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種類 » 椎體夾心蛋糕樣改變常見哪些疾病
擴展閱讀
蛋糕口味備注什麼好呢 2025-08-30 11:52:32
榨汁機榨蛋糕是什麼意思 2025-08-30 11:38:11
酸奶蛋糕八寸的做法 2025-08-30 11:36:36

椎體夾心蛋糕樣改變常見哪些疾病

發布時間: 2022-01-08 07:38:23

㈠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4-7椎體見骨質增生改變,引起兩次激烈嘔吐,請問

臨床上治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方法很多,例如微創療法、頸椎牽引法、按摩療法、物理療法等等。
1、微創治療
激光針刀松解術:該治療技術最先是由歐洲興起的一種可視微創技術,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脊柱疾病,也是當前微創技術中最引人矚目的一種新興療法。這是一種不用開刀的無創技術,在治療由軟組織引起的粘連上有著顯著的療效,並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2、中葯外用治療 中葯外治法,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重要項目之一。
3、頸椎牽引治療
(1)增寬椎間隙、恢復頸推的穩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
(2)緩解肌肉痙攣,剝離、松解粘連組織,消除炎症、水腫。
(3)增大推間孔、椎間隙,牽開有皺褶或骨化的韌帶,使受壓的神經根、脊髓得以緩解,改善其血液供應,有助於神經組織功能的恢復。
(4)牽開迂曲的椎動脈,恢復頸椎與椎動脈長度的比例關系,保持推動脈通暢,維持正常腦血液供應,恢復正常腦組織功能。
4、按摩推拿按摩治療,是為了緩解頸椎病症狀的一種最常見方法,按摩治療頸椎病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整復錯縫等作用。
5、物理治療 應用天然或人工製造的聲、光、電、熱、磁等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物理療法,簡稱理療。
理療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具有其獨特的醫療價值,是治療頸椎曲度變直的一種輔助手段。頸椎病往往出現頑固的頸肩痛,電療、熱療都具有良好的緩解疼痛作用。
當頸椎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和脊髓時,可致炎症反應。應用超聲波、紅外線、電療、熱療等,可產生促進炎症消退,吸收水腫的作用。炎症反應日久可造成組織粘連,手術後的病人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療具有松解粘連,軟化瘢痕的作用。

㈡ 頸椎病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頸椎病會引起非常多的病症。例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就會造成頭暈 惡心嘔吐,迷糊,昏昏沉沉,全身無力,行走失穩,感覺路軟地不平,易摔倒,暈倒,昏厥,嚴重失眠,記憶力減退 暈倒等等症狀。頸椎1頸椎2錯位會造成眼睛疼痛,干澀,視力模糊,頭痛頭暈,太陽穴疼痛,額頭刺痛悶疼,有的能抽疼到鼻腔,胳膊無力,腫脹,耳鳴,突發性耳聾等等的原因。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一塊)肌肉拉傷會造成疼痛,頭皮麻木,頭憋脹,咪咪眼 眼睛睜不開,眼皮特別沉,憔悴,眩暈嘔吐等等症狀。每一節頸椎骨錯位產生的症狀既有共同症狀也有各不相同的症狀。總共約有一百多種症狀。全國頸椎病患者大約在1點5億到2億,還呈現不斷上升的局面。我國對頸椎病的研究和治療很不得力,現在的治療方法基本上是不正確的。仍然是採用按摩,垂直懸吊牽引,針灸,小針刀,各種理療,貼各種膏葯等等方法。給患者開一堆吃的葯,塗抹的葯和貼的葯。這些根本就不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而是加重頸椎病的好方法。除了騙人錢財沒有治療作用。因為治療頸椎病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方法。根本不需要吃葯打針。因為,現在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錯位的頸椎骨自動回復原位,也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自動回復原來的生理曲度。

㈢ 頸椎病會引起哪些疾病呢

頸椎病是一類復雜多變的疾病,一旦出現還可能誘發其他很多種類的疾病。可能會引起頸部肩背部的一些深筋膜以內的炎症,系腰背肌的筋膜炎。也可能引起肩部的肩周炎,可能引起大腦血供不足所導致的相關疾病,比如腦梗塞或高血壓等。還可能會引起心臟方面的疾病,如心率失常或心肌缺血。還能引起一些運動系統相關的疾病,比如關節炎。當我們發現自己有頸椎病的時候,要趁早去醫院診斷,然後好對症治療。還有一年頸部外傷,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我們長時間工作時,每半小時就要起身,活動一下我們的頭頸。空調不能對著脖子吹,要注意肩頸部的保暖。此外還要注意睡覺姿勢,以平躺最佳。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患頸椎病的幾率。

㈣ 提問:繼發性ST段改變與原發性ST段改變的鑒別,見於哪些疾病

如何上傳:您可以將檢查報告用數碼相機拍成照片,在發表回復的對話框下方點擊「上傳影像\化驗單照片」上傳。楊傑孚醫生 答 2011-05-17 07:35:56您好,ST段主要反映心臟的復極過程,最常見的病因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等,但在部分正常人中也會有這樣的改變,根據您提供的病史判斷,高血壓就可以引起類似的ST段改變,請問你還有其他症狀嗎,或做過其他檢查?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㈤ 產後常見疾病及問題的應對方法有哪些

產後出血隨著新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胎兒降生人問,給產婦及家人帶來了極大的歡喜,但是,在人們沉浸於幸福之中時,尚應警惕產後出血的發生。

