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昆明人那么喜欢嘉华饼屋,作为一个外省人非常好奇
谈到嘉华,可谓是昆明人的一种情怀。从法式长棍到家喻户晓的蛋清饼,再到一代经典的毛毛虫,童年离不开的刨冰,嘉华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与回忆,每一道产品,都是难以忘怀的时光印记。
30载,嘉华在成长,便利也在生长。中式点心、西点面包、蛋糕等等,饼屋广纳滇式烘焙老手艺,融合西式烘焙精华,打造多品类产品,满足不同的喜好需求。嘉华门店如一张庞大的网,辐射在昆明的大街小巷,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让面包美好生活,印记幸福,赞美生命。对于生活,我们总是充满希望,相信生活可以更美。嘉华,以面包的形式,用味道的语言,创造属于生活的美好元素,让跳跃于味蕾的种种关系,与生命的经历交融成温馨体验,共同怒放生活的美好。嘉华饼屋,几代消费者信赖的烘焙品牌,30年的陪伴,从中诞生的三个品牌,成为了云南糕点的代表。
贴心担当 嘉华饼屋
起初, 由于条件艰苦,嘉华只能靠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售卖。自行车铃铛的叮咚声,美味可口的面包,迷人的香气,成为那时人们对嘉华饼屋深深的记忆。1988年,嘉华饼屋的第一家门店在昆明小西门成立。
嘉华饼屋30年间一直带着对大自然的无限尊崇,认真对待每一道天然食材,努力 探索 它们释放天然美味的方式,为人们奉献 健康 美味的食品。承诺分分钟出炉,秒秒钟新鲜,创造 健康 美味的云南糕点。甄选最优质的食材,研发大师匠心研制,呈现最高品质的 美食 。
现在,嘉华已经根深到云南的每一个角落,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丽江....... 拥有前店后厂近80家饼屋,陪伴在每个云南人身边。
颜值担当 嘉华鲜花饼
嘉华,让传说中的鲜花饼变为人间美味。历经五年不断尝试,1991年的春天,第一款酥皮鲜花饼诞生了。又经过三年调整,在1994年,最终确定一个饼里需要三朵饱满的玫瑰花。“嘉华鲜花饼,三朵玫瑰一个饼”的标准至此确立起来。
集云南海拔日月精华,采凌晨三点盛开的可食用玫瑰花瓣,历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给你一种别致的体验。2010年,嘉华鲜花饼在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一炮而红,被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知晓。自此鲜花饼逐渐成为云南糕点的代名词。
鲜花饼是一种味蕾,是一种云南人的对家乡的思念,是一种纽带,情系热爱昆明的人。有时候鲜花饼不只是一种可口的食物,它带给你来自故乡的思念;有时候鲜花饼不只是一种物质,它更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建厂早,品控严,爱创新。以前本地糕点品类不多,竞争也不大,他们家做的传统糕点味道都比较稳定,用料也足,加上经常创新,上学时候吃过的水果刨冰,味道就很好。
嘉华最早也是一个小作坊,当时好像是父母带的克大观楼玩,印象中从老政协那个巷巷里闻的香味克找到个糕点店,那个回饼味道么确实好吃。后来(90年代初吧)在棕树营翠羽路和环城路交叉丁字口对的那点发现了嘉华呢经典广告“分分钟出炉,秒秒钟新鲜",才发现那里开了个店,真呢是前店后厂那种形式。记得当时每天下午3点半卖当天呢糕点,买呢人多得很。回饼是用大塑料袋装好,5元一包,分分钟秒完。后来开始做羊角面包,那个味道好、口感好,引领了昆明糕点界呢潮流。后来羊角面包紧俏,好多小作坊开始仿制,嘉华把羊角面包做大了几倍,推出牛角面包,味道和羊角面包一样好,但销售方式改变不再散装而是论个卖。至此,嘉华开启了糕点精包装之路。现在虽然还买得到羊角面包,换了个高大尚的名字:可颂,但是味道和口感再也回不去了。嘉华一直走创新的道路,引领昆明糕点的潮流风向标,从奶油蛋糕到水果蛋糕再到鲜奶蛋糕、芝士蛋糕,一路风光无限,希望在创新引领的同时不忘初始,保留部分昆明人喜欢的老味道。加油[蛋糕][蛋糕][蛋糕][蛋糕][蛋糕]
是一种情怀,就像吃薯仔片都会买子弟一样,还有德胜桥的豆花米线,过桥米线都是建新园和桥香园。虽然现在这些品牌的东西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买的时候会记着以前那个味,所以吃的是种情怀
一般般,因为到处都开店,购买方便,顺路,家门口等,味道比不上很多经典的店铺
这是我专门询问昆明朋友得来的回答,希望你们那个满意,谢谢!
