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朝族人過生日的蛋糕是什麼糕
擴展閱讀
蛋糕在路上怎麼拍 2025-07-12 09:36:46
最好吃的蛋糕是哪個蛋糕 2025-07-12 09:35:19

朝族人過生日的蛋糕是什麼糕

發布時間: 2022-02-15 04:04:14

1. 過生日吃蛋糕的習俗,是怎樣來的呢

古時候的生日蛋糕只會出現在國王,等級的較高貴族和其它重要人物的生日上,普抄通人,尤其是小孩從來都不用蛋糕慶祝生日。這容易被解說為:只有貴族階層才有財力舉行生日慶典,而且有可能被載入史冊被人們記住。一些史學家認為是過生日者要帶上生日“桂冠”的習俗引發了這些早期的生日蛋糕慶典活動。

在古希臘,人們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慶典上,人們總要在祭壇上供放蜂蜜餅和很多點亮著的蠟燭形成一片神聖的氣氛,以示他們對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疼愛孩子,古希臘人在慶祝他們的孩子的生日時,也總愛在餐桌上擺上糕餅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點亮的小蠟燭,並且加進一項新的活動——吹滅這些燃亮的蠟燭。

2. 老人過生日做什麼蛋糕好

老人過生日去到外面買一個大一點的生日蛋糕最好,自己做蛋糕比較麻煩,當然自己會做更好更衛生。

3. 朝鮮族 喝酒、過生日禮儀

人生禮儀

一 誕生民壽辰
誕生 當地人稱婦女懷孕為「有喜」。婦女懷孕的,娘家或婆家開始為小孩准備衣物、被褥。嬰兒出生後,要給親朋好友報喜,親友上門賀喜,多數送禮金,也有少數人送嬰兒用品。產婦生產後,一個月不出門,不下地幹活。產房門口掛紅布條示意人們不要隨便進出,俗稱「坐月子」,在此期間產婦要卧床休息,還要吃高脂肪高蛋白的營養食品,如雞蛋、面條、小米粥加紅糖、雞湯等。娘家人要買5尺紅布,給嬰兒做件下擺要毛邊的紅上衣,當地谷稱「毛身兒」。滿月當天,娘家人要接回產婦和嬰兒,俗稱「躲臊窩」,住3天至5天再送回。回走時,娘家人要給蒸10個白面的發面居居10個帶回,發面居成形狀如龍如魚,意為吉祥如意。到90年代,帶居居的習俗語已廢棄,吃「滿月酒」之風興起。為慶祝家庭添人進口的大喜事,滿月日設宴款待親朋好友,將嬰兒抱給來賓看望,表示答謝意願。
壽辰 俗稱「過壽」、「過生日」。70年代前,過生日,只是早晨吃幾個熟雞蛋、面條,意為長壽面。8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老人、小孩、中青年重視過生日。小孩過生日,家長給孩子買生日禮物,禮物多為學慣用品、玩具、衣物等。還要吹蠟燭,唱「祝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有的親屬也送生日禮物。
漢族人注重60大壽和66大壽。60大壽要宴請親朋。66歲生日要用6兩肉、6兩麵包66個餃子給壽星吃,並邀請親朋好友喝祝壽酒,一般在家裡或在飯店准備豐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席間,客人要向壽星敬酒,獻歌,分吃生日蛋糕,歡歌笑語,喜氣洋洋。
朝鮮族老人60大壽稱為「花甲大壽」。要聘主持人、請樂隊、定酒店、錄像。擺壽台是朝鮮族習俗,在壽星座前放桌,上面擺放各種糕點水果,豐盛美觀。壽辰這一天,親朋友好友與壽星相伴,乘車到公園觀賞景色,遊玩照相後,拉到酒店依次落座,與壽星同背嫡親並座在壽星左右。依男女的方式各位來賓落座,酒店正廳壁掛金光閃躍的「壽」字。樂隊置於一側,主持人宣布儀式開始後,樂聲響起,在祝壽歌的樂曲中,壽星的兒子、兒媳、姑娘、姑爺依次行大禮,來賓致祝壽詞,席間安排唱歌跳舞,氣氛歡快。儀式結束,來賓步入酒席桌,邊吃邊跳,行至入夜。
二 婚嫁
漢族婚嫁大體經歷介紹、相戀、認親、結婚4個階段。
介紹 青年男女進入談婚論嫁年齡時,親戚朋友便相繼提親,青年男女找對象主要從職業、學歷、能力、家境、人品、收入、相貌等方面選擇。如認為對方條件較滿意,便約定時間見面。
相戀 青年男女介紹相看後,如同意,就進入戀愛階段。雙方通過頻繁接觸,加深了解雙方的性格、愛好、品行等。城鎮多數青年男女是自由戀愛。
認親 也叫訂婚。當男女青年相戀達到情同意合時,由男方家長提議「認親」認親這天,雙方父母、直系親屬到場,相互介紹,還要在家中或酒店擺酒席,並商定擇吉日良辰結婚。男方視其經濟狀況要給女方適當的聘禮。
結婚 結婚正日,由新郎家的一位長輩帶領9人,拿著「離家肉」(用紅線紮好的豬肉助肉約6斤和4棵去皮大蔥),坐車接新娘,錄象車跟隨。到新娘家後,新郎換上婚禮服,新娘新郎吃「喜面」,在面條里大連個荷包蛋,一人吃一個。新娘家要將「離娘肉」割下一半,另一半重新紮好帶回。新娘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車,娘家媽媽不送姑娘,不參加婚禮。新娘接到婆婆家門口時,先鳴鞭炮,迎親隊伍迎上前去,新娘在新郎陪伴下,身著婚禮服手端紅色臉盆走到婆婆面前,先給婆婆頭上帶一隻紅花,後將紅臉盆送給婆婆,婆婆接盆後,要給兒媳紅包。隨後,送親的人們便抬著新娘陪嫁的衣服、家電等進入新房。新娘新郎要上床「坐福」將一把斧頭放在被褥下,坐在上面,約10分鍾後離洞房去酒店。車到酒店也要鳴放鞭炮。酒店正廳左右兩側坐著雙方老人的單位領導。主持人宣布結婚典禮開始,新娘新郎伴著音樂走進正廳前方。先由童男童女上台為新娘新郎戴花;在由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雙方老人講話;單位領導祝詞;新郎新娘交換信物;夫妻對拜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向父母、介紹人、來賓敬禮。典禮結束後,酒席開始。酒宴一般為16個菜,四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席間,新娘新郎要逐桌敬酒,男女雙方老人要出資慰勞廚師,當地俗稱「賞錢」,廚師要給娘家人的酒桌上「賞菜」二盤。並且要「回席」,就是將一桌菜餚分裝起來,娘家人離席回走時帶回。婚後3天,新娘新郎要「回門」。1985—1999年,婚事大操大辦、隨禮之風愈演愈烈,有關部門三令五申,提倡婚事簡辦,但收效甚微。
