07:23:46

❶ 膠州哪家蛋糕店有名

膠州的蛋糕店中,丹香蛋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在常州路、蘭州路、徐州路、杭州路等多條道路設有連鎖店,遍布城市各個角落,方便顧客挑選和購買。青島飯店蛋糕店則位於廣州南路與徐州路交叉口的路西,為顧客提供了便利的購物環境。喜事臨連鎖蛋糕店同樣不可忽視,它在常州路水寨花園和蘇州路老利群路東設有分店,滿足了不同區域顧客的需求。

在價格方面,丹香蛋糕和青島飯店蛋糕店相對較高,但其提供的口感卻是無可挑剔的。這兩家店的蛋糕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緻的製作工藝,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喜愛。無論是生日聚會、節日慶典,還是日常的小確幸,選擇這兩家店的蛋糕,都能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甜蜜與美好。

除此之外,膠州還有其他一些蛋糕店,它們雖然不如丹香蛋糕和青島飯店蛋糕店那樣廣為人知,但其獨特的風味和優質的服務同樣值得推薦。在選擇蛋糕時,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和預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店鋪。在膠州,無論是追求口感的美食愛好者,還是尋找溫馨回憶的顧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心儀的蛋糕。

總之,膠州的蛋糕店各具特色,為顧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無論是追求性價比,還是追求品質與口感,都能在這里找到滿意的答案。在選擇蛋糕時,不妨多嘗試幾家店鋪,體驗不同風味的魅力,相信您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甜蜜。

❷ 威海都有哪些知名蛋糕品牌

1.夢菲思(威海環翠區1家文登14家門店)
威海夢菲思蛋糕望島店(威海市環翠區望海園永康里21號)
文登夢菲思蛋糕廣場店 (威海市文登區天福路銀河世家居民小區1-1號 廣場正南)
文登夢菲思蛋糕大潤發店(威海市文登區昆嵛路大潤發南門東100米 )

文登夢菲思蛋糕老一中店 (威海市文登區米山東路西7-9號 老一中大門東側)
2.丹香(山東200店威海13家門店)

門店分布市北區、嶗山區、膠州市、黃島區、李滄區、市南區、城陽區、平度市、即墨市、日照、乳山、濰坊、諸城等地將近200家門店
威海丹香威高家家悅店 (威海市環翠區新威路17號威高廣場B1層 家家悅超市內)

威海丹香威海百貨大樓店(威海百貨大樓一樓


威海市環翠區苘山鎮正氣路與中韓路交界處30號
3.東岸奇點(威海12家門店)威海東岸奇點烘焙西點坊是一家經營生日蛋糕、現烤麵包、精品西點、現磨咖啡及飲品的復合式連鎖店
威海東岸奇點公園路店 (威海市公園路8號)
威海東岸奇點昆明路店 威海市家家悅中心店內

威海東岸奇點僑鄉店 威海市海濱北路128號
威海東岸奇點統一路店 威海市統一路53號(大世界麗園酒店斜對面)
4.麥丹勞(威海榮成10家文登1家門店)
威海榮成麥丹勞蛋糕中信銀行店( 威海榮成市榮成崖頭文化東路中信銀行東50米路南)
威海榮成麥丹勞蛋糕人和店 (威海榮成市人和鎮十字路口南18米路東 明鼎包子旁)
威海榮成麥丹勞蛋糕成廂店 (威海榮成市成山鎮北大街家家悅東20米)

