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真实印度,突破你的想象
你对印度是什么印象?是飞饼加羊肉咖喱,还是载歌载舞的歌舞片?是《摔跤吧!爸爸》里的尘土飞扬,还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荒诞不经?
印度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歌善舞?女生去印度 旅游 是不是不安全?印度人是用手来擦屁股吗?印度人是用手吃饭吗?我们对印度的好奇,随着中印民间交往的热络而增加,已经不再满足于抖音里的视频和影院里的宝莱坞大片。
每当提起印度,很多女性朋友都对这个神秘又富有风情的国度充满了向往。“有机会能去玩乎冲一趟就太好了!”这是很多女性友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后面往往会再补一句话:“印度到底安不安全啊?”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就是,作为一个女性去印度,到底会不会像媒体上宣传的那样,随时有被性侵的风险。
毫无疑问,是的。2015年3月8日上映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一度震惊世界。这个以2012年12月16日发生在印度德里的公交轮奸案为原型的纪录片,把女性在印度 社会 的潜在危险,真实而残忍地刻画了出来。
在印度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每20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在2018年的《对女性最危险的10个国家》调查报告里,印度更是“荣登”榜首。媒体上关于印度男性在性暴力问题上的斑斑劣迹的报道,已经不胜枚举。
最初,笔者作为一个外派到印度工作的外国人,也曾隐晦地请教过身边的一些印度男同事。显然对于这个有伤民族自尊和性别自尊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男同事都显得讳莫如深,这种“国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也能被理解。不过在转问到一些印度女同事时,大家就显得非常义愤填膺了。
在笔者外派的印度本地办公室,一直有一个规定:女性员工下班时间不得超过晚上九点。这项规定,纯粹是为了她们的安全。
一个名叫Aditi的女同事,为了上下班的方便和安全,每天开车上下班。这个小姑娘有一天下班回去稍晚了一些,路上又遇到了交通拥堵,自己的车卡在了车流中一动不动。这时,路过的男人们纷纷朝她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有些人开始冲她吹口哨,更有甚者有人开始拍打她的车窗和车前盖,大声对她怒吼着,好像是在咒骂她。躲在驾驶座上的Aditi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吓得直哆嗦。
Aditi当时面临的境遇,其实与德里公交轮奸案的女主Joyti相差无几。在很多印度男性看来,晚上八九点了还在外游荡的女人就是放荡、淫秽、不守妇道的,这种女人必须“教训”一下。
这种普遍的男性心态,也正折射出印度女性面临的困境:性别歧视、司法机构怠惰、色情观念流行等等,都是印度强奸案不断的直接原因,而根源还在于印度 社会 中女性权利的缺失——财产权、劳动权得不到保障,女性就难以改变弱势和依赖的地位。
在患有“重男轻女症晚期”的印度,骂人最狠的话不是问候祖宗十八代,而是“你肯定会生个女儿”。很多印度男人听到这句话一定会怒不可遏,非得跟人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很多女性成年后嫁人时,都必须由娘家出一大笔嫁妆,否则不会有男人愿意娶这个女人回家,毕竟这是“亏本的买卖”;对于有钱人家的女孩子来说,陪嫁个豪车别墅啥的都是小事一桩,但是对于广大普通家庭甚至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结婚有时候意味着噩梦。
由于印度女性长期无法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这种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便会变得毫不遮掩、明目张胆。而这种对女性的歧视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极端的不尊重:性暴力。
若论印度最成功的对外输出,一定是宝莱坞的歌舞片。一提起印度电影,第一时间映入脑海的一定是一群身着纱丽的印度美女跳着整齐划一的舞步,用热情奔放的舞姿去演绎电影的情节。一言不合就尬舞,已经成了印度传统歌舞电影的标配。为什么印度电影那么爱载歌载舞?难道印度人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的调性吗?
