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家烤蛋糕 蛋糕烤完後裡面像雞蛋羹一樣 這是為什麼
原因有幾種:
1、攪拌不均勻
2、烘烤時間不夠
3、烘烤溫度過高
4、水溫太低
Ⅱ 雞蛋羹和雞蛋糕一樣么
當然不一樣了,雞蛋羹和雞蛋糕雖然最後都會做成凝固體來飲食,但是雞蛋羹要比雞蛋糕更加細嫩滑溜,而雞蛋糕要比雞蛋羹的凝固程度要高的多。
雞蛋羹,不明肆意要做到像羹一樣柔軟滑溜,易入口,入口後既化。而且雞蛋羹是蒸制的。
雞蛋糕,什麼是糕?糕就是要用到米,因為米其實是可以磨成面的,所凝度的程度要比雞蛋羹高出許多,因為雞蛋糕是烤制的,乳黃色和可可色相間,層次清楚,色澤分明。口感甜香軟滑,味美適口,是色、形俱美的佐茶佳點。雞蛋糕其實也是一種糕點。
雞蛋羹和雞蛋糕,總被世人混淆,因為北方人把雞蛋羹叫成雞蛋糕,而雞蛋糕就叫成蛋糕。南方人則是依然如故,雞蛋羹是雞蛋羹,雞蛋糕是雞蛋糕。
雞蛋羹的做法:
1.新鮮雞蛋一個。磕入碗中,用打蛋器調散,加入很少量鹽調勻,這時的蛋液會比之前稀、黃。
2.現在加水。最好是溫水。冷水不太好,熱水就更不行了,一沖進去就成蛋花了。
3.水的量很重要,太少會覺得蛋羹比較密實比較老,太多蛋羹成形會比較困難,口感也水水的。那麼,偶一般是一顆蛋,量蛋殼水。就是把磕開的兩半蛋殼都裝上水,裝兩次,就是兩蛋殼水了,簡單的說,水是蛋液的兩杯。呵呵。
4.水中加入少量蚝油調勻後摻入蛋液裡面調勻,再加入少量豬化油或豆油。
5.好了,蛋液全部准備完了,現在說說蒸的過程。雞蛋表面時候平滑如鏡。燒一鍋清水,放上蒸隔。水一定要開以後,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後開小火,鍋蓋一定要留縫,不要蓋嚴實了。這樣蒸出來的蛋羹絕對不會有蜂窩眼,口感也不會老。
6.大概10-15分鍾,雞蛋羹就應該差不多好了。撒上一些蔥花(根據個人愛好,還可以加肉臊之類的),滴上幾滴蒸魚豉油就可以享用啦!
雞蛋糕的做法:
①將取洗凈擦乾的湯碗1隻,將雞蛋液和白糖放入碗內;麵粉篩在一張較厚的潔凈紙上。可可粉用少許冷水調成稠漿狀;烤盤洗凈擦乾水漬,盤底墊上一張刷好油的紙,烤爐預熱至七成左右。
②用筷子將雞蛋和白糖在大碗內快速攪打約10分鍾,然後將紙上麵粉徐徐倒入,邊倒邊攪拌均勻即成蛋糕漿。
③將烤盤中線用一張硬紙或用豆沙餡等隔開,將其一半拌好粉的蛋漿倒入烤盤的一邊,另一半蛋漿則加入調好的可可粉迅速拌勻,然後倒入烤盤的另一邊,再稍加整理,入爐烤約10分鍾,至蛋糕熟了即可出爐。
④將蛋糕退出烤盤,再用刀從中間切開成兩塊呈不同顏色的蛋糕坯。最後將果醬塗在可可色蛋糕上,然後將本色糕翻疊其上面,稍壓緊即成雙色蛋糕,再用刀將蛋糕對切成4塊,每塊對角切成三角形蛋糕即可。
Ⅲ 做的蛋糕胚像雞蛋羹咋辦
1、攪拌不均勻 2、烘烤時間不夠 3、烘烤溫度過高。
攪拌原料:雞蛋分離蛋清,倒入50克玉米油和奶攪拌均勻,倒入80克低筋粉攪拌。
打發蛋清:蛋清冷凍四五分鍾,一邊攪拌一邊放糖,蛋清打至細膩狀態。
烤制蛋糕胚:倒入模具,去除氣泡,放入烤箱145度烤30分鍾,再150度烤25分鍾即可。
Ⅳ 烤蛋糕出來後裡面像雞蛋羹 什麼情況
原因有幾種:
1、攪拌不均勻
2、烘烤時間不夠
3、烘烤溫度過高
4、水溫太低
Ⅳ 雞蛋糕為啥會整成這樣
1.配方里油、水太多,又沒有加適量的泡打粉,和沒有及時倒扣一樣,會被自身重量壓塌。
解決的辦法:調整配方。
2.麵糊出筋,涼後回縮。
解決的辦法:用低筋麵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澱粉。
在操作時注意:加蛋黃前麵糊不要多攪拌,用蛋抽轉6~7圈就可以了,不均勻不要緊,加蛋
黃後在多攪拌一會,至均勻稀糊。蛋黃糊和蛋白糊相拌時也要注意輕拌,上下翻拌,而不是
繞圈拌。
3.蛋白消泡:打發不足,或者打發中斷停留一段時間後再打,或者打蛋時間過長,加糖時
機不對....都不容易達到乾性發泡,這樣蛋白泡沫不穩定,容易消泡,氣孔減少,使蛋糕糊
體積減小,熟後的蛋糕體在涼後還要回縮。消泡後的蛋液容易沉澱,烤中變成布丁層,這也
是蛋糕回縮的可能原因。
解決的辦法:
a.打蛋頭、打蛋盆要干凈,不能有水和油,最好用銅、不銹鋼打蛋盆。
