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蛋白尿,很多人都要想到腎功能。許多人認為蛋白尿的發生表明腎臟有問題。因此,當他們發現尿液中有蛋白尿時,他們會驚慌失措,懷疑自己的腎臟出了什麼問題。但實際上,蛋白質的發生不一定是腎臟問題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原因引起的。
有哪些症狀提示蛋白尿?
第一,排尿有泡沫月經,持續時間長。一般只要有蛋白尿,小便時就會有泡沫,泡沫不易消失。
第二,有水腫、疲勞等症狀。如果蛋白尿是由於腎臟損傷引起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疲勞和血壓升高等不適。同時身體的抵抗力也會變差,不能掉以輕心。
日常生活中肉眼能判斷的症狀只有以上兩種。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有時間或者定期去醫院檢查。一旦體內出現蛋白尿,一定要注意,不要掉以輕心。
Ⅱ 尿蛋白過高,會引起什麼疾病
病情分析:一般尿蛋白出現說明腎功能受損或者小分子蛋白超過腎臟重吸收能力,臨床可依據尿蛋白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 意見建議:尿蛋白高一般是種疾病的一個症狀,這時應積極尋找病因,積極治療,關鍵在於治療引起蛋白尿的「本」。
Ⅲ 尿蛋白過高有什麼後果
尿蛋白即尿中含有蛋白,尿蛋白過高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正常尿液中蛋白很少,常規檢測定性為陰性,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蛋白質由尿中丟失能被檢測出,則稱為「蛋白尿」。常見原因:
3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正常的范圍。
Ⅳ 尿液蛋白質高 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據了解,尿液蛋白質高是尿檢中的一種常見的檢查結果。但是,往往有很多的患者卻忽視了尿液蛋白質高給患者帶來的嚴重傷害。單純的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僅僅是自己損失了少量蛋白質,無關緊要。專家表示,一旦尿檢中出現尿蛋白,則說明患者的腎臟出現了問題。那麼,究竟尿液蛋白質高帶來的危害有哪些?下面來了解一下。 尿液蛋白質高的危害 首先,大量蛋白尿使腎小管重吸收蛋白質增加,促進氨的生成增加,而腎組織中氨的生成在進行性間質病變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這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其次,尿蛋白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進入腎衰竭後,將有大量的血漿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沉積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系膜細胞增殖和系膜基質生成增加,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 再次,尿蛋白可損害腎小管間質,正常腎小球濾過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質被接近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在溶酶體內進行分解。病理狀態下,腎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漿蛋白漏出到腎小管腔內,而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過度重吸收白蛋白導致胞漿內溶酶體活性增高,可致細胞損傷; 另外,在尿液蛋白質高的治療上有什麼好方法? 權威治療腎病的療法「雙向免疫復腎治療體系」 該院在應用「雙向免疫復腎治療體系」治療腎臟疾病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受到了國內國際腎臟學科專家的一致推崇。醫學專家認為:「雙向免疫復腎治療體系」這一研究成果居於腎臟疾病治療領域的領先水平,充分結合了中醫辨證理論和西醫現代先進技術的臨床優勢,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經臨床驗證,療效確切、滿意,有效率高達98.5%,為國際數十萬腎臟疾病患者解除病痛。 專家溫馨提醒:如果出現了尿蛋白偏高的情況,並不僅僅代表著自己身體的物質已經流失,更多的是自己腎臟損傷發出的一些信號,患者應該要引起重視。及早認識到尿蛋白高帶來的危害,積極的去醫院治療。並且,在生活中,患者要多飲用水,少吃鹽,徹底治癒疾病。
Ⅳ 尿蛋白高有什麼症狀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現蛋白尿。
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里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不同病因引起的尿蛋白偏高臨床表現也不相同,例如:
1.功能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種輕度(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0.5~1克)、暫時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後蛋白尿迅速消失。常發生於青壯年,可見於精神緊張、嚴重受寒或受熱、長途行軍、強體力勞動、充血性心衰、進食高蛋白飲食後。
2.體位性蛋白尿