醫學上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陰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過500毫升,稱為產後出血。引起產後出血的常見原因有:子宮收縮力差、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由於產後24小時產婦多數都在醫院留觀,同時產後出血又是醫護人員重點要觀察的指標,所以容易被發現並給予積極治療,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祖國醫學認為產後出血的原因有氣虛不能攝血、氣滯血淤等原因,一般情況下,產後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產婦應該採用西醫的方法進行救治,同時也可以結合飲食療法給予身體上的支持。

人參黃芪粥原料:人參15克,黃芪30克,粳米60克。

做法:將人參、黃芪加水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熬柏分鍾,將葯汁放入洗凈的粳米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人參、黃芪可益氣養血,健脾攝血,對產後氣虛所致的出血有一定療效。

桃仁粳米粥原料:桃仁30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

做法:將桃仁去皮尖,洗凈,粳米淘洗干凈後加水放入鍋中煮至米爛汁稠的時候,在粥中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化淤止血、養血益胃,對於血淤引起的產後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當歸肉桂粥原料:當歸20克,肉桂10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

做法:將當歸、肉桂加水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熬40分鍾,將葯汁放入洗凈的粳米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粥,在粥中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化淤止血、益氣養血,適用於產後寒凝、淤血所致的產後出血。

茜草豬蹄湯原料:茜草30克,豬蹄250克,大棗5枚。蔥、姜等作料少許。

做法:將豬蹄洗凈後切成塊放入鍋中,加入茜草、大棗及調味作料,加水先用大火將水煮開,然後用小火燉至肉爛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化淤止血,對於產後氣虛血弱、兼有淤血所致的出血者有較好的療效。

人參大棗紅糖湯原料:人參20克,大棗20枚,紅糖20克。做法:將人參、大棗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熬40分鍾,將紅糖放入葯汁中即可服用。功效:益氣健脾、和胃調胃.兼有化淤養血之功效,對於產後氣虛或氣虛兼有血淤所致的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三七燉雞蛋原料:雞蛋2個,三七粉3克,紅糖20克。

做法:在鍋中加入清水煮開,打入雞蛋,再把三七粉放入,煮至雞蛋凝固,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化淤止血、養血活血,對於淤血內停所致的產後出血有較好的療效。對於可能出現產後出血的人,如:多次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產婦、高齡的初產婦以及曾經接受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的產婦、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或發育畸形的產婦、妊娠合並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的產婦應在產後特別注意產後出血的發生,以便及時、盡早地進行處理。

此外,產後早期哺乳可以刺激子宮的收縮,減少陰道的出血量。

產後貧血由於分娩時出血,加上分娩猶如馬拉松一樣耗力,所以產婦在產後會有貧血、頭昏眼花的症狀,有的產婦在懷孕期貧血沒有得到改善,分娩後進一步惡化,還有一些產婦出觀遲緩性出血或子宮頸管裂傷等情況時,都容易導致產後貧血。

產後貧血府隋較輕者除面色蒼白外,無其他明顯症狀;病情較重者,則可出現面黃、水腫、全身乏力、頭暈、心悸、食慾減退、呼吸急促等症狀,因此要及時調治。

下面介紹一些補血的湯、粥。簡單易做.且對產婦身體大有益處。

當歸生薑羊肉湯原料:當歸20克,生薑15克,羊肉250克,山葯30克。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片,當歸用紗布包好,同山葯、薑片一起放人沙鍋內,加水適量共燉成湯,羊肉熟爛後放調味品,飲湯食肉,每日1次。連用10~15天。

功效:益氣養血。

枸杞豬骨湯原料:生豬骨500克,枸杞子30克,黑豆50克,大棗20枚。

做法:加水適量一同煮至熟爛,調味後飲湯食枸杞子、紅棗、黑豆。每天1次,連用15~20天。

功效:益氣補血。

歸參鱔魚湯原料:當歸20克,黨參30克,鱔魚500克。

做法:先將鱔魚去頭尾、內臟,當歸、黨參用紗布包好,共放鍋內加水適量,再加料酒、姜、蔥、鹽,一同燉煮至鱔魚熟。吃魚喝湯,1天內用完。連用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益氣補血。

二膠粳米粥原料:阿膠、鹿角膠各2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煮粳米、枸杞子為粥後,加入阿膠、鹿角膠使其溶化,再煮二三沸,以粥代食,可加糖調味。每日1次,連用10~15天。

功效:補血養血。

羊肝棗米粥原料:羊肝100克,紅棗20枚,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新鮮羊肝切成條狀,放入鍋內加油微炒,投入枸杞子、紅棗、粳米同煮成粥,以蔥、姜、鹽調味,代早餐食。連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補血養血。

歸芪蒸雞原料:當歸30克,黃芪100克,母雞1隻。食鹽等調味品少許。

做法:先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頭足,將當歸、黃芪洗凈後放於雞腹內,加水清蒸至雞肉熟爛,加適量調料,分2天內食完,可連食5隻雞即可。

功效:氣血雙補,對婦女產後貧血頭暈療效較好。

歸參乳鴿原料:當歸、熟地各18克,黨參、炒白術各15克,川芎5克,乳鴿1隻,薑片若干,米酒適量,鹽少許。做法:將葯材稍沖洗,加水9杯用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煮至湯汁剩約3杯時,去渣葯湯備用。乳鴿去內臟洗凈。入水煮5分鍾後,取出洗凈備用。鍋內入乳鴿,加薑片、酒及葯湯,入鍋蒸至肉熟爛(約2小時),撈去薑片,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氣血雙補,對婦女產後貧血頭暈、身痛、手腳麻木效果良好。

