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浙江諸暨市大唐襪子批發市場
有,就在大唐襪業市場,大唐襪業市場(浙江大唐輕紡襪業城)位於西施故里諸暨市,是被中國紡織協會命名的「中國襪子名鎮」大唐的窗口,是全球最繁榮的襪業市場。新建於2002年,佔地400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1600餘間商鋪房,基建投資額達2.2億元人民幣,分為輕紡原料、襪子、襪機、物流四大交易市場,年成交額達100多億元。
輕紡原料市場:分A、B、C三區。市場內錦綸、滌綸、丙綸、氨綸、包覆紗、乳膠、棉紗、橡筋線等輕紡原料品種齊全,品牌和質量純正。上海、廣東、山東、遼寧、湖南等全國250餘家大型化纖及棉紡企業均在市場設有銷售窗口。目前大唐輕紡原料市場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輕紡原料集散地,為大唐襪業的繁榮發展、長盛不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襪子市場:是國內外襪子精品名牌的展示台。去年七月份,市場投入資金近100萬元,完成襪業市場的改造裝修。目前市場內共有經營戶315戶左右,其中普通攤位274個,精品房41間,攤位數比老市場增加了30%。丹吉婭、浪莎及步人、夢娜、與狼共舞等國內名牌,以及老人頭、聖羅蘭、登喜路、華倫天奴等國際知名品牌均在市場設有專賣店。由於連續幾屆襪博會的成功舉辦,大唐襪業市場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逐年升高,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已成為全國各地集貿市場襪商批發采購的主要貨源地,以及長三角地區旅遊、購物的新景點。
大唐襪機市場:大唐襪機市場經營戶數近百家,營業面積達到176間。義大利羅納地、馬泰克、勝歌、韓國兄弟、富勝、明光、國際尼龍及台灣的堯順、大康等國際知名品牌均設有代理商和銷售處,年銷售各類襪機一萬台以上。大唐襪機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襪業機械集散地。
物流市場:大唐輕紡襪業城地處杭(州)金(華)、紹(興)大(唐)以及杭(州)金(華)衢(州)高速公路三線交匯處,浙贛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越。市場距義烏小商品城、紹興柯橋輕紡市場及肖山杭州國際機場均在半小時車程內。大唐物流市場60餘條貨物托運線路聯結全國主要城市和集貿市場,貨物吞吐量大,物流暢通快捷,人來客往方便。
大唐輕紡襪業城內金融、稅務、工商、公安、技術檢測、醫療及襪業研究所等機構及配套設施齊全。市場緊跟國際商貿發展趨勢,積極運用現代流通技術,通過建立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及時提供最新市場行情和商貿信息,投資200萬元同步建立現代電子信息市場區域網,經營戶可24小時上網,為經商戶提供優質服務。
浙江大唐輕紡襪業城,經過幾年努力現已成為一座集輕紡原料、襪子、襪機、聯托運四大市場於一體的新一代商貿城。在輕紡原料、襪子以及襪機等方面已在國際國內有一定知名度,市場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市場」、「全國百強市場」第51位;「浙江省百強市場 」第13位;省命名為「四星級」文明規范市場。
Ⅱ 現在可以去諸暨大唐嗎會不會變紅碼
不會變紅碼
不屬於中高風險地區不會變紅碼。如果僅是經過中高風險區,健康碼不會變顏色。健康碼不採集個人位置信息,健康碼是根據權威部門數據進行健康狀態的標識,網上所稱「路過中高風險地區就變色」是不準確的,如果僅是經過中高風險區,健康碼不會變顏色。
原大唐鎮,現諸暨市大唐街道,由原來的草塔鎮和大唐鎮合並設立大唐街道,位於市境西部,下轄16個行政單位,國土面積53.8平方公里,總人口58755人(2017年),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
大唐鎮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故里的一顆明珠,是一個建鎮僅十八年的江南小鎮。大唐位於浙江省中部,杭州灣南翼,西施故里諸暨市的西南部,地處杭金線、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贛鐵路和紹大線四線交匯處,鎮東與諸暨市經濟開發區隔江相望,鎮南距斗岩風景區不足10公里,鎮西與五泄國家4A級風景區相聯。大唐距杭州約1小時路程,距蕭山國際機場半小時車程,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風景秀麗。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浙江省十強,是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現代示範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襪子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鎮。
Ⅲ oppo專賣店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大唐鎮有專賣店 在哪裡