昆明的嘉华糕点,从商业行为上来点评,算是地方区域性企业发展比较稳的一家企业了,单论嘉华的成长历程,就是一步一步从一个前店后厂的作坊走出来的,难得的是这么多年,看着嘉华的一步步蜕变,有欣喜,也偶尔会有失落,毕竟每次路过专修华丽的嘉华时,还是会回想起第一次在棕树营路边闻着香味排队买到的回饼,怎么那么好吃[大笑]
后来正义路有家卖刨冰的嘉华,每周逛街必吃,再后来,嘉华糕点越来越没有特色,又或者说,越来越为了取悦游客购买鲜花饼的热情而出品很多游客会买的产品,随着一次一次装修升级,现在嘉华已经变成了豪华座驾里的贵妇,而不再是老昆明人熟悉的邻家女孩,没有了亲切的价格和熟悉的味道,现在,我偶尔还会买点糕点,但是绝对不是那种发自内心喜爱找着去买的,只不过顺路而已……
不过我想,如果商业模式上看,嘉华已经不需要这些本土百姓的三瓜两枣了,我估计每年集团的主体收益,还是来源自几个游客集中区的鲜花饼销售。
作为看着嘉华从“分分钟出炉,秒秒钟新鲜”走到今天的老昆明人,如同我刚举的例子,我就像是看着邻居家小丫头,蹦蹦跳跳走过眼前,转眼就坐在了街角豪华轿车内成了贵妇……除了默默祝福你余生安好,连走上前握手的兴趣都欠奉,从此只能路人以待了[呲牙]
写了那么多,最后说几句,如果嘉华的人有路过看到的,给你们提个建议:如果市场烈火烹油的时候我也不多嘴,现在看起来 旅游 市场和相关经济一时间恢复有难度,不如转变经营思路,靠几款经典口味老糕点来深挖一下本地的经济点,操作思路如下:
1,用本地媒体发起“寻找当年的味道”,全民征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嘉华糕点
2,用自媒体,把之前媒体征集的嘉华糕点口味最喜欢排名前5的拿来票选前三(怎么推爆这个有专门运营公司操作,我就不啰嗦了)
3,用媒体曝光“热心市民”看到报上新闻,送来了自己当年收集的嘉华店最早的照片,这个新闻可以把前两个活动推一波小高潮,前后3步要2周内运作完,然后官方宣布如果有老顾客提供嘉华当年的店铺照片,可以到店领奖品(做好规划,别拿几个面包糊弄人)
4,如果前三步都做好了,再顺势推出票选前三的糕点,注意,价格一定要亲民,然后坐等大家怀旧一波流
以上就是一个初步扎根本地市场,深耕的一个方案,接下来大家都要过点苦日子,那些动辄20几块一块的糕点可以适当少一些了
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啊,你不得不选择。虽然他家的东西确实一般,但是,比如小区旁边顺带买一下,方便,不过,如果有其他家,我肯定不买嘉华。。。
昆明人不一定都喜欢嘉华但是都比较信任它,嘉华作为云南最着名的连锁糕点店,在昆明到处都是,实行标准化管理质量稳定,虽然嘉华的东西不一定好吃还贵,但是吃着放心买了送人大家也都接受,对于图方便或者买了送人的人肯定首先考虑买嘉华,追求口感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其他手工现烤的糕点店。就像连锁快餐店和特色菜馆各有各的爱好
‘贰’ 鲜花饼是哪里的特产
1.鲜花蛋糕的特产在哪里?
花糕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很多人喜欢它的味道。外壳酥脆,里面甜而不腻,吃后嘴里有淡淡的回味。但是你知道花糕是哪里做的吗?
其实鲜花蛋糕是云南的特产,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为原料。因为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优质的阳光,所以云南的食用玫瑰品质特别好。每年的4月底5月初是云南人吃玫瑰花的花期。鲜花蛋糕是玫瑰的一种吃法,用优质的食用玫瑰制作的鲜花蛋糕味道更香。
因为玫瑰的花糕需要食用玫瑰的花瓣,而食用玫瑰的花期有限,所以花糕也可以用不同的花来做,比如百合、李蓉、菊花、芋头花等几十种花。
二、花糕传说的由来
作为云南的一种特殊美食,据说花糕是300多年前清朝云南的一位糕点师发明的。《燕京编年史》中有记载:“四月之玫瑰,名曰玫瑰饼。把藤蔓当花用的叫藤蔓饼。及时的食物也有。”但也有一些关于鲜花蛋糕起源的民间故事:
清朝干隆年间,云南边境爆发了滇缅战争,来自云南各地区的土司、部落首领、中央宗族成员相继参战。其中有800名苗毅壮士英勇奋战。战争结束后,不到20%的人回到了苗毅部落。干隆派钦差带着御酒和银子到云南犒赏三军,钦差到苗毅部落缴纳御酒税。然而,吴淼部落地处偏远山区,物资匮乏。有钦差来了,没什么可招待的,长官就下令采摘各种花瓣,加蜂蜜香油作馅,做个煎饼叫花,招待钦差。钦差品尝后,赞不绝口,将苗毅的花糕、花籽和制作花糕的徒弟带回了北京。甘龙品尝后也喜出望外,为苗毅人写下了八个金字:“天赐苗毅,我尝甘露。”“从那以后,在苗毅部落,鲜花蛋糕成了重要的食物,也成了给贵宾的贡品。
‘叁’ 旅行就要边走边吃:舌尖上的昆明,盘点我在昆明吃到的各种美食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兔牙先生
大家好,我是兔牙先生。
咖啡是我的爱好,但是 美食 也是啊,所以这篇暂且没有咖啡,只有诱惑人的 美食 !!!
