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用烤箱能做蛋糕嗎
可以,可以做電飯鍋蛋糕。准備材料:雞蛋、白糖、麵粉、牛奶、玉米油。
1、首先,取幾個雞蛋倒入在碗中。
2. 山東省過年的習俗
吃餃子
春節即是大年初一,從零點開始算起。這個時間鞭炮齊鳴,節日的歡樂籠罩了千家萬戶。天一放亮,婦女們便笑呵呵地忙著煮餃子。
煮餃子時,有的地方要鳴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燒火,意味著新的一年響響亮亮,節節增高。還要故意煮破幾個,但不能說破,要說「掙」了,意在掙錢發財。餃子還要多煮,飯後鍋里還要放上蒸饃,意在年年有餘。餃子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上幾碗,意在人丁興旺。一家人吃餃子充滿了歡聲笑語。吃到餃子里包的紅棗意味著新的一年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為出力流汗;吃到花生米,長命百歲;吃到錢幣,新年發財。
團圓飯
山東:團圓餃子
魯北一帶,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須坐在一起吃飯,這叫過團圓飯,必須吃。傍晚開始放鞭炮,家家門口點一堆火,街坊鄰居在一塊放煙花,特有氣氛。三十晚上不許睡覺,守歲過12點,12點後放鞭炮吃餃子。此是要看誰家鞭炮響的早(於是好多人家是卡著表等時間),等待時鍾一敲過12下,鞭炮立刻響起來,過年的鞭炮一直持續到初一早上5點多。然後吃餃子,這是團圓餃子,必須吃,無論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說初一的餃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餃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
3. 中國十大傳統糕點
中式糕點指的是用中國傳統工藝加工製作的糕點。因各地物產和風俗習慣不同,逐漸形成不同風格的地方風味,有京式、廣式、蘇式、閩式、揚式等樣式,歷史悠久,品類繁多。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糕點。
1.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相傳,在明朝末年,新都縣城有個叫劉吉祥的小販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漢族美味糕點。歷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滿足人們對於味道的各種需求。
2.綠豆糕
綠豆糕相傳為中國古代,人民在端午節時,為尋求身體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還要喝雄黃酒、吃綠豆糕和咸鴨蛋這三種涼性食物,可以避免因為夏至到來所帶來的褥夏的疾病。
3.涼糕
涼糕是北京地區夏令時節漢族傳統名點之一,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另外,涼糕也是四川宜賓的一款特色小吃,其用純大米製作的涼糕與普通大米製作的糕點截然不同,口感上鮮嫩爽口,絲絲順滑。
4.紅豆糕
紅豆糕是江南地區漢族特色點心,是精緻的江南點心系列,輕薄得如同幾片紅葉,可以從半透明的凝膏中清晰地看見暗藏其中的每一顆紅豆餡料。紅豆糕屬於甜品點心,利尿調理,高血壓調理,水腫調理,便秘調理。
5.米糕
米糕,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食品之一,擁有很悠久的歷史。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的糕,加工製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
6.馬蹄糕
馬蹄糕是廣東、福建福州地區的漢族傳統甜點名吃之一。最早的馬蹄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馬蹄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
7.千層糕
千層糕,是北京地區的漢族風味糕類小吃之一。以精粉,面肥、白糖、果脯、豬板油、鹼面、紹酒等為原料,糕體松軟,層次豐富清晰,色彩繽紛,味道香甜可口,宜熱食。
8.發糕
發糕廣泛分布於南方地區,是浙江省龍游縣,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及四川省、重慶市等地的漢族傳統美食。以糯米蒸煮製成,其味清香,是一種大眾化的餅類食物。其中「龍游發糕」為非遺產項目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
9.山葯糕
山葯糕屬於中國美味糕點類食品,味道香甜。有健脾益腎的功效。
10.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同芸豆卷一起傳入清宮。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
4. 麵包,麻花,蛋糕,月餅,開口笑,八寶飯,八寶蓮子粥,粽子的做法
你好!!