❸ 膠州風俗

膠州風俗習慣青島婚喪嫁娶風俗
節令習俗
年除日 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為年除日,即除夕。是日,做供品、辦酒菜、掛年畫、貼春聯,中午合家團聚吃隔年飯,下午到祖墳前燒紙磕頭,告祭祖先回家過年。各家堂屋正北要掛財神像、掛祝子、列祖位、擺供品、香案。院內撒乾草、馬料。晚燒香,包過年餃子。三巡香後,接回灶神,做好過年的一切准備。晚上,舊時守歲至新年開始。建國後,提倡移風易俗,部分封建迷信習俗漸減,但鞭炮、禮花的品種、花樣和數量大增,歡樂喜慶氣氛益濃。
過年 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在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除夕夜子時起,新年伊始。舊時,在供桌上供素餃子,並由家長為首,兒孫相隨開門接神,焚紙馬、酹酒漿、叩首拜。全家人穿新衣、食素餃,俗稱過大年五更。此時只許說吉利話,為避免禁忌詞語,多不許小兒說話。飯後,子孫輩於供桌前依次給長輩磕頭拜年。父祖則分給 「壓歲錢」,盼孩子們長命百歲,福壽雙全。拂曉,鄰里親友互致慶賀,作揖口呼「恭喜」、「發財!」謂之拜年。建國後,此節依舊,但祭神、祀祖等習俗已不盛行。機關、團體盛行團拜,慰問烈軍屬,送光榮燈、光榮牌成新風俗。
正月十五 即元宵節,主要活動為張彩燈、踩高蹺、「打燈虎」、放鞭炮、虔「拴孩」、游寺廟、放焰火、吃「元宵」(湯圓)。農村有做「神蟲」、面油燈的習慣。晚上將面神蟲放在糧囤,將面油燈放在祖墳、廟前,院內院外處處燈火。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續燈。此三日,白天高蹺、旱船、秧歌等民間雜耍演於街市(農村各村相互串演),熱鬧非常;夜間,街市、廟宇、店肆均張掛彩燈,燈上寫有謎語為「燈虎」。人們看花燈、「打燈虎」、放鞭炮、點「焰火」,童稚各打彩燈到處照。各廟宇開山門迎香客,善男信女羅拜佛像前;寺內香煙繚繞,燭光閃耀,鍾磐聲聲,紙灰紛飛,一派迷信氣氛。膠城錢市街財神廟中,香煙尤盛,拜神者多為不育少婦,手捧紅線,套於佛前泥娃頸上,叩首再三,以求生子,此為「拴孩」。各寺廟遊人如堵,常有母子被沖散者,兒啼母喊,加上鞭炮交響,震耳欲聾之聲深夜不衰。1945年後,廟宇多廢。建國後,「拴孩」等迷信活動已無人相信,但慶元宵活動依舊,尤其彩燈加以電器化,質更好,量更多。1983年元宵之慶,盛況空前,新花樣彩燈數以千計,焰火以萬數。膠州城區花燈齊放,遊人比肩接踵,歡聲笑語不絕。
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二,也稱龍抬頭,謂龍開始治水,春雨將臨。主要活動為「打囤子」,凌晨各家於院內、場中,用草灰圈畫囤子形,囤邊畫梯子,「囤子」中心置五穀數十粒,以此預祝五穀豐登。並炒黃豆、炒「旗子」(雞蛋、白糖和麵粉做成的菱形小塊)為節日食品,以祝人丁興旺。
清明 膠州民間也稱「寒食」。雖有禁火三天以寒食紀念介之推的故事流傳,但禁火習俗已除。主要活動為掃墓和春遊、放風箏、植樹。節日大都食炒麵和菠菜豆腐做的「青龍白虎湯」。建國後,大批幹部、職工和學校師生到烈士陵園掃墓,以緬懷忠烈和向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五月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陽節」、「五月節」,相傳是為紀念詩人屈原。此日吃粽子,兒童的手腕、腳踝系五綵線,謂「端午線」,據說能防蛇蠍。耳鼻中塗雄黃,謂能避瘟疫保平安。日出前,青少年去野外以巾沾露水擦眼,謂能防眼病,稱「拉霧露」。家家門窗懸艾,謂能驅惡魔。囊裹硃砂,謂能祛邪祟。食小蟹,飲雄黃酒,謂能防百病。
過半年 農歷六月初一,謂過半年,一般只吃頓餃子。
入伏 入伏多農歷六月,是日吃面條,謂吃入伏面。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傳說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因時逢雨季,膠州流傳喜鵲搭橋,織女落淚等神話故事。此日,婦女做各式印花小麵食,以線串連,稱為「巧餑餑」。當晚,少女齊集一堂,做素餃子、瓜果在院里擺供,向織女祈禱,請求幫助提高縫紉刺綉技巧,因名乞巧節,現農村僅存做小面花的習俗。

