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甫洛夫的資料誰知道啊~~~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羅維奇(Pavlov,Ivan Petrovich 1849—1936)
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1849年9月14日出生於梁贊的一個牧師家庭,1860年進入神學院,1870年改變成為當牧師的初衷,進入聖彼德堡大學學動物生理學。1875年轉入軍事醫學院學習,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4年獲任軍事醫學院副教授,1890年起成為軍事醫學院葯理學教授,1895年起為生理學教授,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學研究的卓越貢獻而獲諾貝爾獎金。他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他是用條件反射方法對動物和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進行客觀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也是現代唯物主義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立者。他發展了謝切諾夫關於心理活動反射本性的學說,把反射解釋為有機體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詳細地研究了暫時神經聯系形成的神經機制和條件反射活動發展與消退的規律性,論述了基本的神經生理過程——興奮和抑制現象的擴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誘導的規律,提出了神經系統類型的學說和兩種信號系統的概念。他的條件反射理論是後來行為主義發展的奠基石,華生藉此構成行為主義綱領。
主要著作有:《心臟的傳出神經》 (1883)、
《主要消化腺機能講義》 (1897)、
《消化腺作用》 (1902)、
《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20年經驗:條件反射》 (1923)、
《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 (1927)等。
Ⅱ 巴甫洛夫發明了什麼
伊凡·巴甫洛夫(1849~1936)生於俄國梁贊城。父親是一名神甫。在梁贊神學校畢業後,考入彼得堡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先後獲自然科學碩士和醫學博士。畢業後,從事生理學研究,先後發明「假飼」實驗和「巴甫洛夫的小胃」等消化生理研究方法,成功論證胃的功能與神經系統有關,後又轉入心理學研究,發現「條件反射」,及兩種信號系統學說。
1904年10月,因消化生理學方面的重大成就,獲諾貝爾獎金,獲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稱號。
創立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學說,主要內容是關於條件反射和兩種信號系統的學說。巴氏學說在醫學、心理學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
被世界上130多個科學院、學會選為名譽院士與名譽會員,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生理學家」。
Ⅲ 巴甫洛夫是世界上著名的
巴甫洛夫於1849年出生於莫斯科東南方的Ryazan,他是有十一個孩子的鄉村牧師的長子,他曾進入教會學校念書,但是在讀了一些生理學的書籍後,他就放棄原先想要擔任神甫的計劃,而進入聖彼得堡大學攻讀生理學,1875年畢業後,又進入皇家醫學院就讀於1879年畢業。此後繼續留在該學院,1883提出醫學博士論文。在留學德國兩年後,1890年他被任命為聖彼得堡實驗醫學研究所葯學教授,1904年由於他對消化生理學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這期間他開始了著名的條件反射的工作,而在以後漫長的科學生活中,他對於這項工作一直保持者濃厚的興趣。尤其值得讓人注意的是他認為條件反射是研究頭腦的一種方法,而不是研究學習行為的方法。
1924年,蘇俄科學院為巴甫洛夫在莫斯科以東的地方設立一座生理學研究所,而且把改城改名為巴甫洛夫城,用以紀念他的偉大貢獻,此城市目前也已經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城市之一。他是一位精力充沛,有活力和令人著迷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積極的從事研究工作,直到1936年逝世為止,享年八十七歲。
