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麵包機做的麵包為什麼總是皮厚硬,而且組織像發糕
可能你用的麵粉也有點問題,做麵包最好要用低筋麵粉,如果高筋麵粉做出來的可能就會有發糕的感覺。
B. 做戚風蛋糕用不用發酵
1、戚風蛋糕麵糊是不需要發酵的,而是通過雞蛋打發後形成的支撐力形成蓬鬆的組織。
戚風蛋糕製作中是不需要發酵的,它沒有用到酵母粉、而是利用蛋白打發入空氣,形成細膩的蛋白霜,再與蛋黃糊翻拌均勻,成為順滑細膩的戚風蛋糕,入模以後,放入提前預熱的烤箱烘烤,出爐後倒扣,完全冷卻後脫模即可。這是戚風蛋糕製作的一個基本過程,製作不同口味的戚風蛋糕,區別主要在蛋黃糊中加入不同的食材,蛋白霜的打發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2、戚風蛋糕的麵糊不僅不能久置,而是需要馬上入模烘烤,避免消泡引起的組織粗糙、口感不好、塌陷、蛋糕長不高等情況。
戚風蛋糕是通過蛋清的打發來支撐起它蓬鬆的組織的,烘烤過程中澱粉不斷糊化,蛋白質定性,蛋糕不斷成熟,然後就形成了柔軟細膩的口感,而內部也是均勻的小孔洞,沒有特別巨大的孔洞。所以從戚風蛋糕的整個製作過程,包括製作原理來看,戚風蛋糕完全是不需要發酵的,更沒有用到酵母粉。
戚風蛋糕的原理:
戚風蛋糕跟蒸饅頭、發糕確實有相同點,它們都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通過加熱之後膨脹起來得到的松軟麵食。但是它們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饅頭、發糕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在內部產生氣體,再通過加熱之後膨脹起來的。
而戚風蛋糕是通過打發雞蛋白,讓大量的空氣混入雞蛋白當中,形成由細膩泡沫組成的蛋白霜,饅頭是利用微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膨脹起來,蛋糕就是利用這些混在蛋白霜中的空氣膨脹起來的,兩者有根本的區別。
所以蛋糕麵糊中的空氣是有限的,不會隨著時間變化增多,反而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由此題目的答案就十分顯而易見了:戚風蛋糕的麵糊不需要放置,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發酵。放置的操作反而會讓麵糊中好不容易混進去的空氣減少(也就是說的「消泡」),從而導致蛋糕烘烤之後膨脹不起來。
戚風蛋糕的形態和呈現:
當然戚風除了以圓模/中空模來製作,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如蛋糕卷,如紙杯蛋糕,也可以搭配不同的top和夾餡製作成生日蛋糕、裸蛋糕、包括較近夥伴的海鹽奶蓋蛋糕都是以戚風底搭配海鹽奶蓋芝士糊來製作。
所以說戚風即可以做出千變萬化的風味,直接吃ok,也可以打底做蛋糕胚來呈現出更不一般的甜品世界。當然戚風的承重能力不如海綿或重油蛋糕,一般不建議做復雜蛋糕的蛋糕胚,如翻糖蛋糕、多層蛋糕則多以海綿蛋糕/重油蛋糕做底,保證不坍塌和穩固的效果。
C. 普通麵粉在麵包機里做麵包,為什麼做出來的像發糕
要製作一個好的麵包,攪拌和發酵可以說是製作過程中的兩個最為關鍵的步驟。
面團的攪拌,也稱可稱為和面或調粉,攪拌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麵包的品質,在整個責任中它佔到25%。
一. 攪拌的目的
1. 能使各種原輔材料混合在一起,並均勻地分布在面團的每一個部分,形成一個質量均一的整體。
2. 加速麵粉吸水、漲潤形成麵筋,縮短麵筋形成時間。
3. 擴展麵筋,使面團具有良好的彈性和伸展性,改善面團的加工性能。
二. 攪拌的過程
攪拌的過程可分為六個階段:
1. 混和原料階段--這時所有配方中干、濕性原料混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即粗糙又濕潤的面團,這時麵筋還未開始形成,用手觸摸面團能感覺很粗糙,無彈性和延伸性。
2. 面團捲起階段--此時麵筋開始形成,配方中的水份已全部被麵粉吸收,由於麵筋的形成,面團產生了強大的筋性,將整個面團結合在一起,開始不再粘缸,這時用手捏面團不是很粗糙,但仍會粘手,沒有延伸性,缺少彈性,而且易斷裂。
3. 麵筋擴展階段--隨著麵筋不斷地形成,面團表面已趨於干糙,而且較為光滑且有光澤,用手觸摸時有彈性,並且柔軟,拉麵團時具有延伸性,但是仍易斷裂。
4. 攪拌完成階段--面團在此階段,麵筋已完全形成,柔軟而且具有良好的延伸形。這時攪拌鉤在轉動時面團又會再黏附在缸的邊側,但當攪拌鉤攪離開缸側時,黏附在缸側的面團又會隨鉤離去,並會發出噼啪的打擊聲和嘶嘶的粘缸聲。
此時面團的表面干糙而有光澤且細膩無粗糙感。用手拉取面團時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彈性,並且能拉出一塊很均勻的麵筋膜。現在為攪拌的最佳階段,即可停止,進行發酵。
5. 攪拌過度階段--如果在攪拌完成階段時還不停止,而繼續攪拌,則麵筋超過了攪拌耐度,就會逐漸打斷。隨著面團外表會再度的出現含水的光澤,出現粘性,如停止攪拌面團則
會向四周流瀉,用手拉麵團時沒有彈性和延伸性,且很粘手。這時嚴重的影響了麵包的質量。
6. 麵筋打斷水化階段--若再繼續攪拌下去,面團就開始水化,越攪越稀且流動性很大。用手拉麵團時,手掌上會有一絲絲的線狀透明膠質出現。這時麵筋已徹底被破壞,不能在用於製作麵包。 三. 攪拌對麵包品質的影響
1. 攪拌不夠--因麵筋未能充分的擴展,達不到良好的伸展性和和彈性,這樣既不能保存發酵中所產生的氣體,又無法使麵筋軟化,之所以做出來的麵包體積小,兩則往往向內陷,內部組織粗糙且多顆粒,結構不均勻。攪拌不夠的面團因性質較濕和干硬,所以在整形操作上也較為困難,很難滾圓至光滑。
2. 攪拌過度--面團攪拌過度,因麵筋已經打斷,導致麵包在發酵產氣時很難保住氣體,是麵包體積扁小。在攪拌時形成了過於濕粘的性質,造成在整形操作上極感困難,面團滾圓後也無法挺立,而向四周擴展。如用此面團烤出來的麵包,同樣因無法保存膨大的空氣而使麵包體積小,內部空洞大,組織粗糙而多顆粒,品質極差。
四. 影響攪拌的因素
1. 水分--水分的多少將影響面團的軟硬,如水分少會使面團的捲起時間縮短,麵粉的顆粒未能充分的水化,致使麵筋的性質較脆,在擴展開始不久,就易使麵筋攪斷,無法再使麵筋充分地擴展,所以做出來的麵包品質較差。相反,如果水分過多,則會延長捲起的時間,一旦達到捲起階段就很容易造成麵筋打斷,所以這時要特別小心。另外,麵粉的吸水量也是直接影響水分的添加,之所以一定要掌握用於製作蓋麵包的麵粉的吸水量。
2. 溫度--面團溫度低所需捲起的時間較短,而擴展的時間應予延長,如果溫度高,則所需捲起的時間較長。如果溫度超過標准太多,則面團會失去良好的伸展性和彈性,捲起後已無法達到擴展的階段,使面團變成脆和濕的性質,對烤好的麵包的品質影響也很大。
3. 攪拌機速度--攪拌機的速度對攪拌和麵筋擴展的時間影響很大,快速攪拌面團捲起時間快,達到完成的時間短,面團攪拌後的性質較好。如慢速攪拌則所需捲起的時間較久,而面團達到完成階段的時間就長。如果麵筋特強的麵粉用慢速攪拌,則無法使麵筋達到完成的階段,麵筋稍差的麵粉在攪拌時應避免用高速,以免使麵筋打斷。
4. 面團攪拌的數量--攪拌面團的時候,攪拌機的能量也有一定的負荷力,過少和過多都會影響到攪拌的時間,原則上面團的一次攪拌數量以不低於規定量的三分之一和不超過規定量為原則。
5. 配方的影響--配方中如果柔性原料過多,則所需捲起的時間較久,攪拌的時間也相應延長;如果韌性原料過多,則所需捲起的時間較短,其麵筋的擴展時間也短。麵包的製作方法如何製作麵包怎麼做蛋糕發酵,是繼攪拌後麵包生產中的第二個關鍵環節。發酵好與否,對麵包產品的質量影響極大。有人認為發酵對麵包品質的影響負有70%的責任。面團在發酵期間,酵母吸取面團的糖,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膨脹,其體積約為原來的五倍左右,形成疏鬆、似海綿狀的性質,其原因為受麵粉及酵母內的蛋白質分解酶的作用。
