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幼兒園社會排隊教案範文
排隊接水
【活動目標】
1、學會開關水龍頭和接水的方法,不浪費水。
2、懂得定時喝足量的水,隨渴隨喝。
3、能按秩序排隊接水,形成初步的規則儀式。
【活動准備】
飲水機,為幼兒准備溫度適宜的開水。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法:
1、小朋友,咱們學過歌曲《漱口歌》咱們一起唱一唱。老師點評:「小朋友你們表現得真棒」。
2、小朋友你們都認識了自己的小杯子,今天老師也用用小朋友的杯子,和李老師一起玩一個「乾杯的游戲。引出幼兒興趣,並讓幼兒明白碰杯後必須的喝。
(二)學習接水的方法:
1、老師用圖片引出接水的方法:先找到自己的杯子,按秩序進行排隊,先接一些涼水,再接一些熱水,接多少喝多少,不能浪費水,等前面小朋友接完了後面的再接。
2、請幼兒坐到椅子上,老師先和每個小朋友碰杯喝一口水,再啟發幼兒和旁邊的同伴玩乾杯的游戲,直到把水喝完。小朋友碰杯時要輕輕的,不要把水灑出來,喝水要邊喝邊咽,不能邊喝邊玩。
3、小朋友你們都喝完了,請朋友自己輕輕的把杯子放回原處。
(三)道理闡述:
老師出示教師節收到的鮮花,並告訴幼兒花因為沒有喝足水,所以就枯萎了,所以小朋友每天要喝足夠的水,才能健康的成長。所以小朋友應該覺得口渴時就喝水。
活動延伸:
1、平時訓練幼兒喝水本領。
2、水杯旁邊設置一個喝水記錄蘭,每喝一杯水就插一面小紅旗。督促幼兒喝水。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情況分析
屬相是孩子們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個有趣而又神秘的話題。然而,因其抽象性(如十二生肖的輪回)和復雜性(如十二生肖的順序),又使孩子認識它有一定難度。
針對上述情況,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設計了觀摩活動「十二生肖」。其間,把認識生肖和認識時鍾巧妙融合,將鍾點數字與生肖順序相匹配,讓時間的延續與生肖輪回相對應,引導幼兒把對時鍾的認識遷移到十二生肖之中來。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在觀察中發現,在發現中思考,在思考中概括,在自主活動中,逐步獲得相關的十二生肖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感受、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律。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
活動准備
教具:自製生肖鍾,山洞。大山、腳印、標尺等標記小圖片。
學具:蛋糕盒製作的鍾面、十二生肖動物圖片、固體膠若干。
知識准備:幼兒已認識時鍾。
活動過程
1.了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簡單感知其順序,理解其含義。
(l)出示生肖鍾,激發興趣:猜猜鍾面上有多少種動物,為什麼?我們來數數看是不是12種。從哪兒開始數呢?老鼠第一,誰第三?誰第六?小豬第幾?
(2)小朋友當中有沒有屬「小豬」的?為什麼說自己是「小豬」?(引出「屬相」一詞,豐富詞彙)。小朋友還有什麼屬相?
(3)小朋友的屬相為什麼有的是豬,有的是狗,不一樣呢?(幼兒交流討論)
小結:同一年生的孩子屬相就一樣,豬年生的屬豬,狗年生的屬狗……一年一個屬相。
(4)結合生肖鍾觀察:一共有多少種屬相? 12種屬相一個個輪下來,要多少年?
小結:原來,鍾面上的12種動物就是人的12種屬相。12個屬相一個個輪流下來,要12年。
2.發現、感受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律。
(1)你還知道什麼人的屬相?(自由講述)
(2)想不想知道客人老師的屬相?一起去采訪吧!
(3)幼兒交流采訪結果。
(4)結合交流、采訪結果,引導幼兒思考:有的客人老師的屬相和小朋友屬相一樣,也有的老爺爺的屬相和小朋友一樣,這是怎麼回事?
啟發幼兒結合「生肖鍾」進行思考,鼓勵幼兒說出「客人老師的屬相狗是以前輪到的,小朋友的是以後輪到的」、「屬相是不停地輪流的、一年一種屬相」等推理結果。
(5)十二屬相輪流一次要多少年?
(6)小結:十二屬相12年一個輪回。一年一個屬相,不停地向前輪流。。
3.講解故事,幫助幼兒了解生肖排列的由來並初步熟悉排列順序。
(1)十二屬相為什麼會這么排隊,你知道嗎?(鼓勵幼兒按經驗講述)
(2)介紹一個神奇的關於體育比賽的故事(附後)。引導幼兒復述故事。
4.製作生肖鍾。
(1)小結:今天小朋友在生肖鍾上發現了許多秘密:人的屬相有12種,屬相12年輪流一次,一年一種屬相。
(2)今天我們自己也來做生肖鍾。
教師觀察、指導、參與製作活動。
附:十二生肖
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想給12個動物排個隊,可是怎麼排呢? 12個動物商量了一下,決定開展體育比賽,決出名次,比賽項目也討論好了:鑽山洞、爬大山、練跨步、比跳高。(介紹一種比賽,即出示相應標記於對應的3種動物之前) 鼠牛虎,鑽山洞。老鼠是個小機靈,一鑽就進了山洞。老虎一看,心裡一急,腳下一滑,摔了一跤,結果讓牛得了第二,自己排在了最後。
兔龍蛇,爬大山。蛇一緊張犯規了,退出了比賽,當然是第三名了。小兔因為常上山吃草,爬山蹦蹦跳跳,輕快又靈巧,得了第一。龍一步一步往上爬,就得了第二名。
馬羊猴,練跨步。馬的`步子最大,羊的步子第二,猴的步子最小,一比就出來了。
雞狗豬,比跳高。跳高比賽開始了,雞加上翅膀的力量,跳過去了。狗也跳過去了,可竹竿掉在了地上。豬鼓足了勁兒,沒跳起來,反而一屁股摔倒在地上――它太胖了!
玉皇大帝根據比賽結果,很快就排好了12個動物的順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還編了一首兒歌:
鼠牛虎,鑽山洞,兔龍蛇,爬大山;
馬羊猴,練跨步,雞狗豬,比跳高。
十二生肖排排好,認真鍛煉不驕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准備:
1、小貓、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卜,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 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麼食物呢?小狗呢……
3、 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卜跳跳跳。
4、 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 活動反復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了解。
6、 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托班社會教案:小椅子的表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索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成功帶來的愉悅。
活動准備
1.課件-赤腳感知不同的路
2.音樂:放你的小腳丫
3.不同腳印排列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復習小腳的結構,激發活動的願望。
2.隨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
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腳跟兒抬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
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
小腳小腳真能幹(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展開
1.引導幼兒發揮想像,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教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後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教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才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著走,有的跑著走,都很平穩。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後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教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後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後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後腳掌腳印)的小路。
教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朋友們看著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游戲:比一比,看誰快。
教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幹!
三、結束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活動
一起背靠著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後撐住地——動動小腳;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綳一綳,碰一碰;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左擺右擺,一前一後,動一動,點點頭;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洗干凈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今年是我們大四班孩子們在幼兒園度過的最後一年,家長們都想給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對每個孩子的生日大家也顯得尤為重視,越來越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在幼兒園里過生日。孩子在生日前幾天就在宣傳自己的生日,並和大家一起策劃,生日那天能收到好朋友的禮物會令孩子欣喜不已;家長們送來了蛋糕、還附上了父母寄語;作為老師,我們也想出了各種辦法給孩子驚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中提出:「引導幼兒參加游戲和其他各種活動,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依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在幼兒園過生日」主題系列活動開始了,讓孩子分享體驗同伴的快樂,增進孩子之間的友好團結意識,深深地感受老師、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的關心祝福,學會感恩,這次活動對孩子的社會性情感、個性和認知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同時為孩子的幼兒園生活畫上更燦爛的色彩,為孩子和家長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生日慶祝活動,增進師幼、幼兒之間的感情。
2. 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與同伴分享優良品質的形成。
3. 讓幼兒學會感恩,了解生日的含義。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與同伴分享優良品質的形成。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了解生日的含義。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照相、錄像器材,家長錄像、信件、賀卡,教師、幼兒自製精美禮物及「幼兒祝福簽名卡」,生日蛋糕,餐具每人一份,
知識准備:幼兒每人准備一個小節目,或者幾個人一起准備一個節目。
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活動(孩子生日的前一天)
1.你知道明天是誰的生日嗎?你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你還知道家裡人誰的生日?
2.朋友生日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怎樣為他祝福?
3.朋友請你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時候,你會說些什麼?
4.你自己的生日希望誰跟你一起過?怎樣過?
活動二:「生日」祝福活動
1.請出 「小壽星」,教師為他戴上生日帽,大家一起為他唱生日歌。
2.教師和小朋友們為「小壽星」送上祝福語和生日禮物。
3.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表演節目為「小壽星」祝福。
4.教師請幼兒按順序在自製簽名卡上用自己喜歡的彩筆寫下自己的名字,作為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小朋友。
5.教師朗讀家長信件、賀卡,請幼兒觀看有關父母養育孩子的錄像,感受父母的辛勞。
6.過生日的時候有這么的人關心你,你心裡有什麼感覺啊?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父母,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哪些啊?
