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有名的小吃
我先提供你台北的小吃...高雄的話..就建議你去六合夜市..光華夜市等
台北的小吃.....很長喔!慢慢找
東林燒餅 (20冬): 燒餅($12), 胡椒餅($30, 豬肉超嫩, 非牛肉), 咸酥餅($10)
台北市樂業街137號 (連鎖便利超商附近, 美而美隔壁, 安居街口)
(02) 2378-4796
營業時間: 6~11AM, 3~8PM
有人吃燒餅減肥, 減了十幾公斤喔!
成品均以烤箱烘!
.
飯團之家: 飯團
台北市公園路24號前
周一至周五早上, 賣到約10點; 每天都要排隊才買得到
.
攤販: 飯團(各種口味: 綜合、肉鬆、海苔、咖哩、麻辣、素食…等, $30), 涼面($25), 豆漿或米漿($15)
台北市民生西路馬階醫院的斜對面的屋檐下 (在一家賣肉脯店面的外面之小攤販)極力推薦好吃喔~
.
毛爸冰品: 芒果冰
台北縣中和市中和路378巷12號 (中和捷運站旁邊巷子)
星期日公休 有網友反應比台北市永康街的好吃也較便宜.
.
魯肉王: 鹵肉飯(有大塊三層肉), 肉燥飯(即傳統鹵肉飯, 並放肉鬆), 豬腦湯(豬腦髓制; 中葯湯頭, 熱賣, 常缺貨!)
台北縣樹林市博愛街21號 (西北路口)
(02) 2684-3141 秘笈:鹵汁有加甘草水~
.
面線羹: 蚵仔面線(含蚵仔及肉羹), 魷魚羹
台北市萬華區桂林路242巷48號附近 (和平西路口)
(02) 2308-3772
一天只賣三小時, 要買要快!!!
.
福哥冬粉之家: 豬腸冬粉 (真正的原汁原味), 鹵鴨蛋
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07號之3路 (肯德基旁709巷的巷內, 靠近饒河街)
.
海家涼面: 涼面 (大碗 $35), 味增湯 ($20)
台北縣新莊市西盛街 (街頭, 四維市場旁)
.
北平烤鴨
台北縣新莊龍安路和民安西路口
網友反應人潮多
.
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含蚵仔及肉羹)
台北縣中和市宜安路117號 (安平路口)
(02) 2944-6451
一天賣 1500碗喔~
.
可口豬腳: 豬腳, 豬腳面線(乾)
台北市興安街118號 (復興北路口)
(02) 2505-9497 藝人等常來吃~
.
包哥來小吃店: 涼面
台北市中和市華新街
網友反應涼面又香又辣又好吃
.
阿春涼面: 涼面 (吃面帶喝湯; 小 $20~25, 中 $25~30, 大 $30~35; 味增湯 $5~10元)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07巷附近 南機場夜市 (南機場夜市近西門町,公車及捷運板南線可達, 忠義國小旁)
PS. 此夜市另有兩家賣涼面的, 但是人潮比此家少.三家共同點 "便宜". (三家價位不同, 其中一家還可續湯)~
網友反應便宜, 常大排長龍, 尤其假日. 不過該網友不知是否真的好吃說…
.
台南虱目魚粥, 魚肚 (用80度水溫泡熟,吃起來滑嫩有如豆腐.)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07巷附近 南機場夜市 (南機場夜市近西門町,公車及捷運板南線可達, 忠義國小旁)
(老闆連姜絲都買一種日本專門刨姜絲的刨絲器自行刨制, 以免有加工過)
.
萬粒肉圓 (30冬): 紅槽肉圓 (一碗 $30)
台北縣三重市長壽街23號 (三合路二段口, 屈臣士附近)
0922-333350
一天賣上千粒喔! 每日營業額25000以上. (網友反應比91.01.10報導之三重市正義北路218號的紅槽肉圓更好吃)
網友反應找不到此地址喔, 最好先電話洽店家的地址再去~
.
Between小館: 義大利咖啡, 檸汁魚柳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師大路92巷1號
(02) 2362-2860
.
日式拉麵店(師大店)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浦城街13巷10號
(02) 2364-3458
.
喵嗚喵屋: Meow特調, 水果冰沙, 現做越南, 香煎豬排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師大路49巷5之1號
(02) 2369-7856
這兒共有八隻貓免費坐台及免費吃豆腐呢!在這可與貓咪們盡情玩樂,店內飲料大部分是自創的特別調法,獨家喔。
.
都美餐坊: 牛小排,香芥羊排, 蒜香烤扇貝, 綜合水果凍(推薦必吃)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之1號B1
(02) 2395-5288
雖然店齡不久,不過這里幾乎是餐餐客滿。有個開放式的大廚房,環境寬敞清潔,還陳列了100種食物任君挑選,每種都試吃一點是最劃算的吃法喔!
.
北平來來軒: 鍋貼,蔬菜面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龍泉街46號
2363-3846
是一家非常平易近人、價格實惠的北平餐館。(因由於店面是店家自己的, 故價格實在)
.
中西美食餐廳: 法士達, 荷葉酥餅, 海鮮潘尼通心麵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師大路93巷8號
(02) 2369-9751
是一家連外國人都說贊的餐廳。想嘗嘗道地的美國家鄉風味的話,到這兒就准沒錯。
.
新天堂義大利面館: 白酒蛤蜊面, 起司肉醬面, 千層面
台北市師大夜市大安區師大路59巷8號
(02) 2369-6447
.
慶豐生炒花枝: 生炒花枝
台北市師大夜市師大路(?)39巷 (一進去左邊)
.
阿鑫面線: 面線
台北市師大夜市師大路(?)39巷 (一進去右邊)
網友反應大腸處理得不錯, 不過面線還好羅
.
韓式鐵板飯 (有辣勁, 附喝到飽紅茶), 煲
台北市師大夜市龍泉街
.
古早味水煎包 (18冬): 水煎包(只有包菜的, 每粒5元)
台北縣三重市溪尾街169號 (慈愛街口)
(02) 8988-3672
老闆堅持用棕櫚油來煎及做外皮喔!
.
當歸枸杞土虱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師大路45號 (師大夜市美食)
.
黃記雲南美食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龍泉街、泰順街口 (師大夜市美食)
.
蚵仔面線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 (生活百貨前, 沿土虱.屈臣氏和師大女生宿舍中間的那條巷子走進去右手邊, 師大夜市美食)
.
北港豆花 (冬天有賣冰及熱的), 薏仁湯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 (生活百貨前, 沿土虱.屈臣氏和師大女生宿舍中間的那條巷子走進去左手邊, 師大夜市美食)
.
滇緬小吃: 雲南燜雞, 羊肉口味的米線, 米乾, 海鮮粥, 破酥包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師大路? (龍泉街口)
.
許家生煎包 (皮薄餡滿飽)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龍泉街24號 (泡沫紅茶店對面)
(02) 2223-1861 要排隊喔!
.