發酵產物如酒精及各種有機酸及無機酸,增加面團之酸度,由於各種不同的變化會改變麵筋的膠體性質,因此形成薄而能保留氣體的細胞,同時保留麵筋的延展性和彈性。因而能忍受機械作用所加的壓力,如分割、整形等,而不致使細胞破裂。
一.發酵控制與調整
1. 麵包的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性能氣體產生的原理我們已知道,是由於酵母和各種酶的共同作用,把碳水化合物逐漸分解,最終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要增加產氣量,一是可增加酵母用量;二是增加糖的用量或添加含有澱粉酶的麥芽糖或麥芽粉;三是加入一定量的改良劑;四是提高面團溫度到35℃ 。氣體能保留在面團內部,是由於面團內的麵筋經發酵後已得到充分擴展,整個麵筋網路已成為既有一定的韌性又有一定的彈性和延展性的均勻薄膜,其強度足以承受氣體膨脹的壓力而不會破裂,從而使氣體不會逸出而保留在面團內。氣體保留性能實質來自面團的擴展程度,當面團發酵至最佳擴展范圍時,其氣體保留性也最好。影響氣體保留性因素有蛋白質分解酶、礦物質含量、PH值、發酵室溫度、漂白劑及氧化劑的用量以及一些機械因素等。
2. 產氣量與保氣力的關系及對麵包品質的影響
要使麵包質量好,就必須有發酵程度最適當的面團。即在發酵工序,要控制面團的氣體產生與氣體保留這兩種性能都達到最高范圍,亦即要使產氣量與保氣力同時達到最高點。當兩者同時達到最大時,做出的麵包體積最大,內部組織、顆粒狀況及表皮顏色都非常良好。
3. 面團在發酵階段的狀況
以中種面團為例,當完成發酵時間要3小時,發酵後升溫5.5℃,可以看到:面團頂部下陷,用手向上提起面團時,有非常明顯的立體狀網路結構,延展性良好,整個面團乾爽、柔軟、韌性很小,不易脆裂,完全成熟,成為乾燥、柔軟的薄網狀組織。
當發酵時間不足,例如只有原來的1/3時間1個小時的時候,這時的面團結實,網狀結構緊密,向上提時韌性大,有如扯橡皮一樣的感覺。但面團中已有氣體產生。
當面團發酵至總發酵時間的2/3即2小時的時候,由於發酵作用的繼續進行,面團逐漸軟化,麵筋所形成的網狀結構已較薄,用手提面團時感覺到韌性減少,且柔軟。但面團仍較緊密,還有濕粘的感覺。
當面團超過了發酵時間後,又變得濕沾、易脆裂、鼓氣等,此時稱之為老面團。
D. 用蛋糕粉做的蛋糕怎麼做出來像發糕
哦,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供你參考。
我覺著似乎不是你所說蛋糕粉(即低筋小麥粉)出了問題,因為我們用的普通麵粉都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我想:是不是操作工藝上有什麼問題。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雞蛋、白糖、黃油(豬油也可)組成的合液沒有充分攪打均勻,也就是沒有攪打成泡沫狀厚糊;二是配料不夠合理,也就是沒有參照正確的比例,即:500克麵粉、20隻雞蛋、500克白糖、50克黃油(化豬油也可)。三是烤制的首次火力及時間方面有欠缺,也就是220°烤5分鍾後,再改為180°—200°至20分鍾後;哦,還有個問題就是原料里或多或少的加水了(有點唐突了,見諒。)。
哦,以上是我烤制普通蛋糕的一點體會,請您參照對比一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千萬不要考慮什麼膨鬆劑之類的東西,因為蛋糕專用粉本身就含有蓬鬆助劑的;何況是自己吃呢,加上那東西後一股的火鹼味兒,難吃死了。我們這里早就禁止添加膨鬆劑了。
哦,祝下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