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翻糖蛋糕胚子的製作方法
翻糖蛋糕的做法:
用料
主料低筋麵粉150克
輔料雞蛋300克
調料 色拉油150克 食鹽少許 白糖150克 香草粉5克 翻糖160克 糖粉200克 黃油200克 雞蛋清100克
所需材料分配
蛋糕(8寸蛋糕+6寸蛋糕) 低粉150克、色拉油150克 雞蛋300克 糖150克、香草粉5克 鹽 少量
翻糖:糖膏 160克 甘佩斯 20克
蛋白糖霜: 糖粉 200克 黃油 100克 蛋白 50克
配料:粉紅色素 橙色色素 咖啡色素 粉撲(糖粉+熟玉米澱粉) 珍珠糖
1. 將雞蛋的蛋白和蛋黃分離, 蛋白打入無水無油的干凈盆中, 蛋黃直接打入裝有油的容器中,加入四分之一的糖在蛋黃混合液中, 攪拌均勻
2.再分三次加入過來篩的低筋麵粉和鹽;4. 攪拌均勻
3.將糖分次加入在白糖中,用電動攪拌器攪打成白色的泡沫
4.加入幾滴白醋, 繼續攪拌;7. 直到攪拌頭前能立起小豎尖
5.將蛋白的三分之一倒入蛋黃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再將攪拌均勻的蛋黃混合液再倒入剩餘的蛋白中
6.由下向上的輕輕攪拌混合均勻, 倒入模具中, 放入預熱好的180度烤箱中, 中下層, 40分鍾
7.先用糖撲將糖粉面均勻的撲在案板上以免下面操作時粘連; ,用牙簽將粉色素粘在糖膏上
8.揉搓均勻到理想色後將用不沾麵杖擀成一大圓片,用小號的五瓣花模具取出相應的糖花
9.用大號的五瓣花模具取出相應的糖花,同樣的方法將其他所有的糖花准備好
10.取一大糖花放在操作海綿上,用小圓頭在中心點按壓下去,讓它稍微凹陷下去,用大圓頭這邊在每一瓣花上用中間點向外拖
11.再將圓頭沿著每瓣花瓣邊緣滾動一下, 做好的大瓣的梅花稍微整理一下, 向中間團團, 這樣更立體
12.將小瓣的五瓣花移放在海綿上後,也用圓頭從花中間向每瓣花外拖拽,拖拽後再用圓頭在中間按壓一下, 它會團起來
13.同樣的方法將大小梅花的初步准備好備用,用筆調上橙色將中間的花蕊畫出
14.同樣方法將所有的花蕊都畫出來, 再用小圓頭蘸點蜂蜜點在中心
15.在中心的放上一小珍珠糖點綴, 再去一糖膏搓成長條後用剪成一小節
16.搓成上尖下圓的橢圓型的花蕊,同樣的方法製作其他花蕊備用
17.將蛋白,糖粉和黃油稱量好放入容器中,將它們攪拌均勻
18.混合成為蛋白糖霜,將蛋白糖霜塗抹在蛋糕表面
19.准備好所需要的淡紫色的糖膏, 用不粘麵杖擀成張大圓片
20.覆蓋在蛋糕體上,切去多餘的邊角, 整理一下
21.調制出樹干需要的咖啡色糖膏, 擀成尖細長條
22.在反面塗上蛋白糖霜, 粘在蛋糕體上
23.按照自己的喜歡粘好其他的樹枝,在上面粘貼好製作的梅花和花苞
24.將藍色, 淡紫色和橙色的糖膏搓成細長條; 48. 扭轉成麻花粘在蛋糕的底部, 圍成蛋糕邊。
❷ 瑪德琳蛋糕,你會做嗎
