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拿破崙蛋糕多少錢一個
如果只是一小塊的話,大概也就是十塊錢左右吧。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復,師傅要把搓好的麵皮不
⑵ 這幾道上世紀流傳下來的中式西餐,如今還能吃到
- 風物君語 -
聖誕不捧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
什麼是「土創西餐」?
顧名思義, 「土創西餐」就是屬於中國人的西餐 ,與平安夜送蘋果保平安有異曲同工。19世紀末,西餐開始進入中國。民國時期,吃西餐變成了「倍兒有面子」的生活方式。廣州、上海、天津、北京、哈爾濱、武漢等大城市,西餐館為了迎合本土食客的口味,加入了中式食材和烹飪手法,「中式西餐」就被創造了出來。
上海是最早吃上土創西餐的城市嗎?
覓食關鍵詞: 德大西餐社、凱司令西點房、紅房子西菜館
以寫上海風情而著稱的女作家程乃珊說, 在上海的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蛋糕」 ,俄羅斯人沒聽說過「羅宋湯」,葡萄牙人不識「葡國雞」……一點不必驚訝:這是上海人獨創的海派西餐。
海派西餐,獨指上海人改良出來的西餐 ,以羅宋湯、炸豬排、上海色拉三大名菜為首,另外還有烙蛤蜊、烙蟹斗、金必多濃湯、拿破崙蛋糕等。
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後,西風東漸,上海成為中國最洋氣的城市。法式、德式、英式、俄式、意式、美式六大菜系進駐。1937年前,上海西餐館就達到了200多家, 其中德大西菜社、凱司令西點房、紅房子西菜館至今依然是網紅打卡聖地。
不過,這也讓人會產生誤解,以為上海人是最早見識西餐的中國人,這可是大大的錯誤!
西餐,為粵菜添把火
覓食關鍵詞:澳門船屋葡國餐廳、香港太平館餐廳(廣州也有)
最早創造「土味西餐」的地方應該是廣州。 作為清朝閉關鎖國時唯一向西洋商人開放的通商口岸,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廣州就出現了西餐廳——當時,廣東西式菜館主要集中在東堤大沙頭和沙基谷埠等地,後來陳濟棠主政時,西餐館更是達到鼎盛,有數十家之多,直到民國時期,西式餐飲的重心才轉移到上海。
今天我們吃的很多粵菜,其實都有西菜的影子。 黑椒牛柳,吸收了國外黑椒牛排的做法,以中式煎炒製作牛柳,搭配西餐中的黑椒口味。
廣東巨富、著名 美食 家江太史公的孫女江獻珠回憶,祖父當年家常飯餐中西兼備, 最合祖父口味的免治牛肉是奶油薯茸圍在碟邊,牛肉與雞肝混合剁碎炒香 ,加個蚝油寬芡,放在碟中央,她評價「正是最前衛的fusion cuisine(融合菜)」。
除了廣東本土,在港澳更能覓得「土創西餐」的蹤跡。 香港茶餐廳常見的菠蘿油,便是香港人對英式麵包的改造 ——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成表面脆皮,為平凡的麵包增添了靈魂!除此之外,還有紅酒煎鮑魚、紙包雞、鐵扒牛肉等「西式粵菜」。
澳門土生葡人,把「土味西餐」打造成一道風景線。大航海時期,葡萄牙的、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的食材、調料,一路帶到澳門,又融合澳門當地的粵式烹飪特色,創造出獨具風格的葡國菜。其中, 大名鼎鼎的葡國雞就是代表 。細數葡國雞的食材,有葡萄牙的黑橄欖,印度的咖喱,泰國的椰漿和廣東人的「主食」——雞,很符合當前「地球村」的概念。
北京,西餐廳開在醫院里
法國的「大眾點評」——米其林指南,評過了上海和廣州,偏偏沒有評我大首都北京。但老北京的西餐館,開張的日期也要早於上海。