你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所在地,按照以下方法智能查詢周邊OPPO體驗店信息。
OPPO體驗店信息地址查詢方式:
1.在OPPO官網--體驗店查詢;
2.在OPPO會員--體驗店服務--查詢附近體驗店;
3.OPPO樂園--探索--體驗店查詢。
Ⅳ 諸暨風俗文化,誰知道阿
諸暨風俗文化
諸暨民間婚俗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一個民族,一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婚姻習俗。
諸暨曾是越國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傳承,可以說諸暨民間婚俗既有中國封建社會大體一致的禮儀定規,又有越地獨特的地域色彩。
一、相親 在諸暨舊時鄉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六八歲,甚至有更早的,前輩父母就要為兒女的婚事操心了。但這些婚姻須遵「父母之命,媒的之言」,須合「六禮」之儀。(所謂六禮,即:納彩,送禮求婚;問名,詢問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納吉,送禮訂婚;納征,送聘禮;請期,議定婚期;親迎,迎接新娘。)《諸暨民報五周紀念冊》曾有這樣的記載:婚姻以媒說合,寫紅箋請於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開具生年月日者為「庚帖」,亦曰「日帖」。
諸暨鄉問少有專事做媒的人物,人稱作媒是「三十六行之外的行當」。但民間又認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牽線搭橋的人還是不少的。;日書上稱媒人為「月老」。鄉間俗呼「媒大」,戲稱「吃三壺瓶」。解放後又稱為「介紹人」。
做媒作伐的人,多數是受人之託去作伐牽線,頻頻奔忙於男女兩家之間。待時機成熟,作媒人就向男女雙方討「庚帖」,又俗稱「龍鳳帖」,即將男女雙方的姓名、籍貫、生辰上,經過媒人,互致兩家。爾後請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兩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這樁姻緣佳事就邁出了第一步。
解放之後,這些繁褥的禮數基本革除,城鄉間,單位間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但許多青年還有請」介紹人」牽線搭橋,認識戀愛的。在農村雙方不甚了解互相情況,還有相親的過程。所謂相親,有「看姑娘」與「看人家」兩種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夥子去女家。雙方見面,讓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親叔伯或兄弟作陪,通過吃茶閑聊,觀察小夥子的言談舉止,了解人品性格修養。新客人來自然要請嘗小點心。這可不是一般意義的小點心。如果女方對小夥子滿意,必定奉上甜湯圓,這就有祈祝這樁姻緣「團圓」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點心是什麼就說不準了。
「看人家」則是姑娘到男家去作客。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動。這實際上是對男方家庭經濟、住房、環境、鄰里關系的一次綜合考察,婚姻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次行動。八十年代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生活觀念的改變,姑娘小伙接觸越來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躍,如若戀愛,雙方早知根知底。昔日「相親」習俗已將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三九廿九」的由來
明朝時候,王家井小集市近旁有個叫灌湖的村子,住著一位精明能乾的中年漢子。這位漢子整天挑著一副長菜籃,穿東村走西庄去兜售他那從外地批發來的「洋紅洋綠引線頂針」或「千張豆腐乾」等日用小百貨。由於他能說會道,手腳勤快,生意著實勿錯。
可是,時間一久,村婦們發覺與這個小貨郎搞交易,一不小心會被他的花言巧語所欺矇,心裡很不是滋味。
一天,小貨郎來到了杜泥嶺下的小山村叫賣吆喝。有個村姑喜滋滋地跑去,樂顛顛地向他買9絞青棉線,每絞3個銅錢。村姑挑好線一一清點。然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人人都疑他貪小便宜,暗中捉弄。今天讓我一試。於是村姑豪爽地叫道:「客人唉,9絞線,3個銅錢1絞。那麼三九廿九對不對?」她邊說邊遞過去疊成一截的25個銅板。小貨郎一聽滿心喜歡,接過錢數也不數投進了藏銅錢的小竹兜里。走到巷口,村姑一把抓住小貨郎的長菜籃,急不可耐地叫怨了,算錯數,多給錢了。事實面前小貨郎不得不退還了多收的2個銅板。當他退出自認為多收的2個銅錢時,村姑不禁 粲然一笑,鄭重其事地說道:不必退了,我是特意試試你的,只給了你25個銅板,還得補你2個呢!因為貪小,你連我給你的錢數也不數,下次還是老實點吧!
