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能做好蛋糕 ,比例究竟是多少尤其是糖的比例
1、雞蛋4個2、麵粉100克(其中裡面加入10克澱粉,這樣可以減少面的筋度,用蛋糕粉更好); 3、糖100克; 4、葡萄乾和其他香精類可以加上一小點,不加也罷。 三、製作: 1、把雞蛋蛋黃與蛋白分開分別放入兩個大碗中(這種方法能縮短攪打時間,適合於手動攪拌器); 2、糖1/3放入蛋黃中,2/3放入蛋白中; 3、攪打蛋黃攪成淡黃色即可(一般攪1分鍾就行了); 4、攪打蛋白攪成象奶油狀(打到蛋白在手尖中能力起來,這個時間可要長嘍,打到碗中沒有蛋液為止,這個步驟直接取決於蛋糕的質量,如果碗中還有蛋液會使蛋糕脹不起來,而成為蛋餅); 5、將麵粉(篩過)放入到蛋黃中,輕輕攪均(攪拌過猛會使面產生筋度,影響蛋糕質量),攪完後你會發現面都團到一起(不用加水); 6、將蛋白放入到5中攪均(不能用攪拌器,方法是用手從碗的底部向上撈,重復幾次後轉動方向,大約2分鍾後,你會發現5中的面團跟被蛋白變成一種糊狀,這時就差不多了); 7、蛋漿准備好後,就可以在電飯煲裡面抹上一層油,把蛋漿倒進去。蓋上蓋子,按電飯鍋「煮飯」按鈕,不知道為什麼約5分鍾左右就跳到保溫了,等了2-3分鍾,再按了一次煮飯,幾分鍾後又跳了,這個時候就可以聞到一股蛋糕的香味,打開蓋子,表面是淺黃色的,比原來長高了一點,用筷子戳一下,如果戳得進去,並且筷子沒有粘蛋漿,就表示可以了。拿出鍋,翻轉,蛋糕就可以弄下來,底部應該有點深色; 8、放涼後,可以用鮮奶油等進行裝飾。如果直接食用也很OK! 四、說明: 比例為蛋、糖、面比例為2:1:1,一定要把蛋白充分打好。 用電飯煲做蛋糕的方法二 三個雞蛋,蛋清與蛋黃分開。。碗里一定要用紙巾擦乾凈水分。 蛋黃內加入三勺低筋(或中筋)麵粉,六勺牛奶,兩勺白糖。混合調勻。 混合後就是這樣,也可以加點小蘇打,更松軟。(試驗證明,加點調和油在裡面,更好。) 第三步:蛋白內加一點點鹽,一勺白糖。用三支筷子一個方向打,使勁打,直到成白色泡沫狀(把一根筷子放進去,不倒就行了)。 第四步:把打好的蛋清分兩次加入蛋黃,上下攪拌均勻,不能打圈會破壞筋度的。 第五步:電飯煲倒入點油,防止粘鍋。 電飯煲預熱一會兒,倒入糊糊。兩分鍾後自動跳到保溫狀態,用毛巾封住排氣孔,悶20分鍾 第五步:再按下煮飯鍵,悶20分鍾。 電飯煲的出氣孔要用濕布蓋住。
❷ 新手在家自製蛋糕,雞蛋和低筋麵粉還有糖旳比例應是多少呢
新手在家自製蛋糕,雞蛋和低筋麵粉還有糖旳比例應是1:1。用砂糖、牛奶、玉米油或其他無味的油、雞蛋和低筋麵粉做一個基礎蛋糕。如果你剛剛開始,先買這些,你可以把蛋糕上的糖霜留到以後。要用細糖來溶解,有一種糖叫白糖,不適合輸送蛋白質,它含有水分,蛋白質不能發揮作用。粗糖太難溶解。當你做蛋糕的時候,你會發現糖的流失速度非常非常快。我要用一種沒有氣味的油,橄欖油,它太濃了,我用的是玉米油。雞蛋可選洋雞蛋,殼重約55克。
蛋黃和玉米油會乳化,你必須把它們混合好。當你加麵粉時,一定不要把它攪成圈。自下而上或z字形混合,避免麵筋。成功的蛋清被攪打到堅硬的頂點,這意味著雞蛋在被提起時會有一個鋒利的尖端,不會上下彎曲。蛋清和蛋黃應使用攪拌技術輕輕混合,以免起泡。烤箱上下130度,持續40分鍾。每個烤箱都有不同的溫度,需要調整。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❸ l斤蛋和l斤糖和l斤麵粉做蛋糕
這個比例是不對的,做蛋糕4個雞蛋放4勺白糖、3勺麵粉,是用雞蛋配麵粉,而白糖不是用一斤麵粉來配多少蛋多少白糖。
