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華名小吃有哪些
北京烤鴨 高雄:蚵仔煎 台南:炒鱔魚
山東煎餅 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內蒙風干牛肉 8.齊齊哈爾:殺豬菜 湛江:本地雞
台北:鴛鴦火鍋 大連:咸魚餅子 梅州:客家釀豆腐
1、桂林十八釀(陽朔十八釀、恭城十八釀、平樂十八釀)
桂林十八釀:田螺釀、豆腐釀、柚皮釀、竹筍釀、香菌釀、蘑菇釀、南瓜花釀、蛋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冬瓜釀、香芋釀、蒜釀、蕃茄釀、豆芽釀、油豆腐釀、菜包釀。
陽朔十八釀:田螺釀、豆腐釀、柚皮釀、竹筍釀、香菌釀、蘑菇釀、南瓜花釀、蛋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冬瓜釀、香芋釀、蒜釀、蕃茄釀、豆芽釀、油豆腐釀、菜包釀。
恭城十八釀:田螺釀、豆腐釀、柚皮釀、竹筍釀、香菌釀、蘑菇釀、南瓜花釀、蛋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冬瓜釀、香芋釀、蒜釀、蕃茄釀、豆芽釀、油豆腐釀、菜包釀。
平樂十八釀:竹筍釀 螺螄釀 冬瓜釀 柚皮釀 辣椒釀 豆腐釀 茄子釀 苦瓜釀 葫蘆釀 豆芽釀 蘿卜釀 芋頭釀 南瓜花釀 蛋卷釀 大蒜釀 香菇釀 油豆腐釀 菜包釀
2、陝西西安餃子宴(百餃宴)3、瑤家十八釀、江華十八釀
瑤家十八釀:水豆腐釀、辣椒釀、苦瓜釀、螺螄釀、米豆腐釀、油炸豆腐釀、香菇釀、蒜頭釀、苜芋豆腐釀、竹筍釀、茄子釀、絲瓜釀、蓮藕釀、冬瓜釀、南瓜花釀、牛耳菜釀、蘿卜釀、蛋釀。
江華十八釀:水豆腐釀、辣椒釀、苦瓜釀、螺絲釀、米豆腐釀、油炸豆腐釀、香菇釀、蒜頭釀、魔芋豆腐釀、竹筍釀、茄子釀、絲瓜釀、蓮藕釀、冬瓜釀、南瓜花釀、牛耳菜釀、蘿卜釀、蛋釀。
4、中國糕點
糕點是一種食品。是以麵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餡料和調味料,初製成型,再經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製成。糕點品種多樣,花式繁多約有3000多種。月餅、蛋糕、酥餅等均屬糕點。糕點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糕點在中國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
5、
芋餃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傳統的漢族麵食。不選用芋頭而用芋子,其質細膩、軟糯,嫩滑,濃稠,有粘性。做成後,芋餃肉餡非常鮮美,芋餃麵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絕煮芋餃的湯汁,吃起來既糯又柔,滑溜可口。芋餃的做法很奇特,全是用手捏成。芋餃發源於福建建甌,他們因地制宜,將當地的特產芋子和蕃薯用做外皮包餃子,就創造性地發明了這個小吃。
6、醪糟(甜米酒)
7、水晶餃、蝦餃
8、魚皮餃、魚餃
9、蟹黃湯包
10、灌湯包(灌湯包子)
11、江南小籠包
12、桂林米粉
13、柳州螺螄粉
14、五色糯米飯
15、湖州千張包子:千張包子是浙江湖州傳統的漢族名點。用純精肉、開洋、干貝等作餡,豆製品千張作皮,包成包子。肉嫩不膩,香氣四溢,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16、福州「太平燕」 (福州肉燕、福州扁肉燕)
17、蚵仔煎(海蠣煎)
18、江西修水哨子
19、閩粵台浙魚丸、福州魚丸、福州七星魚丸
。
20、社飯
21、過橋米線
22、廣東玉兔餃、白兔餃
23、福建泉州晉江安海土筍凍
24、餛飩:
25、陝西涼皮
26、羊肉泡饃
27、陝西西安肉夾饃
28、南昌瓦罐湯(南昌煨湯)
29、武漢三鮮豆皮
30、煎堆
31、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蓮藕、桂花糖藕、糯米糖藕)
32、竹筒飯、雲南傣族竹筒飯
33、閩南潮汕台灣的潤餅
34、荷葉粉蒸肉:
35、荷葉飯:荷葉飯,是廣東漢族飯食,又稱荷包飯,以荷葉包裹米飯和肉餡蒸制而成。荷葉碧綠,飯團鬆散,飯粒軟潤而爽鮮,有荷葉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間傳統方便食品,歷史悠久。
36、豆腐製品:豆腐製品小吃有:酵豆腐、豆腐乳、臭豆腐、油豆腐、煎豆腐、毛豆腐、霉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豆腐腦、豆漿,等等。
37、苗家魚凍:貴州遵義美食,苗族傳統菜。原料:活魚,水豆腐。 調料:鹽、辣椒面、花椒粉、薑末、蒜泥、蔥。風味特色:麻辣鮮香,軟嫩爽口。
38、苗家粉蒸肉:用湖南湘西鳳凰縣出產糯性低產的小米,選用較肥厚的細嫩豬肉,拌合浸泡好的小米,加上作料,放在鍋里蒸煮,熟透即可。