自此以後,諸暨民間就以「三九廿九」一語去譏諷斥責那些想貪小利而結果搭錯腦筋稀里糊塗的人,直至如今,流傳不絕。
鄉間的小習俗
諸暨向以文化積淀深厚著稱,因而散布於民間的細小習俗,也蘊涵著耕讀傳家的韻味,雖不見經傳,卻也綿延不絕,流傳至今。今擇一二小習俗,以供識賞。
▲每當有親戚送來一隻成雞(也可以是購買的)准備留下飼養。主婦定會一手提雞,經自己的胯下繞纏三五圈,兩手交替接送。據說如此一纏可免去陌生雞東竄西鑽而走失。
▲為滅鼠,家中引進貓,特別是大貓。不是將貓直接送到家,而是把貓連盛放的曲籠擺在後窗的牆腳下,再從樓上的後窗放下一條繩,縛牢曲籠,再慢慢懸空吊上去,然後提著曲籠,把貓放出來,讓其美美的吃一頓。這么越窗而過的貓,就不會逃「娘家」溜西家了。
清明望囡
諸暨民間習俗,女兒新嫁作媳,次年清明,父母親要擔物品探視女兒。一則表示父母愛女情深,二則是為女兒抬抬臉面。
望囡物品相當豐盛,除一些普通的偃月果,團圓果外,有許多石榴果,代代果,其象徵子孫繁衍,代代相傳;有花轎果,雙櫻桃果,雙頭鴛鴦果,則是祝願夫妻恩愛,白頭皆老;有壽桃果,元寶果,是企盼家中老輩身體康健,福壽雙全。這些禮果與糖果,炒米糕、荸薺、甘蔗等一起拼成籃頭,由父母兄弟挑到女兒家。
隨後端午節,娘家又要准備綠豆糕、茶葉蛋、五月桃、端午粽,還有數十把編織精巧的麥草扇去探望女兒。而婆家則將娘家挑來的禮品分贈給左鄰右舍、至親好友,以示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真誠問候。
慶生做壽
諸暨風俗中「過生日」和「做壽」是件大事。所謂「過生日」是1歲至30歲的稱謂,而50歲之後方可稱為「做壽」。
嬰兒呱呱墜地,對父母長輩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事,待到周歲,外婆家挑著衣衫鞋帽、粽子糕點水果和雞蛋前來探望。主人家將水果雞蛋糕點、放在小盤中,分贈左鄰右舍,客氣的鄰居則回贈小錢祝賀,俗稱「百歲錢」。慶生一為將喜悅之情告訴大家,二為增進鄰里間的友好情誼。此後,10歲、20歲時,由外公外婆或舅舅、姑姨送點衣穿鞋襪,聊表慶賀。30歲、40歲由於正值人生事業、家庭發展的黃金時段,一般較忙,生日就忽略了。
到50歲,如果做了外公外婆,女兒女婿會在49歲之年,提來籃頭,送上衣衫鞋帽,以示孝心。60歲、70歲的壽慶現在還很流行。另有63歲,有「鯉魚要過灘」之說,女婿女兒要買一條大鯉魚送給父母。66歲,女兒要送66塊紅燒肉給父母,因諸暨古俗中有「六十六,閻王老爺要吃肉」之語。據說,只有女兒敬上這般孝心,老人才能度過命中劫難。
80、90歲的老人,村中稱為長壽老人,子孫們當然也樂作慶賀,場面熱鬧。
新婦回門
已嫁的女子第一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這就叫「回門」。回門一為感念親恩深重;二為問候父母安康。
我市新婦回門在新娘婚後第二天,由夫妻雙雙攜帶禮物探望岳父岳母。女兒回家,娘家人自是喜不自禁,再加上半子(女婿)伴同,岳父母往往要設便筵招待新姑爺。席間請幾位長輩兄弟相陪,長輩往往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誡小夫妻應恩愛相待,白頭到老。父母則教導女兒要相夫教子、勤儉持家。
按古俗,回門新婦女婿,得等天黑之際返家,但決不能在岳父家過夜。
過小年
在馬劍、寨頭等地流傳著一種六月初頭過小年的傳統習慣。
小年節日來臨前,各家主婦就忙著准備各類佳餚,殺雞宰鴨、蒸米糕、作饅頭、炒制瓜子花生等零食。節日清晨,舉家赴田頭帶籃頭謝田公田姆賜予豐收。早飯後,迎接老親新眷,遠朋近友,到家過節。中飯餐桌上,大家促膝談心,互相問候,十分高興。
過小年時,主人往往要邀請親友各帶相好朋友一起到家中過節。因為有誰家來客多,就是誰家路廣人發之說,故每年此日,家家戶戶賓客盈門,少則一二桌,多則四五桌。
過小年是親友相聚,共話家常的節日。它與春節一樣,大人們吃酒會客,小孩子自由嬉鬧,但它卻少了春節的許多繁俗禮節,多的是親友相聚時無拘無束的親近。
西施孝寓團圓餅