b.蛋要新鮮,但要經過冷藏,蛋白蛋黃分得干凈 蛋白里不能留有一絲蛋黃。
c.加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澱粉有幫助打發、穩定泡沫的作用。
d.開始低速打——粗泡後開始加1/3的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澱粉,中速打發,中間
加第2第3次糖等,連續攪打,不要中途停留過長再打,直打到乾性發泡。
這里乾性發泡的程度檢驗:這時打蛋盆傾斜,泡沫都不流動,倒放不掉,提起打蛋頭,見短
小直尖角,盆里也見直立不倒的尖角。這時盆邊有少許棉絮狀泡沫組織,是容許的。
檢查蛋白泡有沒有消泡的另外一判斷方法:在分3批和蛋黃糊攪拌過程中,最後看將要和
蛋黃糊攪拌的第3個1/3蛋白泡,在盆傾斜時能不能滑動?應該還是不滑動的,否則說明蛋白
泡沫還是有消泡,打發的不夠硬,蛋糕後來會有或多或少的回縮。應該不流動才對,否則說
明你的蛋白還沒有打夠,下一次還要打更硬才行。
但蛋白也不可打太硬,否則口感差,也不好攪拌。
4.蛋黃糊沒有攪拌均勻,油脂沒有充分乳化,或者蛋黃糊和蛋白糊2糊相拌不勻,還有前
面提到的蛋白糊消泡,這些情況都會因比重大的成分下沉,烤後形成布丁層,蛋糕蓬不起來
。 解決的辦法:掌握好攪拌要領,動作輕,速度快,但一定要拌勻。
5.所用模子的模壁防粘,或者在模壁上塗油,或者模子內壁沒有洗干凈,有油層, 因為
戚風蛋糕的麵糊必須藉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解決的辦法:拒絕防粘模,保證模子內壁無油。
6.底火太大,容易導致底部上縮,倒扣完取出時,發現底部上凹,形成倒環形山狀的窟窿。模底抹油也可能出這問題?
解決的辦法:降低下火,或者烤模放在烤箱更上一格上,或者烤模改放在烤盤上,或者同
時降低上下火....
7.沒有完全烤熟就中止烘烤,亞成熟也是蛋糕回縮的常見原因。
解決的辦法:完全烤熟,如果怕表面烤焦。可以降低烤溫,延長烘烤時間,或者上表面加
蓋錫紙(但別封住,避免悶烤)。常用的檢查方法是牙簽插入,看有沒有蛋糕被粘出來。有
經驗的可以用手拍蛋糕表面,沒有明顯沙沙聲,回彈好,不留手印即可。
8.烘焙過程中溫度降低過快,包括短時調溫降的過多、開爐門時間過長,次數過多,有時
上方加蓋厚大的冷DD——烤盤或過大過厚的錫紙,也會有影響。
解決的辦法:避免爐內溫度驟降。在蛋糕長高階段特別注意:避免開爐門,慎重調溫。前
半程見蛋糕停止長高,反縮,就要適當加溫。
9.烤的時間過長,水份流失多,也會縮。
10.出爐後沒有及時倒扣,因為戚風油水量大,在冷卻定型過程中下部氣孔容易被壓扁,
下半部變的緊密瓷實,蛋糕體積縮小,表面回縮。
解決的辦法:出爐後及時倒扣,至涼。
Ⅵ 雞蛋糕(雞蛋羹)的來歷
當時遵義文化名人蔣京老先生用「同新」二字贊譽「同新齋」的蛋糕:「同是點心分上下,新來生意望中秋」。楊成武將軍在《偉大的轉折》一書中,回憶當時遵義會議的情景時寫到:「……鮮紅的橘子、松軟的蛋糕,裝潢古樸的茅台酒……」,當時任紅軍團長的耿飈同志在離開遵義行軍途中風趣地說:佔了遵義連雞蛋糕都沒吃上,很是後悔。可見遵義雞蛋糕名氣已久遠。1927年田家「桂香齋」的雞蛋糕經人帶去日本,受到日本商界的贊賞。
解放後,遵義雞蛋糕成為當地特產的一個亮點,得到較快的發展,引起政府的重視,建立國有遵義蛋糕廠生產正宗的遵義雞蛋糕,曾獲貴州省優質產品和商業部優質產品的光榮稱號。改革開放後,民營、集體加工雞蛋糕的應運而生,使遵義雞蛋糕家喻戶曉。
----------------------------------------------------------------------------------------------
在湖北宜昌地區有一種獨特的雞蛋糕,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製作雞蛋糕,有「無糕不成年」的說法。
Ⅶ 芝士蛋糕烤完出油,烤成雞蛋羹了......
建議找個學校學一下!靠網上的做法是很難和人家做的一樣的!其中的技巧經驗配方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