燈籠加熱鹵味: 粉肝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龍泉街52號
可買鹵味進泡沫紅茶店裡吃喔! 超棒, 還用說嘛!
.
麵食館: 酢醬面(三色面-原味白, 菠菜綠, 紅蘿卜紅), 酸辣湯, 鍋貼, 小菜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龍泉街 (燈籠加熱鹵味旁)
營業時間是一般吃飯時間
.
麵食館: 牛肉麵, 大鹵面
台北市師大夜市公館區龍泉街 (燈籠加熱鹵味對面)
營業時間是一般吃飯時間
.
龍江涼面: 涼面 (清爽有勁,有數幾種口味), 味噌蛋花湯
台北市龍江路 (民權與民族東路間, 看到台北銀行福客多時向左彎即可看到)
.
陳家涼面: 涼面, 三合一綜合湯(味噌, 貢丸, 蛋)
台北南京東路五段123巷29號 (過光復北路口, 五段125號中華開發大樓旁邊的巷子)
(02) 2766-0171
網友反應吃了就會上癮; 營業時間:11:00~翌日8:30. 周日公休
.
瑞花西餐廳: 瑞士巧克力火鍋, 海鮮盤 $850, 肉類盤 $750
台北市士林區天母東路82巷2號
(02) 2876-1101
11:30 ~ 14:00, 17:30 ~ 21:45
.
瑞士西點屋: 瑞士巧克力火鍋, 巧克力慕思蛋糕 $55, 栗子蛋糕 $55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286巷1-10號
(02) 2835-9552
11:30 ~ 17:30
.
Haagen-Dazs: 巧克力火鍋 (滿滿一盤的點心,有綿花糖、小泡芙、杏仁粒、核桃、奇異果、蘋果、香蕉、冰淇淋)
兩人份 $420 (外加一成服務費! 比起瑞士西點屋跟瑞花西餐廳便宜)
敦南店: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73號 (02)2776-9553, 2776-9554
天母店: 台北市天玉街38巷18弄1號 (02)2847-5223, 2874-5224
新光站前店: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6號B2 (02)2382-4941
新光南西店: 台北市南京西路12號B2 (02)2511-1786
太平洋永和店: 台北縣永和市竹林路70號 (02)2923-5836
.
有數家古早味餅店: 咸光餅 (鹹的上鋪有白芝麻, 甜的上面是光面)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市場
2
老張胡椒餅: 胡椒餅($30, 下午), 小酥餅($10), 三角餅(早上)
台北市忠孝東路7段602號 (研究路口)
(02) 2783-5591
不同時段賣不同的餅, 胡椒餅-周一?至六 2:30~7:00 pm
可口豬腳大王 (10冬): 豬腳, 紅燒焢肉, 肉燥飯, 鹵排骨, 紅燒大腸, 紅燒蹄筋, 豬腦湯
中正店 總店: 台北縣新店市中正路314號 (312巷旁, 平等街口; 此分店非捷運旁, 店面較大)
北新店: 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129號(民權路; 捷運淡水-新店線 大坪林站 1號出口旁, 店面較小)
* 兩家為同一個老闆, 貨由總店分送.
(02) 2913-6609
(02) 2913-9698
老闆推薦肉燥飯, 豬腳, 鹵白菜, 豬腦湯
即鍾乳石豬腳, 鹵過四次喔.
.
咸光餅
台北市台北市建國北路二段216號的中華電信門口
台北市吉林路與農安街口的超商三角窗口
傳統市場里找...
.
勺勺客: 羊肉泡膜, 陜北菜餚, 西安小吃
北市仁愛路二段41巷15號
蠻特別, 可試試看
麻辣乾面 (麻辣分輕辣, 中辣, 超辣): 麻辣乾面, 酸辣乾面
台北市忠孝東路5段236巷10弄8號 (松信路口)
(02) 8780-7800
不分辣的程度, 30分鍾內吃完, 有獎金$500 (店主會拍照留念並記錄)
.
十字軒 餅店(70冬): 壽桃, 綠豆椪(另有素香菇口味), 鮮奶饅頭, 肉包
台北市博愛路146號 (衡陽路口)
(02) 2314-8182
鮮奶饅頭, 肉包是上班族的最愛~
.
你家我家客家菜
台北市吉林路135號
(02) 2561-1869
.
熊記美濃粄條: 板條.蹄膀.姜絲大腸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329巷11號 (南京東路四段市立棒球場附近)
新中街也有分店
(02) 2704-5688、
(02) 2704-5766
.
客家小館
台北縣永和市中正路312號(福臨天下大樓的康和證券正後方, 近得和路, 須從得和路進入, 有二層樓)
.
小張肉骨茶: 正宗馬來西亞的肉骨茶, 咖哩飯(辣椒自製)
台北市萬華區東園市場民和街109號
老闆是馬來西亞人, 像巫啟賢
.
鍋媽媽: 牛奶火鍋 (牛奶湯底$50, 須另加主餐, 如豬肉$180), 蕃茄肉醬鍋
台北市天祥路6號 (靠近捷運民權西路站)
(02)2531-4598, (02)2531-3558
網友反應好壞都有
.
老順香餅鋪(百年): 咸光餅, 平安餅(同咸光餅, 上加印法師開光紅印), 咸糕餅(白色拱形, 含黑芝麻), 餡餅(平安裸, 黃色小圓餅, 上印有小紅印), 白豆沙餡餅(上印有小紅印), 冬瓜肉餅(囍餅)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341號 (郵局 慈佑宮旁)
(02) 2992-1639
.
台西蚵仔面線: 蚵仔大腸面線($30; 吃十碗免錢, 還送獎金$200ㄟ), 臭豆腐
台北縣新莊市公園一路148號 (新泰路口)
(02) 2997-7045
24H營業; 農歷10月初8祝佛日提供免費吃素喔~
(蚵仔使用雲林台西的海蚵仔)
.
豆花
台北縣鶯歌鎮陶瓷博物館文化路末某一家
有網友反對不錯吃
.
米粉湯, 米苔目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 (安慶街交叉口)
只賣到中午喔
.
應菜面, 小菜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 (安慶街附近)
只開晚上
.
豆花
台北縣鶯歌鎮陶瓷博物館文化路末某一家
老饕推薦
.
台西蚵仔面線: 蚵仔大腸面線($30; 吃十碗免錢, 還送獎金$200ㄟ), 臭豆腐
台北縣新莊市公園一路148號 (新泰路口)
.
勇伯垃圾面: 垃圾面 (陽春面, 用料特殊且湯頭略帶辣味, 分別使用豬肉、鴨肉、臘肉及韭菜, 有分大小碗), 小菜
台北縣鶯歌鎮中正一路
6~10 am, 4pm~1am 店面看起來不怎麼樣, 但好吃又價格實在
.
鰭魚米粉湯, 小菜(更好), 肉卷(更好)
台北縣土城市裕民路附近
.
米粉湯: 米粉湯 (微辣, 不辣要講喔), 豬血, 油豆腐
台北市萬華區富民街145巷33弄 (萬大路果菜批發市場附近)
賣到中午 (人多假日要等很久)
.