巴甫洛夫獻身於研究工作,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無比的重要性。他具有真誠轉椅的目的,沒有為實際問題如薪金,衣者或生活條件所分心。可慶幸的是,1881年他結婚的妻子盡其一生來照顧他,使他得以避免世俗瑣事的困擾。巴甫洛夫和他的妻子過著極貧困的生活,直到1890年,在他41歲時,他才得到聖彼得堡軍事醫學院的葯理學教授職位。在他結婚後,有一時期他睡在他的實驗室的一張帆布床上,而他的妻子則寄居在一個親戚那裡;他們租不起一間套房。1883年,巴甫洛夫正在籌備他的博士論文時,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誕生了。這個孩子虛弱多病,醫生說,除非母親和孩子能到鄉村去,否則怕他活不了。經過一翻很大的努力,他們總算借到一筆路費去一個親戚那裡,但太遲了,小孩死了。六年之後,他們依然貧困,以至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得不再次寄居到親戚那裡,因為他們再也付不起一套房間的房租。八甫洛夫的一些學生知道他的經濟困難,借口他們請他做演講,送他一些錢。而巴甫洛夫馬上又把這筆錢用於新的實驗動物上,一點也沒有給自己留下。他獻身於他的工作是如此堅決,如此深切,以至他沒有特別為他的困苦所煩惱。有一次他說過,困苦從未使他有過「任何過分的擔心」。
在和別人的關繫上,他易於情緒激動,對他的研究助手經常是這樣。下面是人們談到他的一件軼事:在俄國革命期間,巴甫洛夫曾嚴厲的責罰他的一個助手,原因是實驗晚做了十分鍾;仗已打進了街道,但也不能影響他的研究。但是這累發作常常很快就會被至於腦後了。他的弟子們很明了什麼是對他們的期望,巴甫洛夫總是毫不含糊的告訴他們。他在待人方面即使不總是那麼周到,也總是赤誠與直率的。他被認為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很有一點幽默感,善於吸引學生及其他聽眾。在辯論中他是不講情面的,不過一旦他有了錯,他願意承認。下面這一段摘自巴甫洛夫的自轉,總結了他對自己一生的看法:『回顧我的一生,我要把他看作愉快和成功的一生。我得到了一生所需要的一切;我完全實現了我開始生活時所遵循的原則。我夢想在學術工作中,在科學中尋求幸福——而我也尋求到了。我嚮往有個和藹人作為我生活中的伴侶,而我也找到了像我妻子這樣的伴侶……他沉著的忍受在我任教授以前生活上的一切困苦,總是鼓勵我從事科學的熱情,她把她自己獻給了我們的家庭,正如我把我自己獻給了實驗室一樣。我曾拒絕在生活中使用狡詐和並非總是無可指責的一些作風,而我覺得沒有理由要為此感到悔恨;相反,恰好在這個問題上我現在倒找到某種安慰。』
Ⅳ 誰知道巴甫洛夫的資料啊急用~~~
巴甫洛夫
(2004-02-06)
巴甫洛夫(1849~1936),俄國生理學家。1849年9月26日生於俄國梁贊,1936 年 2月27日卒於列寧格勒。1875年從彼得堡大學數理系生物科學部畢業後,進入軍事醫學院深造,1879年在該 院獲學士學位,1883年獲博士學位,任生理學講師。1884~1886年在德國路德維希和海登海因實驗室進行心血管和胃腸生理學的研究。1888~1890年在彼得堡包特金實 驗室進行循環和消化生理學的研究。1890~1924年任軍 事醫學院葯理學教授,1891年起兼任實驗醫學研究所生 理研究室主任。晚年他又領導了蘇聯科學院生理研究所 (現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的工作。十月革命後,在列 寧格勒建立了專門研究條件反射的實驗站。
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從事心血管神經調節的研究, 提出了心臟營養神經的概念。1891年開始研究消化生理, 在「海登海因小胃」基礎上,他製成了保留神經支配的 「巴甫洛夫小胃」,並創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 性實驗方法(如唾液瘺、食道瘺、胃瘺、胰腺瘺等),揭示了消化系統活動的一些基本規律,並總結發表在《主要消化腺講義》一書中。為此他獲得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世紀初,他的研究重點轉到高級神經活 動方面。他第1次用生理學中的「反射」概念來理解「心 理性分泌」,建立了條件反射學說,其代表作是《大腦 兩半球活動講義》(1927)和《動物高級神經活動客觀性 研究實驗20年》(1923)。
1907年他當選為俄國科學院院 士;後又被英、美、法、德等22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 士。他是28個國家(包括中國)生理學會的名譽會員和 11個國家的名譽教授。
Ⅳ 關於巴甫洛夫的資料有什麼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羅維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1849-1936)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蘇聯科學院院士。1849年9月26日(俄舊歷9月14日)出生於梁贊。
巴甫洛夫是俄國一個鄉村牧師的兒子,他在當地的神學院受教育,後來就讀於彼得堡大學,專修動物生理學,1875年獲得學位後,成為醫學院里生理學的高級研究生,後來又出國去深造,與當時最傑出的生理學家們一塊兒從事研究。回國以後,巴甫洛夫任職於彼得堡軍事醫學院,他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關於消化的研究上,並以其在消化方面的傑出研究而獲得了1904年的諾貝爾獎。與其他心理學家不一樣的是,巴甫洛夫並不願意做一名心理學家,相反,作為一名嚴謹的自然科學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對當時的心理學,反對過分強調「心靈」、「意識」等看不見、摸不著的僅憑主觀臆斷推測而得的東西。他甚至威脅說,如果有誰膽敢在他的實驗室里使用心理學術語,他將毫不留情的開槍將他擊斃。然而,這樣一個如此鄙視心理學的人,卻在心理學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雖然那並不是他的初衷!