清末 美食 大家,同時也是珍妃、瑾妃的堂侄孫唐魯孫說,息侯金梁(也是一位與清宮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大學者)曾告訴他,在清代歷朝實錄滿洲檔案里,看到康熙初年,宮里就添制了西餐所用刀叉器皿,還僱用洋廚,接待外賓——重點是, 平日這些洋廚子閑著無事,還准他們在宮外開館子。
唐魯孫回憶, 北京最早的幾家西餐廳開在醫院里 ,尤其是位於東交民巷的德國醫院(北京醫院的前身)和法國醫院。前者為了配合德國醫生的口味,食堂里提供各種德式香腸,據說有一種把牛肝絞碎成泥灌的腸子,現做現吃,比現在的「喜茶」還要受歡迎。當時幾位被通緝的軍閥政客,一逃進東交民巷,都想盡方法住進德國醫院,就是為了那裡的好伙食。
最具代表性的是 東安市場里的森隆西餐部,它整整佔了一層樓 。「主顧是東北城的王公貴族以及殷富人家,那些人家既想趕時髦吃大菜,可是又不敢吃血滋呼拉的牛排,同時又怕跟黃頭發藍眼珠兒人一塊兒進餐,拿刀用叉失了禮儀,所以都喜歡到森隆吃西餐。」
民國大「吃貨」梁實秋當年最愛逛那裡,他雖然嘲笑森隆西餐部「 西菜很特別,中國菜味十足,顯得土氣 」,但他自己也喜歡叫那裡的咖喱雞外賣,一塊錢可以買四隻小嫩雞煮的咖喱雞,還附有一大鍋湯。
森隆西餐部在當時人氣極高,各路名人前來打卡,比如程硯秋最愛把稻香村各式各樣的熏醬鹵臘切上一大盤,就著麵包、牛尾湯,說是「比什麼山珍海味都來得落胃了」。而畫家陳半丁最愛森隆的 乳酪義大利面,最妙的是,撒的不是帕爾瑪火腿,而是中國金華火腿。 「咸里帶鮮,比洋火腿高明多多矣」。
老字型大小的洋時光
說到民國時期的「土味西餐」,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回民大廚——褚祥。他是西來順的掌勺,喜歡把西餐食材和烹飪技術融合到清真菜里,比如蘆筍、沙拉醬、咖喱粉、起司粉、辣醬油等,創造出70多道新派清真菜,有茉莉竹筍、牛奶扒四白、鴨泥麵包等。1935年有媒體寫到:「 西長安街的西來順飯庄,在教門館子中比較最摩登 ……,往往運用思想,發明一些新菜式,介於半中半西之間,也介於葷素之間,闊人請客,朋友小吃都行得。」
最有名的是鴨泥麵包,把新鮮吐司切成寸方塊兒,用香油炸透,脆而不焦,保持熱度; 同時把鴨脯搗爛,用極熱高湯煨好。上菜時,把炸麵包丁倒入滾燙的鴨湯中 ,「嗤拉」一聲,香氣四溢,極為驚艷。很多人慕名而來,專點這道「嗤啦」菜。上世紀30年底後期,褚祥在西來順鼎盛時期突然病逝,嫡傳弟子也四散海外,西來順一度歇業。如今,重新開業的西來順早已搬到西交民巷西口把角兒,招牌菜是馬連良鴨子、宮保雞丁、油潑羊肉,好吃倒也好吃,但跟褚祥沒什麼關系了。
來北京,吃俄餐
覓食關鍵詞:莫斯科餐廳、三寶樂餐廳
說到底,在當年的北京,西餐只是上流人士和摩登群體的心頭好,普通人不過偶爾嘗嘗鮮。上世紀20年代初期,一家報紙在北京做了 「大數據」統計,結果回答愛吃西餐或者「中式西餐」、「西式中餐」、「兼食中西食」的人加起來才570人,只佔總數的23%。 相反,西餐傳統被保留到傲居北方洋氣榜首的天津去了。
如今,在北京最有名的老字型大小西餐館一個是莫斯科餐廳,一個是三寶樂西餐廳 ,都是1954年才興建的,主打俄菜,招牌菜包括紅菜湯、罐燜牛肉、奶油蘑菇湯、首都沙拉、奶油烤雜拌兒等,尤其被稱為「老莫」的莫斯科餐廳,更是一代人的記憶。
當年的莫斯科餐廳華麗、高貴、隆重,食材直接從蘇聯進口,相當地道。 這里最初並不對外,只服務於蘇聯專家、駐華官員和赴俄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國家領導人甚至還在此舉辦國宴。1984年,莫斯科餐廳曾編寫過一本菜譜《俄式大菜六百例》 ,僅湯類就130多種。今天老莫作為一個懷舊的符號,氣勢不比當年,味道更是打上「情懷」的濾鏡,也無從比較。
另外還有一家主打俄餐的老字型大小大地西餐廳,創建於1945年,1980年又重新開業,從西長安街到西四,幾經變遷,磕磕絆絆,如今仍在缸瓦市教堂對面,但已物是人非,據說也快要拆掉