39、黃圓餅(屯溪燒餅、黃山燒餅、火爐餅、蟹殼黃燒餅、蟹殼黃、救駕燒餅)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0、年糕、寧波年糕
41、陝西岐山臊子面
42、山東煎餅
43、孝感麻糖
44、貴陽腸旺面
45、貴州絲娃娃
46、徽墨酥(墨酥、墨子酥)
47、豆豉
48、四川泡菜
49、雲南餌塊
50、雲南大理乳扇
51、甜醅(甜麥子):甜醅,是西北地區(主要是在甘肅、青海)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麥或青稞釀制而成。「甜醅」也稱為「甜麥子」。
52、燕餃:燕餃就是使用「燕皮」做的餃子。福建小吃。取瘦肉用木錘子打成肉泥,打成紙片般薄半透明狀,做皮。包上肉餡即可。
53、蛋餃:蛋餃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是以鮮蝦、豬肉或牛羊肉為餡料,用蛋皮包成的餃子。
54、噴湯牛肉丸、牛肉丸
54、噴湯牛肉丸、牛肉丸
55、嘉興粽子
56、寧波湯圓:湯圓是浙江寧波著名的漢族小吃,也是中國的節日(元宵節)食品。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因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改稱元宵。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57、陝西西安葫蘆頭
58、陝西泡泡油糕
59、陝西漢中熱麵皮(漢中麵皮)
60、廣西酸嘢
62、蕎面餄餎
63、黃桂稠酒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64、花溪牛肉粉
65、遵義羊肉粉
66、南方擂茶
67、大理白族三道茶:是雲南大理白族的一種飲茶方式,屬於茶文化范疇。白族三道茶,以其獨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時就已成了白族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
68、廣西桂林油茶(恭城油茶、灌陽油茶):廣西桂林油茶是恭城、灌陽的食品小吃,打油茶所需要的食料有:茶葉、花生、炒米花、姜、蔥花、酸辣椒、綠豆、米粉或面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381656_1.html/ ]
69、腸粉:起源於廣東的漢族特色小吃,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是糖浸的蔬果,炒香芝麻。廣東腸粉有兩種:布拉腸粉,抽屜式腸粉。
70、雙皮奶:廣東省漢族特色小吃。雙皮奶起源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由純牛奶和雞蛋加熱製成,味道更為香濃,入口甜滑。也可以搭配紅豆、椰果、芒果等食材。
71、廣東六大名餅:潮州的「老婆餅」、廣州的「雞仔餅(小鳳餅)」、中山市的「杏仁餅」、佛山市的「盲公餅」、佛山市的「西樵大餅」、陽江的「陽江炒米餅」。
72、叉燒肉:廣東傳統的漢族名菜。多呈紅色,瘦肉做成,略甜。是把腌漬後的瘦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放入爐內燒烤。色澤鮮明、香味四溢。
73、廣州沙河粉:廣東省廣州地區一種大眾化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因最早出自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而成。
74、瀨粉:瀨粉是是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深受廣東人的喜愛。開平、恩平以瀨粉作為中秋節的傳統小吃,香港澳門也常見。稻米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75、竹升面:竹升面是廣東省漢族傳統麵食,廣東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稱「升」。用鴨蛋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壓打出來的面條、雲吞皮的一類麵食。
76、貴州夜郎面魚:貴州夜郎面魚以小麥為主料,鮮花椒葉、鮮茴香須為輔料,製成魚形,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焦里嫩,鮮香適口,有濃郁的麥香味。
77、荷葉糍粑:荷葉糍粑是貴州省著名的漢族小吃。香酥甜美,既酥且糯,可口宜人。以上等糯料、白糖、涼糖、玫瑰芝麻、洗沙、花生米、核桃仁等原料製作。