清晨尿液無尿蛋白,起床活動後逐漸出現蛋白尿,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加強脊柱前凸姿勢時,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時後尿蛋白含量減少或消失,多發生於瘦長體型的青年或成人。反復體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腎病,如胡桃夾現象(又叫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是因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擠壓左腎靜脈所致)。
3.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續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較多,尿常規檢查常合並有血尿、白細胞尿和管型尿。並可伴有其他腎臟病表現,如高血壓、水腫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見於各種腎小球、腎小管間質疾病、遺傳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和其他腎臟病。常見的如:
(1)原發性腎小球疾病①腎炎可為隱匿性、急性、急進性或慢性。常合並血尿、高血壓和水腫等。②腎病綜合征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或等於3.5克,同時伴有血白蛋白減少,水腫、高血脂。③腎功能不全分為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蛋白尿為腎臟損害的表現。
(2)繼發性腎小球疾病①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腎臟的表現。育齡期女性多見。依據腎臟受累嚴重程度的不同,尿蛋白量可以表現為少量至大量。②紫癜性腎炎是過敏性紫癜腎臟受累的表現。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兒童多見,成年人亦可發生。蛋白尿多數發生在紫癜出現後2~4周。③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並發症,早期腎臟受累,但是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可為陰性,後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再發展至大量蛋白尿,乃至終末期腎病,即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等治療。④痛風性腎病尿檢異常出現較晚且輕微,僅見輕度蛋白尿及少量紅細胞。晚期可進展至慢性腎衰竭。⑤高血壓腎病原發性高血壓病發生5~10年後常出現腎臟等損害。良性高血壓導致的蛋白尿一般為輕至中度的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1.5~2克),很少出現大量蛋白尿。有些合並鏡下血尿,常有高血壓左心室肥厚、腦動脈和視網膜動脈硬化等表現。另外一種惡性高血壓導致的蛋白尿常為突發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由少至大量,多數伴有血尿和白細胞尿,腎功能多急劇惡化。
(3)腎小管間質疾病如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尿蛋白多為+至++,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多<2克。
(4)遺傳性腎病如Alport綜合征、Fabry病、薄基膜腎病、先天性腎病綜合征等,由於基因異常,導致腎臟結構缺陷,導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5)其他如高原性蛋白尿可見於從平原進入高原居留的人,尿蛋白陽性,定量>400毫克/24小時,去高原前無蛋白尿,進駐高原後發病,吸氧可好轉,返回平原恢復正常。
Ⅵ 尿蛋白高會導致什麼病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我來回答
Ⅶ 尿蛋白高能引發什麼疾病
意見建議:
你好,從你的描述看,出現的蛋白尿一定要重視,需要明確下原因,最常見的是各種腎炎以及免疫性病變,以及生理性蛋白尿等。注意不要忽視,積極的就診腎內科,進行相關的檢查,進行合理治療。
Ⅷ 體檢單上顯示尿蛋白+,很有可能會是哪種病
體檢單上的「尿蛋白+」,指的就是尿內出現蛋白。在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但是由於含量比較少,一般的尿常規是檢查測不出,只有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才可以測出蛋白,也就是蛋白尿。事實上,蛋白尿也是腎臟疾病的常見表現。不過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第三點,綜合治療。在服葯期間,因為激素的作用腎臟損傷暫時停止了,但停葯後經常又開始有蛋白漏出,所以還需要第三步綜合治療。在得病和服用激素期間,腎功能下降,患者體內積蓄了大量免疫復合物和代謝垃圾。這些毒素不排出來,就會持續損傷腎臟。只有通過合理的中醫葯應用排出這些毒素,讓腎臟有一個舒適的環境休養,不會持續受損,才可能在治好後不容易復發。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針對尿蛋白的情況,一般都是按照以上三點進行治療的,當然,很多人會對先後順序感到疑惑。其實,對於這三點,可以同時進行,並沒有什麼先後順序,相信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可以很好地治療尿蛋白。
Ⅸ 尿蛋白高會有什麼病
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尿毒症,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