7.教師小結:孩子的生日就是媽媽的受難日,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辛辛苦苦付出,所以我們要在過生日的時候來感謝我們的父母。
8.點燃生日蠟燭,過生日小朋友許願、吹蠟燭,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師生拍照留念。
9.過生日的小朋友為大家發送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分享生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1.請孩子把快樂的場景記錄在主題牆上。
2.請幼兒在家給自己的親人過生日。
活動反思:
每個月班裡都會有過生日的小朋友,每當他們快到生日的那幾天,他們總會主動告訴老師和小朋友,當問到他們過生日最高興的事時,大部分孩子都會說「喜歡吃生日蛋糕,喜歡接受生日禮物」,但是多數幼兒對過生日的意義並不是很了解。
自從我班開展「我在幼兒園過生日」活動以來,一年裡已有10多名幼兒先後在班上過生日。每次過生日的場面都熱鬧非凡。孩子們一起為過生日的孩子唱歌跳舞,一首首動聽的音樂沁人心脾;一句句祝福的話讓人感動至深;一份份精美的禮物讓人心花怒放;一個個絢麗的簽名卡讓人愛不釋手;一塊塊甜蜜的蛋糕讓人口甜心也甜。
每次主題活動前,我們都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聽聽孩子們對生日想法和需要,找到孩子所需要的,找到我們應該給予的,找到活動所蘊含的價值。為孩子留出最大的空間,讓孩子大膽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孩子主動去關心自己的生日活動,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我們的主題活動探索式、連續性的進行,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形式也日趨多樣,由圍繞生日的談話、討論發展到手工、繪畫、分工合作、家園合作等等,孩子們體驗到了什麼叫關心、什麼叫禮貌、什麼叫文明交往,促進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促進了孩子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快樂情感,促進了孩子文明交往行為的形成。幫助孩子從關注自己的狹隘視角中走出來,使幼兒開始關注家人、同伴等,鼓勵他們在表現自己獨特個性的同時,激起他們關注和了解別人的願望。
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活動前和過生日小朋友的家長聯系好,讓他們寫一封信給孩子(信中可以寫他們成長中有趣的事或是家長對他們的期望),賀卡中爸爸、媽媽的祝福以及養育孩子的錄像等,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使孩子對活動感到親切、自然。特別是航航媽媽在信中講述懷孕時身體的變化及生產時的感受,這一內容最吸引孩子,也激發了孩子的情感,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認識生日對自己成長的意義,孩子在生日的燭光中學習感恩。所以我覺得活動對孩子的社會性情感、個性和認知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整個活動為幼兒打開了一扇了解社會的窗口,也架設了一座幼兒社會交往的橋梁,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整體發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對廣告產生興趣,喜歡設計和說廣告。
2、了解廣告的基本知識及作用。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准備:
錄有廣告的錄音
幼兒事先收集各種廣告詞
實物:糖果、牙刷、大*班標牌
活動過程:
1、聽一段常見廣告的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剛才聽到什麼?我們在哪兒見過?
2、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所知道的廣告。
(1)除了剛才的那些廣告,你會說哪些廣告?(請幼兒學學電視上的廣告詞)
(2)你們知道廣告有什麼作用嗎?為什麼要做廣告?(幼兒討論)
(3)師小結:廣告的作用就是宣傳自己,讓大家都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都來購買、消費。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公益廣告。
(1)有一種廣告不知小朋友熟不熟悉,其中有句廣告詞是「公德比賽,今天正式開始!」
(2)這種廣告教育我們什麼?
(3)像這樣有教育意義的廣告還有哪些?
(4)師小結:這種對大家有教育意義的廣告叫公益廣告。
4、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廣告。
(1)除了電視上我們能看到廣告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地方看到廣告?(幼兒討論)
(2)師小結:報紙、雜志、廣告牌、汽車、雨傘、雨衣、傳單、T恤、餐巾紙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廣告,廣告時時刻刻存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5、設計廣告、說說廣告。
(1)出示糖果、牙刷等,讓幼兒通過討論自由選擇形式、語言為它們設計廣告詞。
(2)為我們「大四班」也來編一段廣告詞。
教學反思:
廣告,作為一種宣傳商品或公益事業的常見形式,在我們周圍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有的廣告,學生甚至耳熟能詳。圍繞「廣告」練習說話,學生具有豐富的感性材料,必然有話可說。縱觀整堂課,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嘗試了為自己喜歡的商品設計廣告,嘗試了設計公益廣告,並進行了演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似乎得到了培養。一堂課下來,卻感覺這些教學環節的設計並未體現出口語交際的功能,也或許是這份教案更多的只能進行口語訓練,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上無法有效的實現。因此,課堂中學生僅僅停留在回答問題、口頭作文上,這僅僅培養了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而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中的交際能力、應對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確實值得思考。只有找准口語交際的立足點,把握好脈搏,以提升學生的交際應變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為抓手,才能提高口語交際的課堂實效性。
小網路: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廣而告之,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某件事物。廣告就其含義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准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毛主席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毛主席為了讓後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並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門廣場樹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麼不同?用什麼製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製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塗色、剪紙粘貼、橡皮泥製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像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並與朋友們一起玩,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
㈡ 一圖勝千言:數據可視化不完全總結(一)
這篇學習筆記是對數據可視化的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大部分的內容來自於自己之前所學過的數據分析知識,還有一部分內容來自於我收集的一些資料,我將在這篇學習筆記中回答如下幾個關鍵問題:
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是涉及信息技術、自然科學、統計分析、圖形學、交互、地理信息等多種學科交叉領域,通過將非數字的信息進行可視化以表現抽象或復雜的概念和信息的技術。簡單的說,這種技術將數據以圖表的方式呈現,用以傳遞信息。人類有五官,能通過5種渠道感受這個物質世界,那麼為什麼單單要青睞可視化的方式來傳遞信息呢?這是因為人類利用視覺獲取的信息量巨大,人眼結合大腦構成了一台高帶寬巨量視覺信號輸入的並行處理器,具有超強模式識別能力,有超過50%功能用於視覺感知相關處理的大腦,大量視覺信息在潛意識階段就被處理完成,人類對圖像的處理速度比文本快6萬倍,所以數據可視化是一種高帶寬的信息交流方式。
如果我們的視野再開闊些,數據可視化從廣義上來說包含了三個分支:科學可視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信息可視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和可視分析學(Visual Analytics)。科學可視化是跨學科研究與應用領域,關注三維現象的可視化,在建築學、氣象學、醫學或生物學方面的各種系統中有廣泛的應用,這個領域研究的數據具有天然幾何結構(如磁感線、流體分布等)。
信息可視化則研究抽象數據的互動式視覺表示以加強人類認知。抽象數據包括數字和非數字數據,如地理信息與文本,這個領域研究的數據具有抽象的結構,比如柱狀圖,趨勢圖,流程圖和樹狀圖,這些圖表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為可視化信息,常常以數據面板的形式體現。
可視分析學結合了互動式視覺表示以及基礎分析過程(統計過程、數據挖掘技術),執行高級別、復雜的活動(推理、決策)。