這是流傳在我市五泄江一帶鄉村的一種美食——西施團圓餅。它以純正精細的麵粉和蕎麥粉作皮子,用當地土產蘿卜、蔥、香椒、鮮豬肉拌和為餡,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種扁圓餅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香鮮,深受當地百姓喜愛。
據當地百姓介紹,這餅源自我們諸暨人心中的女神——西施。
話說春秋時吳越爭霸,越王勾踐兵敗稱臣,卧薪嘗膽,積聚力量以圖東山再起。為爭取生息時間,勾踐聽取文種范蠡之計,動用美人計迷惑夫差,將絕色美女西施、鄭旦送給吳王。
西施在吳國深受夫差寵幸,但卻時時不忘家鄉,想念家鄉父母親朋。一年冬日,冰雪滿天。西施在靈山上遙望故鄉,鄉情難抑,忍不住撫琴遣懷。吳王聞之, 來為美人寬懷,並追問美人因何愁眉不展,玉容憔悴。
西施淚水盈盈,告稟吳王:時近冬至,她倍加思念在薴蘿山下的父母,在五泄江畔的外公外婆。當年她未入吳時,每逢此日,她必與父母一起,烤制銀絲圓餅,用以探望年邁的外公外婆。如今遠離家鄉,不知家中長輩是否安康,怎能不悲從中來?
夫差聽得西施之言,欣然點頭:「美人敬老之心,一片赤誠,令人敬佩。你盡可如期做好『銀絲圓餅』,我遣快馬送去越國你老家,豈不既盡了你的孝心,又解了你的心頭之憂呢?」
西施見吳王應允,不覺舒愁展眉。
數日後,西施的外公外婆果真收到了千里迢迢送來的「銀絲圓餅」。老人在嘗食時,竟在餅中發現一塊小綾,上書一首小詩:「汪汪眼中淚,香香籠中餅;冬去春來時,共敘團圓情。」
後吳國被越國打敗,泛舟五湖的西施曾回老家看望過外公外婆。西施寓孝心於其中的「銀絲圓餅」也被稱作「西施團圓餅」而流傳了下來。
現在在五泄江畔一帶的村莊,仍有人家逢年過節,婚嫁壽慶,仍做這道點心以待客。想必,這也是後人對西施一片孝心的嘉許吧。
釀 酒
釀酒是我們諸暨農民得心應手的技藝之一,即使如今瓶頭酒、禮品裝的商品酒鋪天蓋地般地充塞碼頭、街道、店鋪、攤位,大有一統天下的態勢下,那村村蔓延,家家釀煮的酒,反而成了人們的酒中最愛。
酒釀。是農戶隨時釀飲的軟酒。特別是家有產婦,那更是非釀不可的傳統習俗。據說這種名之曰酒釀的甜酒,系非常適合滋補產後婦女的珍品。因而用純糯米先浸一晝時,再用特製的酒甑蒸熟,又澆冷水使其退熱,再以熱水(第一次淋過的冷水變熱水)重淋,使其復原回熱後,便將甑里的糯米飯倒進竹匾里,撒上事先研細的定量酒白葯,攪拌均勻後,就裝入大小適宜的陶罐或瓷缽里,抹平壓緊,中挖一窟就可。冬季天寒,須在罐缽四周或圍以燥稻草,或裹以棉絮以保溫。夏季天熱就無須麻煩了。經過一二天,甜美可口的酒釀就已製成,可一飽口福了。酒釀俗呼酒漿,因其味美,酒精含量少,為大眾所喜愛。
白酒。因其色白如煮飯時的湯水,故名。白酒的釀製法與酒釀差不多,不過所用的白葯有所差異。在釀制的後期須把酒米飯灌入壇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溫水,封嚴壇口,壓實撳緊,約10來天後就可取飲了。
老酒。老酒系我市湖畈地區的農戶所常制。農家憑著糧食足、糯米多的優勢,因此多以制老酒自飲與待客,釀制過程當然要多費一些功夫和心思了。
燒酒。燒酒現在市場叫它白酒了。燒酒也是我市農民自古以來不可或缺的常備酒,特別是山農。在夏日炎炎的酷暑天,不少癮君子,反而喜愛這種酒精含量高,性猛的家釀燒酒。燒酒因原料不同,便有高粱燒、六穀燒、大麥燒、番薯燒。燒酒的製作大多數的操作都是由農戶自己負擔的。前期還有一種叫「麥露」的酒,據說「麥露」抵過老酒,有的甚至說比老酒還要好。燒酒蒸煮時有套特製工具,須由專人來操作。
句改進的俗語
諸暨鄉下,流傳一句俗語:吃過清明飠果,百姓要叫苦。這在過去很現實。清明前後正好是春耕春播的最佳季節,是決定農作物一年收成的關鍵時刻。因此,吃過清明飠果後,農民們都會熬苦賣命投入山地田畈。
21世紀的今天不同了。鄉親們吃過清明飠果後仍很悠閑,老人們打紅星搓麻將笑談風雲,青年著時裝騎摩托瀟灑一回。因目前故鄉人大多注重於工商業或外出打工,山地農田已成副業。湖田也大多根據人們需求種植,並配備加工、促銷等與市場經濟接軌的一條龍生產。說明白點:現代鄉村的農業也被工商化了。他們把大多精力放在高效益的工商業和外出打工上,因此,農家已沒有忙閑季可分了。
