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沒有生日蛋糕的那些生日
至今,生日蛋糕在我心裡,都是可有可無的。我和先生相識、相愛、結婚,6年12個生日幾乎都沒有蛋糕。不僅是現在,以前的生日也基本沒有蛋糕。十八歲那年生日,我才吃到我人生中第一個蛋糕。說到這,也許有人疑問:你是有多老?其實我還是80年代的孩子。
過生日,不吃蛋糕那吃什麼呢?替代生日蛋糕的物品就多了。可能是自家養的一隻雞或一隻鴨,可能是兩塊巴掌大的瘦豬肉,也可能是兩只清水雞蛋,更有可能是一隻西瓜。無論是怎樣的物品,對於我來說,都比生日蛋糕吸引力足。
兒時的農村,家家戶戶屬於自產自銷型,自家地里種什麼蔬菜,家裡就吃什麼蔬菜。自家養什麼禽類,家裡就有什麼葷菜,當然,這里排除了豬肉,一般自家養的豬是年前才殺,平時也會從小販那買些豬肉回來改善生活,至於多久改善一次?也許十天,也許半個月吧。所以,我對家人生日時間是清清楚楚的,因為,有人過生日,就有好吃的了。
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哥哥在外地求學,從我記事起,就是我、姐姐還有母親一起生活。我們三兄妹誰過生,母親都會額外煮上兩只雞蛋。兩姊妹或者三兄妹,還要加上母親,兩只雞蛋怎麼夠分?是的,也就是說,只有過生日的人才能吃到雞蛋,其他人是沒有的。
可能因為我最小也最惹人疼愛的緣故,我過生日時,母親對我總我額外獎賞。比如,有一次我過生日,母親買回半斤肉,按照常規的方式,就是炒來吃,吃飯的時候給哥哥姐姐多夾上兩筷子:「今個你過生,多吃點。」那次,母親特別切了兩塊薄薄的瘦肉給我,那兩塊瘦肉,足足有我手掌大,相當於平常肉塊的6、7塊。沒等母親炒好別的菜,我就早早守在餐桌邊,緊緊盯住那兩塊大大的瘦肉了。
因為我的生日在夏季,暑假哥哥在家,家裡人數多一些,母親就會殺一隻雞或一隻鴨來改善生活。過生日的我,就能特別地享用到一隻大大的雞腿或者鴨腿。
10歲生日,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二姨給我家送來兩只大西瓜,我家裡沒栽種西瓜,母親是特別持家的人,不常買回來吃,兩西瓜對於我說真是「尤物」。西瓜就放在屋後的水井邊天然冰鎮,我隔那麼久就要去撥弄一下,然後問母親什麼時候吃瓜,母親說我生日吃,我很高興。誰知第二天突然肚子疼,母親用傳統方式給我拔火罐,我自然不樂意。母親便說:你拔完火罐咱就吃瓜。我要求:讓我抱著西瓜,火罐拔完立馬就切開吃。誰知母親往米筒裡面紙丟多了,直接把我肚臍周圍燙了一圈大水泡,那個生日,就含著淚水吃著西瓜過的。最可氣的是,母親看見我那樣還一個勁偷偷地笑。
12歲生日,母親對我的獎賞就是一袋果凍。是那年生日我恰好中暑,吃什麼吐什麼。母親一改以往的「小氣」,甚至不用我抱著她的大腿哭鬧,心疼地拉著我到商店的櫃子前,說:「今天,你想吃什麼我就給你買什麼。」我選來選去,就選了一袋垂涎已久的果凍,已經不記得是什麼牌子了,花花綠綠的十來個。當然,打開了一個吃下去也吐出來了。按照醫生的建議,母親給我一碗清水面,鹽都沒放,我只扒拉了兩口哄住自個的肚皮。
說實話,超級懷念沒有生日蛋糕的那些生日,滿滿的都是母親的辛勞和愛。
⑵ 有多少人 從未吃過自己的生日蛋糕
我26歲,也沒吃過自己的生日蛋糕
⑶ 你覺得生日一定要吃生日蛋糕嗎
蛋糕是人們慶祝生日時最常見的一種美食,它最早起源於西方,在蛋糕還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用來慶生的食物一般是長壽面、雞蛋或是壽桃等,同樣是對生日的一種美好祝福。不過早期的生日蛋糕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但是人們認為在過生日的那一天,其靈魂最容易遭到惡魔入侵,因此在過生日當日,需要身邊的至親,朋友給予祝福,並給過生日的人送上蛋糕,這樣惡魔就不敢靠近了。美好的聚會,美麗的祝福,這樣的生日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於是,便傳入了中國。
說到這里,還需要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那就是過生日吹蠟燭的習慣了。
話說在古希臘的時候,人們總會在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斯每年的生日慶典上,點亮很多蠟燭,以示他們對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也形成一片神聖的氣氛。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日的時候點蠟燭,吹蠟燭,也漸漸變成了生日時候的一個標志了。
