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早蛋糕和海綿蛋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可以從口味上根本區別:古早蛋糕口感松軟有彈性,奶香味足,海綿蛋糕口感綿實,略干;其次是內部組織結構,古早蛋糕組織細膩度、網狀結構會比海綿蛋糕更為綿密;再者從做法也有根本區別,古早蛋糕要求技術比較精進
② 古早蛋糕為什麼叫古早蛋糕
這樣的蛋糕就是古早蛋糕了,看上去他是一個長方形,外殼全是麵包之類的東西,可是裡面看上去是裹著好多奶油呢,就好像外面只是一層薄薄的殼,裡面全裝的是奶油呢。而且看著樣子好像不能碰他,如果稍微一碰它特別脆弱,裡面的奶油就會流出來一樣。看著可是都要流口水了呢,超級想吃,而且古早蛋糕在網路上特別流行,就好比之前的臟臟包,大家應該都比較喜歡吃臟臟包吧,那時候在抖音上可是很流行呢。
而這么一大塊蛋糕當然是不屬於自己的了,店主一般都會將這么一大塊兒蛋糕分成好幾份,然後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盒裡,大傢伙買的話,可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買呢。大家是不是看得都要流口水了呢?其實它裡面並沒有奶油,所以才叫古早蛋糕,古早蛋糕就是意思是古代的,很早以前人們吃的那種蛋糕,其實裡面並沒有什麼奶油,而人類喜歡古早蛋糕完全就是因為它是童年的記憶。
古早味蛋糕,在閩南語中是古舊的意思,就是這種蛋糕有著最古老傳統的風味,如今仍然被大家所痴迷,尤其是在台灣更加風靡。
它的口感比戚風更溫潤細膩,彈性十足,出爐時我甚至會忍不住彈一下它,享受它「嘭嘭嘭」顫抖的節奏。
而做法上也沒什麼難度,只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戚風易保存,因為水分含量比較大,放置時間越長會越潮濕,所以要及早食用,雖然放置個3-4天沒有問題,但是越早食用口感會越好。
③ 南陽古早味蛋糕 南洋大師傅蛋糕為什麼飄香 是加了什麼香料嗎 大神快來
古早蛋糕其實很平凡,如果是加了餡料的話,餡料一般部分的會有香料存在,沒有餡料的,就是雞蛋的香味,太過於濃郁的,就是加了香料了
④ 為什麼我的古早蛋糕油油的
主要和三個方面有關。
第一、液體放入過多,需要減少牛奶、水的分量。
第二、模具填充較多,無法達到烤熟的溫度。
第三、烤制的時間過短。
解決方法:
調整溫度,增加烘烤時間。每個烤箱和食譜上的溫度會有所不同,所以會有烤箱溫度計的存在。你知道沒烤熟後,可以調到150--160度左右,延長烘烤時間。多做幾次掌握自己烤箱就好了。希望能幫到您。
⑤ 古早和戚風蛋糕區別
蛋糕,是最古老的西點之一,也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甜點。香甜松軟的蛋糕,無論是在商務派對、閨蜜小聚還是生日宴會等各種場合,都占據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吹蠟燭,吃蛋糕」,也成為了不少朋友在生日這一天必備的儀式。
我們平時吃的生日蛋糕,大多是用戚風蛋糕做的,它最早由一名美國廚師發明,後在1948年將配方公諸於世,才逐漸流傳開來。戚風蛋糕的英文名稱為Chiffon Cake,翻譯過來還有「如綢緞一般柔軟」的譯義。
除了戚風蛋糕外,近些年還有一種叫「古早」的蛋糕非常火,如今有不少網紅蛋糕店,主打的就是古早蛋糕。它和戚風蛋糕有啥區別呢?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古早蛋糕與戚風蛋糕有啥區別?