确实如此。生长在南亚次大陆季风带岩气候下的印度人,本身就是一个热情满溢且无比奔放的族群。他们喜欢去表达自己内岁行歼心丰富的 情感 ,而歌舞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表现力的形式。不论你信仰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多元化信仰的印度人都热衷于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伤。
曾经有个穆斯林女同事跟笔者说,即便是在家里做饭,也一定要开着音乐,伴着欢快的节奏,一边欢快地扭动自己的腰肢,一边用平底锅抛着飞饼,想想这画面都觉得无比的高难度。
还有一年冬天,部门组织团队的中印同事一起去德里的郊区团建。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几位目测体重已经超过140斤的女同事在小巴士座椅之间的过道上,愣是伴着司机的功放音乐热烈起舞。只见这辆小巴士在印度坑坑洼洼的公路上不断地“弹跳”着,我们的“印度女团”在巴士上伴着起伏的节奏,毫无违和感地舞动着;在震天响的印度民族风音乐中,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于和伟老师的那句经典台词:接着奏乐,接着舞!
既然说到了印度的歌舞,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国民爱好”,或者叫印度的ABCD:Astrology(星相学),Bollywood(宝莱坞电影),Cricket(板球),Devotion(宗教敬拜)。某种程度上,爱尬舞和爱看歌舞片,本身也是印度国民ABCD的一种延续。这种ABCD糅合了印度多元化的宗教、神话传说、民族自有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元素。
首先是Astrology(星相学)。老一辈中国人喜欢讲属相和生辰八字,而印度人一直对 星座 及星象相关的理论非常笃信。
类似于中国的算命先生,印度也有占星师;不同的是,中国的算命先生早就在唯物主义价值观下失去了市场,而占星师依然带着他们的星盘和塔罗牌在印度备受尊崇。曾有机构估算,占星在印度的市场规模大约有100亿美元,加上周边的灵修、疗愈和法事,可以达到每年300亿美元。
根据公开报道,印度目前至少有200万占星师和1万家占星培训学校。另外,占星也有“科班”路径:在前科学部长Murali Manohar Joshi的推动下,有30多所大学开设了占星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想想这些数字,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然后是Bollywood(宝莱坞电影)。这个成熟、优质且巨大的产业,在对外传播和投射上已经可以扮演印度的对外名片了。像印度电影圈的“三大汗”正在中国变得耳熟能详。
老实讲,在度过了最初那种对歌舞片这种表现形式的不适应后,笔者觉得印度电影无论制作的技术手段,还是演员的舞台张力,都具备比肩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水平。而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片,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力量与美的和谐感,把这个民族的热情、奔放、富有生命力的特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再有就是Cricket(板球)。如果从影响力角度讲,印度的板球应该是在ABCD中排名第一。这个由英国殖民者带来的 体育 游戏 ,在南亚次大陆生根发芽,并蓬勃生长,如今已经成为和足球、F1、高尔夫并列的最挣钱的经济运动了。
一年一度的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光是冠名权就已经奔着几十亿元人民币的价位绝尘而去了。这个南亚次大陆的第一运动,造就了一长串比肩宝莱坞明星和印度政客的板球巨星,同时演变成次大陆国家之间事关民族颜面的角力场。每每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板球比赛,小到热身赛,大到世界杯,印度都会出现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打赢了,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打输了,如丧考妣,举国震怒。
最后一个是Devotion(宗教敬拜)。从印度这个国家的形成 历史 来看,这里杂糅了太多的肤色、语言、宗教、传说和文化习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信徒,这让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
目前主流的宗教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等宗教。结合复杂缤纷的占星,凡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印度人,已经把这种对神明的信仰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记得曾跟几个印度男同事去酒吧喝酒,其中一个那天刚好赶上了自己所信宗教的斋戒日,好家伙一整晚除了喝水,愣是啥都没有碰。这个平时嗜酒成性的印度男人在自己的宗教节日里表现出的虔诚,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直到现在,笔者依然对驻印工作期间的一个细节记忆尤深。有一天,团队里一个印度同事过生日,大家买了一个蛋糕共同庆祝。印度人的生日派对蛋糕都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糊人脸玩闹的。当时一个印度女同事开玩笑般想往一个中方男同事脸上抹蛋糕,说时迟那时快,这位男同事一个闪身躲开了女同事的“袭击”,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开派对的会议室。事后,这位男同事说:“想想她那左手可是抠过屎的。”