瑪德琳蛋糕這款擁有著優雅名字的糕點起源於法國,是一種有著貝殼形狀,小巧的海綿蛋糕。她的起源可以說有很多個版本,其中之一便是據傳在18世紀,路易十五在他岳父家做客時,品嘗到了由一名叫瑪德琳烘焙師做的此款蛋糕,由此便下令以此烘焙師的名字命名。
4. 即將打蛋器提起來。蛋液不會迅速掉下來的狀態。把打蛋器轉為低速,再打1分鍾左右。 5. 把篩好的麵粉加入蛋糊中。 6. 輕柔的攪拌均勻。 7. 倒入化好的70克黃油,繼續攪拌。力道一定不要大,要慢慢地攪拌。 8. 力道一定不要大,要慢慢地攪拌。
9. 將蛋糕糊用保鮮膜封上,放在冰箱里冷藏至少3小時以上(隔夜最佳)。10. 將烤箱預熱至180℃。將10克黃油放微波爐里用低溫加熱至融化。均勻地塗在瑪德琳烤盤上。放入冰箱冷藏使黃油凝固備用。11. 准備開烤前將瑪德琳模子從冰箱中取出,撒上一層麵粉。
❸ 伯爵紅茶磅蛋糕的做法
食材有:
1、黃油100g
2、雞蛋2顆
3、糖粉85g、低粉90g、泡打粉2g、杏仁粉20g
4、現榨檸檬汁50g、檸檬皮屑10g
5、水30g
作法:
1、先將黃油放常溫軟化,分三次加入糖粉打發至白色慕斯狀。
2、用篩網篩入低粉、泡打粉,並攪拌均勻。
3、倒入檸檬皮屑、30g檸檬汁,繼續翻攪至光澤感。
4、倒入模具,用勺子將表面刮平,中間啲、兩端高。
5、放入烤箱170度烤45分鍾,可用竹簽插入沒有濕麵糊感就好羅。
6、准備糖水:糖20g、水30g拿去煮,並加入20g檸檬汁。
7、烤好後立即取出脫模,刷上糖水,底部也要,多刷幾遍~
8、刷完糖水還是溫熱時,用保鮮膜或密封袋封存,放冷藏或常溫1-2天後便可享用啦!
❹ 巴斯克蛋糕的由來
巴斯克蛋糕是法國與西班牙接壤處的巴斯克地區傳統點心,起源於17世紀,最初是為了慶祝9月的節日Gateau Basque 而做的糕點。特點是外酥里嫩。
巴斯克人Basque,目前主要分布在法國和西班牙,擁有自己的出海口。他們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科學家認為他們是古代伊比利亞部落巴斯孔人的直系後裔。
巴斯克蛋糕是巴斯克人的傳統點心,家家都有不一樣的配方。以前主要是麵粉和豬油混合,然後再放入果醬作為餡料。直到19世紀,才出現中間夾卡仕達醬現代巴斯克蛋糕。
(4)18世紀蛋糕的做法擴展閱讀
巴斯克地區跨越法國和西班牙,以地域命名的巴斯克蛋糕是當地人家的傳統甜點,外觀朴實,家常得如同外婆的紅燒肉。它的原型是一款用辣椒粉和豬油製作而成的小甜餅干狀甜點。
18世紀,開始加入應季的果醬,其中加入特產深色櫻桃果醬的品種最為有名。自那之後這款甜點被認為是巴斯克人的甜點。19世紀末之後,開始往其中加入卡仕達醬。
蛋糕的表面通常畫有各種花紋,類似國王餅,加之它屬於有餡料的蛋糕,蛋糕烤好的第二天,外殼觸感仍然「堅硬」,口感軟硬皆有,比月餅好吃多了。
❺ 磅蛋糕的歷史
磅蛋糕在蛋糕界的地位如同雪糕世界中的香草冰淇淋一樣,基礎中的基礎、經典中的經典、元老中的元老!
