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防止蛋糕麵包發霉
原料
丙酸鈣
步驟
1/5
嚴守選料關堅決不用霉變、蟲蛀、酸敗的原料。
2/5
嚴守燒烤關烘烤是使蛋糕、麵包成熟的必要措施,也是使黴菌失活的必要手段。蛋糕、麵包要烤透,蛋糕、麵包中心達到一定溫度才能殺滅餅內黴菌孢子,但不能急火快烘,以免外焦里生。
3/5
嚴守包裝關:員要三白,即潔白乾凈的工作衣,人員要三白,即潔白乾凈的工作衣,帽和口罩;蛋糕、麵包必須冷卻後裝箱或包裝,如果蛋糕、麵包趁熱裝箱,水汽蓄積箱內,濕度增加會為黴菌繁殖創造條件。
4/5
常用蛋糕麵包防腐劑一般而言,酸具有很強的防腐作用。實際上,大多數有效且廣泛應用的防腐劑都是各種酸,如山梨酸、蘋果酸和丙酸鹽等等。這些防腐劑在低PH值下較之在高PH值條件下更為有效,其中丙酸鈣最具有效的抗菌作用。
5/5
丙酸,丙酸為無色透明液體,有刺激性氣味,可與水混溶。其鈣鹽、鈉鹽為白色粉末,水溶性好,氣味類似丙酸。丙酸及丙酸鹽均易被人體吸收,並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過程,無危害作用,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公認的安全食品添加劑#丙酸的抗菌作用沒有山梨酸類和苯甲酸類強。丙酸主要對黴菌有抑製作用,用化學發酵劑生產的產品一般應使用丙酸鈉,因鈣離子會影響發酵劑的作用。在麵包中最好是用丙酸鈣,因為鈣可以增進產品的營養,用量不宜超過0.32%。
⑵ 如何讓蛋糕保質期最長
可以使用山梨糖醇
山梨醇作為葡萄糖的重要氫化產物,是糖類的替代品,因此首選用於甜味劑。山梨醇屬低甜度、低熱值物質。歸納山梨醇的主要特性為]:⑴降低冰點,用於冷凍糕點可防止冰晶的生成;⑵增加滲透壓,增加固體含量,減少水分活性,以控制蔬果醬類食品中的微生物;⑶抗氧化作用,糖醇本身不是抗氧化劑,但可使抗氧化劑增強起效果;⑷受熱時不發生焦糖、美拉德等色變反應,保持食品的原味、原色;⑸具有賦形、品質改良、嬌味、稀釋、增稠、保濕、增香等多中用途;⑹不吸濕的糖醇具有抗粘作用,與吸濕糖醇復配可提高抗粘性;⑺可與強力甜味劑復配發生同增效作用並掩蓋其不良氣味,以滿足喜甜人群的嗜好;⑻耐酸鹼性好,可用於酸性食品或飲料。
在烘焙食品的生產中,山梨醇具有保濕和保鮮作用,可以防止食品乾燥,從而延長食品的保存期。
⑶ 怎樣做蛋糕保質期長
一般設置三個溫度,即將樣品分別存放於5度、25度、37度三個恆溫箱中,5度的樣品作為標准樣品或對照樣品,25度的樣品作為模擬貨架上的樣品,37度的樣品作為環境破壞性樣品。每隔5天左右對37度條件下的樣品進行品評,品評時與5度的樣品進行比較。當37度下的樣品出現與5度的樣品有較大差異或出現不能被接受的差異時,37度條件下的樣品停止實驗,那末在37度條件下樣品存放的時間乘以3得到的時間即為產品的大致保質期。25度條件下的樣品繼續進行實驗,當25度下的樣品也出現與5度條件下的樣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異時,25度條件下的實驗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為產品的實際保質期。
飲料的保質期試驗應分成三塊:微生物、外觀、口感,應分別設計試驗來比較。微生物預測較簡單;外觀主要是發現變色、沉澱、分層問題,試驗者首先要根據產品配方、工藝、經驗預期會最可能出現的問題,如無色飲料的變黃、有色飲料的退色,奶類的沉澱加劇及分層,用37℃與冷藏樣來預測沉澱分層問題,50℃與冷藏樣來預測變色問題。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屬、是清淡還是濃郁風味,模擬市場銷售環境來預測。
⑷ 蛋糕用什麼防腐劑效果好
脫氫醋酸鈉配合丙酸鈣或丙酸鈉
效果不錯的。
不過,天氣涼
不用防腐劑最好
⑸ 蛋糕裡面用什麼防腐劑好點
脫氫醋酸鈉配合丙酸鈣或丙酸鈉
效果不錯的。
不過,現在天氣這么涼
不用防腐劑最好
⑹ 糕點食品添加劑有哪些
食品添加劑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營養價值,但必須符合上述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即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料變質、增強食品感官性狀或提高食品質量的作用。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鬆劑、著色劑、護色劑、酶制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糕點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幾種糕點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劑。
1、吉士粉:是一種香料粉。主要配料有澱粉、變性澱粉、增稠劑、乳化劑、食用香料、著色劑檸檬黃。淺黃、淺橙黃色粉末狀,易溶化,用來製作軟、香、滑的冷熱甜點,如蛋糕、布丁、果凍、冰激凌等等。限量0.1g/kg。