參考如下:
材料
主料:4個雞蛋(蛋黃和蛋清分開),4勺白糖,3勺冒尖的麵粉,6勺牛奶,
調料:鹽適量,油適量,
做法:
1、用3根筷子打蛋清,沒多久就可以打出泡沫(為突出甜味,可放一點鹽),放一勺糖,一直打一直打,到有一點稠時再放一勺糖,再繼續打,大概15分鍾後就會變成奶油狀,筷子上的不會掉下來。
2 、蛋黃放兩勺糖,3勺冒尖的麵粉,6勺牛奶攪拌好。
3 、倒入一半的奶油狀蛋清,攪拌(上下攪拌而不是打圈)。
4、 攪拌均勻倒入另一半奶油狀蛋清上下攪拌好。
5 、電飯煲按下煮飯鍵預熱1分鍾拿出,鍋有點熱,倒入少許油均勻塗在鍋內,以防黏鍋
6 、倒入攪拌好的東西,然後蹲幾下鍋,把氣泡震出來
7、 按下煮飯鍵,2分鍾後會自動跳到保溫檔,這時用毛巾捂住通風口悶20分鍾,然後再按下煮飯鍵,20分鍾後就ok了
(鍋內塗了油,一倒就可以倒出來了,底部顏色較深)
提示:做蛋糕是有比例而製作的,不是買多少材料就得用多少。
❹ 1、蛋液的比例較小時對蛋糕有何影響 2、為什麼在家麵粉時不宜用力攪拌
蛋液比例小時,烤出的蛋糕沒有口勁,口感差,加完麵粉不是不宜用力攪拌,把蛋糕面打起就行。
❺ 蛋液比例少時,對蛋糕有什麼影響
蛋液比例小時蛋糕可能蓬鬆程度不夠,雖然可以添加sp蛋糕油之類的來達到蓬鬆的效果,但是這樣的蛋糕口感粗糙發干,而且蛋香味也不足。
❻ 影響蛋液打發的數值叫什麼
ph數值
攪拌打蛋是蛋糕製作的關鍵工序,是將蛋液、砂糖、油脂等放入打蛋機(或打蛋器)攪拌均勻,通過高速攪拌使砂糖融入蛋液中,並使蛋液充入空氣產生大量的氣泡,以達到膨脹的目的。一般蛋漿體積增加3倍以上時說明已打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影響到打蛋的質量,以至於影響蛋糕的質量。所以,本文主要談一些影響打蛋質量的因素,以供參考。
打蛋速度和時間
攪打蛋液時,開始階段應採用快速,在最後階段應改用中速,這樣可以使蛋液中保存較多的空氣,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具體操作時,打蛋速度和時間還應視蛋的品質和氣溫變化而異。蛋液粘度低,氣溫較高,攪打速度應快,時間要短;反之,攪打速度應慢,時間應長。一般來講,攪打時間太短,蛋液中充氣不足,分布不均,起泡性差,蛋糕成品不疏鬆;攪打時間太長,蛋白質膠體粘稠度降低,蛋白膜破裂,氣泡不穩定,空氣溢出。因此,要嚴格掌握打蛋時間。
打蛋溫度攪拌
打蛋時間長短與攪打的溫度有直接關系,在允許的溫度內,時間與溫度成正比。新鮮蛋白在17℃~20℃的溫度下,其膠粘性維持在最佳狀態,起泡性能最好,溫度高會促使糖的乳化程度,蛋白變稀,其膠粘性減弱,造成無法保留打入的空氣。相反,溫度過低,蛋白的膠粘性太濃,在攪打時不易拌入空氣,同樣影響蛋液質量。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只能在理想溫度下才能達到蛋液攪打的最佳效果。
一般正常情況下,溫度在25℃機械旋轉頻率為250轉/分鍾,攪打時間為30分鍾左右較為適宜。但是,在西式蛋糕品種中,為提高其產品特色,增加營養成分,用蛋量大約是糖、麵粉的兩倍以上,這樣將導致蛋糕糊變稀,不便於操作。為了提高蛋糕糊的稠度,有利於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可採用加溫使膠質蛋白受熱變性,增加稠度的攪打方法。一般情況下可加溫到45℃~50℃,離開熱源攪打20分鍾左右即可。