咸湯圓
台北縣三重市中央北路
網友反應比大尾花枝羹(文化北路)的好吃
.
花枝羹
台北縣三重市平安街
網友反應比大尾花枝羹(文化北路150號)的好吃
.
老葉牛肉麵 (21冬)
台北縣新莊市建國一路(?) (輔仁大學對面)
.
阿發豬腳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33巷尾 (五燈獎豬腳對面的巷子里; 這兩家是兄弟)
中午後就吃不到ㄌ, 要早點去喔!
.
飯館兒韓式專賣店 (每人最低消費80元, 白飯隨意, 還有飲料和湯):泡菜炒飯, 石鍋拌飯 (開胃的辣, 不是噴火的辣)
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55號 (師大夜市內)
(02) 2368-9702
12 am ~ 2 pm,
5 ~ 9:30 pm
.
炒飯 ($60)
台北縣三重市化成路
(老夫婦在賣)
.
空心菜面攤 (30 冬): 空心菜面(有乾面跟湯面), 魯味 (也很出名)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 (往龍門路方向, 過自強路「華南銀行」巷口)
4 pm ~ 午夜
.
炒牛肉麵 (第二代,用陽春面的寬面條), 牛雜湯 (加湯免費)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 (往龍門路方向, 還沒到「富邦銀行」的巷口)
(有網友反應比大胖子烏醋乾面好多了)
網友反應天天客滿
.
金春發牛肉店 (熟牛肉專賣店, 第四代): 咖哩牛肉炒麵, 牛雜湯 (加湯要收 $20), 清燉牛肉湯 (有名喔)
台北市天水路2號之4
(02)2558-9835
.
酸菜白肉鍋店: 料多豐富, 可再選擇白飯,冬粉....(不敢吃白肉者, 另有霜降牛肉, 羊肉可選; 一人份 $199)
台北市農安街22號
(02) 2592-9038
下午五點多到凌晨一點左右; 假日只有白天才開
.
大尾花枝羹 (30冬): 花枝羹 (中東葉門的深海花枝), 炒米粉
台北縣三重市文化北路150號 (自強路口)
(02) 2984-9338
.
阿瘦魷魚 (30冬): 燙魷魚(薑母燙過去腥), 切仔面(乾面/湯面), 鵝肉切盤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294號 (自強路口)
(02) 2982-2937
.
龍鳳腿 (雞腿與雞腳制, 內餡有點像黑輪,不過有的店家會加碎肉,是油炸的小吃,外型像小雞腿。宜蘭大部分的市場,夜市都有在賣。)
台北縣瑞芳鎮民生街上
0933-931311
.
咸圓:
台北縣三重市長壽西街1號
(02) 2989-6662
.
板橋肉圓
台北縣板橋市文化路2段410巷11號
(02) 2251-2473
.
小龍飲食店
台北市光復南路13巷31號
(02) 2768-5661
.
刁家小館: 山東燒雞(去骨盤裝), 山東燒豬腳(切片盤裝), 山東炒碼面(紅卻不辣)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60巷24號 (忠孝路四段與市民大道四段間, 中心診所附近)(02) 2752-2653
(山東炒碼面用的是韓國辣椒粉喔!)
.
員林大粒肉圓 (20冬): 大粒肉圓(35元), 虱目魚丸湯
台北縣板橋市府中路104號 (福德街口, 億泰機車行附近)
(02) 2272-7712
.
港味鮮粵菜館: 枝竹羊腩煲 蒜香南乳排骨, 一魚兩吃: 魚肉切片炒芹菜, 酥炸魚骨; 甲魚跟鰻魚的料理
台北市四維路 170 號
(02) 2703-1578, 2754-0343
.
阿瑞官糕粿 (百年): 油飯, 芋粿蹺 (內包餡), 發粿, 甜粿, 紅龜粿, 菜頭粿, 花生粿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49號 (新莊老街上, 廣福宮附近)
(02) 299-28796
無店面, 要先打電話下訂單. 芋粿蹺用大湖檳榔芋頭
.
麻油雞, 麻油雞腿(限量, 超嫩), 乾/湯麻油麵線 (湯的加湯免錢)
台北縣板橋市南雅東路南雅夜市內 (南雅南路口)
0931-134780
有設外帶區, 要排隊啦~
.
政江號湯圓: 招牌酒釀湯圓 (豐胸養顏), 招牌咸湯圓, 紅豆湯圓, 花生湯圓, 招牌花生芝麻湯圓 (常缺貨)
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09號1樓 (金華街口)
(02) 2395-2109
.
金檳鹵味 (26冬): 20多種鹵味: 章魚, 雞翅, 雞胗肝; 鴨翅, 鴨蛋, 舌頭, 叉燒, 豬腳, 招牌醉雞腿, 鹹水雞, 牛腱等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4號 (敦化南路一段與大安路一段間, 靠大安路一段口)
(02) 2708-4985
每天四五點左右很多人喔~
.
佳佳可麗餅: 可麗餅
台北縣板橋市裕民街(新海橋下去右轉儐儀館附近)
.
紅糟肉圓 (30冬): 紅糟肉圓, 福州魚丸湯(金牌獎), 風虱丸湯
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218號 (219巷旁; 雙圓路口)
(02) 2286-3475
**大智街和文化北路上也都有賣紅糟肉圓, 但網友反應以長壽街三和夜市裡的萬粒肉圓(是紅槽肉圓)最好吃
.
三六粿店 (60冬): 紅龜粿, 艾草菜包 (包蘿卜絲)
台北市新西三水街攤位號13~15號 (龍山國中旁, 捷運龍山寺附近)
(02) 2306-3765
蜜汁芋頭店附近 (他們倆家是親戚)
.
蜜汁芋頭 (60冬): 蜜汁芋頭(40元), 熱麻糬 (配花生粉), 米糕粥 (可配花生粉喔), 紅豆湯, 花生仁湯(可配油條)等
台北市廣州街 (西園路一段口, 龍山寺公園旁, 捷運龍山寺旁)
.
大和食堂: 味噌叉燒拉麵、和風套餐、天婦羅
台北市吳興街28號 (國父紀念館周邊)
台北縣泰山鄉
(02) 2738-8808
.
文化阿給
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6-4號
.
黑店: 排骨飯, 大鹵面, 炒飯
台北縣淡水鎮油車口
.
老張擔擔面 (50冬,第三代): 擔擔面(四川麻醬乾面), 豬肝面 (豬肝用炒的, 湯頭可選牛肉湯或豬肉湯), 鹵豬腳 (沒有加醬油的)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01巷12-1號 (仁愛路二段與信義路二段之間)
(02) 2321-2043
.
無雙牛肉: 牛肉片湯 (可另配乾面), 乾扮牛筋, 牛肉刺身 (生牛肉!)
台北縣永和市永和路1段111巷6弄34號 (中正路口, 樂華夜市旁, 捷運頂溪站附近)
(02) 3233-4664
店內規矩很多, 要遵守喔. 因現煮的, 所以要等! 採用紐西蘭小牛肉!
