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黑化蛋糕長什麼樣子
擴展閱讀
平頂山哪裡找蛋糕學徒 2025-09-11 13:03:00

黑化蛋糕長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 2022-06-01 02:41:47

Ⅰ 慕斯蛋糕和普通蛋糕有什麼區別

製作的原料不同、儲存方法不同,口感不同。

  1. 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cream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製作慕斯最重要的是膠凍原料如瓊脂、魚膠粉、果凍粉等,現在也有專門的慕斯粉了。另外製作時最大的特點是配方中的蛋白、蛋黃、鮮奶油都須單獨與糖打發,再混入一起拌勻,所以質地較為松軟,有點像打發了的鮮奶油。慕斯使用的膠凍原料是動物膠,所以需要置於低溫處存放。

  2. 普通的蛋糕是指使用麵粉、雞蛋等,經過長時間的發酵烤制而成。

怎麼看戚風蛋糕熟沒熟

可以用竹簽插在蛋糕胚的中間,然後拿出來,如果竹簽上有液體的話,就是沒熟;如果沒有沾液體,就是熟了。

Ⅲ 蛋糕的各種尺寸有多大

蛋糕的尺寸有6寸、8寸、10寸、12寸、14寸、16寸、18寸、20寸、22寸、24寸。

蛋糕是一種麵食,通常是甜的,典型的蛋糕是以烤的方式製作出來。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麵粉、甜味劑(通常是蔗糖)、黏合劑(一般是雞蛋,素食主義者可用麵筋和澱粉代替)、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會以濃縮果汁代替),液體(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發酵劑(例如酵母或者發酵粉)。

口味分類

1、麵糊類蛋糕:配方中油脂用量高達麵粉的60%左右,用以潤滑麵糊,使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混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以產生膨鬆作用。一般奶油蛋糕、布丁蛋糕屬於此類。

2、乳沫類蛋糕:配方特點是主要原料為雞蛋而不含任何固體油脂。利用蛋液中強韌和變性的蛋白質,在麵糊攪混和焙烤過程中使蛋糕膨鬆。根據所用蛋料又可分為單用蛋白的蛋白類(如天使蛋糕)和使用全蛋的海綿類(如海綿蛋糕)。

3、戚風類蛋糕:用混合麵糊類和乳沫類兩種麵糊,改變乳沫類蛋糕的組織而成。

Ⅳ 蛋糕長什麼樣子

1.先將2克泡打粉加入麵粉中攪勻

2.將油、奶攪成奶昔狀

3.將攪入泡打粉的麵粉倒入油奶混合物中,慢慢攪勻,不要太大力以免麵粉出筋,都攪拌濕即可

4.將蛋白、蛋黃分開

5.蛋黃中加入一半糖攪勻,然後倒入剛才的麵糊里。這時可以使勁攪勻了

6.將蛋白打發,打成粗泡時加入塔塔粉(沒有也可以)和剩下的一半糖(如果是手動打應把糖分成三次打),直到打面雞尾狀即可,打發蛋白是個最關鍵的過程喔

7.將三分之一蛋白放到麵糊里順時針攪勻

8.將攪勻的麵糊倒入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蛋白中,上下攪勻,不要太久也不要打圈,以免消泡喔

9.將蛋糕糊倒入模具中,輕輕震出氣泡,在此之前先預熱烤箱喔

10.上下火6分鍾,然後加上錫紙,以免蛋糕的表麵糊了,然後轉下火15分鍾,再轉上火15分鍾就OK了。

1)、在一個盆中,先將蛋黃加糖打到濃稠。

2)、加入奶、色拉油和香草精,攪拌均勻。

3)、在另一個干凈的盆中,先把蛋清打到起泡,再將糖分2--3次加到蛋清里,繼續打發至濕性接近乾性發泡。

4)、取1/3蛋清加入蛋黃中,拌勻。

5)、將1/3的低筋麵粉過篩加入蛋黃中拌勻。

6)、再將1/3蛋清加入拌勻,然後將1/3麵粉過篩加入,拌勻。

7)、最後將剩餘的蛋清和低筋麵粉全部加進去,攪拌均勻即可入模。

8)、戚風類蛋糕因為麵糊較稀,在烘烤中希望能沿著烤模往上膨脹,所以模具不塗油,否則蛋糕和模具間若是隔了一層油,蛋糕無法往上膨脹,不僅體積會小,內部住址也會變得密實而不蓬鬆。

如何鑒別變質蛋糕

南極洲一偏遠小屋發現百年前的水果蛋糕,歷經百年竟然未腐爛。那麼究竟如何鑒別變質糕點呢?