攪打方式無論用人工或打蛋機進行攪打蛋液,都要自始至終順著一個方向攪打,這樣可以使空氣連續而均勻地吸入蛋液中,蛋白質迅速起泡。如果一會兒順時針攪打,一會兒逆時針攪打,會破壞已經形成的蛋白氣泡,空氣逸出,氣泡流失,最終造成生產出的蛋糕質量差。
蛋糖比例
攪打過程中形成的蛋白泡沫是否穩定,對充入空氣的多少及最終蛋糕產品的疏鬆度影響很大。蛋白雖然具有一定的粘度,對穩定氣泡具有重要作用,但僅僅依靠蛋白粘度來穩定氣泡是不夠的。由於糖本身具有很高的粘度,因此在打蛋過程中加入大量蔗糖,就是為了提高蛋液的粘稠度,提高蛋白氣泡的穩定性,使其充入更多的氣體。
在配方中加入不同量的糖,其作用也不同。蛋和糖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對打蛋效果及最終產品的體積有著直接影響。實踐證明,蛋糖比例為1∶1時效果最佳。當糖的比例小於蛋時,形成的蛋白氣泡不牢固並很快消失,蛋糕體積小,口感堅韌,攪打時間長。糖的比例大於蛋時,蛋液粘稠度過大,形成的氣泡很重,不能吸入充足的空氣,蛋糕組織不均勻、不緊密。例如當糖的比例小於50%時,蛋糕的頂部含有空氣泡。當50%的糖與蛋攪打後,制出的蛋糕頂部是光滑的。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即使用75%的糖與蛋一起攪打也比用125%的糖與蛋攪打制出的蛋糕質量要好。這也說明在製作蛋糕過程中,蛋糖之間的比例寧可糖比蛋低也不要糖高於蛋。
油脂、ph和蛋的質量
在攪打過程中有油脂存在時,蛋白中球蛋白和膠蛋白的特性即被破壞,蛋白失去應有的粘性和凝固性,使蛋白的起泡性能受到影響。其原因是油脂為一種消泡劑,油脂表面張力大,蛋白膜很薄,當油脂和蛋白膜接觸時,油脂的表面張力大於蛋白膜本身的抗張力,蛋白膜會拉斷,氣泡很快消失。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容器中有油脂存在則會影響蛋液的質量。
當酸鹼性不適當時蛋白不起泡或氣泡不穩定。在等電點時,蛋白質的滲透壓、粘度、起泡性最差。在實際打蛋過程中,往往加一些食用酸(如檸檬酸、醋酸等)和小蘇打,就是調節蛋液的ph值,破壞其等電點,有利於蛋白起泡。蛋液ph值低於7時(即偏酸性),顏色很淺;隨著ph逐漸升高(偏鹼性)時,顏色開始逐漸變深。ph較高的蛋制出的蛋糕具有較大的體積。但是,從組織、風味、口感、體積等全面來看,ph為7時的蛋制出的蛋糕質量最好。ph太高,蛋糕內部組織灰暗,而且有鹼味。ph太低,蛋糕內部組織顏色太淺,體積變小。
利用鮮蛋(蛋白)和陳舊蛋(蛋白)打蛋,起泡性明顯不同。陳舊蛋白起泡性差,氣泡不穩定。這是因為蛋貯存時間長,稀薄蛋白增多,濃厚蛋白減少。同時,稀薄蛋白表面張力降低,粘度下降,影響了其起泡性。
❼ 自製戚風蛋糕,蛋白與蛋黃的比例對蛋糕有什麼影響呢
戚風蛋糕是一種非常柔軟並且口感比較好的蛋糕,因為彈性比較大,吃的時候比較香。吃這個蛋糕的時候還可以淋上醬汁,口味會更加獨特,這種蛋糕水分含量是比較多的。雖然口味清淡,但是吃起來不會有油膩感,口感也是比較潤滑的,是大家喜歡吃的蛋糕之一。在製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蛋白與蛋黃的比例達到2:1就可以了。