每周四公休!
.
內行蚵仔面線 (10冬): 蚵仔面線 (含蚵仔及大腸)
台北市八德路4段91巷7號
(02) 2742-1567
.
四季豆包
台北縣永和竹林路225巷48號
.
鵝肉面 (新開張): 鵝肉面, 小菜
台北市永康街的巷子里
此外, 永康街的牛肉麵很出名喔!
.
紅面線 (尤其辣醬更棒)
台北縣樹林市保安街一段夜市旁
.
肉圓大王 (20冬): 蒸的潮州肉圓 (配特醬), 四神湯
台北縣永和市勵行街119號 (中正路口; 永和路二段頂溪站 網溪國小附近)
(02) 2920-8375
.
韓記麻辣燙: 手工刀切麻辣拉麵, 招牌老虎麻辣面 ($150)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24號 (走忠孝東路一段右轉金山南路右邊路口)
(02) 2391-3483
湯頭超美味, 可選微辣到超麻辣,網友反應餃子勉強, 牛肉麵還可以, 其他東西別點
.
秦記蔥油餅: 乾烙蔥油餅, 烙韮菜盒, 單餅(荷葉餅)
台北市四維路6巷12號 (敦化南路口, 仁愛路四段與信義路四段間)
(02) 2705-7255
.
同安街面線羹 (30冬, 每碗30元): 招牌面線羹, 肉羹湯, 大腸面線, 招牌麻辣臭豆腐, 肉圓
台北市同安街85-1號 (汀州路口)
(02) 2368-4231
.
胡椒餅 (50冬, 每個40元)
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109巷口 (萬華三水街市場旁)
(02) 2308-3075
㈡ 英式下午茶有哪些美食
英式下午茶,是一頓簡餐,並非僅僅喝茶而已。簡餐,可以有很多種吃的,一份三明治,小蛋糕,或是其他甜品,配上咖啡或是茶品,就一頓豐盛的英式下午茶。
先介紹一種甜品的做法吧,配料簡單,操作方便,也很受大家喜歡。這個就是蛋糕卷,又稱小四卷,配料各種4,簡單好記,成功率高,成品非常柔軟,捲起來不容易裂,卷上奶油,味道非常不錯。
蛋糕坯原料:雞蛋 4個細砂糖 40g(30g蛋白+10g蛋黃)色拉油 40g低筋麵粉 40g純牛奶 40g夾餡用奶油:淡奶油 200g 細砂糖 10g1.將所有材料分別稱量准備好。雞蛋的蛋白蛋黃分離,分別裝到無水無油的大碗里。低筋麵粉過篩備用。2.將色拉油倒入一個大碗里,再倒入純牛奶,用手抽攪拌均勻。3.蛋黃里加入10g細砂糖,使用電動打蛋器攪打至粘稠發白。4.將攪打好的蛋黃加入第2部攪拌好的液體中,攪拌均勻。5.加入過篩後的粉類材料,翻拌均勻。6.開始打發蛋白。打至粗泡後加入三分之一細砂糖,打至細泡再加三分之一,打至出現紋路加入剩下的細砂糖。7.將蛋白打至濕性發泡8成,出現大彎勾狀態。8.預熱烤箱,上下火,150度。9.先取三分之一蛋白霜加入可可糊中,翻拌均勻後將剩下的蛋白霜全部加入,繼續翻拌均勻。10.將翻拌好的蛋糕糊倒入烤盤中,稍微傾斜烤盤,使蛋糕糊鋪平。11.振盤3次後,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烘烤20分鍾左右。12.烤好後取出晾涼。13.等待蛋糕坯晾涼的時間准備奶油陷。在淡奶油中加入細砂糖,打至紋路明顯,打蛋器提起能拉出堅挺的角,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備用。14.取一張油紙鋪好,將涼透的蛋糕坯倒扣在上邊,揭掉油布。15.將打發好的淡奶油取出,然後均勻鋪在蛋糕坯上。16.按照折、壓、提、卷、收的手法將蛋糕坯捲起,放冰箱冷藏定型就可以了。註:1.翻拌手法為:右手拿刮刀呈10點鍾方向,從盆子中心點下去,刮盆底盆邊向身體一側舀起,同時轉動盆子,重復動作。2. 蛋白打發濕性發泡8成狀態:顏色亮白細膩,紋理清晰不流動,攪拌頭提起能夠形成倒三角,立起攪拌頭且能夠形成彎鉤狀即可。
「要想熟悉一個地方,先要熟悉一個地方的 美食 」 ,這句話將一個地方民俗民風刻畫的淋漓盡致,作為愛吃貪吃的吃貨而言更是要奉為金科玉律。
既然說到英式下午茶,自然也是離不開各式的 美食 點心,不了解的童鞋可以參照廣東人的早茶文化,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西式的乳酪、三明治、巧克力的甜點,一個是中式的各式美味佳餚,哦,對了,吃茶時間也是有所不同哦,都市白領的工作節奏還是比較符合下午茶一點。
為什麼會有英式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有什麼講究?
現在喝下午茶已經變成很多國家地區,在繁忙工作中的難得的片刻休閑方式,通過喝下午茶,不僅填飽了肚子,還聯絡了感情,交流了工作生活中的心得;
更享受的是舉起茶杯那一刻的悠閑和放鬆,
三層的點心托盤,層層美味,簡直吃不夠
喝茶吃點心,想想都感覺很興奮,那麼你准備好來個下午茶派對了嗎?
第一層,手指三明治
大概有五種不同的手指三明治,據朋友講熏鮭魚味的很受歡迎,黃瓜和乳酪味的也很受歡迎,還會有火腿芥末的,紅洋蔥和乳酪的,然後後面有牛肉和辣根的,烤牛肉有一種非常濃郁的蛋黃醬的味道,
簡單的三明治在家裡也是可以做的,味道肯定還會有一種不一樣的親切感;
第二層:烤餅 ,中間兩層是兩種類型的烤餅,有西西里檸檬烤餅和查伯尼·艾特·沃克巧克力烤餅,傳統上它是用奶油和果醬搭配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一下香草芝士和橘皮果醬,當你把烤餅切開,然後決定是先放奶油後放果醬,滋味棒棒噠,甜而不膩,吃完一口又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第三層:精緻糕點,在頂層 ,有糖環與巧克力醬,有提拉米蘇,有牛奶焦糖醬的無糖巧克力蛋糕,中間有查伯尼·艾特·沃克巧克力松露,此刻你拿上一個塗了粉的甜甜圈,蘸上巧克力醬,完美,想像一下,止住口水!
