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東西含維生素多
不同維生素分布如下:
維生素A:動物內臟、魚肝油,植物性食物中β-胡蘿卜素的主要來源有胡蘿卜,西蘭花、菠菜、芒果、哈密瓜等深色蔬菜和水果中也富含β-胡蘿卜素。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谷類、野生食用菌黃滑松茸中。
維生素B2:肉類、谷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橙子、橘子、獼猴桃、草莓等水果中含量豐富,大多數綠葉菜、西蘭花、紅辣椒等蔬菜。
維生素D:魚肝油、雞蛋、人造黃油、牛奶、金槍魚中。
維生素E:果蔬(獼猴桃、菠菜、捲心菜、山葯)、堅果(杏仁、榛子和胡桃)、瘦肉、乳類、蛋類、壓榨植物油(向日葵籽、芝麻、玉 米、橄欖、花生)、柑橘皮。
維生素K:綠葉蔬菜中。
(1)哪些東西含量維生素還蛋糕擴展閱讀:
維生素A的作用:
1、維持正常視覺;
2、維持皮膚和粘膜上皮細胞的正常狀態;
3、促進正常發育,;
4、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
5、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有預防癌症的作用;
6、增進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B族維生素的作用:
維生素B1缺乏易得腳氣病,食物來源為動物內臟和瘦肉;
維生素B2缺乏患口腔生殖綜合征,食物來源為動物肝臟、奶類,蛋、豆類、綠葉蔬菜;
煙酸缺乏易得癩皮病,動物肝臟、奶類,蛋、蔬菜,全谷及一些水果;
維生素B6缺乏易發生脂溢性皮炎,食物來源為肝臟,奶類,蛋黃,蔬菜,魚類,全谷,豆類;
維生素B12缺乏病有惡性貧血,老年性痴呆,抑鬱,食物來源主要來自動物性食品,肝臟,蛋黃,肉類,貝殼類。
B族維生素一般不會單一缺乏,因此B族維生素缺乏要補充復合B族維生素。
維生素C的作用:
1.參與羥化反應。 促進膠原合,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合成,促進類固醇羥化
2.還原作用。促進抗體形成,促進鐵的吸收,促進四氫葉酸形成,維持巰基酶的活性。
3.其他功能。 解毒,預防癌症,清除自由基。
維生素D的作用:
1、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
2、調節和控制細胞的生長
3、保護心臟
4、提高免疫力
5、控制情緒,調節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功能。
維生素E的作用:
1、促進生殖系統的發育
2、抗氧化作用
3、清除自由基
2. 哪些食物維生素含量高
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紹富含各種維生素的日常食品。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奶與奶製品及禽蛋,綠葉菜類、黃色菜類及水果等。胡蘿卜、西紅柿、柿子、雞蛋、牛肝和豬肝、魚肝油、牛奶、乳酪、黃油、西蘭花、菠菜、萵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紅薯、杏等都可補充維生素A。另外,多吃魚肝油可以補充維生素A。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穀物皮、豆類、堅果類、芹菜、瘦肉、動物內臟、小米、大白菜、發酵食品,胚芽、米糠和麩皮中也存在豐富維生素B1;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動物肝臟如肝、腎、心,豬肉、小麥粉、羊腎、雞肝、大米、黃瓜、鱔魚、雞蛋、牛奶、豆類及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蒜等綠葉蔬菜都能提供維生素B2。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肉類食物如牛肉、雞肉、魚肉和動物內臟等,全穀物食物如燕麥、小麥麩、麥芽等,豆類如豌豆、大豆等,堅果類如花生、胡桃等。維生素B6含量最高的為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只有肉類食物中才含有維生素B12,所以准備的食物一定要葷素搭配均勻。主要食物來源為肉類、動物內臟、魚、禽、貝殼類及蛋類,乳及乳製品中含量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芹菜、花菜、西紅柿、大蒜、龍須菜、甜辣椒、菠菜、蘿卜葉、捲心菜、馬鈴薯、荷蘭豆和柑桔、橙、柚子、紅果、葡萄、酸棗、鮮棗、草莓、柿子、金橘。野生的莧菜、苜蓿、刺梨、沙棘、獼猴桃、酸棗等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自然界中只有很少的食物含有維生素D。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乳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不過通過日光浴可以促進維生素D在體內合成。所以要堅持補充魚肝油滴劑。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如麥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豆類,粗糧等都是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有:牛肝、魚肝油、蛋黃、乳酪、優酪乳、優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藍菜、萵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3. 下列幾種常見的食物中,維生素含量最豐富的是()A. 紅燒魚B. 蛋糕C. &nbs...