如果選擇打發蛋黃,一定要將蛋黃打散,及時加入低筋麵粉和一些食用油和奶油沖拌,攪拌在一起就可以了,也要攪拌均勻。這樣蛋糕的體積就會慢慢變大,烤出來的蛋糕也會比較好看,吃起來會更香。做這款蛋糕也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原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備充分,需要檸檬汁,白砂糖,牛奶,雞蛋還有低筋麵粉。將這些食材均勻的攪拌在一起,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戚風蛋糕,一定要用150度的溫度烤五十分鍾,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戚風蛋糕。
❽ 在製作蛋糕的時候減少糖的用量會有影響嗎
有影響。糖的份量拿捏的對,能讓蛋糕打發時的氣泡更小且有光澤,體積也會比較大,相反過度減糖後,麵糊氣泡就會顯得粗糙、過於柔軟,撐不起麵糊,舀起麵糊落下時紋路很快就消失了。
糖在蛋糕體里具有保水性的特徵,當麵糊在烘烤過程膨脹時澱粉就開始老化,而糖在這時就能提供保水性來延緩澱粉的老化,使得海綿蛋糕能保持柔軟度。
還有就是選對麵粉對於海綿蛋糕的口感也很重要,一般來說這類型的蛋糕為了講求膨脹感,多會使用麩素較低的低筋麵粉,如採用的是中筋或高筋麵粉,那成品體積就會變小。(麵包會膨脹卻使用高筋是因為麵包膨脹是來自於酵母菌的二氧化碳)。
做蛋糕糖最佳的份量
做蛋糕糖最佳的份量應該是雞蛋總重的40%~100%之間,烘培後,蛋糕體積也會產生明顯差異,對的配方蛋糕的紋理應該是細致、口感有潤澤度、具有一定的彈力與柔軟,相對的就是粗糙、孔洞大、口乾偏干鬆散也不柔軟。以海綿蛋糕為例(無論是全蛋法或分蛋法)。
如決定做成重麵糊,就是讓雞蛋:砂糖:麵粉採用1 : 1 : 1來進行,最輕的麵糊就是1 : 0.5 : 0.5這樣的比重,原則上砂糖與麵粉最好能保持同步比例原則來改變,因為這兩個成分都會吸取雞蛋中的水分,這樣同步改變能取得最佳平衡。
❾ 影響蛋液打發的因素有哪些
攪拌打蛋是蛋糕製作的關鍵工序,是將蛋液、砂糖、油脂等放入打蛋機(或打蛋器)攪拌均勻,通過高速攪拌使砂糖融入蛋液中,並使蛋液充入空氣產生大量的氣泡,以達到膨脹的目的。一般蛋漿體積增加3倍以上時說明已打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影響到打蛋的質量,以至於影響蛋糕的質量。所以,本文主要談一些影響打蛋質量的因素,以供參考。
打蛋速度和時間
攪打蛋液時,開始階段應採用快速,在最後階段應改用中速,這樣可以使蛋液中保存較多的空氣,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具體操作時,打蛋速度和時間還應視蛋的品質和氣溫變化而異。蛋液粘度低,氣溫較高,攪打速度應快,時間要短;反之,攪打速度應慢,時間應長。一般來講,攪打時間太短,蛋液中充氣不足,分布不均,起泡性差,蛋糕成品不疏鬆;攪打時間太長,蛋白質膠體粘稠度降低,蛋白膜破裂,氣泡不穩定,空氣溢出。因此,要嚴格掌握打蛋時間。
打蛋溫度攪拌
打蛋時間長短與攪打的溫度有直接關系,在允許的溫度內,時間與溫度成正比。新鮮蛋白在17℃~20℃的溫度下,其膠粘性維持在最佳狀態,起泡性能最好,溫度高會促使糖的乳化程度,蛋白變稀,其膠粘性減弱,造成無法保留打入的空氣。相反,溫度過低,蛋白的膠粘性太濃,在攪打時不易拌入空氣,同樣影響蛋液質量。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只能在理想溫度下才能達到蛋液攪打的最佳效果。