茶飲作為世界的影響深遠的飲食文化,已經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講究的就是一種淡然灑脫的心態,和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先來講一下英式下午茶的來源,標準的英國下午茶(Low Afternoon Tea),來自英國貴族的傳統生活,那時候英國早餐吃得豐盛,午餐就相對簡便(可能只是色拉或三明治),而晚餐大約在8點至8點半開始。於是在下午,人們就感覺到餓了——所以就產生了喝下午茶的習慣。後來漸漸的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進而衍生出各種禮節,但現在形式已簡化不少。
傳統英氏下午茶點心會擺放於三層的銀色托盤中, 最下層是鹹味的手指三明治(Finger Sandwiches,)如火腿、芝士等口味;中間層是經典的英式松餅—司康(Scone)配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和果醬,其他如泡芙、餅干或巧克力也可隨心搭配;最上層是甜品蛋糕(海綿蛋糕、水果塔、油酥點心等) ,至於馬卡龍、紙杯蛋糕等流行元素,不屬於傳統英式下午茶點心,但出於需求,現也可以在下午茶時段食用。
下午茶搭配的 美食 很多,當然無論甜點多麼的豐富,下午茶還是離不開一個「茶」字,可見,「茶」是絕對的主角。一般來說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選用 大吉嶺茶(Darjeeling)、伯爵茶(Earl Gray)或錫蘭茶( Ceylon) 。一般都是直接沖泡茶葉,再用茶漏過濾掉茶渣才能倒入懷中飲用,並且只喝第一泡。
不過現在隨著下午茶的普及,現在伯爵茶、花果茶、奶茶、甚至咖啡也都常作為下午茶的配茶。
你好 因為剛好我是做酒店的 平常也會負責做下午茶套餐 所以說一下 我們之前出過的一些產品
英式下午茶 一般都是用三層的碗架 從下往上慢慢變小
一般是最底下那層是冷房同事負責的 各種三明治(類似於 三文魚三明治)和小吃(類似於 煙熏咸塔) 和各種時令水果
中間 那層一般都是放一些 英式傳統司康餅配奶油和自製果醬 還有經典馬卡龍
上面那層一般都是一些廚師長拿手的 特色的法式小甜品 (每個廚師都有不一樣的出品) 結合當地特色制定
然後 飲品類 一般都是 大堂吧的 服務員准備
英式下午茶一般都是默選 英式伯爵紅茶 當然了 也有其他茶類 和咖啡的選擇 看當地的具體出品制定
後面講一下 英式下午茶 只是下午茶中的一個小分支 有時候為了應節 還是推廣一些 情人節下午茶
聖誕節下午茶之類的
下面我放幾張圖片 可以感受一下
自創:人人都會做的超美味下午茶:【香蕉牛奶】再懶都會做!
准備材料:兩根香蕉,少量蜂蜜,一盒牛奶!一個網紅攪拌機!
做法:
將香蕉,去皮,和蜂蜜牛奶一起同時放入攪拌機,攪拌一下,倒入玻璃杯中,就完成了✅
我錄了小視頻大家參考一下[呲牙]
閩南胖哥 美食 : 一分鍾下午茶香蕉牛奶,太美味了~# 美食 # #懶人 美食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774282558323556355/?app=news_article×tamp=1577660523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現在能時常看到這樣的一群人,這樣的午後場景:
在矗立的高樓之上或是隔著咖啡館的玻璃幕牆,一邊就著西式糕點喝茶,一邊看著午後街頭的匆匆腳步,或是悄然獨坐,或是一二好友閑談……
這樣的情景頗得源自遙遠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下午茶的真義
下午茶是英國17世紀時期的產物,綿延至今,正逐漸變成現代人休閑的一種習慣。公元1840年,英國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晚宴Party之前,想出了以茶點會友的點子,為貴族消遣下午的時光,沒想到這個點子成為了影響英國貴族圈的風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
到今天,下午茶已經成為一種優雅的英國紅茶文化,並且在全世界流行。
不過,吃過下午茶不一定就了解當中真正的方法,正式的英式下午茶還存在很多誤解:
1、正統的名字是「Low Tea」
現在很多餐廳把下午茶稱為「High Tea」,其實在英國正統的下午茶因為是在低矮的茶幾上享用,一直被稱為「Low Tea」,「High Tea」來源於其工薪階層的高大餐桌。
2、不固定套餐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沒有固定的餐單,但是三層點心則一定是由甜到咸,再返回甜,這樣更能享受到下午茶優質的口感。
正式的英式下午茶一般均分為三層
第一層為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是英國傳統的松餅(scone),第三層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順序則是從下往上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被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TIPS:
scone是傳統的英式點心,也是下午茶經過多次變換也拋不開的美味,一定要注意它的吃法,將其從中間掰開,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塗一口,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
可選擇搭配的額茶油:伯爵茶、大吉嶺、阿薩姆茶、尼爾吉里茶等。
3、 一定要有紅茶
現在很多餐廳為了創新,將下午茶的茶種更換,有的甚至忘記紅茶的存在。而作為中國引進,被英國人引以為傲的紅茶,才是下午茶的精髓所在。吃下午茶,一定不能忘記加糖加奶的紅茶。種類包括Cream Tea(奶油茶)、Light Tea(輕茶),Full Tea(全茶)。
4、標准英式下午茶喝法有講究
1. 端沒有把兒的茶杯時,大拇指放在六點鍾的位置,食指和中指放在12點鍾處,端起時伸出小指平衡茶杯;
2. 端有把兒茶杯時,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把手的兩側,端起飲用時仍要伸出小指平衡;
3. 當不喝茶時不要把茶杯端在手中,要放回茶托里;
4. 不要用手心去包裹茶杯;
5. 不要用手指穿過茶杯把兒;
6. 攪拌茶水時把小勺放在6點的位置,向前2點處翻騰2-3次;
7. 不要用小勺攪動茶水製造漩渦;
8. 泡好茶後,把茶包從茶水中拿出放在茶托里;
9. 不要用線去纏茶包:
10. 喝茶要小口喝,尤其不要在嘴裡有食物時喝茶。
維多莉亞下午茶可以說是一門綜合的藝術,簡朴卻不寒酸,華麗卻不庸俗……雖然喝茶的時間與吃的東西(指純英式點心)是正統英式下午茶最重要得一環,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瓷器、音樂、甚至好心情,則喝下午茶就顯得美中不足了。
願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現在能時常看到這樣的一群人,這樣的午後場景:
在矗立的高樓之上或是隔著咖啡館的玻璃幕牆,一邊就著西式糕點喝茶,一邊看著午後街頭的匆匆腳步,或是悄然獨坐,或是一二好友閑談……
這樣的情景頗得源自遙遠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下午茶的真義。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下午茶是英國17世紀時期的產物,綿延至今,正逐漸變成現代人休閑的一種習慣。公元1840年,英國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晚宴Party之前,想出了以茶點會友的點子,為貴族消遣下午的時光,沒想到這個點子成為了影響英國貴族圈的風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
到今天,下午茶已經成為一種優雅的英國紅茶文化,並且在全世界流行。
不過,吃過下午茶不一定就了解當中真正的方法,正式的英式下午茶還存在很多誤解:
1、正統的名字是「Low Tea」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現在很多餐廳把下午茶稱為「High Tea」,其實在英國正統的下午茶因為是在低矮的茶幾上享用,一直被稱為「Low Tea」,「High Tea」來源於其工薪階層的高大餐桌。
2、不固定套餐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沒有固定的餐單,但是三層點心則一定是由甜到咸,再返回甜,這樣更能享受到下午茶優質的口感。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正式的英式下午茶一般均分為三層
第一層為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是英國傳統的松餅(scone),第三層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順序則是從下往上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被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TIPS:
scone是傳統的英式點心,也是下午茶經過多次變換也拋不開的美味,一定要注意它的吃法,將其從中間掰開,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塗一口,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
可選擇搭配的額茶油:伯爵茶、大吉嶺、阿薩姆茶、尼爾吉里茶等。
3、 一定要有紅茶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現在很多餐廳為了創新,將下午茶的茶種更換,有的甚至忘記紅茶的存在。而作為中國引進,被英國人引以為傲的紅茶,才是下午茶的精髓所在。吃下午茶,一定不能忘記加糖加奶的紅茶。種類包括Cream Tea(奶油茶)、Light Tea(輕茶),Full Tea(全茶)。
4、標准英式下午茶喝法有講究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1. 端沒有把兒的茶杯時,大拇指放在六點鍾的位置,食指和中指放在12點鍾處,端起時伸出小指平衡茶杯;
2. 端有把兒茶杯時,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把手的兩側,端起飲用時仍要伸出小指平衡;
3. 當不喝茶時不要把茶杯端在手中,要放回茶托里;
4. 不要用手心去包裹茶杯;
5. 不要用手指穿過茶杯把兒;
6. 攪拌茶水時把小勺放在6點的位置,向前2點處翻騰2-3次;
7. 不要用小勺攪動茶水製造漩渦;
8. 泡好茶後,把茶包從茶水中拿出放在茶托里;
9. 不要用線去纏茶包:
10. 喝茶要小口喝,尤其不要在嘴裡有食物時喝茶。
高逼格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維多莉亞下午茶可以說是一門綜合的藝術,簡朴卻不寒酸,華麗卻不庸俗……雖然喝茶的時間與吃的東西(指純英式點心)是正統英式下午茶最重要得一環,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瓷器、音樂、甚至好心情,則喝下午茶就顯得美中不足了。
願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通常三層塔的第一層是放置鹹味的各式三明治,如火腿、芝士等口味,但這些三明治並不是點心主廚做的,而由另外的三明治師傅製作。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擺著甜點,一般而言,第二層多放有草莓塔,這是英式下午茶必備的,其他如泡芙、餅干或巧克力,則由主廚隨心搭配,第三層的甜點也沒有固定放什麼,而是主廚選放適合的點心,一般為蛋糕及水果塔。
在事事講究傳統的英國下午茶漂洋過海傳到我國以後,茶點也相應做出了一些變化,開發出各種新的口味。像是只有一口大小、上面綴有魚子醬和小黃瓜的甜點,手制餅干,以及一種可以和奶油或果醬一起吃的叫做scone的英式松餅。20多款的茶點小巧玲瓏、風味各異,宛如一件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令人流連在欣賞精品的雅趣中而不捨得品嘗。芒果布丁、核桃撻、巧克力撻、酥盒鵝肝醬、三文魚三明治、番茄蒜蓉包、英式松餅、曲奇、藍莓蛋糕、芝士餅,怎麼樣,如此多的花式品種擺在你的面前,再想減肥的人怕是也難抵擋這股誘惑吧。
當然無論甜點多麼的豐富,下午茶還是離不開一個「茶」字,可見,「茶」是絕對的主角。專用下午茶分為大吉嶺與伯爵茶、錫蘭茶等幾種。一般都是直接沖泡茶葉,再用茶漏過濾掉茶渣才能倒入懷中飲用。透明的玻璃茶壺,當熱水傾注而下,可以看到在水中慢慢蘊開的茶葉尖。最美的是玫瑰花茶,看著小小的玫瑰花瓣在水中輕舞飛揚,心情也跟著飛舞起來。不過在這個季節,奶茶是我的最愛。紅茶與牛奶的組合彷彿是優雅的貴族邂逅了名流紳士,無論是小啜一口還是大口暢飲的酣暢淋漓,在寒冷的冬季,滾燙的奶茶無疑是一劑溫暖的秘方,瞬間從舌尖順滑到胃壁,許久之後,口中仍留有淡淡的香甜,讓人回味,奶茶還可以隨心搭配午後點心,無論是濃郁的芝士蛋糕、甜糯的巧克力松餅,亦或是隨性的厚多士、憨厚的菠蘿包,亦中亦西,奶茶都可以欣然相佐。
說起英式下午茶,絕對是高貴和輕松自在的代名詞,曼妙的紅茶配上美味的甜點,下午茶的文化從維多利亞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如果你去倫敦不能不嘗試這貴族般的禮遇,享受這高雅和精緻的慢生活,英式下午茶不僅是味覺的體檢,也是融入當地生活的最好方式。
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茶、伯爵茶或錫蘭茶,茶點用三層點心瓷盤盛放,最下面一層可以放一些咸點心,如三明治、牛角麵包等;第二層放的是咸甜結合的點心,一般沒有夾心,如英式Scone松餅和培根卷等傳統點心;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以及幾種小甜品。
吃的順序要遵循由淡而重,由咸而甜的法則,從最下層往上吃,先嘗嘗帶點鹹味的三明治,讓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真味,再飲幾口紅茶,想想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愜意。
㈢ 英式早餐有什麼
英國早餐包括不同類型的麵包、煎餅、肉類、魚、水果和土豆等等。全套英式早餐的核心是熏肉、雞蛋和香腸,通常搭配烤番茄、蘑菇、炸洋蔥、烤麵包和果醬。早餐時喝的是一種流行的傳統飲料,一杯茶、橙汁或者咖啡。
英式早餐並不是只有炸魚薯條,其實種類也是很多的,它沒有所謂的固定標准菜單。在英國,一頓豐盛的早餐可以有多達四十種可以搭配的食物。
英式早餐可以從橙汁、谷類食品、燉水果或新鮮水果開始。英國有許多人在匆忙上班前只來得及吃幾片烤麵包或一碗麥片,但住在酒店或家庭式小旅館的幸運兒們無疑有充足的時間來享用一場豐盛的全英式早餐。
㈣ 蛋糕的起源的地方
「西點」是中國人對西式甜點的統稱。它同中華烹飪一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古埃及有一幅繪畫,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話中可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場景,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統計,在古埃及帝國中,麵包和蛋糕品種達16種之多。據說,古希臘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古希臘人曾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古羅馬人則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名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稀臘。
今天,世界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種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時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派和起酥相繼出現。早期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起酥時,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再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製作奠定了基礎。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有人推測首先有西班牙人創造。
上世紀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它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甜點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上世紀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工業食品工業的支柱之一。西點的禮儀西點,在西餐中被稱為甜品,在我們生活中西餐的禮儀常常會被小資們津津樂道。西點作為西餐中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有人比如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甜點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順序為:
1、頭盤,稱為開胃品。通常有冷盤和熱盤之分。
2、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素菜湯和冷燙等4類。
3、副菜,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為副菜。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成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7、咖啡、飲咖啡的時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吃甜點也有講究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冰淇淋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是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如果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從另一頭漏出。