昆明可以说是我另外一个家了,不久之前,我和老婆回到昆明,足足在云南待了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除了逛逛咖啡馆和去普洱参观咖啡庄园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昆明吃吃喝喝了。本来是想着边走边发出来诱惑大家,但出门在外实在是不习惯用手机发文章,所以直到此次旅行结束,才将经历的一点点汇聚整理出来。
不说废话啦,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昆明的吃吃喝喝,准备好纸巾擦口水了么~~~
家附近的这家六盘水羊肉馆,是还没上飞机就已经例在必吃清单榜首的,下飞机后甚至没来得及放行李,就先来一饱口福。
羊肉汤似乎很普通,为什么第一个要先介绍它呢?全国各地可能都有号称六盘水的羊肉馆,但品质参差不齐,大连也有几家打着六盘水旗号的,但吃过感觉一般般。不要看它虽热是贵州 美食 ,但做好一碗六盘水风格的羊肉汤还是很不容易的,这家店在这开了应该有十三年了,而且这也是我对昆明家附近 美食 的最棒回忆,所以就来打个头阵。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云南 财经 大学附近
点了一份羊肉汤泡饭和羊肉米线,满满的一大碗羊肉汤,配上新鲜薄荷叶还有贵州特色胡辣子,泡饭特别香,满满的一碗羊肉,且没有膻味,香甜可口。老婆虽热不喜羊膻味,但这家的羊肉汤却是老婆唯一喜欢吃的一家店。
他家羊肉炒饭也是香得很,不会告诉你其实我们后面几天经常来吃。
同样让我惦记了好久的,是位于云南财大附近的另外一家店——昭通天麻火腿鸡火锅,这家店以实惠的价格收到附近学生的喜爱,大锅98元(一整只鸡),中锅78元(半只鸡),即使3-4人来吃,也才100多的价格,锅里除了天麻,还加入了火腿、三七、人参、西洋参等多种名贵药材熬制,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所以每到晚上那肯定是一座难求滴。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云南 财经 大学附近
早餐选择的是马路对面的一家肠旺米线,有肥肠还有血,伴着米线吃非常过瘾,然鹅不喜欢吃肥肠的老婆点的是大酥牛肉米线。
开在昆明恒隆广场六楼的耀华力是昆明一家很老的东南亚菜馆,这也是耀华力在昆明的第三个店。之前在多地的多家都吃过东南亚菜,但都不是很满意,这家是老婆推荐的口味比较不错的菜馆之一。
点了招牌冬阴功汤、碳烤猪颈肉、辣牛肉饭和青木瓜沙拉。
和朋友约的烧烤,是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翡翠湾附近的这家围火烧豆腐,不大的门店,人气却很高。石屏豆腐和包浆豆腐是一定要点的。
包浆豆腐端上来的时候都瘪了,有些还已经炸开了,如果是围坐在炉火旁,边烤边吃感觉会更好。
甜白酒、烤小瓜、烤洋芋、烤鸡jio啥的也安排上。还没吃饱?他家的米线也很好吃哦。
黄辣沾是他家的特色蘸水。还有他家这个烤虾,不仅新鲜,而且烤的火候到位,让我一个从海边回来的人都赞叹不已。
位于顺城5楼的木兰肆,主营特色云南菜,跟朋友见面四人一起选择了这家。 鬼鸡比较有特色。
烧豆腐差了点意思,但是形式感还是很不错的。
云南财大附近 美食 真多,羡慕学生们,这是一家腾冲饵丝店,作为我和老婆两人的早点,一份饵丝一份大救驾,心满意足开启新的一天。
腾冲风格是细的饵丝,对于不太习惯吃粗饵丝的我比较友好。
大救驾其实就是炒饵块了,相传是永历帝在逃至腾冲时,路过一户农家饥肠辘辘,农家就来了一份炒饵块,高喊“救驾来迟”献给永历帝,皇帝吃后赞不绝口——所以这种就有了“大救驾”的美称。
开在钱局街的当年网红泡菜店,没想到无意间就路过了。SINCE2008可不是吹出来的,当年人气可不亚于现在的喜茶,现在依然有很多的追随者。
各种泡菜种类丰富,洋芋、藕片啥的自然是受欢迎,比较特色的还有水果泡菜,有菠萝、草莓、芒果、脆李。买了一份草莓和一份洋芋,坐在翠湖旁边吃边赏景,还是很惬意的。
呈贡马金铺的这家老坛酸菜牛肉是朋友带着来的,据说非常非常非常好吃。
一上来就是1kg牛肉,这豪横的气势是一般店可以比的么。
在家附近找到的一家米线店,又顺利解决了一天的早饭,在昆明想每天不重样的吃饭,简直太容易了。
老婆点的是土鸡米线。
从咖啡馆出来,恰巧路过豆香园,于是就点了一份豆花饭吃。虽然没啥环境可言,但这可是一家开了12年的老店呦。
在昆明的这段时间,中途还开车去了一趟普洱,主要目的是参观普洱的咖啡庄园。抵达普洱的当天,在酒店附近找到了这家生态石锅鱼,凭直觉走进去,希望能一饱口福。
现杀的活鱼,鱼肉新鲜是美味的前提。
丰服务员把鱼肉下锅,打开阀门开始蒸煮。