八月十五 即仲秋節。當晚,家家陳案皓月之下,供以月餅、西瓜、葡萄和蘋果等,焚香祭月老。人們邊吃月餅邊賞月,合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舊時這一天有登高、賞菊、飲酒、賦詩等活動。
十月一 農歷十月初一,俗稱農家節。此時農事結束,場屋門關閉,僱工回家另謀生路。建國後,農民多在這天改善生活,以慶豐收。
過冬 即冬至,農家要上墳、燒紙,擺供品,祭祖先。全家吃頓餃子。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此日,民間興以8種粟米乾果煮粥喝,謂「臘八粥」。舊時塾學開始放寒假,塾師解聘。家家掃塵,准備迎接新年。
辭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又稱小年,舊時以糖瓜(麥芽糖)水果供灶前,焚香燒紙馬,謂送灶王爺上天。建國後此俗大減,有的僅晚飯吃水餃。

生活習俗
服裝 解放前鄉民服飾所費,占總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稱小棉布)、「雙龍」白布和藍色的「陰丹士林」布。男上衣為對襟褂、對襟襖,布扣、兩個口袋。褲子為直襠帶腰寬腿單、棉褲。女上衣為右偏襟褂、襖,褲與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帶子扎褲腳。男帽為氈帽頭、三大扇帽,男鞋有雙臉布鞋、圓口鞋;女鞋多為綉花鞋。冬季,也興蒲鞋、毛窩子鞋。夏天也興草鞋,俗稱三里(亨)兒。建國後,男裝興國防服、中山服、學生服,女裝有列寧服和各式大翻領、小翻領上衣。80年代,人們衣著多姿多彩,講究款式先進新穎大方、流行色。衣著質料趨向化纖布為主。
飲食 建國前,多數城鄉居民終歲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於食。冬季朝夕兩餐,主食為甘薯雜以粟、豆、高粱、小麥。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雜以薯干、小麥。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蘿卜、茄子等。常年有自製的腌蘿卜、腌辣菜和自製的豆醬。普通飯為餅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厭酸辣。平民改善生活、過節、待客以面條、餃子為上。建國後,群眾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餅子和窩窩頭、白面饅頭。1983年以後,小麥產量大增,人們以白面做主食。
房屋 清末民初,鄉民住房喜南向,3間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東西兩間寢室;也有的一套5間,寢室還有里間。寢室設土火炕,堂屋設鍋灶二套,煙道通過寢室火炕。每間屋面積一般不超過10平方米。建國後,住房逐步改善。實用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後,草房已絕跡,建房多講究寬大、明亮、衛生。
用器 清末民初以來,膠州居民日常傢具以木器為多。富戶,間有紅木名貴傢具。70年代開始,興寫字台、大衣櫥、木製椅子。80年代興沙發、茶幾、高低櫃、書櫥、綜合櫥、電視櫥和各式軟硬鐵制折疊椅子。
取暖用具 建國前農村主要靠火炕或火盆,有少數人家生煤爐子,俗稱憋里氣爐子。80年代,有人開始自裝家用暖氣。
炊事用具 有鍋灶、風箱。鍋蓋為高粱挺稈做的蓋墊。竹筷子、黑瓷碗、白瓷碗、陶盆、水瓢、水罐。建國後,家家有暖水瓶和茶、酒具。黑瓷碗逐漸淘汰。80年代使用液化氣爐灶者迅速增多。
照明燈具 清末民初為豆油燈,60年代以前民間多用煤油燈,70年代,農村逐步普及電燈。

