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入增长如何“两个同步”
十八大报告则提出,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增长的目标振奋人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实现“两个同步”和“收入倍增”的信心何在?请听代表、委员的声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蛋糕’一直在做大,收入增长有基础” “对‘两个同步’和‘收入倍增’的实现,我们有很大的把握。一是‘蛋糕’一直在做大,收入增长有基础;二是新型城镇化将释放巨大潜力,让城乡居民都受益;三是公共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更完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王宇燕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济源2017年就可以提前实现收入翻番。 “收入增长计划是能够实现的,其信心来自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形势的评估,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将持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认为,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将释放增长潜力,为收入倍增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就业良好 “促进就业创业,是收入增长的关键” “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就是工资性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衡水市市长杨慧代表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下降,种地职业化将是一种趋势,农民职业化势所必然。 “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是收入增长的关键,近些年就业形势良好。”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鹰潭市市长钟志生认为,不仅要促进就业,还要鼓励扶持创业,广辟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实现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 “对于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而言,收入倍增必须有产业的支撑。有了产业,才能创造就业。”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校长孙涛认为,通过生态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入户等一系列办法,宁夏农民收入增长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关键词 成果共享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以目前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的势头,我们完全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说,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陆续出台,扶持力度增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能够持续。 “农民群体收入增长,我十分看好。”农民会员收入每年增长10%左右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很有底气。她表示,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大家伙看到了信心。 “收入倍增计划中,尤其不能忽略弱势群体,要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分配机制上,向低收入者倾斜。”浙江舟山市市长周国辉代表认为,努力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补齐“短板”,收入倍增定能实现。
㈡ 江西技校有什么专业
在江西有条件的家庭当然要优先考虑在南昌挑选学校,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可选的职高中专技校还是非常多的,专业可选的种类也是蛮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目标来考虑,选择一个适合的专业,未来前景和空间也会更大,我还想说明一点,其实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管理上还更严格,所以这跟我们传统观念上不同了,现在是民办学校好过公办学校的时代,以下面几所热门的学校和专业为例,有3+2,3+3,3+4等多种培养形式,未来可提升拿到大专本科学历,供参考。
南昌向远轨道技术学校(热门专业)
南昌向远轨道技术学校是经南昌市教育局批准、江西省教育厅备案成立的以铁路轨道交通专为主并被列入全国统招计划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一校两区:老校区位于南昌市向塘铁路地区,新校区位于南昌市经开区,现有在籍生6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广阔。连续多年在市管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学校",并已成为省市”双达标”中专学校,2018年荣获南昌市教育系统立德树人综合考核“一等奖”,2019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另有五个业被评为南昌市职业教育“精品特色专业”,两个专业工作室被评为“技能名师工作室”。
入学须知:
新生报到自带团组织关系、本人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贫困证明材料(用于申请国家助学金)交报名处。
入学承诺:本人不纹身、不染发,无打架斗殴和吸食违禁物品等违法犯罪记录。本人从入学即日起,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坚决维护学校声誉,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任何弄虚作假或与本人承诺相悖的行为都将成为学校劝退的理由,校方无须做出任何赔偿。
注意事项:
1、凡报名我校高铁航空服务专业学员,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五官端正体态匀称,形象气质好,口齿清晰,无传染性疾病,无纹身,无犯罪记录。
2、招生对象为15-22周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提前报名,优先录取,录满为止。
4、符合相关资助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金等补助,并严格按国家政策执行。