“云南十八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高温蒸煮速度非常快,不多久就掀开帽子可以吃了。
鱼肉非常鲜美,搭配加入了木姜子的蘸水是绝配哦。
在普洱城内晃荡,搜到了附近这家傣味手抓饭,想着我一个东北人没吃过,就去体验了一下,双人套餐端上来还是比较震撼的,满满一大盘。
在酒店附近的这家牛肉米线,真的是超级好吃,看得见的大骨熬汤,味道也是超棒。
有白米线和红米线可选,也有粗米线细米线可选。
先烫好米线,然后让你自己去调料。
再拿回来加汤。
好吃+1+1+1+1+1+1,尤其是那个煎蛋,吸足了汤汁,我能再吃十个。
在普洱偶然发现一家烧烤店的鸡肉做的特别好。
跟着Torch的队伍,中午在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园吃了一顿,妥妥滴农家风格,其实还不错,周围一圈也都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大佬们。
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好吃菜馆,因为去的时候比较早,还坐在店内等厨师等了半个小时。
这一看点的都是下饭菜哈哈。那个飘香牛肉真的超级好吃,炸的香酥。
还是头一次吃刺五加,凉拌的,比较清火,吃的时候当心会扎嘴。
小瓜花做的汤,开始还以为只有花,后面发现还有很多没长大的小瓜,口感甜脆。这顿实在,整个店里只有我们一桌,米饭和糕点也给上的多,哎,一不小心又吃撑了。
在昆明城内逛咖啡馆,实在是喝不下了,就在路边找了个烧洋芋的小店,坐下来看着店主默默烧洋芋。
丰富的蘸水调料台。
先点了份烧洋芋和烤豆腐。
没过瘾,追加了一份小瓜和烤鸡蛋。
miamiamia,真好吃。
周末是见长辈的时候,难得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就去开车到七步场吃一顿特别点的——豆腐宴。
这这里的豆腐非常有名,里乡亲大都以做豆腐为生。
没想到还有豆腐博物馆,11点开门,在门口等了一小会。
满桌算了一下,和豆腐有关的菜至少有10道以上,妥妥滴豆腐宴。
静静看图,不要说话。
看就觉得香
这是煎乳饼,你说不是豆腐?它是奶豆腐。
干焙洋芋丝
过桥米线应该是云南 美食 中的经典款式了,之前吃米线大都是在路边小馆,这次则是到了一家开在昆明恒隆广场“上坐过桥米线”,据说人气颇高,每天限量供应,可能等不到晚市就会售罄。于是和家人一起去尝试一下。
米线套餐分为39元、68元、98元和128元四种,配料也从基础肉品到海参鲍鱼等等,不过来吃的就是经典款式,所以选的都是39元套餐。服务员先把米线和配料一起端了上来,超大一份很有仪式感。
不一会服务员就一路吆喝着把汤送来了,碗里的汤还在沸腾,滋滋冒着热气。
汤+米线+配料=大满足
按照序号依次将料放入热汤中汆烫,最后再把米线倒入碗中。
待所有料都放进去后,服务员会把其他收走,只剩大碗的米线,满满一大碗过桥米线,好吃到撑,汤确实非常不错,可惜实在是喝不完。
他家的小菜也很不错,卤藕非常软糯,猪尾巴Q弹有嚼劲,卤豆干非常入味,几道小菜搭配米线是不错的选择。
调料台非常整齐,上面应该是玻璃的彩色装饰非常吸引人。
下午在恒隆广场的%ARABICA约朋友见面,不觉间就到了晚饭点,胃里都是咖啡需要点 美食 搭配,于是就决定到附近的正义坊步吃的。
正义坊其实有特别多好吃的,尤其是背后这条小巷云集了众多云南 美食 老字号,但凡没个主意,恐怕就要选择困难症了。
我自然是没主意的,还好有老婆在,直接锁定了前几天路过的这家“客哪呢”小吃店(看着招牌可不像一家简单的小吃店,“客哪呢”是云南方言里的“去哪里”,还带点红河建水那边的口音)。
一通操作后, 美食 陆续到账。 饵块,我的最爱,香甜松软,里面是甜酱裹着花生碎,好吃。
甜白酒,有点类似北方的醪糟,老婆特意点了一碗给我解辣。无论是甜白酒还是醪糟,其实都是糯米、水和甜酒曲发酵而成的,但我印象里北方通常利用醪糟来煮汤,而且米是散的,而甜白酒则更多是即食的,米也更多也连接更紧密一些,入口即化。
菊花拌草芽,这是我从来没吃过的,草芽是水里一种植物的根状茎,因形状颜色似象牙,又名“象牙菜”,听名字就很名贵的样子。
豆花米线,跟我之前吃的不太一样,米线很粗,料很足,也很辣。吃不了两口就开始出汗,甜白酒已经无能为力,何以解辣,唯有冰阔落。
烤包浆豆腐是保留项目,我已经爱上它了。
小瓜,就是北方所称的角瓜或者西葫芦。自从来了云南,觉得清炒过于无趣,烤才是对小瓜最大的尊重。
肉串是此次的大招,尤其是撒了糖的甜口小肉串,特别好吃(而且不辣)。
不够吃,再来10串。
都是好吃的?当然也有雷,这个炸春卷皮太多,几乎看不到馅料(不过还是能吃出来一些)。