朝鮮族婚禮在女家舉行。婚日,新郎身穿西服由長輩陪同坐車到女家,後由主持人主持婚禮。新娘身著粉紅色(或白色)民族禮服,頭帶面紗,同新郎入室。結婚典禮與漢族無差異。典禮畢後,新郎及其隨同要在新娘家不同房間內接受「賞大桌」,新郎的「賞大桌」除備有糕點水果外,必不可少的是一隻昂首挺胸、嘴叼著一顆大紅辣椒的熟公雞,象徵幸福美滿。席間,新娘家人常用猜謎語、行酒令等辦法考察新郎智力,回答不出,要索取錢鈔,以備3日後新娘回門時的招待費。新郎用飯時要將碗里2個雞蛋吃掉1個,留下1個給新娘吃,席後,新郎、新娘依次向父母、長輩們行大禮(兩膝雙跪,兩手橫平放在前額,由上至下,頭額抵達炕面)。告別時由長輩陪同一新郎家,新娘及其隨同也要接受「賞大桌」,宴席結束,新娘向新郎親屬依次行大禮認親。「賞大桌」所餘食品由娘家人打包帶回,留做3日「回門」之用。當晚,親鄰好友聚集,飲酒歌舞至午夜。
三 喪葬
建區後,八道江區城鄉死人,均實行火化,喪事程序繁雜,90年代厚葬之風大長。
報喪 人臨終前要穿上裝老衣服,斷氣後,送至醫院太平間存放。
吊喪 死者生前好友、親屬得知噩訊,都要前往弔唁,親屬臂帶黑紗,腰系白帶。
守靈 死者未火化前,親屬輪流守候死者身邊,守靈3天。
出殯 出殯日清早,親友跪於靈車前,眾人將死者移入棺匣抬上車,長子上靈車後,又手摯著死者遺像站立。火化前,親友瞻仰遺容,進行遺體告別。火化3日後,子女要到骨傑存放處祭祀,當地俗稱「圓墳」。以後每7日為一祭日,共五七。逢周年要祭奠,當地人對燒3周年祭祀很重視。子女為死者盡孝,3個月內不辦喜事,不著艷裝。
回族普遍實行土葬。至今,回族死亡皆按伊斯蘭教風俗安葬。一般人家喪期不過3天,以體現「亡人為土安」之意。要請阿訇主持殯葬,將死者凈身,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屍匣運入回族公用墓地。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月日祭日。
四 禮節與禁忌
漢族禮節,路遇熟人,要握手互致問候。客從外來,全家熱情相待,為客人敬煙、沏茶。親朋鄰里逢喜事,要前去慶賀。遇病、災,要去探望、安慰。禁忌:幹活時,忌與人握手。訪友,忌在吃飯和午休時間訪。正月里忌剃頭。招待客人菜餚忌單數。喪宴菜為單數,忌雙數。
滿族孝敬長輩,重視禮節。路遇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小輩要給長輩請安。小輩要給長輩裝煙。親友見面,握手互致問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禮。滿族以西為上,室西炕上不得隨意坐人和堆雜物。禁忌:打狗、殺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近些年淡化,與漢族無多大區別。
朝鮮族講究禮節,孝敬父母長輩是全民族傳統的美德。晚輩對長輩說話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以示文雅、禮貌。吃飯要先給老人盛,並為其擺單桌,等老人舉就匙餐後,全家方可吃飯,吃飯時,匙要放在湯碗里,若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輩不以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在家宴中,年輕人與老人同席而無法迴避時,年輕人需舉杯背席而飲,以示對老人的尊敬;吸煙時,年輕人不準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視為是一種大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中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原委;途中遇有長者迎在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
回族講究衛生,飯前飯後要洗手擦凈。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尤其重視水源衛生,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洗衣或洗澡;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在吃饅頭、烙餅饢時,忌囫圇吃,一定要掰作兩半或更多的小塊吃;禁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顏色象血一樣紅」等等禁在人前袒露臂;忌諱背後誹謗和議論他人短處。