⑷ 有沒有孩子過生日不買蛋糕的
我覺著如果你不想給孩子過生日,買蛋糕,你可以不買,我覺得小孩子過生日無所謂的,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這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的
⑸ 聽說人沒老,(就是五十歲左右)過生日不能買蛋糕否則會生病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不可信。
祝壽是各族群眾普遍的習俗,過去和現在沒有多大變化。民間素以進入60歲為壽年,50歲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稱壽,只以過生日相稱。
未足60歲的人,每年在出生之日過生日。過生日這天煮雞蛋、吃面條。雞蛋叫「喜蛋」,面條叫「長壽面」,表示祝願「長壽百歲」。如今除了吃喜蛋、長壽面之外,還買生日蛋糕,有的還按年齡點燃蠟燭,以示慶賀。
生日蛋糕的起源故事
「祝你生日快樂」這首歌,它的詞和曲都很簡單上口,連三歲的小孩都能毫不猶豫地唱出來。這首歌原來叫「早安」,是米爾德里德和帕蒂·史密斯·希爾兩姐妹在1893年創作的。她們的父母是一對非常開明的肯塔基州夫婦。他們堅信女子教育 ——在19世紀中期這還是個很新奇的觀點——並把兩個女兒培養成教師。
姐妹倆,尤其是帕蒂,長期從事基礎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先驅,帕蒂取得了顯著成就,並且幾十年來一直是學前教育領域的主要發言人。從1905年到1935年,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任教,退休時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最早的榮譽退休女教授之一。
生日聚會上還一定要有插著點燃著的蠟燭的生日蛋糕。這可能是源於古希臘用插著一支蠟燭的一個圓形蜂蜜蛋糕來拜祭月亮和狩獵之神阿爾特宓斯的習俗。
德國的麵包師在中世紀發明了現代的生日蛋糕以後,人們就採用了類似的一種習俗,在生日祈求福神。早上做好的蛋糕點上一圈蠟燭,像是一個保護性的火環。蠟燭整天都點著,一直點到晚飯吃甜點的時候。
吹蠟燭的習慣也許跟生日蠟燭的雙重意義有關。有人相信每一個生日都表示離死亡又近了一步。我們在生日聚會上慶祝的不僅是我們的成長,還有生命的短暫。因此,生日蠟燭象徵著雙重含義:生命與死亡,希望與恐懼,得到與失去等等。
⑹ 為什麼過生日老人不吃蛋糕
過生日吃蛋糕,是最近這些年才流行起來的方式,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更別說吃蛋糕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般過生日都會吃蛋糕,老人可能是不怎麼喜歡,或者是不太習慣,才不吃蛋糕,也有可能是一些別的原因。
⑺ 22歲依舊沒有生日蛋糕
我第一次吃蛋糕是在我7歲那年,我在舅舅家呆了一個暑假,正好趕上了我姐姐的20歲生日,我記得當時舅舅買了一個特別大的蛋糕,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蛋糕,那種奶油的香甜和蛋糕的柔軟不可言語。
往後的那幾年我一直都想再吃一次蛋糕,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自己的生日蛋糕。倒不是因為蛋糕有多好吃,而是因為把生日蛋糕當作一個過生日的標志。 源自於一種「別人家孩子都過生日,為什麼我父母卻不給我過生日?」的想法,當然,這充滿了濃濃的羨慕的意味,還有一種就是跟風吧,彷彿自己和身邊那些過生日吃蛋糕的夥伴有著一條不可逾越的分界線。而我迫不及待想哪天告訴小夥伴,明天來我家吃生日蛋糕,想要顯擺的小心思不言而喻了。
打我記事起到高中,我就只過過一次生日,以至於我在初中時還不太確定自己出生年月日,但我知道蛋糕真的很好吃,我便天天吵著要吃蛋糕,每次母親都說以後再買,小孩子特別容易被糊弄,然後提多了此事挨了頓打就長了不少記性。