“光盘”其实不难,对于那些食客无法光盘的,难道厨师不应该反省一下么。
吃饱了,心满意足走回步行街,发现旁边这家“独食”也有点意思,mark一下,改日来战。
回去之后又反复回味“客哪呢”的小肉串,只去一次是肯定不够的,之后也就又去了5678回吧,小肉串自然是必点的。
而且还解锁了一些新的菜式。
罐罐烧脑花,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吃脑花,就是想尝尝~~~
烤猪蹄,这个真的超香,可惜老婆不爱吃,说有jio臭味(超小声)。
汆肉米线,好吃。
在月牙潭公园附近,有一家很不错的昭通小肉串店。
小哥在室内大油烟机的下面认真烤肉,是我的20串没错了。
草芽汆肉米线,那个白色的就是草芽了,在篆新农贸市场看到有几家在卖的。
小肉串太过瘾了,尤其是糖粉小肉串,老婆讲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福照楼是很有名的云南菜馆,汽锅鸡是最有名的一道。
汽锅鸡
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凉得有点快,要抓紧吃呀。
酥红豆,也是一道经典云南菜。
摩登粑粑
好看但是一般般的四小碗
小刀鸭
南强步行街可是 美食 云集,饿的走进去,出来可就要去买健胃消食片了。
老麻抄手+豌杂小面
云平风味园在南强街巷的路口,之前来吃的时候人气超旺,这次再来感觉人也没以前多了,味道也不如上次吃的香。
BonBon的甜品非常不错,买了个经典柠檬挞。
好吃的冰糖葫芦,22元5串,比较有特点的是巧克力、酸奶、奶酪、抹茶等馅料的创意冰糖葫芦,而最好吃的除了草莓,还有那个蜜橘,整个入口,汁水在口腔炸裂——简直就是“爆汁大橘”。
路边的小肉串,看着挺爽,但口感一般般。
烤苕皮
南强步行街,之后也就又去吃了个5678回吧,这个口味略重,油炸大肠。
太想吃爆汁大橘,就又买了一次,这次还试了咸蛋黄和芝士的。可惜橘子没有上次的好吃。
赛爷洋芋的四小杯有点意思,四种口味可以一次品尝,满足,可惜太多了吃不完,全是淀粉呐
昆明本地的特色糕点品牌,开了很多不同主题的特色店铺,比较常见的就是嘉华饼屋和嘉华鲜花饼了,但是这两家与众不同,是一定要去的。
嘉华云饼(翠湖店),这家店里更多的是一些新鲜烘焙的糕点,有云腿红饼、白饼,各种小蛋糕和挞类,还有老婆爱吃的老奶油蛋糕,买了一盒回去吃。
这个巧克力挞特别过瘾,满满的正能量。
在正义坊后身就是文庙直街了,这里有一家非常大的嘉华门店,不是嘉华饼屋,也不是嘉华云饼什么的,只有2个字——嘉华。
街边老奶奶在烤洋芋卖,买了一个,切开2半,洒满辣椒粉,很好吃。
和老婆之前的同事约了个成都火锅,在正义坊的二楼,上次路过看到人气旺得很,还好今天人不多,点了杯喜茶,边吃边喝,特别过瘾。
也是被老婆念叨了好久的一家店,之前路过晓东街老店时实在是吃不动了,恰巧在1903内看到也有什么小鸡脚,点了一份蜂蜜鸡脚和炸洋芋,算是解了馋,不过他家鸡脚风格炸的偏干,啃起来有点费劲。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1903商业区内
在财大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又是好多人约起来的一个饭局,店内堆满的各类烧烤菜式,看着真特别爽。
地址:昆明五华区龙泉路云南财大附近
来的人多,肉必须跟上,3斤牛肉已下锅。
用煮开的汤浇个蘸水。
煮好的牛肉片配这个蘸水简直是美味。
既然是烧烤店,肉串、小瓜啥的也必须来一点。
在南亚约了朋友一起夜宵,本来说好的少吃点烧烤,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串串火锅……不过讲真,还是挺好吃的。
在龟背立交桥附近,跟着朋友七拐八拐,居然有这么一家名字叫做“神秘小炒”的饭店,主营老滇菜,人气还挺旺。
味道也确实不错
开车去呈贡的七彩云南第壹城觅食,看到一家干锅牛肉的店。
就比较突然,居然是在桌子上现炒,服务员先是给你炒好一锅牛肉端上来,让我们先吃,然后点的素菜则是在吃完牛肉后现场爆炒……就挺新鲜的,味道其实也不错,就是油大了一点。
一家专营饵丝饵块的老店,开在了恒隆广场。
每桌自带炉子,也是一个现场烹饪的馆子。火山饵丝套餐,现场炒饵丝。
仪式感超足的三滴水:稀豆粉、红烧牛肉饵丝还有青菜汤。
大救驾,也就是炒饵块,必须来一份,居然是在盒子里装的,仪式感满分。
朋友在团结乡有个多肉大棚,上午从昆明城区开车过来玩,中午就在这里吃的花椒鸡。
一整只鸡,半只辣炒,半只炖汤,鸡肉去蘸新鲜的花椒水,很有特色。
跟着家人一起跑到金殿后山,据说这家黄焖鸡做的很好吃。
一整只鸡,做出来四大盘的黄焖鸡,不要太香了。
油炸豌豆粉。
油炸茨菇,我还是第一次吃,好吃,跟薯片似的。
