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做法 » 德國芝士蛋糕做法烤箱

德國芝士蛋糕做法烤箱

發布時間: 2023-02-04 05:22:08

① 德國芝士蛋糕的配料做法

餅模:8寸
牛油餅皮材料:麵粉 200克
砂糖 50克
牛油 100克
蛋黃 2隻
此份量為2份牛油餅皮份量,平均分2份,1份用作餅底,1份用作圍邊。
麵粉篩好;
拌入糖;
擦入牛油,捏成呈粗粒狀;
加入蛋黃,揉成軟面團;
放到雪櫃冷藏1小時;
芝士蛋糕材料:
忌廉芝士 250克
茅屋芝士 250克
砂糖 100克
雞蛋 3隻
檸檬(磨皮) 1個
雲呢拿香油 0.5茶匙
麵粉 50克
酸忌廉 190克
提子乾 50克
茅屋芝士過篩,然後與忌廉芝士和糖打勻;
加入雞蛋、檸檬皮和雲呢拿香油攪拌均勻;
拌入已篩麵粉;
拌入酸忌廉及提子乾,焗爐預熱190度10分鍾;
把1份牛油餅皮(面團的一半)輾開,印成餅模底部之大小;
另1份牛油餅皮輾成相同厚度,切成長條,圍在餅模邊;
餡料倒進餅皮內,放到焗爐以190度焗1小時~

②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德國人有著意志堅強、嚴謹求實、一絲不苟、團結一致的做事風格,素有「德意志戰車」之稱,在這種人文環境下產生的德國飲食同樣別樹一幟。

在往期中我們提到過《德國麵包好吃,是有道理的》,同樣德國菜也別具特色,和我們國家一樣,德國人尤其愛吃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並且德國菜口味重、分量大、烹飪狂放、面相粗野,簡直就是歐洲的東北菜。

以下就為大家介紹18款德意志民族的經典菜品:

1.柯尼斯堡肉丸子(Königsberger klopse)

作為著名的德國地方特色菜,這道菜以普魯士城市柯尼斯堡命名,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柯尼斯堡被蘇聯吞並,改名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市,也因此德國官方為了避免提及這個城市,將這道菜的官方名稱改為 Kochklopse (煮丸子),不過在大多數德國餐館中,還是可以用傳統名Königsberger klopse找到它。

肉丸傳統上是用小牛肉末,洋蔥,雞蛋,鳳尾魚,胡椒和其他香料製成的。吃的時候淋上奶油刺山柑醬,再配上鹽水土豆、甜菜根或者就簡單搭配米飯吃。

2.海員雜燴(Labskaus)

這道菜起源於航海時期,原來主要是給海員食用,不過現在已經成為德國常見的一道菜餚,尤其是德國北部城市。

傳統的做法來自德國漢堡,用咸鯡魚、腌牛肉、豬油、土豆和甜菜根燉爛而成,上面再放上腌黃瓜和煎蛋。由於這道菜足夠咸,脂肪多而且易於咀嚼,一些當地人將之視為極好的宿醉食物。

3.德國香腸(Sausages)

No Sausages No Germany(無香腸不德國),德國以其1500多種的香腸世界聞名,在喜愛香腸的德國有無數的香腸做法:腌制、熏制、煎炸和燉煮都可以。以下我們介紹最受歡迎的兩款:

油煎香腸(Bratwurst)

在德國僅油煎香腸就有40多個品種。在燒烤爐或平底鍋上煎炸,然後在白麵包卷中加芥末醬,或搭配土豆沙拉、德國泡菜作為德國啤酒的完美佐餐。

咖喱香腸(Currywurst)

一年消費8億根,連起來可繞地球好幾圈!其中僅柏林的消費就達7千萬根。咖喱香腸作為德國的一大特色,不僅讓許多德國人慾罷不能,也吸引很多外國遊客前去嘗鮮,經過汆燙再油煎的切塊香腸澆上咖喱番茄醬,尤其是咖喱番茄醬簡直是整道小吃的精華。

如果您去柏林,仍然可以在Schonhauser Allee的高架橋下從Konnopke』s Imbiss購買咖喱香腸,這是柏林第一家也是最著名的咖喱香腸店。

4.德國豬腳(Eisbein)

德國豬腳,一股濃濃的中國東北味,又稱德國咸豬手、德國烤蹄膀、德國冰腿等,是知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菜餚。

德國豬肘子通常要選用脂肪較厚的豬後小腿,經腌制後水煮或火烤,並佐以德國酸菜等進食。其中德國烤豬肘的特色就在於豬腳皮脆而不幹,嚼起來非常有勁,豬肉也飽滿入味。

5.炸肉排(Schnitzel)

有人說炸肉排起源於奧地利而不是德國,還有說是義大利人發明的,但不管到底起源於哪,都無法阻止這道菜風靡中歐。

依照法規,奧地利的炸肉排只能用小牛肉。而在德國,作為大多數傳統餐廳的主食,炸肉排則用嫩豬肉或火雞製成,並且德國人更喜歡在炸肉排上澆上各種調味料醬汁,包括蘑菇醬、甜椒醬或者奶油汁。

一般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餐廳中可選馬鈴薯沙拉(Kartoffelsalat)、德國酸菜或者薯條和炸肉排組成拼盤一起賣,配以檸檬片擠在上面來解油膩。小吃店則會以快餐的形式販賣,配麵包、番茄醬或芥末醬是最常見的方式。

6.德式乳酪面(Käsespätzle)

德國的傳統麵食,也叫「德國麵疙瘩」,在德國南部尤其在施瓦本、巴伐利亞和阿爾高地區非常受歡迎。

面條本質上是一種義大利面,用雞蛋、麵粉、鹽和小蘇打水和成的面團非常柔軟。面條煮熟後和磨碎的粒狀乳酪交替層疊,用洋蔥裝飾頂部,最後放入烤箱中烘烤而成

7.德式牛肉卷(Rouladen/Rinderrouladen)

這是德國家庭晚餐和特殊場合的主食,通常由培根,洋蔥,芥末和泡菜組成,裹上切成薄片的牛肉(一些食品學者認為原始版本可能是鹿肉或豬肉),然後煮熟食用。

肉卷裡面一般是腌黃瓜,常與紫甘藍、土豆泥和醬汁一起享用。

8.醋燜牛肉(Sauerbraten)

醋悶牛肉在德國非常有名,通常被人們稱為德國的「國菜」。傳統上是用馬肉製成的,但如今,更多的使用牛肉和鹿肉,味道甜酸適口,肉質松軟十分美味。

這道菜的做法上首先將肉在紅酒醋,香草和香料的混合物中腌制三到十天,再用甜菜根糖醬和黑麥麵包製成的深色肉汁中腌制,以平衡醋的酸味,然後再用火慢慢熬煮製成,最後和紫甘藍、煮土豆一起搭配食用。

9. 天與地(Himmel unÄäd )