磅蛋糕源於18世紀的英國。當時的磅蛋糕只有四樣等量的材料,一磅糖、一磅麵粉、一磅雞蛋、一磅黃油。因為每樣材料各佔1/4,所以傳到法國,類似的蛋糕也叫四分之一蛋糕。
從配方上看,18世紀末的磅蛋糕主要有兩種,即全蛋式和分蛋式( 可查看美國1796年的American Cookery),但這里的做法即使是分蛋式也沒有把蛋白全部打發再加入,而是最簡單的分開加入法。
在那個年代,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打發技術,稱量上也不怎麼精確,基本就是混合攪拌,所以做出來的蛋糕質地上也較粗糙,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烘焙專家逐漸地修改配方,這類重油蛋糕才變得柔軟細致。
19世紀中期,磅蛋糕的配方比例開始有了更大的調整,開始向口味清淡化發展。
發展到20世紀,烘焙粉(baking powder) 小蘇打之類的也開始參與進來。
現今,磅蛋糕在比例上不局限於最初的各佔1/4了,還會加入鮮奶油等材料。
❻ 蛋糕的起源的地方
「西點」是中國人對西式甜點的統稱。它同中華烹飪一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古埃及有一幅繪畫,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話中可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場景,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統計,在古埃及帝國中,麵包和蛋糕品種達16種之多。據說,古希臘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古希臘人曾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古羅馬人則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名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稀臘。
今天,世界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種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時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派和起酥相繼出現。早期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起酥時,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再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製作奠定了基礎。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有人推測首先有西班牙人創造。
上世紀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它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甜點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上世紀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工業食品工業的支柱之一。西點的禮儀西點,在西餐中被稱為甜品,在我們生活中西餐的禮儀常常會被小資們津津樂道。西點作為西餐中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有人比如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甜點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順序為:
1、頭盤,稱為開胃品。通常有冷盤和熱盤之分。
2、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素菜湯和冷燙等4類。
3、副菜,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為副菜。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成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7、咖啡、飲咖啡的時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吃甜點也有講究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冰淇淋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是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如果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從另一頭漏出。
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西點製作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製作。古埃及的一幅繪畫,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從畫中可以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情景,說明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說,普通市民用做成動物形狀的麵包和蛋糕來祭神,這樣就不必用活的動物了。一些富人還捐款作為基金,以獎勵那些在烘焙品種方面有所創新的人。據統計,在這個古老的帝國中,麵包和蛋糕的品種達16種之多。
現在人們知道的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稱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希臘,其表面裝飾的12個杏仁球代表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今天歐洲有的地方仍用它來慶祝復活節。據稱,古希臘是是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特別是在蜂蜜產區。古希臘人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還製作了一種裝有葡萄和杏仁的塔,這也許是最早的食物塔。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過各種烘焙製作。
古羅馬人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迄今,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古羅馬的節日一度十分奢侈豪華,以至公元前186年羅馬參議院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令,禁止人們在節日中過分放縱和奢華。這以後,烘焙糕點成了婦女日常烹飪的一部分,而從事烘焙業則是男人們一項受尊重的職業。據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
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種也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排和起酥點心相繼出現。1350年一本關於烘焙的書記載了排的5種配方,同時還介紹了用雞蛋、麵粉和酒調製成能擀開的面團,並用其來製作排。
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排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在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17世紀,起酥點心的製作方法進一步完善,並開始在歐洲流行。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哥本哈根以生產丹麥包而著稱。可松麵包通常做成角狀或彎月狀,這種麵包在歐洲有的地方稱為「維也納麵包」。傳說,大約在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城,一位烘焙師製作了一種月牙麵包,把它掛在教堂前,嘲笑土耳其國旗上的月牙標志。可松麵包更早的文學記載見於有關德國復活節的糕點介紹,它被作為山羊角的象徵。
據說,可松包是從德國傳到維也納以及西班牙,並將它作為一種早點的。西班牙人似乎發揮了他們如同在文化藝術上的想像力,將起酥點心和可松包做得十分完美。另外據推測,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也是首先由西班牙人創造的。
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到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他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糕點的現代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維我利亞時代是歐洲西點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一方面,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點、特別是裝飾大蛋糕的製作上;另一方面,西點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的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❼ 一道橙香優格磅蛋糕怎麼做好吃
磅蛋糕源於18世紀的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磅蛋糕的名字來源是因為只有四樣等量的材料,一磅糖、一磅麵粉、一磅雞蛋、一磅黃油。因為油脂含量比較高,也被叫做重油蛋糕。隨時時間的流逝,人們更傾向於清淡的口味,所以磅蛋糕的油脂配比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我今天做的這款磅蛋糕,加了橙子皮屑和鮮榨橙汁,緩解了磅蛋糕高油高糖的油膩,味道更加小清新,用正的費南雪6連模,小小的一個,不用回油也超好吃。
橙香磅蛋糕的做法
步驟 step
1
橙香磅蛋糕,約嗎?