4. 朝鮮族人怎麼過生日吃什麼

就像韓劇里演的一樣。其實和中國人的一樣。只不過中國人過生日吃的是蛋糕。韓國人喝海帶湯罷了、!

5. 中國人過生日為什麼要吃蛋糕

過生日吃蛋糕的習俗並非中國原本的習俗,過生日要吃蛋糕是因為古時候的歐洲人相信上帝,他們認為人生日那一天是自己靈魂最脆弱的一天,在這一天容易被惡魔所迫害,所以人們製作了生日蛋糕,幫助過生日的人對抗惡魔

同時還要邀請一些朋友陪著壽星一起過生日,他們認為蛋糕可以讓人有好的運氣,惡魔就不敢來侵襲壽星了。最開始蛋糕是王室專享的,普通人吃不起,也不被允許,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大人小孩過生日都可以吃蛋糕了。

蛋糕的誕生

蛋糕在英語中叫cake ,但它最原始的名字叫「甜的麵包」。相傳歷史上第一個蛋糕不是出自浪漫的法國,也不是吃貨雲集的中國,而是一位埃及人做出來的。但僅僅是加了蜂蜜的麵包,也並不普及。

如今吃到的蛋糕,奠基人是法國人,13世紀時是用杏仁做的水果餡餅,17世紀引入了雞蛋,使得奶油蛋糕正式面世。

6. 回民一般過生日時吃什麼,有什麼講究嗎

對於那種不尊重民族習俗的回答,我只能說敬人者人恆敬之,辱人者人必辱之。回民過生日也吃生日蛋糕,或者是去餐館吃一頓,和平常其他人一樣。過生日的講究並沒有多少,只是平常不吃的東西依舊不能吃,比如大肉(豬肉)、狗肉、驢肉等。