如果一定要提到個節氣,所謂過清明,就剩下上墳、踏青、吃清明飠果了。再因清明節後氣溫宜人,各行各業也帶著新春的歡樂投入正常運轉,農民們也就在惠風嬌陽下步上經商治業或外出打工的財路。因此,故鄉人已把「吃過清明飠果,百姓要叫苦」的陳年俗語,改進成:吃過清明飠果,百姓好發富。
大腳布
可以說,最富有會嵇山區特色的當推大腳布。
浙江紹興,嵊州,諸暨三縣相交處都有這東西,只是名稱有叫「大面布」或叫「大腳布」的不同。
大腳布可能從古到今都是一個樣子,一塊長約兩米寬五十公分的白洋布,因為製作簡單,原料成本低廉,故市價也低到了極致。雖然如此,人們還是喜歡自己動手製作,它不是什麼摩登的裝飾品,卻如大多數男人的煙斗一樣是須臾不離左右的物品。
大腳布可派上很多的用場。在大熱天里,它起的是毛巾的作用。同時系於腰間,在勞作的時候可以增加腰腹的力量。所以兒時的夏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腰系大腳布吭唷吭唷挑著幾百斤重谷擔的漢子,走一陣,就用「垛支」支起擔子歇上一陣,同時又騰出手來撂上腰間的大腳布擦一把滿頭的確大汗。
經歷了一天的勞累,男人都要去河裡洗個澡,這個時候, 大腳布又變成了浴巾了。搓洗幾下,再擰乾擦盡身上的水珠,最後往臀部一圍,儼然一副女人的圍裙樣,就這樣徑直回家去,省卻換短褲頭的麻煩。
到了趕集時,如果買了瑣碎物品又沒合適的袋子裝,可以將它們分別裹在大腳布的兩頭,搭在肩上帶回來,這個時候,它有點像北方的褡褳。
有不太計較臟的,當在山上勞動時收獲一些鞭筍野果時,也可以裹進大腳布搭在身上。因為每每上山的人總要候便當背一些毛竹或樹丫枝回家,往往騰不出手,這樣大腳布便派上了用場。
友人不久前千里迢迢趕來看我,我們談及兒時的大腳布,他悻悻道:「早消失了罷,現在沒人務農了,大夥忙著趕經濟大潮掙錢呢。」
大腳布,也許真的只能從兒時的記憶中去搜尋你的蹤影了。
諸暨湖田熟 天下一餐粥(地方諺語)
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
泌湖年成熟,黃狗都好討老嬤。
若要諸暨富,山上下功夫。
三夜月明來報早,一朝雷動好撐船。
三個太陽叫皇天,一場雷雨水來淹。
萬田十三家,楓橋得七家。
天芝山戴帽,坑塢山穿袍。
低湖生在高山上,高湖跌落水中央。
平闊勿闊,狹山勿狹。
活著勿可過琴弦崗,死掉勿可見閻羅王。
仙師老爺靈,四圈落雨橫里晴。
要吃香煙強盜牌,要弔膀子羊市街。
偷白鯗,咬奶頭。
游過天下八百州,勿如陶朱山後一搭頭。
Ⅳ 浙江省諸暨市維爾納斯蛋糕店是誰在經營
我有那是蛋糕,那是全國有連鎖店的,這個經營權不是屬於誰的,它是屬於這個品牌的。誰在經營那是他在代理?而已,誰都可以去的?你只要得到它代理商的權利就可以了。
Ⅵ 東哥麵包諸暨生日蛋糕菜單
菜單我不知道,不過最近正在搞活動,沖600送680的套券,其中包括一張188的蛋糕券,如果你剛好要買蛋糕確實挺劃算的。
今天特意留意了下,6寸的基本88,8寸的138左右,10寸198左右,不同款價格有所不同。
Ⅶ 諸暨元祖蛋糕店的電話有誰知道啊
你打114查詢一下不就知道了!
Ⅷ 諸暨大唐勞動局號碼
老闆不給你結算工資,要找市人社局勞動保障部門投訴解決,地址:諸暨市暨陽街道永昌路12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樓,(0575)87370613,聯系人:周朝煜。查找不容易,望採納我的回答。多說一句,這個老闆不發工資真是不要臉,我祝這種摳門老闆早晚不得好死得癌去死吧。
Ⅸ 請問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有沒有襪子批發市場
大唐有襪子批發市場,但是都是比較零零散散的,價格低了但是質量不一定就好,很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要是拿襪子的話,建議去義烏吧,大廠都在義烏,義烏款式也比較齊全,比較多的。不過義烏有些攤位的起訂量多一些,還有一些攤位有區域代理,控貨的。
Ⅹ 浙江諸暨市大唐鎮怎麼樣
