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稻香村糕点哪个好吃求推荐。
稻香村糕点好吃的有:踏青果、山楂锅盔、枣花酥、金猪饼、拿破仑蛋糕。
踏青果
一眼外貌不用我说了吧,这外貌简直完全就是稻香村中的马卡龙,草莓味、芒果味、紫薯味、抹茶味,个人最喜欢芒果味,还有很曼妙的词儿形容“咬住春的心”。
Ⅱ 玫瑰饼饮食文化
北京的饮食文化中,糕点与季节紧密相连,商家根据时节推出应景商品。春季,鲜花盛开时,糕点铺如约而至,广告上“鲜花玫瑰饼、鲜花藤萝饼”等字样成为京城一景。中国古代就崇尚食用鲜花,视其为绿色养生食品,象征着道德追求。早在《离骚》中,诗人屈原就以花喻人,表达洁身自好的精神。
北京糕点的历史可追溯到辽金时期,明清时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糕点业愈发繁荣。南果铺源自明朝南京,带来了南味糕点,如梅花蛋糕、枣泥麻饼等,口感清淡;而满族饽饽铺则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品种,如北案的芙蓉糕、萨其马等。其中,正明斋糕点铺以独特风格闻名,他们的玫瑰饼尤其出名,连张学良将军都曾是忠实顾客。
如今,春季时节,如桂香村、稻香村等糕点铺会供应新鲜的鲜花玫瑰饼,即使花朵凋谢后,也能买到腌制的花玫瑰饼。然而,藤萝饼在市场上的踪迹已不多见,这反映了北京糕点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保留与发展的特色。
(2)稻香村玫瑰花蛋糕叫什么扩展阅读
玫瑰饼是一种糖馅、酥皮的点心,其做法是,要用妙峰山的鲜玫瑰花,摘瓣、去蒂用清水洗净后,通过腌制,与炒熟的蜜糖拌在一起,做成玫瑰馅儿,再用富强粉合成的面团,与发酵后的面团,分层折叠后做皮,将馅儿包好,按扁,成圆饼形,上印“玫瑰细饼”四字及鲜花图案。再经过烘炉烤制,玫瑰饼就做成了。藤萝饼的做法与玫瑰饼大致相同,只不过藤萝花不用买,各糕点铺都在后院种有藤萝,可以随用随采。玫瑰饼香味浓厚,藤萝饼味淡清香,各具特色。
Ⅲ 稻香村好吃的点心排名是怎样的
稻香村好吃的点心排名是山楂锅盔、麦丰椰丝球、蛋黄酥、枣泥酥、红豆抹茶蛋糕。
1、山楂锅盔
稻香村里也是有西点买的,其中最好吃的当首推红豆抹茶蛋糕,是加入了奶油和整颗蜜红豆的抹茶蛋糕卷,味道非常的小清新,用来搭配牛奶或是咖啡是最好不过了。
Ⅳ 北京正明斋老字号的糕点有什么独特之处
过去北京把糕点叫饽饽,正明斋是北京有名的饽饽铺。提起北京糕点,南味以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着名,清真以大顺斋最为出名,要说最具京味的糕点,那就要数正明斋了。清末人崇彝所着《清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写道"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平有名者。"孙学仁是正明斋的掌门人,祖籍山东掖县。正明斋开业后,生意十分兴旺,在其最兴盛的时候先后开设了七家分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明斋分了一次家,正明斋和第三分号归孙学仁、孙学义经营;第一、第二分号归孙学士等人经营。
正明斋的糕点吸收南北荤素之精华,兼有汉蒙满藏之特色,用料考究,配方严格,做工精细。他们对企业管理有方,既重用骨干职工,又能调动其它人员的积极性;在门市经营上,他们真诚而又热情地对待每一位顾客。正明斋开业一百多年来之所以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就在于此。
从咸丰元年起,正明斋糕点一直是清朝宫廷喜、庆、宴、寿之御用食品。慈禧曾用以赠送宫妃宾客。正明斋糕点还被列为御膳房佳品,称之为正统的满汉糕点。当时许多旗人贵客、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满意而归,更使得正明斋门前若市,名扬四海。
张学良将军在京时,喜欢订做正明斋的玫瑰花饼;京戏名净郝寿臣,最喜爱食用正明斋的鸡油饼;满、蒙宾客喜爱食用正明斋的奶油萨其马和杏仁干粮;正明斋的风味月饼也是老北京人的名点。民国以后,众多来京的大官僚、大军阀也曾来这里购买糕点。
正阳斋的糕点从原料配比到加工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对于众多特味糕点,都采取独特的加工方式,从而保持了糕点的特殊风味。蜂蜜蛋糕是以面粉、鸡蛋、白糖、蜂蜜、生油、青梅、桂花、瓜仁为原料,经过打糕、灌糕、烘烤、冷却等工序精制而成。蛋糕为鹿茸长方形,表面呈棕红色,内部则为淡黄色,上面有青丝、青梅、瓜仁,口感松软、细腻,味道香甜纯正,有滋补养身,清火润肠等功效。正明斋的糕点价钱低廉,口味繁多,从而吸引了各个层次的顾客。
中秋少不了月饼,而正明斋的月饼也是极具特色,其中有红、白、干菜、黄酥月饼等很多品种。那时一到中秋佳节,好多北京人就去买正明斋的月饼,待到秋夜月圆之时,亲朋好友在四合院中,围坐桌旁,吃着正明斋的月饼,品茶赏月,其乐融融。
过去,每年一进腊月,北京的不少大街小巷就会见到挑着写有"正明斋饽饽铺"字样的大圆笼走来走去,这是正明斋派人为那些大户人家、大店铺送饽饽和蜜供。挑着大圆笼送货,在街上一走,既增添了过年的气氛,又宣传了自己。
正明斋的蜜供,最为有名,不仅经得起气候变化的考验,即便是夏天也不会淌蜜,而且吃起来不粘、不糊嘴,口感香甜柔软,耐咀嚼,余味特佳。
民国以后,袁世凯等大官僚、大军阀在京期间,也多次到正明斋订购饽饽。30年代日伪统治时期由于市面萧条,正明斋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