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分蛋糕如何實現正義
擴展閱讀
蛋糕店打下手工資多少 2025-08-18 23:26:40
蛋糕絨毛線是什麼 2025-08-18 23:06:29

分蛋糕如何實現正義

發布時間: 2023-07-07 15:37:45

『壹』 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中如何實現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統一

從側重「做蛋糕」到「做大且分好」蛋糕。

首先,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關系,本質上是生產與分配的關系。即生產決定分配,且分配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於生產。

其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做大蛋糕側重物質基礎,解決效率的問題;分好蛋糕側重分配結果,解決公平的問題。從新中國的歷史上看,忽略二者任一方面,都將造成共同富裕的理論緊張與實踐障礙。

公平是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著他應承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承擔著少於應承擔的責任,或取得了多於應得的利益,這就會讓人感到不公平。也指按照一定的社會標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當的秩序合理地待人處事,這是制度、系統、重要活動的重要道德品質。


公平正義含義:

所謂公平正義,在現代漢語大詞典(1999年版)中的意思就是說公正而不偏袒沒有偏私,一般來說,反映的是人們從道義上、願望上追求利益關系特別是分配關系合理性的價值理念和價值標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會產生公平正義的問題。但要准確把握公平正義的內涵,必須用歷史的、具體的、相對的眼光來分析。

『貳』 青少年普法蛋糕怎麼分才公平

青少年普法蛋糕分才公平的辦法是:每人一塊。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肩負日後建設國家的重大責任,同時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安寧的重要一環。同時青少年也具有十分強的可塑性,充滿了希望,蛋糕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

『叄』 甲乙二人分一塊蛋糕,為如何公平切分爭執不下。有人出了個主意:讓一個人來切,另一個人先挑。

這個辦法很妙啊。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切蛋糕的會盡可能做到公平。對社會有很好的啟示,我們政府有新法規出台時,先在社會徵求群眾意見,為了保障自身利益,大多數人的利益,大家應該會提出相對公平的意見。

『肆』 切蛋糕者最後拿蛋糕什麼原則

應該只有主人才切蛋糕,主人先切蛋糕給客人自己最後拿是謙讓的意思。以尊老愛幼為原則、以尊敬師長為原則、以尊敬長輩為原則、以先人後己為原則、以女士優先為原則等等。

『伍』 兩個飢餓的人分蛋糕的問題是誰最先提出來的

溫室效應

簡介
[編輯本段]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如果大氣不存在這種效應,那麼地表溫度將會下降約330C或更多。反之,若溫室效應不斷加強,全球溫度也必將逐年持續升高。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溫室效應是怎麼來的?我們能做什麼?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所以,另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氣本身相同氣體和雲所發射出的紅外輻射。大氣輻射向所有方向發射,包括向下方的地球表面的放射。溫室氣體則將熱量捕獲於地面- - 對流層系統之內。這被稱為「自然溫室效應」。大氣輻射與其氣體排放的溫度水平強烈耦合。在對流層中,溫度一般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從某一高度射向空間的紅外輻射一般產生於平均溫度在-19℃的高度,並通過太陽輻射的收入來平衡,從而使地球表面的溫度能保持在平均1 4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導致大氣對紅外輻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強,從而引起由溫度較低、高度較高處向空間發射有效輻射。這就造成了一種輻射強迫,這種不平衡只能通過地面- - 對流層系統溫度的升高來補償。這就是「增強的溫室效應」。

『陸』 三個極度自私的人分一個蛋糕,採用什麼策略,能讓三人都覺得公平

這是著名的 cake cutting 問題。Fair division
所謂「三人都滿意」,數學上有多種可能的涵義,常用的兩種是:
公平:三人都認為自己的一份不少於 1/3

無怨:三人都不覺得別人拿得比自己多 Envy-free

無怨一定公平,但是公平不一定無怨。
daniel 的答案,上面這兩個條件都不滿足,只會引起自責,不算滿意/公平,是錯的。

兩人的情況很簡單:我切,你選。
三人的情況曾經長時間沒有解,40 年代找到公平程序,80 年代發表無怨程序。
多人的無怨切法還沒有完滿解決。

daniel 的答案是一種「走刀程序 moving-knife procere」。真正達到「無怨」的 走刀程序 見 Stromquist moving-knife procere,80 年代由 Stromquist 提出。
需要一個裁判,從左向右走刀,三人拿著刀站在裁判右邊,保持在平分右邊蛋糕的位置(按各自標准)。一旦三人中有一個喊「切」,此人獲得裁判左邊的蛋糕。然後三人中位於中間位置的那位(B)把刀切下。沒蛋糕的兩位中,離裁判近的那位獲得中間那塊,遠的那位獲得右邊那塊。
容易證明,三人都認為自己的那份最大。
走刀程序的壞處是連續,假設了兩人同時叫停的概率為零,假設了蛋糕無限可分,現實中不好操作。
一個離散程序是 Selfridge 60 年代由 Selfridge 提出,90 年代由 Conway 獨立提出並發表。
A 按照自己的標准把蛋糕切三塊