清朝的徐珂曾在《清稗類鈔》里曾譏諷:
「今繁盛商埠皆有西餐之肆,然其烹飪之法,不中不西,徒為外人擴充食物原料之販路也。」
他大概不會想到,100多年後, 美食 再無國界,融合菜反倒成為世界潮流。沒准再過100年,平安夜送的平安果,也能成為世界人民都遵照的傳統呢。
你吃過土創西餐嗎?
-END-
文丨曲亭亦
編輯丨百萬
參考資料
《中國飲食史》,徐海榮主編,杭州出版社
《民國時期的西式風俗文化》,李少兵,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天下味》,唐魯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江獻珠
⑶ 如何優雅地吃拿破崙蛋糕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派皮的做法有三種:反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inversée)、經典折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classique)和快速折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rapide)。這三種做法做出來的千層派,酥脆度是依次遞減的,困難度和耗費的時間也是依次遞減的。我想有的常點拿破崙的知友可能也注意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有些店的千層派很酥脆好切,有些卻堅硬到難以切開,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嘛,就是因為派皮用的不一樣。反疊派皮是容易切開的,經典折疊派皮能不能切開要看新鮮度,快速折疊派皮的話就別指望能切開了直接上手吧……所以說,一分錢一分貨,對待不同的派皮,是有不同的吃法的。反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inversée)的工序是這三種做法中最復雜與困難的,需要用黃油包裹面團,再不停的折疊、擀薄、壓制。雖然最難做,但口感卻最好,比接下來會進行說明的兩種派皮都要來得酥脆,也特別好切。今天我點的這款千層派用的就是反疊派皮,輕輕鬆鬆就能切下來。當然,既然費工費時,價格也不便宜,售價一個差不多60人民幣。那麼,對於這種夠酥脆的能切開的千層派,有一種優雅的吃法,使用刀叉將千層酥側躺下來,切一大塊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店裡都能這么費力費時的做反疊派皮的(我也不是每天都有錢去點一個60人民幣的千層派的……)大部分的平價拿破崙,用的幾乎都是快速折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rapide),能用經典折疊派皮(pâte feuilletée classique)的都很少。快速折疊派皮是直接將黃油和面團混合在一起的,少了很多折疊步驟,於是黃油的分布不如折疊派皮均勻。使用快速折疊派皮的千層派,剛出爐的時候可能與前兩種派皮差別還不算大,但如果放上一會兒,黃油就會慢慢地與面團融合成一體,變得漸漸堅硬,而無法順利切開了……怎麼優雅的吃它?如果你運氣好,碰上的是剛出爐的拿破崙,那麼還有可能切開它,請參考之前的優雅方式。如果你運氣不太好,沒碰上剛出爐的……咱還是別跟自己費勁了,直接上手一層層揭開吃吧……
⑷ 請問那裡買的拿破崙蛋糕最好吃
五粒星選擇 *****
全港最出名的拿破崙是 Amigo (雅谷餐廳), 口感極之松化 , 真材實料。
除了堂食, 還有預訂拿破崙蛋糕, 大約系 $150/lb
你可以上去 openrice 看看大家的評價, 90%人都說好味的!
