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紙杯蛋糕主要特徵是什麼
擴展閱讀
電飯煲蕃薯蛋糕做法大全 2025-08-29 06:35:00
蛋糕胚在烤箱烤多久 2025-08-29 06:30:34
蛋糕兩個圈圈是哪個明星 2025-08-29 06:29:11

紙杯蛋糕主要特徵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6-04 04:55:47

⑴ 桃片糕的種類

糕點品種繁多,分類角度不一。有按生產方式分為爐貨、油貨、蒸貨等,也有按消費習慣稱呼分為糕點、餅、酥等,商業經營上,一般按產品性能特點分類,大體上可分為蛋糕、糖皮、酥皮、甜酥、油炸品、干糕、蒸製品、糖製品八大類。

蛋糕類

蛋糕中西式均有製作,主要用蛋,糖經攪打(充入氣泡)後與麵粉調製成糊,澆入印模,經烘焙或蒸制而成的海綿狀形體。其品種繁多,中式或西式蛋糕品種中又有不同類型和特點。

中式蛋糕

中式蛋糕一般蛋、糖各佔35%,麵粉30%。按製作方式分:

①烘蛋糕型:這種蛋糕均經烘烤成熟,故又稱燒蛋糕。顏色棕色,內質無油。代表品種有梅花、中元、馬蹄、燒方等品種。

產品特點:松軟易消化,適宜兒童、老人和體弱者作補充副食。質量要求外型飽滿有彈性,銷售和保管時要防止風吹發硬,表面最好襯以油紙。

②蒸蛋糕型:均經蒸製成熟,色澤乳黃或如白色。代表品種有白元、雞心、蒸方等。蒸方中又分葡萄乾、豬油夾沙、豬油玫瑰、果醬等不同花色。

產品特點:成分基本上與烘蛋糕相同,唯含水分約高2%,口感更加軟潤,保質期較短。

西式蛋糕

①清蛋糕型,這種蛋糕成分因不用油脂而得名,其製作、烘烤基本上都和中式烘蛋糕相同,唯用蛋比例高達50%。大多用作裱花蛋糕、捲筒蛋糕的復制胚。作為直接銷售的品種有紙杯蛋糕、香草蛋糕等。

產品特點:重蛋輕甜,不用油脂,膨鬆度大,細膩而有韌性。

②油蛋糕型:主要用油、糖、蛋攪拌後拌入水果、麵粉,澆入印模烘焙而成。油脂大多用奶油、麥淇淋或豬油。

產品特點:內脂含油脂較高,適宜登山、勘察人員作輔食。內外油潤松軟,保存期較長。除整隻(每500克1~3隻)銷售外,也有切成小塊整齊裝盒,色澤淺黃油潤,備受歡迎。

③裱花蛋糕:這種蛋糕表面裱有各種圖案、文字、花卉等,造型美觀,工藝性強。裱花料有軟質和硬質之分,軟質有由清蛋糕作底胚,面上用復制奶油、鮮奶油、麥淇淋、蛋白糖、黃醬等料裱制而成。代表品種有奶油裱花蛋糕、蛋白裱花蛋糕、麥淇淋裱花蛋糕等,硬質的由杏仁糖膏、白帽糕裱制而成,代表品種有麥斯浜蛋糕、白帽蛋糕等。裱花料與蛋糕胚的比重,蛋白、麥淇淋鑲花蛋糕為3:7,奶油裱花蛋糕一般品種為4:6,名特產品為6:4。

糖皮類

所謂「糖皮」,實際上是使用糖漿合成面團而製作餅皮的簡稱,又稱「漿皮」。主要的目的是便麵筋吸水緩慢而使面團調制均勻。採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品種也較多,總稱為糖皮。代表品種有廣式月餅、京式提漿餅、雞子餅、豆沙卷等,大多屬中式。

產品特點:外表棕黃有光,餅類表面多有紋印,質松軟或松酥。有些品種表面光澤因塗蛋液所形成。吸潮後易發生霉點,保管時要防止潮濕空氣侵襲,平時勤加檢查。

酥皮類

酥皮類糕點又稱酥層糕點,因層次分明,質地松酥而得名。中式和西式均有較多的品種,但工藝不同,形狀有別。

中式

工廠俗稱「油麵」,系由油麵團包人油酥(麵粉調油)經延壓,卷制而成,包入各種餡料烘烤後形成不同風味的品種。我國各地都有當地的特色產品,代表品種如蘇揚月餅、杭州椒鹽酥餅、京式八件、廣式白綾餅、潮式老婆餅、高橋酥餅等。