禮儀習俗

嫁娶喜慶
說媒 民國以前,膠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歲,其母便央媒人找門當戶對的女家求親。如女方向男方求親,稱倒提媒。經媒人說合後,雙方便開始暗地打聽情況,無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員、經濟狀況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稱捎親。有的還要合「八字」,看雙方是否有沖克。如各方面均滿意,即可決定婚姻。
定親 男女議定吉日,男方備好首飾、衣物及豬肉、鮮魚、點心等禮品,由男方家長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設酒宴款待來客,還要以鞋、帽和綉花腰帶或文房四寶等物回禮。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回禮根據經濟狀況,多少不定。
下媒柬 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寫「抑候金諾」或「抑希金諾」,並由家長和女婿具名。然後附以豐厚禮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禮,在回柬上寫「敬答玉音」,並由家長具名,另備鞋帽等禮品,與男方互換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稱「投契」。也有作為書面依據,以防反悔的作用。

送日子 男方將結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擇定,受封建迷信約束。擇定結婚日期後,還要附迎婚帖,上書新婚冠笄,坐帳、開面、梳妝及上下轎的面向與送迎女客所忌的屬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時,女方所要彩禮必須付齊。
迎親 迎親前幾日,男女雙方的親友鄰居多饋贈禮品或現金,以示祝賀。給男方送禮為「看喜」,給女方送禮為「添箱」。男方自結婚前2~3天開始請送禮者喝喜酒。迎親日,男女雙方大門貼喜聯,男方多用「關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禮隆往送,詩詠於歸」。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後,富家迎親都乘花轎,新郎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帽插宮花,身披紅綵綢,一身狀元打扮,名曰「小登科」,坐在前轎。後轎一般乘一男童押轎。新郎轎至岳母門前,女方陪客迎到大門,彼此行禮,進廳入席,飲茶進膳。新娘要上戴鳳冠,穿莽袍,披雲肩霞帔,無論冬夏內襯棉襖棉褲,取「厚道」吉祥之意,還要系玉帶,蒙上罩頭紅。下穿八摺綉花羅裙。迎娶至男家,夫婦先拜天地,新娘被架進新房,按預定的方向盤腿端坐炕上,謂坐廬帳。須不言、不笑、不動,任憑晚輩男女嬉鬧,謂之「鬧喜房」。婚後第二日,女家迎新娘回家,稱叫二日;翌日返夫家叫回三;第四天夫婦一同到女家,叫望四日。結婚時期的應用物品尚紅忌白、尚雙忌單,被褥衣物的綴物多用花生,象徵長生不老和花花著生兒育女,再用紅線串系紅棗、栗子、清錢,多處放置,以兆早生貴子。民國年間,膠城及附近村莊有自由戀愛成婚者,也始有文明結婚儀式,結婚行鞠躬禮。席間,證婚人、主婚人、介紹人要在結婚證書上蓋印,徵婚人和來賓代表要致祝酒詞。有的用軍樂,有的攝影留念。不過,文明結婚人數過少,極難推行。建國後,男女雙方都注重事先經過了解熟悉,雙方同意後,並符合婚姻法,便到政府登記結婚。婚娶禮俗大減,彩轎、吹鼓手、儀仗隊廢除。農村尚有拜天地、坐廬帳等舊習。城鎮和部分村莊的大多數青年多崇尚新事新辦。迎娶多用馬車或自行車,婚期多擇定元旦、「五•一」或國慶節等節假日。親友鄰居送賀禮,男方設酒宴熱鬧一番。70年代末期開始,婚事日趨大操大辦,攀比之風頗盛。也有男女雙方置辦新傢具,單位組織舉辦集體婚禮,有的則實行旅遊結婚。
生孩子 嬰兒出生第三天,設宴請客叫過三日,嬰兒的外祖父家要在第8天或第9天(男8女9)送面卷子、雞蛋、紅糖、油條、豬蹄、小米等物,謂送湯米。親友鄰居也適量送湯米,回贈的禮物中定有染紅的熟雞蛋。嬰兒生後百日,親友再次贈送銀手鐲、脖鎖、小兒衣物等,謂送百歲。有俗語:「姑家的褲,姨家的襖,妗子的鞋穿到老」。
過生日 膠州一般人家,無論長幼,每逢過生日都要吃面條以示慶賀,稱吃「長壽面」。又忌喝粘粥,有俗語:「喝了粘粥,一年糊塗」。富裕家庭,凡年過6旬的生日叫壽辰,要大慶。親友贈送壽幛、壽聯、壽匾、壽畫,一般寫「福如北海,壽比南山」等祝詞,畫是壽星圖、松柏圖、仙鶴、壽桃圖等,也有送糕點、豬肉和錢幣的。主家要設宴款待賓客,吃長壽面,喝長壽酒。80年代,人們對過生日、祝壽越加重視,親友和兒女贈送壽辰蛋糕、高級點心、糖果等。有的子孫輩過生日也是大操大辦,請親朋喝酒。
搬家 亦稱喬遷,遷入新居要貼對聯,一般寫「移來新舍寓,還是舊鄰居」。並向鄰居饋贈面條等食品,稱認鄰舍,表示睦鄰。親友們要饋以饅頭、豬肉、糕點等表示祝賀,稱為燒炕。主人宴請賓客為謝。

