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邳州西恩迪公司待遇怎麼樣
待遇還不錯。邳州西恩迪公司免費提供住宿,水電暖費用由公司承擔,免費提供工作餐,依法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並免費提供意外傷害險,每年定期為員工進行免費體檢,節假日有福利和補貼,生日有蛋糕和禮品。
Ⅱ 朋友過生日我想給她訂一束鮮花,請各位給我推薦一下那個鮮花網好
朋友過生日我想給她訂一束鮮花,請各位給我推薦一下那個鮮花網好?
鮮花。怎麼不去實體店買啊。
等你訂完。花寄過來。差不多快枯了。
聖誕節想想還是給女朋友預訂一束鮮花,鮮花店預訂太麻煩,有什麼鮮花網推薦的嗎?
鮮花網很多類,不過我還是比較中意 送花網,這個網站有含拆點靠譜,還挺不錯的。上次給我媽媽買了束鮮花挺實用的。
網路搜索----送花網 聖誕節鮮花-----
我的愛人要過生日了,我想訂束鮮花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哪位朋友知道邳州的鮮花網站啊?
中國鮮花速遞網,服務不錯!全國配送的
,當然價格也不低哦
我想訂束生日鮮花,哪位好友推薦一個義務的鮮花網站啊
呵呵 優優鮮花網的鮮花還不錯 可以先送後付款的
朋友過生日我想給他訂一個蛋糕,大家幫幫忙看一下那家蛋糕鮮花網服務好一些談茄棗,而且蛋糕要新鮮的
建議納寬LZ可以去 浪漫天使鮮花網 選購,上個月老媽過生日,給老媽訂了一個鮮花還有一個蛋糕,花花的樣式老媽很喜歡,蛋糕的味道也很不錯,,總體評價很不錯,嘻嘻,,希望樓主在那能選到滿意的蛋糕哈,O(∩_∩)O~,,希望對樓主能有幫助,
女生朋友過生日,送什麼花比較好,一束鮮花價格多少?
送菊花吧這個季節正好是菊花的季節隨便都可以採到。
過生日郵政禮儀公司送我一束鮮花,我該咋保養鮮花?
挑一朵最好的做成乾花,是最好的紀念啊。(方法網上很多)
其他的,快快插起來,鮮花的美麗流失的很快啊。別忘了,在水裡彈幾粒糖,花會插得時間更長。
鮮花網那個好點嘛,麻煩給推薦一下
上面這位我想原來是他們同行啊,那你肯定也在你說的那個花集裡面了,對吧,花集裡面都是實體店,也代表著有很多很小的店鋪,我想濫竽充數肯定也很多。俗話說得好,一分錢就有一分貨,像中國鮮花網這種品牌網店,還有優優鮮花網這些,服務好,出錯機率少,及時出錯也馬上道歉,主動另外補送還要退款,這就是人家貴的地方啊。你說的那種花集我想的是要是出錯了找誰去啊,人家好歹也是一公司啊。
姐買車送一束鮮花給她什麼花
去花禮網訂一束滿天星送她比較好,滿天星是一種可以放很久的鮮花,干之後依然保持造型,非常適合放車里後座上面。
過生日的時候朋友送了一束鮮花,回他什麼禮物好
手煉啊,這個季節,最耀眼的就是手煉了,我這有幾款超漂亮,超有氣質
Ⅲ 庄印芳的故事,快
子弟兵的好媽媽———庄印芳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家
婦女,她是一位平凡而偉
大的母親。
從16歲花季到楓紅菊
黃的人生金秋,從昔日硝煙彌漫的淮海戰場到今天大江南北的
綠色軍營,50多年,她魂牽夢繞擁軍事,滿腔真情付親人——
—
援助軍烈屬,她變賣過嫁妝;給立功戰士頒獎,她賣掉房
屋住進草棚;她走進一座座軍營激勵官兵建功立業,成為我軍
10個英雄連隊的名譽指導員;她節衣縮食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卻把家裡收入的幾十萬元錢用在了擁軍優屬上……
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邳州市運河鎮城關村共產黨
員庄印芳。
「俺只圖子弟兵安心服役,國防強大。」
五十幾度寒來暑往,庄印芳年年歲歲奔波在漫漫擁軍路上,
多少酸甜苦辣凝結成一句話:「俺只圖子弟兵安心服役,國防
強大。」
1994年1月,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陳寶光因病去世。眼看
春節就要到了,承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庄印芳心中仍然
牽掛著軍營里的子弟兵。她冒著寒風,帶著價值8000元的慰問