糕點貯藏不當或超過保存期,很容易變質。對變質糕點,可以根據以下幾種情況去判斷。

(1)回潮:凡經烘製而含水量低的糕點,如酥皮類、漿皮類、混糖皮類、酥類及餅干類等糕點,在貯藏中因易吸收水分而回潮。回潮後的糕點,不僅色、香、味變劣,失去原有風味,而且還會出現軟塌、變形、發韌或霉變等現象。

(4)發霉:糕點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是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極易變質污染而發生霉變現象,特別是含水分較多的糕點,在高溫下更易發霉。

(5)變味:這是糕點待售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引起變味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發霉,二是油脂被氧化後酸敗,三是吸收異味,如汽油、煤油、衛生球等。

(6)生蟲:糕點在貯藏過程中,發生蟲蛀的原因是,包裝容器里有寄生蟲卵或幼蟲,糕點香味引採的蟲害,糕點原料有蟲卵。

Ⅵ 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是什麼

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是:

1、製法不同

無論是戚風蛋糕,還是古早蛋糕,都需要分蛋攪拌,再進行混合。在此基礎上,古早蛋糕的製作方法,比戚風蛋糕多了兩步,即需要先經過燙面,最後烘烤的時候要採用「水浴法」。

在製作古早蛋糕時,需先將原料中的植物油加熱到70度左右,即油差不多產生紋路的時候,再把加熱過的油倒入過篩了的低筋麵粉中攪勻,這一步就叫做「燙面」。戚風蛋糕則不需要將油進行加熱。

古早蛋糕在烘烤時,要先往烤盤中倒入適量冷水,再將模具放入烤盤中,烤盤中水的量以不溢出來為標准即可,這一步叫做「水浴法」。戚風蛋糕在烘烤時,只需直接將模具放在烤盤上,無需往烤盤中加水。

從製法上看,製作古早蛋糕時,需要經過「燙面」和「水浴法」烘烤這兩步;製作戚風蛋糕時,則無需燙面,也無需進行水浴。

2、外觀不同

古早蛋糕多使用加高的方形模具烘烤,因此,烤出的蛋糕個頭較高,形狀多為長方形;戚風蛋糕多使用圓形的活動底模或煙囪模具烘烤,所以我們看到的戚風蛋糕,多為圓形。不過,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古早蛋糕是圓形的,戚風蛋糕是方形的,主要看使用的模具形狀。

從外觀上看,古早蛋糕的形狀多為長方形,蛋糕體較高;戚風蛋糕的形狀多為圓形,蛋糕體沒古早蛋糕高。

3、口感不同

古早蛋糕口感較濕潤,細膩綿密,入口即化,吃起來感覺濕濕的、軟軟的;戚風蛋糕口感香甜松軟,入口沒有濕潤的感覺,也沒古早蛋糕吃著細膩,味道清淡不膩。

從口感上看,古早蛋糕吃起來更細膩,更濕潤;戚風蛋糕吃起來沒有濕潤的感覺,清淡不膩。

Ⅶ 10寸蛋糕有多大,最好有真實照片!

10寸蛋糕的直徑是10英寸,一英寸等於2.54厘米,所以10寸蛋糕的直徑是25.4厘米。

一、6寸(英寸)=15.24cm≈454.5克 適合2-4人左右食用,一 般於生日聚會、情人節、母親節等。

二、8寸=20.32cm≈909克 適合4-6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等。

三、10寸=25.4cm≈1363.5克 適合6-10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

四、12寸=30.48cm≈1818克 適合10-12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

五、14寸=35.56cm≈2272.5克 適合12-14人食用,適用於公司、同學聚會。

六、16寸=40.64cm≈2727克 適合14-16人食用,適用於各類中型慶典活動。

(7)黑化蛋糕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1. 鮮奶蛋糕一定要當天吃,隔天口味就不怎麼好了