5、凡报读我校任何专业的学员,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确保100%就业、升学、入伍。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信息
㈢ 又到一年3·15,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你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日正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对过去2016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重新进行了梳理,并对企业的整改与后续情况跟进报道。让消费者对食品行业有正确的认识。此外,也希望行业企业能担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
回顾
1、绝味、周黑鸭等卤味食品
屡上质量“黑榜”
周黑鸭坚持“中央工厂+直营店”的经营模式。
随着煌上煌、周黑鸭上市后,绝味也在积极冲刺上交所主板,这让卤味食品再次成为食品行业的焦点。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绝味,还是周黑鸭,其招股书都将“食品安全风险”列为公司第一风险要素。不过,有诸多业内人士表明,酱卤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成隐患。
鸭脖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曝光
2015年5月,有媒体曾暗访绝味鸭脖生产基地——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时发现,员工未戴口罩徒手装鸭脖,掉到地上的鸭脖直接捡起继续加工;隔夜卤菜继续卖;员工偷吃一半的脆皮肠又放回去继续包装等。消息发布后,敲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警钟。
随后,绝味鸭脖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并表示将进行全面审查全国鸭脖连锁体系,加强食品安全卫生。
只是,绝味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未解决。2016年5月,《消费者报道》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机构送检了周黑鸭、绝味、久久丫、煌上煌等4个主流品牌的11款鸭脖子食品,包括4款真空包装、4款锁鲜盒装、3款散装(周黑鸭无散装)。测评结果显示,多款鸭脖子的生产卫生条件并不佳。绝味锁鲜盒装大肠菌群数超标,另外3个品牌散装鸭脖子的大肠菌群数也非常高。
实际上,绝味鸭脖的质量问题近几年一直陆续被曝光。在早前的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绝味鸭脖因加盟店所售产品因储存设备不合格、大肠杆菌超标、大肠菌群等不同原因被纷纷披露。
除此之外,2016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发现安徽有2家“周黑鸭”经营店内销售的鸭脖、鸭锁骨等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罂粟碱、吗啡等非法添加剂。不过周黑鸭随后发表声明称,涉事“周黑鸭”为山寨品牌。2013年11月9日,央视二套节目《是真的吗》报道,周黑鸭盒装卤鸭翅和绝味真空包装麻辣鸭脖,大肠杆菌均超标2倍。2013年4月24日,广州市工商局网站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流通“环节糕点、散装熟食食品”以及“超市散装熟食食品”两份抽检报告结果显示,周黑鸭、绝味等品牌的鸭脖以及华润万家、百佳等超市销售的多种散装熟食都存在微生物超标的问题。
卤味企业扩张过快
质量管理跟不上
那么,如今绝味和周黑鸭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如何把控的?对此,周黑鸭官方回复称,周黑鸭坚持“中央工厂+直营店”的经营模式,坚持直营,确保有效监控产品质量、保障卫生和产品安全。与周黑鸭的直营不同,绝味7172家门店中大部分为加盟店,为绝味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广东地区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符波则认为,快速扩张是酱卤企业食品安全问题屡出的重要原因。对此,记者多次致电绝味老板戴文君,但一直未接通。
今年1月18日,证监会发审委通过绝味食品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绝味食品将登陆A股主板,成为“鸭脖第三股”。然而,以加盟连锁模式获得快速扩张的绝味食品屡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绝味食品招股书提示了存在加盟模式管理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称绝味食品门店共有114次被抽检发现问题。
符波强调:“企业做大后,在原材料采购和加工上应该都非常严格,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单店管理上,目前冷链技术、运输等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但加盟商是否完全执行其标准,如何处理流通和销售环节,就必须严查严管。”
回顾
2、珠江桥产品检出含微量可能致癌物
去年8月,据媒体报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视市面40款常见豉油、酱油及鲜露发现,包括“珠江桥牌”在内的11款产品含微量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
据香港消委会公布的检视结果显示,去年1~2月期间,从超市及百货公司搜集40款常见豉油、酱油及鲜露,发现11款产品验出“4-甲基咪唑”,含量由0.1ppm至15.9ppm不等。其中包括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江桥生物”)生产的“珠江桥牌”金标老抽王及蒸鱼豉油。检视数据显示,珠江桥金标老抽王检出含“4-甲基咪唑”0.2ppm,珠江桥牌蒸鱼豉油含0.6ppm。
“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
据了解,香港至今没有法例列明“4-甲基咪唑”在食物中的最高限量,但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可能致癌物质。美国加州规定,如果一款食品会令食用者每天摄入量多于29微克4-甲基咪唑,须在包装上标注警告字句。而有资料显示,长期进食过量“4-甲基咪唑”会令实验老鼠致癌。
香港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黄锦辉表示,酱油生产商在制造时,为增加棕色酱油色泽会添加焦糖色素,但酱色Ⅲ与酱色Ⅳ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可能产生化学污染物“4-甲基咪唑”。香港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当时也指出,市民毋须为这次酱油检测结果感到恐慌,强调可致患癌的摄取量,其实因人而异,建议市民减少大量进食,或改食其他酱油类产品。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阮光锋告诉记者,“4-甲基咪唑”是焦糖色素的副产物,是制造酱油的工艺中必然出现的物质。据资料显示,国标目前对于酱油中含4-甲基咪唑的指标并没有相关规定。