品來到江蘇省軍區通信二連看望戰士們。在戰士們一聲聲「庄
媽媽」的呼喚中,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當她給立
功的戰士頒獎時,一位戰士哽咽著說:「庄媽媽,您掙點錢不
容易,我們哪能要您的東西。」庄印芳笑著說:「傻孩子,俺
唯一的女兒早已出嫁,俺一個老太婆留著錢有啥用?把錢花在
你們身上,俺心裡痛快。」
幾十年來,庄印芳心中最牽掛的人就是在部隊服役的戰士。
北到沈陽,南到深圳,東到東海,西到三峽,庄印芳走訪慰問
了80多個軍營,把母親的關懷送到指戰員的心坎上。
「朱德警衛團」三連、四連,王傑生前所在連等全軍10個
連隊聘請她擔任名譽指導員。庄印芳把這個頭銜看得很神聖。
四連炊事班有個戰士不安心工作,覺得整天圍著鍋台轉沒出息。
庄印芳來到廚房和他拉家常:「做飯這工作可重要了,丑的俊
的、老的少的都得吃飯。再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閑下
來你就鑽研做飯技術,在部隊照樣能立功受獎;退伍回家開個
飯館,准能生意興隆。這兩全其美的事你還不願意干?」幾次
談心下來,小夥子眉頭舒展開了……
對於庄印芳的擁軍行動,有的人不理解,甚至說她是「傻
子」。然而,庄印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卻是:「東西路,
南北拐,人人都有偏心眼,我就偏愛當兵的和軍烈屬。」土改
時,庄印芳擔任村婦女會長,她把最好的房屋、土地分給軍烈
屬;三年自然災害時,她毅然賣掉自己的嫁妝,換來粗布、地
瓜給軍烈屬禦寒、充飢……
邳州的軍烈屬老人們提起庄印芳都說:這閨女呀,跟咱親
得真是沒說的!運河鎮李口村有位烈屬張大娘,兒子在淮海戰
役中犧牲,女兒又因病去世。從50年代起,庄印芳就主動照顧
服侍張大娘,幾十年從未間斷,不了解內情的人都以為她們是
母女倆。一天張大娘到庄印芳家串門,聊天時,流露出農歷六
月十一是她的80大壽。庄印芳把這一天默默記在心裡。張大娘
生日這天,庄印芳起得特別早,上街買來衣料和生日蛋糕,辦
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她還租了一輛小汽車把張大娘接到家裡,
又請來全鎮10多位70多歲的老人作陪。
祝壽開始了。庄印芳高高地舉起酒杯說:「晚年逢盛世,
感謝共產黨;國家得太平,多虧解放軍。在座的都是革命功臣,
我敬大家一杯!」說完,庄印芳一手握著張大娘的手,一手舉
著酒杯:「娘,喝!」一聲娘,叫得老人酒還沒喝,淚已「簌
簌」往下掉……
庄印芳半個世紀的擁軍行動贏得了黨和人民的褒獎。1991
年2月,聶榮臻元帥在接見她時深情地說:戰爭年代有個「子弟
兵的母親」叫戎冠秀,現在我把這個稱號送給你。1997年8月1
日,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她「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光
榮稱號。
「俺最大的心願是:奉獻一百萬,擁軍一百年。」
擁軍是庄印芳的畢生追求,只要是擁軍,再大的困難也難
不倒她。
1982年,庄印芳和老伴陳寶光開了個小店,賣些煙酒茶糖
等。老兩口一個守店,一個進貨,起五更,睡半夜,風里來,
雨里去,分分厘厘地掙,點點滴滴地攢。
手裡有了些積蓄,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軍營里的親人。庄印
芳說:「做娘的得時時想著孩子們。」逢年過節,她都要帶著
各種慰問品,輾轉大江南北的一處處軍營。然而,平時老兩口
的生活卻非常儉朴,一年到頭吃的是煎餅、雜面、鹽豆子,穿
的是舊衣裳,吃飯用的桌子還是土改時分的。
邳州市每年新兵入伍,庄印芳總要前去送行。在一次氣氛
熱烈的送行儀式上,她激動地說:「孩子們,到了部隊好好乾,
我給你們設立功獎,一等功300元,二等功200元,三等功100元。
誰立了功就把喜報寄回來,立一次功獎勵一次!」
話說出去了,可邳州每年立功的官兵都有幾十人,這發獎
金的錢上哪兒去弄?夜深了,庄印芳越想越急,索性起床與老
伴商量,想把他們住的三間瓦房賣了。老伴沉默了。然而第二
天一早,老伴卻把幾件像樣的家什拾掇好,用一輛板車拉到小
雜貨店,隨後又在店鋪旁搭了間坡棚;過了幾天,老伴又從銀