數據科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三個大的階段:數據整理,探索性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來看,數據可視化在數據科學中的位置是比較靠後的,是屬於最後的成果展示階段。如果要從頭說起的話,首先,在 數據整理 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數據的獲取和解析,包括一系列對原始數據的清洗和加工工作,這一塊的知識領域主要涉及計算機科學。緊接著是 探索性數據分析 階段,這個階段要大量使用統計和數據挖掘方面的專業知識,也需要繪制圖表來解釋數據和探索數據,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過濾和挖掘。但這個階段的可視化分析只是你和數據之間的「對話」,是數據想要告訴你什麼,而數據可視化則是數據和你的讀者之間的對話,是你通過數據想要告訴讀者什麼,這是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完成了上面兩個階段的內容,才到了我們最後的 數據可視化 階段,這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涉及到圖形設計,信息可視化和人機交互,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信息進行精煉,然後通過可視化表示出來,並與讀者產生交互。然而,如果將數據科學的這三個階段理解為按嚴格順序進行的「線性」的模型那就大錯特錯了,它經歷的是一個迭代的,非線性的過程。後面的步驟會讓你更了解之前所做的工作,可能到了數據可視化階段,才意識到還有太多疑點要弄明白,我們需要回到上一步重新進行之前的工作,就像畫家翻來覆去才能最終完成一幅傑作一樣,數據可視化的過程並不是給數據分析這個剛出爐的蛋糕加點糖霜,,而是有一個反復迭代,不斷優化的過程。
數據可視化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多學科交叉領域了,可以說數據可視化所需要用到的知識,就是數據科學龐大知識體系的一個剪影。你會感受到數據科學理性的一面,同樣也會感受到她感性的一面。你可以窮盡自己的一生,在這個浩如煙海的領域中盡情的探索,常學常新,其樂無窮。
數據可視化的本質,是充分理解業務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然後將探索數據所得到的信息和知識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從數據空間映射到圖形空間。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充分的結合業務理解數據,然後採用某些方法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這又要求我們先對圖表類型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繪制完圖表是不是就完成了呢?其實不是。我們還要對圖表進行優化,優化所針對的對象是各種圖表元素,對此我們有一系列的設計技巧,下面將一步一步的來介紹這些知識。
離開對業務的理解談數據分析都是耍流氓。這里介紹一種快速了解數據與業務以開展進一步的探索與分析的方法,叫「5W2H法」。步驟一:WHAT,這是關於什麼業務的什麼事?數據所描述的業務主題是什麼?步驟2:HOW,即如何採集的數據?採集規則會影響後續分析,比如如果是後端數據埋點,那麼數據一般是實時的;而如果是前端數據埋點,那麼就要進一步弄清楚數據在什麼網路狀態會上傳?無網路狀態下是如何處理的?這些都會影響最後數據的質量進而影響分析質量。步驟三:WHY,為什麼搜集此數據?我們想從數據中了解什麼?數據分析的目標是什麼?步驟四:WHEN,是何時段內的業務數據?步驟五:WHERE,是何地域范圍內的業務數據?步驟六:WHO,誰搜集了數據(Who)?在企業內可能更關注是來自哪個業務系統。步驟七:HOW MUCH,各種數據有多大的量,足夠支持分析嗎?數據充足和不足的情況下,分析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七個問題中有一個答復不能令人滿意,則表示這方面有改進餘地。
用簡單的三個步驟就可以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一看數據類型,二看數據維度,三看要表達的內容。
我們有兩種數據類型,每種數據類型又有兩個子類別。首先,我們有 分類數據 和 定量數據 。分類數據用來表示類別,比如蘋果,香蕉,梨子和葡萄,就是水果的4種類別,稱為 分類定類 ;有的分類變數是有一定順序的,比如可以把紅酒的品質分為低,中,高三檔,人的身材有偏瘦,正常和肥胖等等,這種特殊的分類變數稱為 分類定序 。定量數據也可以進一步分為兩類,一類叫 連續值數據 ,比如人的年齡;一類叫 離散值數據 ,比如貓咪的數量。選擇圖表的第一步就是要看我要展示的數據是什麼類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相關性分析,如果要分析定量數據和定量數據之間的關系,那麼散點圖無疑是最佳選擇,但如果有其他情況出現該怎麼選擇呢?數據類型直接影響你能選擇的圖表類型: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首先來看一個散點圖的例子,比如我要分析一下汽車每加侖行駛的英里數和汽車重量之間的關系,因為兩個都是定量數據,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散點圖:
從散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加侖行駛的英里數和汽車重量之間是呈線性負相關關系的,車的重量越重,每加侖行駛的英里數就越小。
下面這個馬賽克圖分析了《冰與火之歌》中五王之戰各戰爭與戰爭類別之間的關系:
五王之戰中總共有這樣幾種戰爭類別:
戰爭類型是分類變數,戰爭的勝負也是分類變數,馬賽克圖(也就是下面要介紹的「不等寬柱狀圖」)分析了戰爭類型和戰爭勝負的關系,可以很明顯的看出ambush,siege和razing類型的戰爭,進攻方的勝率都是很高的。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我要建立一個預測戰爭勝負的模型,那麼戰爭類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特徵。
如果要分析分類數據和定量數據的相關性,那麼箱線圖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了,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這個箱線圖展示了汽車的氣缸數量和每加侖行駛的英里數之間的關系,氣缸數量越多,每加侖汽油行駛公里數越少,說明相應的油耗越高,間接說明氣缸數量和油耗具有相關性。這里可以將氣缸數量這個離散型數值變數當做分類變數來看待。
看完了數據類型,接著看維度,要展示的數據是一維,二維還是多維的?如果是一維或者二維,那麼一般的統計圖表都能滿足要求,但如果我們有多維的數據,我們就要把第三維開始的數據映射到上面提到的那7大視覺編碼中。比如散點圖表示了兩個定量數據之間的關系,如果還存在第三個定量數據,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點的大小來表示,那麼散點圖就變成了氣泡圖,如果第三個數據是分類數據,那麼我們可以在散點圖的基礎上標記顏色來表示。
最後,還要考慮可視化主要想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對於4大內容:比較,分布,組合和關系,下面這張圖給出了一份簡單的指南。比如我想表達的是數據的分布,如果是單變數且只有比較少的數據點時,可以選擇直方圖。比如想表達數據之間的關系,如果是兩個變數,則使用散點圖,如果有第三個變數,那麼如果編碼成大小,則得到氣泡圖。
這也是當初一個比較困擾我的地方,到底有多少種圖表可供我選擇?作為數據分析師,我們得先對自己的武器庫有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在使用的時候挑選趁手的武器,下面將介紹一些常見的圖表。
也稱為「棒形圖」或「柱形圖」。條形圖 (Bar Chart) 採用水平或垂直條形(柱形圖)來比較不同類別的離散數值。圖表其中一條軸代表要比較的具體類別,另一條則用作離散數值的標尺。條形圖與直方圖不同,前者不會顯示數值在某時間段內的持續發展。條形圖的離散數據是分類數據,針對的是單一類別中的數量多少。條形圖其中一個缺點是當有大量條形時,將難以標簽圖表。
條形圖有兩種常見的變種: 多組條形圖 和 堆疊式條形圖 。多組條形圖也稱為「分組條形圖」或「復式條形圖」,在同一軸線上將兩個或多個數據集並排,繪制數據並進行分類。跟條形圖同樣,每個條形的長度用來顯示不同類別之間的離散數值比較。每個數據系列將獲分配一種顏色(或同一顏色的其中一種深淺度)以進行區分,然後每組條形將獨立放置,並與其他條形組分隔開。多組條形圖通常用來將分組變數或類別與其他數據組(具有相同變數或類別種類)進行比較,也可用來比較迷你直方圖,每組內的每個條形將表示變數的顯著間隔。多組條形圖的缺點:當有太多條形組合在一起時將難以閱讀。
跟多組條形圖不同(並排顯示條形),堆疊式條形圖 (Stacked Bar Graph) 將多個數據集的條形彼此重迭顯示,適合用來顯示大型類別如何細分為較小的類別,以及每部分與總量有什麼關系。堆疊式條形圖共分成兩種:簡單堆疊式條形圖將分段數值一個接一個地放置。條形的總值就是所有段值加在一起。適合用來比較每個分組/分段的總量。100% 堆疊式條形圖會顯示每組占總體的百分比,並按該組每個數值占整體的百分比來繪制,可用來顯示每組中數量之間的相對差異。堆疊式條形圖的一個主要缺點:條形分段越多,圖表就越難以閱讀。另外,我們也較難比較不同分段,因為它們不在同一基線之上。
徑向/圓形條形圖只是在極座標系(而非笛卡爾座標系)上繪制的條形圖。雖然看起來很美觀,但徑向條形圖的問題在於條形的長度可能會被人誤解。即使所代表的數值相同,但外圍的條形看起來還是會比較長。由於每個條形都必須處於不同的半徑,所以只能用角度來判斷數值多少。我們的視覺系統比較擅於理解直線,因此笛卡爾條形圖是比較數值的更好選擇。因此,使用徑向條形圖通常只是為了美觀。
也稱為「圓形柱圖」或「星圖」。這種圖表使用同心圓網格來繪制條形圖。每個圓圈表示一個數值刻度,而徑向分隔線(從中心延伸出來的線)則用作區分不同類別或間隔(如果是直方圖)。刻度上較低的數值通常由中心點開始,然後數值會隨著每個圓形往外增加,但也可以把任何外圓設為零值,這樣裡面的內圓就可用來顯示負值。條形通常從中心點開始向外延伸,但也可以別處為起點以顯示數值范圍(如跨度圖)。此外,條形也可以如堆疊式條形圖般堆疊起來。
子彈圖 (Bullet Graph) 能顯示表現數據,功能類似於條形圖,但加入更多視像元素,提供更多補充信息。子彈圖最初由 Stephen Few 開發,用來取代儀表盤上如里程錶或時速表這類圖形儀表,解決顯示信息不足的問題,而且能有效節省空間,更可除掉儀表盤上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主要數據值由圖表中間主條形的長度所表示,稱為「功能度量」(Feature Measure);而與圖表方向垂直的直線標記則稱為「比較度量」(Comparative Measure),用來與功能度量所得數值進行比較。如果主條形長度超越比較度量標記的位置,則代表數據達標。功能度量背後的分段顏色條形用來顯示定性范圍得分。每種色調(如上面示例中三種不同深度的灰色)表示不同表現范圍等級,如欠佳、平均和良好。當使用子彈圖時,建議最多使用五個等級。
平行座標圖 (Parallel Coordinates Plots) 能顯示多變數的數值數據,最適合用來同一時間比較許多變數,並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舉個例子:比較具有相同屬性的一系列產品(比較不同型號的計算機或汽車規格)。在平行座標圖中,每個變數都有自己的軸線,所有軸線彼此平行放置,各自可有不同的刻度和測量單位;或者我們也可以統一處理所有軸線以保持所有刻度間隔均勻。然後我們繪制一系列的直線穿越所有軸線來表示不同數值。軸線排列的順序可能會影響讀者如何理解數據,其中一個原因是相鄰變數之間的關系會比非相鄰的變數容易進行比較。因此重新排列軸線可以幫助了解不同變數之間的模式或相關性。平行座標圖的缺點是容易變得混亂,當數據密集時更加難以辨認。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通過一種名為「刷理」的互動技術,突出顯示所選定的一條或多條線,同時淡化所有其他線條,讓我們能更集中研究感興趣的部分,並濾除干擾數據。