瘦肉阿膠湯原料:豬瘦肉100克,阿膠10克做法:先將豬肉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熟爛;加入阿膠燉化,調味後吃肉喝湯;隔天1次,連服20天。

功效:益氣補血。

產褥期感染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由於受病原體感染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的炎性變化,發病率為1%~7%,是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目前認為孕期及產褥期的陰道內的生態極其復雜,有大量需氧菌、厭氧菌、真菌及其衣原體、支原體等寄生,其中以厭氧菌占優勢。許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的環境下也可以致病。

產褥期感染的來源有兩種,一是自身感染,正常孕婦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體,當出現感染誘因時可致病;二是外來感染,由於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種手術器械等接觸患者後造成感染。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來源於孕婦的自身感染更重要。因孕婦生殖道病原體不僅可以導致產褥感染,而且可以通過胎盤、羊水等問接感染胎兒。

感染主要取決於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及身體的防禦能力。任何削弱產婦生殖道和全身防禦能力的因素均有利於病原體的入侵與繁殖,例如產後貧血、營養不良、慢性疾病、臨近預產期性交、胎膜早破(羊水中溶菌酶有殺菌作用,當羊水流失後殺菌作用減弱)、羊膜腔感染、各種產科手術操作、產道損傷、產前產後出血、官腔填紗、產道異物、產程延長、胎盤殘留等,均可成為產褥感染的誘因。輕者炎症局限在生殖道局部,重者引起膿毒血症、敗血症,危及產婦生命。

產褥感染的臨床表現為:外陰裂傷或會陰切口局部紅腫、疼痛,可見縫線孔流出膿液,有時自行裂開,體溫一般不超過38℃。陰道灼熱疼痛,白帶量多,呈膿性。或者惡露不斷,有臭味。如果炎症加重,會有下腹疼痛的症狀,常常會伴有發熱,嚴重的可達40℃,並伴有寒戰等全身症狀。如炎症進一步擴散,細菌或毒素可進入血液循環造成敗血症。全身症狀更為嚴重,出現高熱、惡寒、體溫達40℃以上,並可有神志不清,譫語及昏迷等,如果搶救不及時,將危及生命。

產婦如果出現上述產褥感染的症狀應該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能在家裡自行服葯,以防止因為治療不力而使症狀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有些因素導致的產褥感染是可以預防的,產婦應該特別注意:在妊娠晚期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孕晚期盡量避免盆浴與性交;注意孕期營養與保健,充分休息,並適當對慢性疾病如扁桃體炎、牙周炎等進行治療;產褥期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尤其是有胎膜早破、產程延長、手術產及產後出血病史的產婦更要注意;產後要加強營養,以增強身體的抗病力,這也是預防產褥熱的重要措施。

產後抑鬱症年輕的母親們都希望自己在月子里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寶寶活潑可愛。然而實際生活中有些母親在產後幾天情緒低落、鬱郁寡歡,甚至產生精神障礙。這種情況被稱之為產後抑鬱症。

女性產後為什麼會患抑鬱症呢?目前醫學界對真正的發病原因還不太清楚,只是認為這與女性的生理心理特點、外部環境、個人及家庭因素有關。

(1)生理方面主要與神經內分泌的變化有關,是指由於分娩所造成的身體內激素突然改變,對母親情緒產生的影響。產婦分娩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水平升高,另外甲狀腺激素水平也會降低,使產婦的各種生理機能處於遲滯狀態,從而出現思維遲鈍、軀體倦怠、情緒低落等表現,此外女性的生理特徵也為產後抑鬱製造了更多的條件,懷孕、分娩及長期哺乳和養育孩子在產婦心理上會產生更多的應激反應,使得女性的應激次數增多,心理波動變大,較長期的情緒波動必然導致抑鬱。

(2)從心理因素來講,性格脆弱的人容易息產後抑鬱症,她們對懷孕以及未來如何撫養孩子感到了空前的壓力和緊張,因而容易誘發抑鬱,也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應。除此之外,剖宮產對產婦心理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剖宮產的產婦不但要照顧嬰兒還要照顧自己的手術切口,睡眠往往會出現問題,而且手術疤痕對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手術本身對產婦也是一種較強的刺激,分娩後照顧新生兒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疲倦,最終引起產後抑鬱症。有學者發現,懷孕期問孕婦出現明顯焦慮和抑鬱是產後抑鬱症最顯著的徵兆,因為焦慮抑鬱狀態下孕婦對分娩伴隨的壓力不能很好地應對,從而產生無能、無助、無望等不良情緒,進而加重原有的抑鬱症狀。初產產婦,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很難體會到分娩的喜悅,往往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孩子的降生,因為她要面臨角色的改變,要承擔母親的責任,會減少社會交往活動,減少工作學習的時問和精力,會增加對體形改變、容顏改變及性吸引力減少的擔心等,這些都會使產婦缺少安全感,進而感覺到威脅。

(3)家庭環境也容易誘發女性的抑鬱。例如,家庭缺乏溫暖。夫妻關系不好,婆媳不和等。此外,生男生女及平時與家人就有較多沖突也是一個原因。

(4)職業女性也是高發因素。一些女性不僅在家中肩負著繁重的家務,在單位中也居於重要崗位。從孕期開始直到哺乳期養育孩子,一些事業型的女性感到極大的委屈和壓力,自然而然產生心理障礙,抑鬱也就隨之而來。加之生活方式突然改變,尤其是那些分娩前具有很好的工作崗位的產婦,產後可能會有前途幻滅的感覺,這些都可能誘發產後抑鬱症。