大唐鎮,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故里的一顆明珠,是一個建鎮僅十八年的江南小鎮。大唐位於浙江省中部,杭州灣南翼,西施故里諸暨市的西南部,地處杭金線、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贛鐵路和紹大線四線交匯處,鎮東與諸暨市經濟開發區隔江相望,鎮南距斗岩風景區不足10公里,鎮西與五泄國家級風景區相聯。大唐距杭州約1小時路程,距蕭山國際機場半小時車程,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風景秀麗。
大唐鎮,位於浙江省諸暨市西南,距市區9公里,地處杭(州)金
(華)、紹(興)大(唐)以及杭(州)金(華)衢(州)高速公路、浙贛鐵路四線交匯的黃金經濟帶,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全鎮總面積五十三點八平方公里,轄三十八個行政村,四個居委會,城鎮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二點九萬人,外來人口4萬人。
全鎮擁有輕紡原料市場、襪業市場等六個專業市場,市場年成交額八十八億元,農民人均收入一萬四千零五十元,已成為聞名全國的「襪業之都」。
大唐鎮位於西施故里諸暨市西南部,在杭金衢高速公路、03省道和31省道的交匯處。鎮東與諸暨市經濟開發區隔五泄江相望,鎮南距斗岩風景區不足10公里,鎮西與五泄風景區(省級)相聯。區域優越,交通便捷。2001年,鎮域面積53.8平方公里,轄38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7320人,其中戶籍人口29320人,外來暫住人口28000人。全年工農業總產值48173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9806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6904萬元,第二產業63359萬元,第三產業27803萬元,財政收入20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80元,市場成交額70億元。大唐鎮是浙江省經濟百強、紹興市社會綜合實力三十強鄉鎮,被命名為全省首批鄉鎮工業(襪業)專業區,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國家級先進集體。曾先後被國家建設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被評為浙江省教
大唐鎮
育強鎮、浙江省衛生鎮和浙江省「東海明珠」鎮。[1]
2009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23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41億元,財政收入3.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4萬元,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浙江省十強,是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現代示範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襪子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鎮。[1]
襪業是大唐鎮的支柱產業。特別是從1999年和2000年成功舉辦兩屆中國襪業博覽會後,大唐鎮已成為聞名全國的襪業之鄉、市場大鎮。全鎮擁有工業企業4273家,其中織襪企業3289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6.9億元,實現銷售45.6億元,利稅5.36億元,出口產品交貨值4.18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20.46%、19.52%和21.87%。