一: 怎麼做麵包(如果自己做的話,太繁瑣啦)
做麵包需要准備烤箱,麵包機,烤盤,油刷,還有下面的一些要用到的材料
材料:高筋麵粉 300克/ 干酵粉 6克/ 砂糖 15克/ 鹽 5克/ 雞蛋 45克/牛奶 150克/黃油 9克/上光用蛋液 少許。做法:1.在容器里放入牛奶和黃油,用微波爐加熱30秒,然後取出用打蛋器將黃油和牛奶攪拌均勻。2.加入干酵粉,用打蛋器攪散開,然後加入砂糖,鹽,和雞蛋,攪拌均勻。3.先加入三分之一的麵粉,用打蛋器攪拌均勻後,再將其餘的麵粉都倒入容器,用筷子攪拌成面團,不用揉面,據說這樣可以更加加速發酵。4.把盛面團的容器上面蓋一層保鮮膜,然後再蓋一層浸濕後稍稍攪乾的廚房用紙。放入微波爐,加熱30秒鍾,然後取出放在灑過麵粉的案板上,揉成光潔的面團,蓋上一層烤箱紙,再蓋上一層剛才的濕廚房用紙。靜置20分鍾,作為第一次發酵,面團比原來的大2倍,就說明發酵完成。5.將面團放在案板上,輕輕積壓掉空氣,然後分塊做成自己喜愛的麵包造型,(我這次是做實驗,所以只是做了簡單的圓麵包形狀),上面再輕輕的蓋上一層烤箱紙,同樣再覆一層濕廚房用紙。放入微波爐用解凍模式加熱30秒,取出放入墊有烤箱紙的烤盤,靜置10至20分鍾作為第二次發酵,等麵包發至原來的2倍大,就可以了。6.將發酵完成的麵包胚上,塗上上光的蛋液,撒上黑芝麻之類的裝飾,放入180度預熱的烤箱烤15-18分鍾即可。
二:家庭自做蛋糕:
原料配方 雞蛋500克 麵粉375克 砂糖350~500克
製作方法 1.打蛋:先將雞蛋、砂糖放入洗凈的容器中,容器不得沾油,然後用4根筷子紮成的正方形打蛋工具(每根直立筷子相距1厘米),進行快速打蛋20分鍾,讓盡量多的空氣混入其中,同時也讓砂糖充分溶化。打好的蛋漿,可見其濃度明顯變稠,色由黃變為乳白,若用筷子挑一點滴回到蛋漿中,則蛋漿呈堆積形狀,並能維持一定時間。打蛋時要一氣呵成。若有飴糖加上25克則效果更好。
2.加麵粉混合:把麵粉用篩子(20目)慢慢篩於蛋漿中,不得有結塊,然後用手將麵粉上下拌合,混合均勻,這時動作不宜過猛,時間不定長,只要混合均勻即可,否則,不僅把蛋漿中空氣排出,而且易起筋,影響效果。
3.蒸蛋糕:將混合好的蛋漿盡快倒入放在蒸鍋夾層上的紗布或細布上面,蒸爐的底水要預先燒開,倒好後即大火蒸8~10分鍾,蛋漿厚2~3厘米。蒸好的蛋糕厚5~6厘米。在蒸蛋糕時,蒸鍋周圍要與蛋漿有一點間隙,讓蒸汽可以上來,可用硬紙捲成小半圓撐隔開。
4.幾種花色的做法:在農村可將紅棗去核切成細條,或各種水果切成碎片加入混合好的蛋漿中,吃起來別有風味;如城市居民想吃巧克力、奶油、果漿夾心蛋糕,則可先蒸一個薄的(3厘米厚),取出後塗上自己喜愛的物料,然後再蒸一個薄的蛋糕覆蓋在上面即成。
三: 怎麼做月餅(以廣式月餅為例)
廣式月餅
我們最熟悉的月餅,自己親手做出來味道一定不同。
准備: 糖500克,水160克,檸檬汁45ML放入鍋中小火煮約20分鍾後熄火,然後把1克小蘇打溶於10克水,並倒入糖漿中。製作好的糖漿要用玻璃瓶或不銹鋼鍋、銅鍋盛裝,放置一星期後才能用。
1)粉類先過篩。
2)將300克油、90克糖漿和4克梘水(可用鹼粉與水按1:1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3)把40%麵粉慢慢加入混合好的糖油水裡,調勻,放置30分鍾。
4)再加入剩下60%的麵粉,和成光滑的面團,放置10分鍾。
5)把面團和餡料分別平均分成小塊,滾圓備用,比例是皮:餡=2:8。