一般正常情況下,溫度在25℃機械旋轉頻率為250轉/分鍾,攪打時間為30分鍾左右較為適宜。但是,在西式蛋糕品種中,為提高其產品特色,增加營養成分,用蛋量大約是糖、麵粉的兩倍以上,這樣將導致蛋糕糊變稀,不便於操作。為了提高蛋糕糊的稠度,有利於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可採用加溫使膠質蛋白受熱變性,增加稠度的攪打方法。一般情況下可加溫到45℃~50℃,離開熱源攪打20分鍾左右即可。
攪打方式無論用人工或打蛋機進行攪打蛋液,都要自始至終順著一個方向攪打,這樣可以使空氣連續而均勻地吸入蛋液中,蛋白質迅速起泡。如果一會兒順時針攪打,一會兒逆時針攪打,會破壞已經形成的蛋白氣泡,空氣逸出,氣泡流失,最終造成生產出的蛋糕質量差。
蛋糖比例
攪打過程中形成的蛋白泡沫是否穩定,對充入空氣的多少及最終蛋糕產品的疏鬆度影響很大。蛋白雖然具有一定的粘度,對穩定氣泡具有重要作用,但僅僅依靠蛋白粘度來穩定氣泡是不夠的。由於糖本身具有很高的粘度,因此在打蛋過程中加入大量蔗糖,就是為了提高蛋液的粘稠度,提高蛋白氣泡的穩定性,使其充入更多的氣體。
在配方中加入不同量的糖,其作用也不同。蛋和糖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對打蛋效果及最終產品的體積有著直接影響。實踐證明,蛋糖比例為1∶1時效果最佳。當糖的比例小於蛋時,形成的蛋白氣泡不牢固並很快消失,蛋糕體積小,口感堅韌,攪打時間長。糖的比例大於蛋時,蛋液粘稠度過大,形成的氣泡很重,不能吸入充足的空氣,蛋糕組織不均勻、不緊密。例如當糖的比例小於50%時,蛋糕的頂部含有空氣泡。當50%的糖與蛋攪打後,制出的蛋糕頂部是光滑的。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即使用75%的糖與蛋一起攪打也比用125%的糖與蛋攪打制出的蛋糕質量要好。這也說明在製作蛋糕過程中,蛋糖之間的比例寧可糖比蛋低也不要糖高於蛋。
油脂、ph和蛋的質量
在攪打過程中有油脂存在時,蛋白中球蛋白和膠蛋白的特性即被破壞,蛋白失去應有的粘性和凝固性,使蛋白的起泡性能受到影響。其原因是油脂為一種消泡劑,油脂表面張力大,蛋白膜很薄,當油脂和蛋白膜接觸時,油脂的表面張力大於蛋白膜本身的抗張力,蛋白膜會拉斷,氣泡很快消失。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容器中有油脂存在則會影響蛋液的質量。
當酸鹼性不適當時蛋白不起泡或氣泡不穩定。在等電點時,蛋白質的滲透壓、粘度、起泡性最差。在實際打蛋過程中,往往加一些食用酸(如檸檬酸、醋酸等)和小蘇打,就是調節蛋液的ph值,破壞其等電點,有利於蛋白起泡。蛋液ph值低於7時(即偏酸性),顏色很淺;隨著ph逐漸升高(偏鹼性)時,顏色開始逐漸變深。ph較高的蛋制出的蛋糕具有較大的體積。但是,從組織、風味、口感、體積等全面來看,ph為7時的蛋制出的蛋糕質量最好。ph太高,蛋糕內部組織灰暗,而且有鹼味。ph太低,蛋糕內部組織顏色太淺,體積變小。
利用鮮蛋(蛋白)和陳舊蛋(蛋白)打蛋,起泡性明顯不同。陳舊蛋白起泡性差,氣泡不穩定。這是因為蛋貯存時間長,稀薄蛋白增多,濃厚蛋白減少。同時,稀薄蛋白表面張力降低,粘度下降,影響了其起泡性。
上述簡要地介紹了在蛋糕製作過程中影響打蛋的一些因素,在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便提高打蛋的質量,生產出高質量蛋糕。
❿ 蛋糖的比例對蛋糕的影響
有影響的,蛋多了,蛋糕發不起來,糖多了,會特別甜膩,拿捏好就好了,一般是三個蛋,三勺糖的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