有的时候,跑到农家去吃,真的特别爽,不仅菜量实在,而且味道也很棒。
终于到“最后”了,出去了一个月时间,天知道我从几千张照片中翻出这些吃的给你们分享,真的是累死了。多的文字也写不出来了,体谅我一下,大家就看图过过瘾吧,如果看图不过瘾,欢迎来我大昆明做客哈,滇池的海鸥们欢迎你。
最近是不是经常看到昆明大观河的这个拱桥,我也拍到了,哈哈哈。
我是兔牙先生,11月在云南的旅程还有很多内容等着和大家分享,记得关注我哦。
喜欢请记得点赞、收藏呀,整理照片真的很辛苦。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肆’ 云南有哪些不错的滇式甜品值得吃有推荐的吗
大家平时经常接触的甜点是像双皮奶、泡芙、巧克力、蛋糕、布丁、冰淇淋及各种糖水等等这些香港式、广谱式甜点,云南本地的滇式甜点也是很美味的。清代康熙年间,蒙自年糕是用当地的糯米、水磨和浆糊制成的米粉。将红糖、玫瑰糖、香芝麻等原料加入豆腐皮碗中蒸熟。在民国时期,蒙自年糕看起来就像一个红色的小碗。如果做得好,面对光线时可以看到里面的玫瑰花瓣。切片油炸后,香、甜、味俱全。在近代,蒙自年糕又发展出以白糖制成的白色年糕,以及火腿、花生等品种。雕梅是白族的传统食物,雕梅因其雕刻在青梅上的图案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拜亲访友、互赠雕梅的习俗。产于洱源县的雕梅,用石灰水浸盐生产的梅子。取出晾干后,用刀在梅子上刻上一幅连续的锯齿状图案,并小心地将梅核挤出,使其空而薄。让它变平,它看起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浸泡在酒里,用红糖浸渍,美味爽口。
‘伍’ 云南瑞丽一寨两国卖的糕点有哪些
云南瑞丽一寨两国是中国与笑郑轮缅甸边境上的一个小镇,这里有许多美食,其碰信中糕点也是非常有名的。以下是一些在这里能够买到的糕点:
1. 瑞丽糯米糍:这是瑞丽地区最有名的糕点之一,由糯米粉和豆沙馅制成,外面裹上了一层芝麻糊,口感软糯香甜,非常好吃。
2. 椰汁糕:这是一种用椰汁制成的糕点,口感清香甜润,非常受大家的喜爱。
3. 缅甸春卷:这是一种用蔬菜和肉类制成的春卷,口感鲜美,非常适合作为小吃。
4. 瑞丽糖葫芦:这是一种用葫芦制成的糕点,外面裹上了一层糖霜,口感甜脆可口。
5. 瑞丽豆腐脑:这是一种用豆浆和石膏制成的豆腐脑,口感细腻柔滑,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
6. 瑞丽小米糕:这是一种用小米丛隐粉制成的糕点,口感松软绵密,非常适合作为早餐食品。
7. 缅甸花卷:这是一种用面粉制成的花卷,口感松软香甜,非常适合作为下午茶点。
8. 瑞丽糯米饭团:这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的饭团,口感软糯香甜,非常适合作为午餐食品。
以上就是一些在云南瑞丽一寨两国能够买到的糕点,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特色,如果有机会去瑞丽旅游,一定要品尝一下这些美食。
‘陆’ 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街上有几个蛋糕店
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街上有许多蛋糕店。据当地居民的说法,板桥镇街上的蛋糕店有十几家,当地有各种风味的蛋糕,每家店都有独特的风味。蛋糕品种丰富,有水果蛋糕、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奶酪蛋糕、姜饼蛋糕等,价格实惠。当地最受欢迎的蛋糕店之一是位昌纯于板桥袭颤镇街的田家蛋糕店,他们的蛋糕质量很好,用料新鲜,口味也很独特。他们的蛋糕价格也很实惠,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此外,在板桥镇街上还有一些其他的蛋糕店,比如陆良蛋糕店,芝士蛋糕店,玫瑰蛋糕店等,他们也有优质的产品,也受到了消拍迅败费者的欢迎。
‘柒’ 云南昆明有什么特色小吃呢
1.“过桥米粉”是滇南特有的一种食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50多年后传入昆明。过桥米粉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之上覆盖一层滚烫的油;二是调料,包括麻油、味精、胡椒粉和盐;三是主料,包括生猪排、鸡胸肉、墨鱼,以及五成熟的猪里脊、肚皮,鱿鱼片加水;辅料有豌豆尖、韭菜、香菜、葱、草芽、姜、玉四是主食,即米粉用清水略烫,被称为第一道云南菜!