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西點製作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製作。古埃及的一幅繪畫,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從畫中可以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情景,說明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說,普通市民用做成動物形狀的麵包和蛋糕來祭神,這樣就不必用活的動物了。一些富人還捐款作為基金,以獎勵那些在烘焙品種方面有所創新的人。據統計,在這個古老的帝國中,麵包和蛋糕的品種達16種之多。
現在人們知道的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稱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希臘,其表面裝飾的12個杏仁球代表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今天歐洲有的地方仍用它來慶祝復活節。據稱,古希臘是是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特別是在蜂蜜產區。古希臘人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還製作了一種裝有葡萄和杏仁的塔,這也許是最早的食物塔。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過各種烘焙製作。
古羅馬人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迄今,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古羅馬的節日一度十分奢侈豪華,以至公元前186年羅馬參議院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令,禁止人們在節日中過分放縱和奢華。這以後,烘焙糕點成了婦女日常烹飪的一部分,而從事烘焙業則是男人們一項受尊重的職業。據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
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種也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排和起酥點心相繼出現。1350年一本關於烘焙的書記載了排的5種配方,同時還介紹了用雞蛋、麵粉和酒調製成能擀開的面團,並用其來製作排。
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排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在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17世紀,起酥點心的製作方法進一步完善,並開始在歐洲流行。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哥本哈根以生產丹麥包而著稱。可松麵包通常做成角狀或彎月狀,這種麵包在歐洲有的地方稱為「維也納麵包」。傳說,大約在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城,一位烘焙師製作了一種月牙麵包,把它掛在教堂前,嘲笑土耳其國旗上的月牙標志。可松麵包更早的文學記載見於有關德國復活節的糕點介紹,它被作為山羊角的象徵。
據說,可松包是從德國傳到維也納以及西班牙,並將它作為一種早點的。西班牙人似乎發揮了他們如同在文化藝術上的想像力,將起酥點心和可松包做得十分完美。另外據推測,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也是首先由西班牙人創造的。
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到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他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糕點的現代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維我利亞時代是歐洲西點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一方面,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點、特別是裝飾大蛋糕的製作上;另一方面,西點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的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㈤ 西點的歷史
西點經過長期發展,在世界各國不斷被創新,逐漸出現了以地域為特點的不同種類。例如:法國點心屬於西點中的現代派。
西點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發展起來的。地中海東西長4000公里,南北最寬處1800公里,海域面積250多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一片歐亞非交界的邊緣地帶(地中海北面是歐洲大陸、南邊是非洲大陸,冬面是亞洲的中東地區),在古代,這片被稱作「富饒的月牙」的土地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
(5)台北哪裡有英式紅茶和起司蛋糕擴展閱讀:
製作西點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黃油、牛奶、香草粉、椰子絲等。由於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因而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西式糕點主要分小點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氣古五類。
從外國傳入中國的糕點的統稱,具有西方民族風格和特色。如德式、法式、英式、俄式等。
蛋糕佔西式糕點主要地位,大概分類奶油蛋糕、水果蛋糕、冰淇淋蛋糕。
㈥ 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
英國人英國貴族紅茶 文化 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禮儀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一起來看看。
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
1.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鍾(就是一般俗稱的Low Tea) 。
2.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3.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請女傭協助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與伯爵茶、火葯綠茶、或錫蘭茶傳統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4.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 蛋糕 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於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最重要是當時因茶幾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難免流露出嚴謹的態度。甚至,為了預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櫃,每當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委由女傭取鑰匙開櫃取茶。
沖泡熱紅茶時,茶葉量需精確。基本上不論何種茶葉,一杯茶湯量約需茶葉紅茶匙1滿匙(約3克),但若以FOP或OP等較大葉的茶葉沖泡5杯份時,需酌加1匙,如此泡出的紅茶更加香醇。若要再做成各式冰紅茶,則茶葉量不變,但水量要減半,使濃度提高一倍。
至於浸泡時間,以BOP等小型茶葉沖泡純紅茶,約浸泡2-3分鍾,若以BOP或FOP等大葉茶沖泡,則約需3-4分鍾。若非純飲,而是要用來做成各式奶茶,則 宜多浸泡30秒。熱紅茶是享用各種花式紅茶的基礎,無論是熱飲的皇家紅茶、熱奶油茶、錫蘭奶茶、伯爵奶茶、英式奶茶、甚至冷飲的冰紅茶、茉莉蜜茶、薄荷 茶、冰淇淋奶茶等,第一個步驟便是要先沖泡好一壺香醇的熱紅茶,而這壺熱紅茶的風味與醇度,可以決定各種花式紅茶的好壞。當然,以高品質茶葉所沖泡成的熱紅茶.
