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時候吃的一種小蛋糕,都是奶油,上面又把紙的小雨傘
你說的那是小西點,目前一般都蛋糕店還可以買到,一塊切好的西點上抹上奶油,再用水果或者果醬來裝飾以及裱花蛋糕的一些小裝飾如朱古力豆 巧克力豆以及小雨傘等來裝飾。是小朋友喜歡的一種食品
B. 小時候路邊賣的像馬蜂窩一樣的蛋糕叫什麼
棗子糕,發糕
C. 以前有一種糕點叫福蔭糕,長的很像沙琪瑪,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白糖。誰知道現在還哪裡能買到叫什麼非
芙蓉糕
D. 路邊圓圓的厚厚雞蛋餅叫什麼
叫雞蛋仔。
雞蛋仔,是香港獨有的傳統街頭小食,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是華夫餅的一種變體。台灣稱雞蛋糕,又稱雞蛋餅。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油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
用工具把雞蛋仔取出來,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雞蛋仔起源於1950年代,有雜貨店老闆為了不浪費破裂的蛋,遂嘗試加入麵粉、牛油等配料弄成漿狀,再經倒模烘烤而成。
後來模具設計成小小的雞蛋形狀,不料大受歡迎。初時雞蛋仔由鴨蛋製成,因為價廉味濃,蛋中的腥味可令雞蛋仔更香。雞蛋仔傳統是由街邊小販以手推車販賣。不過亦有小食店製作,並增設不同口味,如巧克力、椰絲、黑芝麻,奶香味,蔬果味等。
雞蛋仔取出後,要放在晾架上晾2分鍾左右,這樣散一下熱氣和水蒸氣再吃,口感才外酥脆、內柔軟。
E. 街頭邊烤邊賣的小蛋糕用什麼配料
你說的應該是那種把蛋糕放到蜂巢形狀容器的沒過多久就成型的迷你小蛋糕吧?
配件主要是雞蛋,糖,發酵粉或者泡打粉還有小麥粉哦。這種家裡也可做的。
F. 請教路邊攤的那種磨具烤的小蛋糕的原料~~
裡面的東西應該是
麵粉、雞蛋、食用油、發酵粉、鹽、糖等
我沒做過,但應該還有改良劑。
各種材料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另外,麵粉的取材也很重要。麵粉的醒發時間影響著麵粉的精度。
G. 小時候吃的蛋糕,就像圖那樣,厚厚的奶油,這個蛋糕名字叫什麼啊好想吃。
就叫奶油夾心蛋糕,小時老吃,現在幾乎沒有了,就算有也不是那個味了,主要的是現在的添加劑太多了。
H. 金壇85度c蛋糕在哪裡
金城鎮橫街121號。
金壇85度c蛋糕在金城鎮橫街121號,85度C北大街店在北大街正方京城C館1樓,營業時間為周一到周日七點到晚上十點,推薦菜品為一顆檸檬茶。
金壇85度c蛋糕是一家以咖啡蛋糕、蛋糕烘培為主的專賣店,85度C是其招牌。推薦美食為一顆檸檬、巧克力奶凍卷、一顆檸檬茶等。
I. 誰知道梅花蛋糕(街邊賣那種小蛋糕)怎麼做 要詳細做法 謝謝
配料:
鮮雞蛋19公斤
川白糖14公斤
特粉14公斤
飴糖2.5公斤
植物油3公斤。
操作:
1.拌料:將鮮雞蛋與川白糖混合,打泡約20分鍾,蛋液泡漲2/3,呈果子泡狀時下飴糖(飴糖波美度以40~42度為宜),邊下邊打。經2~3分鍾後下麵粉,攪拌均勻,成為蛋漿。
2.裝料:用專用梅花形模具。先將模具加熱,並在其內擦抹少量植物油,再將蛋漿按分量舀入模具(蛋漿與成品重量比例為6∶5),然後烘焙。
3.烘焙:以提拗小爐為宜,爐溫180~200℃。在製品膨脹約八成時,蓋上拗鍋(即天鍋),烘焙3~4分鍾,視糕體色澤金黃,充分膨脹後,即可出爐刷面油,面油須刷均勻,適量。
質量標准
規格:梅花形,厚薄均勻,體形完整。
J. 街邊小蛋糕的製作方法!麻煩告訴下!
這種街邊小蛋糕的專業名稱是"梅花小蛋糕"。詳細的製作方法如下
配料:鮮雞蛋19公斤,川白糖14公斤,特粉14公斤,飴糖2.5公斤,植物油3公斤。
步驟:
1.將鮮雞蛋與川白糖混合,打泡約20分鍾,蛋液泡漲2/3,呈果子泡狀時下飴糖(飴糖波美度以40~42度為宜),邊下邊打。經2~3分鍾後下麵粉,攪拌均勻,成為蛋漿。
2.用專用梅花形模具。先將模具加熱,並在其內擦抹少量植物油,再將蛋漿按分量舀入模具(蛋漿與成品重量比例為6∶5),然後烘焙。
3.以提拗小爐為宜,爐溫180~200℃。在製品膨脹約八成時,蓋上拗鍋(即天鍋),烘焙3~4分鍾,視糕體色澤金黃,充分膨脹後,出爐刷面油即可,面油須刷均勻,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