又稱為「蜘蛛圖」、「極地圖」或「星圖」。雷達圖 (Radar Chart) 是用來比較多個定量變數的方法,可用於查看哪些變數具有相似數值,或者每個變數中有沒有任何異常值。此外,雷達圖也可用於查看數據集中哪些變數得分較高/低,是顯示性能表現的理想之選。每個變數都具有自己的軸(從中心開始)。所有的軸都以徑向排列,彼此之間的距離相等,所有軸都有相同的刻度。軸與軸之間的網格線通常只作指引用途。每個變數數值會畫在其所屬軸線之上,數據集內的所有變數將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多邊形。
然而,雷達圖有一些重大缺點:在一個雷達圖中使用多個多邊形,會令圖表難以閱讀,而且相當混亂。特別是如果用顏色填滿多邊形,表面的多邊形會覆蓋著下面的其他多邊形。此外,過多變數也會導致出現太多的軸線,使圖表難以閱讀和變得復雜,故雷達圖只能保持簡單,因而限制了可用變數的數量。雷達圖的另一缺點是它未能很有效地比較每個變數的數值。即使藉助蜘蛛網般的網格指引,在直線軸上比較數值始終較為容易。
也稱為「象形統計圖」。使用圖案來顯示數據量的象形圖 (Pictogram Chart) 讓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型數據集,而且所用圖案通常切合數據主題或類別,例如關於人口數據的圖表將使用人物圖案。每個圖案可以表示一個單位或任何數量或單位(例如每個圖案表示 10 個)。通過了解列或行中的圖案多少,我們可以對數據集的每個類別進行比較。使用圖案能克服語言、文化和教育水平方面的差異,是更具代表性的數據顯示方法。舉個例子,如果數據是「5 輛車」,圖中便會顯示 5 個汽車圖案。使用象形圖時有兩點要避免:用於大型數據集,令人難以計數。只顯示部分圖案,令人混淆它們到底代表什麼。
也稱為「范圍條形/柱形圖」或「浮動條形圖」。用來顯示數據集內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的范圍,適合用來比較范圍,尤其是已分類的范圍。跨度圖只集中顯示極端數值,不提供任何關於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的數值、整體平均值或數據分布等其他信息。
點陣圖表 (Dot Matrix Chart) 以點為單位顯示離散數據,每種顏色的點表示一個特定類別,並以矩陣形式組合在一起。適合用來快速檢視數據集中不同類別的分布和比例,並與其他數據集的分布和比例進行比較,讓人更容易找出當中模式。當只有一個變數/類別時(所有點都是相同顏色),點陣圖表相等於比例面積圖。
又稱為「極面積圖」。統計學家和醫學改革家佛羅倫薩‧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 曾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使用這種圖表傳達士兵身亡情況,故得名。南丁格爾玫瑰圖 (Nightingale Rose Charts) 繪制於極座標系之上。每個數據類別或間隔在徑向圖上劃分為相等分段,每個分段從中心延伸多遠(與其所代表的數值成正比)取決於極座標軸線。因此,從極座標中心延伸出來的每一環可以當作標尺使用,用來表示分段大小並代表較高的數值。在南丁格爾玫瑰圖中,代表數值的是分段面積,而不是其半徑。南丁格爾玫瑰圖的主要缺點在於面積較大的外圍部分會更加引人注目,這跟數值的增量成反比。
非常適合用來比較數值和顯示比例(尺寸、數量等),以便快速全面地了解數據的相對大小,而無需使用刻度。這種圖表的缺點在於使用面積圖難以得出估值,也就是說它們幾乎只能用於通信目的,而不能作分析用途。雖然比例面積圖通常使用正方形或圓形,但其實也可以使用任何形狀,只要所使用的形狀面積是表示數據即可。這種面積圖的常見技術錯誤是,使用長度來確定形狀大小,而非計算形狀中的空間面積,導致數值出現指數級的增長和減少。
也稱為「標簽雲圖」。通過使每個字的大小與其出現頻率成正比,顯示不同單詞在給定文本中的出現頻率,然後將所有的字詞排在一起,形成雲狀圖案,也可以任何格式排列:水平線、垂直列或其他形狀。字雲圖 (Word Cloud) 也可用於顯示獲分配元數據的單詞。舉個例子,我們把世界各地所有國家的名稱加到字雲中,再將人口數量分配給每個國家,以確定其名稱的字體大小。在字雲圖上使用顏色通常都是毫無意義的,主要是為了美觀,但我們可以用顏色對單詞進行分類或顯示另一個數據變數。字雲圖通常用於網站或博客上,以描述關鍵字或標簽使用,也可用來比較兩個不同的文本。
雖然簡單易懂,但字雲圖有著一些重大缺點:較長的字詞會更引人注意。字母含有很多升部/降部的單詞可能會更受人關注。分析精度不足,較常是為了美觀。
餅形圖 (Pie Chart) 獲廣泛應用於項目演示和辦公室,把一個圓圈劃分成不同比例的分段,以展示各個類別之間的比例和百分比。每個圓弧的長度代表每個類別的所佔比例,而全圓則表示所有數據的總和,相等於 100%。
餅形圖適合用來快速展示數據比例分布,但主要缺點是:
盡管如此,如要在單一餅形圖中比較給定類別在整體中所佔的比例,這仍是有效之選。
圓環圖 (Donut Chart) 基本上就是餅形圖,只是中間的部分被切掉。然而,圓環圖比餅形圖略有優勢,因為後者不時被人批評,說它只將重點放在不同部分彼此或相對於整體的大小關系,但當與其他餅形圖作整體比較時,卻不能顯示出任何變化。圓環圖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其中一部分,讓人不再只看「餅」的面積,反面更重視總體數值的變化:專注於閱讀弧線的長度,而不是比較「餅與餅」之間的比例不同。另外,圓環圖中間的空白處更可以用來顯示其他信息,因此更能節省空間。
桑基圖 (Sankey Diagram) 用來顯示流向和數量(彼此之間的比例)。箭頭或線的寬度用於顯示大小,因此箭頭越大,流量也越大。在每個流程階段中,流向箭頭或線可以組合在一起,或者往不同路徑各自分開。我們可用不同顏色來區分圖表中的不同類別,或表示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轉換。桑基圖通常用於顯示能量、金錢或材料數據的轉移,但也可用於顯示任何獨立系統的流程。
熱圖 (Heatmap) 通過色彩變化來顯示數據。當應用在表格時,熱圖適合用來交叉檢查多變數的數據,方法是把變數放置於行和列中,再將表格內的不同單元格進行著色。熱圖適用於顯示多個變數之間的差異;顯示當中任何模式;顯示是否有彼此相似的變數;以及檢測彼此之間是否存在任何相關性。通常所有水平行都同屬一個類別(在左側或右側顯示的標簽);而所有垂直列將被分配為另一類別(在頂部或底部顯示的標簽)。每行或每列會再被分成子類別,全都以矩陣形式相互匹配。表格中的單元格內有不同顏色編碼的分類數據,或是基於顏色標度的數字數據。單元格內的數據是基於相連行和列中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圖解來幫助閱讀熱圖。分類數據採用不同顏色編碼表示,而數字數據則需要一個顏色標度(從一種顏色轉到另一種顏色)來幫忙表示高低值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使用一系列的純色來表示多個范圍的數值(0-10、11-20、21-30等),或者可以將兩種或多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使用漸變標度來表示單一范圍(例如 0 - 100)。由於熱圖依賴顏色來表達數值,它比較適合用來顯示廣泛數值數據,因為要准確地指出色調之間的差異始終有難度,也較難從中提取特定數據點(除非在單元格中加入原始數據)。如果將其中一行/列設為時間間隔,熱圖也可用於顯示數據隨時間的變化。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使用熱圖來比較全年多個城市的溫度變化,看看最熱或最冷的地方在哪兒:我們可以把要比較的城市在水平行中列出,而垂直列則是月份,然後在單元格內填上溫度值。
也稱為「集合圖」。文氏圖 (Venn Diagram) 顯示集與集之間所有可能存在的邏輯關系,每個集通常以一個圓圈表示。每個集都是一組具有共同之處的物件或數據。當多個圓圈(集)相互重迭時,稱為交集 (intersection),裡面的數據同時具有重迭集中的所有屬性。這里只顯示了由 2 個數據集組成的文氏圖,但也有 3、4、5、6 甚至 7 個數據集相互重迭的例子。
弧線圖 (Arc Diagram) 是二維雙軸圖表以外另一種數據表達方式。在弧線圖中,節點 (Nodes) 將沿著 X軸(一維軸)放置,然後再利用弧線表示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接關系。每條弧線的粗幼度表示源節點和目標節點之間的頻率。弧線圖適合用來查找數據共同出現的情況。弧線圖的缺點:不能如其他雙軸圖表般清楚顯示節點之間的結構和連接,而且過多連接也會使圖表難於閱讀。
弦圖 (Chord Diagram) 可以顯示不同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彼此共享的一些共通之處,因此這種圖表非常適合用來比較數據集或不同數據組之間的相似性。節點圍繞著圓周分布,點與點之間以弧線或貝塞爾曲線彼此連接以顯示當中關系,然後再給每個連接分配數值(通過每個圓弧的大小比例表示)。此外,也可以用顏色將數據分成不同類別,有助於進行比較和區分。弦圖的缺點是過於混亂,尤其是當要顯示太多連接的時候。
非綵帶弦圖 (Non-ribbon Chord Diagram) 是弦圖的一個精簡版本,僅顯示節點和連接線,更加強調數據之間的連接關系。
也稱為「網路地圖」或「節點鏈路圖」。這種圖表使用節點/頂點和連接線來顯示事物之間的連接關系,並幫助闡明一組實體之間的關系類型。這些節點通常是圓點或小圓圈,但也可以使用圖標。節點之間的連接關系通常以簡單的線條表示,但在某些網路圖中,並非所有節點和連接都有相同屬性,故可藉此顯示其他變數,例如通過節點大小或連接線的粗幼來表示其與數值之間的比例。通過描繪出鏈路連接系統、查找任何節點集群、節點連接的密度或圖表布局,網路圖可以用來解釋各種網路結構。兩種主要網路圖分別為「不定向」和「定向」網路圖;不定向網路圖僅顯示實體之間的連接,而定向網路圖則可顯示連接是單向還是雙向(通過小箭頭)。網路圖數據容量有限,並且當節點太多時會形成類似「毛球」的圖案,使人難以閱讀。
後續內容,請查看 一圖勝千言:數據可視化不完全總結(二)
㈢ 屬相猴的生日蛋糕圖片大全,生日蛋糕十二生肖怎麼做
提起屬相猴的生糕圖片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生肖猴的生糕是什麼樣子,另外,還有人想問蛋糕十二生肖猴怎麼做,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生糕十二生肖圖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生糕十二生肖怎麼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屬相猴的生糕圖片大全
圍著一圈中間一隻麒麟咯
依據以下兩個方面來製作十二生肖蛋糕;
一:掌握十二生肖的特徵
鼠:鼠科類動物,體形比較小,尾長而尖,毛褐色或黑色、白色等。頭與身體的比例約三個頭長度,耳朵比較小,後腿比前腿長2倍,嘴上有長胡須。
牛:牛科類的動物,角比較短,角根粗尖細,頭皮鬆垂、發達,大部分集中於頭、胸、臀部,黃牛近乎赭,頭與身體的比例約四個頭長,四肢。
虎:貓科類動物,耳短尾長。四肢都有五趾及鉤爪,通體棕黃,均具黑色波紋。腹部白色,黑紋明顯,尾黑紋橫列,尾尖黑色,頭部黑紋較密,耳背黑色,當中有一白斑,身體與頭的比例是四個頭長,三個頭高。
兔:兔科類動物,耳朵有長的、有短的,能夠左右轉動。眼有紅有黑,後肢的長度約比前肢長兩倍,毛色有白,黑、灰等。兔頭與身體的比例和鼠有相似都是三個頭長。
龍:中的動物,頭有角、脖子有長須,嘴比較大,身體有魚鱗片、有四肢、都有利爪,頭與身體的比例是8個頭長,前腿在兩個頭長的位置,後腿在身體的三分之二處。
蛇:軟體動物,頭三角形,身體似繩形,體色有綠褐色,花色或黑色,眼睛小而圓,嘴色比較大,尾巴細尖。身上有魚鱗紋,圓紋、網紋等。蛇一般是盤起或「S」體形。