❽ 如何做烤箱黃油蛋糕
用料
主料
廚房小常識
1、磅蛋糕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當時的磅蛋糕只有4樣等量的材料: 一磅糖、一磅麵粉、一磅雞蛋、一磅黃油。因每樣材料各佔1/4,所以傳到法國也叫「四分之一蛋糕」。那個年代,基本沒什麼打發技術,稱量也不怎麼精確,基本就是混合攪拌,所以做出來的蛋糕質地較粗糙。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烘焙專家逐漸修改配方,這類重油蛋糕才變得柔軟細致。到了19世紀中期,磅蛋糕的配方比例開始有了更大的調整,開始向口味清淡化發展,而現今,磅蛋糕在比例上也不局限於最初的各佔1/4了,甚至還會加入鮮奶油之類的。
2、黃油在冷藏的狀態下是比較堅硬的固體,而在28攝氏度左右,會變得非常軟,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攪打使其裹入空氣,體積變得膨大,俗稱「打發」。在34攝氏度以上,黃油會溶化成液態。需要注意的是,黃油只有在軟化狀態才能打發,溶化後是不能打發的。
3、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別:
動物性奶油是天然的,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包括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等。
植物奶油是植物油經過高溫氫化得到。常溫時的液態不飽和脂肪酸經高溫轉化為常溫下為固態的飽和脂肪酸,在氫化的過程中,會產生對健康極為不利的反式脂肪。
動物奶油的製成品,口感上遠遠好於用植物奶油的製成品。
❾ 歌劇院蛋糕配方
原料:杏仁粉、糖粉、黃油、砂糖、淡奶油、雞蛋、低粉、蛋清、黑巧克力、牛奶、細砂糖、蛋黃、牛奶巧克力、無鹽黃油、水、速溶咖啡。
做法步驟:
第1步、首先烤制久貢地蛋糕片:把100克杏仁粉、100克糖粉、30克低粉放入盆中混合均勻
第2步、加入三個打散的雞蛋,攪拌成無顆粒的蛋糕糊
第3步、 20克黃油隔水融化後倒入步驟2的蛋糕糊中,攪拌均勻
第4步、100克蛋清加20克砂糖,打發至硬性發泡
第5步、將打發的蛋白加入步驟3的蛋糕糊中,用切拌法攪拌均勻
第6步、將拌好的蛋糕糊倒入38*38的烤盤,用刮刀鋪平
第7步、烤箱提前預熱到180度,將烤盤放入中層烘烤15分鍾至表面金黃
第8步、在預熱烤箱時就把40克黑巧克力、20克淡奶油、10克牛奶放在碗內,把碗放置在烤箱上,等烘烤結束時,巧克力已經完全融化。(也可以將巧克力隔水加熱融化)
第9步、把融化的巧克力和奶油攪拌均勻即成甘那許
第10步、取100克無鹽黃油放入盆中,在室溫下軟化至可以輕松戳一個洞
第11步、 65克砂糖加20克水小火煮到115度
第12步、緩慢倒入打散的蛋黃中,一邊倒一邊快速攪打,打成細膩的蛋黃糊
第13步、打發的蛋黃冷卻後加入黃油中快速打成細膩的膏狀
第14步、速融咖啡加少量水融化後,逐漸倒入黃油中快速打發成咖啡奶油霜
第15步、牛奶巧克力隔水加熱融化成液態。
第16步、 將放涼的蛋糕切成大小一致的四片,我是用模具切的
第17步、把咖啡粉加糖,用熱水融化後加入朗姆酒,製成咖啡酒液
第18步、每片蛋糕片都刷足量的咖啡液
第19步、在第一片蛋糕片上抹上一層奶油霜,厚度大致和蛋糕片均等
第20步、第二片蛋糕片上抹乾那許
第21步、第三片上抹奶油霜
第22步、第四片蛋糕片塗抹稍微薄一些的奶油霜,放入冰箱至奶油霜稍硬後,抹上牛奶巧克力。最後放入冰箱冷藏一夜,脫模後切塊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