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團揉不出膜怎麼補救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烘焙師非常喜歡跟大家一起交流在學習糕點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首先我們擺出問題:面團不起膜怎麼辦?
我們需要了解,在烘焙中麵包面打成手套膜非常的重要,大部分北海道麵包吐司一類的麵包都是需要將面團揉出膜,就是所謂的手套膜,良好的手套膜延展性非常的好,透明度非常的高,空口邊緣非常的光滑,薄膜韌性也是非常的好,這樣揉好的面團如果後續發酵整形與烘烤沒出問題的話,那麼這個麵包層次非常的好,無論口感還是外形都更加好。
可是無論你做的多熟練偶爾還是會問題,沒有出膜,或是手套膜韌性不夠。其實這在實踐過程中也很正常,況且絕大部分人都是在家裡做的,大部分人沒有用到廚師機或是攪拌機的,那麼從成功率上來說在家做麵包更加的難,而且也是更加的辛苦。對於一個過來人我需要闡明一下,這很正常,畢竟大部分人不是專業的,多多練習就會不斷地進步的。
說到這,那到底有哪些原因是我們沒有將面團揉出膜的呢?
第一, 麵包中如果麵粉選擇不對,那麼這個麵包一開始就錯了。很多人在學習做麵包時如果使用了低筋面或是中筋麵粉,那麼這個麵包就難了。我們需要高筋麵粉,只有高筋麵粉才是我們做麵包的首選,那麼在我們具體實踐中其他麵粉在我們做麵包時是不是就是一無是處了呢?也不是,有時我們也會在和面時加入少量的低筋麵粉,但是這個麵粉時少量的,不能超過總麵粉的15%,合適的處理這個的面團在發酵時會更高一點,當然了如果是新手不建議用。(一般家庭用的大部分都是普通麵粉,這就是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就是蛋糕粉,主要用於做蛋糕的)
還有就是中筋麵粉是不是不起膜了呢?不是,中筋麵粉也可以起膜,但是這個膜不是手套膜,膜的韌性不夠,即使發酵了也是不大,烤出來口感也是不好的。
第二, 攪拌的時間不夠,無論是手工還是機械面團和好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機械也是有20分鍾左右的時間了,更別說手工揉面了。
第三, 如果配料中液態配料過少也是不容易出膜,一般情況下水、牛奶還有雞蛋的佔比要佔到麵粉的60~65%左右,為什麼是左右呢?做烘焙時間久了就知道,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同,相對來說質量越好的麵粉吸水率越大,成品越是透軟,口感也是越好。
第四, 黃油沒有加或是加的不夠,或是時機不對。我們知道做麵包加黃油口感最好,當然了,色拉油玉米油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加的不多很少,面團顯得乾燥,膜也是不容易出,一般黃油占麵粉的10~20%。還有就是我們知道絕大部分麵包是後油法,就是當面團達到完全階段在加入油,就是面團大約可以拉出厚厚的膜時候,在加入油,這樣打出的面團延展性很好。如果是做丹麥麵包一類的完全階段就行了。
第五, 溫度不對。天熱的時候我們建議用冷水和面,這時酵母用量相對於冬天要減少。而在天氣冷的時候建議用溫水35度和面,這時酵母會醒的快,更好的融入麵粉里。水的溫度選好了非常有益於和面的。
第六, 揉面順序,如果是手工和面,一定要慢慢加水,如果你把材料全家進了,會加大難度,和面更加的難成功。一般情況下雞蛋牛奶與粉類先行混合,水在分次加入,讓麵粉慢慢地吸入麵粉,如果一次性把水加進去,麵粉來不及吸水,整個面團很容易直接塌下。
第七, 手工和面時沒有醒面,適當的醒面有助於和面
第八, 面團在手裡耽誤時間太多也不行,太長時間如果酵母已經開始促進面團不斷發酵了,那麼沒有經驗就就難處理了。
第九, 如果面團失敗了,揉過了或是放棄了,是不是面團就沒用了呢?不是,我們需要補救。將整個面團稱重,拿出面團的四分之一。下面我們需要重新稱重一個新的麵包配方,並將整個四分之一面團混合重新加工。如果精力來不了,那麼我們需要把面團用塑料袋給封好,放在冰箱的冷凍裡面,下次做麵包時當做老面用。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看到的人都可以少走彎路。
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教。
㈡ 做麵包,怎麼揉都不出膜,怎麼回事呀
做麵包揉出膜第一點是配方比例要正確,第二點是發酵要能成功,第三點是需要添加黃油,正常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㈢ 有哪位師傅告訴我烤蛋糕的時候怎麼樣才不會烤焦又容易脫膜`
要好脫模就是模具要打油,油不需要多,焦掉是你火太高了,或者時間太長,聽你說的應該是面火太高,你把面火降低一點,還有如果是不好脫模,不一定是模具的問題,蛋糕沒有打好也不好脫模,你的模具最好買不沾模的,蛋糕好不好最關鍵是打蛋糕,
有什麼不懂再問吧,我可以教你的,我是西點師傅
㈣ 做戚風蛋糕用什麼模具好,不沾還是活底粘摸得,怎麼很好脫膜