2、泡打粉:是西點常用膨鬆劑的,經常用於蛋糕及西餅的製作。泡打粉由蘇打粉配合其它酸度調節劑像碳酸鈣、碳酸氫鈉、酒石酸氫鉀、單硬脂酸甘油酯用於各種蛋糕、餅干、油條其它烘焙製品。泡打粉在接觸水份,酸性及鹼性粉末同時溶於水中而起反應,有一部分會開始釋出二氧化碳CO2,同時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產品達到膨脹及松軟的效果
3、麵包改良劑:改善面團加工性能、增大麵包比容和體積、處長麵包保鮮期和保質期、改善麵包感官和內質等多種功能。
4、梘水:月餅加工常用配料之一。其所起的是「酸度調節劑」的作用,中和糖漿中的酸性,使餅皮呈鹼性,讓餅皮在烘烤時易著色,鹼性越高餅皮越易變為金蘇色,重者變褐色,通過調節,梘水的用量就可以調節,餅皮的顏色。
以上就是幾種糕點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當然製作不同的糕點,食品添加劑也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食品添加劑真的有害嗎?大家都想知道這個答案,其實,只要食品添加劑在國家規定的用量標准沒使用,一般是沒有危害的,但是如果過量使用或者是食用過多的含有添加劑的食品,那麼就會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食品添加劑的用量問題,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檢測儀檢測,食品中添加劑的含量是否有超標的現象。
⑺ 蛋糕里能使用丙酸鈉和山梨酸鉀兩個防腐劑能一塊使用嗎
可以。
丙酸鈉是我國GB2760-2011規定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防腐劑,用於糕點、豆製品等,可以單獨使用或與丙酸、山梨酸配合使用,也可用作啤酒等的粘性物質抑制劑,飼料添加劑等。
⑻ 蛋糕胚有哪些防腐劑
1、山梨酸及其鉀鹽
山梨酸為無色針狀晶體或白色晶體粉末,無臭或微帶刺激性臭味,耐光耐熱性好,但長期暴露於空氣中則易被氧化變色,難溶於水,故一般使用易溶於水的鉀鹽。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譜廣,幾乎在所有pH值低於6.0的食品中都可使用,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酸性防腐劑。山梨酸及其鉀鹽能有效抑制黴菌、酵母菌和好氣性細菌,但對嫌氣細菌幾乎無效。其毒性遠低於其他防腐劑,防腐效果較苯甲酸鈉和丙酸鈣強,但在嚴重污染的產品中山梨酸及其鉀鹽可能成為微生物的營養源,會促進污染。使用限量:麵包、糕點及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產品中按山梨酸的含量計不高於1g/kg。
防腐機理:山梨酸與微生物霉系統中的巰基結合,破壞微生物的許多重要的酶,從而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功能。此外,它還能幹擾傳遞技能,如細胞色素C對氧的傳遞,以及細胞膜表面的能量傳遞,從而抑制微生物的增殖,達到防腐的目的。
2、丙酸及其鈉鹽、鈣鹽
丙酸為無色油狀澄清液體,具特異臭味,略帶辛辣的刺激性油酸敗味。丙酸鈉鹽、鈣鹽為為白色粉末,水溶性好,對光和熱穩定,氣味類似丙酸。丙酸及丙酸鹽均很易為人體吸收,並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過程,無危害作用,但抗菌作用沒有山梨酸類和苯甲酸類強。丙酸及鹽類有良好的防霉效果,對細菌抑製作用較小,對酵母無抑製作用,故常用於糕點、麵包和乳酪中。鈣鹽不能與膨鬆劑碳酸氫鈉一起使用會生成不溶性鹽類降低CO2的產生,鈉鹽的鹼性會延緩面團的發酵,故西點中常用丙酸鈉,而麵包中常用丙酸鈣。使用限量:麵包及糕點產品中按丙酸的含量計不高於2.5g/kg。
防腐機理:丙酸及其鈉鹽、鈣鹽是酸型防腐劑,起防腐作用的主要是未離解的丙酸。丙酸是一元羧酸,它是抑制微生物合成β-丙氨酸而起到抗菌作用。
3、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脫氫醋酸及其鈉鹽)
脫氫乙酸為無色至白色針狀或片狀結晶,或為白色晶體粉末,弱酸味,難溶於水,在光直射下變黃,酸性強對腐敗菌、黴菌、酵母菌抑菌效果大,但對中性食品基本無效。脫氫乙酸鈉為白色晶體,帶有乙酸氣味,易溶於水,故常用鈉鹽。脫氫乙酸鈉抗菌范圍廣,對引起腐敗變質的細菌、酵母菌、黴菌等均有抑製作用,抑製作用比較穩定,當pH值小於9時效果最佳,不容易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目前廣泛用於肉類、腐乳、醬油、醬菜、果汁、月餅、麵包、蛋糕、澱粉製品等的防腐保鮮。使用限量:麵包、糕點及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產品中按山梨酸的含量計不高於0.5g/kg。
防腐機理:主要是通過破壞微生物細胞的亞結構及相關的酶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4、雙乙酸鈉(二醋酸鈉)