如果 B 認為最大的兩塊一樣大,那麼把 C,B,A 的順序選蛋糕,結束。
如果 B 認為其中一塊 M 最大,他就從 M 削去一小塊 R,使之與第二大的那塊一樣大,把 R 放在一邊。

C 先選。如果 C 沒有選 M,那麼 B 必須選 M,否則一切正常,A 拿最後一塊。

B 和 C 中沒拿 M 的那位,把 R 分成三份,讓 B 和 C 中拿了 M 的那位先挑一份,然後 A 選一份,最後一份留給自己。結束。
可以證明,三人都認為自己的那一份最大,證明見維基頁面。

四人無怨分割的走刀程序,1997 年由 Brams, Taylor and Zwicker 提出。多人無怨分割的離散程序,1995 年由 Brams and Taylor 提出,但是需要切的次數可能無上界,因此應該說尚未完滿解決。

以上是「無怨」的切法。「公平」的切法要簡單一些,這里有一個很通俗的介紹:Mathematics In Europe,波蘭數學家們做了很大貢獻。針對 n 人的一般公平程序如下(Banach and Knaster 提出):
先排好順序。

第一個人切出他認為的 1/n。

按順序,每個人都判斷一下,這一份是不是太大。是的話就削掉一點並進原來的蛋糕,不是的話跳過。

所有人都判斷過後,這一塊給最後削過蛋糕的那位;如果沒有人削過蛋糕,這塊給第一個人。

重復 2-4,直至最後剩兩人,用我切你選的方式決定。

n=3 的簡化程序由 Steinhaus 在 1943 年提出。@朴三世 的答案是 Steinhaus 程序的過簡版本,是錯的。存在的問題是,A 先選,B 第二個選,如果 B 選走的那杯不是 A 認為的最少的,那麼整個過程就不公平了。

====補充====
為何 公平 不一定 無怨?這當然首先是根據數學定義,其表述就已經點明了這個邏輯關系。
而這兩個概念的現實意義,是因為同一塊蛋糕對每個人的價值不同。
比如下面是一個誇張的例子:
假設一個蛋糕,上面有不同的口味,巧克力,奶油,草莓等。參與分蛋糕的人口味不同,因此對不同部分賦予的價值也不同。這里幾何上簡單的平均分配就不能解決問題,而公平分配也不一定能讓人滿意。這就是這個數學問題要解決的問題。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許多人堅持的「第一個切的最後選」,不論是@王成的五字超簡版,還是@陳啟航的冗餘「嚴謹」版,都是錯誤的,前者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演算法。 第一個切的人會按自己的標准盡量平分,但這不一定是其他兩人的標准,使得另兩人間可能出現不公平的情況。

比如 A-B 切 C-B-A 選的「策略」,以下就是一個不公平的情況:
A 按照尺寸切出自以為的 1/3 和 2/3,但在 BC 看來,因為小的一塊有更多巧克力,所以價值分別是 3/7 和 4/7。此時 B 的最佳策略是切出自以為的 3/7,3/7 和 1/7,C 眼光相同,但在 A 看來分別是 1/3,1/2 和 1/6,其中第二塊尺寸更大,只是巧克力不多。如果按照 C-B-A 的順序選,那麼 A 只可能拿到他眼中的 1/6,和 BC 眼中的 1/7。

『柒』 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①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

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如下:

注重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關系,努力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和諧穩定。這是貫徹落實滲態凳科學發展觀,實現以人為本、叢旅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理順社會情緒,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立有效機制,合理配置生產和分配環節的資源,是確保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條件閉缺。

經濟發展的內涵既包括較快增長,也包括合理分配。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在堅持抓增長的同時,要把搞好收入分配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捌』 有人把共享發展必做分蛋糕,你認為怎樣正確處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辯證關系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證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最主要的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但是,「並不是說等著經濟發展起來了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

(8)分蛋糕如何實現正義擴展閱讀: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做大「蛋糕」是前提和基礎,只有把「蛋糕」做大,群眾提高生活、增加收入、改善居住、擴大就業等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分好「蛋糕」是目的和動力,分好「蛋糕」,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