產品特點:餅皮酥鬆,層次分明,口感松軟,但容易破碎,產銷過程中要輕取輕放,疊置不宜過高。對平頂品種不宜超過四隻,凸頂品種僅限一隻,銷售時要經常清除盛器中碎屑。如存放過久,則易變色、發酵。

西式

一般稱起酥,工藝上又名「開面」。是以水油麵團包如固體油脂反復折疊。延壓加工成形後烘焙而成。有夾餡或無餡的。有的產品烘焙後還需用糖粉或果醬等裝飾外表,以增加甜度,但也是鹹味的。代表產品有果醬起酥、蝴蝶酥、奶油螺絲卷、咖喱肉餃、忌司條、奶油千層酥(又名「拿破崙」)等。

產品特點:造型精細,層次分明,入口酥鬆,略伴鹹味。也易破碎,論只品種存放時不可多疊,散裝小品種盛器中也不宜放得過多。

甜酥類

甜酥類糕點,均以糖、油、面、蛋及少量疏鬆劑合成的酥性面團成型後烘焙而成。品種有重油輕油之分。重油品種製作不用水分,組織孔隙均為扁帶狀的,輕油品種製作用少量水分,組織孔隙為細密圓泡狀。中西式均有製作,其外形有顯著區別,選用油脂各有偏重。都是無餡的。

中式

製作面團有團塊狀和鬆散狀的。團塊狀的成型方法大多用手捏或延壓後用扦筒成型。代表品種如杏仁酥、素桃酥、薄麻餅、薄脆等,鬆散狀的大多用印模成型,代表品種如蔥油桃酥、串心酥等。

產品特點:大多選用豬油或植物油,口味側重果仁、芝麻、蔥、椒鹽等天然香味。質量求松酥無鹼味和油味。

西式

製作面團有團塊狀,也有爛糊狀。團塊狀(又稱「硬面」)的成型方法與中式基本相同,爛糊狀(又稱「拉花」)的是裝在三角小布袋中擠注成塑的。這兩種方法製作出來的品種西式習慣上將大隻的分作干點型,將小粒的稱作餅干型(或稱「小干點」,與機制餅干外型不同)。代表品種有果醬干點、糖面於點、胡桃排、各種拉花酥、牛利餅干、公主酥、羊角酥、紋鏈酥,馬蹄酥、寶石酥等。產品特點,比中式只型精巧、形態多樣。大多選用奶油或麥淇淋,口味側重奶味或香草味。質量要求松酥,入口易化,無油膩味。

油炸品味

這類產品是指通過油炸而成熟的製品。中式各幫中均有,品種較多,西式品種僅糖納子等。油炸使製品直接受熱,比烘烤溫度高得多,故胚內不含糖或含糖很少(因易焦化)。除了鹹味品種外,大多外表在撒糖粉或掛糖漿等,即增加甜味又起裝飾作用。也有用糖漿粘結再壓製成塊型,如薩琪馬等。

產品一般可分為軟性油貨和脆性油貨兩種。代表產品軟性的有糖糕、麻球、抄翁、蜜三刀等,脆性的有麻花、京果、排叉、巧果、油占子、麻油做子、開口笑等。

產品特點:軟性的外皮軟、內質松。但含水量較高,不宜保管,脆性的外皮鬆脆、內質松酥,含水量稍低,可適當存放。

干糕類

大多以米粉(糯米或粳米)、糖粉等料經加工後蒸制或烘焙而成 (不少品種製作是先蒸後烘)。這類製品都是中式的傳統品種,西式中沒有。代表品種如香糕、火糕、麻糕、椒桃片、苔生片、雲片糕和各種印糕等。