陽極模,煙囪模或普通圓模都可以,最好是活底,好脫模。不能用不粘模。也別用造型太復雜的模具,容易脫不出來。
㈤ 蛋糕怎麼脫模比較容易
你為脫模煩惱嗎?---模具怎麼防粘
烤出漂亮的西點,本身是一件很能讓人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如果烤出的點心,因為脫模困難而導致外觀破損,可就不怎麼愉快了。模具的防粘處理,是做很多西點所需要的一項基本工作,但現在很多人都遇到脫模的問題,因此也有必要單獨的提一提了。
無論我們製作蛋糕、派、土司等西點,多多少少會需要用到烘焙模具。模具有金屬模具、硅膠模具、紙質模具(如馬芬紙杯)等。而金屬模具又分有防粘模具與不防粘模具之分,所以,需要分別討論。
紙質模具一般是一次性的,烤好以後,撕開就可以食用,因此不需要做特別的處理。
硅膠模具普遍具有防粘特性。當使用具有防粘功能的模具烤西點時,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特別採取防粘措施的,西點烤好後會很容易和模具分離。但有的時候,使用某些花式模具,希望我們烤的蛋糕等作品能保持非常完好的花紋,還是會在模具上薄薄塗上一層黃油,使它的防粘性更好。這也是我們製作瑪德琳蛋糕的時候,會建議在硅膠瑪德琳模具上塗薄層黃油的原因。
如果模具本身不具有防粘功能,在烤西點之前,就需要對模具進行一下處理了。一般的情況下,可以依據下面的步驟進行:
1、黃油加熱融化成液態以後,用毛刷蘸黃油,刷在模具內壁上(或者直接將軟化的黃油用手塗抹在模具內壁上)。
2、在刷了黃油的模具內撒上一些乾麵粉。
3、輕輕搖晃模具,使麵粉均勻的粘在模具內壁上。
4、倒出多餘的麵粉,模具就處理好了。
在進行防粘處理的時候,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一下:
1、黃油如果換成植物油,也同樣有防粘功能,但是防粘性沒有黃油好。麵粉也可以不撒,比如烤黃油蛋糕,本身粘模的情況就不嚴重,那麼只要在模具上塗上一層黃油就足夠防粘了。一般來說,這幾種防粘方法的防粘效果由好到壞排列如下:塗黃油+撒麵粉>只塗黃油>只塗植物油
2、不管是大的或者小的模具,採取的防粘措施都是一樣的。下面圖里是塗了黃油的小布丁模,以及個頭較大的塗了黃油並撒了麵粉的蛋糕圓模
3、有些類型的蛋糕,不能採取防粘措施,比如戚風蛋糕,烤的過程中蛋糕需要依靠模具的附著力才能充分膨脹。一般不能採取防粘措施的品種,在配方里都會有特別的說明。
4、烤那些外觀比較光滑的甜點(如各種布丁),模具只需要塗抹黃油,不需要撒麵粉,否則會影響甜點的外觀。
5、千層酥皮類的甜點,在製作過程中,本身會滲出較多黃油,烤好後基本不會粘模具,可以不採取任何防粘措施了。
㈥ 做麵包無法拉出薄膜怎麼回事
麵包面團出不膜原因比較多,有可能水量不夠,有可能麵粉筋度不夠,也可能你沒到位。你可以試試水合法來揉面,出膜會比較容易。
㈦ 為什麼無水蛋糕不好脫模
污水蛋糕之所以不好脫模,是因為在你把蛋糕的坯子放進去的時候,沒有在模具底下刷一層油,如果在下面刷一層油你再把蛋糕的原液放進去,那它倒出來就會很容易。
㈧ 導致糯米粉蛋糕不脫模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糯米粉蛋糕其實和其他蛋糕一樣,無非是在配料中增加了糯米粉這款食材,我也曾經嘗試過製作糯米粉蛋糕,在粉類材料的選擇上以一定比例代替配方中的低筋麵粉,口感更軟糯好吃。但一般來說,糯米粉蛋糕也不是純糯米粉製作,否則容易造成蛋糕的支撐力不足。
3、蛋糕未完全冷卻,內部就會略微沾濕。
以上就是我根據「糯米粉蛋糕不脫模有幾種原因?」分享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你有更多關於烘焙和美食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繼續追問
㈨ 硅膠蛋糕模具為什麼不好脫膜
硅膠模具很少人用。第一有使用次數限制,不是無限循環喲。第二,不好脫膜,蛋糕熱的時候脫膜,蛋糕容易碎。第三成本高。
一般用來做慕斯還可以
㈩ 做蛋糕麵包怎樣揉面容易出膜又不累
揉面
用一般甜麵包的配比來做例子吧,因為這個方子可以做很多變化,只要加不同的餡料,就是不同口味的麵包。
高筋粉210克,低筋粉56克,奶粉20克,細砂糖42克,鹽1/2茶匙克,乾酵母6克(需按照不同酵母和麵粉的牌子做少許調整)
全蛋30克,水85克,湯種84克。
無鹽發酵奶油22克
1.混合除了酵母之外的所有乾性材料。
2.加入蛋液和湯種,稍微攪拌使面結團。
3.把酵母完全溶於水裡,加入面團。
4.揉面團。這一步的重點在不斷折疊、擠壓面團,直至面團筋性出現,不再有顆粒感。
5.分次加入黃油,繼續摔打揉面。目標是擴展階段:拽下一小塊面團,可以拉開稍稍透明的薄膜,並且破洞為鋸齒狀。
沒有加入黃油前的面團非常粘手,屬於正常情況,不要多加麵粉。如果實在是粘得無法操作,有可能是湯種太稀。黃油一定要分次加入,每次都要揉勻了再加。等面團有了油份會慢慢變得很光滑,不再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