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磅蛋糕君子做法
扩展阅读
给猫咪的蛋糕图片大全 2025-04-30 08:05:11
生日蛋糕4层小仙女 2025-04-30 08:01:27

磅蛋糕君子做法

发布时间: 2025-04-26 14:13:12

Ⅰ 老人过生日蛋糕上的梅花是什么意思

有老当益壮,凌寒长寿的祝福。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蔷薇科杏属植物。[1]
梅的鲜花可提取香精,果实可食,或熏制成乌梅成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梅名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8]
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由于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雅趣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梅园,遍植梅树、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赏梅景观的引导效应,使喜梅、植梅、赏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梅画作品日渐丰富,涌现出一批擅画梅花的大家,如高僧华光寺长老仲仁、赵佶、杨无咎、马远、赵孟坚等。《全宋诗》中,梅花题材的文学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词》中咏梅词1120多首。[8]
明清两代是梅花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另一方面,书、文、诗、画等文化层面也有新的发展和提升。如在咏梅诗创作上,明清两代也是人才辈出,徐渭、高启、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无论在诗的意境、内涵或是审美观念上都有独到的创新成就。在绘画创作上“扬州八怪”等,尤以金农、李方膺为代表建树起座座咏梅画梅的高峰
梅花的耐寒能力较强,花期是在2~3月份,花香浓郁,在3月份的时候花朵会全部凋零,此时叶片才会生长出来,等到5~6月份的时候,才会生长出成熟的果实。梅花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种,一种主要生长可以食用的果实,一种是生长出观赏性较高的花朵。

梅花属于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植株高度为4~10米,树皮的颜色为浅灰色,还夹带着绿色,表面平整光滑,枝干的颜色为翠绿色,表面没有绒毛。可以通过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Ⅱ 关于烘培的两本书买哪本好呢,求帮助

首先你得把你备选的这两本书名写出来啊。
如果你其实还没有决定要在哪两本里选,也要有一个大概范畴,你是想要综合性的,还是针对单一品种的?想要关于面包、蛋糕、饼干还是派塔类的?蛋糕还分海绵蛋糕、戚风蛋糕、磅蛋糕、奶酪蛋糕……所以,你首先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给你说说我自己吧,我当初也是不知道买什么,直接上当当搜了“烘焙”两个字,结果是选择了君之的《跟着君之学烘焙》1、2,《跟着君之做饼干》,《君之十分钟蛋糕》这个四本组合,就图内容全,面包饼干蛋糕什么都有。
后来做了几次,我也基本确定了方向,饼干我不喜欢,所以有一本也就够了,我就向着蛋糕方向前进,首先买了本《蛋糕圣经》,当时也有单本和《面包圣经》的两本组合可以选,想着面包虽然不是很感冒,但将来也会做,两本一起买又划算点,于是就又买了个组合。
《蛋糕圣经》里面内容很多,从蛋糕体到装饰再到工具介绍的都很详细,但是分量偏大(老美的方子好象普遍这样),有些原料国内买不到,所以其实不是太适合新手,不过做了几次,我倒也从这本书里找到了我的下一个方向:磅蛋糕。我喜欢重糖重油(君之的方子这点倒是很适合我)。我觉得蛋糕就是要甜蜜滋润,至于网上常见的减油减糖的方子,说是为了健康,拜托,作为烘焙爱好者,承认实际上是为了身材并不丢人。真的,做出来口感大打折扣啊。
然后我就主要买重油蛋糕的书了,磅蛋糕、布朗尼、黄油蛋糕等等。不过戚风也是必须要会的,所以关于戚风的书也买了两本,《超Q润戚风》和《小屿老师的戚风教科书》。

后来天气热起来了(我买烤箱是在春节前)。想着做点什么既好吃又凉快呢,照着君子的方子做了个提拉米苏,忽然转过弯来了,其实它就是奶酪蛋糕的一种嘛。于是下一个目标就是奶酪蛋糕,现在开始买奶酪蛋糕的书了,不过暂时还没有确定哪本最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