可以加入紅茶中調配酒茶用的酒種類十分繁多,一般常見的有可調配出蘇格蘭風味的威士忌、皇家紅茶中的當家花旦白蘭地,還有萊姆酒、蘭姆酒、紅葡萄酒等。這些酒香醇怡人,加在紅茶之中,更能烘托出茶和酒各自迷人的一面。
皇家紅茶、啤酒紅茶,是較為特殊的兩種酒茶。皇家紅茶是將白蘭地燃燒後放入紅茶中,在白蘭地燃燒時,可將室內的燈光熄掉,享受它藍色熒熒的火焰搖曳和燃燒時 散發出的香氣;而啤酒紅茶由於含有冰涼的酒精成分,能帶給人清涼有勁的感覺;尤其是加入葡萄酒的酒茶更具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幫助消化等功能,對神經衰 弱和過度疲勞的人非常有益。
英國紅茶文化簡述
紅茶雖然原產於中國,卻在國外受到更大的歡迎,尤其是英國。自17世紀英國人接觸到紅茶後,三百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幽雅的紅茶文化,並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英國的紅茶文化形成是自上而下的,於1662年嫁給英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周末下午茶,人稱為 飲茶 皇後,她雖然不是英國第一個飲茶的人,卻是帶動英國宮廷和貴族飲紅茶風氣的開創者,她陪嫁來的茶葉和陶瓷茶具,以及她沖泡的在茶和飲茶方式,都成為上層階級乃至普通老百姓仿效的時髦風尚。本文由佳緣茶葉鐵觀音原創,轉摘請註明出處。
英國正統的紅茶文化約在1837年起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成型,並已深入到英國普通老百姓之中,據估計,綠茶去眼袋會有副作用,英國人一天會喝45杯茶,平均每人每年會喝1300杯茶,相當於每人每年消費33.5公斤茶葉。英國人一天中會有六七次的飲茶時間:如一起床即喝的早茶;早餐時的早餐茶;到十一點左右,早上工作告一段落的十一點鍾茶:到下午三四點時的下午茶:相當於下午茶(又稱Low Tea)而在傍晚六點左右進行的的高茶(High Tea);最後一天活動即將結束,就寢前還會喝杯睡前茶。本文由佳緣茶葉鐵觀音原創,轉摘請註明出處。
㈦ 紅茶芝士奶蓋蛋糕怎麼做
紅茶芝士奶蓋蛋糕的做法
奶蓋蛋糕和普通的裱花蛋糕不同,它的表面是口感微鹹的海鹽芝士醬,像一灘融化了的冰淇淋,緩緩流動,入口即化。其中紅茶芝士奶蓋蛋糕是最受歡迎的一款蛋糕。那麼紅茶芝士奶蓋蛋糕怎麼做呢?不妨繼續往下看看吧。
製作時間:90分鍾
難易程度:較難
口味:香甜
分類:烘培
主食材:雞蛋、紅茶包、低粉、奶油乳酪、蛋黃
輔料:水、油、糖、淡奶油、糖、牛奶
步驟:
1、蛋黃加5g糖攪勻;
2、加入水和油攪拌均勻;
3、篩入低粉拌勻;
4、蛋白分次加入糖打發;
5、倒入1/3蛋白霜混合均勻;
6、倒回剩餘蛋白霜中拌勻;
7、135度40分鍾後140度再烤5分鍾;
8、奶油乳酪加奶油和糖隔熱水攪至順滑;
9、紅茶包浸入牛奶微波爐加熱1分鍾;
10、加入糖、蛋黃攪勻;
11、加入3g玉米澱粉鍋中加熱至粘稠;
12、將紅茶卡仕達醬與芝士糊混合均勻;
13、烤好的蛋糕切兩片圍上慕斯邊;
14、倒入紅茶芝士奶蓋即可。
海鹽芝士奶蓋蛋糕做法
1、先製作戚風蛋糕胚,准備好這部分的各種食材。
2、將牛奶和玉米油混合,用蛋抽攪勻到發白的乳化狀態。
3、將蛋清和蛋黃分離,蛋黃倒入上一步的液體中攪勻,蛋清倒入干凈的打蛋盆中,放在一邊備用。
4、在蛋黃液中篩入低筋粉和玉米澱粉的混合物,攪勻放到一邊即可。不要過度攪拌,以免起筋。同時預熱烤箱,上下火160度,10分鍾。
5、稱出份量中的白砂糖。糖量要根據配方來,不要隨意更改。因為糖量會影響蛋糕胚的蓬鬆度和上色程度。我用的`是甘汁園雙碳白砂糖,顆粒細膩透亮,沒有結塊和雜質。
6、將蛋清用電動打蛋器打發到魚眼泡,加入1/3的白砂糖,繼續打發。
7、打發到紋路清晰的狀態,在加入1/3的白砂糖,重復上面的步驟。
8、打發到提起打蛋器,蛋清會形成大彎鉤的狀態,加入剩餘的白砂糖,繼續打發。
9、直到把蛋清打發到花紋明顯,組織細膩,提起打蛋器頭,能形成小而直立的尖角,頂部稍有彎鉤的狀態,這個狀態介於濕性發泡和乾性發泡中間,蛋清就打發好了。蛋清的打發狀態很重要,會影響蛋糕胚的膨脹度。如果打發過度,蛋糕胚表面會開裂,如果打發不足,烘烤後會回縮塌陷。
10、將1/3打發好的蛋清舀入步驟4的蛋黃糊中,輕柔翻拌均勻。
11、再將剩餘的蛋清分兩次加入,直至拌勻成細膩的糊狀。注意不要過度攪拌,以免消泡。
12、拌好的蛋糕糊倒入6寸陽極蛋糕模中,輕震幾下顛出氣泡。
13、將蛋糕模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設定上下火同時加熱,160度烤35-40分鍾。不同烤箱要根據實際爐溫,酌情調整。
14、烤好後,將模具倒扣在晾架上晾涼。倒扣可以防止戚風蛋糕表面回縮。
15、晾涼後用脫模刀將蛋糕胚脫模,放在一邊備用。
16、接下來製作海鹽芝士奶蓋。
17、將奶油芝士隔水融化(溫度45-60度),加入海鹽和白砂糖攪勻。再加入少許未打發的淡奶油,攪勻後在一邊晾涼。
18、把剩餘的淡奶油打發到6成(緩緩流動的狀態),加入上一步的奶油芝士攪勻,放入冰箱冷藏片刻。
19、把6寸戚風蛋糕胚橫向分成兩片,將少許海鹽芝士醬塗在上面,再蓋上另一片蛋糕胚。
20、將剩餘的海鹽芝士醬倒在蛋糕表面,撒少許杏仁片和防潮糖粉,就可以吃啦。
㈧ 冬天裡吃甜品最愜意,有網友問哪些美食適合下午茶怎麼做
現在已經是11月下旬了,一天比一天冷,每天我們都想吃點熱乎的,溫暖自己,或者一些能夠增加熱量的一些食物。
除了一日三餐以外,更嚮往著美好的下午茶,聚集能量,戰勝寒冷的冬天。那麼有哪些美食,更適合冬天的下午茶呢?小編我精選了中外三款美食推薦給你。
一、司康餅
提到下午茶,不得不說司康餅(英文名scones)是英式下午茶不可少的,它是英式下午茶的經典。
司康餅的能量還是比較高的,黃油至少佔到個麵粉的三分之一,不過比磅放蛋糕還是少一些。
吃司康餅通常會配果醬或者乳酪,當然了,還有英式紅茶。
㈨ 焦糖紅茶芝士蛋糕怎樣做,冰涼順滑,比吃冰淇淋還爽
焦糖紅茶芝士蛋糕怎樣做,冰涼順滑,比吃冰淇淋還爽?
蛋糕底是所採用的焦糖餅干碎加無鹽黃油成的。焦糖餅干,它比一般曲奇餅干香氣更濃,口味更醇一些,吃著香甜,和那微鹹的蛋糕體搭在一起,真是豐富多彩~慕斯餡要用奶油芝士加紅茶和鮮奶油成的,細碎的焦糖碎裝點期間,茶味、奶香味,焦糖香完美結合,口感豐富,細致滑爽,美味可口,好吃到爆。
最最重要的是!做這個生日蛋糕既不用電烤箱,也不需要蛋白打發,簡易攪一攪味兒就很不錯,所以就算是手殘星人,是可以做好的,下面就來看看吧。【焦糖紅茶慕斯蛋糕】6寸曲奇餅干底食物:焦糖餅干100克,無鹽黃油40克。慕斯餡食物:奶油芝士250克,白砂糖30克,牛乳50克,紅茶葉2克,吉利丁片10克,鮮奶油180克。做法;
第三步
慕斯一部分吃著綿潤細致,濃濃奶香味和一絲絲茶味在齒間縈繞著。曲奇餅干底又酥又甜,焦脆混合著奶油的香甜,給人一種巨大成就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