左手拿来擦屁股,右手用来吃饭,印度人的这个族群标签可以说“声名远扬”。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试探性地请教过印度同事。当时大家正值酒酣饭饱,情绪高涨,听到这个问题时,几个印度同事不以为意,甚至颇有一些自豪地说,左手伴水擦屁股本身就是一种讲卫生的表现。
在印度人看来,用厕纸来擦屁股,本身纸张的硬度会对肛门造成损害,而纸张上面附着的细菌,也会对肛门造成病菌侵害。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矫情,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印度是全球痔疮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不得不说,这跟印度人用左手伴水而非厕纸来清洁肛门是有密切关系的。
顺着这个话题,当时在场的一位学究式的同事很认真地对笔者讲,在印度的一些宗教的古老传说里,左和右天生就有正邪之别,睡觉朝右属佛,平躺属阿修罗,朝左属魔;在这种左右之别的标准下,左右手本身就有了污秽和圣洁的区别。污秽的左手用来处理一些污秽的事情,比如擦屁股,比如杀生;而圣洁的右手要用来处理一些圣洁的事情,比如宗教仪式时触碰法器,比如吃饭和与人握手。
当然,如果你翻一下印度社交媒体上的一些观点,你可能会找到更滑稽的理由。在着名问答网站Quora上,对于左手擦屁股的问题,很多印度人给出了各种“无比正当”的理由:“用手不用纸,可以节约纸张,减少树木采伐,多环保啊”,“我们又不缺水,干吗不用水”,凡此种种。虽然这些理由听起来没毛病,但怎么看都像是事后诸葛亮,强行为一个行为的合理化寻找理由。
鉴于此,以后跟印度人握手时,一定要看清楚他伸出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近些年来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关于美籍华裔和美籍印裔在硅谷、华尔街等世界主流舞台的竞争和对比,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是,印度人到了美国,明显比同去的中国人混得更好,佐证的案例也是非常具有说服力:谷歌CEO皮查伊,微软CEO纳德拉;美国世界500强的企业里,外籍CEO 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
关于印度人为什么在美国混得比华人更好,很多人也“马后炮”地给出了一些原因:天然的英语语言优势;印度人都爱读MBA,擅长向上管理;印度人更团结,喜欢相互提携;印度人嘴皮子功夫了得。
而相对应地,说起去美国的中国人或者是当地华人,永远都是“听话的好学生”“做题家”“好内斗”“英语水平差”等等,一说就是《都挺好》里的苏明哲,这种标签正在变得根深蒂固。
但这个问题,如果换个方向来看,可能会有新的认知: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印度人都留在了美国,而没选择回到祖国呢?印度人才外流如此严重,难道不该是从印度国家和 社会 的维度去反思的一个问题吗?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曾请教过几位家境不错的印度同事。其中一位女同事,她的哥哥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美国,现在已经拿到了美国的绿卡;而她对美国也是心向往之,每年的度假都要去美国哥哥家溜一圈。在这个上流 社会 家庭出身的印度姑娘看来,去美国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更优秀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环境,以及更为平等和自由的婚恋关系。
而另一个爸爸是工程承包商的男同事也认为,印度国内本身的环境过于糟糕,好的工作机会过多地集中在国企和政府体制内,私营领域的营商环境非常恶劣。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混口饭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从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的优秀高材生们来说,这样的 社会 环境根本没办法让他们施展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几乎所有的印度中产以上的家庭,都倾向于让自家的孩子去欧美留学,如果能留在欧美定居就更好了。
从这个视角来看,懂技术、会管理、有野心、情商在线的印度人才,非常符合欧美国家对精英的定义,而糟糕的国内环境让很多印度人本能地选择“忘本”。相较之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愈发强大和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的持续提升,回到国内和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本质上已经不是同一个水平层次的人了。
当然,印度一直在不断变得强大。曾有人说,当下的印度就是10到20年前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就是10到20年后的印度。有着同样幅员辽阔的国土、同等量级的人口,再加上莫迪这个野心勃勃的政客,印度似乎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全力奔跑。但,印度本身复杂的国情和政治体制、沉重的 历史 文化包袱,以及今非昔比的国际环境,这些本身对印度能否复制中国的模式和道路都提出了疑问。疫情对于印度的打击和破坏更是显而易见,在当前莫迪政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背景下,印度的发展前景不可避免地要被蒙上一层阴影。
作者 | 关照 资深媒体人
编辑 | 谢奕秋
排版 | GINNY
❷ 印度一名男子切550块蛋糕庆祝生日,当地人很注重过生辰吗
印度一名男子切550块蛋糕庆祝生日,当地人很注重过生辰吗?今天,大家就跟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吧!