78、鼎邊糊(鍋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福建福州漢族風味小吃,鼎邊糊(又稱鍋邊糊)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後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鼎邊糊(鍋邊糊)」。
79、四川擔擔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80、武漢熱乾麵
81、山西刀削麵
82、蘭州牛肉拉麵
83、閩西八大幹:閩西八大幹(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干、永定菜乾、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寧化田鼠干、明溪肉脯干、永安閩筍干)。
84、福建光餅
光餅,漢族特色小吃,是福建省地方食品,福州、建甌、順昌等地最受喜愛的傳統餅類食品之一。光餅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直徑約6厘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光餅還有另一種類型,即改鹽為糖,形狀也比咸餅大一倍,被稱為「征東餅」。但無論「光餅」還是「征東」餅,其名均與戚繼光入閩抗倭的傳說有關。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381656_1.html/ ]
85、涼粉
86、干炒牛肉河粉
87、酸辣粉、重慶酸辣粉
88、紫菜牛肉卷
89、鴨血粉絲湯
90、瘦肉羹(福鼎肉片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91、韭菜盒:
92、牛肉芝麻餡餅
93、百合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湯
94、宜賓燃面
95、績溪拓餜(績溪撻餜)
96、水煎包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97、陝西關中褲帶面(biangbiang面)
98、陝西漢中梆梆面:梆梆面是陝西漢中市的漢族麵食小吃。用料:麵粉,海椒,花椒,青蒜苗。用上等白麵粉精製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擔上市,敲梆叫賣而得名。
99、艾米果:艾米果是江西贛南一種常見的漢族小吃,用糯米、野艾葉製成,色澤翠綠,清香撲鼻。因艾米果為圓形,故又取團圓之意。因在清明時節製作,也稱清明果。
100、蘇杭定勝糕:漢族美食,定勝糕屬於杭州菜系,具有春季養生調理,術後調理的功效。有甜味,色呈淡紅,松軟清香,入口甜糯。將配置好的米粉放進特製的印版里,中間再放入紅豆沙,蒸少許時間就可以了。糕點比較軟,有點松,帶甜甜的豆沙味。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製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101、江南梅花糕:
102、海棠糕: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名,蘇州漢族糕類小吃。海棠糕以花生為主料,海棠糕的烹飪技巧以烘烤法為主。海棠糕的特色:色呈紫醬紅,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軟。
103、桂花糕:桂花糕出現在明朝末年,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漢族美味糕點。歷史悠久,美味爽口。有:咸寧桂花糕、南京桂花糕 、峽陽桂花糕、水晶桂花糕。
104、藕夾(藕盒):一種傳統油炸食品,在兩片未斷的藕片之間夾入肉餡掛上麵糊油炸而成。在浙蘇魯地區較為常見,原料:藕、麵粉、雞蛋、豬肉、蔥花、姜。
105、茄夾(茄盒):茄盒(茄夾)是在兩片茄子片的中間加上調好味的肉餡,掛麵糊油炸而成。特點:又香又酥,外焦里嫩,鮮香適口。
106、綠葉餃、綠葉包:用綠色的菜葉、樹葉把面團染成綠色做外皮,包上肉餡而成。
107、鍋貼、煎餃、蒸餃、柳葉餃:鍋貼是一種漢族小吃,起源於山東濟南,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多以豬肉餡為常品,多為餃子形狀。柳葉餃屬沙縣小吃,形狀像柳葉。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108、荷花酥: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漢族小吃。酥層清晰,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用油酥面製成,形似荷花,酥層清晰,觀之形美動人,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