昆明有名的风味小吃,最初起源于民间,后来逐渐成为特色小吃店的品种。将光滑的米粉煮沸之后放入碗之中,然后依次倒入豆腐和酱油、蒜姜汁、面糊、胡椒粉等,再将冬菜和韭菜拌匀之后立即食用。冬菜可以说是豆腐米粉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口感好,色泽漂亮。虽然是街上的一家小店都卖的,但却是一个寻找昆明风味的好地方。昆明人一天可以吃三个米面,这就是小小的满足的幸福。
云南是一个许多人喜欢去的旅游城市。昆明被称为春城。春城花开遍地!这里不仅是旅游圣地,也是美食家最喜欢的地方。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人和更美丽的食物。过桥米粉、炒奶、宜良烤鸭云南菜一向闻名,这些受不同民族风俗影响的饮食氛围,一直很有名。
‘捌’ 私人盖戳!这里是云南最好吃的边陲小城
初入建水古城,其实是有些失落的。即便坐落在红河州腹地,建水也没能逃脱商业化的宿命,但深入这座三平方公里的小城,在如毛细血管般的街巷里穿行,还是能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明朝南下的移民本着“建城先建水”的原则,在这里开凿水井。如今的古城内外,遍布着大小井眼120余口。人们的生活,就是围绕这些井眼展开的。
建城先“建水”,井口的绳痕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足以证明建水城的古老 历史
能嗅到生活气息的地方,食物自然也不会差。在红河州这块美味的蛋糕上,建水就是顶端的那颗樱桃。从踏进这座小城开始,肚子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蒙自是官方认定的过桥米线之乡,但若追溯 历史 ,《建水县志》给出的记载其实更加明确。暂且不论孰是孰非,单从味道上说,建水过桥米线也绝对有与蒙自叫板的底气。
古城西门的味道临安,是城内最有烟火气的一家铺子,早上来吃米线的食客络绎不绝。店家负责将谨态裤熬制数个小时的汤底盛在大碗里,其余全靠自助。吃偏细的米线还是偏宽的卷粉,只需自己用篓子在汤里冒一下,是为“过桥”。
草芽米线和卷粉,粉色的是红米线,口感比较干涩,但比较 健康
早餐我偏爱清淡,草芽米线实为上选。草芽是建水特产,口感有点像藕带,宜清淡不宜重口。在鸡汤里汆烫过后,染上一层脂香。呷一口汤,浓郁中带着淡淡的花椒麻,米线因汤底的浸淫,味道也与之融为一体。原则上,米线可以免费加,但在那之前,恐怕你会先将汤底喝光。
清真园的牛肉米线
尽管建水人也很能吃辣,但没有人能拒绝这种清淡鲜美的画风。古城外围一点的文兰清真园,有当地人都很喜欢的牛肉米线,放上薄荷吃非常提味。我在云南吃过几十碗米线,建水的米线仍是我心目中的前三。
在哪吃
味道临安
文兰清真园(只做早午市)
肠旺米线并非建水特有,借鉴的是贵州肠旺面的做法,但本土化做得相当成功。既闭槐有传统口味,也有外来融入;宜清淡也宜重口,建水是一座在饮食上很有包容性的小城。
肠旺米线,源自贵州的肠旺面
我本不习惯早上吃得太重口,却抵挡不了肥肠的诱惑。挨着朱家花园的小吃店,开了足有三十年,以祥简肠旺系列出名。这种香辣的食物,只有零口和无数口的区别。大肠非常有嚼劲,猪血嫩得颤巍巍,吃上第一口就停不下来。米线和卷粉依喜好选择,也可以两掺,不管选哪个,都比贵阳那种发黄的碱水面更对我这个北方人的胃口。
建水的清晨很有烟火气
建水米线的质量普遍不错,不管是粉的质地还是帽子的味道。离开建水以后,最想念的就是那里的烧豆腐和米线卷粉。
在哪吃
花园小吃肠旺米线(只做早午市)
建水人将“烤”称作“烧”。烧豆腐之于建水,就像喝茶之于成都,掰馍之于西安,不仅关乎食物,更是一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烧豆腐是建水城的一张名片
古城内随处可见豆腐摊,烤架置于火炭之上,数人围坐在四方桌边。老板用筷子灵巧的翻转着一寸见方的小豆腐,大概七八分钟的工夫,豆腐便微微鼓起,表皮金黄。食客见机夹取,既不谦让也不忙乱。
烤好的小豆腐趁热一掰两半,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水,越吃越上瘾。老板捻起一颗玉米粒扔进手边的碟子里,用以计数。食客自在谈笑,老板招待从容, 陌生人也能在这一方豆腐摊上,建立起一种奇妙的秩序。
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水,干湿皆可
现在想来,烧豆腐摊大概就是建水城的缩影;节奏不紧不慢,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也可自在拿捏。
老天井小吃的木瓜水、甜白酒都很不错
我去的那家店是朱家花园对面的“老天井”,很像诗人于坚在《建水记》里提起过的“小户人家”,麻雀虽小,却也有雕梁画栋的精巧。食物同样不马虎。烧豆腐、凉勺粉、凉卷粉、甜白酒和木瓜水都非常好吃,我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愉快的下午。
在哪吃
古城内随处可见,质量差别不大
推荐朱家花园对面的“老天井小吃”
勺粉,即川渝说的“苕粉”,也就是红薯粉。食材简单非常,调味却极其出彩。用腐乳、芝麻酱(花生酱)、辣椒、蒜汁、姜汁和酱醋调出的底味,既有腐乳发酵的鲜香,又有芝麻酱的厚味,挂在滑溜溜的薯粉上,一起吸溜下去,停留在舌尖上的是酸、辣、凉的爽快。
建水特有的凉勺粉,调味令人念念不忘
卖凉勺粉的小吃店一般也有凉卷粉,因二者的调味非常相。凉勺粉是“建水十八吃”里的一号,妥妥的本地特色,而用大米做成的凉卷粉却遍布在云南各地,具体是哪里的起源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昆明凉卷粉的味道不如建水,据说最好吃的版本在大理的巍山古城。
凉卷粉,搅匀以后会散开
在哪吃
老天井小吃
勺粉老店(比较知名也更游客化,个人推荐老天井)
出发前,我特意请教了民宿老板娘:古城内哪家本地菜最靠谱?老板娘二话没说就给指到了福籍菜:“环境和食物都很有特色,我们偶尔也会去那里吃。”
饭馆坐落在一个二进的院子里,宽敞大气,颇有北京四合院的风采。这并非巧合。14世纪云南发生的汉化运动,让大批南下的移民带来了四合院的建造技术,细看院内雕梁画栋的审美,甚至比北京的四合院更加精巧。
在这样的院子里吃饭,心情怎能不好。彼时正逢云南的春季,树上的鲜花与盘中的花馔遥相呼应。玉荷花炒韭菜,吃起来有淡淡的馨香;清炒草芽比汆汤更能突出草芽的鲜甜,再来一盘堪称“米饭杀手”的黑三剁,三菜一汤便有了着落;
汽锅鸡真是太鲜美了!