額,起這個名字的人是不是華人啊,這么中國風......這里的天空Himmel指的是蘋果樹上的蘋果,大地Ääd指的是地里的土豆。

作為德國傳統菜餚,這種 美食 的主要材料就是土豆、蘋果和血腸,尤其在萊茵蘭、威斯特伐利亞和下薩克森州地區最受歡迎。萊茵蘭地區的人們喜歡將他們混合搗碎,搭配黑麥小麵包一起吃,而威斯特伐利亞的人們更偏愛土豆泥和蘋果泥混合後,搭配油煎血腸、熏肉、肝腸或者是鬆脆的洋蔥干一起享用。

10. 咸香洋蔥蛋糕(Zwiebelkuchen)

用洋蔥做蛋糕?在德式烘焙中洋蔥蛋糕,卻是非常經典的做法。洋蔥、乳酪、鹹肉碎的搭配永遠能組合出德國人心愛的味道。這款蛋糕的口味介於披薩和蛋奶派(Quiche)之間。德國人口味較咸,所以配上一杯白葡萄酒,恰到好處。

11.普法爾茨豬肚灌腸(Pfälzer Saumagen)

Saumagen的字面意思是「母豬的胃」,但實際上也沒有像它名字所暗示的那麼難以接受。

這道菜和香腸很相似,是用豬肚作為腸衣製成的。肉餡包括土豆和豬肉,通常加洋蔥,馬郁蘭,肉豆蔻和白鬍椒粉調制而成。然後將其切成薄片,最後在烤箱中煎炸或烤制,烤制後會變的略微酥脆。同時搭配德國泡菜,土豆泥和普法爾茨州的干白葡萄酒構成一套經典的德式大餐。

12. 羽衣甘藍配熏腸(Grünkohl mit Pinkel)

這道菜餚是不萊梅地區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之一,第一次霜凍之後人們才開始採摘甘藍,也因此這便成為典型的冬季菜餚,熏制香腸由培根、燕麥或大麥碎粒、牛脂、豬油、洋蔥、鹽和胡椒製成。同甘藍一起烹煮,配上熏鹹肉和在焦糖中煎炸的小土豆一起吃,這才是北德的經典美味!

13. 德國蘆筍(Spargel)

德國人最愛吃的蔬菜之一就是蘆筍。國內常見的蘆筍是綠色的,到德國才知道還有白色蘆筍,顏色的不同其實是種植方法導致的,綠色的是長在地面上,見得到陽光,白色的則是埋在沙土裡長成,所以綠色蘆筍清香味十足,而白色蘆筍的味道則更細膩。

德國本地蘆筍只有在每年的四月下旬才上市,一旦到了收獲季節德國各地餐館的菜單上都會出現蘆筍菜餚。在飯店,將蘆筍煮沸或蒸熟,並配以荷蘭醬、融化的黃油或橄欖油,或者用培根包裹,搭配炸肉排一同享用;也可以做成蘆筍湯、炒蘆筍、煎餅配香草蘆筍、蘆筍炒雞蛋或蘆筍配小土豆等。

14.土豆煎餅(Reibekuchen)

炸土豆餅是德國街頭超受歡迎的國民特色小吃,根據德國地區的不同名字也不盡相同,包括reibekuchen,kartoffelpuffer,reibeplätzchen,reiberdatschi,grumbeerpannekuche等等。在做法上除了大家熟知的土豆絲和澱粉混合,還會添加切碎的洋蔥,有時還會添加培根和乳酪,油炸後外酥里嫩,再搭配蘋果醬、草莓醬或者糖粉一起食用,好吃到飛起~

15. 醋漬鯡魚卷(Rollmops)

傳統的做法是將鯡魚片包裹小酸黃瓜或綠橄欖、多香果,用牙簽固定,放在鹽水裡腌制,鹽水汁是用醋、水、切碎的洋蔥、花椒、月桂葉和芥菜籽調制而成。不過現在也會事先把鯡魚在鹵水中煮熟或者提前冷凍48小時後再腌制,以便達到殺死寄生蟲的目的。

這道開胃菜 歷史 悠久,自中世紀以來就一直在沿海地區流行。現在德國的超市也會有即食的罐裝罐頭可供選擇,搭配麵包或者直接食用。

16.黑森林蛋糕(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

黑森林蛋糕當然是德國最著名的甜品,自20世紀30年代起,風行於德國,並逐漸成為全世界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黑森林蛋糕的主要成分有:脆餅面團底托、鮮奶油、櫻桃酒、黑櫻桃和巧克力碎末。

正宗黑森林蛋糕的核心是黑櫻桃 ,德國南部有一處名為黑森林的 旅遊 勝地,盛產黑櫻桃。因此,當地的人會把過剩的黑櫻桃夾在巧克力蛋糕內,並塗上奶油及灑上巧克力碎片,便製成了黑森林蛋糕。但傳至其他地方後,由於沒有黑櫻桃,黑森林蛋糕就省略了黑櫻桃,反而變成了純巧克力蛋糕。

17.德國芝士蛋糕(Käsekuchen)

德國芝士蛋糕中幾乎沒有草莓(或其他任何水果),並且底部肯定不是由薄脆餅干製成,而是由新鮮製成的面團製成(或者甚至沒有底部,例如在普魯士東部版本中)。

內料是用低脂誇克代替奶油乳酪製成的,並添加了雞蛋泡沫使它更加彭松,再加上檸檬和香草可以增加一些新鮮感。

18.意麵冰淇淋(Spaghettieis)

貌似一盤義大利面端上桌,怎麼不是熱氣騰騰的趕腳呢?這種在德國風靡了50載的意麵冰淇淋,絕對是冰淇淋屆的翹楚。這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嗎?的確,由達里奧·豐塔內拉(Dario Fontanella)於1969年發明,而他本身是德國曼海姆市從事冰淇淋生產的義大利移民的兒子。

通過改良的面條機或土豆碾米機將香草冰淇淋壓榨,使其具有義大利面條的外觀。然後將其放在鮮奶油上,再淋上草莓醬假扮番茄醬的效果,撒上巴馬乾酪或白巧克力屑,真能矇混過關。

③ 布-線的粗細300D×450D全長絲

草莓豆腐奶

材料:
嫩豆腐1塊
草莓450克
蛋白2個
鮮奶¼杯
奇異果1個
熟油少許
調味料:
鹽半茶匙
生粉半湯匙
草莓香油數滴
做法:
① 將草莓(225克)、豆腐、蛋白、鮮奶全放入攪拌機內拌勻,取出後混和
調味料,放入碟內,上層飾以草莓及奇異果,然後放進微波爐內,高火煮約3分鍾即成。
② 取出後倒去水分,淋上少許熟油以增加光澤。
③ 煮滾清水2杯,放下冬瓜粒煲10分鍾,加入碎瘦肉煮滾,傾入粟米茸攪
勻,煮滾後下調味料拌勻,待再滾起加入蛋漿、蔥粒攪勻即成。
=====================================
柳橙果皮凍