1875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1879年畢業於軍事醫學研究院,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4年起在軍事醫學研究院任副教授、教授等職,領導過實驗醫學研究所生理研究室工作。1901年為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1907年為正式院士。
從1878年1890年,巴甫洛夫重點研究血液循環中神經作用的問題。當時,神經系統對於許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調節作用還沒有被人們清楚地認識。在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下,巴甫洛夫堅持研究。他發現了胰腺的分泌神經。不久,他又發現了溫血動物的心臟有一種特殊的營養性神經,這種神經只能控制心跳的強弱,而不影響心跳的快慢。科學界人士把這種神經就稱為「巴甫洛夫神經」。巴甫洛夫自此開辟了生理學的一個新分支--神經營養學。
從1890年開始,巴甫洛夫進入他研究工作的第二個時期--消化系統的研究。他發明了新的實驗方法,不錄用被麻醉的動物做急性實驗(每次實驗完了,動物也就死掉了)而最用健康的動物傲慢性實驗,從而能夠長期觀察動物的正常生理過程。他還創造了多種外科手術,把外科手術引向整個消化系統,徹底搞清了神經系統在調節整個消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學方面的出色成果而榮獲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
1924年任蘇聯科學院巴甫洛夫生理學研究所所長。巴甫洛夫的科研分屬心臟生理、消化生理、高級神經活動生理3個領域。在高級神經活動生理領域的研究成果尤為豐碩。他證明了大腦和高級神經活動由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雙重反射形成;揭示了「精神活動」是大腦這一「物質肌肉」活動的產物,同樣需要消耗能量。他提出:人除第一信號系統即對外界直接影響的反應外,還有第二信號系統即引起人高級神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的語言;正是這第二信號系統學說揭示了人類特有的思維生理基礎。
他的科學貢獻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屬於三個領域,即心臟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級神經活動生理。他提出了兩個信號系統學說。他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對於醫學、心理學以至於哲學等方面都有影響。
巴甫洛夫從事生理學研究六十餘年,為人類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巴甫洛夫1936年逝世,有《巴甫洛夫全集》6卷(蘇聯科學院出版)傳世。
巴甫洛夫在心理學界的盛名首先是由於他關於條件反射的研究,而這種研究卻始於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實驗將他推向了心理學研究領域,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心也充滿了激烈的斗爭,但嚴謹的治學態度終於還是使他冒著被同行責難的威脅,將生理學研究引向了當時並不那麼光彩的心理學領域,而後來,該項研究的成果――條件反射理論又被行為主義學派所吸收,並成為制約行為主義的最根本原則之一。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界的第二大貢獻在於他對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劃分,而這同樣始於他對狗的研究。他發現,有些狗對條件反射任務的反應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樣,因而他開始對狗進行分類,後來又按同樣的規律將人劃分為4種類型,並和古希臘人提出的人的4種氣質類型對應起來,由此,他又向心理學領域邁進了一步。到老年的時候,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的態度有了松動,他認為:「只要心理學是為了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這並不表明他願意把自己當作一位心理學家。直到彌留之際,他都念念不忘聲稱自己不是心理學家。但盡管如此,鑒於他對心理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人們還是違背了他的「遺願」,將他歸入了心理學家的行列,並由於他對行為主義學派的重大影響而視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主要著作有:
《心臟的傳出神經》 (1883)、
《主要消化腺機能講義》 (1897)、
《消化腺作用》 (1902)、
《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20年經驗:條件反射》 (1923)、
《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 (1927)等。
Ⅵ 巴甫洛夫簡介
中文名:巴普洛夫
國別:俄國
英文名:Pavlov
生卒:1849.9.26~1936.2.17
[編輯本段]【人物簡評】
他是第一個用生理學實驗方法來研究人和高等動物的大腦活動,並創立了大腦兩半球生理學和條件反射學說的人。臨終前的病中,他還時刻不忘觀察和記錄自己的病情,正如他所說:「就是死也要死得像個科學家。」
[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1870年在聖彼得堡大學學習動物生理學,1875年轉入軍事醫學院學習,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學研究的卓越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金。他又是用條件反射方法對動物和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進行客觀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也是想帶唯物主義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立者。他開始時研究血液循環和消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 從1903年起連續30年運用「條件反射」方法研究了動物的行為、心理活動,並提出了人有第一和第二兩個信號系統的思想,認為人除了有第一信號系統――對外部世界的映象產生直接反映之外,還有第二信號系統,即引起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的語言和符號反映功能。由此建立了高級神經活動的新學說。