你问那一汤是啥?当然是建水的汽锅鸡呀!连身为云南 美食 KOL的汪曾祺都对这儿的汽锅鸡赞不绝口:“现在全国出陶器的地方都能造汽锅,但我觉得用别处出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有味。”
这家店的菜式随季节变化,菜单上只有几样当日推荐,更多款可以请服务员帮忙推荐。
在哪吃
福籍菜
古城西门外的大板井,是建水一百多口井眼里最负盛名的一个,距今有600多年的 历史 。建水城内的豆腐,就是用大板井的井水点成的,离开这口井,建水豆腐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滋味。
西门的大板井滋养着建水城,豆腐的独特味道就出自这里
离大板井不远处,有一家手工豆腐坊,因上过《舌尖》而闻名。店内没有刻意装点,还是一副手工作坊的古朴模样。女工们一手持纱布,一手将点好的豆腐末包进纱布里塑形,据说一天最快可以包3000个。盯着看了一会儿,感觉我的眼皮跟不上女工们的手速。
手工包豆腐。不平整的豆腐经过一两天的发酵会变得光滑,味道也更香醇
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小作坊也顺带做一些豆制品:豆浆和豆花5块钱畅吃。豆香味浓郁是真的,但有人期待“直击灵魂”的味道就真想多了。毕竟只是豆制品,出品本分无添加,倒是让我想起了香港的公和豆品厂。
小作坊里买的豆浆,好喝
在哪吃
板井豆腐坊
建水的泡酸跟广西风味有点像,最有名的当属“水泡梨”。
水泡梨要选半生的酸梨,这种梨生吃无法下口,经过时间的浸淫却能苦涩尽除,脆生生的口感里有甘草的回味,我非常喜欢。
水泡梨要选生涩的梨,泡出来才好吃
“滇橄榄”也比较有特色。这小东西本与橄榄无关,只因泡过后有橄榄的回甘,也有清肺的功效。潮汕人叫它“油甘子”。即便泡过,在我吃起来还是很苦涩的。
滇橄榄就是潮汕人说的油甘子,苦涩有回甘
这里面最酸的应该是泡酸木瓜。云南的酸木瓜据说生吃会酸到嘴肿,泡过后也很有杀伤力。我尝了一片,感觉本来撑着的肚子立马消化了一半。如果你很能吃酸,可以来挑战一下。
拐角处的一家店,老板娘人很nice
在哪吃
特色酸汤萝卜(朱家花园对面的转角)
临安饭店是建水最古老的一家饭店。“临安”乃建水的旧称,因当年的移民缅怀家乡杭州,想建立一座“新天堂”,遂以杭州的旧称命名建水。古城内东北角还有一口以“龙井”命名的四眼井,可见移民对家乡的思念。
如今的临安饭店保持着国营作风,菜式并无过多亮点,但有一种食物非在这儿吃不可,那就是建水的“烧馒”。
在中原失传的烧麦技术,得以在边陲小城延续下来
烧馒这个称呼已经不在菜单上了,取而代之的是烧麦。这种烧麦的包法是从明朝沿袭下来的,中原失传,却在边陲小城通过手手相传延续到今天。最早的烧馒只用肉皮做馅儿,吃起来非常软糯,后来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做了调整,加入肉糜,虽不及当年,但也能吃出与普通烧麦的不同。
在哪吃
临安饭店
Tips
我在建水的时间比较短,满打满算也就两天,如自兴烤鸭凉品店、越南卷筒粉、阿毛清真烧烤等几家店都没来得及尝试。不过倒也不用拘泥于这几家,建水的饮食水平普遍都很高,米线和小吃店都不太容易踩雷;
古城内最值得去的是朱家花园,很有“西南边陲大观园”的意思;其次推荐团山村,保留完好的清末建筑群,有居民生活于此,却尚未开发,与建水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文:西夏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玖’ 三鲜紫米蛋糕是哪里的特产
云南以紫米为原料的小吃很多,但都以甜味为主,为改换口味,又开创此点,以咸鲜口味出现,成为筵席的随席点。此点香糯软嫩,表面金黄,内心紫红,咸鲜可口。
原料:
主料:紫米饭400克。好嫌薯
配料:熟火腿、湿淀粉、水发冬菇各50克,水发虾米20克,鸡蛋4个,者基熟鸡脯肉100克。
调料:精盐3克,味精2克,胡椒面1克,芝麻油50克,
熟猪油1千克(耗100克)。
制法:
(1)蛋液磕入碗内,下湿淀粉搅匀成稀浆。将冬菇、虾米、火腿、鸡肉分别切成细丁,放入紫米饭中,入盐、味精、胡椒面、芝麻油拌匀。
(2)锅烧热,用肥膘抹锅,舀入大部分蛋浆拉成蛋皮。取出铺平,抹上一层蛋糊,放上紫米饭,压平卷成友者卷。
(3)锅上火烧热,注入猪油,至6成热时,下卷炸至金黄色捞出,
切成段上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