產品特點:外表均是堅硬緊密,體積小,重量大,經烘烤的品種內質松或有脆性,未經烘烤的品種質軟韌。成分中重糖輕油,保管期長,但夏季保存一月以上易發生蟲蛀。

蒸製品類

這類產品,是指經蒸汽而成熟的製品。均為中式產品。製品原料以米粉居多,麵粉次之,個別也有用澱粉、綠豆粉等。代表品種有蜂糕、倫敦糕、綠豆糕、油包、水晶餅和各式年糕等。產品特徵:都是軟性的,含水分較大。麵粉做成的蒸製品大多經酵母發酵,粳米粉、綠豆粉、澱粉製品,都不經發酵,粳糯米粉製品有發酵的也有不發酵的。新鮮程度要求較高,除年糕、綠豆糕可稍放幾天,一般都要求日產日銷。銷售時要防止風吹,防止乾裂。

糖製品類

糖製品又稱小食品,是以食糖或飴糖為主料(用糧極少,有的不用糧食),輔以果料或油料製成,習慣上作糕點食用。大多為中式中的傳統品種,西式中也有少數品種相類似如胡桃球、麥格龍等。但各品種性質特點差異較大,大致可分為三種;

酥糖型

主要有麻酥糖、豆酥糖、花生酥。前兩種由濃縮糖膏與油料粉屑延壓折疊製成,分層次;後一種由濃縮糖膏與花生混合打制(或軋制)而成,微有層次。

脆糖型

中式的花生條、芝麻條、澆切片、冰糖花生等,是將飴糖和砂糖進行熬制。加入油料經過延壓和切製成型;西式中的胡桃球、椰絲球、花生片、麥格龍等是砂糖與蛋白、果料等混合烘製而成。

軟糖型

主要品種有寸金糖、牛皮糖、潮式豬油花生糖、豬油明糖等。主料均由砂糖和飴糖熬制,但工藝不同,風味各異。產品特點:成分中飴糖用量較高,極易吸潮煬化,大多使用果仁或油料。夏季一般不生產,保管上要注意防潮。

上述八類產品,基本上概括了糕點有關品種,但還有少數品種,如水油皮的福建禮餅、京式自來紅、白,西點中泡夫、哈斗。

⑵ 烘焙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烘焙屬於西點,西點包括以下內容
1、西式餅干與甜點製作(曲奇餅干、黃油曲奇、巧克力曲奇、椒鹽曲奇、棋盤曲奇、DIY曲奇、手指餅干、牛奶小西餅、巧克力花生餅干、核桃酥片餅干、泡芙製作、蛋撻製作、廣式月餅製作、滇式月餅製作、老婆餅製作等等)
2、歐式蛋糕與小西點製作(戚風蛋糕、海綿蛋糕、天使蛋糕、虎皮蛋糕、彩虹蛋糕、紙杯蛋糕、瑞士蛋糕卷、大理石蛋糕、蜂巢蛋糕、水果蛋糕、抹茶蛋糕、巧克力蛋糕、蜂蜜千層蛋糕、布丁、果凍等等)
3、流行麵包製作(軟餐包製作、早餐包製作、菠蘿麵包、墨西哥麵包、奶酥麵包、毛毛蟲麵包、蜜豆麵包、火腿玉米麵包、水果調理麵包、吐司麵包、紅豆吐司、棗沙吐司、椰蓉吐司、地中海麵包、紅豆提子麵包、乳酪麵包、北海道麵包、抹茶麵包、奶油麵包、肉鬆麵包等等)
4、裱花裝飾與生日蛋糕製作(蛋糕胚製作、奶油打發、圓形蛋糕胚製作、圓弧形蛋糕胚製作、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蝴蝶蘭、五瓣花等各種蛋糕裱花、花卉與生日蛋糕製作等等)
5、歐式生日蛋糕製作(奶油打發、、心形蛋糕胚製作、菱形蛋糕胚製作、果膏裝飾、祝福語製作、蛋糕花邊裝飾、花籃製作、歐式巧克力水果蛋糕製作、主題生日蛋糕創意製作等等) 。

⑶ 烘焙是如何分類的

烘焙食品就是以麵粉和酵母為基本原料,添加鹽、糖、油脂、乳品、雞蛋、水和添加劑等,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

烘焙食品的分類:

麵包類:按味道分(甜麵包,咸麵包)

按質地分(硬質麵包,軟質麵包,松軟麵包,脆皮麵包)

按品種分:甜麵包,調理麵包,酥皮類,歐式麵包,吐司麵包

西點類:私房點心(常溫蛋糕,餅干,泡芙,班戟,雪媚娘等)