雙乙酸鈉為白色結晶粉末或結晶狀固體,帶乙酸氣味,易溶於水和乙醇。雙乙酸鈉是一種公認安全可靠的新型高效、廣譜抗菌防霉劑,在人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雙乙酸鈉對黑麴黴、黑根霉、黃麴黴、綠色木霉等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用於食品、穀物、飼料的防霉防腐,而食品中主要用於醬菜中。此外,雙乙酸鈉也作螯合劑屏蔽食品中引起氧化作用的金屬離子。使用限量:糕點產品中用量不高於4g/kg。
防腐機理:雙乙酸鈉的抑菌作用源於乙酸,乙酸按滲透於微生物細胞壁,可干擾細胞內各種酶系的生長,或使微生物細胞內蛋白質變性,從而可以高效防霉、防腐,其抑菌效果優於苯甲酸類、丙酸鈣和山梨酸鉀。
5、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是廣譜性防腐劑,產品包括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羥基苯甲酸異丁酯等,其中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我國主要使用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日本使用最多的則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均為無色細小結晶或白色晶體粉末,難溶於水,使用時先溶於乙醇中。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的防腐性能優於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在pH為4-8范圍內對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對細菌最適pH為7.0,其抑製作用也較苯甲酸和山梨酸強,對革蘭氏陽性菌有致死作用。使用限量: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僅限糕點餡)不高於0.5g/kg
防腐機理是:抑制微生物細胞的呼吸酶系與電子傳遞酶系的活性,以及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使細胞內的蛋白質變性。
6、納他黴素(又稱霉克)
納他黴素為白色至乳白色粉末,不溶於水。它由鏈黴素發酵生成,是唯一具有殺菌能力的天然抗菌素,對大部分黴菌、酵母菌和真菌都有極強的抑制力,能有效阻止絲狀真菌中黃麴黴毒素形成,但是對細菌、病毒等則無抑製作用。納他黴素用量非常小,安全不會產生抗葯性,用於乾酪、酸奶等發酵製品中能選擇性殺菌,但其活性受紫外線、pH值、溫度、光照強度和氧化劑及重金屬影響。因其溶解度很低常用在食品表面防腐,目前主要應用於乳製品、肉製品、發酵酒、飲料等食品的生產和保藏。使用限量:糕點產品中用量不高於0.3g/kg(表面使用,混懸液噴霧或浸泡,殘留量<10mg/kg)。
抑菌機理:與細胞膜上的固醇化合物反應,使細胞膜滲透性改變,導致內容物外泄而細胞破裂。
7、ε-聚賴氨酸
ε-聚賴氨酸為淡黃色粉末,具有抑菌譜廣、水溶性好、安全性、抑菌范圍廣、不受pH影響等特點。它是由鏈黴素產生的一種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進入人體後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不但沒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可以作為一種賴氨酸的來源。它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如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酵母、乳酸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有抑製作用,對黴菌作用較小。目前主要應用於面條、炒麵、湯、什錦米飯等澱粉類食品防腐保鮮。使用限量:焙烤食品中用量不高於0.15g/kg
抑菌機理:吸附到細胞膜上,破壞膜結構,引起細胞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傳遞中斷,並導致胞內溶酶體膜破裂而誘導微生物產生自溶作用,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食品添加劑使用時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
c) 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
d) 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e) 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重要提示:
1、以上防腐劑屬於A.1表中的食品添加劑,而表A.1列出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劑(相同色澤著色劑、防腐劑、抗氧化劑)在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應超過1。
2、在使用防腐劑的同時,酵母用量也需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