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巧克力首先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呢
这个不好说。
作为一种食品,或把这种食品命名为“巧克力”的,是西班牙人,时间是16世纪中期。但西班牙人发明的“巧克力”不是现在这样的固体,而是一种液体饮料。但直到17世纪初,“巧克力”才进入欧洲贵族的视线,只有少数富人才能喝到。
1657年 ,全球第一家巧克力茶座在伦敦开业。此后,“巧克力”开始在欧洲普及。1674年,英国的甜品师傅将可可粉加入蛋糕当中,出现了全球首款利用“巧克力”烹调的美食。
1819年, 瑞士的苏黎世开设全瑞士首家巧克力厂,在“巧克力”中加入了可可脂,生产出历史上第一块巧克力砖。现代的块状巧克力问世。
1879年,瑞士人将奶粉加入以可可、糖和可可油混合而成的材料中,创制出牛奶巧克力。
2. 巧克力最早问世于哪个国家
巧克力(chocolate)最初来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野生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1300 多年前 , 约克坦玛雅印第安人用焙炒过的可可豆做了一种饮料叫 chocolate。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种油腻的饮料,因为炒过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人们开始把面粉和其它淀粉物质加到饮料中来降低其油腻度 。
16世纪初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
(2)巧克力蛋糕是哪个国家的美食扩展阅读:
巧克力王国:
1、比利时(国家)
比利时在1983年创建了汉密巧克力品牌,致力于将比利时最好的哈顿巧克力展现在世人面前。85%的产品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产品种类有:雅致综合巧克力、12星座心形巧克力,黑松露巧克力,吮指回味。
吉利莲,30年前由Guy和Liliane Foubert创立,是目前比利时最大的盒装巧克力生产商,每天生产75吨高品质的巧克力,销往全球132个国家。
2、瑞士
其实瑞士也有巧克力王国这一说法:除了钟表和军刀外,瑞士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东西,那就是巧克力。瑞士的巧克力的种类丰富,价格也适中,最适合作为礼物。
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发明的。因为调节牛奶的温度非常困难,虽然欧洲各地都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后来,瑞士人达尼尔·彼德于1875年发明了制作方法。
3. 巧克力蛋糕的由来是什么
巧克力蛋糕是一种以巧克力、鸡蛋、面粉为主制成的蛋糕,常见于生日派对及婚礼,是常见的甜品之一。它的种类繁多,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食用。
巧克力蛋糕起源于墨西哥,盛行于西方国家的巧克力,历来被人们视为"幸福食品"。据美国饮食协会研究表明,巧克力中含多酚物质,该物质在水果、蔬菜、红酒和茶中也都存在,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普通人每天食用200克巧克力,能让人的抗氧化能力增加,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患心血管疾病可能。然而在我国,巧克力的健康概念逐渐建立起来之后,市场却并未形成成熟销售体系,只有在"贵族"消费区域才能见到德、法、英、比利时等巧克力大国的原装进口巧克力,价格也是令人咋舌。事实上,进口巧克力在国内的利润达到100-300%,而且无论是原料、工艺、包装、口感等方面均与国产巧克力有较大的区别,已成为新兴一代的馈赠与享受佳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捧
在富含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平衡膳食中,适量地食用巧克力,并保持有规律的运动是一种有利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者相信,类黄酮物质,这种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有益于健康的化合物是促进心脏健康的原因。黄烷醇是类黄酮物质的一个亚类,它在苹果、葡萄、红葡萄酒、茶、某些可可粉和巧克力中的含量十分丰富。由于黄烷醇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因此,并不是所有巧克力都含有相同含量的黄烷醇。生产巧克力时必须小心地加工可可豆,才能保存其中的黄烷醇。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表明:黄烷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心脏健康。
可可黄烷醇可以通过维持血管健康保持正常的血压。科学家发现,居住在远离中美洲海岸岛屿上的美洲人部落库纳人,他们的可可摄入量很高,但高血压发病率却相对较低。研究者推测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4. 健达巧克力原产国为什么是德国,健达不是费列罗的吗费列罗不是意大利的吗
提起巧克力,相信大家都喜欢,美味的巧克力确实又香又甜,还让人回味无穷。
去国外旅游时,大家都会选择一些当地的美食来尝尝。看了美景,再吃过美食,才算是一场完美的旅行。
不过,大家可能对一些当地的美食存在一种误解,比如觉得意大利面起源于意大利,或者认为吐司出自法国,认为德式巧克力蛋糕就应该是一道起源于德国的甜点。
其实像这样的误解还有不少,像很多人都以为印度咖喱鸡的发明地是印度,其实这道菜的发明地是苏格兰格拉斯哥。这道菜的名字的来历很有趣,据说当时,一名在孟加拉国餐馆用餐的顾客抱怨他吃的咖哩鸡肉口感像印度的天气一样干燥,于是后来便把那道菜戏称为“印度咖哩鸡”了。