直到有一天,我中午回到家,母親給我買了個蛋糕,我才明白我十周歲了,記得很清楚那個蛋糕真的很小,就跟當時我的兩只小手拼在一起一樣小。母親替我打開蛋糕盒,讓我用小刀切開他,雖然沒有一跟蠟燭, 但當我握住那把塑料小刀,一種神聖的儀式感在我心中緩緩升起: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切蛋糕!夾雜著內心的緊張和流淌在血液中的興奮,彷彿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在享受著這種感覺。隨後拿著叉子將切好的第一塊蛋糕送入口中,味蕾在跳動。
我慢慢的嚼著,嚼到後面,雖然仍是我平時吃的味道, 但有那麼一個瞬間我開始發愣,我覺得,似乎是第一次覺得,其實蛋糕並沒有那麼美味。 但我任小心翼翼的托著那小小的蛋糕,一口一口的,吃完了它。
後來直到在大學前我再也沒有過過生日,而吃蛋糕的次數漸漸增多了,但是沒有一次是吃自己的生日蛋糕。 童年時有多憧憬一個生日蛋糕,現在和人說起它的表情就有多無所謂。 不是因為放下了,而是不能對不起那個十歲的生日。而大學那幾年每一次過生日我都不會買蛋糕,每當看到生日蛋糕那個初秋午後的記憶便接踵而來,那份蛋糕的回憶屬於那個十歲的少年,那個捧著個蛋糕知足的少年。
明天我就22周歲了,這一年,應該算是我正式背井離鄉的時候。回想起這一年,還有過去的那麼多日子,確實有太多的事發生,都由不得我去慢慢回憶了。
昨夜久不能寐,不知怎麼的我想到了那個初秋的午後,那個蛋糕,想著想著我突然笑了。原來生日蛋糕每年都有,在我每一個生日,每一天都陪伴著我。
⑻ 成年人過生日時,買蛋糕到底有沒有必要
很多很人在心中都會有一個比較傳統的觀點,那就是在過生日的時候是一定會吃生日蛋糕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是小孩子才在生過生日的時候吃生日蛋糕,對於這些成年人來說,在過生日的時候沒有必要吃蛋糕了。因為很多年輕人現在在身材上管理的比較嚴格不想讓自己長胖,所以這些年輕人在過生日的時候就沒有必要買蛋糕了,而是去選擇去吃自己想吃的一些東西。對於這種形式上而言的蛋糕可以選擇性地去掉,因為沒有必要。
成年人在工作了之後,生活上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所以在過生日的時候給自己一種儀式感的生日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能夠讓自己對於今後的生活更有期待,而且也能夠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畢竟大家在成年了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孤獨,尤其是一些成年人在外工作不在家人的身邊,這種孤獨感更是強烈。而且如果沒有多少朋友的話,有時候會忙到忘記自己的生日。
⑼ 過生日為什麼有吃生日蛋糕的習慣大家過生日吃生日蛋糕嗎
生日蛋糕是慶祝生日最常見的方式,如此普遍以至於沒有蛋糕的生日似乎不是生日。吃蛋糕和點蠟燭的習俗起源於古希臘,當時人們紀念月亮女神。最後,我想問你,你的生日是什麼時候?你怎麼慶祝生日?請在評論部分分享。根據歷史研究,吃蛋糕和點蠟燭的習俗起源於古希臘,但古希臘人並沒有慶祝自己的生日,而是慶祝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的生日。
在古代西方,只有國王和貴族才能在生日那天吃蛋糕。普通人不吃蛋糕慶祝生日。事實上,由於貧窮,普通人買不起蛋糕。其實普通人也是因為貧窮所以買不起蛋糕,不知道那時候饞哭了多少鄰居家小孩。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⑽ 上海一小區群,300多人熬夜等蛋糕,背後有著怎樣的感人內情
在疫情的時候,如果過生日想吃蛋糕的話,那如何實現呢?在上海的一個小區里,300多個人在線等著蛋糕做成為人慶生。原來是一位常年重病的人,由於並不清楚自己是否還能過到明年的生日,非常想要吃生日蛋糕。小區里的熱心人士們集資為這個居民准備蛋糕,最後居民成功吃上了蛋糕。
三、蛋糕熬夜做好 幾百人生日祝福刷屏
大家都很激動,都覺得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很多人也都不著急睡覺,三百多個人在線等著生日蛋糕的完成。最終在凌晨的時候,一個看上去非常美味的草莓蛋糕就完成了。在經過一番包裝後,由志願者送到了這個居民的家中。承載著整棟樓心意的蛋糕送到這位女士老公的手上時,他真的非常感動。我們在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很多人也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