馬:馬科類動物,馬的軀體雄健、頭覆長鬃毛,四肢長、頸部稍長於頭部,四肢各有一趾,頸部較長,這與它的食草的生態特徵有關。頭比脖子短點,身體的長度約兩個關長。
屬相猴的生糕圖片大全:生肖猴的生糕是什麼樣子
羊:牛科類動物、身毛短、有兩只角、頜下有長鬃,毛有白色、黑色、雜色等;頭骨略大,山羊的角從眉毛骨上方長出;腿細、尾巴也比較短小。猴:猴科類動物,體背上部棕灰色或棕,股底紅色、脖子短,上肢長下肢腿彎曲,頭部與身體是三個頭長。
雞:鶉雞類動物,雄者身體高大,色澤,並有的,長尾,腳有距,能鳴善斗,雌者色暗,冠小尾短,眼睛圓形。
狗:犬科類動物,爪有五趾,後退長於前腿,聽覺、嗅覺靈敏,耳根不外露,鼻子前部較平且濕潤,爪較厚,不具收縮功能,用腳趾行走,頭部與身體的比例約四個頭長。
豬:豬科類動物,頭頸相連,鼻長口大,足短身肥。身體呈白色、黑色、棕色及雜色等,頭與身體的比例是四個頭長。
二:十二生肖在蛋糕上的分類
生糕十二生肖圖片
1、卡通動物系列
卡通動物、也就是說動物人物化,把動物做成象人一樣,有腿、有手、有表情,或模仿象兒童般可愛的人物等,隨著人們的豐富想像力,卡通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姿多彩,形態萬千。卡通動物也就是把動物的特徵進行誇張,在頭腦中形成印象,用幾何體球形來表現動物的五官、四肢。卡通動物通常根據動物頭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卡通動物的高度,比例均衡是卡通動物的重要特徵。通常是按頭部占整個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來確定一般卡通動物形象比例的。做好卡通動物要有抽象思維,這一點很重要。
2、動物系列
所為之也就是仿照真實的動物去做,那麼要做好動物必須對每一個動物細心觀察、觀察每一個動物的部位、表情、動作並要詳細的了解每一個動物性情特徵以便在中能夠很好的表現出每一個動物的逼真形態。
掌握上面這兩個方面,做出十二生肖蛋糕就很容易了。
以上就是與生糕十二生肖怎麼做相關內容,是關於生肖猴的生糕是什麼樣子的分享。看完屬相猴的生糕圖片大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㈣ 蛋糕上的奶油是怎麼擠出來的怎麼做的 回答好給30分!還有怎麼做蛋糕
裱花有專門的方法,不同的裱花頭可以擠出不同形狀的花,要買很多工具,你可以查查裱花方法教授視頻(因為你說的什麼圓圈太抽象了,至少該附個圖什麼的)。你若只想做一次,可以找當地蛋糕DIY店,那裡工具齊全,而且有人指導,比較實惠。你若是想學烘焙,就要花大手筆了。先去看看基礎烘焙用具: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089ff0100cper.html(這個「君之」博客十分專業,喜歡烘焙的話要好好了解一下。)
接下來是做蛋糕,其實現在的蛋糕胚都是用柔軟的戚風蛋糕做成,再抹上奶油,裱花裝飾就好了。自己做的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089ff01009gi7.html(這里有超級詳細零失敗製作方法)。
我是烘焙愛好者,如果你平時有空閑時間,而且熱愛烘焙我建議你就去買一下全套材料,自己做蛋糕可以調節甜度,經濟實惠又健康,還可以享受樂趣,花一次大錢挺值得的。但如果你真的只想做一次,千萬不要這么破費,太不綠色低碳了。去當地蛋糕DIY店,交一次錢,做一個蛋糕,簡單實惠,他們材料齊全,也省去很多麻煩。
先祝你生日快樂,做蛋糕成功!喜歡烘焙的話,以後可以多交流~~
PS:裱花袋可以去當地烘焙店買到,不貴。或可用吸油紙捲成圈自製。若不用裱花頭的話,也可直接用保鮮袋減去一口,擠出即可。
㈤ 手工畫怎麼製作
製作手工剪貼畫方法與步驟
製作手工剪貼畫
一、剪貼畫的基本概念:根據設想意圖選擇相應材料,通過裁剪、拼貼、組合等方式,形成具有一定主題且有較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二、製作剪貼畫的基本要求:
1.層次分明、主題突出。
2.色調統一、整體感強
3.構思獨特、細節精細
4.製作精湛、畫面協調
三、製作剪貼畫的基本步驟:
1.確定主題,構思立意
2.勾畫草圖,確定色調
3.選擇材料,剪裁擺放
4.拼貼組合,調整完成
小學生手工製作評分標准主要有以下幾項:
1、必須現場製作,現成的展示不予評獎;
2、作品完整,做工精緻;
3、創意新穎,形式活潑;
4、造型美觀,材料環保;
5、主題鮮明,情趣健康;
6、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樹葉粘貼畫的製作
一、樹葉的採集與保存
1. 樹葉的採集要先考慮其形狀的變化。如多菱形的楓樹葉、圓形的樺樹葉、長形的揪樹葉及橢圓的胡枝子葉等,都應採集,以保證圖案結構的多樣化。
2. 樹葉的採集還要考慮顏色的多樣性。
3. 樹葉的採集要系列化,即每一種形狀、顏色的樹葉都能形成從小到大逐個漸進的序列。這樣能保證製作時有充分選擇的餘地。同時也要收集一些花葉、花籽與梗等。
4. 採集樹葉的同時要攜帶一定數量的吸水紙或廢報紙,如果有紙張粗糙的舊書或雜志也可以。邊採集邊將樹葉展平後擺放到吸水紙中。帶回來以後用重物壓緊,並且每天翻動兩次,大約一周左右待樹葉干透以後,分類夾放好就可以用了。
二、樹葉的選用與粘貼
1. 工具。普通白紙若干張,鑷子一個,膠水一瓶。
2. 粘貼前先選擇適合畫面需要的樹葉,用鑷子輕輕地夾放到畫稿上去。經過精心的設計擺放,認為達到了畫面要求時就可以在樹葉的背面塗上膠水按照先後次序,放到預先設計好的位置上去。在上面蒙上一層薄紙後漸漸地展平樹葉,放到一邊待膠水干透後一幅畫就完成了。注意不要重壓,否則樹葉容易破裂。
三、畫面處理的方法
1. 一種樹葉的多次利用
利用樹葉可以做很多風景、動物、器物的粘貼畫。但是,一個畫面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樹葉的形狀與顏色的選擇、搭配。同種大小、顏色不同的樹葉在一起搭配粘貼能表現很多的內容。同時要兼顧樹葉之間顏色的對比,色度的黑、白、灰。主體部分的色彩不宜大鮮艷,細節部分的色彩可鮮艷一些,這樣交錯搭配畫面就比較協調。例如,准備粘貼一幅「孔雀開屏」的畫面,可以選擇綠色的柳樹葉疊放成扇狀,在孔雀屏空隙處擺放兩層紅與黃的柳樹
葉,正面放一葉淺黃色的柳樹葉做孔雀的身體,用葉梗做孔雀的腿,這樣,一隻向每一位參觀者展示自己豐姿的綠孔雀就完成了。如果想粘貼一幅「葡萄」的畫面,可以用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樹葉相互疊放後形成碩果累累畫面後,由兩片大菱形葡萄葉完成整幅畫面。
2. 多種樹葉的組合
隨著畫面內容的不同,有些物體需要不同形狀的樹葉去完善,如,要貼一幅「金魚戲水」的畫面,金魚的身體部分用淺色的長圓形樹葉,尾巴用紅綠相間的楓葉,用外層紅、里層黑的花籽粘上眼睛,金魚就維妙維肖了。畫面下邊用蕨草做水草,上邊用松針模貼幾條代表水平面。從畫面上看,好象一條色彩斑瀾的金魚在水中悠閑自得的嬉遊。
3. 花葉、花籽、花梗的使用
花葉、花籽、花梗往往能完成很多特殊的畫面,比如,想要貼一幅「小麥」的畫面,主要是用草籽左右交錯粘貼後用柳葉做麥葉,草梗做麥稈。給人一種顆粒飽滿、豐收在望的景象。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樹葉粘貼畫的季節性較強,宜選擇金秋的時節,不失時機地備下充足的粘貼材料。
7821閱讀
推薦案例 數據來源於住小幫APP
A.K.I. House~日常生活必看小竅門的圖片
A.K.I. House~日常生活必看小竅門
3張圖片 44093人已讀
設計 案例 效果圖
免費看
搜索
火柴棍粘貼畫圖片大全
有趣創意拼貼畫
兒童樹葉粘貼畫100幅
玉米皮貼畫創意畫
3-4歲撕貼畫創意畫
17種創意粘貼畫
㈥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准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勇敢堅強的優秀品質。
3。掌握雙腳連續跳躍的能力,發展腿部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准備】
跳袋8個,絨布球40個。
【游戲玩法】
小袋鼠要一個接一個要雙腳並立跳過草地,撿起糧食裝進跳袋後,然後掉頭調回起點處,與第二名幼兒擊掌,第二名幼兒出發,游戲繼續,以此進行。規定時間內渠道的糧食多的小組獲勝。
游戲規則:
1。在游戲過程中,當說完"跳"字後,幼兒才能向前跳。
2。必須擊掌後第二名幼兒才能出發,不能搶跑。
3。幼兒每次只能取回一個絨布球。
【安全提示】
1。游戲必須在平坦的場地上進行。
2。根據幼兒能力適當調整雙腳連續向前跳的距離。
【活動反思】
幼兒第一次開始練習雙腳行進跳,因為有了布袋的約束,幼兒在練習時比較謹慎,慢慢地往前跳。等他們掌握了動作要領後,膽子漸漸大起來了,行進跳時能做到又穩、又輕、又快。教師以觀察為主,讓幼兒在自身不時的嘗試、練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掌握動作要領。所有的幼兒在活動方面的素質和協作能力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各有長短,教師應該從孩子出發,當孩子表現沒有預想完美時,要學會看到的是孩子的進步。而每名孩子的進步,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寬容貫穿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放在嘴上。需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用激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堅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競賽游戲的快樂。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環保)
1、師幼合作用廢舊報紙捲成紙棒作成小樹苗。
2、場地布置如圖,終點放兩個廢舊蛋糕盒。
活動過程:
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1、帶幼兒到戶外場地。隨著老師的節奏跟著老師活動身體各部位:
頭部運動、手臂運動、腰部運動、腳部運動、關節運動。
2、我們要去做運送小樹苗的小勇士了,先去觀察一下地形吧。
跟著老師環場地慢跑兩圈。
活動反思:
我設計活動時,考慮用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幼兒思考,使用掛圖和錄音作材料。在教學兒歌時我充分創設情景教學,體育與圖片結合,把抽象的內容讓幼兒得到具體感知,幼兒能積極參與。幼兒連續復述掛圖內容時,有部分幼兒不夠大膽發言,以後我會給他們更多鍛煉的機會,使全體幼兒投入活動中。如果我重新上這一節課,我會加強師幼互動,給幼兒更多自由發言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快速的側步行走,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2.通過探索、比較側行是的步伐的依次移動和交替移動給自己的行動所帶來的影響。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中自我的重要性,增進團隊榮譽感。
活動准備:
1.4朵花,音樂磁帶。
2.幼兒有單人步行行走的經驗。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跑步進場。
(2)准備活動:聽音樂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戲1、2、3,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2)幼兒模仿小動物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3)幼兒練習單人側步行走。
請小朋友們示範一下你學的是什麼動物。
