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年初一晚上可以吃蛋糕嗎
大年初一晚上怎麼就不可以吃蛋糕?蛋糕又沒規定什麼時候可以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只要你想吃,什麼時候都可以吃,他又不是特定的一種食物。蛋糕又沒有明確什麼時候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反正就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㈡ 除夕吃蛋糕什麼意思
除夕吃蛋糕意味著蒸蒸日上。
除夕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家每戶都准備好滿滿的一大桌食物,許多人家裡還會擺放上蛋糕,蛋糕可以讓人蒸蒸日上。
除夕還可以自己做蛋糕,這樣子比較有誠意,而且自己做的蛋糕自己吃掉這種享受是旁人無法享受的。
適合除夕吃的東西
1、年糕:年年高升
南方人喜歡在年夜飯上吃年糕,有著「年年高 「的意思,寓意來年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年糕一般都是糯米製成,口感細膩軟糯,有紅、黃、白三種顏色,做好的年糕,可以直接烤著吃,也可煮年糕湯、炒年糕等等。
2、餃子:招財進寶
過年自然離不開餃子,是北方人餐桌上必備的食物,餃子與「交子「同音,而交子在古代有錢的意思,而且,有些人包的餃子形似元寶,也象徵著財富。
河南的傳統一般是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都要吃餃子,寓意招財進寶;人們也會將一些象徵吉祥的東西放進餃子里,寄託著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小時候最期待能夠吃到餃子里包的錢幣或者花生,預示著新年的好彩頭。
㈢ 春節每日習俗
大年初一:串門走親戚
這一天是農歷年的第一天,大家回去拜訪家裡年長的長輩,這樣的拜訪有助於促進家庭關系,這種形式被稱為拜年(百年)。去拜年一定要帶著禮物,而且要帶雙份,喻義著好事成雙。
而長輩通常會給孩子紅包,裝錢的紅色信封象徵著好運,也寓意著辟邪。
為了迎接親朋好友,主人會准備茶和甜點,這是為了讓來訪者在新的一年甜甜美美,而裝糖果用的托盤通常被稱為八寶盒,八種食品跟中國漢字中的「發」諧音相似。喻義在新的一年裡會發財。
大年初二:媳婦回娘家
在這一天,已婚的女兒們會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親戚以及好友。傳統來說,已婚的女兒沒有很多看望自己家人的機會。
在舊時代,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所以他們一般不能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回家吃團圓飯。
但是現在,男女平等,人們並不會十分較真的遵循著這樣的習俗。然而,當看望父母時,已婚女子都應與自己的丈夫,帶著一些糕點禮物上門。
大年初三: 老鼠嫁女兒
在前兩天忙於走親訪友之後,人們在今天可以稍稍休息一下了。
實際上,在大年初三會親友是一件並不吉利的事兒。人們會在今夜早早歇息,在早上也晚點起來。
俗語說,大年初三,老鼠娶親,所以人們會在晚上減少活動,以便給老鼠們嫁女的時間。
人們會把米飯、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讓老鼠拿走。人們希望與老鼠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以便老鼠可以給人們太平的一年。
這個民間信仰主要是源於在舊時代,老鼠往往給人們帶來災難。
老鼠娶親在中國傳統故事中十分著名,所以經常出現在各種詩歌、畫作以及表演之中。
大年初四: 迎接灶王爺
遵循習俗,農歷12月23日是送神日,而在大年初四,則被認為是一個請神的好日子。
據說,灶王爺要將過去一年人類的善與惡匯報給玉皇大帝,直到大年初四才會重返人間。
中國俗語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在清晨需要送走灶王爺,而在下午四點左右迎接灶王爺。
在中國北方有一個傳說,在這一天,灶王爺會降臨,檢查家家戶戶,因此在這一天不應離家在外,同樣也有一個習俗說,這一天不要關門,以防灶王爺無法進入家宅之中。
大年初五: 開市接財神
今天習慣稱為「破五節」。
根據傳統習俗,人們認為,很多新年禁忌,在這一天都可以被打破。
有幾個關於破五節的來源的故事,在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這一天是財神的誕辰。
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會有大餐來慶祝。
人們還會放煙花,來吸引財神的注意,這樣以保證新的一整年中都可以有財神的眷顧,而有財運降臨。
甚至直到今天,在中國北部地區,人們仍然十分鍾愛在這一天吃餃子,來慶祝這一天可以打破許多禁忌。
另外,餃子的形狀酷似金錠,所以吃餃子也是一種慶祝財神誕辰的方式。
大年初六: 千家送窮鬼
根據傳統習俗,家裡通常要在這一天送走窮鬼。
通過做這些,中國人希望能送走貧窮並且在新的一年迎來幸福和好運。
根據傳說,幾千年前窮鬼是一個皇帝的兒子。他矮小而又瘦弱,並且喜歡穿破爛的衣服,喝稀飯。
即使人們送給他新衣服,他也要扯破後才穿。因此,隨著時間推移,他被稱為了窮子,漸漸地就變成了窮鬼。
為了送走窮鬼,人們通常會將自己的破衣服、垃圾和其他臟東西扔掉。
這一做法也是為了清潔。
就新年的前五天來說,人們不允許扔掉任何垃圾因為垃圾被視為財富不能被清掃掉。
然而在破五之後,許多禁忌就可被打破。
於是,人們最後會再打掃一遍他們的房子。
如今,在大城市中送窮鬼的習俗已經不常見了。
大年初七: 人日撈魚生
這天通常被稱為人日,被認為是每個人的生日。
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這一天吃面條,因為在中國的文化中,面條象徵著長壽。
在中國的南方,甚至是在東南亞地區,特別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國人會在這一天拿魚生來慶祝每個人的生日。這種中國式的生魚沙律也被稱為lo hei(撈起魚生)。
它通常由生魚條(多為鮭魚)拌入蔬菜丁,再加入多種醬汁及作料,與其他配料一並食用。
魚生字面意思就是「生的魚肉」,但是因為「魚」和「余」發音相同,魚生被解釋為同音詞「余升」,寓意為高升有餘。
因此,魚生便成了富足、發財的象徵。
魚生的配料包括蘿卜(白色小蘿卜)、胡蘿卜、紅辣椒、蕪菁、紫薑泥、橘子干、檸檬葉、芫荽、干辣椒、海蜇皮、花生末、烤芝麻、炸蝦米、五香粉等,再加入由酸梅醬、米醋、金絲橘膏及香油調制的醬汁。
一般說來,每個加進去的配料都意為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