(5)產後孩子的撫養方式也對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有一定的影響。照顧嬰兒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勞動,會使人身心憔悴。如果沒有別人協助,完全由母乳自己喂養,產婦是非常辛苦的。正常情況下,5周大的嬰兒每天24小時應哺乳4~10次,每次持續5~30分鍾。而且,這時候嬰兒每天平均哭鬧90分鍾,有的多達300分鍾。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母親照顧。與此同時,母親可能還要洗尿布、給嬰兒洗澡、做家務等,過度勞累會增加產後抑鬱症的發病危險。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在產後2周內突然出現的以抑鬱發作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該病的患病率高達10%~15%。產後抑鬱症持續時問長短一直沒有定論。一般認為從3周到3個月,個別情況可持續14個月甚至更長時問。研究表明,持續時問和嚴重程度有關。表現為產後情緒低落、焦慮不安、反應遲鈍,並伴有失眠、食慾減退、月經不調等,產婦對生活中的一些很平常的事都會覺得受不了,悲傷流淚,無心打扮,不思飲食,甚至連孩子也不想照顧。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母親患產後抑鬱症可能會對嬰兒造成不良的影響。產後抑鬱症可造成母嬰連接障礙。母嬰連接是指母親和嬰兒問的情緒紐帶,它取決於一些因素,包括母嬰問軀體接觸、嬰兒的行為和母親的情緒反應性。這種情感障礙往往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研究表明,母嬰連接不良時母親可能拒絕照管嬰兒,不願抱嬰兒或不能給嬰兒有效的餵食及觀察嬰兒溫暖與否;不注意嬰兒的反應,嬰兒的啼哭或難喂不能喚起母親注意;由於母親的不正常撫摸,嬰兒有時變得難以管理;母親與嬰兒相處不融洽,母親往往手臂伸直抱孩子,不目擊嬰兒,忽視嬰兒的交往信號,把嬰兒的微笑或咯咯笑視為換氣而不認為是社會交往的表示;厭惡孩子或害怕接觸孩子,甚至出現一些妄想,如認為嬰兒是新的救世主(誇大妄想),孩子生病或死亡(疾病妄想),孩子的形狀、大小、色澤改變(體象改變)或孩子變為野獸或邪惡(變獸妄想)等,可能妨礙嬰兒的正常發育生長。據報道,孩子多動症即與嬰兒時期的母嬰連接不良有關。

患了產後抑鬱症怎麼辦呢?對產後抑鬱症,社會、家庭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視,產前要盡量做好身體、心理、物質三方面充分的准備,幫助產婦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如何讓產婦走出產後抑鬱症的陰影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身體上:許多產後抑鬱症是由於產婦體力不支、能力不夠、奶水不足、睡眠紊亂等身體上的因素造成的,使原本身體不佳的產婦落下一身毛病,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准媽媽要注意孕期的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素質,特別是許多常坐辦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參加一些適宜的有氧運動,使心肺功能得到鍛煉,使身體能夠在產後盡早恢復健康,適應繁忙的母親角色。

心理上:分娩前產婦要學習掌握一些育兒知識,這樣在孩子出生後才不會手忙腳亂。可以在產前通過讀書、聽講座、觀摩等學習餵奶及為嬰兒洗澡的方法,掌握正確抱孩子的姿勢。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兒童常見病的醫學知識,對一些意外情況要有思想准備。

物質上:產婦應提前幾個月為小寶寶的降生准備好所需的費用和衣服、被褥、尿褲等,並要為母子准備好房問。房問要有充足的陽光,但不宜直射嬰兒及母親,可用窗紗遮擋。每天要開窗通風,換走室內污濁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即使是冬天也應如此。

家庭氣氛:家人不能對生男生女抱怨、指責,無論是生男生女都是自己的骨肉,要愉快地接受孩子和產婦,給產婦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另外,提倡母乳喂養本身是件好事,但不要拚命催產婦吃「能發奶」的食物,好像產婦只是喂養嬰兒的工具,也會使產婦的身心受到某種傷害。

丈夫的配合:月子里,丈夫最好能陪伴在產婦身邊,協助產婦護理嬰兒,如幫助產婦給嬰兒洗澡、換尿布等。有些丈夫怕孩子哭影響自己的睡眠,夜裡就獨自到其他房問睡,這樣會使孕婦覺得委屈,導致抑鬱症狀加重。丈夫要多陪伴產婦並應諒解妻子產褥期的情緒異常,避免爭吵,如果出差在外地,一定要趕回來照顧妻兒。丈夫多與嬰兒接觸,還會使父子之問感情得到進一步培養。

產婦的自我調節:產婦要認識到產後心理的特點,盡量避免悲觀情緒的產生。對生男生女正確對待。平時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疲勞。閑暇時可聽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或看一些圖文並茂的雜志,或讀一些幽默故事來調節身心。產婦要樹立克服生活困難的信心,要盡量培養適應新的生活狀態的能力。

如果母親發現自己無法排除抑鬱症,而抑鬱感已嚴重得再也無法好好照顧自己和嬰兒,可以去醫院請醫生解決。醫生會給母親用抗抑鬱的葯物,如果這種治療無明顯效果,醫生會建議病人住院治療。

產婦可以通過以下一些小方法使自己保掙喻快的心情。

(1)出去散步。每天選擇一條不同的路線,找一些安靜的街心公園與丈夫一起去散步,但要注意隨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