①請模仿"螃蟹"的幼兒示範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②請大家嘗試"螃蟹側行",體驗動作的要領。
③幼兒討論"側步行走"的要領:兩腳側行時的依次行走和交替行走給自己的行動帶來的感受,感覺依次移步的方便性。
④請幼兒嘗試"螃蟹側行",體驗動作的要領。
(4)幼兒練習兩人合作側步行走。
(5)游戲:快樂的小螃蟹。
3.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鬆動作。
(2)音樂游戲"三人套圈"。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是強調安全意識。體育游戲具有競技和趣味的屬性,幼兒參與慾望強烈,在游戲過程中容易「忘乎所以」,教師應保證環境設置、道具使用的安全性。二是體現趣味性。以幼兒最喜愛模仿的人物「孫悟空」為主線創編的帶有故事情節的體育游戲,情趣盎然,其樂無窮。三是強調體智結合。幼兒根據小猴救白龍馬的示意圖,積極開動腦筋,自主完成游戲環境的布置,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開發智力。四是注重合作精神。有意識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可使幼兒在獲得成功感的同時,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從而形成互助觀念。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嘗試手腳著地向前爬以及正、側面鑽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及創造性。
活動准備
體操墊3塊、小桌子5張(拼搭成魔幻區的山洞)、「金箍棒」25根、幼兒自製的猴子面具25個、《西遊記》的音樂磁帶1盤、玩具白龍馬1隻、塑料圈3個。
活動過程
1環境布置
教師介紹小猴救白龍馬游戲內容;白龍馬被妖怪抓起來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孫悟空偵察到白龍馬被妖怪關在宮殿里,前去救它。去宮殿要經過的地方,老師已經畫出來了(展示示意圖)。
幼兒分組討論,根據示意圖把場景布置出來。
2小猴練功
活動伊始,教師扮演猴王,幼兒扮演小猴。音樂響起,猴王從自己身上拔起一根毫毛,放在嘴邊一吹,緊接著大喊一聲:「孩兒們,起床了!」小猴齊聲說:「是。」猴王和小猴將手放在自己的額頭旁,做觀察的動作。師幼根據音樂磁帶,一起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練習基本功。為了能順利地救出白龍馬,悟空先要求了解地形。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反復在場地上練習手腳著地向前爬行以及正、側鑽的動作等。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鼓勵幼兒克服困難。
3智救白龍馬
猴王交待游戲規則:
① 戴好孫悟空面具,否則白龍馬不認識你們;
②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跟好猴王,否則被妖怪發現了會有生命危險;
③要堅持不懈、勇敢地完成任務,不怕困難。
幼兒戴上到孫悟空面具出發,一路上手腳著地爬過「魔幻區」,然後到高坡(幼兒園的花壇)處往下跳,再從幼兒用金箍棒搭建的天然山洞輕快地鑽過去,最後側身鑽過秘密通道(塑料圈),到達關白龍馬的宮殿(多功能滑梯)。
這時,小猴們興奮地滑下滑梯,尋找白龍馬的下落。但妖怪把白龍馬轉移了。正當孩子們四處尋找時,遠處傳來《西遊記》的音樂聲。猴王牽著白龍馬走來,小猴們興奮極了,圍著白龍馬邊唱邊舞。
4.活動結束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工收拾活動材料。
提示:相關內容在素材寶庫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科學、健康領域 生成活動:捲起報紙做運動 生成原因 :
「追、趕、跑、跳、碰」這一課程單元進行了剛一周,發現幼兒對於運動性的游戲十分感興趣,孩子常常信手拈來,隨意物件在他們的手中就能玩出許多新花樣。上周結合海嘯賑災活動請幼兒收集相關資料,一張帶來的報紙在林海韜小朋友的手中被捲成了小棒,海韜小朋友一邊揮動著一邊念念有詞:「接球、過網……」,其他的幼兒似乎也來勁了,紛紛搶過報紙耍弄起來。緣於對「魔法繩」活動的思考,我設想,一張簡單的報紙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簡單的繩子一樣成為孩子既動手動腦又快樂學習的好素材呢?於是,我大膽地嘗試了將報紙與運動主題結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動,試圖通過有趣的活動設計將運動與學習巧妙地融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在折、卷活動中感知報紙承受力的變化。
2、發揮幼兒創造力,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
活動准備:
1、用皺紋紙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條小河)
2、報紙足量,玩具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動物到了河邊沒法過河,哎,有張報紙,我們用它搭座橋讓小動物過河吧!觀察:立即有幼兒提出:「報紙那麼軟那麼輕,小動物怎麼過河呢?師:那你們想想辦法吧!
二、幼兒操作探索 :
如何幫助小動物過河。觀察:幼兒兩人一組積極地行動了起來。大部分幼兒都能很快地將報紙進行折疊,讓其變得牢固,讓小動物安全過河,並激動地跳起來:「我們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兒兩張椅子的間距太近,不用折報紙就能讓小動物安全過橋,經教師引導後才又做嘗試。
三、為了讓幼兒折疊報紙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狀),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 :
「獨木橋小動物很害怕,怎樣才能讓橋變寬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兒再度探索操作。觀察:經過反復的嘗試、引導,有幼兒折出了瓦楞狀的橋、有欄桿的橋。
四、嘗試用報紙做運動。
1、師提議:「不如我們用報紙來做操吧!」觀察:拿著又大又輕的報紙做操,幼兒有些不滿意,很快有幼兒將報紙捲成棒,於是大家都高興地這樣做,然後大家一起高興地做棒操。
2、師又提議:「既然報紙又可折又可卷,我們用它做材料,開個小小運動會吧!觀察:孩子們很興奮,回顧了暑期剛結束的雅典奧運會比賽項目後,幼兒很快創造性地用手中的報紙玩起了這些項目:
1、用報紙捲成棒,兩頭折疊讓其站立,反復多個,當成跨欄的欄桿,幼兒學百米跨欄冠軍劉翔越過欄桿,比賽跨欄。
2、簡永川小朋友用捲成的小棒當成杠鈴,學石智勇練舉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將報紙團成球,用報紙小棒擊球玩棒球游戲。
4、還有幼兒將報紙折成一個面當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類游戲,另有幼兒玩起了擊劍、跳高、跳水等項目。小小的紙棒在他們的手中妙用無窮,孩子們開心極了。有幼兒問:「紙棒可以帶回家嗎?」戶外活動時他們又把紙棒帶了去。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科學與健康領域相結合的活動,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非常地積極和興奮。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橋」活動中,教師的要求不夠仔細明確,如椅子的間距、怎樣叫安全過河等,以及教師對科學探索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沒有明確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動效果有些不盡人意。在後半部分的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令教師十分欣喜,小小紙棒在幼兒手中玩出的花樣讓教師也感受了無窮的樂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時不愛動、年齡小的幼兒也非常投入地參與了這些游戲。這個活動非常符合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看來,無論再小再簡單的物品,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設計,就一定能成為孩子快樂學習的好素材。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
2、幼兒願意參加玩球的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3、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吧。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的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天讓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玩球方法,並知道怎麼玩。
(2)教師每天要關注幼兒創編的情況,對於想不出玩法的幼兒,可以進行啟發,如想一想,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啟發幼兒左右兩手中的球可以交替著拍。
3、放鬆活動,教師點評活動的情況。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各別幼兒由於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㈦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65、66頁。
教材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認識。本節課教材首先呈現三個學生身邊的生活物品——數學書、黑板、三角板,用紅線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讓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通過「比一比,認一認」、「折一折,畫一畫」等多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直角銳角鈍角的特點,加強對這三種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直觀認識直角,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會藉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鈍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藉助三角板判斷三種角。
教學難點:
掌握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畫法。
教學准備:
課件、三角板、卡紙、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呀?