A.紅燒魚中富含的是蛋白質,故錯誤;
B.蛋糕中富含油脂和糖類,故錯誤;
C.蘋果中富含維生素,故正確;
D.米飯中富含糖類,故正確.
故選C.
4. 什麼食物維生素含量最多
維生素A
維生素A來源於動物性食物,肝臟中最多,蛋、乳及其它內臟也有存在。胡蘿卜素來源於植物性食物,胡蘿卜以及其它有色蔬菜和薯類中較多,糧食中很少。
維生素B1
維生素B1廣泛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谷類及蔬菜中都有存在。含量最多的是米、麥的麥皮層及胚芽內。動物性食物中以瘦肉、內臟、蛋黃等含量較高。
維生素B2
維生素B2在食物中分布較廣。植物性食物中的各種蔬菜、豆類、花生、糧食等.尤其是穀物的皮胚部分含量較多。動物性食物中瘦肉、內臟、蛋黃等含量較多。雖然維生素B2在很多食物中都有存在,但一般含量都較少,尤其在實用動物性食物較少時,維生素B2常會感到不足。
維生素C
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較多,如辣椒、苦瓜、青蒜、蘿卜葉、油菜、香菜、番茄等。
5. 下列幾種常見的食物中,維生素含量最豐富的是() A. 米飯 B. 蘋果 C. 蛋糕 D. 大
A、米飯中富含澱粉,澱粉屬於糖類,故選項錯誤. B、蘋果中富含有維生素,故選項正確. C、蛋糕是以麵粉、雞蛋、白糖、油脂等為原料,富含糖類、蛋白質、油脂等,故選項錯誤. D、大饃中富含富含澱粉,澱粉屬於糖類,故選項錯誤. 故選B. |
6. 什麼食物維生素含量高
獼猴桃是生活可以經常見到和買到的維生素含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柿子椒又叫大椒、甜椒、燈籠椒、菜椒都是它的名字,是含維生素較高的蔬菜。肝臟、魚類等富含有維生素D,動物性食物含維生素量較少,植物性食物含量可能比較多。
水果,蔬菜貯存越久,維生素損失越多,因此盡可能吃最新鮮的水果,蔬菜,若要保存,請盡可能貯存在冰箱里。
(6)哪些東西含量維生素還蛋糕擴展閱讀: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A:動物肝臟、蛋類、乳製品、胡蘿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綠葉蔬菜中。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谷類、野生食用菌黃滑松茸中。
維生素B2:肉類、谷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橘子、蘋果、酸棗、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維生素D:魚肝油、雞蛋、人造黃油、牛奶、金槍魚中。
維生素E:穀物胚胎、植物油、綠葉。
維生素K:綠葉蔬菜中。
7. 哪些食物維生素含量多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
8. 下列幾種常見的食物中,維生素含量最豐富的是()A.米飯B.蘋果C.蛋糕D.大
A、米飯中富含澱粉,澱粉屬於糖類,故選項錯誤.
B、蘋果中富含有維生素,故選項正確.
C、蛋糕是以麵粉、雞蛋、白糖、油脂等為原料,富含糖類、蛋白質、油脂等,故選項錯誤.
D、大饃中富含富含澱粉,澱粉屬於糖類,故選項錯誤.
故選B.
