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做出的蛋糕發粘,怎麼回事呀
做出的蛋糕發粘原因有以下這些:
1、沒有把握好火候,烤箱溫度沒設置好導致蛋糕沒烤熟;
2、蛋白沒有打制好,蛋糕糊打發過度,打制好的蛋白和蛋黃那一部分沒有攪勻;
3、蛋糕配方比例不當,液體(如雞蛋、油、水等)佔比太多。
(1)蛋糕打發過程中為什麼會粘連擴展閱讀:
食用注意
1、鮮奶蛋糕一定要當天吃,隔天口味就不怎麼好了。
2、鮮奶蛋糕相對裱花蛋糕而言口味清淡、低脂、營養高,逐漸成為西點市場的新寵,但是其保質期短,不易貯存。
3、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定要吃,務必選擇使用代糖添加劑的蛋糕,並且少量食用。
烘烤
1.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
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2.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參考鏈接:網路--蛋糕
Ⅱ 烘焙蛋糕脫模時總粘住是為什麼
烤制蛋糕時,蛋糕通常會與模具粘連,這是因為蛋糕受熱膨脹,但模具限制了其向上生長的空間。對於戚風蛋糕,其膨脹依賴於蛋白打發產生的大量小氣泡,在受熱後這些氣泡會膨脹並推動麵糊向上流動,如果模具表面塗抹了油脂,麵糊將難以向上流動,最終導致蛋糕無法正常膨脹,甚至無法成型。因此,在製作戚風蛋糕時,應避免在模具內塗抹油脂,而是選擇鋪上一層油紙,以確保麵糊能夠順利向上流動。
另外,如果在模具表面塗抹了油脂,那麼蛋糕在烤制完成後會與模具緊密結合,難以脫模。正確的脫模方法是使用小刀沿模具邊緣輕輕劃一圈,以切斷蛋糕與模具之間的粘連,然後輕輕將蛋糕倒出。脫模後,應立即清洗模具,以防蛋糕殘渣乾涸難以清洗。
值得注意的是,蛋糕應在完全冷卻後再進行脫模,最好採取倒扣的方式冷卻,這樣可以避免蛋糕回縮。冷卻後的蛋糕不僅外觀更加完美,口感也會更加細膩,尤其在隔夜後,蛋糕的風味會更加濃郁,口感也會更加松軟。
Ⅲ 為什麼烤箱做蛋糕時,蛋糕底部會出現一層黃色的結塊
烤箱做蛋糕時,蛋糕底部出現一層黃色的結塊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其解釋:
烘烤溫度和時間不當:如果烤箱的溫度設置過高或者烘烤時間過長,蛋糕底部會過度受熱,導致糊化。這種情況下,蛋糕底部的麵糊會變得過於乾燥,形成黃色的結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應該根據蛋糕配方中推薦的溫度和時間來設置烤箱,並使用計時器來確保不會過度烘烤。
麵糊混合不均勻:在製作麵糊時,如果糖、油和雞蛋沒有充分混合,可能會導致蛋糕底部的油脂和糖分過多,這些成分在烘烤過程中會沉積到底部,形成黃色的結塊。確保所有材料都充分混合,直到麵糊光滑細膩,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
烤模准備不當:如果烤模底部沒有塗抹足夠的油脂或者使用了不當的防粘材料,可能會導致蛋糕粘附在模具底部,烘烤過程中形成黃色的結塊。在倒入麵糊前,應該確保烤模底部塗有一層薄薄的油脂,並鋪上烘焙紙,以防止粘連。
麵粉篩分不足:在製作麵糊時,如果沒有將麵粉充分篩分,麵粉中的顆粒可能會在蛋糕底部形成小結塊。篩分麵粉不僅可以去除顆粒,還可以讓麵粉更加輕盈,有助於蛋糕烘烤時更加均勻上升。
烤箱熱流不均勻:有些烤箱的熱流分布不均,可能導致蛋糕的某些部位受熱過多,尤其是底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調整烤盤的位置,或者使用烤箱的熱風循環功能來幫助溫度更均勻分布。
蛋糕配方問題:某些蛋糕配方中的成分比例可能導致蛋糕底部更容易形成結塊。例如,如果配方中的液體成分過多,可能會導致蛋糕底部過於濕潤,烘烤時形成黃色的結塊。調整配方中的比例,確保液體和固體成分的平衡,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使用的原料質量:低質量的原料,如過期的麵粉或劣質的發酵粉,可能會影響蛋糕的烘烤效果,導致蛋糕底部出現不良的結塊。始終使用新鮮、高質量的原料來製作蛋糕,以確保最佳的烘烤結果。
總結來說,蛋糕底部出現黃色結塊可能是由於烘烤溫度和時間不當、麵糊混合不均勻、烤模准備不當、麵粉篩分不足、烤箱熱流不均勻、蛋糕配方問題以及使用的原料質量等多種因素造成的。要避免這個問題,需要仔細遵循蛋糕配方的指導,確保所有材料和工具都准備妥當,並且密切監控烘烤過程。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可以逐漸掌握烘烤蛋糕的技巧,避免蛋糕底部出現黃色結塊的問題。
Ⅳ 模具蛋糕老是粘模還愛碎怎麼回事