虽然墨西哥炸卷饼( chimichanga)是将墨西哥卷饼再油炸一下的料理,不过它并不起源于墨西哥,而是源自美国。据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厨师在制作料理的过程中,意外地将墨西哥卷饼掉进了油锅中,于是一道新料理诞生了,并广受食客的喜爱。
5. 巧克力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巧克力
巧克力最初来源于中美洲,那里的热带雨林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生可可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可可豆。
1300多年以前,玛雅人开始用焙炒过的可可豆制作饮料。
1828年,荷兰VanHOUTEN制作了可可压榨机,以便从可可液中压榨出剩余的粉状物。由VanHOUTEN压榨出的可可油脂与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世界上第一块巧克力就诞生了。经过发酵、干燥和焙炒之后的可可豆,加工成可可液块、可可脂和可可粉后会产生浓郁而独特的香味,这种天然香气正是构成巧克力的主题。
(5)巧克力蛋糕是哪个国家的美食扩展阅读
巧克力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但其风味主要取决于可可本身的滋味。可可中含有可可碱和咖啡碱,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可可中的单宁质有淡淡的涩味,可可脂能产生肥腴滑爽的味感。可可的苦、涩、酸,可可脂的滑,借助砂糖或乳粉、乳脂、麦芽、卵磷脂、香兰素等辅料,再经过精湛的加工工艺,使得巧克力不仅保持了可可独有的滋味并且让它更加和谐、愉悦和可口。
可可豆晒干储存后由巧克力原料工厂采买,即开始进行加工过程。大致可依序分为烘焙、压碎、调配与研磨、精炼、去酸、回火铸型等步骤。可可豆经压碎后,豆仁里的可可脂(Cocoabutter)流出成为稠浆状,多用于医疗、美容用途;剩下的可可渣再经辗制,就成了巧克力原料可可膏(Cocoamass);经调配与研磨,巧克力才开始有了苦甜、牛奶等分别。
6. 各国的甜品都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
意大利提拉米苏。提拉米苏带着一股浓郁的咖啡酒的味道,用手指饼干代替海绵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巧克力等原材料,吃到嘴里非常有质感,可以感受到香、滑、甜、腻、丰富的口感变化。提拉米苏的意大利语是请“马上把我带走”的意思,背后还有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提拉米苏被誉为世界上最浪漫的甜品。
法国木材蛋糕。木材蛋糕是法国人过耶诞节的必备点心,这个点心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相当于年糕对于中国人传统春节的意义。
日本麻糬。日本甜品是各种各样的果子,国民度最高的是麻薯,麻薯的里面的各色豆子做成的馅料,外面裹上各种颜色的冰皮,再裹上一层糯米粉,日本的麻薯口味非常丰富,他们的新年美食一定会有麻薯。
泰国椰汁西米糕。泰国有吃不完的热带水果,泰国人也擅长用特有的热带水果做成各种各样的甜品,最出名的当属椰汁西米糕,以当地特有的椰浆为主要材料加入植物淀粉熬制,倒入香茅叶制成的模具中清蒸,香茅是小兜盛载,又叫椰汁西米盏,一个个碧绿小盏仿佛一件玉器,煞是好看。
印度玫瑰果子。这是印度节日庆典必备的美食,外表裹着厚厚的糖浆吃起来非常甜,非常甜。印度的这个甜品看起来最没食欲,而且这个甜品的甜度超出了正常人的接受范围。
7. 意大利特色食品有哪些
1、意大利面
意大利的面条、薄饼、米饭、肉肠和饮料更上一层楼。意大利面条也叫意大利粉,名声很响。它分为线状、颗粒状、中空状和空心花式状四个大类,用面粉加鸡蛋、番茄、菠菜或其它辅料经机器加工制成。
其中最着名的是通心粉、蚬壳粉、蝴蝶结粉、鱼茸螺丝粉、青豆汤粉和番茄酱粉,有白、红、黄、绿诸种颜色。这些粉大都煮熟后有咬劲,佐以火腿、腊肉、哈蜊、肉末、鱼丝、奶酪、蘑菇、鲜笋、辣椒、洋葱、虾仁、青豆和各色作料,馨香可口。
2、意大利披萨
意大利薄饼又名“披萨”,系将油蘸面胚置于批萨铁盘中添加多种馅料(如猪肉、牛肉、火腿、黄瓜、茄子、洋葱)烘烙面成,内有干酷番茄酱提味,上面还要点缀橄榄丝和鸡蛋丁。意大利有2400余家专门出售这种薄饼的快餐店,获利甚丰。
3、意大利火腿肉/肉肠
意大利大盘的火腿肉和肉肠,包括生火腿肉、熟火腿肉和萨拉米肉肠,上至接待外国首脑的国宴,下至平民百姓的餐桌,都少不了生火腿,它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因此还被列入运动员控制体重食谱。
(7)巧克力蛋糕是哪个国家的美食扩展阅读:
意大利风俗
1、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更不能与对方说话时用手指着他人,会被认为没教养,或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初次见面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2、意大利人见到外来客人,总是热情打招呼,握手致意,寒暄问候,有时也行举手礼。亲朋好友相见,除握手外,还要拥抱并相互贴对方的面颊。异性之间可以握手问好,也可以男性吻女性的手背。
3、意大利人的姓名多由两节组成,前一节为名,后一节为姓,如安东尼奥-布朗卡乔,“安东尼奥”为名,“布朗卡乔”为姓。在文函、信件、请柬里要书写姓名全称;在社交场合,在姓的前面冠以先生、女士、小姐;相互关系亲密的朋友见面,可以直呼对方的名。意大利人喜欢以头衔相称,并同名字或先生、女士、小姐连称。
8. 巧克力蛋糕的介绍
巧克力蛋糕是一种以巧克力为主制成的蛋糕,常见于生日派对及婚礼,是常见的甜品之一。它的种类繁多,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食用。
9. 巧克力起源于哪个国家