材料:
1.柳橙皮1個、水570克
2.柳橙3個、柳橙汁6大匙、砂糖3大匙、珍珠粉1.5大匙。
作法:
1.將柳橙洗凈對剖,用小刀和湯匙將果肉挖出,留下完整的空殼(不要刮到白色部分,否則會有苦澀味)。
2.橙皮與水煮至溢至香味,濾掉橙皮。
3.珍珠粉與糖混和均勻,加入煮開的橙水中煮溶,關火,加柳橙汁攪拌均勻,使溫度降至50-60℃。
4.將作法3的成品注入果殼中,待凝固即可。
小秘訣:
1.柳橙要選果皮完整且漂亮的。
2.作法3的成品須降溫且呈稠狀,方可倒入果殼中,否則,果皮會吸收凍汁,不易成凍。
3.此道小點,不但有果皮香,還有果肉顆粒及筋道的口感,讓人暑氣全消。
=====================================
杏仁豆腐

材料:
1.鮮奶450克、鮮奶油50克
2.糖60克、瓊脂1.5大匙
3.杏仁露2大匙
4.焦糖;砂糖100克、熱水4大匙
作法:
1.材料1煮開;材料2拌勻,加入材料1中,煮至溶解,關火,再放入杏仁露拌勻,入模待涼凝固。
2.將糖置入鍋中,不斷攪拌,小火煮溶,再加入熱水,煮約1分鍾,關火待涼,即成焦糖。
3.杏仁豆腐切塊,淋上焦糖即可。
小秘訣:
1.煮焦糖須注意糖溶時溫度很高,因此加熱水時要小心,以免濺出。
2.另一種吃法為加糖水及水果丁。
=====================================
蒸烤布丁

材料:
1.焦糖:細砂糖100克、熱水35克
2.布丁:細砂糖130克、鮮奶600克、香草粉少許、雞蛋300克、鹽少許、白蘭地酒少許。
作法:
1.將材料1的細砂糖放入鍋中,不斷攪拌煮至完全溶化,加入熱水拌勻,趁熱平均裝入布丁杯中。
2.雞蛋打散(不要打發),加入香草粉、鹽及白蘭地酒拌勻。
3.將鮮奶用細砂糖加溫至糖溶解(約50-60℃),加入蛋液中拌勻後,過濾,平均裝入布丁杯中。
4.烤盤底部加溫水,爐溫150℃/170℃高火中下層,烤約30-35分鍾即可。
小秘訣
1.雞蛋液一定要過濾,以濾掉蛋膜,蒸出來的布丁較光滑。
2.烘烤時間視模具大小而定。
=====================================
可樂土豆餅

材料:
土豆2個、雞胸肉半塊、洋蔥¼個、乳酪絲1杯、澱粉1/2杯、雞蛋1個、麵包粉2杯
作法:
1、土豆去皮、切片,蒸熟後趁熱碾成泥狀;雞胸肉切小丁,拌入調味料;洋蔥切碎。
2、用2大匙油炒香洋蔥,再放入雞胸肉炒勻盛出,放涼。
3、將土豆泥分成5等份,每等份按扁,包入雞胸肉及乳酪絲,捏攏再按扁成餅狀。
4、每塊土豆餅先沾一層澱粉,再沾一層打散的蛋汁後,裹上一層麵包粉,放入溫油中炸至酥黃。
5、起鍋前開大火將油逼出,即可撈出食用。
輕松一點:
除了用雞胸肉也可以用蝦仁。為避免湯汁太稀而影響口感,炒好的餡料可再加少許澱粉勾芡,放涼再包就不會很稀了。
=====================================
巴伐利亞甜果凍

材料 :
1.冷開水120克、明膠3大匙
2.雞蛋黃6個、細砂糖140克、鹽少許
3.牛奶570克、鮮奶油380克、香草精少許、白蘭地酒少許
作法:
1.材料1拌勻,隔水加熱溶化,備用。
2.材料2的蛋黃打散,加入糖入鹽打至乳白色。
3.牛奶加溫至50-60℃,慢慢沖入作法2的成品中,攪拌均勻。
4.置於爐上用小火煮,並不停地攪動,以防粘鍋,並在沸騰前離火。
5.加入作法1的成口攪拌,過濾;再放入香草精及酒,輕輕拌勻,待冷卻。
6.將鮮奶油打至六分發,加入拌勻後,倒入模型中,置於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小秘訣:
1.巴伐利亞甜凍是16世紀時由德國巴伐利亞的一位廚師所製作,故以此地名稱之。
2.享用時,擠上少許鮮奶油更能增添風味。
=====================================
夏威夷糖霜

像似穿著薄型毛織物體驗避暑滋味
冰糕風味的飲料中添加些雪利香口酒,喝的時候,會令人想起夏天傍晚遙遠的景色。
配製方法:在攪拌器里分別加入適量的冰塊、深煎咖啡、焦糖蜜、香草冰激凌、菠蘿汁、焦糖蜜、香草冰激凌、菠蘿汁,充分攪拌。
然後倒入玻璃杯中,上面加上奶油,裝飾上菠蘿片,最後再滴幾滴雪利香口酒。
=====================================
椰汁布甸

椰汁~8安士
糖~6安士
水~1磅4安士
魚膠粉~2安士
旦白~8隻
打起忌廉~8安士
1.先把椰汁,水煮熟後落糖和魚膠粉再煮熟
2.把蛋白打起後落糖
3.把8安士忌廉打起
=====================================
巧克力布甸

材料 :
鮮奶 1支
雞蛋3隻
香油 ¼茶匙
牛油 1湯匙
花奶 ( 小 ) 1罐
幼白糖 1/2杯
巧克力粉 2湯匙
做法 :
1) 雞蛋放大碗中加入幼白糖、巧克力粉與溶化牛油拌勻。
2) 用打蛋器打松即放入鮮奶和花奶攪勻。
3) 之後倒入一個花形模,放進蒸籠隔水燉 20分鍾,待冷後取出
放碟供用。
=====================================
杯型小蛋糕

材料直徑6 ~ 7cm的布丁杯8個)
麵粉 150g
牛油 150g
砂糖 150g
雞蛋 3個
做法:
1. 將烤箱設定在180C預熱.
2. 將牛油倒入碗里用木匙攪拌,再加入砂糖和雞蛋均勻攪拌.
3. 將過篩後的麵粉倒入(2)中攪拌.
4. 在布丁杯中鋪上紙杯,再將(3)倒入.
5. 將(4)放入烤箱烤大約15分鍾,把竹簽插入蛋糕中再拔起,若沒有沾任何東西就完成了…
=====================================
炸雪糕