他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把人腦的「第二信號系統」看作是先天性大腦機能,不僅對醫學界和生理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力,而且也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哲學的有關語言和思維的相互聯系影響較大。至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有關感覺反映和邏輯認識之間的聯系依然是建立在巴浦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編輯本段]【傳世名言】
1.在自然科學中創立方法,研究某種重要的實驗條件往往要比發現個別事實更有價值。
2.鳥的翅膀無論多麼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氣的支持,就絕不能是鳥體上升。事實就是科學家的空氣。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1849年9月26日,巴普洛夫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是位鄉村牧師,母親替人家做飯補貼家用。
巴普洛夫自小學習勤奮,興趣廣泛。由於他父親喜歡看書,家中有許多像赫爾岑,車尼爾雪夫斯基等人的進步著作,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閣樓上,讀父親的藏書。盡管巴普洛夫出身於宗教家庭,但他本人並不想像父親一樣一輩子當一個牧師,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21歲那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彼得堡大學自然科學系。他和弟弟盡管在大學里學習優異並且年年獲得獎學金,但是生活還是比較清貧,需要給別人做家庭教師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為了節省車費他們每天都要步行走很遠的路。巴普洛夫在大學里以生物生理課為主修課,學習十分刻苦,為了使實驗做的得心應手,他不斷練慣用雙手操作,漸漸地相當精細的手術他也能迅速完成,老師很欣賞他的才學,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巴普洛夫不懂就問,每次手術都做的又快又好,漸漸的有了名氣。巴普洛夫四年級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另一個同學合作,完成了關於胰腺的神經支配的第一篇科學論文,獲得了學校的金質獎章。
1875年,巴普洛夫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成為了自己老師的助教,同年他又考上了聖彼得堡的大學醫學院。1878年,他應俄國著名臨床醫師波特金教授的邀請,到他的醫院主持生理實驗工作,實驗室聽起來好聽,其實就是一間破屋子,它既像看門人的住房,又像一件澡堂,巴普洛夫卻在這里工作了十餘年。31歲那年他和教育系的女學生塞拉飛瑪結婚,婚後妻子把他們的生活料理得井然有序,巴普洛夫不僅能安心工作也能好好地休息。
巴普洛夫後來研究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對於心臟的影響。1833年寫成「心臟的傳出神經支配」的博士論文。獲得帝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博士學位,講師職務和金質獎章。
從1888年開始,巴普洛夫對消化生理進行研究。巴普洛夫在狗的身上接上簍管來觀察消化液在胃裡的作用,並取得一些功效。他將三個管子接在狗的食道和胃道,然後進行假飼,幾分鍾後無數細小的胃腺便分泌出胃液。一隻狗一次可以分泌出一公斤的胃液,經過加工,可對胃酸低的病人進行治療。
他還發現分布在胃壁上的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與胃液的分泌有關。用同樣的方法分泌胃液,迷走神經切斷,就不再分泌。但如果不假飼,只刺激迷走神經,也能分泌胃液。是什麼東西對迷走神經產生了刺激?原來味覺器官感受到了食物刺激,便會通過神經傳給大腦,通過大腦傳給迷走神經讓胃液分泌。這就是條件反射學說。為此他領取了「諾貝爾獎」的生理學醫學獎。他是第一個享受的這個榮譽的俄國科學家。十月革命的初期,俄國人民生活極端貧困但巴普洛夫並未停止研究。85歲那年,他得了肺炎,在病中還不忘觀察和記錄自己的病情。1936年2月17日,在他最後失去知覺的兩個小時里,他喃喃說到:「我的腦子出現了一些執拗的思想和不由自主的運動,顯然是神經系統開始混亂,快去請神經病理學家。」
巴普洛夫逝世後,蘇聯政府在他的故鄉梁贊建造了巴普洛夫紀念館,並設立紀念碑,巴普洛夫及其學說永遠留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Ⅶ 請問有誰知道蘇聯英雄巴普洛夫以及巴普洛夫樓的故事
在蘇德戰場的轉折之戰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向斯大林格勒的"一月九日"廣場處的一座大樓發動了猛烈進攻.近衛軍中士巴甫洛夫率領一個戰斗小組死守此地達兩月之久,他們頂住了敵機的轟炸,坦克的襲擊,步兵的射擊,到最後,這棟樓被德軍摧毀了.但樓雖倒了,陣地還牢牢掌握在他們的手裡,直到全部犧牲,他們為第十三近衛師的防禦作戰做出了巨大貢獻.為表彰他們的功勛,戰後重建的這座大樓被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
Ⅷ 巴甫洛夫的稱呼
巴普洛夫的全稱是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為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
Ⅸ 巴甫洛夫資料
http://ke..com/view/13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