6)包入餡料,搓圓收口,壓模扣出(脫模小技巧:先在模子內撒入少量麵粉晃勻,然後倒出,餅坯入模壓實後先將模子左角側在台板上敲幾下,然後再將右角側在台板上敲幾下,然後中間在台板上敲幾下就能很方便地脫下來了)。
7)烤箱預熱,上下火200度,月餅表面噴水後,進烤箱中層烤至微黃,取出。
8)然後在月餅表面輕輕刷上兩遍蛋水(蛋黃:水=5:1),第一遍吸收了再刷第二遍,再放入烤箱烤到表面上色,即可出爐。(注意:蛋水只要輕輕刷在凸起的花紋上即可,四周不必刷。)
四: 怎麼做開口笑:
原料:麵粉500克,花生油1000克(實耗200克),雞蛋50克1個,白糖50克,飴糖150克,芝麻仁60克,小蘇打5克,糖精少許,調制面團油25克。
做法:
1、將雞蛋打破、去皮,倒盆中,加入小蘇打、飴糖、白糖、糖精、調制面團油和清水,攪拌溶化後倒進麵粉,拌和均勻,揉搓成團(不可過多揉搓,否則,炸時不開口,不喧軟,不美觀),放到案板上,搓成粗長條,揪40克一個的劑子,揉成圓球形;
2、將芝麻仁用開水燜片刻,撈出,控水,放入容器,把做好的圓球形劑子放入,使之均勻沾上芝麻仁,即成開口笑的生坯,放入油鍋炸;
3、炸開口笑與炸制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鍋時油溫要高(要在七成熱以上),但又不可過熱,過熱則不開口;下鍋後油溫要低,但又是不可過低,過低則容易炸碎。所以,在熱油下鍋後就要端離火眼,降低油溫去炸;當油溫低於五成熱以下時,又要回到火上加熱稍炸一下,這樣,才能將開口笑生坯慢慢炸成老黃色、開口。同時,不可多加攪動,翻一個身就可以啦。
五: 怎麼做八寶飯:
主料:糯米、白糖、豬油、開水、豆沙陷,桂花、蜜棗。
八寶飯的做法:
1、將糯米蒸熟後,與白糖、豬油和開水和勻。
2、蜜棗等放入碗內時,排列成圖案。中間豆
沙及桂花,再鋪上糯米飯,塌平,上籠蒸一
小時,吃的時候現鏟出來就可以啦。
六: 怎麼做八寶蓮子粥:
主料:糯米(200克) 蓮子(100克)
輔料:核桃(50克) 蜜棗(50克) 葵花子(生)(25克) 葡萄乾(50克) 梅子(50克)
做法:
1.將蓮子淘洗干凈,去芯;青梅切成細絲;核桃仁用溫水浸泡後,剝去外衣,切碎;蜜棗去核,切成細丁。
2.糯米加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其他原料,以白糖調味即可。
七: 怎麼做粽子:(幾種常見粽子的做法)
陳皮牛肉粽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鍾後,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
將餡料夾在中間,然後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鍾,離火燜4分鍾即成。
紅棗粽
糯米1.5公斤,紅棗0.5公斤。將糯米洗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後瀝出。在捲成漏斗狀的粽葉中裝入糯米30克,然後放上紅棗4枚,再蓋上一層糯米。包好後,將粽子入鍋,加滿冷水蓋好,用旺火煮2小時左右即可。
果仁桂花粽
糯米1公斤,芝麻100克,豬油150克,白砂糖300克,桂花100克,食鹽、澱粉適量。將白糖、芝麻、鹽、豬油拌勻,加入澱粉,放入桂花,拌勻後即成餡。在折成漏斗形的粽葉中填入糯米後,再放餡,最後再蓋糯米。包好後,入鍋排緊,放入浸沒粽子的水。旺火煮1 小時後,再用文火燜半小時,即可食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