准備:
1.方包一磅(我會prefer唔切邊,因為可以整時固定位置。)
2.一盒你至愛的雪糕。
3.幾張保鮮紙。(size一定要系塊方包的兩倍。
4.用一個小碗加2茶匙生粉,用2至3湯匙水開成粉漿。
好啦,跟著將方包放在保鮮紙的中間,在方包上放一球雪糕(不要太貪心呀!要不包不完!)。之後用手好似摺蓮花或者包,將方包四隻角一齊"抓"在一齊,即刻用保鮮紙包實,包到好似蓮花花蕾咁,放入冰箱。
雪硬了之後,開鑊,油要滾,准備大篩隔油用。拆開保鮮紙,在"雪糕包"上面的開口上(i.e.塊方包o個幾條邊~),搽粉漿,即炸。
基本上一放落去就可以即刻撈留上來。因為d麵包好"索油",耐得滯會。所以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大篩。仲有就系炸得耐些少裡面d雪糕就會溶。
食的時候可以下一些朱古力漿同忌廉。
=====================================
朱古力松餅

材料:12 個裝的松餅模
普通麵粉 2 杯 朱古力奶 3 / 4 杯
發粉
3 茶匙 菜油 1 / 3 杯
白砂糖
1 / 2 杯 雞蛋 1 只
鹽 1 / 2 茶匙 朱古力粒 3 / 4 杯
做法:
預熱焗爐 200C;預備松餅杯並放上紙杯。
在中型器皿把麵粉和發粉一並篩入,加入白砂糖、鹽、朱古力粒,全部拌勻,備用。
在另一個器皿倒入朱古力奶、菜油、雞蛋,全部攪勻即可,雞蛋只需打散不用打發的。
把濕的材料 ( 3 ) 加入乾的材料 ( 2 ),用湯匙把它們全部拌勻即可。
把麵糊放在松餅模內的紙杯約 2 / 3 滿,焗 2 0 - 2 5分鍾,可用竹簽測試松餅是否熟透,待涼後,即可進食。
杯 = CUP;以量杯來量度,普遍一隻量杯為二杯 ( CUP ) 的分量。
頂部
=====================================
朱古力梳乎厘

材料:4 杯 (8 cm)
蛋黃 2 只 全脂牛奶 1 5 0 毫升
砂糖
4 0 克 牛油 2 0 克
可可粉
1 5 克 蛋白 3 只
低筋麵粉 1 0 克
做法:
預熱焗爐 200C。
將蛋黃、牛奶 (50毫升)、砂糖 2 0 克、可可粉、低筋麵粉順序加入單柄煲內煮至稠。
然後加入餘下的牛奶攪勻 (如果出現粒粒狀,必須過篩,使朱古力糊變得滑滑溜溜)。
加入牛油以慢火煮溶。
另外,准備一個乾凈大碗,將蛋白打至起泡,再加入 20 克砂糖打至企身。
蛋白加入朱古力糊中拌勻,倒入梳乎厘杯,入爐約 20分鍾,即成。
=====================================
生朱古力

材料
黑朱古力400克
橙酒2湯匙
牛油35克
淡忌廉100毫升
可可粉Cocoa適量
黑朱古力切碎,與牛油隔水煮及攪拌至完全溶化;加入橙酒拌勻
淡忌廉煮熱,加入朱古力內攪勻
倒入平盤中,放進雪櫃冷卻至凝固
將凝固後的朱古力塊取出
朱古力塊切成小粒(2厘米 x 2厘米),將朱古力小粒沾滿可可粉
最後將多餘的可可粉篩走即成
做完後可做軟心朱古力布甸~~
=====================================
朱古力小蛋糕

這個低卡路里,沒有牛油的小蛋糕,松軟可口,用微波爐就可以輕松做到。
每個68kcal
材料:做10個小蛋糕
低筋麵粉50克
蛋黃2個
砂糖25+25克
可可粉5茶匙
蛋白2個
牛奶6湯匙
做法:
將10個蛋糕用的紙杯放到大小適中的微波容器內(如小玻璃碗等)
麵粉、可可粉一起過篩
將蛋黃倒入碗中加入25克砂糖及牛奶,用打蛋器打至糖完全溶解
麵粉、可可粉加入蛋液中輕輕攪勻
蛋白略為打至起泡後,加餘下的25克砂糖用打蛋器打至企身(蛋白倒轉也不會流出),做成蛋白糖霜
蛋白糖霜分2次加入麵糊中拌勻
將麵糊倒入蛋糕模中,用微波爐每個烤1分鍾即可
=====================================
軟心朱古力布甸

材料:4個(5cm)
麵粉.......... 20克
可可粉........ 40克
黑朱古力........80克
淡忌廉........ 40毫升
牛油..........50克
蛋白......... 2個
蛋黃.......... 2個
糖霜......... 55克
生朱古力軟心餡.... 4粒
事前准備:
牛油.雞蛋.淡忌廉置室溫中退冰
麵粉.糖霜.可可粉分別過篩
焗爐預熱至180度
做法:
黑朱古力刨碎,加牛油隔熱水座溶
蛋黃分兩次加入1中拌勻,順序到入已篩好的可可粉.麵粉和淡忌廉輕力攪勻
於另一容量中將蛋白以電動打蛋器打至起泡,將糖霜分三次加入打至企身
打起的蛋白分三次拌入朱古力麵糊中至完全混合
朱古力麵糊注入餅模中至2/3滿,然後放上生朱古力餡,再加入麵糊至完全蓋過朱古力餡.
放入己預熱的焗爐內以180C,焗15分鍾即成
=====================================
藍草莓芝士蛋糕

用具:
1 8 cm圓型蛋糕模
餅底材料 :
克力架餅碎 9 0 克
溶化牛油 5 0 克
砂糖 1 2 克
芝士餡材料 :
忌廉芝士 2 4 0 克
清水 2 湯匙
砂糖 4 5 克
淡忌廉 1 5 0 克
檸檬汁 1 1/2 茶匙
魚膠粉 6 克
雲呢拿油 少許
酸忌廉 1 5 0 克
藍莓餡 :
藍莓 1 0 0 克
藍莓果醬 1 2 5 克
檸檬汁 2 茶匙
做法
餅底 :
溶化牛油,混合餅碎及砂糖,壓實於蛋糕模內備用
藍莓餡 :
將材料混合
芝士餡做法及組合 :
魚膠粉加清水,隔熱水拌勻至完全透明溶解;淡忌廉打至企身備用
芝士放置在室溫中退冰回軟,加砂糖、酸忌廉、檸檬汁和雲呢拿油,用打蛋器打至軟滑.
將魚膠水倒入( 2 ) 中,快手混合;加打起的淡忌廉攪勻.
一半份量的芝士餡倒進模內,然後加上藍莓餡;倒入其餘芝士餡鋪平.
置入雪櫃中最少 2 小時。
可以隨意加系裝飾即成.
*蛋糕面可加上一層蛋糕作為裝飾, 並灑上糖霜 .
=====================================
雞蛋仔