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
最初的巧克力以一种液体饮料。
16世纪初期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然后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从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
3000多年前,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就已开始用可可豆制作饮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于1502年首次将可可豆带回西班牙。
此后,欧洲殖民者在侵略掠夺拉丁美洲的同时,也对可可发生了极大兴趣。1516年,西班牙殖民军统帅费尔南德·高尔斯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说:“在墨西哥广大地区出产一种可可豆,谁要是喝上一杯这种饮料,就足以使人在全天的行军中精神饱满。”
他还奉献给国王一盒精制的可可粉。国王特地为品尝可可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但与会的人一致认为这种“苦水”难以下咽。
17世纪,巧克力传入了欧洲。欧洲人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巧克力,并大胆创新,使得巧克力的口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奠定了欧洲巧克力的卓着声誉,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巧克力输出地。
在欧洲众多的巧克力生产国中,德国巧克力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德国人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雄厚的资金,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巧克力,并畅销世界各地。
(9)巧克力蛋糕是哪个国家的美食扩展阅读
历史
最初的巧克力是一种饮料,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从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
1642年,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本杰明·富兰克林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
1847年,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
10. 蛋糕源于哪个国家
蛋糕的来历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为节日和喜庆之事而制作糕点的习惯。就像我国的“端阳”粽子、“中秋”月饼一样,在西方,不同的节日也有相应的节日糕点。这些节日大多是宗教性质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其次是复活节。传说,古代在意大利米兰住着一位十分贫穷的糕点师。他拥有的唯一“财产”是他那美丽的女儿。他对女儿的爱超过了世上的一切。
有一位贵族青年深深地爱上了他的女儿。于是,青年有意装扮成一名糕点工,来到这位糕点师的店铺工作。小伙子聪明好学,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夜,他制作了一种新颖别致的圣诞蛋糕,顿时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这不仅使年轻人成就了这门婚事,而且也使他们三人变得富有起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于欧洲的米兰帕拉堂圣诞蛋糕。其他着名的圣诞蛋糕还有英国的圣诞水果蛋糕、法国的圣诞巧克力卷蛋糕、德国的基督果子甜包等。传统节日蛋糕不仅用来庆祝宗教节日,而且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北欧,一到仲夏节,当地人便要烤制一种圆形蛋糕。圆形象征太阳,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期望。主显节(1月6日)是所谓耶稣显灵的日子,在中世纪,这一天似乎是食者的盛大节日。照例,人们要制作一种称为“十二夜”的蛋糕,此外,还要选出一个“国王”。其选举方式独出心裁,先由烘烤师将一只豆角或一个瓷器小人藏在蛋糕中,谁在分给自己的一块蛋糕中发现了这个吉祥物,谁就成为这一天中的“国王”。在瑞士,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除节日蛋糕外,西方人每逢婚礼、生日等喜事也要制作喜庆蛋糕表示祝贺。喜庆蛋糕中最着名的要算英国的婚礼蛋糕。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子女的婚礼蛋糕装饰可谓精美绝伦。蛋糕上的装饰物有寺庙、城堡、爱神丘比特、鸽子和花朵,看起来高雅华丽、栩栩如生。考究的婚礼蛋糕往往有好几层。英国似乎是最注重传统的西方国家。节日喜庆蛋糕至今仍恪守传统样式,即有一定的配方、制作方法和装饰风格。近年来,欧美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则体现了更多的灵活性。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他们喜爱的蛋糕作为节日喜庆蛋糕,并可以由自己来随意装饰。
http://wenku..com/link?url=ltFTMaI0-sQ59jLpmAPc_67NL9j88WpBm7f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