(2)讓自己變得活躍起來。可以拜訪老朋友、看電影、健身、和老公一起赴約會等。

(3)每天都讓鏡子里的自己更美麗。早上化個淡妝,讓自己神采奕奕。

(4)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可以第二天睡個午覺,保證精力充沛。

(5)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少食多餐,合理搭配營養。

(6)「隨心所欲」,不要勉強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心情不好的時候,強迫自己分散注意力,想一些高興的事情。

(7)勇於尋求和接受幫助,告訴家人你的困惑和煩惱,及時溝通。讓他們了解你需要什麼,不要把事情都隱藏在心裡,讓別人猜你的心思是很愚蠢的做法。

(8)適當的鍛煉會讓你的心情愉快,也會讓你遠離疾病,更快地恢復美麗的體形。

產後便秘有的產婦在產後出現排便困難,大便干結,甚至誘發痔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由於妊娠晚期子宮增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脹的子宮脹松,甚至部分肌纖維斷裂,使產後腹肌和盆底肌肉鬆弛,收縮無力,腹壓減弱,加之產婦體質虛弱,不能依靠腹壓來協助排便,解大便自然發生困難。

(2)產婦在產後幾天內多卧床休息,活動減少,從而影響胃腸蠕動,導致排便困難。

(3)產婦在產後的最初幾天內飲食單調,往往缺乏纖維素食物,尤其膳食纖維的含量減少,這就減少了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腸蠕動減弱,影響排便。

產後便秘是可以預防的。產婦在分娩後.一是應適當地活動,不能長時問卧床。產後頭兩天應勤翻身,吃飯時應坐起來。兩天後應下床活動。二是在飲食上,要多喝湯、多飲水。每日進餐應適當配一定比例的雜糧,做到粗、細糧搭配,力求主食多樣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時,還要吃一些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三是平時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為不良情緒可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腸胃蠕動減慢。

如果已經患有便秘,可取黑芝麻、核桃仁、蜂蜜各60克,先將芝麻、核桃仁搗碎,磨成糊,煮熟後沖入蜂蜜,分2次1日內服完,這個方法能潤滑腸道,通利大便;此外還可以用緩瀉劑如麻仁潤腸丸,或用開塞露等葯物通便。

祖國醫學認為產婦便秘的原因是分娩之後體內氣血驟虧、陰虛火旺,以致津液枯少、腸道失潤所致。屬腸燥便秘,可以輔以以下的食療方法配合治療。

杏仁粥原料:杏仁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杏仁洗凈、去皮,用干凈紗布包裹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入杏仁及清水同煮,待米爛汁黏後即可取出杏仁,將粥放置一會兒,待稍涼後服用。

功效:益氣養血,通便,適於產後津虧便秘者。

大麻仁粥原料:大麻仁10克,粳米200克,白糖30克。

做法:將大麻仁洗凈,用干凈紗布包裹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入大麻仁及清水同煮,待米爛汁黏後即可取出大麻仁,將粥放置一會兒,待稍涼後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對於產後便秘效果較好。

松子仁粥原料:松子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松子仁打破,取其中潔白的物質,研磨如膏狀,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入松子膏及清水同煮,待米爛汁黏後即可食用。

功效:潤腸增液,滑腸通便,適用於產後便秘。

柏子仁粥原料:柏子仁15克,粳米60克,蜂蜜30克。

做法:將柏子仁洗干凈,瀝干。搗爛。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入柏子仁及清水同煮,待米爛汁黏後放入蜂蜜,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潤腸增津,通便,適用於產後腸中津枯所致的便秘。

首烏粥原料:首烏30克,粳米60克。

做法:將首烏洗干凈後切成片狀,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入首烏及清水同煮,待米爛汁黏後即可食用。

功效:生津養血,潤腸滑便,對治療津血虧虛、產後便秘有一定的療效。

紫蘇麻仁粥原料:紫蘇子20克,麻仁20克,粳米200克,白糖200克。

做法:將紫蘇子、麻仁砸爛後加水浸泡,取汁放入鍋中,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潤腸通便,益氣健胃,對產後便秘效果較好。

海參豬腸木耳湯原料:海參200克,豬大腸200克,木耳50克。

做法:將海參、木耳分別用水泡好,海參去腸肚後切成條,木耳洗凈後切成條,豬大腸洗凈切10厘米長的段3物共煮湯。先將大腸煮至5成熟後加入海參及調味品,煮至大腸、海參都酥爛後加入木耳,待木耳煮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養陰清火、益腸通便。適於產後陰血虛弱、虛火內灼、大便燥結者食用。

香蜜茶原料:香油35毫升,蜂蜜65克。

做法:將香油、蜂蜜混勻後加沸水沖調後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增液潤腸、滑腸通便,對於產後腸道津枯便秘者有一定療效。

產後脫發作為女人,懷孕生子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也會在生理上產生很大的變化。在懷孕期問由於體內激素的改變,有些准媽媽的頭發會變得較為烏黑、茂密。然而,在分娩之後2~6個月內,原本一頭烏黑飄逸的秀發竟會變得干澀、枯黃、沒有絲毫神采,並有不同程度的脫發,醫學上稱之為「分娩後脫發」。據統計,有35%~4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脫發。