9. 食物維生素含量表
各類食物中主要維生素含量表 發布日期:2009-12-12 維生素 來 源 備注 A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魚肝油中天然維生素A含量最高;在植物性食品中,深顏色(紅、黃、綠色)的蔬菜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番茄、胡蘿卜、辣椒、紅薯、空心菜、莧菜及某些水果如香蕉、柿子、橘子、桃等。D充足的光照可產生維生素D3。魚肝油、蛋黃、牛奶等動物性食品中含有維生素D3 E在自然界分布甚廣,一般不易缺乏。植物油中維生素E含量較多,與亞油酸等多烯脂肪酸含量平行。某些因素可能影響食物中維生素E含量,如牛奶因季節不同則含量不同。此外,維生素E不太穩定,在儲存及烹調過程中都會有損失。 B1粗糧、豆類、花生、瘦肉、內臟及乾酵母等都是維生素B1的良好來源。注意加工、烹調方法,避免破壞。某些魚及軟體動物體內含硫胺素酶,可分解破壞硫胺素,而硫胺素就是維生素B1。如加熱就可使維硫胺素酶破壞,故不生吃魚類和軟體動物,就可維持食物中的維生素B1的含量。B2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植物能合成核黃素,而動物則一般不能合成。腸道菌 雖可合成少量維生素B2,但不能滿足需要,故維生素B2主要須依賴食物供給。維生素B2自然界中分布不廣,只集中於肝、腎、乳、蛋黃、河蟹、鱔魚、口蘑、紫菜等少數食品中。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B2含量略高於其他蔬菜。干豆類、花生等食物中維生素B2含量尚可。烹調及谷類加工可損失較多維生素B2,應加以注意。尼克酸 食物中尼克酸含量較高的有動物肝臟、瘦肉、粗糧、花生、豆類、酵母等。葉酸 動物肝、腎及水果、蔬菜、麥麩等食物中含量豐富。腸道功能正常時,腸道菌群也能合成一部分,一般不致缺乏。B12植物性食品含量甚少,其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性食品。肉、乳及動物內臟中含量較多,豆類經發酵可含維生素B12。人體結腸中微生物可合成維生素B12,但不能被吸收,只能隨糞便排出。 C新鮮植物中維生素C較多。柿椒、苦瓜、菜花、芥藍等蔬菜以及獼猴桃、酸棗、紅果、沙田柚等水果。某些野菜、野果中維生素C含量 高於常用蔬菜。維生素C在儲存、加工及烹調處理過程中極易被破壞,而植物中的有機酸及其他抗氧化劑能夠對維生素C起保護作用。
10. 什麼食物里的維生素含量高
�一、人體所需的營養有那些:概括地講,
在人體內起作用的是一些營養素,大概有五大類:
��1、碳水化合物:
��實質上就是一些糖類,這不僅僅是我們平時吃的糖類,按類分有多糖、雙糖和單糖。多糖就是我們平時吃了不餓的米、面、澱粉之類的主食;雙糖是指庶糖、白糖和麥牙糖等;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之類,葡萄糖大家最熟悉了,人生病了不吃飯輸些葡萄糖,因為它是人體最容易吸收,直接起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供給人體能量的最重要營養素,人所以有力量做事就是通過能量來達到,沒有能量人就不能活動。碳水化合物是供給人體能量最經濟的食物,首先是價格便宜,最經濟,第二是在人體內氧化最完全,分解成碳和水,第三是供能快。
��2、蛋白質:
是人體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人體肌肉、血液、內臟、神經、骨骼、韌帶、毛發、指甲和皮膚等組織的主要成分,人體許多與生命活動有關的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質或蛋白質的衍生物構成。人體有幾千種酶,酶雖然量很小,但缺一不可,否則人體的代謝就不能進行,蛋白質可分為優質蛋白質和一般蛋白質,優質蛋白質是除了促進健康之外,還有促進生長發育的蛋白質,含有八種必須氨基酸(亮氨酸、蛋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纈氨酸),食品中的蛋白質通過消化分解為氨基酸,然後它們被吸收且通過血液分布到機體細胞中,機體細胞利用這些氨基酸重新建造機體蛋白質。必須氨基酸是人體本身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而且主阿從動物性蛋白質里獲取。例如糧食中就不含賴氨基酸,也就是說糧食里沒有必須氨基酸。
��3、脂肪:
��確切的說是是脂類。日常生活中吃的是中性脂肪,又稱甘油三脂,如油等。脂肪是由1個分子的甘油和3個分子的脂肪酸結合而成的。脂肪酸是一個很長的碳鏈,其中聯接的化學鍵有單鍵和雙鍵之分。脂肪內含的脂肪酸有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兩用人才個以上的雙鍵)。植物油中茶油含80%以上的單不飽和酸,玉米油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酸對人體健康最有益,能降低血管硬化,減少冠心病發生,而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食用油中含有N-3系不飽和脂肪酸和N-6系不飽和脂肪酸,前者是18C二烯酸,後者是20C五烯酸。N-6系不飽和脂肪酸即亞麻酸,能使血小板不沉積,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對老年人的心血管、冠心病有益處。
�以上三種營養素是人體所需的三個宏觀營養素,在供給人體能量中三種比例:碳水化合物佔55%,蛋白質佔15%,脂肪佔20-25%,不起過30%,過多則易發慢性病。
4、微量營養素:
即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通過幾次全國營養調查,我下面講講我國人體容易缺乏的幾種元素:
�鈣:是建造骨骼和牙齒的成份,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而我國人的攝入量還不到人體所需的50%。因此商家認准鈣保健品是極好的商機,各種鈣產品鋪天蓋地,然而鈣的最好來源不是保健品,而是喝奶,100克牛奶含鈣104~114毫克,還含有優質蛋白質3.4-~3.6毫克,而且吸收率高。有說喝牛奶上火和脹氣的說法,我認為是我國不耐受乳酸的人群較多的原因。
�鐵:鐵是構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的必要成分,也是許多酶的生物活性部分。缺鐵時,就會產生貧血,這種貧血叫缺鐵性貧血,人體缺鐵就會影響血紅蛋白(以前叫血色素)的生成。我國這種情況較普遍,特別是嬰幼兒,還有孕婦。缺鐵性貧血是個世界性的營養缺乏症,就是發達國家也還是有這種貧血,尤以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和發育期青少年多見。動物性食品中的鐵較易吸收,吸收率可達20%,植物性食品因含植物酸而影響鐵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左右。
�鋅:鋅也是許多酶的重要組成成分或必須有鋅參與才能被激活,鋅與人體上百種的酶都有關系,所以非常重要。兒童缺鋅就不容易長個,比較矮,頭發也是黃黃的,還有一種比較明顯現名是異食品,吃一此樹皮,草根和土等這些本來不是吃的東西,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發生佝僂病等,當然我國還沒有這樣嚴重。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對小孩看病,動不動就說給你查一下鋅吧,不是某個地方那麼隨便的,操作是很嚴格的,采樣的部位、樣品的處理等都會產生誤差。一定要按正規的、嚴格的方法來進行。
碘:碘的缺乏,有的地方就是大脖子,叫地方性甲狀腺腫,這個一般在大城市不太容易,主要是在一些山區。還有的就是母親缺碘,,生下的孩子是傻子、聾子、啞吧,有的是不長高,十幾歲了還沒有五六歲的高,母親還抱著,胎兒時期就缺碘生下來得克丁病,嚴重的出現皮膚粗糙。這些年有很大改善,改善的方面很多,一個是國家推行碘鹽,吃的鹽是加了碘的,再就是生活水平提高,蛋白質攝入量多了,改善了吸收,吸收率高了。但要注意,碘也不能吃過量。微量元素都存在不足和過量問題,因為微量元素需要量很低,如碘每人每日就需要150微克,是很少很少的。微量元素需要極限和中毒的極限是很小的。不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多吃了不會出事,而微量元素過量了就會出危險,我們國家發生過碘中毒的現象。
�硒:是人體內一種抗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部份,與鋅不同,只這個酶和硒有關。但這個酶很重要,可以抗衰,抗癌,清除體內自由基、活性氧這些過氧化物,保護細胞膜不被破壞,所以產生衰老、得癌症,就是細胞被破壞,DNA被破壞發生突變,它能抗氧化減少質子過氧化作用。所以是個很重要的酶,對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需要量也是很低的,也就200到400微克。所以不能過量,否則有中毒的危險。湖北的恩施是高硒地區,就發生過硒中毒。