材料:
麵粉4安士
生粉1安士
發粉1平茶匙
雞蛋2隻
砂糖4安士
淡奶2安士
清水4安士
做法:
1.將三種粉篩勻備用
2.用木匙將蛋及糖拌勻,逐少加入淡奶及水,拌勻後分次加入粉料中,不停攪拌成稀滑面漿,不可起粒
3.將雞蛋仔模型底面兩面燒熱,掃油後注入粉漿至八分滿,蓋上蓋,將模夾緊,反轉,再置爐上,用中火底 面各燒1-2分鍾至雞蛋仔離模及熟透
4.用叉將雞蛋仔挑出,趁熱食
*新購回來之模型清洗乾凈後燒熱,然後按以上製法做出雞蛋仔。雞蛋仔取出後棄之不要,重復二至三次直 至雞蛋仔較易松離為止
=====================================
布魯塞爾松餅

材料:
麵粉120克,沙糖30克,乾酵母粉1小匙,全蛋2個,牛奶200克,鹽鹼1/2小匙,奶油60克,香草精少許。
做法:
1 牛奶、蛋混合後加溫到40度。
2 將麵粉、沙糖、乾酵母粉放入盆中混合後,慢慢倒入(1)中拌勻。
3 奶油融化後,稍微冷卻一下,與鹽、香草精加入(2)中拌勻。
4 用保鮮膜蓋住盆,在28度~30度的溫度下,發酵約一小時。
5 將電熱式松餅夾(或直接烤的松餅鐵模)加熱後,塗上一層融化奶油,倒入松餅麵糊烘烤,至金黃色為止。
=====================================
胡蘿卜蒸糕

做法;
胡蘿卜蒸熟打爛加白糖攪均(用量更據自己喜歡),
加水,點點鹽攪均。最後加低筋麵粉,粘米粉比例2:1,
(水面米重量比約3:2:1)泡打粉一小勺,
用打蛋的東東攪均,成厚糊糊狀,裝杯,碗。。
水開上鍋蒸10-12分鍾。蒸的好時能蒸開花。。。
用地瓜,豌豆,香蕉。。等等都可以,,
頂部
=====================================
忌廉芝士餅乾

材料:
西柚汁(葡萄柚) 3 湯匙 橙皮絲 1 茶匙
忌廉芝士 2 0 0克 餅乾/ 多士 2片
做法:
1.將西柚汁、忌廉芝士及橙皮絲一起攪拌成糊狀。
2.舀出 2 茶匙塗在餅乾或多士上,即可享用。
營養成份 ( 每份 ): 2 0 0 卡路里
=====================================
黑森林蛋糕

蛋糕材料 餡料 裝飾
8吋蛋糕模一個
雞蛋 3隻
糖 3安士
麵粉 2 1/2安士
可可粉 1/2安士
牛油溶液 1湯匙
發粉 1/2茶匙
溫水 2湯匙
黑加侖子?喱粉 1盒
熱水 1/2杯
黑車厘子(罐頭) 2-3安士
車厘子酒(Kirsch) 2茶匙 車厘子酒 1-2湯匙
甜忌廉 10安士 (¼杯)
黑朱古力(刨碎) 3安士
紅車厘子 1粒
蛋糕做法
1.預熱焗爐190C(375F),蛋糕盆墊紙並掃油。
2.蛋和糖打至傑身,篩入麵粉,可可粉和發粉;最後輕輕拌入牛油溶液.倒入糕盆,焗20-25分鍾。
3.取出待凍,橫切成三件。
餡料做法:
1.o者喱粉用熱水開溶,加入黑車厘子及酒拌勻,盛盆內雪至凝結,取出切粒。
2.甜忌廉打起,取出1/3份作餡,其餘用作裝飾蛋糕面用。
綜合做法:
1.先用1件蛋糕作底,灑半份車厘子酒,塗上適量甜忌廉及已切粒的?喱餡,再塗適量甜忌廉(即兩層忌廉夾一層o者喱餡);蓋第二層蛋糕,灑酒及鋪餡,最後蓋上頂。
2.用甜忌廉鋪勻全蛋糕,撒勻朱古力碎,放車厘子裝飾。
=====================================
朱古力杏仁曲奇

材料:
牛油250克
雞蛋2隻
砂糖100克
杏仁片100克
麵粉330克
可可粉20克
做法:
1.牛油、糖用打蛋器打至微黃色
2.加入雞蛋 (每次放一隻,混合後再放入另一隻)
3.加入已篩好的麵粉及朱古力粉,最後加入杏仁片
4.將面團入雪櫃雪硬,切片
5.用200C焗15分鍾
=====================================
桔子酪

原料:
桔子數個,水少量,冰糖,澱粉.根據自己喜歡加入梅子,櫻桃,冰塊等做法:
1.把桔子剝好,桔皮洗凈,切絲.桔肉切成小塊.
2.水燒到微熱後,把澱粉放到水中,攪拌到沒有硬塊為止.澱粉不必過多,攪拌後看起來如同蛋清狀為宜.
3.把切好的桔子放入,同時加冰糖,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決定放多或放少.
4.等到桔子成糊狀,桔皮微爛,關火,蓋好鍋蓋,燜數分鍾.
5.把它們放入玻璃容器,冷後放進冰箱冷藏,結成凍,就說明已經可以吃了.
6.吃之前,可以加上你自己喜歡的配料.
有人擔心說這種桔皮也加進去的桔子酪會不會有點苦。但冰糖的多少要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放,一般4個桔子(帶皮)配上三大勺冰糖(家用的搪瓷勺滿滿三勺),吃起來並不太甜,很爽口,而且冰糖不像白糖那麼容易發胖的。
=====================================
葡萄酒櫻桃湯

材料:100毫升甜檸檬果汁,檸檬皮,100克糖,200毫升干白葡萄酒,500克櫻桃,4個蛋黃,200克酸奶。
製作步驟:1、將果汁、檸檬皮、糖、400毫升水和葡萄酒放在鍋中加熱。將櫻桃洗凈,放入熱水中煮5到10分鍾,備用。2、蛋黃加水攪勻後放入湯中加熱,然後待涼,最後放在冰箱中讓其完全冷卻。3、將酸奶和糖攪勻淋在冷卻的湯上,即可。
小知識 櫻桃是一種名貴的水果,它形美味佳,酸甜可口,被人們譽為「果中珍珠」。根據科學分析,櫻桃的營養十分豐富,每100克新鮮果肉中含鐵5.9克,比蘋果、橘子、梨高出20倍;維生素a的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高4倍—5倍;含蛋白質1.4克、粗纖維0.4克、無機鹽0.5克、鈣18毫克、磷18毫克,還有豐富的糖、胡蘿卜素等。可調中益氣、祛風濕。
=====================================
巧克力魔法石