7. 什麼是生日蛋糕

1、 全麥粉餅干:100克;

2、 無鹽黃油: 45克;

3、粉狀明膠: 10克;

4、奶油乳酪: 200克;

5、精製砂糖: 80克;


芝士蛋糕

1.把芝士條切片,再將芝士放進電動打蛋器里攪拌打軟,

攪拌約半小時到一小時;

2.逐次加入巧克力粉和咖啡酒、慕司(注意

:一定要是逐次,這樣才能充分混合);

3.把它倒入蛋糕模,放入冰箱冷凍;

4.冷凍約四至五個小時後,即可取出裝飾,可隨意放上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者餅干、巧克力;

5.美味的芝士蛋糕就這樣新鮮出爐了!

,變粘稠後可以再換木勺攪拌幾下即可關火。

7.室溫軟化的芝士拌至順滑,然後加入上一步的粘稠醬料,攪拌。

8.圖為攪拌好的順滑狀態。

9.55g蛋白,分3次加入30g細砂糖,打至6分發(濕性之前的狀態)

10.打好的蛋白分2次,加入步驟8中,橡皮刮刀拌勻,圖為拌好狀態。

11.倒入模具中。

12.隔熱水烘烤,160度約60分鍾左右,表面上色為較淺烘焙色即可,室溫散熱,冷藏至凝固後再脫模食用。

8. 有知道朝鮮族過生日風俗的朋友請進

你可以去找找崔光弼這個人問問

他是中國民族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發展部主任。1985年7月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多年從事館藏民族文獻的開發工作。現正參與「中國民族數字圖書館」項目的籌備工作。

去看看http://..com/q?ct=24&cm=18&tn=ikspe&un=MZ_lib
或者去找找網路知道-專家團
網址:http://www..com/search//expertgroup.html

希望幫得到你。。。也祝你朋友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9. 回族人吃蛋糕嗎

如果該蛋糕是清真食品,那麼回族人可以吃。
清真食品,即符合伊斯蘭Halal食品標準的食品。在中國,清真食品通常是指按照中國穆斯林飲食習慣屠宰、加工、製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產品。清真飲品、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簡稱為「清真三食」。此外,生產、銷售清真食品的專用運輸車輛、專用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專用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不符合以上標準的,都不屬於清真食品。
【清真禁忌】
伊斯蘭飲食規定以佳美為原則,所謂「佳美」除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營養滋補外,更主要的是指該食物的「潔凈與性格。」穆斯林是講「衛生與衛性」的,可謂「食以養性」。舉凡食草類動物其性善,其食潔,如牛、羊、駝等。而尖齒、獠牙的食肉類動物或食腐屍、腐食之動物其性貪、惡,其食污,如豬、狗、烏鴉等。正所謂「貌俊、性溫、潔凈」可食,「貌異、性惡、污穢」不食。
【禽類】
食穀物、有嗉子、似雞嘴的可以吃。如雞、鴨、鵝、鵪鶉、鴿、麻雀、大雁等。似鷹嘴、食肉的則不能吃,如老鷹、梟、騖、禿鷲、烏鴉、喜鵲、啄木鳥等。
【獸類】
反芻(倒嚼)、有四蹄、蹄分兩半、性情馴善的可食。如牛、羊、駱駝、鹿等。反之則不可以,如豬、狗、貓、虎、豹、狼、獅、鼠、蛇、驢、馬、騾及猴、熊、象等。
【魚類】
腹下有鰭,身上有鱗,脊上有刺,有頭尾的,如鯉魚、鰱魚、鯽魚、草魚、黃花魚、帶魚等可以食用。不能食用的有鯨魚、鯊魚、青蛙、烏龜、海豚、海豹、海狗、海獅等,還有「象魚不是魚、叫魚不是魚」的也在禁忌之列,如泥鰍,甲魚等。

10. 現代社會過生日一般會吃蛋糕,古代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古代人講究逢九一次大生日,會大興壽宴。壽宴上會有壽桃,壽面。受邀請的人會送壽禮,還會用詩詞來慶賀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