01 製法不同
戚風蛋糕
無論是戚風蛋糕,還是古早蛋糕,都需要分蛋攪拌,再進行混合。在此基礎上,古早蛋糕的製作方法,比戚風蛋糕多了兩步,即需要先經過燙面,最後烘烤的時候要採用「水浴法」。
在製作古早蛋糕時,需先將原料中的植物油加熱到70度左右,即油差不多產生紋路的時候,再把加熱過的油倒入過篩了的低筋麵粉中攪勻,這一步就叫做「燙面」。戚風蛋糕則不需要將油進行加熱。
巧克力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在烘烤時,要先往烤盤中倒入適量冷水,再將模具放入烤盤中,烤盤中水的量以不溢出來為標准即可,這一步叫做「水浴法」。戚風蛋糕在烘烤時,只需直接將模具放在烤盤上,無需往烤盤中加水。
從製法上看,製作古早蛋糕時,需要經過「燙面」和「水浴法」烘烤這兩步;製作戚風蛋糕時,則無需燙面,也無需進行水浴。
02 外觀不同
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多使用加高的方形模具烘烤,因此,烤出的蛋糕個頭較高,形狀多為長方形;戚風蛋糕多使用圓形的活動底模或煙囪模具烘烤,所以我們看到的戚風蛋糕,多為圓形。不過,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古早蛋糕是圓形的,戚風蛋糕是方形的,主要看使用的模具形狀。
從外觀上看,古早蛋糕的形狀多為長方形,蛋糕體較高;戚風蛋糕的形狀多為圓形,蛋糕體沒古早蛋糕高。
03 口感不同
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口感較濕潤,細膩綿密,入口即化,吃起來感覺濕濕的、軟軟的;戚風蛋糕口感香甜松軟,入口沒有濕潤的感覺,也沒古早蛋糕吃著細膩,味道清淡不膩。
從口感上看,古早蛋糕吃起來更細膩,更濕潤;戚風蛋糕吃起來沒有濕潤的感覺,清淡不膩。
⑥ 古早蛋糕怎麼做好吃
古早蛋糕
⑦ 古早蛋糕和戚風有什麼區別前者能不能做生日蛋糕坯
古早蛋糕比戚風蛋糕多了一個操作步驟,事實上,古早需要經過「燙」的步驟,即麵粉加入熱油中,麵粉中的澱粉和蛋白質會在高溫下變性,從而能夠吸收更多的水分。這種古早的蛋糕之所以味道如此濕潤,是因為一拍就能「震動」,這與這一步的熱面條密切相關。在我認為,自家烘焙,是盡可能的擴展模具的多用性,把每一樣模具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比如,家裡標配一個陽極活底模具就可以做很多品種了,只需靈活的根據烘烤的蛋糕的工藝進行適當處理即可。
輕輕晃動或者用刮板刮平,烤箱150度預熱,預熱完成後加入冷水烤65分鍾即可,具體時間根據烤箱和模具調整,而後取出晾涼,冷藏好口感更好配料一致,但古早蛋糕操作比戚風蛋糕多一步「燙面」工序。也就是要將麵粉加入到熱油中,從而使得口感更加濕潤;就是這種有著古老傳統風味的蛋糕,如今仍然被大家所痴迷,尤其是在台灣更加風靡。它的口感比戚風蛋糕更溫潤細膩,彈性十足。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古早蛋糕的製作方法。
⑧ 不塌陷不開裂的古早蛋糕,應該怎樣做才鮮香味美
小貼士:
1、用來加熱油的杯子要用耐高溫的杯子;
2、裝蛋糕糊的烤盤建議選擇非活底的,因為烘烤是採用水浴法,如果是活底容易進水到烤盤中;
3、烘烤的過程中注意蛋糕表面上色情況,如果上色過重,快速打開烤箱門在表面加蓋一張錫紙;
4、烘烤的時間和溫度建議根據自家烤箱實際情況做調整;
⑨ 台灣古早味蛋糕為什麼會在韓國流行
台灣的古早味蛋糕其實來源於歐洲,但是台灣對它進行了改良,使用了低筋麵粉,使得蛋糕更加的膨脹松軟。台灣古早蛋糕在韓國的流行,是因為80年代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對於整個東亞地區文化的輸出。古早味所代表的的傳統、精細製作獲得了韓國百姓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