行取出這幾年存下的養老金,連同賣房子的5000多元錢,一並
交到庄印芳手裡……
庄印芳擁軍「擁」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50多年,夫妻倆
省吃儉用出資送物數十萬元,卻矢志不渝,無怨無悔。
1993年底老伴病重。一天,庄印芳對著鏡子看著裡面自己
蒼老的臉,深深地嘆了口氣,對老伴說:「俺倆都老了,不知
哪一天說去就去了。別的俺不惦記,就是這擁軍的事,放心不
下。」老伴吃力地說:「咱們商量過的軍功獎勵基金的事要辦
好啊,銀行里的養老金,咱們過世後,不論多少都捐獻出來擁
軍。」
老伴去世後,庄印芳將小店盤了出去。在政府有關部門的
幫助下,她開辦了一家石膏代銷服務部,一年下來能有十來萬
元的收入。這筆錢庄印芳捨不得花一分,因為她心裡有一個最
大的心願:奉獻100萬,擁軍100年。這就是籌款100萬元,建立
軍功獎勵基金;在她擁軍的後一個50年裡,每年用利息為她擔
任名譽指導員的10個連隊立功的戰士發獎。
為了實現這「兩個一百」的夙願,如今年已古稀的庄印芳
仍隻身支撐著石膏代銷生意。一天夜晚,幾名外地戰士路過邳
州,見昏黃的街燈下,一位瘦弱的老大娘拉著一輛裝滿貨的平
板車,正吃力地行走著,便一起上前把平板車接了過來。待拉
到店裡,戰士們才知道眼前的這位老人就是他們敬重的庄媽媽
……
「擁軍優屬是大事,大事要靠大家辦。」
1998年11月,一座「擁軍樓」在淮海戰役紀念塔東側拔地
而起。這座樓是當地政府專門劃撥土地,由庄印芳出資興建的
一處革命傳統教育場所。陳列在這里的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
物,一個個鮮紅的獎狀、證書,記錄著庄印芳擁軍的足跡,也
激勵著一批批擁軍後來者……
庄印芳常說:「擁軍優屬是大事,大事要靠大家辦。」在
她的帶領下,今天的淮海大地擁軍優屬已蔚然成風。
在庄印芳的家鄉運河鎮,每當庄印芳要慰問部隊,上年紀
的大娘、年輕的姐妹都會趕來幫著做針線;每逢節日來臨,小
學的孩子也知道寫封慰問信,向遠在軍營哨所的解放軍叔叔捎
去少先隊員的問候。
在庄印芳的倡議下,邳州市設立了「擁軍優屬基金」,鄉
親們你五十,我一百,一次就籌集資金4萬余元,目前基金已達
30多萬元。
在庄印芳周圍,聚集著一群忠實的「追星族」,只要庄印
芳一句話,大夥兒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跋山涉水,在所不辭。
徐州火車站北側的長途客車停車場內,經常停著輛「擁軍
」中巴車,紅色的標牌在陽光下特別醒目。車主叫曹迎吉,是
庄印芳的「擁軍徒弟」。他的「擁軍車」每天在徐州城至邳州
市之間往返,對現役軍人、軍烈屬和殘疾人一律免費。近5年來,
每逢庄印芳慰問部隊、軍烈屬,他總是開著車接人送物,風雨
兼程。
構成這個擁軍群體的熱心人還有很多。如今,在邳州市的
大街小巷,一大批個體工商戶「身居小店堂,心繫子弟兵」,
把自己的店鋪辦成了擁軍優屬服務站;3000多個個體攤點為老
紅軍、老八路、軍烈屬和傷殘軍人實行免費終生服務;全市成
立500多個擁軍服務隊,每逢重大節日,便自備干糧,到軍營義
務修車、補鞋、理發……
庄印芳和她的擁軍群體先進事跡傳播開來,人們記住了邳
州有個愛兵如子的「庄媽媽」。
一封封報告立功受獎、建業成才喜訊的信件從天南海北軍
營寄往邳州。手捧這些「家書」,庄印芳笑彎了眉。她說:「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從個人和國家的經歷中,我深深懂得軍政
軍民團結的重要;我一定要繼續努力,要對得起戰士們送給我
的『兵媽媽』的崇高稱號。」
Ⅳ 徐州邳州KTV
邳州的海樂迪還行,下午去一般人沒有那麼多,兩個人開個小包就行了,大概三十多塊錢一個小時吧,現在是淡季,飲料和水自己外帶,裝在包里,工作人員一般不管的,藏得隱蔽點就行了。
Ⅳ 庄印芳的庄印芳的故事