看著滿頭秀發大塊脫落,很多產婦非常擔心。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產後脫發的原因是因為頭發和身體的其他組織一樣,也要進行新陳代謝。正常情況下人每天大約會掉50~100根頭發,卷發脫落得會更快,每天掉200根以內也算正常。正常人的頭發每隔5年就要全部更換一次,只是在平時由於頭發的更新是分期分批地進行的,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婦女頭發更新的速度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水平高時,頭發更新速度會變慢;反之,當雌激素水平降低時,頭發的更新速度會加快。在妊娠期問,腦垂體會出現生理性肥大,受其影響,婦女分泌的雌激素也比平時多。這樣一來,頭發的壽命就延長了,脫發的速度也就變慢了,大量的頭發「超期服役」。分娩之後,體內雌激素水平恢復正常,那些「超期服役」的頭發便會紛紛「退役」,於是就出現了產後脫發。

此外產後脫發還與精神因素相關。有的婦女「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一心希望生男孩,一旦生了女孩,便情緒低落,鬱郁寡歡。同時在有的地方生女孩的婦女經常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理解,受到家庭的冷落。產婦受到這些不良的精神刺激,大腦皮層功能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控制頭發血管的神經亦失調,使頭皮供血少,以致毛發營養不良而脫落。

有些婦女在懷孕期問飲食單調,不能滿足母體和胎兒的營養需求。產後哺乳期又挑食、偏食,造成營養不良,頭發也容易折斷、脫落。

怎樣才能預防或減少產後脫發呢?第一,婦女在孕期和哺乳期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隋緒的出現。婦女在產前產後容易精神緊張,在養育小寶寶的過程中,產婦常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容易過度疲勞,還會擔心寶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心情不能放鬆,導致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頭皮血液供應不暢,頭發營養不良,也是造成脫發的原因之一。心情舒暢,沒有焦慮、恐懼等情緒,不僅對頭發有益,還可美容,做個容光煥發的媽媽。

第二,注意平衡膳食,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及時補充蛋白質。頭發的成分中98%是蛋白質,蛋白質對保證頭發的營養和新生有重要作用。所以,產後在飲食方面,除應注意均衡攝取外,還應該多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魚、瘦肉、紫米等。肉骨頭湯不僅味道鮮美,還是健發妙葯,具有減緩毛發老化的功效。日常休閑小食品——葵花子、黑芝麻、核桃均為養發佳品。同時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可防止頭發脫落、干澀。同時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海產品、豆類、蛋類等,以滿足身體和頭發對營養的需要。

第三,適度清洗頭發。健康的毛發的前提就是清潔。頭發根部的毛囊皮脂腺持續不斷地活動,每天分泌的油脂容易粘附環境中的灰塵,容易增加毛發梳理時的摩擦力,造成頭發表面的毛小皮翻翹,頭發就會變得暗淡、乾燥

㈥ 腰椎序列可是,胸椎 椎體9/10相鄰緣示骨質密度增高改變。意見是考慮胸椎受壓改變,誰懂這個

胸椎腰椎骨質增生怎麼治?
胸椎腰椎骨質增生是現在大家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一直深深困擾中老年人的老頑疾,不僅一直折磨著老年人,也使他們的子女操碎了心。子欲養而親不待,每一位孝順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能遠離胸椎腰椎骨質增生的折磨。胸椎腰椎骨質增生怎麼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1.骨質增生的原因
2.胸椎腰椎骨質增生怎麼治
3.骨質增生吃什麼好
4.骨質增生的危害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5.怎麼自我診斷骨質增生
1骨質增生的原因

1、風濕、類風濕疾病到晚期可引起骨質增生。

2、腫瘤性骨質增生:部分骨腫瘤有明顯的骨質增生現象,如骨母細胞、成骨肉瘤等腫瘤。

3、慢性炎性骨質增生: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以及部分骨骼感染性疾病常有骨質增生的表現,這是因為炎症會刺激骨組織異常增生。

4、外傷性骨質增生:比如骨折後,骨折斷端的血腫機化以及骨膜都可能引起骨質增生。骨折癒合出現的骨痂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骨質增生現象。

5、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包括骨骼退行性改變引起的骨性關節炎,頸椎、腰椎不穩定引起的小關節增生、椎管狹窄等,另外跟骨上的骨刺等都會引起骨質增生。

6、因工作的性質和特點,造成某些關節部位長期、大量地超負荷活動,也極易引發該關節部位的骨質增生。如長期伏案工作的文字工作者、電腦工作者等患頸椎骨質增生、手指關節骨質增生和手腕關節骨質增生的比例較高,患者年齡也較年輕。

2胸椎腰椎骨質增生怎麼治

1、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葯用凡士林少許。將葯末加山西老陳醋調成糊狀,然後混入少許葯用凡士林調勻。隨即將配好的葯膏塗抹在患者增生部位,塗好後蓋上1層塑料紙再貼上紗布,用寬膠布將紗布四周固封。2天換葯1次,10次為1療程。

2、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頸椎增生加葛根12克;胸椎增生加狗脊12克;腰椎增生加杜仲、懷牛膝各12克(亦適用於膝關節以下關節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顯可逐漸將其增至60克。若腹瀉,可加炒白術15克、茯苓12克, 水煎服,1日1劑。

3、用花蛇(銀環蛇)4條,威靈仙72克,當歸、土元、血竭、透骨草、防風各36克,共研細末,過篩。日服2次,每次3克,開水送服。

4、取活蚯蚓數條加白糖適量,使其化為粘液,塗抹患處,覆以干凈白紙,紙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熱至適量溫度,反復加熱,直至粘液燙干為止。每天2次。此方治療骨質增生療效較佳。

5、用雞腳250克,桑枝15克,洗凈同煲湯(用水量以一次食用量為宜)。1小時左右即可,吃雞腳喝湯。食用幾次後,腳跟不痛,即可以著地行走。

3骨質增生吃什麼好

1、山葯炒魚片:

原料:鮮魚片、青蘿卜各600 g,鮮山葯300 g,蔥絲、澱粉各10 g,姜絲6 g,做法:山葯去皮,洗干凈,切成細末;魚肉片放在碗中,加適量澱粉、精鹽,打入雞蛋,拌勻,腌約20分鍾,投入熱油中炸熟。鍋中留油少許,燒熱後加入蔥絲、姜絲拌炒片刻,加水適量燒開,加入山葯末、炸熟的魚片、青蘿卜絲、精鹽,用文火燉約20分鍾,加味精調味,即可上磔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適用於腰椎骨質增生,屬虛型,腰膝酸軟無力,耳鳴眼花,不能久坐者。

2、芡實紅棗烏頭魚湯:

原料:芡實45 g,大棗(紅棗)10枚,生薑末5 g,烏頭魚1條,蔥、黃酒、精鹽少許。

做法:將烏頭魚去鱗、鰓、內臟,用清水洗干凈,將黃酒抹於魚身,同薑末一起放進油鍋,煎至魚身兩面呈嫩黃用。把大棗去核,與芡實一起用清水洗干凈。將炒鍋洗干凈,置於火上,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煲至水沸,然後放入魚、大棗、芡實,鍋加蓋,改用文火繼續煲4小時,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服用。

功效:補腎補血益精。適用於腰椎骨質增生,屬腎虛者,腰膝酸軟無力,氣短少言,耳鳴失眠。

㈦ 請問,有哪些疾病可疑引起縱隔淋巴結的腫大啊!//最好詳細一點 急~~~~~~~ 謝謝

脊椎病治療方法:

1。頸椎病患者睡的床:
從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角度來看,選擇什麼樣的床鋪與選擇枕頭一樣,對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有幫助的。
(1)棕綳床透氣性好、柔軟、富有彈性,比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使用。但要注意的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編織的棕繩逐漸鬆弛,它的彈性就逐漸減弱,而不適合頸椎病患者。因此,使用棕綳床間隔3—5年後就應更換棕繩,以增強彈性。
(2)席夢思床墊這樣的床墊放在床板上,可起到維持人體生理曲線的作用。因此,也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但價錢略貴些。
(3)火炕是我國北方寒冷地區農村常用的床鋪。炕加溫後,不僅可以抗寒,而且可達到有類似於熱療的效果,對痙攣與疼痛的肌肉、關節起到放鬆和緩解的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頸椎病症狀。
(4)木板床使用較多,可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若被褥鋪墊松軟合適,也有利於頸椎病患者,並且較為經濟實惠。

二: 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從醫學角度講,枕頭高度以8~10厘米為佳,最高不要超過15厘米,與肩同寬即可,不能呈斜坡形,側卧時頭不發生側屈,粗略的標準是,仰卧枕高約一拳(根據各人自己的拳手),側卧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其次,對枕蕊內容物選擇也很重要,常用的有:①蕎麥皮: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但價格較高。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一般講,枕頭高以8~15cm為宜,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
頸椎枕亦可起預防或治療作用。

三: 頸椎病患者的睡姿: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經過治療病情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單憑治療還是不夠的。頸椎病人要做好自身的保養。伏案工作的人,頭頸不要長時間地扭向一側,要汁意休息,讓頸背肌肉放鬆。許多人睡覺喜歡側卧伏卧,整夜的頭向一側歪著,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它使頸背部肌肉,頸椎韌帶處於扭曲狀態。
長期如此,會造成年輕人經常落枕,但較易恢復;而這些人到了中年,就會發生頸椎病。所以,睡覺時要注意枕頭柔、輕,以平卧為主,側卧要注意翻身,絕對不允許歪著頭伏卧。

頸椎病如何保養
1、注意改善不良的睡眠習慣:正常人仰卧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卧與肩等高、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與個人拳頭等高為好。頸椎病患者與正常人大致相同,椎體後緣增生明顯者,枕頭可相應偏高些;黃韌帶肥厚、鈣化者應偏低些。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常用穀皮、芥麥皮、綠豆殼草屑等充填,而海綿、棉絮、木棉等均不適應。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
2、固定姿勢工作習慣的改善:對於低頭工作或頭頸部固定在一姿勢下工作的人,首先要使案台與坐椅高度相稱,適於自身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屈頸桌台可適當高些,勿過低,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為有利。除改善工作條件外,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方面是應有工間操,包括頸椎保健操。在長時間工作中,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回環運動。以改善頸肌疲勞,恢復最佳應力狀態。另外每日早晚堅持必要的鍛煉可達到預防及治療頸椎病的作用。對於專業化程度高的工作,適當改變工種,或定期輪換工作,對預防頸椎病均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從事低頭工作的人易患頸椎病,但若長時間地保持挺胸、抬頭、收頜。可使頸部肌肉緊張,頸椎曲度變直,也可以產生頸椎病。即所謂「軍人頸」。所以,在聽報告或坐位狀態,我們應注意放鬆頸部肌肉,保持頸椎自然狀態。對於長期服役的軍人,更應注意。
3、注意感染的影響: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因為這類炎症一旦經淋巴系統向頸部及關節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因此,防止各種上呼吸道炎症,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頸椎病的措施之一。

頸椎病患者飲食調理應遵循什原則?
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 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對症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另外,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總之,對症進食,就能有利於頸椎病患者的康復。