生:角。
師:你都知道哪些關於角的知識呢?
生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張口的大小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畫角方法: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
師:看來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課件出示圖片。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你能找出它們裡面藏著的角嗎?(學生觀察並指認。)
課件演示從圖中抽離出直角。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物品上描出直角的過程。)
教師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直角
(1)認識直角符號。
(2)肢體語言表示直角。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你能想像出直角的樣子嗎?你能用身體做出直角嗎?請學生上台展示。
2、判斷直角
方法一:直觀判斷直角。
方法二:藉助三角板辨認。
(設計意圖:教師重點示範方法,通過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這是對直接觀察的一種驗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嚴密性與准確性。)
3、找一找直角。
師:我們的教室哪裡還有直角?說一說。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發現了什麼?
(通過測量,得出結論:所有的直角一樣大。)
4、用活動角擺直角。
5、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6、感受三種角的大小關系。
師:如果將這三種角按大小排隊,怎麼排?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可以從大到小排列,也可以從小到大排列,最後集體交流。)
三、游戲延伸
游戲要求:說出老師用活動角變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斷銳角。
教師用活動角做出銳角,並逐漸變大,但仍然是銳角。
得出:銳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斷直角。
變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這么大。
(3)判斷鈍角。
教師操作,得出結論:鈍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動手操作。
1、用紙折出三種角。
2、畫三種角。
(教師示範,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五、總結思考。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六、作業:
課本第66頁第1、2題。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准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麼?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剪一剪,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範,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後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後觀察這件上衣有什麼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摺痕。
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摺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摺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准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麼?(上下對稱)
(2)拿出准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准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麼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2、3、4、5、6、7、8、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經歷數據的調查,收集和整理過程,並能根據數據回答一些問題。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四季的劃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節。
教學重點: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用方塊統計圖表示統計結果。
3、採用不同的'調查方法。
4、比較、分析、判斷,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1、採用不同的調查方法。
2、能對調查的時間做出合理的推斷。
教具准備:
1、在小黑板上寫出教材的「塗一塗」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備掛在黑板上使用。
2、日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今天是幾月幾日?有今天過生日的同學嗎?
2、明明今天過生日,他帶來了生日蛋糕和我們共同分享,我們一起為他唱個《生日歌》,好嗎?
3、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誰來說說?
我想知道班裡的同學生日在什麼季節?該怎麼辦呢?
二、玩中學
1、說一說。
說一說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知道是什麼季節嗎?
2、分一分。
哪幾個月是春季?哪幾個月是夏季?哪幾個月是秋季?哪幾個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3、說一說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四季的劃分?
3、調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調查同學們的出生季節。
(2)小組交流:怎樣收集和整理調查得到的數據?
4、塗一塗。
在統計表格中塗色,整理數據。
5、說一說。
(1)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
(2)夏季和冬季過生日的同學有幾名?
(3)如果你們班某個同學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
(4)從圖中你還能發現什麼?
三、全課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2、統計的作用可大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用統計呢?
四、布置作業
1、調查一下你們村裡,有多少學生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2、一個季度有多少個月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像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像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裡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麼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裡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麼?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麼?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並學會使用小括弧;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弧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弧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弧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弧。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麼?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弧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並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麵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麵包房看看,看看那裡有什麼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麵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麵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麵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麵包?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麵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弧裡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弧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准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准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麼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麼內容?
五、課堂總結。
㈧ 盤子畫畫什麼好,就在蛋糕盤上畫,要有創意,不要太難,最好有點立體感
就你所提的問題而言,不知道你想要的內容是可愛的、個性的還是別的,不過這都不是問題,你在網上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圖片,按照圖片畫就好啦
至於立體感,一個是畫的時候畫出物體的陰影,會有立體感,另外就是看你用什麼去畫,如果是用丙烯顏料的話,因為它本身就很厚重,自然很有立體感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你是想畫裝飾畫吧?就找一些抽象的圖案,簡單,又比較有現代感
因為問題不是很詳細,所以我也只能答到這里啦,有需要的話可以追問,
以上純手打,希望給個分哦~~
㈨ 如何成為淘寶網的賣家
1:首先注冊一個淘寶的賬戶,店鋪免費開店
/iknow-pic.cdn.bcebos.com/738b4710b912c8fc48cff12cf0039245d6882116"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38b4710b912c8fc48cff12cf0039245d688211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38b4710b912c8fc48cff12cf0039245d6882116"/>
2:讓後打開賣家中心,就可以點擊申請
/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83506b53beb7d0a20df486f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83506b53beb7d0a20df486f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83506b53beb7d0a20df486f1"/>
3:准備好,填入資料提交就可以了
/iknow-pic.cdn.bcebos.com/91529822720e0cf3d53e491a0646f21fbf09aa0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1529822720e0cf3d53e491a0646f21fbf09aa0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1529822720e0cf3d53e491a0646f21fbf09aa01"/>
4:申請成功之後就可以上寶貝了,按照你上的產品類目提交保證金就可以運營店鋪了。
/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abc77b850523dd54574e746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abc77b850523dd54574e746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abc77b850523dd54574e7461"/>
擴展內容
做淘寶的七大要注意的事情
一.照搬同行主圖
1.我們在做淘寶的時候,往往都是會照搬我們同行的圖片的,當然了想想主圖是干什麼用的——點擊率。顧客看到你的主圖多少次才產生一次點擊,當產生了點擊,有多少個才能有一筆成交?
2.話說回來,如果你想要的是搜索流量,主圖的作用就是幫你吸引顧客進入寶貝,你的主圖為什麼能比其它商家引入更多的顧客呢?
3.尋找主圖的差異化得從賣點入手,當賣點不同於同行的同質化情況,所展現出來的主圖就會基本區別於搜索環境中的其它寶貝。而顧客在搜索時,不同地域,不同排序,不同時間,不同個性化設置搜索出來的可對比寶貝對大多數排名不靠前的賣家寶貝來講都會有所不同.