109、雲南酸角糕:以天然酸角為原料,運用獨特的保色護香工藝精製而成雲南特產。保留了原果原有的風味而又不破壞原果的營養價值。酸甜可口。
110、西湖藕粉:是浙江杭州漢族名產。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
111、梧州龜苓膏:廣西梧州特產,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葯膳,它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葯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具有清熱去濕、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
112、倘塘黃豆腐:雲南宣威倘塘是烏蒙山南麓的一個小鎮,以出產黃豆腐聞名。這種豆腐是黃色(用天然的植物姜黃染色),小方塊狀,用麻繩拴起。食之,滋嫩可口,滿口留香。
113、湘贛燈芯糕:
114、玉林牛腩粉:玉林牛腩粉是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是廣西玉林風味食品,因以調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
115、紹興霉乾菜:浙江紹興的漢族傳統名菜。由大葉芥加工而成,色澤烏黑,滋味爽口,香氣濃郁,味美質嫩,久貯不變,是一種常年食用的大眾化食品。
116、八寶粥(臘八粥):漢族傳統節日食品。將大米、大麥、白豆、紅豆、綠豆、小米、黃米、花生、棗、杏仁、核桃、栗子、蓮子、百合、桂元肉、葡萄乾混合煮熟製成。
117、蘇州蓮花酥:蓮花酥是蘇州市的漢族傳統名點。形狀美觀,口味香甜。用富強粉、凍豬大油、豆沙餡、綿白糖為主要食材,加水製作而成。
118、麻球:油炸麵食。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麻茸、豆沙等餡料。在廣東及港澳常見的賀年食品,外形滾圓飽滿,色澤金黃,皮薄香脆,內甜糯。
119、南寧老友粉: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小吃。老友粉用料:河粉,酸筍,豆豉,肉末,蒜泥,辣椒醬,姜絲,蔥花,辣椒,胡椒粉。
120、麥芽糖:麥芽糖是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製得。是一種中國傳統小食。由小麥和糯米製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貳』 求20篇讀後感
――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到的
我一口氣讀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不知不覺,我已淚流滿面,成了淚人兒,苦澀的淚水不斷地往外涌,往外涌……
啊 !世界太不公平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一個比我還小的小女孩啊 !你充滿神奇的幻想,你應該有爛漫的童年,應該去上學、去游戲,去坐電動滑
車,應該有鵝黃的絨帽,淺紅的羽絨衫,棗紅的手套,潔白的跑鞋。然而你沒有,什麼也沒有!那個有聖誕樹的國家不給你這一切,你只能擁有飢餓、寒
冷,痛苦和不幸,你只能帶著幻想,帶著幻象在飢寒交迫中早早地……
幸福在哪裡?小女孩啊 !你嚮往的地方在哪裡啊?
我,一個中國小姑娘,我不知道你們國家的事情,我不能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我只知道我上過幼兒園,每天早晨像小鳥一樣,蹦蹦跳跳去上
學,老師教我 「a、o、e」,阿姨給我蛋糕吃。記得也是冬天,天氣特別冷,我穿了毛線衣,羊毛衫,像個鐵爆竹,媽媽還怕我冷。給我穿上駝絨大衣,我
把它脫下,噘著嘴要穿滑雪衫。要知道,那是流行的,穿上多帥 !媽媽不讓買,我就坐在地上假裝哭鼻子,奶奶連忙掏錢硬是讓媽媽去買了件,爸爸怕我
遲到,趕忙跨上自行車,把我送到校門前。
我只知道我家有洗衣機,大彩電……尤其是那大彩電,金星的,比火柴盒大上百倍,可有意思呢!一按鍵盤, 「米老鼠唐老鴨」就給我表演了,有唱有
說,有音樂,那麼滑稽,我有時捧腹,有時前仰後合,有時又那麼緊張 !
我也只知道在上學時做作業,做游戲,想著 「三好學生」獎狀;在假日里逛公園,逛新街道,想著銀幕上霍元甲打洋人的威武雄姿。
賣火柴的小女孩,你不在了,遠離我們而去了。但是在你們的國家裡,還有無數像你一樣的孩子。我希望他們能來到我們國家參觀。來吧,看看我們千
千萬萬小女孩的幸福,看看我們七彩的生活吧!啊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與我們的生活相比,是多麼單調,多麼狹小!來吧,放心地來吧,我們國家的
大門敞開著。但你們不能流連忘返,你們要回去把我們美好的現在和更美好的未來告訴所有的孩子,讓所有的孩子也大開眼界:啊 !幸福在東方的中國!