頸椎病的按摩與推拿療法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是用於在病人身體表面加壓,並向多個方向移動,以放鬆局部由淺到深層的各種組織(主要是肌肉及韌帶),使血流加快,從而達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和改善代謝的目的。推拿療法還可對相鄰部位的關節產生作用,亦有利於改善肢體功能。
按摩和推拿療法都可以在家裡或辦公室中進行,前者較簡單,讓家人或同事幫忙就可以了,而推拿療法由於手法較重,且涉及關節活動,應該讓懂點醫道的朋友幫忙,不可隨意操作。
按摩手法輕柔,適用於各型診斷明確、不伴有其他疾患的頸椎病及術後的病人。雖無特效,但局部肌肉感覺舒服,因此,有肩頸部症狀的病人不妨試試。
各種按摩手法要求雖不統一,但大致相似,操作時盡可能在溫度適中、通風較好的場所進行,如能在溫水浴後操作更為理想。操作中及操作後局部避免受涼,冬天注意保溫。
推拿手法操作較按摩為重,將病人的頸、肩、胸及背部肌肉作較大幅度的被動運動。因此,適用於以神經根症狀為主者;脊髓受壓為主者不要選用,可能加重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推拿的部位大多選擇椎旁壓痛點處或枕後的風池穴,或是其他壓痛明顯的部位。操作手法開始應輕柔,可逐漸加重對局部肌肉或肌肉附著點處的按揉,以病人能忍受為原則。同時將病人上肢作相應幅度的活動(被動式),以達到使肩背部肌肉鬆弛、氣血運行的作用。但中老年婦女及高齡者,因其骨髓疏鬆,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一般情況下不要選用。

頸椎病的牽引
每天牽引幾次才合適 頸椎牽引的時間視病人的症狀嚴重程度和牽引效果來決定,若牽引方法正確,而牽引效果不好,甚至牽引時有諸多不適,則乾脆放棄牽引。
從理論上講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行卧位持續牽引,除了吃飯及大小便外,24小時連續牽引效果最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白天牽引,晚上停用,因為過度牽引反而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對於那些症狀尚能耐受,又不能放棄工作者,可利用上班的休息時間和在家行間斷牽引,每天2-3次,每次半小時到1小時。
頸椎牽引貴在堅持,方法簡便易行,由於神經根的水腫消退大約需2周以上,一般要堅持2-3周才能有肯定的效果。
過度牽引有什麼危害?過度牽引指由於牽引重量過大或牽引持續時間過長,頸肌鬆弛,重量相對過重,從而引起頸部損傷,產生一系列不適。輕者引起頸部軟組織包括肌肉、韌帶。關節囊及椎間盤等的損傷,重者引起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的牽拉刺激,導致頸椎病加重,嚴重者可出現截癱。
因此,必須掌握好牽引的度,才能既達到治療效果,又不致造成不良後果。
參考資料:http://lifenous.com/health/2006-4-20/4911.html

㈧ 龍魚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龍魚(詳情介紹)

五、趴缸

成因:龍魚趴缸主要原因就是龍魚情緒緊迫,多為受驚嚇所致。

解決辦法:關燈靜養半個月,靜養期間頭三天不要投喂任何食物,三天後正常投喂,靜養期間始終保證不要開啟缸中的任何燈,當然,龍缸所處的客廳,卧室的燈光因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可以正常開啟,但路過龍缸跟前,需要放輕自己的動作幅度以免再次驚嚇到龍魚,另外,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為了省電,只開魚缸燈,而客廳卧室的燈卻不打開,此時如果人一走動,龍看不清楚移動物體是主人,很容易誤認為是獵食者而慌忙逃竄,這樣不但會讓龍從此以後易受驚嚇,而且會讓龍在逃竄的過程中猛烈撞擊缸壁而造成嚴重的物理傷害

六、水霉病

成因:水質過老(長期不換水)或由於過濾系統長期不清洗(濾材長期不清洗,光換水對改善水質作用也不大),龍魚由於有創傷或自身抵抗力不足,導致創面或體表受水黴菌侵襲,在創面或體表附著著一層類似棉絮狀的菌絲,此病一年四季均會爆發。

解決辦法:水黴菌最害怕鹽類,所以通常下鹽就可以殺滅水黴菌,但為了讓效果來的更快而有效,通常我們會進行三步走,即換水,升溫,下鹽(為了發揮最大效果,三步走順序不要打亂),下鹽劑量比例,通常一米的缸需要使用半斤鹽。

七、燒尾

成因:水質過老,雜菌含量過高導致,其表現為龍魚尾部邊緣發白(青龍尾部邊緣發白屬於此品種正常的自然表現,不屬於此范疇)

解決辦法:如果過濾系統中濾綿過久沒清洗,先清洗過濾面,消除此污染源後,一星期後,每天換1/3水,連續換3天。

八、蝕鱗

成因:同燒尾,另外一種蝕鱗往往被人忽視,就是龍魚過胖,導致鱗片迅速被拉伸而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給形成蝕鱗現象。

解決辦法:將已經被侵蝕的鱗片拔除,其他同燒尾的解決辦法一樣,如果是過胖導致的蝕鱗,還需要減少投喂量,放緩龍魚生長的速度,降低龍魚脂肪來解決。

其實,在飼養龍魚的過程中,對於保持龍魚水質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就是龍魚不宜喂的太飽,過多的飼料只會增添龍魚的身體負擔,不利於龍魚的健康。

㈨ 常見的由蛋白質構象變化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這個問題太復雜,好多疾病都是蛋白質構象發生變化引起的骨代謝,結締組織結構,很多激素,還有很多酶,血液,細胞,等,只要構象變化,功能就異常,在生化書上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關系裡有,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