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烤好的蛋糕為什麼濕粘
擴展閱讀
奶塊中級蛋糕如何獲得 2025-08-23 08:42:58
男寶生日蛋糕玩具款 2025-08-23 08:29:02

烤好的蛋糕為什麼濕粘

發布時間: 2022-08-04 12:58:26

1. 戚風烤出來倒扣放涼後表面粘粘的、濕濕的是什麼原因

今天我們來解決新手焙友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烤的戚風蛋糕總是中間濕?我按照配方上的時間溫度烘烤了呀?為什麼我表面都開裂了焦了,裡面還是濕噠噠的!

特別要提醒新手焙友的是,任何一個配方的作者所提供的烘烤溫度和時間,都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烤箱來定的。

2. 為什麼我烤的戚風蛋糕每次都是內部比較濕潤

戚風蛋糕一般使用陽極金屬模具進行烘烤,因為金屬模具的特性,緊貼模具的蛋糕四周在烘烤中是最早成熟的,而中心部位則因為熱傳輸需要時間的緣故是最晚成熟的。所以整個戚風蛋糕的成熟需要給它一定的耐心。戚風蛋糕的烘烤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蛋糕入爐,受熱膨脹,不斷長高至比模具略高。

第二階段:蛋糕開始回落,回落比模具略低,保持在這個高度上

第三階段:蛋糕開始褐變上色,這個時候注意密切觀察,在上色程度合適的情況下就取出。

第四階段:蛋糕繼續褐變,顏色加深,蛋糕水分進一步減少。如果這個時候,繼續烘烤下去就會出現回縮,凹陷,表面烤焦的情況!

第四階段 凹陷

所以我們在蛋糕烘烤的第三階段就需要取出蛋糕,從高處震模幾次,震出熱氣,然後立即倒扣。

注意蛋糕倒扣的過程中,戚風蛋糕的成熟還在進行!如果不完全冷卻就脫模,也會導致蛋糕出現回縮,縮腰等情況!

倒扣

了解了戚風成熟的原理和烘烤的四個階段,我們再來分析戚風蛋糕內部濕的原因,這樣會有的放矢!

可能的原因有:
1、蛋糕配方的干濕配比不對,濕性材料太多,導致蛋糕烤不熟。

2、蛋白打發不到位,戚風蛋糕新手建議打到小尖角的十分發,硬(干)性發泡狀態。

硬性發泡

3、蛋白消泡:主要可能是翻拌過程中手法不對或者入爐前等待時間過長造成的消泡。

已經消泡的麵糊

4、蛋白糊和蛋黃糊翻拌不均勻,容易造成內部粘濕和布丁層。

5、烘烤時間不足,蛋糕內部不熟。

6、烘烤溫度太高,蛋糕表面和四周迅速烤熟而內部受熱跟不上,很有可能出現內部濕,而表面開裂、上色重甚至烤焦的情況!

3. 烤出來的蛋糕很濕怎麼回事

1、蛋糕沒有完全烘烤成熟,也就是亞熟。
這樣的蛋糕從表面看起來與成熟的蛋糕並無兩樣,但是切開以後內部是濕潤的。蛋糕的成熟是從外向內,從模具壁向中心傳導的,戚風蛋糕中心不容易成熟也是新手常遇到的問題。

建議解決方案: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延長烘烤時間。另外如果你發現蛋糕表面已經烘烤得上色很重,甚至是焦了,內部還是濕的、粘粘的,那就要在下次烘烤時,適當降低烘烤溫度,延長烘烤時間,戚風蛋糕的烘烤也需要給它一定的耐心,猛火烘烤只能是外面焦、裡面濕。

2、蛋白的打發不足,造成內部濕潤,且不足以支撐起蛋糕的組織。
蛋白霜的打發是戚風蛋糕製作的重中之重,關繫到它能否支撐起蛋糕的組織、能否獲得細膩的口感。如果蛋白霜打發不足,就容易造成內部濕潤。

建議解決方案:對於新手,戚風蛋糕的蛋白霜建議打發至10分發(硬性發泡)的狀態,避免蛋白打發不足,造成的內部沾濕的情況。

3、蛋糕糊沒有翻拌均勻,內部密度不一樣,容易造成內部粘濕和布丁層的產生。
如果蛋糕糊沒有拌勻,有的地方乾性材料比較多,有些地方濕性材料比較多,最後濕性材料多的地方就需要更多的烘烤時間。就容易造成有些地方已經成熟了,但是某些地方還沒有成熟,還是濕的,而且還影響口感。

