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極發現的一百年前的水果蛋糕,究竟是怎樣的
想要南極,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冷,不過,南極並不是只有冷,還有「百年大蛋糕」。百年大蛋糕顧名思義就是100多年的大蛋糕,那麼作為天然大冰箱的南極,放一塊蛋糕,百年之後,究竟還能不能吃呢?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水果蛋糕在低溫下的變化
我們假設水果蛋糕一直處於冷凍狀態,沒有過解凍,那麼它百年之後還能食用嗎?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水果蛋糕的成分。既然是水果蛋糕,那麼一定有水果,其次是雞蛋、小麥粉、白糖、牛奶等。
弄清楚了成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些物種在長期低溫的條件下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
當然,在低溫的條件下,微生物首先就被排除了,因為能夠導致食物腐敗的主要有細菌、黴菌和酵母菌,而這些菌只有在5-45℃之間時才會生長繁殖,其中以20-40℃的環境為宜。而南極常年低溫的條件就將它們排除在外了。
但是,低溫的環境並不能阻止食物本身的化學反應,比如氧化和水解。雖然在低溫的條件下,氧化和水解的速度會變慢,但是仍然在進行。一般情況下,環境溫度每降低10℃,其化學反應的速度會慢3倍左右。但是,這塊蛋糕在不斷變化的溫度下,持續了100多年,足以使其內部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氧化,產生酸。
因此,雖然表面上看這塊水果蛋糕在經歷100多年後保存完好,其實其內部依然發生了變化,所以是不可以食用的。況且南極也並不是只有零下,到了夏季最高溫甚至能到達20攝氏度左右,而在這種溫度下,一旦冰凍後的蛋糕再化凍,在冰凍,顯然就已經變質了。
南極發現百年水果蛋糕確有其事,而且從外觀上看保存完好。但是雖然蛋糕在這種環境下已經盡可能的避免了微生物的侵擾,但是由於沒有隔絕氧氣,所以即使慢,只要時間足夠長,它的內部依然會因為氧化而變質,因此是不能吃的。
⑵ 蛋糕的歷史是什麼
幸運的是,今天你可以買到各種口味、顏色、形狀和大小的蛋糕。
義大利第一個蛋糕
今天,很難說是誰在哪裡發明了這種蛋糕。一些烹飪歷史學家傾向於得出這樣的結論:蛋糕的原型起源於義大利。語言學家認為,蛋糕這個詞從義大利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華麗而復雜的東西,它與許多由不同顏色、銘文和裝飾組成的蛋糕裝飾品聯系在一起。
其他人則對蛋糕的起源持不同的看法。大家都知道東方最美味的甜食,即使是一個老練的美食家也會為其精緻的味道和迷人的味道而折服。這個想法的追隨者發現,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的古代廚師用牛奶、蜂蜜和芝麻製作甜點。
美國也烤過最重的蛋糕,只是在阿拉巴馬州。這個奇跡重達五十噸。這幅傑作的主要部分之一是冰淇淋,它的形狀就像地理地圖上的一個州。
第一個多層蛋糕出現在倫敦。這種蛋糕有時會被用特殊的手推車帶到慶典大廳,因為它們特別脆弱,當然也很重。從18世紀開始,切割第一件作品的過程就被華麗的光環包圍著。
⑶ 麵包和蛋糕的歷史是從哪個國家開始的最初的是怎麼來的又經過什麼歷史傳來中國的呢
麵包和蛋糕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和羅馬。據食品歷史學家的研究,最早的麵包師可能是埃及人,他們將烘焙技藝提升至藝術的高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埃及人的麵包還是中世紀歐洲人的蛋糕,與今日的形態相去甚遠。
麵包和蛋糕傳入中國是在清末民初時期,而70年代後期,中國的麵包製作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一方面,這要歸功於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馬竇以及明末清初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將麵包製作技術帶到中國東南沿海城市,並逐漸傳播至內地。另一方面,1867年俄羅斯修建東清鐵路時,也將麵包製作技術帶到了中國東北地區。
18世紀末的歐洲工業革命導致家庭主婦進入工廠工作,家庭烘焙逐漸演變為工業化生產。這一時期出現了多種麵包製作機械,如1870年的調粉機、1880年的整形機、1890年的面團分塊機以及1888年的烤爐。這些機械化的設備極大地推動了麵包產業的發展,並催生了大型麵包廠和公司的出現。
隨著麵包生產技術在不同國家的傳播,各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飲食習慣,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麵包類型。例如,歐洲的麵包多以硬式為主,而亞洲的麵包則以軟式為主。這種技術的傳播和文化的交流,豐富了世界烘焙食品的多樣性。
⑷ 生日蛋糕和麵包的歷史
生日蛋糕和麵包的歷史如下:
生日蛋糕的歷史:
- 起源與宗教迷信:中古時期的歐洲人深信,生日這一天是靈魂最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因此,在生日當天,親人朋友會齊聚一堂,為壽星送上祝福,並贈送蛋糕,以期帶來好運並驅逐惡魔。這種習俗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生日慶祝方式。
- 早期材料:最早的蛋糕製作材料相對簡單,通常只包含幾種基礎原料。這些蛋糕不僅是美食,更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
- 發展與演變: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日蛋糕的製作工藝和裝飾逐漸變得復雜多樣,從簡單的圓形蛋糕到多層的豪華蛋糕,從樸素的裝飾到精美的糖藝和水果點綴,生日蛋糕成為了生日慶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麵包的歷史:
- 起源時間:麵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1萬多年前的西亞地區。當時,古代民族已經開始種植小麥和大麥,並利用石板將穀物碾壓成粉,再與水調和後在燒熱的石板上烘烤,這標志著麵包的起源。
- 製作工藝:早期的麵包製作工藝相對簡單,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開始嘗試添加各種輔料,如酵母、鹽、糖等,以改善麵包的口感和風味。同時,烘焙技術也逐漸進步,使得麵包的種類和口感更加豐富多樣。
- 文化意義:麵包作為人類重要的主食之一,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飲食需求,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許多文化中,麵包都象徵著豐收、富足和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