2. 鮮奶蛋糕相對裱花蛋糕而言口味清淡、低脂、營養高,逐漸成為西點市場的新寵,但是其保質期短,不易貯存

3. 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定要吃,務必選擇使用代糖添加劑的蛋糕,並且少量食用。

Ⅷ 蛋糕的各種尺寸有多大

1、6英寸蛋糕:2-3人左右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情人節、母親節等各種節慶。

2、8英寸蛋糕:3-5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

3、10英寸蛋糕:5-8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

4、12英寸蛋糕:8-10人食用,適用於生日聚會、各種節慶,探親訪友。

5、14英寸蛋糕:10-12人食用,適用於公司、同學聚會。

6、16英寸蛋糕:12人以上食用,適用於各類中型慶典活動 。

蛋糕英寸(吋)和厘米的換算關系是:1(寸)英寸=2.54CM 。蛋糕重量換算關系是:1磅=0.4535924公斤=0.9071847斤 。

(8)黑化蛋糕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蛋糕根據其使用的原料、調混方法和麵糊性質一般可分為三大類。

1、麵糊類蛋糕:配方中油脂用量高達麵粉的60%左右,用以潤滑麵糊,使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混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以產生膨鬆作用。一般奶油蛋糕、布丁蛋糕屬於此類。

2、乳沫類蛋糕:配方特點是主要原料為雞蛋而不含任何固體油脂。利用蛋液中強韌和變性的蛋白質,在麵糊攪混和焙烤過程中使蛋糕膨鬆。根據所用蛋料又可分為單用蛋白的蛋白類(如天使蛋糕)和使用全蛋的海綿類(如海綿蛋糕)。

3、戚風類蛋糕:用混合麵糊類和乳沫類兩種麵糊,改變乳沫類蛋糕的組織而成。

蛋糕食用注意

1、鮮奶蛋糕一定要當天吃,隔天口味就不怎麼好了。

2、鮮奶蛋糕相對裱花蛋糕而言口味清淡、低脂、營養高,逐漸成為西點市場的新寵,但是其保質期短,不易貯存。

3、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定要吃,務必選擇使用代糖添加劑的蛋糕,並且少量食用。

Ⅸ 古早和戚風蛋糕區別

蛋糕,是最古老的西點之一,也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甜點。香甜松軟的蛋糕,無論是在商務派對、閨蜜小聚還是生日宴會等各種場合,都占據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吹蠟燭,吃蛋糕」,也成為了不少朋友在生日這一天必備的儀式。

我們平時吃的生日蛋糕,大多是用戚風蛋糕做的,它最早由一名美國廚師發明,後在1948年將配方公諸於世,才逐漸流傳開來。戚風蛋糕的英文名稱為Chiffon Cake,翻譯過來還有「如綢緞一般柔軟」的譯義。

除了戚風蛋糕外,近些年還有一種叫「古早」的蛋糕非常火,如今有不少網紅蛋糕店,主打的就是古早蛋糕。它和戚風蛋糕有啥區別呢?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古早蛋糕與戚風蛋糕有啥區別?

01 製法不同

戚風蛋糕

無論是戚風蛋糕,還是古早蛋糕,都需要分蛋攪拌,再進行混合。在此基礎上,古早蛋糕的製作方法,比戚風蛋糕多了兩步,即需要先經過燙面,最後烘烤的時候要採用「水浴法」。

在製作古早蛋糕時,需先將原料中的植物油加熱到70度左右,即油差不多產生紋路的時候,再把加熱過的油倒入過篩了的低筋麵粉中攪勻,這一步就叫做「燙面」。戚風蛋糕則不需要將油進行加熱。

巧克力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在烘烤時,要先往烤盤中倒入適量冷水,再將模具放入烤盤中,烤盤中水的量以不溢出來為標准即可,這一步叫做「水浴法」。戚風蛋糕在烘烤時,只需直接將模具放在烤盤上,無需往烤盤中加水。