【簡評】
這篇習作很感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曾引起多少人的同情與不平啊。小作者便是其中之一。她以自己動情的筆觸,滿懷深情地道出了自己對小
女孩的深切同情。她想到了自己歡樂的童年,想到爸爸、媽媽、奶奶對 自己的疼愛,想到自己家裡的洗衣機、大彩電,想到上學的幸福學習、游戲,這些
無一不與書中的小女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對小女孩的深切呼喚中,引出了 「幸福在東方的中國」的主題,既回答了題 目 「幸福在哪裡」,又將全文
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語言流暢,描繪有聲有色,是篇不錯的習作。
寒假讀書筆記 :讀 《紅樓夢》有感
讀 《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
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
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
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
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
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
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 自尊的體現,
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
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
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
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
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葯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
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
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寒假讀書筆記:《邊城》讀後感
短篇小說 《邊城》,是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寫於1933年的一篇作品,這座《邊城》,最為濃郁地飄繞著沈從文先生的湘西風情。
《邊城》以清末時期的湘西茶峒地區為背景,以"小溪"渡口為起點,繞山岨流的溪水匯入茶峒大河,展開了曠野渡口少女"翠翠"與山城河街"天
保"、"儺送"兄弟的動人愛情故事。沈從文先生極為優美而流暢的語言文字,如詩如畫般描繪了白河沿岸恬靜幽美的山村,湘西邊城濃郁的風土民情:"近
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做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
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處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這些充滿了自然真朴與生息傳神的描寫,給人以極美的享
受。隨著故事的展開,《邊城》描述了河街繁華祥和的碼頭市井,湘西淳樸厚道,善良篤信的世道民風。河街雖有"一營士兵駐老參將衙門",有地方的"厘
金局(稅收征稽)",卻彷彿並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處是一片繁忙的勞作、古樸的店鋪、悠閑的生活景緻。"船來時,遠遠的就從對河灘上看著
無數的纖夫……帶了細點心洋糖之類,攏岸時卻拿進城中來換錢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雞,養兩只豬,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環,帶兩丈官青
布或一壇好醬油、一個雙料的美孚燈罩回來,便佔去了大部分作主婦的心了"。河街上,就連妓女也為世風所感,"永遠那麼渾厚……盡把自
己的心緊緊縛在遠遠的一個人身上,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盪盪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這些客觀生動的描寫,反映了
沈先生鳳凰縣生活的深厚基礎,當年對"河街"生活細膩的觀察,對湘西民俗風情的諳熟,直觀與遐想的特寫抓住精彩的瞬間,給人以鮮活的生活場景。"河
街"上雖有三教九流,以及"纖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層的民眾,但做為當年"新文化"的傑出作家,也許是為了愛情主題,未提及階級對立或社會
矛盾。我們雖然僅僅是從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個遙遠的時代,未必真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但《邊城》卻是沈先生描述的類似於陶淵明筆下的現代"桃花
源",與當時"爭亂"的外世隔絕,從中不難看出沈從文先生對和諧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夫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
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凄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著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興旺發
達,又因大方灑脫,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眾舉為"掌水碼頭"一方豪傑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
錘煉,皆成為江湖"岳雲"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後,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為追求翠
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與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著的兄弟二人互
明心事後,毅然甘願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邊城》是一幕愛情的悲劇,看似文字輕松酣暢的流淌,實則筆墨濃暈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愛情悲劇的美麗。沈先生筆下的妙齡翠翠,細膩的再
現了一個少女春情朦朧的心裡變化,生動的刻畫了少女羞澀的恍惚與冷漠。由於從未有過母愛和做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獨的翠翠面對痴心愛情不知所
措,一次次含蓄埋沒,躲避推脫,終於憂郁等待竟是一場悲劇。山崖上再也聽不到天保和儺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渦中溺水身亡,儺送悲痛之際又
不願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遙遠的"桃源"地方。在這令人心碎的時刻,爺爺在吃了掌水碼頭"一悶拳"的怨恨後,那個暴雨雷鳴的夜晚,碧溪岨的
白塔終於倒塌,翠翠唯一的親人,辛勞一生的老船夫在睡夢中帶著憂慮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楊馬兵等人述說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個晚上,可
是那如歌的歲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邊城》的結尾也揮灑的十分悲壯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
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沈先生詩歌般精妙的幾筆點綴,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無限的牽掛期盼!
讀一本書,一篇文章,得到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感染,文才上的提升,心理上也是一種熏陶。
寒假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 日
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朴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
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
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裡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絡。家裡用盡各
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裡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 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 自告奮勇決定去
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
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
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
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
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
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 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
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
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著
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 自己的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