openrice/big5/sr2?shopid=63&start=30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79A
電話:2577-22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粒星選擇 ****
銅鑼灣崇光地庫的一間餅店 Antique Patisserie & Fine Chocolates (近扶手電筒喊腔梯)
有一種叫 Mille Feuille 的「拿破倫式蛋糕」 $250 一個
和傳統的拿破崙蛋糕不同, 兩塊餅夾著的是軟軟的海綿蛋糕, 沒有吉士那麼甜膩。
(上鄭行衫星期我買了給媽媽作生日蛋糕, 她贊口帶中不絕)
openrice/big5/sr2?shopid=15317
地址:銅鑼灣軒尼斯道555號崇光百貨地庫2層
電話:2573 699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粒星選擇 ****
Mimosa Patisserie 是這近年做得相當不錯的餅店, 拿破倫是有 order 才做, 所以要早一點預訂。
這間是味道和賣相都好而價錢又不貴的選擇。
openrice/big5/sr2?shopid=11855
地址:北角天後電氣道22至52號金殿大廈商場36N
電話:2806 0782
----------------------------------------------------------------------------------
以上 3 間都勢必好味過美心、東海堂等普通貨色, 要見真章, 就要看做出來的拿破倫會否走曬樣, 扁塌塌的。
希望你朋友有個難忘生日 =),參考: 我只懂得中國香港區的名餅店,Tony Wong.... Super Very Good.,以下地方有得訂拿破崙, 我見過佢的什果拿破崙(out of website), 好鬼靚
所以我都學過cake shop的拿破崙, 我覺得好好食.
如果你想當生日旦糕送比朋友, 佢仲會教你整生日牌(DIY).
.geocities/sakura.baking,
⑸ 北京馬克西姆餐廳一般消費多少錢
現在馬克西姆只有法式正餐了,西式便餐取消1年多了。
現在套餐分為三種,360元/套、480元/套和600元/套,另加15%的服務費。
這三種套餐均含頭盤、湯、主菜、甜點和咖啡茶,只是菜不一樣。
如果是周一至周五的午餐時間去,還有商務套餐,168元/套,另加15%服務費。
零點的話推薦鵝肝批、焗蝸牛和煎牛排。
酒從120元到19800元的都有,如果要好的朋友可以選瓶絕對超值的路易艾希納的梅洛或赤霞珠(220元),如果是請重要客人可以選萊利酒庄2005(980元)。
⑹ 西餐中主要的甜點都有什麼
1、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是一種帶咖啡酒味兒的義大利甜點。以馬斯卡彭芝士作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餅干取代傳統甜點的海綿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材料。吃到嘴裡香、滑、甜、膩、柔和中帶有質感的變化,味道並不是一味的甜。
2、土豆泥
土豆泥是以土豆為原料,添加一些相應的調料,放到容器中煮熟,以工具搗成泥狀,或是先將土豆煮熟後去皮搗成泥再加入其他輔料攪拌均勻,所做成的一種食品。
3、黑森林蛋糕
黑森林蛋糕是著名的德國甜點,它融合了櫻桃的酸、奶油的甜、巧克力的苦以及櫻桃酒的醇香,能夠經得起各種口味的挑剔,深受大眾喜愛。
4、拿破崙蛋糕
拿破崙蛋糕是經典的法式甜品,又可以稱為千層酥,由多層酥皮夾吉士組合而成,口感集松化和嫩滑於一體,造型層次分明,甜蜜的滋味讓人想要一嘗再嘗。
5、薩芭雍
薩芭雍是一道混合了酒香和蛋香的義大利甜品,酒香濃郁,將濃稠柔細的蛋糊,覆蓋於應季水果上,再加上微微烤過後的所散發出來的焦香,使人一經品嘗就再難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