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雞肉、魚、三明治、漢堡包、甜甜圈和紙杯蛋糕是西餐還是中餐
是你說的這幾種東西的話,裡面有屬於中餐以,如果也有屬於西餐,如果是大概籠統的來算的話可以算多西餐。
㈡ 杯子蛋糕源自哪個國家
杯子蛋糕來源於美國紐約的老式甜點。希望你採納我的回答,謝謝
生日蛋糕的起源:
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使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棗子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在歐洲黑暗時代,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地改變。
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的食譜散播開來。在中歐幾個主要的商業重鎮,烘焙師傅的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焙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有關聯。
蛋糕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中國現已將蛋糕作為過生日的必需品了。
㈣ 蛋糕底是什麼
蛋糕底一般指海綿蛋糕,即奶油蛋糕等的蛋糕胚。做法如下:
材料:麵粉110克,砂糖110克,雞蛋5個(新鮮),黃油若干,牛奶50克。麵粉和砂糖是1:1,其他的東西適量即可。
1、麵粉篩三、四次
2、雞蛋的蛋黃、蛋清分開
3、蛋清里滴點醋(有助於打發)
4、打蛋清,一直打到把蛋清盆倒過來,蛋清都流不下來就對了
5、取三分之二的砂糖,在打蛋清的過程中分三次放入
6、剩下的三分之一砂糖放入蛋黃中,與蛋黃一起充分攪拌至蛋黃顏色變淺
7、把黃油和牛奶加入蛋黃糊中,也要充分攪拌
8、把篩過的麵粉慢慢放入上面的蛋奶糊中(可以分幾次放),還是充分攪拌
9、現在,把打好的蛋清倒入麵糊,一定要攪拌均勻
10、把電飯鍋稍稍預熱一下,抹上黃油,把麵糊倒進去
11、蓋上蓋子,按下煮飯
12、很快(20分鍾左右),就會跳到保溫鍵,保溫半小時,然後再按下煮飯,跳到保溫檔後再保溫半小時即可。
備註:蛋白一定一定要打發 不然成品出來之後就是蛋餅 打蛋白的時候滴在裡面2、3滴醋 能有助於蛋清打發 如果沒有打蛋器 就用6、7根筷子一起打 而且裝蛋清的容器要大一點 讓空氣和蛋清充分接觸 也有助於蛋清打發 還有打蛋清的容器里必須是干凈的 無油無水才可以
㈤ 重油紙杯蛋糕配方
用料
黃油 30g
雞蛋 1個
糖 60g
淡奶油 150g
中粉 120g
鹽 2g
泡打粉 6g
檸檬 1個or半個
cup cake(重油杯子蛋糕)的做法
30g黃油(放入小鍋融化)
1個雞蛋,60g糖(用一個大盆裝著,打勻之後加黃油,再分兩次以上加入淡奶油)150g淡奶油(至少分兩次以上加入,防止水油分離)
120g中粉(一半高粉一半低粉)2g鹽,6g泡打粉(無鋁)/小蘇打(一起放在一個大盆)
(喜歡檸檬口味的話可以擠檸檬汁和擦檸檬皮進去)
攪拌均勻用裱花袋擠入事先放在模具里的紙杯中(七分滿即可),放入烤箱上下溫度180度15分鍾。
淡奶油500g.糖25g(即比例是20/1)
奶油中可以加入果茸增加顏色和口感,也可加入色素,用裱花袋擠在杯子蛋糕上(冰淇淋形狀是向內旋轉,玫瑰花形狀是向外旋轉)
可以做一些翻糖小裝飾,有糖體和模具
擺放水果時切面一定要塗上果膠
㈥ 嘉頓雪芳蛋糕為什麼叫雪芳蛋糕
也就是給蛋糕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沒什麼。我家原來有蛋糕店,名字都是自己起的。
㈦ 蛋糕起源於哪個世紀
蛋糕最早起源於西方``那時蛋糕肯昂貴`很少人能吃得起
後來材料的普及`越來越多人能吃得上蛋糕了`
㈧ 紙杯蛋糕為什麼叫紙杯蛋糕
先要有攪打器,將蛋和白糖和蛋糕速發油放入攪打器中,
攪打的時候先用慢速將蛋和白糖攪滑,大約在2-3分鍾後改用快速攪打,攪打的時候你會看見雞蛋和蛋糕速發油開始發泡,盛器中的蛋開始膨脹,當你用手指挑起蛋泡有塑性的時候就差不多好了(塑性就是挑在手指上不落表面光滑,成尖狀)。 這個時候就不用攪打了,依次加入麵粉和水用手用的攪打器慢慢的攪勻(不要攪得過猛哦)。最後加入色拉油攪勻(一定要攪勻不然烤的時候油就會沉到烤盤底)。倒入紙杯摸平即可。溫度是:上火180下火180(如果你要顏色深可以調高上火) 鑒別成熟:烤制8-10分鍾就拿出來看看,用手掌輕輕按蛋糕表面如果有「吱,吱」聲就可是了,或者用牙簽刺下,用手摸牙簽是干是濕潤,干就好。