喪葬祭祖
報喪 喪主請人將死者逝世及安葬的日期通告親友。
入殮 舊時膠州用棺槨,興土葬。死者咽氣,全家慟哭,謂「報廟」。翌日晚,喪家到土地廟焚紙、香和紙扎的轎、馬,謂送盤纏,亡人的長子手執長棒,站在方凳上高呼指路。死者臉遮黃表紙,口含銅線,手握小面餅(富家有的握金銀),穿戴成套壽衣冠,被褥具全,由兒女親屬將屍體抬入棺內。棺內放香、紙灰等雜物,蓋棺封口,外敷黑油漆,置於當門屋正北,外加遮靈帳,靈前沒飯桌、瓦盆、燈罐和五穀囤,兒女守靈,親友弔唁。1968年以來實行火葬,把遺體送往火化場,火化後將骨灰盒放在當門正北,設供弔唁,或寄存火化場骨灰廳。
戴孝 父母亡故,兒子穿白孝衫、鞋上表白布,戴孝帽並扎白布條,腰束苘繩,手執柳木哀杖,女眷頭頂白布褡頭,侄孫按輩份穿孝服。建國後,逐漸改為臂佩黑紗。若死者男性,其兒女左臂佩黑紗;若死者女性,黑紗則佩在右臂。
出殯 舊時出殯,富貧相差懸殊。富家出殯設棺罩、靈床、主樓、旌幡,還有儀仗隊和鼓樂隊,並有紙扎的童男女,有的還設打路鬼、開路神,大擺路祭。死者的長子和其他子孫或親友都要按照輩分和身份,分別穿白衣、披麻戴孝,耳旁掛棉球,手持哀杖,哭送靈柩至墓地。埋葬前,在墳地焚燒紙扎的童男女,並在壙內隨葬陶器和銅、鐵、錫、漆制器皿。棺材下葬後,儀仗返回,稱回靈。回靈後,喪主向親友鄰居分遺飯(用面蒸的大餅切成小塊和小饅頭狀食品)。出殯當日晚,喪主要宴請所有幫忙人員,謂酬勞。
上墳 葬後3日,喪家赴墓地祭掃,稱為三日墳。第35日,再赴墓地上五七墳,此後要上百日墳,周年墳。一年內,喪家人口皆不得穿紅著綠,過年只能貼藍紙對聯,以表對死者的哀悼。其後除在清明節、冬至、春節期間祭掃墓地之外,3周年和9周年時的上墳特別隆重。一般要燒紙錢、擺供品,並把紙扎的箱、櫃、搖錢樹、聚寶盆等在墳前焚燒。實行火化之後,多數鄉村仍把骨灰盒土葬、築墳,有的還立碑為記,祭掃方式仍沿襲舊習。
家祭 對故去的先人要過周年、3周年、9周年。10年後為忌辰。每年的春節、清明、冬至節,都要在家擺供設祭。
祠祭 望族大戶都設祠堂,有公田,專供祭祖。春節時,祠堂內擺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掛祝子擺供品,燒紙、香。正月初一晨,有威望之長輩帶領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禮。族規森嚴,婦女不準入祠堂,同族人認為不肖者均不得入祠堂。