法式西點(慕斯,提拉米蘇,歌劇院,法式鏡面等)

⑷ 我做出來的紙杯蛋糕往下按時怎麼不彈起來一按一個坑,感覺跟做餅干似的有些酥脆啊

原因有很多種
1、蛋白打發的不夠,如果是戚風的話,要打至九分發,你打過的蛋白盆倒過來是掉不下來的
2、烤得時間可能不夠,建議低溫烤得時間長些,如果不確定時間是否夠,可以拿根牙簽插進蛋糕里看是否粘上蛋糕糊
3、蛋白消泡了,打蛋白之前就可以預熱烤箱了,如果蛋糕做好後再預熱烤箱,蛋白很容易消泡的,就不松軟了

怎樣讓蛋糕松軟:

一、選料

1、雞蛋最好選用冰蛋,其次為新鮮雞蛋,不能選用陳雞蛋。這是因為冰蛋的蛋白和蛋黃比新鮮雞蛋更容易分開。另外,若是單獨將鮮雞蛋白放入冰箱中貯存1~2天後,再取出攪打,會比新鮮蛋白更容易起泡,這種起泡能力的改變,其實是因蛋白的PH值從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選用細粒(或中粒)白砂糖,因為這在蛋黃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麵粉宜用低筋麵粉,不能選高筋麵粉。高筋麵粉遇水會產生大量麵筋,從而形成麵筋網路,影響蛋糕的發泡。

4、油脂宜選用流質油,如色拉油等。這是因為油脂是在蛋黃與白糖攪打均勻後才加的,若使用固體油脂則不易攪打均勻,從而影響蛋糕的質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時,應注意其保質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則會影響蛋糕的膨脹。

二、調制蛋黃糊

1、蛋黃加入白糖後,一定要攪打至呈乳白色,這樣蛋黃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勻。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潤柔軟,但用量要准確。色拉油加得過少,則蛋糕乾癟;加得過多,則不易均勻地融入蛋黃糊里,並且過量的油脂還會破壞蛋白膏的泡沫,最終影響到蛋糕質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時需分次調入,這樣更容易攪勻。

3、加水的目的是調節蛋黃糊的稀稠程度,所以應分次加入。

4、當蛋黃液中加入麵粉、泡打粉和精鹽後,不能過分攪打,只需輕輕攪勻即可,否則會產生大量的麵筋而影響到蛋糕泡發。

5、調制蛋黃糊時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熱時產生氣體,使蛋糕膨脹,其用量大致為麵粉的2%。

三、攪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攪打質量是製作戚風蛋糕的關鍵,而影響蛋白發泡的因素卻有很多。

1、分蛋時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黃,攪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潔凈,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穩定,這是因為塔塔粉為一種有機酸鹽(酒石酸氫鉀),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時的蛋白泡沫最為穩定。塔塔粉的用量為蛋白的0.5%~1%。

3、因為糖能幫助蛋白形成穩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攪打蛋白時放白糖就成了必須。要達到蛋白膏泡發性好,且穩定持久,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時機就顯得很關鍵。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會抑制蛋白的泡發性,使蛋白不易充分發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發性越差),不過加適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穩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響蛋白的泡發性,又能使蛋白達到穩定的效果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時機以蛋白攪打呈粗白泡沫時為最好,這樣既可把白糖對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響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穩定。若白糖加得過早,則蛋白不易泡發;若加得過遲,則蛋白泡沫的穩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攪勻攪化,還可能因過分攪打而使蛋白膏攪打過頭。

4、攪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後快,這樣蛋白才容易打發,蛋白膏的體積才更大。

5、特別要注意蛋白膏的發泡程度,即達到硬性發泡。攪打蛋白膏可分為泡沫狀、濕性發泡、硬性發泡和打過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攪打蛋白時,蛋白呈黏液狀,打約1分鍾後呈泡沫狀;第二階段,加入白糖繼續攪打5分鍾後,蛋白有光澤,呈奶油狀,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下垂,此為濕性發泡;第三階段,再攪打2~3分鍾,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並且光澤較差,此為硬性發泡;第四階段,若繼續攪打,則蛋白會呈一團一團的棉花狀,即攪打過頭了。蛋白膏攪打到硬性發泡時,具有泡沫細小,色乳白,無光澤,傾入容器時不流動等特徵。