從製法上看,製作古早蛋糕時,需要經過「燙面」和「水浴法」烘烤這兩步;製作戚風蛋糕時,則無需燙面,也無需進行水浴。

02 外觀不同

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多使用加高的方形模具烘烤,因此,烤出的蛋糕個頭較高,形狀多為長方形;戚風蛋糕多使用圓形的活動底模或煙囪模具烘烤,所以我們看到的戚風蛋糕,多為圓形。不過,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古早蛋糕是圓形的,戚風蛋糕是方形的,主要看使用的模具形狀。

從外觀上看,古早蛋糕的形狀多為長方形,蛋糕體較高;戚風蛋糕的形狀多為圓形,蛋糕體沒古早蛋糕高。

03 口感不同

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口感較濕潤,細膩綿密,入口即化,吃起來感覺濕濕的、軟軟的;戚風蛋糕口感香甜松軟,入口沒有濕潤的感覺,也沒古早蛋糕吃著細膩,味道清淡不膩。

從口感上看,古早蛋糕吃起來更細膩,更濕潤;戚風蛋糕吃起來沒有濕潤的感覺,清淡不膩。

Ⅹ 蛋糕為什麼會發霉會長毛

《蛋糕發霉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中的一課,《食物》單元包含三部分內容:一是對食物的靜態觀察,二是對食物的變化探究,三是研究食物包裝袋上的信息。《蛋糕發霉了》是第二塊內容中的一部分,在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基礎上研究食物發霉變質的變化過程,從而為下一課時進一步研究怎樣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打下基礎。本課的主要內容分兩部分:一、觀察發霉的麵包;二、研究哪一塊麵包上的黴菌生長得快。通過讓學生們從身邊曾經看到過的事物出發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從而讓學生們能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關注身邊的科學,使學生們不斷深入到科學探究的過程之中,並在經歷一個個活動的過程中提高科學素養。
之所以選擇這堂課開展教學研究,還因為我們正在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小學科學新課程的開發與實驗研究》的子課題《小學生科學認知需求與探究需求的調查》,我們已經嘗試著在課外通過多種方式去調查了解他們的認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我們還想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某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認知與探究需求,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意圖是運用某些策略來調查學生的需求,繼而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組織教學過程,從而解決從學生中來的一些典型問題為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
片斷1:
師首先提出一系列問題: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想不想吃?想不想看發霉的蛋糕?在學生用放大鏡小組合作觀察後,師又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的回答有:我看到了一根根象棉花樣的東西;有綠色的東西;發霉的旁邊有紅的東西;蛋糕變色了;原來是黃色的蛋糕,現在變成了灰色的;霉是紅色的;霉是藍色的,蛋糕上面還有小孔洞。在沒有進一步探討的前提下,老師又有了新問題: 請思考,霉是什麼?學生匆忙結論:是一種細菌唄。接下來老師總結如下:食物長時間放置,就會腐爛變質,變會長霉,霉是菌的一種,叫黴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種。
片斷2:
第一教學段落初告結束,為了調查學生還想了解什麼,還有哪些認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教師特別設計了如下質疑的環節:通過觀察交流,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知識,你還想知道什麼?不問不打緊,一問嚇一跳,學生們的問題閘子由此打開:
生1:如果繼續存放,蛋糕會不會都變成黴菌?
生2:霉是怎樣形成的?在什麼條件下會形成霉?
生3:哪些地方會有霉?
生4:霉可不可以燃燒?
生5:在什麼部位容易形成?
生6:不同物質上的霉是否相同?
生7:毛毛會不會長大?
生8:霉分哪些種類?
生9:有了霉會怎樣?
師:這個馬上可以解答,會變質,吃了會拉拉肚子。
生10:霉可不可以吃?
生11:可樂水上飄浮著的是不是霉?水上也會長霉嗎?
生12:霉長出後會消失嗎?怎樣讓霉消失?
生13:怎樣讓霉的生長加快?
生14:人的身上會不會長霉?
生15:黴菌有幾種顏色?
生16:我想用顯微鏡看看是什麼形狀?
師:等會兒大家就可以用顯微鏡觀察了。
生17:黴菌會不會動?
生18:霉由幾部分構成?
師:也就是說,它的組成是什麼?
生19:兩個霉碰在一起能粘在一起嗎?
生20:霉要不要呼吸?是不是需要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