❹ 青島都有哪些蛋糕店比較有名連鎖店比較多

青島皇家美孚
總部地址 青島市李滄區九水東路320號科技工業基地1號
電話 0532-88696310 88696301
青島地區現在有31家連鎖店。佳世客店 85757878 青島市香港中路佳世客店
家樂福一店 85800390 青島市香港中路家樂福一樓
家樂福二店 85080360 青島市山東路128號家樂福一樓
保定路專賣店 82826862 青島市保定路31號
漳州路專賣店 85736910 青島市漳州路1號甲
團島專賣店 82665960 青島市貴州路1號甲
北村專賣店 88916246 青島市中韓街道世紀華亭
芝泉路專賣店 83631700 延安三路198號
向陽路專賣店 87639653 青島市向陽路8號
黃島佳世客專賣店 86996503 青島市黃島佳世客內1樓
鎮江路專賣店 83643168 青島市鎮江路55號
大堯專賣店 85720650 青島市大堯三路18號
海濱專賣店 85843338 青島市寧夏路108號
廣電專賣店 85777891 青島市寧夏路14號
江西路專賣店 85013553 青島市江西路36號
齊東路專賣店 82714056 青島市齊東路63號
湖光山色專賣店 88789857 青島市銅樂山路11號(湖光山色11樓)
伊春路專賣店 85642960 青島市伊春路56號
遼寧路專賣店 83807553 青島市遼寧路276號
燕兒島路店 85761805 燕兒島路52號
延安二路專賣店 83629555 青島市延安二路18號
麗海花園店 88993237 青島市嶗山區李山東路18號
福州北路店 85986278 青島市市北區伊春路134號
湛山店 83867292 青島市市南區秀湛路6號甲
海倫路店 85657176 青島市四方區海倫路32號
閩江二路店 85768933 青島市市南區閩江二路88號
香港東路店 88017885 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67號-7
膠州利群店 87208789 膠州市蘇州路118號利群正門
靜湖琅園店 81925026 青島市市北區勁松三路150號-3
徐州路店 85811146 青島市市南區徐州路18號甲
即墨利群店 88535282 即墨市鶴山路144號利群負一層

❺ 青島好點的蛋糕店叫什麼(元祖或是好利來之類的),在哪裡

我覺得羅密歐的比較好,還可以市內四區免費送貨上門,尤其是它的慕斯蛋糕好吃,我上周剛訂了一個,在青島有11家專賣店。在江西路·大堯三路都有專賣店

❻ 膠南家家悅二店裡邊的蛋糕店是什麼名

香榭奇點烘焙。膠南位於黃海之濱、膠州灣畔、青島西海岸,在家家悅超市裡面設有香榭奇點烘焙蛋糕店,味道美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❼ 膠州市市內乘車怎麼去少海

膠州市市內乘車怎麼去少海
你好!乘坐18路公交車到底站就到膠州市少海新城了!詳細路線如下:
18路:膠州巴士公司——少海新城(單程18.6公里、48個站點)
膠州巴士公司—大王戈庄—九鼎立鐵塔—小王戈庄—有士泊—新華昌集裝箱—五菱汽車銷售公司—前豐制帽—東方鐵塔—青島宏達鍛壓—大福服裝廠—北關衛生院—北關辦事處—精細化工廠—恆源化工廠—鍛壓廠醫院—站東小區—五金公司—利群商廈—日月會計師事務所—供電公司—桃源大酒店—丹香蛋糕—常州路小學—水寨花園—冠華小區—市南小區—樓子底村—人壽保險—莊裡頭—行政服務大廳—市委市府—三里河公園—衛生局—皇騏河濱華庭—新城市花園—浮翠園—銀座購物中心—利群商廈—中房花苑—香港路小學—池子崖—祥龍花園—香港路—盛福村—華龍盛集團—趙家莊—開開奶牛廠-少海新城

