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個人分蛋糕怎麼分才最公平
的偏向於邏輯。
如果有一塊蛋糕,有幾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力可以吃,而且他們都是誠實守信的人,不會進行「地下交易」,也不會仗勢欺人,那麼他們應該怎樣分才最公平?
首先考慮最簡單的情況:2個人分蛋糕。這種情況下,最公平的分法是「我分你選」,由一個人切開蛋糕,另外一個人在2塊蛋糕中選擇一塊,切的人拿剩下的一塊。
那麼再考慮復雜一點的情況:3個人分蛋糕。這種情況比2個人要復雜很多,關鍵是第一塊蛋糕的產生和歸屬。只要有一個人得到一塊蛋糕,那麼剩下的2個人就可以用「我分你選」來分配剩下的蛋糕了。有一位數學家(原文中提到了這位數學家的名字,但是本人沒有記住……其實2個人的方案也是他提出的)提出了最公平的方案:
假設這3個人分別是張三、李四和王五(原文中好像是湯姆之類的外國名字),首先由張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由李四選擇。李四可以要這塊蛋糕,這樣就到此為止了。也可以動刀切大或者切小蛋糕(如何把切下來的蛋糕粘到另一塊上面的問題我們不討論),當然也可以不切。如果李四沒有選擇這塊蛋糕,那麼選擇權轉到王五身上。如果王五要了這塊蛋糕,那麼同樣到此為止。如果王五不要,那麼就由張三做出選擇。如果張三不要,那麼就要看李四有沒有動刀修改過,如果李四修改過,那麼李四必須無條件收下這塊蛋糕;如果李四沒有修改,那麼這塊蛋糕必須無條件交給張三。而無論在哪一步得出了第一塊蛋糕的歸屬,都可以有剩下的2個人用「我分你選」的方法分配剩下的蛋糕。
如果分蛋糕的人多於3個呢?其實可以用類似於3個的方法來構造方案,當然方案會越來越復雜,但是絕對可以完成……
⑵ 大家好.我投訴!!!關於計程車的事!
在中國不是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何況我們是百姓,雖然你有理,仍然不能給你個說法
⑶ 切蛋糕的人,最後一個拿蛋糕這個機制有效,說明了什麼
切蛋糕的人,最後一個拿蛋糕這個機制有效,說明了規則必須先行,才能約束切蛋糕的這個人。
一個蛋糕,分給五個人,要求均勻分配,這「均勻分配」就是「體制」;為了確保這塊蛋糕能夠盡可能切的均勻,遂決定,蛋糕切完後,切蛋糕的人最後一個拿,這就是「機制」。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切蛋糕的人自覺地爭取切得均勻從而達到「均勻分配」的要求,否則,如果他不負責任的胡切亂切,那麽,最小的那一塊就會是他的了。
切蛋糕者最後拿蛋糕的故事啟示:
讓擁有分配權力的人最後拿,有機結合了激勵與懲罰兩種機制,權力主體會分得盡量均勻;而讓擁有分配權力的人優先拿,就產生了權力自肥和尋租的空間,只有「激勵」而喪失了約束,從而導致權力傾斜,這就很難說是一種好的制度。
⑷ 按中國分配製度五個人該怎麼分一塊蛋糕
現實按照中國分配製度的話,其實是切下一塊大的蛋糕,給分蛋糕的人,剩下的分四分,給其他該得的人
⑸ 客車,大巴車蛋糕怎麼做
前面的圖忘記拍了。。。這個步驟下廚房裡好多,就是兩邊切下來,根據要求,堆成車的形狀。然後打發奶油抹面,這里我抹面用了450克左右的奶油
用抹面剩的一點奶油加可可粉,裱花袋剪個小小口,畫出窗戶,眼睛,嘴巴
再打發200克奶油,用紅曲米粉染色,小點的裱花嘴,做出顏色部分。車輪子是奧利奧餅干
⑹ 如何公平分配"蛋糕
兩個人分的話 ,一個人指定切的位置,切完後另一個人選。
⑺ 開車蛋糕放在哪個位置比較好
開車的時候,蛋糕最好是放在駕駛員的旁邊。
這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力矩的關系,因為離駕駛員以及離發動機越近,我們的車的位置就越平穩,蛋糕就不會被弄散。
但是如果擱在車後尾箱或者是後車坐的話,因為距離發動機比較遠,當車子進行轉彎的時候就非常容易被破壞。
⑻ 蛋糕送貨員該如何分配訂單
把遠的先放到車里的最裡面,把最近的放在最後面,這樣送貨時,先送近的,拿貨也就拿到最後面放進的,依次送就不會錯了。
⑼ 做好蛋糕和分配蛋糕的要求
說到蛋糕,人們不陌生。家裡有小孩子或老人過生日,一般少不了要從蛋糕店定製或購買一個或大或小的蛋糕。當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慶賀生日者懷著美好的祈願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後,便要將蛋糕分切給在場的每位祝福者品嘗,以表謝意。這里所說的「蛋糕」是對生日蛋糕的引申和比喻,做「蛋糕」比喻發展經濟,分「蛋糕」比喻社會財富的分配。
共享發展,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基礎上,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發展理念的完善。
做大「蛋糕」是前提,是基礎,只有把「蛋糕」做大,群眾提高生活、增加收入、改善居住、擴大就業等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分好「蛋糕」是目的,是動力,分好「蛋糕」,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⑽ 運用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知識,我們如何把蛋糕分好
什麼叫分好蛋糕?怎麼分好蛋糕?第一,分好蛋糕不是搞平均主義、人人分得相等的一塊,而應是根據各自在做蛋糕中的貢獻分得相應的一塊;第二,縮小收入差距不是不要差距,合理的、與貢獻差距相一致的收入差距是必要的;第三,在公有制經濟中分好蛋糕,就要貫徹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獎勤罰懶、獎優罰劣,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適時增加職工收入,規范國有企業高管的收入;第四,在私營和外資企業中分好蛋糕,就要確保工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處理好企業利潤與工資的分配關系;第五,從總的框架來講,要把蛋糕切分為三大塊——企業一塊、職工(勞動報酬)一塊、國家一塊,現在的問題是職工的一塊偏小,所以應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六,提高勞動報酬不能「刮風」,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只重行政命令,而應根據不同經濟成分、不同類型企業的具體狀況,提出統一性和差別性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並把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結合起來;第七,分好蛋糕重在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對低收入者來說應重在通過提高技術水平、知識水平、專業水平和勞動績效來增加收入,不能僅僅在不變的勞動績效和既有的蛋糕存量上不斷增大自己的一塊;第八,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