微量無素有十四種,以上我們只講了易缺乏的四種。
5、維生素:
維生素分二大類,一是脂溶性維生素,一是水溶性維生素。
�脂溶性微生素:就是溶解在脂肪里,有維生素A、β-胡蘿卜素(生理作用同維生素A,在體內能轉換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人體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A、D,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里,含量最豐富是在肝臟。維生素D、β-胡蘿卜素是植物性的,來源於有顏色的蔬菜和水果,含量豐富,因此最好多選擇帶顏色的蔬菜。
��維生素A主要的生理作用,與眼睛有關,缺少維生素A就易得夜盲證,到晚上看不清事物,暗的適應性差,再就是皮膚粘膜有關,皮膚缺少維生素A,毛囊硬化,摸著粗糙,粘膜受損,小孩缺乏維生素A,呼吸道容易感染,還與小孩的生長發育有關;年輕人易發單眼瞎。
��維生素D缺乏易得佝僂病,在體內相當於激素的作用,維生素D進入體內後在肝臟轉化成25羥D才有活性,再到腎臟變化成E-25羥D活性更高,主要促進骨骼代謝起作用,缺少時對鈣的吸收有影響。維生素A和D過量也會引起中毒。
��脂溶性維生素能在肝臟中貯存,因此服用過多會產生中毒,現在是用微克計算的,維生素A成人年一般需要量為800~1000微克。維生素D是10微克。維生素D在成年人來說一般不會缺乏,因為在皮膚下有一種物質叫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照射就會轉化成維生素D,所以小孩因很少外出少而容易缺乏,多發生於3歲以下的孩子。
��另一個脂溶性維生素是維生素E,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維生素,對老年人每天補一丸,有利於抗衰老、抗氧化。主要存在於植物油,特別是豆油和玉米油等有芽的植物油中含量高。還一個是維生素K,一般不易缺乏,主要是孕婦期間可能缺乏,而會使新生兒顱內出血,補充了就好了。
��水溶性維生素:一個是B族,是一大族有十幾種,一個是維生素C。
��B族中容易缺乏的是B1,主要存在於糧食的豆類和瘦肉里,由於現在的糧食越來越精細了,容易造成B1缺乏。過去發生過嬰兒維生素B1缺乏,是母親本身懷孕時維生素B1缺乏,奶里也缺乏,造成心衰停止跳動了,與成人的症狀不一樣,但都是與神經有關。影響末稍神經的手足麻木等,所以大家吃糧食時不要單一,盡量要吃點雜糧、粗糧等。再就是維生素B2,也叫核黃素,主要含在動物的內臟,如肝、腎和腸等,攝入量一直存在不夠的,它是一種輔酶的組成成份,缺乏產生的症狀很廣泛,如口角炎(發白)、舌炎(舌的紋路特別多象地圖)、陰囊炎等。煙酸不易缺乏,個別地區有過缺乏,過去新疆主要吃玉米,玉米中缺乏色氨酸,色氨酸在體內轉變成煙酸。症狀是對稱形的皮炎,但很少見。再就是葉酸和B12,葉酸缺乏容易得巨幼細胞型貧血。維生素B12缺乏易患惡性貧血,同時能防止型胱氨酸的形成,所以適當補充一些葉酸和B12,對心血菅疾病有好處。
��維生素C是抗氧化的維生素,又叫抗壞血酸。如果缺乏,血管變脆,稍碰出血、牙齦出血等,人體抵抗力下降。
��二、食物里的營養:
��動物性食物:含有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無機鹽。其優點就是人體很容易吸收;缺點是所含脂肪為飽和脂肪酸。但是魚類所含的卻是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深海魚含優質蛋白質17%以上。
��蛋:是很好的蛋白質,但蛋黃中含膽固醇較高,還含有卵鱗脂,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老年人一天一個應是沒有問題的。
��大豆類:指的是黃豆、綠豆還有黑豆等,主要是黃豆,象豆腐、乾子、千張等都是黃豆做的。含有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含量很高比肉類還高,高達30%以上(瘦肉也只含20%以上),在植物食物中只有大豆含優質蛋白質。如果和糧食配合吃還可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黃豆還含有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蔬菜水果:主要是供給人體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特別是維生素C的唯一來源,維生素C很容易被氧化和被破壞,所以必須是新鮮的蔬菜才行,不新鮮的被破壞了含量很低,再就是與烹調方法有關,如為了保持蔬菜的綠色,加鹼或先用水撈一下再炒,維生素C被破壞或都到水裡面去了。β-胡蘿卜素在有色蔬菜中含達到3~4毫克,那就是400微克,就是在體內的轉換率是1/6,也不少了。