因此,印度人本身是比较注重自己的生辰的,特别是生日当天一定会做的那几件事。
❸ 印度的美食有什么特点
印度菜强调食材新鲜,香料更是现磨的,烹调各种辣度的咖喱,极富层次感;大量拌入椰浆和酸奶,以增加酱汁的浓度与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印度菜口味较浓,但愈往北部则口味渐淡,一般食物的烹调法自古以来就受蒙古人的影响。其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过的鸡,放入一种印度特制的炉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鸡肉的芬芳开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干时,吃起来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鸡烤之外,鱼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烤,一样的美味可口。还有一道叫做“可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欢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软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别。
印度还有一种“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这个,是用一种未切的面包叫Nan,用来和米饭一起配着咖喱吃,米饭的清香夹带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让你一饱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饼,然后再吃米饭。印度的米饭用名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种世界闻名的米。这种米形状细长,味道浓香,是由印度的气候决定的———半年干燥,半年湿润。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会觉得菜味很辣,这也是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为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漂亮。
❹ 印度一男子切550块蛋糕庆祝生日,他为什么会买这么多蛋糕
有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非常贫穷的,连坐公交车都要仔细斟酌,比如说一段路有三、四公里,他宁愿选择步行,也不愿意坐公交车,就为了省两块钱的公交车费,可是有的人过的却十分的奢靡,对于穷人来说过生日是能不过就不过的,因为买一个蛋糕也是非常贵的,一般一个6寸蛋糕是需要花100多块钱的,有一名印度的男子,切550块蛋糕庆祝生日,那么他为什么会买这么多蛋糕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总之,无论是英国还是其他国家,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想要自己变得有钱的话,就应该努力的工作,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生日的时候550块蛋糕还是太奢侈了,要抵制奢侈之风。
❺ 印度的切糕却和中国特色切糕有哪些区别呢我国的切糕该怎么制作
现在的新疆切糕已经被赞誉为 "糕富帅 "的象征,摒弃那些负面的影响,新疆切糕的味道和营养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新疆切糕是由各种坚果制成的,众所周知,坚果的营养成分对身体很有好处。我们在街上看到的新疆切糕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有二三百斤重。这么大的新疆切糕是如何制作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新疆切糕。如果你学会了自己做,就不用买昂贵的蛋糕了。
应将适量的糯米和红枣清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糯米在锅里蒸熟,红枣洗净后切开,去掉红枣。糯米蒸熟后,加入适量的白糖碾成泥,在容器里放一层保鲜膜,然后把糯米泥放进去,再把红枣放进去,再放一层糯米泥,最枣数后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左右。然后你就可以吃了。
印度的切糕之所以命名为切糕,是因为他们贩卖的方式很特别,他们用镰刀将切糕薄薄的切出一片来,按片卖钱,一片两元钱。他们的切糕的样子长得也很与众不同,整体是圆柱形的,呈现暗红色,不像中国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还有多个味道可以挑选。
印度的切糕其实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它属于一种蔬果,差不多类似中国的梨之类,你可以将印度切糕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梨,道理是差不多的。如此庞大的一块切糕,能够卖好多片出来了,所以凳穗首总体来说,两块钱一片并不是很便宜。
