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如下:
准備材料:內脂豆腐 2盒、木耳 適量、黃花菜適量、香菜適量、香蔥適量、澱粉適量、醬油 適量、香油適量、雞蛋適量。
1、首先把木耳,蔥花,黃花菜處理好,放一旁備用。
Ⅱ 豆腐和內酯豆腐有什麼不同
普通豆腐和內酯豆腐的區別:
1、製作原理內酯豆腐是使用葡萄糖酸內脂來作為凝固劑生產的,含水量會比較高,製作出來的豆腐的量也比一般的豆腐量要多很多,而普通豆腐是以鹵水和石膏來作為凝固劑的工藝比較復雜,產量比較低。
2、儲存時間內酯豆腐存放的時間不是很長,內脂豆腐通過高溫殺菌,再裝盒密封可以放五天,而豆腐必須冷藏保存,最多不能超過三天。
3、口感不同內酯豆腐的口感比一般豆腐更嫩滑,更細膩,有光澤,而普通豆腐因為製作時間長,需要盡可能擠出水分,而最終口感就比較軟彈,質地不細膩,烹飪能成塊。
4、色澤區別內脂豆腐因為製作工藝簡單快捷,所以豆腐成品潔白細膩,有光澤,而普通豆腐因為製作時間長,工序比較多,且最終豆腐是用模具摁壓而成,所以成品色澤一般為暗白色,無光澤感。
5、營養區別內脂豆腐因為製作較快,使用β-葡萄糖酸內酯來凝固豆腐還不易破壞蛋白質,做好的內脂豆腐一般蛋白質含量更高,但是因為含水量較大,所以蛋白質反而不如去水的普通豆腐高,其他營養成分也低於普通豆腐。
內脂豆腐做法
方法
步驟 1
稱量黃豆150克(建議200克豆子更好一些)
步驟 2
提前一天泡發好的黃豆加入600毫升的清水,倒入料理機打成豆漿。(不建議使用破壁機)
步驟 3
用紗布過濾出的豆渣再次放入料理機,加入600毫升水,第二次打(每一次我都打兩遍)。
步驟 4
這是打了三次後的豆漿(最後在紗布上的豆渣上再倒入200毫升水,為的是把豆漿充分過濾下來,正好總共是2000毫升的水),用濾網撇去浮沫。
步驟 5
再用濾網過濾一遍豆漿,看看:又過濾出來這么多的豆渣。
步驟 6
再過濾一遍,豆渣就很少了,這樣多過濾兩遍口感會比較細膩。
步驟 7
開始煮豆漿,期間要經常用勺子攪動鍋底不要糊鍋,還要用濾網繼續撇去浮沫。
步驟 8
煮沸兩三分鍾後關火,等溫度降至85度。如果沒有液體溫度計,一般關火後兩三分鍾溫度就差不多了(當然不同材質的鍋降溫速度也不一樣)。
步驟 9
等待降溫的過程將3克內酯用30毫升溫水融化。
步驟 10
這是我在網上上買的內酯,一小袋正好是3克。一盒是24袋。
步驟 11
將85度的豆漿倒入融化好內酯的電飯煲內膽中(從高處倒下來)。不需要攪拌,再用濾網撇去表面的浮沫(也可以不管它),撇去浮沫後形成的豆花更滑嫩。電飯煲設置為「保溫」,接下來就交給時間啦,耐心等待20分鍾即可。
Ⅲ 水豆腐和老豆腐有什麼區別
水豆腐是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屬於閩菜。一種說法是,水豆腐就是新鮮成型的豆腐,以為其含水眾多而稱其為水豆腐,又白又嫩。可以用來做菜。另一種說法是,水豆腐是豆漿加石膏煮熟後,還沒放進容器壓榨成型的豆腐,相對前一種來說,這種豆腐更加的嫩,一般當小吃來吃。水豆腐烘乾之後就成了干豆腐,又叫豆腐乾或者豆乾或者又叫香乾。
老豆腐,又稱北豆腐,起源於山東省的傳統小吃,產品類似於豆腐腦,但在製作上更復雜,工藝性更強,口感較豆腐腦更加老些。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風味獨特。老豆腐是山東部分地區的特色早餐,深受歡迎。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