��雜糧:含維生素B,特別是小米,豆類含量很高,鋅主除了存在於粗糧的表皮(糧食越精細損失越大),還有含有量最高的是貝殼類,如牡蠣。
�植物性脂肪:為多不飽和脂肪酸,除了豆油等植物油外,還有乾果、堅果類,如花生、核桃等。
��鐵:是動物性食物的鐵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硒:多含於菌藻類食物中,且含量高,如蘑菇等。
��除此之外,葯食兩用的植物中,我查了一些資料,我不懂中醫,但從營養角度看,很多營養價值很高。如枸杞子,含β-胡蘿卜素高達9750微克/百克,一天吃半兩就補充了1635微克維生素A了;鮮決明子,含β-胡蘿卜素高達4350微克/百克,相當於725微克維生素A;五味子,含β-胡蘿卜素15080微克/百克,還有車前子含量也很高達6170多微克。含鈣量都很高,很多都在300毫克以上,甘草含鈣832毫克/百克;薄荷含有340毫克;五味子含有360毫克;車前子含有370毫克;決明子含有310毫克。中草葯中的微量元素非常豐富,甘草含鐵21.2毫克,含鋅5.88毫克,這在食物中這樣的含有量也是很少見的。甘草含硒4.72微克,紅花中含硒11.31微克,還有動物性葯物中國鱉含硒113.5微克。中醫可能有更好的解釋,我是從營養的角度來看中草葯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都是很高的,符合營養學觀點的。
��三、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就是各種食物都要吃,而且吃的量要合適,要達到一個平衡,使營養符合人體的需要。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各種食物呈現為寶塔形:告訴我們每天應該吃多少東西。塔底是量最多的,是糧食,還是主食為主,不能不吃糧食,即澱粉類,沒有能量我們不能活。穀物要吃300~500克/日,這里要根據年齡、性別和勞動強度等情況而定。
��第二層,相對也是比較多的,是蔬菜和水果,這個是供給我們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每天吃400~500克,而且一半以上要是有顏色的蔬菜;再就是吃水果100~200克/日,現在水果比蔬菜還便宜。
��動物性食物,包括了牲畜的肉、家禽雞鴨肉類,加起來一日50~100克;再有就是魚蝦類也是50~100克/日,為了保證碘的攝入量,可以多吃點海產品,如海帶、紫菜之類,其含碘量都很高。老年人呢少吃點肉,多吃點魚,更合適些。
�蛋:20~50克/日,現在蛋大的也就一兩,老年人怕膽固醇高了,二天吃一個就行了。
�奶及奶製品:我認為現在比較充足,可以吃100~200克/日。
�豆類和豆製品:吃50~100克/日,這個也是視情況而定,老年人不適宜多吃肉類,可以多吃些豆類及其製品,因為也是同動物性食物一樣主要供給的優質蛋白質的。
��油脂:在塔尖。是指烹調油,植物油,沒有包括動物性食物本身含有的。平均每天25克。這些也不是讓大家每天都計算著吃,而是一個平衡的數量,一周下來,心中要有數,達到這個平衡數,不要想如何吃就吃。
糧食要注意不要太單一了,適當地吃點粗糧或雜糧,比較好些。再一個就是動物肝,好多人不敢吃,其實是營養成份很豐富食物,如維生素A、鐵等,缺點是膽固醇比較高,但比蛋黃低多了(蛋黃是800多微克/100克)。一星期吃一次也可以,一兩就有好幾千微克維生素A,人一天只需800微克,那麼只吃一點就滿足需要了。
��鹽:每天不要超過6克。少吃咸,少飲酒,要飲也要飲低度酒。
��講這么多,營養素不好掌握,不可能查書計算著吃,但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一個輕勞動的,女性,一天需要的能量2000~2100千卡;脂肪按供能百分數來計算,蛋白質65~70克/日,鈣成年人800毫克/日,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1000~1200毫克;維生素A800微克;維生素B1根據能量來計算0.5毫克/1000卡,多一點可以,不能太少,維生素B2也是這樣計算;鐵成年人12毫克/日,婦女多一點,發育的青春期的女孩子18毫克,孕婦要20多毫克;鋅15毫克/日;大家有一個概念就行了,按照這個平衡膳食的量就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