青島李滄區哪有好玩的地方啊
青島李滄區好玩的地方是竹子庵。先說一下竹子庵,這個是去年才第一次去,不過感覺還很不錯,竹子庵位於位於青島市李滄區北九水辦事處戴家社區的戴家村北山的山腰中,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山上沒有什麼游樂設施,但是主要上山的路段都有台階,上下山非常方便。竹子庵周圍翠竹茂密,山奇林秀。
嶗山風景區,廬山風景區名勝位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重要的海岸山嶽風景地。
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海底世界位於青島匯泉灣畔比鄰青島著名的風景區魯迅公園和青島第一海水浴場。
青島啤酒博物館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發展的歷史,以文化,歷史和生產工藝流程。
青島方特夢幻王國,中有十多個主題項目區,包含主要項目,游樂項目,休閑項目,景觀項目休閑項目配套服務項目200多項。
海濱風景區是青島海濱風景區,是中國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少海濕地公園,南面為商貿區,北面為居住區。西面為桓台一中,東面與規劃中的酒店娛樂中心隔路相望。
青島李滄區好玩的地方是:青島百果山:青島世博園景區傳承了世園會植物大觀特色,168種原有植物和去年1500餘種新栽植的各類植物使園區綠地覆蓋率達到71%,是可稱為「天然氧吧」的「生態旅遊王國」。

膠州十大特色飯店
1、迎君來大酒店:蒜泥水叉魚;
2、鑫華源酒店:蘿卜茸燉鮮鮑;
3、青島泰華餐飲有限公司:鴻運扒豬臉;
4、大唐私房菜:自家黃花魚;
5、青島泰華餐飲有限公司:咸魚黃金饅頭;
6、世紀海夢圓大酒店:芥辣牛仔粒;
7、慶會樓飯店:人參鮑魚燉牛尾;
8、年年紅海鮮餃子城:金湯河豚;
9、鵬翔大酒店:醬香肥腸;
10、老管家少海:膠白獅子頭;

地鐵8號線支線詳細站點
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一共12地鐵站,分別為大澗、大沽河博物館、少海北站、太湖路、站前大道、海爾大道、溫州路、福州南路、廣州路、瀘州路、蘭州西路、膠州火車站。全線途徑城陽區、膠州市等2個地區。

疫情過後投資青島房地產哪個位置好
此時也許正處於一個投資風口!
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中,疫情作為一個插曲,只是暫緩了需求的釋放,不管你承不承認,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都是存在著的。2017年之前,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經歷了一輪或者幾輪的增長。近三年,各種調控政策的推出,讓房價穩了下來,讓房價降了下來,也讓市場良性了起來。
青島市2050遠景發展戰略出台以後,提出了推動青島跨入國際化大都市行列,並且奮力向國際海洋名城邁進的目標,足以看出青島這座城市的「大局觀」。
在青島的城市格局中,靈山灣是青島西部灣區的核心區域,位於青島西海岸的中心地帶。近年來,隨著影視產業的崛起,靈山灣片區已經成為西海岸新區的佼佼者,最為矚目的就是東方影都項目。
靈山灣片區還有融創星光島、山鋼憑海臨風、龍湖紫宸、天一鏡台山、隆和大溪谷、鑫苑御龍灣、海信花街小鎮、花好月圓等新盤陸續上市加推。
黃島,又稱西海岸。它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第九個國家經濟新區。在青島房價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不少主城區的剛需和改善型購房者都將目光投向了這里。近年來,黃島開啟了高速發展,不僅城市建設發展迅速,交通條件不斷完善,2018年底,地鐵13號線開通,黃島進入「地鐵時代」。在地理位置方面,這里還有長達282千米的海岸線,其風景度假聖地「++灘」更是享有「亞洲第一灘」的美譽。來黃島購置海景房不但價格相對較低,而且升值空間也非常大。綜合來說目前已經沒有說漲幅空間和合不合適,你需要就買,不需要就觀望,有錢的投資客就買新房,錢少得投資客就買小公寓,最好帶租約那種,剛需的看準就下手,年底是抄底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