珠江桥:后期送检产品均合格
事实上,珠江桥产品问题时有发生。此前2013年,“珠江桥牌”酱油就曾被曝使用添加剂美味肽,但未在配料表中标明。而在更早的2001年,英国食品标准局检测出22种酱油含有过量的致癌物质三氯丙醇,其中包括“珠江桥牌”,但事后证实被检测的酱油为假冒产品。
对此,去年当月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公司发表声明称:按照美国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研究报告,在全球市场销售的珠江桥牌产品符合各国安全标准。同时,珠江桥相关产品已送相关部门检测。昨日,记者对珠江桥产品进行后续采访,珠江桥相关媒体负责人回复表示,“公司在内地销售的酱油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请消费者放心食用。”并称后期送检产品未检出“4-甲基咪唑”物质。
另外,记者还走访了几家超市采访购买酱油的消费者。市民范女士表示,目前全球对该物质的指标既然还没有相关规定,出于防范,尽量不买该产品。“珠江桥是广东本地品牌,企业规模、管理、技术相比某些全国大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会尽量选择大品牌的酱油,安全更有保障。”另一消费者王女士称。
回顾
3、达利园法式软面包菌落超标186倍
去年底,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政务网连续发布第40期和第4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达利园法式软面包,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186倍。
对于此次被通报,达利园去年11月30日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深表遗憾,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已主动召回了当地全部涉事批次在售产品,并在有关部门监督下予以无害化销毁处理。达利园方面还表示,调查发现被抽检问题商品系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存在管理缺失,为此已启动全面排查整改。但其后,对于排查整改情况,达利园方面并未给出进一步进展。对此记者日前试图采访该事宜,但未取得联系。
据悉,达利园曾多次上过食品质量黑榜。2011年二季度,湖南省工商局抽检后发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录中,涉及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批次产品,其中包括“好吃点”商标产品。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第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成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吃点香脆核桃饼菌落总数为4000CFU/g,而标准值应该在750CFU/g以下。
回顾
4、皇冠玛莉奥三年五上“质量黑榜”
去年7月21日,广州市食药监公布第二季度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中,广州市皇冠玛莉奥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皇冠玛莉奥”)生产的豆小子(60g/包)面包菌落总数超标。据悉,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当时,皇冠玛莉奥总经理黄振强回应记者采访时称,该批次“问题面包”是在出厂前被检出的,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问题批次产品在30个左右。并强调,公司也把“豆小子”其他批次送检,结果显示合格。
资料显示,皇冠玛莉奥产品一直是官方检测机构黑榜常驻户,曾3年五上黑榜。2013年9月,广州市工商局曝光了一大批不合格食品,皇冠玛莉奥咸肉蛋黄粽上了“黑榜”;同年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三季度食品抽检结果显示,广州市皇冠玛莉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杂锦方包边片、田方包片等被检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同时,皇冠玛莉奥糕点均被检出防腐剂加和系数不合格(该系数超标主要是企业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2014年9月,广州市食安办公布的抽检食品信息显示,皇冠玛莉奥的玛莉奥提子吐司菌落总数超标;2015年7月,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食品安全信息,广州市皇冠玛莉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玛莎蛋糕菌落总数超标10多倍。
此外,皇冠玛莉奥的双黄白莲蓉月饼在“2009全国餐饮烘焙业创艺大赛”月饼比赛中获得了“全国十佳月饼”称号,但被指水分多。因该活动是行业协会组织的,而且广州最有名的月饼品牌广州酒家和莲香楼都没有参加,被业内人士称该奖毫无权威性,却被用在广告语中大肆宣传。
记者观察
注重食品安全
严把产品质量关
无论食品工艺如何先进,科技如何发展,食品安全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了解,相关部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但回顾2016年的食品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食品也屡上“黑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没有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导致旗下产品频频“冲红线”;另一方面,现有相关产品标准尚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据了解,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600多种农药成分中,除去豁免残留限量的30余种,尚有近200种无限量指标;而批准使用的300多种兽药中,也尚有40多种无限量指标。另外,虽然部分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了限量值,但仍缺乏配套检验方法。
因此,要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行业企业担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标准的制订,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可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