四、蛋黃糊與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黃糊和蛋白膏應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並且拌制動作要輕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則氣泡容易消失,蛋糕糊會漸漸變稀,烤出來的蛋糕體積會縮小。大家都知道,兩種濃度差不多的麵糊更容易混合均勻,而蛋黃糊的濃度高,蛋白膏的濃度低,兩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勻。所以,應先用部分蛋白膏來稀釋蛋黃糊,然後把稀釋過的蛋黃糊再與蛋白膏混合,這樣才容易混合均勻,兩者混勻的時間也才更短。

2、調制蛋黃糊和攪打蛋白膏應同時進行,及時混勻。任何一種糊放置太久都會影響蛋糕的質量,若蛋黃糊放置太久,則易造成油水分離;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則易使氣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盤)不能塗油脂,這是因為戚風蛋糕的麵糊必須藉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時宜選用活動模具,這是因為戚風蛋糕太松軟,取出蛋糕時易碎爛,只有用活動模具,方可輕松取出。

3、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4、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⑸ 這是什麼花葉子像羽葉蔦蘿,但是花不是

這是《波斯菊》的一個變種,你的圖片是原作的一部分

原圖如下

請在必應網 搜索 Cosmos bipinnatus Cupcakes Blush』

⑹ 安卓系統是什麼意思

安卓系統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

安卓一詞為Android的中文譯名,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2007年11月5日Google宣布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以此命名,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組成。

(6)紙杯蛋糕主要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安卓系統的發展歷程: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創建Android公司,並組建Android團隊。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調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及其團隊。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這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並且在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

2008年,在GoogleI/O大會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HAL架構圖,在同年8月18號,Android獲得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2009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這款手機,從Android 1.5版本開始,谷歌開始將Android的版本以甜品的名字命名,Android 1.5命名為Cupcake(紙杯蛋糕)。該系統與Android 1.0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

2009年9月,谷歌發布了Android 1.6的正式版,並且推出了搭載Android 1.6正式版的手機HTC Hero(G3),Android 1.6也有一個有趣的甜品名稱,它被稱為Donut(甜甜圈)。

2010年2月,Linux內核開發者Greg Kroah-Hartman將Android的驅動程序從Linux內核「狀態樹」(「staging tree」)上除去,從此,Android與Linux開發主流將分道揚鑣。

在同年5月份,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2.2操作系統。谷歌將Android 2.2操作系統命名為Froyo,翻譯完名為凍酸奶。

2010年10月,谷歌宣布Android系統達到了第一個里程碑,即電子市場上獲得官方數字認證的Android應用數量已經達到了10萬個,Android系統的應用增長非常迅速。

在2010年12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2.3操作系統Gingerbread (姜餅)。

2011年1月,谷歌稱每日的Android設備新用戶數量達到了30萬部,到2011年7月,這個數字增長到55萬部,而Android系統設備的用戶總數達到了1.35億,Android系統已經成為智能手機領域佔有量最高的系統。

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機已佔據全球智能機市場48%的份額,並在亞太地區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終結了Symbian的霸主地位,躍居全球第一。

2011年9月,Android系統的應用數目已經達到了48萬,而在智能手機市場,Android系統的佔有率已經達到了43%。繼續在排在移動操作系統首位。谷歌將會發布全新的Android 4.0操作系統,這款系統被谷歌命名為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2012年1月6日,谷歌Android Market已有10萬開發者推出超過40萬活躍的應用,大多數的應用程序為免費。Android Market應用程序商店目錄在新年首周周末突破40萬基準,距離突破30萬應用僅4個月。

2013年11月1日,Android4.4正式發布,從具體功能上講,Android4.4提供了各種實用小功能,新的Android系統更智能,添加更多的Emoji表情圖案,UI的改進也更現代,如全新的HelloiOS7半透明效果。

2015年,網路安全公司Zimperium研究人員警告,安卓(Android)存在「致命」安全漏洞,黑客發送一封彩信便能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完全控制手機。

2018年10月,谷歌表示,將於2018年12月6日停止Android系統中的Nearby Notifications(附近通知)服務,因為Android用戶收到太多的附近商家推銷信息的垃圾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