准備:15分鍾,製作:22分鍾,共製作出2打迷你小點
材料:
1杯半麵粉,2/3杯無糖可可(若無可用一般可可粉),1茶匙半泡打粉,1/2茶匙蘇打,半茶匙鹽,1杯全脂牛奶,1茶匙半香草精,杯半糖,10大匙黃油或人造奶油,2個雞蛋;
做法:
1.把烤箱溫度預熱在200攝氏度左右,准備好24個直徑為2.5英寸(約6厘米)的迷你小點模具;
2.把麵粉、無糖可可粉、泡打粉、蘇打、鹽拌勻,配成2杯量,再加入牛奶和香草精。
3.取一個大碗,放入糖和黃油輕攪混合,再由慢至快打3分鍾直到成為厚糊狀,最後降低速度,加入雞蛋再打1分鍾。
4.碗內再加入麵粉、牛奶混合成巧克力麵糊,用餐刀抹平;
5.把巧克力麵糊注入模具,烘烤20-25分鍾直到迷你小點呈黃褐色,插入牙簽確認熟透後把烤架取出冷卻;
6.待迷你小點徹底冷卻後刷上法奇巧克力糖漿((製作方法見附錄)即可。
營養叮嚀:每塊迷你小點含130卡路里熱量,2克蛋白質,18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4克飽和脂肪),1克纖維,33 毫克膽固醇,160毫克鈉
=====================================
香橙什果球

主料:西瓜3塊、大蛇果1個、大雪梨1個、大臍橙2個、櫻桃西紅柿150克;輔料:鮮榨橙汁適量。
做法:
1.將西瓜、蛇果、雪梨切成大小均勻的塊;
2.臍橙去皮掰成小瓣;
3.將處理好的西瓜、蛇果、雪梨、臍橙、櫻桃西紅柿加上鮮榨橙汁拌勻。
廚娘悄悄話:此道涼拌菜中水果切片切條均可,再精緻些可用挖球器將水果

★小松博客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
回答者:hljrzcy219 - 舉人 四級 3-9 11:31

-=[雞蛋布丁]=-
[原料/調料]
水500-600克、雞蛋布丁預拌粉120克
[製作流程]
1.將水煮滾隨即轉小火,加入布丁預拌粉後,快速攪拌均勻,繼續煮沸1-2分鍾後熄火.
2.將做法1的布丁液過篩一次,這樣能去除不必要的殘渣,使布丁的口感更細致
3.趁熱將布丁液倒入模型中,待完全冷卻凝固後才可扣出,即為好吃的雞蛋布丁了

-=[洋甘菊布丁]=-
[原料/調料]
吉利丁片20片、動物性鮮奶油200克、鮮奶600克、洋甘菊30克、蛋黃2個、細砂糖60克
[製作流程]
1.吉利丁片用冰開水泡軟、瀝干備用
2.動物性鮮奶油打至6分發備用
3.鮮奶和洋甘菊一起用中火加熱至85℃後熄火,讓洋甘菊浸泡片刻,使其香味能完全散發出來,然後過濾備用

4.蛋黃加細砂糖打發至呈濃稠狀,再加入做法3的洋甘菊牛奶拌勻,繼續以小火加熱,而且要不停攪拌,直到變得濃稠,但不要煮到沸騰,然後加入泡軟的吉利丁融化,隨即過篩備用
5.將做法4的布丁液隔冰水降溫,變成濃稠狀時,迅速將做法2打發的鮮奶加入拌勻,即可裝入模型中,冷藏約2小時凝固定型即完成

-=[蔓越莓布丁]=-
[原料/調料]
布丁材料:蔓越莓干100克、起士乳酪150克、動物性鮮奶油400克、吉利丁片8片、細砂糖150克、蛋黃3個、香橙酒適量
淋醬材料:蔓越莓干30克、水100克、細砂糖20克、玉米粉15克、香橙酒10克
[製作流程]
1.起士乳酪先從冰箱取出,放室溫軟化備用
2.吉利丁片用冰開水泡軟、瀝干備用
3.動物性鮮奶油打至6分發備用
4.細砂糖與起士乳酪先拌勻,再將蛋黃分次加入拌勻,然後隔水加熱至60℃,再將泡辦的吉利丁加熱融化
5.將做法4的布丁液以隔冰水的方式,降溫至呈濃稠狀,再迅速加入做法3打發的鮮奶油與蔓越莓干拌勻,隨即倒入模型中,冷藏定型
6.將淋醬材料中的蔓越莓干與水、細砂糖、玉米粉拌勻,用小火加熱煮至糊化,再加入香橙酒拌勻,即可淋於做好的布丁上一起食用

-=[益力多布丁]=-
[原料/調料]
益力多200克、蘋果汁50克、吉利丁片6片、細砂糖30克
[製作流程]
1.吉利丁用冰開水泡軟、瀝干,隔水加熱融化備用
2.益力多與直加細砂糖用小火加熱,煮至砂糖完全融解,吃加入融化的吉利丁片拌勻
3.將做法2的布丁液倒入模型中,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以上,定型後再扣出盛盤即可食用

-=[哈密瓜布丁]=-
[原料/調料]
哈密瓜果肉300克、吉利丁片8片、蛋白2個、蛋黃2個、細砂糖50克、檸檬汁30克
[製作流程]
1.哈密瓜果肉留100克,用挖球器挖成小球,其餘榨成果汁約200克備用
2.吉利丁片用冰開水泡軟、瀝干,隔水加熱融化備用
3.蛋白與細砂糖20克,用攪拌器打至濕性發泡備用
4.蛋黃加細砂糖30克打發至呈濃稠狀,加入融化的吉利丁與檸檬汁拌合,再加入哈密瓜汁攪拌均勻
5.以隔冰水的方式,將做法4的布丁液降溫至呈濃稠狀,再迅速將做法3打發的蛋白加入拌勻,即可倒入模型中,冷藏2小時凝固定型,食用時表面再擠些鮮奶油或加哈密瓜果肉一起食用

-=[木瓜牛奶布丁]=-
[原料/調料]
吉利丁片10片、木瓜100克、鮮奶300克、蛋白1個、細砂糖80克、動物性鮮奶油100克
[製作流程]
1.吉利丁先用冰開水泡軟,瀝干備用
2.木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塊,與鮮奶打成木瓜牛奶汁備用
3.將蛋白與細糖20克,用攪拌器打至濕性發泡備用
4.將細砂糖60克加入木瓜牛奶汁中,用小火加熱,煮至砂糖完全溶解,然後熄火加入泡軟的吉利丁拌勻,即可裝入模型中
5.加入在鮮奶油拌勻,然後隔著冰水降溫,待布丁液變成濃稠狀時,再迅速將做法3打發的蛋白加入拌勻,即可裝入模型中
6.將做法5的布丁放入冰箱冷藏3-4小時就可凝固定型