建議解決方案:認真做好蛋糕糊的翻拌,並講究翻拌手法,避免消泡。

4、翻拌手法不對,造成麵糊消泡嚴重。
在戚風蛋糕的製作中,蛋黃糊中加入麵粉、蛋黃糊與蛋白霜的混合,都需要用刮刀翻拌均勻,而不是畫圈攪拌。如果翻拌手法不對,就容易造成麵糊消泡嚴重。麵糊消泡,造成它整體出於比較稀的狀態,就更濕,不容易烤熟。而且無法給蛋糕組織足夠的支撐,造成組織粗糙、口感不細膩等情況。

建議解決方案:注意翻拌手法,避免畫圈攪拌和過度翻拌。麵糊完成後,立即入模烘烤。

5、烘烤溫度太高。
可以結合第1點來看,烘烤溫度太高,容易造成表面干、焦,內部濕的情況。

建議解決方案:逐步摸清自己烤箱的脾氣,選擇適合自己的烘烤溫度和時間。

6、配方的干濕配比有問題。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注意到了,配方多次製作失敗,那可以考慮下更換配方。如果配方中濕性材料太多,也會比較難烤熟。所以合理的配方也非常重要。

建議解決方案:換配方是最後再去做的,只有排除了其他問題,再去考慮這個問題,畢竟每個配方都是經過作者親手測試的,但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4. 為什麼烘烤出來的蛋糕冷卻後表面會很黏

了解蛋糕的原理和烘烤的四個階段,我們再來分析蛋糕內部濕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

1、蛋糕配方的干濕配比不對,濕性材料太多,導致蛋糕烤不熟。

2、蛋白打發不到位,戚風蛋糕新手建議打到小尖角的十分發,硬(干)性發泡狀態。

3、蛋白消泡:主要可能是翻拌過程中手法不對或者入爐前等待時間過長造成的消泡。

4、蛋白糊和蛋黃糊翻拌不均勻,容易造成內部粘濕和布丁層。

5、烘烤時間不足,蛋糕內部不熟。

6、烘烤溫度太高,蛋糕表面和四周迅速烤熟而內部受熱跟不上,很有可能出現內部濕,而表面開裂、上色重甚至烤焦的情況!

對應上面的六點原因給新手的建議:

1、選擇靠譜的配方。

2、蛋白一定要認真打發到位,學會掌握蛋白的各種打發狀態。新手戚風建議打到乾性發泡。

3、蛋白霜和蛋黃糊翻拌要迅速到位,注意不要畫圈攪拌。提前預熱烤箱,麵糊完成後即入爐烘烤。

4、蛋白霜和蛋黃糊要翻拌均勻。

5、烘烤時間要保證,學會觀察戚風烘烤的四個階段,在第三階段上色合適的時候及時取出。

6、烘烤溫度要合適,排除以上所有的原因以後,如果這次溫度高了,開裂了,下次要降低溫度延長烘焙時間。

特別要提醒新手焙友的是,任何一個配方的作者所提供的烘烤溫度和時間,都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烤箱來定的。

5. 我烤的蛋糕總是濕濕黏黏的,是因為沒烤熟嗎可是表皮已經快要糊了。

第一,配方中液體的東西偏多。

第二,烘烤溫度過高。

主料:雞蛋5個、低筋麵粉100g

輔料:油適量、白糖適量、牛奶適量

1、准備無水無油的干凈容器,雞蛋蛋清和蛋黃分別裝在兩個容器中。

6. 做出的蛋糕發粘,怎麼回事呀

做出的蛋糕發粘原因有以下這些:

1、沒有把握好火候,烤箱溫度沒設置好導致蛋糕沒烤熟;

2、蛋白沒有打制好,蛋糕糊打發過度,打制好的蛋白和蛋黃那一部分沒有攪勻;

3、蛋糕配方比例不當,液體(如雞蛋、油、水等)佔比太多。

(6)烤好的蛋糕為什麼濕粘擴展閱讀:

食用注意

1、鮮奶蛋糕一定要當天吃,隔天口味就不怎麼好了。

2、鮮奶蛋糕相對裱花蛋糕而言口味清淡、低脂、營養高,逐漸成為西點市場的新寵,但是其保質期短,不易貯存。

3、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定要吃,務必選擇使用代糖添加劑的蛋糕,並且少量食用。

烘烤

1.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

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2.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參考鏈接:網路--蛋糕

7. 為什麼我烤的蛋糕裡面是粘粘的

1、沒有把握好火候,烤箱溫度沒設置好導致蛋糕沒烤熟;
2、蛋白沒有打制好,蛋糕糊打發過度,打制好的蛋白和蛋黃那一部分沒有攪勻;
3、蛋糕配方比例不當,液體(如雞蛋、油、水等)佔比太多。
蛋糕做法如下:
主料:雞蛋(去皮)168克、低筋麵粉65克、白糖33克、純凈水22克
輔料:鹽1克、白醋3滴
1、准備原料:低筋麵粉、白糖、雞蛋。

2、將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分離,裝在兩個盆中。

3、蛋白中加入20克白糖,蛋黃中加入13克白糖。

4、蛋黃盆中加入純凈水22克,用刮刀攪拌均勻。

5、再加入過篩的低筋麵粉。

6、攪拌至無乾粉的狀態備用。

7、蛋白中加入鹽和白醋。

8、用電動打蛋器打至乾性發泡的狀態。

9、取三分之一蛋白入蛋黃盆中,輕輕攪拌均勻。

10、再將蛋黃盆中的麵糊倒入蛋白盆中,輕輕攪拌至麵糊光滑、均勻的狀態,注意此時不要消泡哦,烤箱要提前預熱,上火185度,下火180度。

11、攪拌好的麵糊倒入蛋糕模具中,在桌面上震幾下震出氣泡,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制20分鍾,表面上色均勻,用牙簽插入沒有濕粉帶出即可出爐。

12、成品。

8. 為什麼烤出來的蛋糕裡面是濕的

1、蛋糕沒有完全烘烤成熟,也就是亞熟。
這樣的蛋糕從表面看起來與成熟的蛋糕並無兩樣,但是切開以後內部是濕潤的。蛋糕的成熟是從外向內,從模具壁向中心傳導的,戚風蛋糕中心不容易成熟也是新手常遇到的問題。

建議解決方案: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延長烘烤時間。另外如果你發現蛋糕表面已經烘烤得上色很重,甚至是焦了,內部還是濕的、粘粘的,那就要在下次烘烤時,適當降低烘烤溫度,延長烘烤時間,戚風蛋糕的烘烤也需要給它一定的耐心,猛火烘烤只能是外面焦、裡面濕。

2、蛋白的打發不足,造成內部濕潤,且不足以支撐起蛋糕的組織。
蛋白霜的打發是戚風蛋糕製作的重中之重,關繫到它能否支撐起蛋糕的組織、能否獲得細膩的口感。如果蛋白霜打發不足,就容易造成內部濕潤。

建議解決方案:對於新手,戚風蛋糕的蛋白霜建議打發至10分發(硬性發泡)的狀態,避免蛋白打發不足,造成的內部沾濕的情況。

3、蛋糕糊沒有翻拌均勻,內部密度不一樣,容易造成內部粘濕和布丁層的產生。
如果蛋糕糊沒有拌勻,有的地方乾性材料比較多,有些地方濕性材料比較多,最後濕性材料多的地方就需要更多的烘烤時間。就容易造成有些地方已經成熟了,但是某些地方還沒有成熟,還是濕的,而且還影響口感。

建議解決方案:認真做好蛋糕糊的翻拌,並講究翻拌手法,避免消泡。

4、翻拌手法不對,造成麵糊消泡嚴重。
在戚風蛋糕的製作中,蛋黃糊中加入麵粉、蛋黃糊與蛋白霜的混合,都需要用刮刀翻拌均勻,而不是畫圈攪拌。如果翻拌手法不對,就容易造成麵糊消泡嚴重。麵糊消泡,造成它整體出於比較稀的狀態,就更濕,不容易烤熟。而且無法給蛋糕組織足夠的支撐,造成組織粗糙、口感不細膩等情況。