❻ 印度朋友给我过生日,让我必须吃一口他的蛋糕,这是他们的风俗吗
吃一口他的蛋糕,意思是他做的蛋糕还是他喂你吃蛋糕?我在印度过生日的时候印度朋友也给我做蛋糕了,但是没有喂我。所以,喂吃蛋糕的话并不是风俗。
❼ 印度人的消费水平如何
印度的东西价格都贴在包装上,一瓶六百毫升可乐价格大概三块五到四块,果汁大概也是这个价格,1 L装果汁9.9,但是经常搞活动。
蔬菜超市里一般都是二三块一公斤,农村小摊可能更便宜。水果本土的释迦、番石榴之类的两三块钱一斤,进口的非常贵。
面包超市里很长一条大切片三块岁氏钱,一般最好的蛋糕店一牙奶油蛋糕巧克力黑森林之类的最贵八块(德里有一些贵的,我们这含宴最贵就这价格)
衣服李维斯、李打完折一条牛仔裤二百,tommy打完折一件衬衣200+,fila短袖打完折几十
药便宜,常用药就几块钱。
吃谈雀银饭便宜,四星酒店大概一个人自助60-100
路边摊一份炒饭三块,纯芒果汁三块一杯。
电器贵,二十五寸电视得三千。不过现在小米来了。电饭锅、电磁炉之类的也比国内贵,最便宜的二三百。
小商品比国内贵,比如棉签、鞋刷子之类的。
❽ 印度尼西亚的特色商品有哪些
印度尼西亚有很多商品都十分有特色,那么这些特色商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尼西亚的特色商品有哪些
1.巴迪布
这是当地人用来做衣服的布料,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设计,它的制作方法是用蜡绘图,或者以热且着蜡的印记而成。女生穿着的有很漂亮的筒裙,效果非常好,还可以一物多用。
购买坐标:巴厘岛
2.巴厘木雕
巴厘木雕作品,大多数都是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原型的,看上去有十足的巴厘味道。每一件都展示出巴厘岛人超凡的艺术天赋。
购买坐标:巴厘岛
3.蜡染工艺品
根据印尼传统,纺织和蜡染工作都由女人完成,一块蜡染布最终完成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2009年,印尼蜡染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杰作。
购买坐标:日惹
4.皮影戏工艺品
日惹的皮影戏有印尼“国粹”美誉,且富有热带特色。皮影戏工艺品是很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购买坐标:日惹
5.日惹银器
日惹的银器在世界银器文化中是独具风格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日惹银器得以融入了爪哇文化的诸多元素,纯手工制作,古朴典雅、充满民族个性和本土风格。
购买坐标:日惹
6.蛇皮果
蛇皮果又称牛油果,酪梨,具有极高的营养和美容价值,是东南亚特产的'水果。
购买坐标:日惹
7.千层蛋糕
一层又一层慢慢烘培而成的印尼千层蛋糕,既松软又可口,价格也便宜,一定会吃的开心。
购买坐标:民丹岛
8.猫屎咖啡
猫屎咖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咖啡品种,也是这个万岛之国最有特色和最负盛名的土产。麝香猫在吞食咖啡鲜果之后,由于果核不能被消化,因此在猫咪的体内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于是当廉价的咖啡果实变成排泄物时,却已升值千倍。不过现在印尼已经开始人工饲养麝香猫,所以价格已不再遥不可及。
购买坐标:雅加达 巴厘岛
9.银器首饰与宝石
印度尼西亚的银器、饰品和各色珠宝也是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巴厘岛,无论是在乌布传统市场内,还是在库塔、水明漾的购物街小店内,从休闲饰品,到镶嵌宝石的珍品,戒指、项链、手镯、耳环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供爱美的女士细细挑选。
购买坐标:巴厘岛
10.木制面具
木制面具采用当地原生态的木材料制作,尤其是极具特色的面具图案吸引了许多游客购买。
购买坐标:雅加达
❾ 面包和蛋糕的卡路里分别是多少呀
面包卡路里
312大卡/100克
1个(大)面包(120.0克)374大卡
1片面包(50.0克)156大卡
蛋糕卡路里
347大卡/100克
1块(方)蛋糕(80.0克)278大卡
1个(圆)蛋糕(36.0克)125大卡
❿ 印度一男子狂切550块蛋糕为自己庆生,这么做会不会太浪费了
引言:一年当中最期待的哪个节日呢,小编认为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生日那一天吧,因为这一天是自己出生的一个证明,而且每长大一岁,就有一个新的仪式。因此在生日当天也是仪式感满满的,原本以为只有我们国家的人过生日,结果没想到印度的一些人他们也过着自己的节日。
三、正确的过生日。
虽然说买蛋糕的时候很帅气,但是切蛋糕的时候着实有点狼狈。到后期他都是两个切蛋糕的刀一起来进行工作,要不然的话不知道得切到猴年马月去了。当然了,小编在此建议大家正确的过生日,不用那么铺张浪费,当然了你也可以买完之后像这个男子一样去分给其他人,但是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有一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