-=[香蕉牛奶布丁]=-
[原料/調料]
香蕉1根、吉利T 10克、細砂糖80克、鮮奶600克
[製作流程]
1.香蕉去皮,切成小丁備用
2.吉利T與細砂糖先干拌混合,再倒入鮮奶中拌勻,用小火加熱至細砂糖與吉利T完全溶解,即可倒入模型中
3.等布丁半凝固時,再將香蕉丁放入其中,待完全冷卻後,即可扣出盛盤

-=[燕麥牛奶布丁]=-
[原料/調料]
燕麥片60克、鮮奶500克、全蛋4個、細砂糖100克、葡萄乾適量
[製作流程]
1.先取1/2的鮮奶煮沸,沖入燕麥中拌勻備用
2.將剩餘的1/2鮮奶加熱至40℃時,再加入全蛋和細砂糖,用打蛋器同方向攪拌均勻,隨即過篩二次,再加入做法1泡好的燕麥片攪拌均勻
3.將做法2的布丁液倒入懷中,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電飯鍋中蒸12分鍾即可
4.取出後放上葡萄乾即可

-=[豆奶玉米布丁]=-
[原料/調料]
甜豆漿300克、蛋黃2個、全蛋2個、細砂糖50克、玉米醬(罐頭)100克
[製作流程]
1.將蛋黃和全蛋先打散備用
2.豆漿加熱至40℃,再加入蛋液和細砂糖,用打蛋器同方向攪拌均勻,隨即過篩二次,再加入玉米醬攪拌均勻
3.將做法2的布丁液倒入杯中,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電飯鍋中蒸12分鍾即可

-=[薏仁布丁]=-
[原料/調料]
薏仁100克、水300克、全蛋3個、細砂糖、80克、動物性鮮奶油120克
[製作流程]
1.薏仁先浸泡6小時瀝干,再加水煮滾後,改小火煮約40分鍾上,之後交薏仁撈出瀝干,薏仁湯留下備用
2.待薏仁湯降溫至40℃時,加入全蛋和細砂糖,用打蛋器同方向攪拌均勻,隨即過篩二次,再加入動物鮮奶油及薏仁攪拌均勻
3.將做法2的布丁液倒入杯中,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電飯煲中蒸12分鍾即可

-=[卡布奇諾布丁]=-
[原料/調料]
Espresso咖喱200克、全蛋3個、細砂糖60克、鮮奶200克、植物性鮮奶油適量、肉桂粉適量
[製作流程]
1.Espresso咖啡可自行沖泡或購買現成的
2.將全蛋打散,加入細砂糖與鮮奶用小火加熱,煮至砂糖完全溶解,過篩二次,再加入Espresso咖啡拌勻
3.將做法2的布丁液倒入模型中,烤盤加水隔水蒸烤,入烤箱以上火0℃下火170℃,烤約60分鍾即即可
4.食用時,在布丁表面擠上少許鮮奶油與肉桂粉,那就更道地了

-=[大理石乳乳酪布丁]=-
[原料/調料]
起士乳酪250克、細砂糖75克、玉米粉10克、全蛋65克、動物性鮮奶油175克、巧克力醬適量
[製作流程]
1.起士乳酪先從冰箱取出,放室溫軟化備用
2.細砂糖與玉米粉先拌勻,再加入軟化的起士乳酪拌勻
3.全蛋分次加入拌勻,最後加入動物性鮮奶油攪拌均勻
4.將做法3的布丁液倒入烤模中,表面再利用巧克力醬做裝飾,即可放入烤箱,以上火160℃下火180℃,烤約12分鍾即完成

④ 傳統德國芝士蛋糕怎麼做

主料
奶油乳酪 (125g)
輔料
奶油乳酪 (125g)
奶油 (50g)
雞蛋 (2個)
酸奶 (80g)
低粉 (35g)
廚具

分類
芝士蛋糕 甜味 烤 數小時 普通難度

所需材料 集中下。

乳酪酸奶蛋液糖適量混合成乳酪糊,最後加入低粉輕拌均勻。

蛋白打發 不用太硬性的,看冒點尖不塌下來即可。

混合2個糊糊即可。

模具應該是6寸的,我只有8寸的就用上了,芝士蛋糕其實還是用底座分開的模具好,這樣最後好脫模,我脫的好累,而且底部幸好先墊了油紙。

進烤箱 水浴 中下層 160度 1個小時即可。

出爐了,意外的發現,烤的真好,居然沒有塌陷。

冷藏4小時後吃 切一片,味道真好,軟軟綿綿~~~簡直太美味了。

從模具拖模的時候用保鮮膜轉移的,可惜上面還是掉了點的。。。。要是直接底部分開的可直接頂出來,效果更好。

⑤ 原味芝士蛋糕的由來

原味芝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老的希臘,在前776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芝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在19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一提到芝士蛋糕,即時令人想起風靡一時的伊藤家。數年前,伊藤家店外總是排滿人龍,總之個個都話要食芝士蛋糕。

⑥ 求焗"德國芝士蛋糕" 製作及食糕(不要餅底和凍糕模式)

180℃烤箱預熱一下
黃油不需要回軟,冷的黃油拿出來之後切成小粒,加入麵粉和20g糖,用手捏到快要成團就馬上停止(天生手冷的人干這個比較好ˊ_>ˋ)有攪拌機的可以讓攪拌機君代勞~(不明白可以直接參考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42467/)
把步驟1的混合物,倒入模具內,底部壓平並且在邊緣捏2cm左右高的邊(不明白的依然可以直接參考上面的鏈接)

在底部用叉子戳幾下,預防烤制過程中餅底鼓起來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烤20分鍾

烤餅底的過程中就可以開始做芝士蛋糕糊了,水浴加熱奶油乳酪,至可以攪拌成光滑為止,待涼一下
加入砂糖,雞蛋,牛奶,淡奶油,低筋麵粉和香草精,攪拌均勻
餅底出爐後,降烤箱溫度降至160℃
把乳酪糊倒入餅底中,稍微震盪幾下,把氣泡震出來,再用錫紙把模具包起來,放到烤箱中,水浴烤制40~50分鍾

⑦ 傳統德國芝士蛋糕怎麼做

用料
(底)雞蛋 1個
(底)糖 100-150g
(底)黃油 150g
(底)普通麵粉 250g
(底)泡打粉 1茶匙
(底)可可粉 2茶匙
(餡)雞蛋 3個
(餡)糖 200g
(餡)黃油 250g
(餡)奶油乳酪(我用的quark) 750g
(餡)焦糖/香草布丁粉 50g
(餡)香草精 幾滴
傳統德國芝士蛋糕的做法
首先給大家介紹倆特殊材料(沒有沒關系只管找替代品淘寶有售),第一個是quark,大名鼎鼎的無脂肪奶油乳酪,口感很輕盈,酸酸的很像希臘酸奶(其實很多配方都用希臘酸奶代替的)。這個是做這種蛋糕的最佳選擇,因為沒有濃郁的芝士味,配合起巧克力餅干吃非常沒有負擔~ 我之前做的是用費城奶油乳酪做的,香濃但是容易膩,大家自行選擇哈。