製作蛋糕時,模具粘連的問題其實是蛋糕膨脹的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通常稱之為「爬升」。如果蛋糕在烘烤過程中能很好地粘在模具上,這表明它正在正確地膨脹和發酵。相反,如果蛋糕與模具之間存在明顯的空隙,這可能意味著蛋糕在膨脹過程中遇到了阻力,可能是因為配方中的油脂含量不足,或者是烘烤溫度和時間控制不當。
對於戚風蛋糕而言,使用不粘模具或是鋪油紙是製作過程中的一個大忌。這不僅會限制蛋糕的膨脹,還可能導致蛋糕結構不穩定,影響最終的口感。為了確保蛋糕能夠順利爬升並形成理想的蓬鬆質地,我們需要保證配方中的油脂含量充足,同時確保蛋黃和油脂的充分融合。
至於蛋糕容易碎裂的問題,這通常與油脂的使用量密切相關。如果油脂比例過低,蛋糕的結構可能會變得過於脆弱,從而在冷卻後出現裂紋。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油脂和蛋黃的比例來增強蛋糕的結構穩定性。這樣做不僅可以使蛋糕更加柔軟和細膩,還能提高其保水性,從而減少開裂的風險。
總之,了解並調整配方中的油脂含量是解決粘模和蛋糕易碎問題的關鍵。通過適當增加油脂和蛋黃的比例,可以確保蛋糕在烘烤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支持,從而避免粘模和裂紋等問題的發生。
Ⅳ 第一次烤蛋糕 烤出來之後外面都快糊了 裡面還是黏黏的 求解 ps:170左右上下火 熱風循環1小時了
1、烤的時間可能不夠。按蛋糕方子規定的時間,烤制結束後用餐刀插入,如果拔出是粘的,說明蛋糕還沒烤好,還要繼續烤。用同樣的方法試,直到餐刀拔出是乾的就說明烤好了。
2、如果始終是粘的,應該是最初加入的麵粉不夠。如果是乳酪蛋糕,應該嚴格按照方子上說的添加麵粉或玉米粉量;如果是普通蛋糕,在混合好後倒入烤盤時注意混合物不能太稀,要有點比較厚的巧克力漿的感覺。
3、,蛋糕糊打發過度,蛋糕配方中麵粉含量少
4、烤戚風的時候,出爐前可以用牙簽扎進蛋糕,測試一下是否有粘連,如果牙簽上光潔,可以取出。
給一個君之的方子試一試
【戚風蛋糕】(參考分量:8英寸圓模一個)
配料:低筋麵粉100克,蛋清110克,蛋黃60克,細砂糖60克(加入蛋清中),細砂糖25克(加入蛋黃中),牛奶65克,植物油50克,泡打粉1小勺(5ml)
烘焙:烤箱倒數第二層,上下火150℃,50分鍾。
說明:因為雞蛋的個頭相差有時候很懸殊,不同雞蛋的蛋清蛋黃比例也有差別,有時候這也是造成按配方製作戚風不成功的原因。所以這款配方沒有給出雞蛋的個數,而是給出了蛋清和蛋黃的具體重量。大家可以以此為參考。一般個頭比較大的雞蛋(帶殼70克左右)3個就夠了。中等個頭的雞蛋用量不到4個,將蛋清和蛋黃分開後稱重使用。
製作過程:
1、先將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分開。盛蛋白的碗需要無油無水。把蛋黃和細砂糖混合後用打蛋器打發到體積膨大,狀態濃稠,顏色變淺。
2、分三次加入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無味的植物油)。每加入一次都用打蛋器攪打到混合均勻再加下一次。
3、加入牛奶,輕輕攪拌均勻。
4、低筋麵粉和泡打粉混合後篩入蛋黃里。
【戚風蛋糕】(參考分量:8英寸圓模一個)
配料:低筋麵粉100克,蛋清110克,蛋黃60克,細砂糖60克(加入蛋清中),細砂糖25克(加入蛋黃中),牛奶65克,植物油50克,泡打粉1小勺(5ml)
烘焙:烤箱倒數第二層,上下火150℃,50分鍾。
說明:因為雞蛋的個頭相差有時候很懸殊,不同雞蛋的蛋清蛋黃比例也有差別,有時候這也是造成按配方製作戚風不成功的原因。所以這款配方沒有給出雞蛋的個數,而是給出了蛋清和蛋黃的具體重量。大家可以以此為參考。一般個頭比較大的雞蛋(帶殼70克左右)3個就夠了。中等個頭的雞蛋用量不到4個,將蛋清和蛋黃分開後稱重使用。
製作過程:
1、先將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分開。盛蛋白的碗需要無油無水。把蛋黃和細砂糖混合後用打蛋器打發到體積膨大,狀態濃稠,顏色變淺。
2、分三次加入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無味的植物油)。每加入一次都用打蛋器攪打到混合均勻再加下一次。
3、加入牛奶,輕輕攪拌均勻。
4、低筋麵粉和泡打粉混合後篩入蛋黃里。
9、翻拌均勻(從底部往上翻拌,不要畫圈攪拌)。
10、將拌勻的麵糊倒入剩餘的蛋白里。
11、再次翻拌均勻即成戚風蛋糕麵糊。
12、把麵糊倒入模具中,約為模具的4分滿。將模具在檯面上震幾下,震出大氣泡。
13、將蛋糕模放入預熱好上下火150℃的烤箱,倒數第二層,烤45-50分鍾。
14、蛋糕烤好後出爐。蛋糕烤好後能膨脹到模具的8、9分滿,頂部可能稍稍高出模具。
15、將出爐的蛋糕立即倒扣在烤網上,直到完全冷卻。
16、蛋糕冷卻後脫模。可以用來製作裱花蛋糕,也可以切塊直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