建議解決方案:注意翻拌手法,避免畫圈攪拌和過度翻拌。麵糊完成後,立即入模烘烤。

5、烘烤溫度太高。
可以結合第1點來看,烘烤溫度太高,容易造成表面干、焦,內部濕的情況。

建議解決方案:逐步摸清自己烤箱的脾氣,選擇適合自己的烘烤溫度和時間。

6、配方的干濕配比有問題。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注意到了,配方多次製作失敗,那可以考慮下更換配方。如果配方中濕性材料太多,也會比較難烤熟。所以合理的配方也非常重要。

建議解決方案:換配方是最後再去做的,只有排除了其他問題,再去考慮這個問題,畢竟每個配方都是經過作者親手測試的,但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9. 為什麼烤蛋糕蛋糕表面總是濕濕的

烘烤溫度太高,蛋糕表面和四周迅速烤熟而內部受熱跟不上,出現內部濕,而表面開裂、上色重甚至烤焦的情況!

烤箱要提前預熱,保證放進模具的時候,烤箱能達到預定溫度。找一個適合大小的容器倒入一些熱水,放在最底層的烤盤里,熱一點的水放烤箱里,烤箱整體溫度不會下降。再放入蛋糕糊烤60-80分鍾,上火160度,下火180,烤箱內實際溫度這個時候是170度。

(9)烤好的蛋糕為什麼濕粘擴展閱讀

做蛋糕,一定要用陽極鋁合金材質的模具,尤其不可以用不粘模具,因為蛋糕需要藉助四壁攀爬,不粘模具沒有抓附力,會影響蛋糕的爬升。

蛋糕長不高,除了蛋白的打發不夠,那一定是模具用的不對。新手建議用煙囪模具,煙囪模具不僅利於蛋糕爬升,也更容易烤熟。

蛋糕塌陷的原因,首選沒有烤透。沒有烤透的蛋糕內部濕粘,水分過多,蛋糕沒有承重力,所以會造成蛋糕頂部塌陷。蛋糕一定要烤熟、烤透,8寸蛋糕大約1小時左右,6寸蛋糕50分鍾左右。

烤的時候一定要看到蛋糕升高到最頂端,然後開始慢慢回落,回落到一定程度不再回落,再烤10幾分鍾就好了。

10. 為什麼烤出來的蛋糕總是中間濕濕的

1、蛋糕麵糊中的水分:有兩種,一種是被蛋白、澱粉和食用油等吸收或乳化的水分,另一種是自由的水分。
(1)在蛋糕烘烤過程中,當蛋糕中心溫度達到100℃時,自由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從蛋糕中蒸發掉。如果烘烤溫度偏高,蛋糕表面已經為金黃色,但中心溫度低於100℃,這部分水不會被蒸發,或者是達到100℃,但時間太短,這部分水分還沒有蒸發完,結果造成蛋糕中間是濕的。
(2)在蛋糕烘烤過程中,當蛋糕中心溫達到100℃時,被吸收或乳化的水不會蒸發,只有等自由水蒸發完後,才會開始蒸發。如果長時間烘烤,讓這部分水也蒸發掉,將出現蛋糕塌陷、收縮、變乾等現象。

2、合理的烘烤溫度和時間:
(1)對於重量小的杯裝蛋糕:宜採用較高烘烤溫度和較短的烘烤時間。
(2)對於重量大的烤模蛋糕,宜採用低溫烘烤和較長的烘烤時間。

(3)在烘烤過程中,如果發現蛋糕中間是濕的,可適當降低溫度,延長烘烤時間,使蛋糕中心溫度達到100℃,使自由水分蒸發掉。如果蛋糕表面顏色已經是金黃色,應在上面蓋一張鋁箔紙後,繼續烘烤。用竹簽插入中心,拔出來後,竹簽表面乾爽即可。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蛋糕熟了,中間還是濕的,是由於蛋糕中心的自由水分沒有蒸發造成的。
2、蛋糕熟了,中間還是濕的,是由於蛋糕中心的自由水分沒有蒸發完造成的。
3、對於重量小的杯裝蛋糕:宜採用較高烘烤溫度和較短的烘烤時間。
4、對於重量大的烤模蛋糕,宜採用低溫烘烤和較長的烘烤時間。
5、發現蛋糕中間是濕的,可降低溫度,蓋上鋁箔紙繼續烘烤至中心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