這個是香草布丁粉,我在淘寶買過類似的,不過這次是第一次實踐到蛋糕上

開搞。首先用薄薄一層黃油(配方外)把模具內部塗一遍好脫模
然後做餅底。把用於底部的黃油融化,和所有底部材料混合均勻,像做餅干一樣,得到面團。
把面團的三分之一掰下來,放一邊,這是最後用來放在蛋糕上面的
把面團的三分之二鋪滿蛋糕底和四周,約5mm的厚度。
做輕乳酪內陷。蛋白打發,9分10分都行,放一邊。
黃油加糖打發到濃稠發白。烤箱預熱180°
往打發好的黃油裡面加:1.奶油乳酪/Quark/希臘酸奶。2. 蛋黃。3. 香草精。4. 布丁粉。 拌勻。
加上打發的蛋白,切拌,拌勻。倒進模子里,把餘下三分之一的面團,按照圖片隨意捏出餅干形狀,鋪在蛋糕上
烤箱180°,45分鍾

剛烤好,很脆弱,放冰箱凍一晚再切哈

⑧ 西式甜點的名稱及做法

提拉米蘇代表「帶我走」
芝士蛋糕:含義是「甜蜜的愛情」。
卡布奇諾:等待
瑪奇朵:印記 拿破崙蛋糕 < Napoleon cake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我倒覺得它比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餅便應聲裂開,發出清脆的聲音,每吃一口,都像敲響一個音符。

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復,師傅要把搓好的麵皮不斷重復對摺,這樣焗出來的酥皮才夠松化。

拿破崙蛋糕配上鮮果是最理想的組合,不少師傅愛在酥皮之間加上新鮮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令味道更加豐富而清甜,甚至有人會用忌廉代替吉士醬,口感同樣不俗。

吉士蛋糕
Cheesecake

吉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吉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它的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吉士蛋糕通常都以餅干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吉士蛋糕,巧克力吉士蛋糕等,至於表層加上的裝飾,常常是草莓或藍莓。

有時吉士蛋糕看起來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較像派的一種。

簡史

吉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早的希臘,在前 776 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吉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在 19 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名店

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於布魯克林。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吃吃看」。

另一種吉士蛋糕

在英語中,cheesecake也常用來形容清涼的海報女郎(pin-up girls)。
黑森林蛋糕
其實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若翻譯成「黑森林櫻桃奶油蛋糕」應該是較恰當吧。因為德文全名里的Schwarzwaelder即為黑森林,而Kirschtorte也就是櫻桃奶油蛋糕的意思。仔細研究研究,黑森林說穿了,真的只是一種「沒有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雖然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還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哦!以前德國曾出現消費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櫻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國政府對這種國寶級黑森林,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櫻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喔!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黑森林區。今天即使來到黑森林,並不見得到處都能幸運地嘗到沒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過有機會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時,不妨細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櫻桃,讓自己重新認識黑森林外,別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於味蕾深處的新鮮感哦!
蛋撻
Egg Tart
蛋撻,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種用牛奶雞蛋和糖做成的凍,中國人稱其為蛋,tart則取其音。這種蛋撻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不過看上去跟現在的蛋撻會很不一樣。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做蛋撻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紀糖很貴,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於外面的殼則給窮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國人知道蛋撻這個東西是在香港被割讓後,英國人的蛋撻傳到了香港,香港人便開始仿製,甚至比英國人做得更好。蛋撻店除了蛋撻外還賣另外兩樣東西:奶茶和咖啡。那時候的蛋撻要比現在的蛋撻大兩三倍,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個大蛋撻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標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漸富裕起來,香港人開始在蛋撻里加燕窩鮑魚之類,「大補」;但過了幾年這種蛋撻又沒有了。有人說蛋撻可以反映香港的經濟。按照英國傳統做法,蛋撻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歡吃這種有點辛辣味的蛋撻,所以現在香港茶樓里蛋撻都比較清淡。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提拉米蘇

你可以不懂義大利文,但一定要記住『Tiramisu提拉米蘇』這個詞兒,因為這是目前各大咖啡廳、烘焙門市及西餐廳最IN的時髦甜點,以其爽俐醇郁的口感,與揉合起司、咖啡與酒香的成人級風味,狠狠搶去起司蛋糕的風頭。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有一個溫馨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義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准備干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干、麵包全做進了一個糕點里,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愛的人。提拉米蘇,Tiramisu,在義大利文里,有 「 帶我走 」 的含義,帶走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一層浸透了Espresso咖啡與酒(Masala、Rum或Brandy)、質感和海綿蛋糕有點像的手指餅干,一層混合了Mascar鄄ponecheese(最適合專門用來做Tiramisu的芝士)、蛋、鮮奶油和糖的芝士糊,層層疊上去,上頭再撒一層薄薄的可可粉……這就是提拉米蘇Tiramisu。

西式的甜品花團錦簇,尤以意、法為盛。提拉米蘇(Tiramisu)和薩芭雍(Sabayon)這種華麗的甜點一出場,餐桌就變成了春裝發布會的天橋。作為義大利甜點的代表,外貌絢麗、姿態嬌媚的提拉米蘇已風靡全球。它以Espresso(特濃義大利咖啡)的苦、蛋與糖的潤、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餅乾的綿密、乳酪和鮮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乾爽,只用了不到十種材料,把 「 甜 」 以及甜所能喚起的種種錯綜復雜的體驗,交糅著一層層演繹到極致。

慕斯mousse ,特性:免煮、免調理,直接操作即可使用,溫水、冷水皆可使用,中性慕斯粉可配合果泥或濃縮果醬變化慕斯口味。品質安定可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作為鮮奶油安定劑成為慕斯奶油。
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
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製作慕斯最重要的是膠凍原料如瓊脂、魚膠粉、果凍粉等,現在也有專門的慕斯粉了。另外製作時最大的特點是配方中的蛋白、蛋黃、鮮奶油都須單獨與糖打發,再混入一起拌勻,所以質地較為松軟,有點像打發了的鮮奶油。慕斯使用的膠凍原料是動物膠,所以需要置於低溫處存放。
慕司蛋糕的製作方法:
把雞蛋清,奶油,煉乳放在容器里加糖,(可以加水果,硬的切成特小的丁,桔子一類的要去皮後再去皮,再切,比較麻煩)用打蛋器打勻,注意一定是不能用筷子代替,打好的漿應該比較粘稠,之後准備你喜歡的形狀的容器,容器邊要刷色拉油,方便取出,把打好的漿倒到容器里,放到冰箱里冷凍,大概要2個小時,拿出來,把慕司扣出來,再出上奶油,放上水果作裝飾,就好了。

西式糕點簡稱西點,是由國外引入的一類糕點。製作西點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黃油、牛奶、香草粉、椰子絲等。由於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因而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西式糕點主要分小點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氣古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