1994年1月,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陳寶光因病去世。眼看春節就要到了,承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庄印芳心中仍然牽掛著軍營里的子弟兵。她冒著寒風,帶著價值8000元的慰問品來到江蘇省軍區通信二連看望戰士們。在戰士們一聲聲「庄媽媽」的呼喚中,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當她給立功的戰士頒獎時,一位戰士哽咽著說:「庄媽媽,您掙點錢不容易,我們哪能要您的東西。」庄印芳笑著說:「傻孩子,俺 唯一的女兒早已出嫁,俺一個老太婆留著錢有啥用?把錢花在 你們身上,俺心裡痛快。」 幾十年來,庄印芳心中最牽掛的人就是在部隊服役的戰士。北到沈陽,南到深圳,東到東海,西到三峽,庄印芳走訪慰問 了80多個軍營,把母親的關懷送到指戰員的心坎上。 「朱德警衛團」三連、四連,王傑生前所在連等全軍10個連隊聘請她擔任名譽指導員。庄印芳把這個頭銜看得很神聖。四連炊事班有個戰士不安心工作,覺得整天圍著鍋台轉沒出息。庄印芳來到廚房和他拉家常:「做飯這工作可重要了,丑的俊的、老的少的都得吃飯。再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閑下來你就鑽研做飯技術,在部隊照樣能立功受獎;退伍回家開個飯館,准能生意興隆。這兩全其美的事你還不願意干?」幾次談心下來,小夥子眉頭舒展開了…… 對於庄印芳的擁軍行動,有的人不理解,甚至說她是「傻 子」。然而,庄印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卻是:「東西路, 南北拐,人人都有偏心眼,我就偏愛當兵的和軍烈屬。」土改時,庄印芳擔任村婦女會長,她把最好的房屋、土地分給軍烈 屬;三年自然災害時,她毅然賣掉自己的嫁妝,換來粗布、地瓜給軍烈屬禦寒、充飢…… 邳州的軍烈屬老人們提起庄印芳都說:這閨女呀,跟咱親得真是沒說的!運河鎮李口村有位烈屬張大娘,兒子在淮海戰役中犧牲,女兒又因病去世。從50年代起,庄印芳就主動照顧 服侍張大娘,幾十年從未間斷,不了解內情的人都以為她們是母女倆。一天張大娘到庄印芳家串門,聊天時,流露出農歷六月十一是她的80大壽。庄印芳把這一天默默記在心裡。張大娘生日這天,庄印芳起得特別早,上街買來衣料和生日蛋糕,辦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她還租了一輛小汽車把張大娘接到家裡,又請來全鎮10多位70多歲的老人作陪。祝壽開始了。庄印芳高高地舉起酒杯說:「晚年逢盛世,感謝共產黨;國家得太平,多虧解放軍。在座的都是革命功臣,我敬大家一杯!」說完,庄印芳一手握著張大娘的手,一手舉 酒杯:「娘,喝!」一聲娘,叫得老人酒還沒喝,淚已「簌 簌」往下掉…… 庄印芳半個世紀的擁軍行動贏得了黨和人民的褒獎。1991 年2月,聶榮臻元帥在接見她時深情地說:戰爭年代有個「子弟兵的母親」叫戎冠秀,現在我把這個稱號送給你。1997年8月1 日,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她「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光 榮稱號。 「俺最大的心願是:奉獻一百萬,擁軍一百年。」 擁軍是庄印芳的畢生追求,只要是擁軍,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她。 1982年,庄印芳和老伴陳寶光開了個小店,賣些煙酒茶糖 等。老兩口一個守店,一個進貨,起五更,睡半夜,風里來, 雨里去,分分厘厘地掙,點點滴滴地攢。 手裡有了些積蓄,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軍營里的親人。庄印 芳說:「做娘的得時時想著孩子們。」逢年過節,她都要帶著 各種慰問品,輾轉大江南北的一處處軍營。然而,平時老兩口的生活卻非常儉朴,一年到頭吃的是煎餅、雜面、鹽豆子,穿的是舊衣裳,吃飯用的桌子還是土改時分的。 邳州市每年新兵入伍,庄印芳總要前去送行。在一次氣氛熱烈的送行儀式上,她激動地說:「孩子們,到了部隊好好乾, 我給你們設立功獎,一等功300元,二等功200元,三等功100元。 誰立了功就把喜報寄回來,立一次功獎勵一次!」 庄印芳擁軍事跡陳列室於「八一」前夕如期建成。該陳列室面積約400平方米,室內共布置錦旗80餘面、圖片資料140餘幅、擁軍實物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