其中大唐襪業經濟產值、銷售、利稅、出口交貨值分別佔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84.71%、84.21%、84.45%和91.22%。浙江大唐工業(襪業)專業區內的青山工業園區、輕紡襪業小區和大唐襪業特色工業園區等三個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生機勃勃。浙江大唐輕紡襪業城移地新建、氣勢恢弘。2001年全鎮經濟實現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態勢。同時,大唐襪業已是以大唐鎮為中心的區域性經濟實體,以輕紡原料、襪子、襪機、聯托運和勞動力等五大市場為依託,以社會化合作、專業化分工為特徵,以個體經濟為主體,基本形成了織襪為主,輕紡原料生產、銷售、印染和襪定型包裝一條龍服務的經濟格局,奠定了全國最大襪業生產基地的龍頭地位。
農業經濟穩定發展。全鎮有水田面積16022畝,山林面積39643畝,農業、水利投資500多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3127萬元。效益農業初見成效:樓家村蔬菜基地、里上村銀杏基地分別列入諸暨市級蔬菜基地、市長菜籃子工程和諸暨市級第六批金橋工程。
城鎮建設全面推進。大唐鎮抓住城市化發展戰略,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嚴要求管理。近年來,投入城鎮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澆築水泥路25條,總面積7.3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2.3萬平方米。搞好五泄江標准堤建設和濱江別墅建設,建立垃圾中轉站,積極實施亮化、綠化、硬化、美化、凈化的「五化」工程。在主要街道和城鎮出入口增設霓虹燈箱廣告和大型標志性廣告牌。目前,大唐集鎮建成區面積已達4平方公里,擁有32條商貿街道,3個專業市場和佔地面積1880畝的大唐工業(襪業)專業區。基礎設施及公益設施日臻完善,學校、醫院、電力、通訊、供排水等設施一應俱全,總體發展規模、速度和檔次居全市領先地位,初步實現了產業與城鎮的良性互動。
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全鎮有中小學校8所,教師196名,在校學生4336人。幼兒園、托兒所16個,入園幼兒1049人。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一直保持10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為100%,17周歲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99.5%。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為100%;學前一年入園率為100%。全鎮基本實現規模辦學,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大唐的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健康發展。初級衛生保健全面落實,醫療事業得到發展。全鎮有中心衛生院及其它衛生機構45家,衛生技術人員63名。積極開展各類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樓家村文化特色村,以「文」化人,以「特」興村。開展「建設者之家」和「外地人員卡拉OK大獎賽」等活動。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73‰,被評為紹興市雙優鄉鎮。有線電視入戶率76%。年末存款金額62802萬元,貸款余額28550萬元。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農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