二,照搬同行描述
1.差異化寶貝在視覺上最大的核心價值,便是寶貝描述。很多賣家由於對視覺營銷的孤陋寡聞,尤其是對美工制圖的管制不嚴格,造成製作出來的描述和同行極其相似。
2.美工在設計時特別喜歡參照別家的描述(中小賣家喜歡參照大賣家,大賣家喜歡參照國際品牌),他有什麼,美工就用什麼,換個顏色,換個版式,但中心意思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毫無新意,也沒有表達出原本一個極好的描述策劃。
三,照搬同行話術
1交流就如捅破網購的紙窗戶,將原本冷冰冰的屏幕加入一些人情味,讓顧客覺得這不是在向一台機器索要商品,屏幕的另一邊有著和我一樣活生生的有悲歡的人存在。
2.當前在我購買產品的商家裡,從交流的語言中幾乎沒有一家讓我記憶猶新的,親您還在嗎?有現貨的,所有的對話都是親,於是我只記得淘寶對顧客都用親,至於是哪家店鋪,大概是所有店鋪吧。
四,照搬同行賣點
1.任何購買行為都建立在顧客自身理解的賣點基礎上才能完成。如果顧問對你的寶貝有好感,但搜索後,讓他產生興趣的寶貝每一頁都有至少10個以上呢?你怎麼讓顧客優先選擇你?這時,一個獨特的符合顧客需求的寶貝賣點就是勝出的關鍵。
2.如果你依然採用同行的賣點堆砌在寶貝的標題,主圖直通車圖寶貝SKU,寶貝賣點文字,寶貝描述等環節的話,就等於是給了顧客一個比較的機會,這時候很可能是價低者得,你就流失了一個顧客。
㈩ 拍攝好看圖片技巧
可以冒充木星的肥皂泡
攝影師Jason Tozer拍攝的這一系列泡泡組圖很容易被人理解成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拍攝到的星球圖——除了看上去比一般星球更加五彩斑斕以外,幾乎一致。
為了拍攝此類復雜性極大的繽紛泡泡圖,其難易程度要遠大於我們兒時吹泡泡那樣,這一路來,Tozer克服了不少困難。
通過在原有的泡泡上零星的點綴些東西,從而拍攝到不同花式,顏色的泡泡。並且為了延長泡泡保持形態的時間,Tozer採用了混有少許甘油的清潔劑作為製作泡泡的原材料。
東方印象創意攝影大賽首批簽約攝影師公布
第二屆「Getty Images China華蓋創意東方印象創意攝影大賽」暨Getty Images China年度簽約攝影師選拔賽激戰正酣。自2011年末開賽以來,已吸引上千位攝影師參加,華蓋創意、蜂鳥網、美空網、新浪微博四大賽區共徵集作品近萬幅;同時得到又拍網、花瓣網、美圖看看的傾力支持。本次活動充分展現了中國攝影力量的深厚潛力,以及攝影人對於走向職業化道路的熱情與渴望。
與大賽進行同時,優秀攝影師的簽約工作也同步展開。截至目前已有五位攝影師響馬、蘇旭、顧均(J.Koo)、艾清和木佧確定加入Getty Images China華蓋創意簽約攝影師行列,成功登錄全球最大數字影像銷售平台,面向全球推廣個人作品。
跳出快餐式攝影,教你拍出個性創意人像
在這個數碼盛行的時代,網路上快餐式的照片隨處可見,甚至帶有泛濫的傾向。要知道沒有想像力的、人雲亦雲的作品,很快就會在浩瀚的網路中淹沒,只有那些個性而富有創意的作品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觸,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拍攝這樣的照片並不難,關鍵在於拍攝思維的換位。下面我們就看下攝影達人——無敵兔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拍攝手法。
一、不要為了特寫而拍攝特寫
很多攝影師對特寫的認識僅僅局限於景別的把握。景別是一種鏡頭語言,是承載主題內容的表現形式。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視覺沖擊,只是外在形象的浮光掠影,難免落入俗套。具有藝術性的作品,追求的是形式與內涵的統一,而內容的展現往往又是迂迴含蓄而具有深意,不是輕易就被解讀的。
上圖,攝影師有意通過小提琴遮擋人物的大部分面容,僅僅透過提琴邊緣的C形凹口露出人物的左眼,達到局部特寫效果。構圖簡潔自然卻帶有強烈的張力,人物眼神中所透露的堅定、勇敢與執著得到有力彰顯。
二、不是只有拍攝清晰的人物才是人像
拍攝人像不一定就得把人物拍清晰了。其實可以通過人物的造型與姿態,結合相應的元素,從畫面的整體上展現某種情緒或者情感。下圖,模特優雅的舞姿與有著裙擺造型的百合花相結合呈現在畫面中,兩者相得益彰。
在具體拍攝時,我們選擇前景百合花為對焦點,有意虛化背景與模特,另外,選擇窗戶等做為高光背景,通過曝光控制有意讓背景曝光過度,突出畫面高調效果,畫面的沉靜、典雅得到充分的展現。
三、通過造型塑造表現獨特剪影效果
剪影可以弱化細節,突出「形」的展現。一個有韻味而優雅的姿勢,可以通過剪影的表現手法,形成簡約而傳神的視覺傳達,提升畫面的藝術表現力。具體拍攝中,攝影師要注意引導模特的形體表現。另外要注意曝光的控制,通常採用點測光模式對畫面最亮的部位進行測光,並結合曝光補償就可以得到剪影效果。
四、 「鬼影」也是藝術創作的元素
「鬼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眩光,在傳統人像攝影中,是很忌諱「鬼影」的產生,因為它會破壞畫面的簡潔與清晰效果。但是,在表現朦朧等唯美類的畫面時,有效利用「鬼影」反而會對畫面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如上圖,霧化般的眩光,使畫面顯得更加朦朧,唯美主題得到更加深刻的展現。在具體拍攝時,通常選擇逆光情況下進行拍攝,另外,摘下鏡頭的遮光罩,眩光效果會更明顯。
五、把攝影作為表現藝術的手段
愛照鏡子是女性的天性,然而很多人都認為女人照鏡子是在顧影自憐,我認為這是一種很淺薄、庸俗的認識。女人照鏡子的過程,除了外在美的展現,更是一種心靈的對話——現實與理想的交流。「心靈的對話」是攝影師對現實社會的洞察、對內心的探索、對人性的關懷,這樣的視角會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因而攝影師鏡頭中所表現的作品也具有獨特性。下圖,可以看出畫面是通過攝影師精心構思的.。化繁為簡,僅僅保留必要的元素呈現在畫面中,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延伸無限想像 3招搞定創意攝影
運用幾何與線條創作是抽象藝術的表現手法之一。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物體都有幾何成份,然而透過雙眼,我們所見大多都是形體上的「實」,卻往往忽略線條所帶來的無限想像。幾何本身的簡單線條,透過創作者自身的思維與畫面安排,每張照片都能表達出其心境、情感或對時事物的看法。
條件限定
幾何線條亦為本單元主題,也是其限定條件。拍攝者透過攝影眼所觀察到的幾何形狀或實體輪廓線條,並加入自身對人文、社會、生活、愛情、時事等看法,進而拍攝出一幅獨一無二的抽象創作作品。
當時因為有交通管制,所以斑馬線後面站了一整排穿著黑色,皮鞋的警察。黑白分明的掰馬線呈現出秩序感。
幾何生活
在工業化後的現代社會,幾何圖形嚴然已成為一種制式標准,舉凡跟建築與設計有關的事物,都可以見到幾何圖形的身影,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表徵之一。幾何圖形由點、線、面三元素組成,構成了我們的三維世界,但也經常被人們忽略,拿起相機拍下日常生活中的幾何圖形,也算是一種獨特的紀錄觀點。
大小面積相同的三角型旗幟高掛在鐵架上,與左方建築的幾何圖形相呼應著,加上背景的午後藍天以及斜陽,更強化了幾何圖形的強烈印象,而鐵架的形狀與跨越天際的纜線,形成了一首幾何的交響樂。
夕陽西下的涼亭,屋檐變成等腰三角形的形狀,采逆光拍攝使其變成剪影,再壓低拍攝角度讓其與海平面貼齊,一旁的路燈剪影恰似點綴的候鳥,十分有趣。
有人說「圓」是自然界也能形成的幾何圖形,例如我們居住的地球,天空中的月亮,都是圓形。照片中這些圓是一個戶外裝置的藝術廣告,夜晚打上黃色照明光線,有如夜空中皎白的明月與無窮盡的美麗繁星。
心得分享
德國女攝影師Lisa Rienermann有一次在巴賽隆那的街道,抬頭仰望發現天空與建築物之間形成有趣的英文字母,於是開始拍攝一系列有關英文字母的天空景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也充滿許多令人驚喜的畫面,只要我們多加留意城市舞台中的幾何圖形,拿起相機或是iPhone用力拍下,也許會有出人意表的收獲喔。
抽像幾何
幾何,似乎隨著古文明一起誕生於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古埃及令人驚嘆的金字塔,或是巴比倫的三角函數表等,都登明幾何對人類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就算現今,幾何線條也充斥,並經常被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凡舉用過的手機、喝過的水杯、穿過的衣裳、經過的建築、搭過的車輛、看過的設計等等,一點一線一圓一角,透過攝影眼都能勾勒出一幅新的影像, 並被拍攝者賦予新的靈魂與意境。
在接觸攝影後的一年又兩個月,碰到第二次撞牆期。那段時間無論如何都拍不出滿意的作品,直到有天,一捆魔鬼氈讓我得到啟發,原來生活中本就存在許多驚喜,只是我們都不曾留意。打光後的魔鬼氈有如無窮循環,就如同身陷撞牆期般的無助感覺,只希望自己能盡早脫離。
前年生日那天,恰巧正是七夕情人節,在這充滿濃濃過節氣氛的日子裡,和另一半漫步在美麗華百樂園,當抬頭看著象徵幸福旋轉的摩天輪,自己用相機放了一發煙火,慶祝生日,也慶祝七夕情人節。
很多時候,心境為何?當下所見即為何。就如同照片中這盞散發出暖調色的燈飾,理應會帶給人們溫馨及舒服的感覺,不過在當時,看到燈飾中的幾何線條,就像是那陣子自己雜亂心情的最佳寫照,心中有感而發,便影了下來。
站在網球場看著地面上的線條,它除了代表比賽中的界線,也可以看成是一種選擇。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很多時候,抉擇總是在前面等著我們,無論最後的方向為何?都是要自我面對,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怨天尤人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心得分享
抽象之所以迷人,就是賦予創作者與觀看者無限的想像空間,而幾何又是現代抽象藝術中,最常被用來創作的元素之一。看似簡單的線條,無論它是什麼形狀,當加上創作者本身的思維,它就不再是原本的模樣。它可以是天馬行空,可以是創作者對任何時事物的潛在反應,同時又有將畫面單純化的特點,所以當作品一呈現在人們眼前,就往往有吸引目光的效果。
在香蕉上也能騎車 食物小人創意設計攝影
1、雞蛋有個坑?是在檢測什麼狀況嗎?
圖1
2、牛奶倒出來了,在牛奶劃船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圖2
3、不知有沒有哪位朋友試過在香蕉上面騎自行車,這個感覺爽不爽?
圖3
4、南瓜(這個應該是南瓜吧)被放大後,擺個長凳,不失為一個聊天的地方。看兩位老人家聊得多愜意。
圖4
5、玉米加乳酪,這個筆者還真不知像什麼。
圖5
6、環衛工人在熱狗上面清理……
圖6
7、草莓熟了,種子就像金磚一樣,一齊來挖掘吧。
圖7
8、假如西蘭花是草地,鏟草就不是一件容易活了。
圖8
9、蛋糕上的是雪不?
圖9
10、是在餅幹上面疊書還是蓋房子里的柱子?
圖10
11、這回真的是在蛋糕上打雪仗了。
圖11
12、大米上也能建墳?
圖12
13、快來圍觀,美女在蛋糕上練習高爾夫球啊。
圖13
14、茶里會有什麼?一齊潛水下去看看吧。
圖14
15、蛋糕掉下來的還是蛋糕,不是垃圾啊。
這么有創意的設計,你最喜歡哪幾個?歡迎在留言里留下更多一筆,也希望有網友介紹更多的創意設計欣賞。
超有創意的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做出來的不僅僅是一件產品,同時會成為一件工藝品。這里給大家欣賞的這些工業產品,無不讓人稱奇。
咖啡包=吸管
台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