製法二
編輯
【材料】
低粉(96克)
色拉油 (60ml)
橘子水 (40ml)
泡打粉(5克)
玉米澱粉 (8克)
雞蛋 (5個)
白糖(蛋黃糊里的) (20克)
白糖(蛋白里的) (70克)
動物性淡奶油 (200克)
【步驟】
准備材料。將色拉油,橘子水,白糖放一塊兒。
將它們攪拌至白糖融化。
將低粉,泡打粉,玉米澱粉攪拌均勻過篩入橘子水裡面。
拌勻,將蛋黃分次加入攪拌均勻。
拌好的麵糊放一邊備用。
蛋白放幾滴白醋。
攪拌至魚眼狀分三次加入白糖攪打。打至中性發泡。將蛋白泡沫翻拌入蛋黃糊里,拌勻。
分別裝入紙杯8分滿。入烤箱,160度,30--35分鍾。取出涼涼
將淡奶油打至漸顯紋路,裝裱花袋。擠上蛋糕
㈨ 關於蛋糕
一:在古希臘,人們總要在月亮與狩獵女神Artemis一年一度的生日慶典上在祭
壇上供放象徵滿月的蜂蜜 餅和很多點亮著的蠟燭, 形成一片神聖的氣氛,以
示他們對月亮女 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後來,隨著 時間的推移,由於疼愛孩
子,古希臘人在慶 祝他們的孩子的生日時,也總愛在餐桌 上擺上糕餅等物,
而在上面,又放 上很多點亮的小蠟燭,並 且加進一項新的活動——吹滅這些
燃亮的蠟 燭。他們相信燃亮著的蠟燭具有 神秘的力量,如果這時讓過生日的
孩子 在心中許下一個願望,然後一口氣 吹滅所有蠟燭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
美好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
不過生日也同時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在過自己生日的同時,不要忘了辛苦生育的父母,因
此, 在吹蠟燭切蛋糕時, 要記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二: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使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棗子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
在歐洲黑暗時代,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地改變。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的食譜散播開來。在中歐幾個主要的商業重鎮,烘焙師傅的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焙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有關聯。
㈩ 馬芬蛋糕和紙杯蛋糕有什麼不一樣
馬芬蛋糕和紙杯蛋糕都是裝在杯子模具中的甜點,二者的區別有:
1、重量不同:馬芬蛋糕厚重,紙杯蛋糕輕盈。
2、外觀不同:馬芬蛋糕堅實,如下圖:
3、製作材料不同:
馬芬蛋糕製作材料:低筋麵粉120g、色拉油120g、泡打粉4g、可可粉10g、牛奶40g、雞蛋2個、白糖120g、杏仁片適量。
紙杯蛋糕製作材料:低粉96克、色拉油60ml、橘子水40ml、泡打粉5克、玉米澱粉8克、雞蛋5個、白糖(蛋黃糊里)20克、白糖(蛋白里的)70克、動物性淡奶油 200克。
4、口味不同:馬芬蛋糕常加入堅果燕麥,紙杯蛋糕注重奶油的變化。
(10)紙杯蛋糕源於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一、馬芬蛋糕製作步驟:
1、將牛奶,白糖,色拉油和雞蛋混合攪拌均勻。
2、 低筋麵粉,可可粉,泡打粉加在另外一個盆里,攪拌均勻。
3、攪拌好的麵糊混合物倒入液體糊盆中,繼續攪拌。
4、將攪拌好的麵糊導入裱花袋,然後擠入杯子裡面(八分滿)。
5、在杯子表面撒些杏仁片作為裝飾。
6、將烤盤放到預熱好的烤箱(倒數第二層),25分鍾以後即可。
二、紙杯蛋糕製作步驟:
1、准備材料。將色拉油,橘子水,白糖、攪拌至白糖融化。
2、將低粉,泡打粉,玉米澱粉攪拌均勻過篩入橘子水裡面,將蛋黃分次加入攪拌均勻。
3、拌好的麵糊放一邊備用。
4、蛋白放幾滴白醋,攪拌至魚眼狀分三次加入白糖攪打,打至中性發泡。
5、將蛋白泡沫翻拌入蛋黃糊里,拌勻。
6、分別裝入紙杯8分滿。入烤箱,160度,30--35分鍾。
7、取出放冷後,將淡奶油打至漸顯紋路,裝裱花袋,擠在蛋糕上進行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