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本烘培書籍,餅干啊蛋糕啊,小西點之類的都可以
《鬆鬆軟軟海綿蛋糕》、《海綿蛋糕》、《超Q潤戚風》、《好吃戚風蛋糕輕松上手》、《超人氣杯子蛋糕》、《我愛杯子蛋糕》;
《創意蛋糕50款》、《孟老師美味蛋糕卷》、《孟老師100道小蛋糕》、《芝士蛋糕誘惑》、《君之10分鍾蛋糕》、《蛋糕名師私藏秘方》、《五星級精緻西點蛋糕》
《鬆鬆軟軟海綿蛋糕》、《海綿蛋糕》:兩本我目前能找關於專門講海綿蛋糕製作書籍(有誰知道更好請告知我)都日本人著作前者作者Kimie Oguro看介紹說日本麵包和甜點研究專家擅長海綿蛋糕者作者大名鼎鼎子學校了兩本書共同優點過程圖非常詳細講解非常位保持了日本烘焙書籍貫特色和水準過人感覺前者蛋量使用偏少比製作直徑18厘米海綿蛋糕該書作者只使用了2蛋面本書用量相對正常些了過前面本書從海綿蛋糕演化出來蛋糕種類比者種類多還包括了自製奶油、淋醬等做法《海綿蛋糕》過程更詳細而且有失敗等原因分析
人感覺新手入門、只能買本書買子學校本《海綿蛋糕》
《超Q潤戚風》、《好吃戚風蛋糕輕松上手》:烘焙人都知道兩本必備戚風書用我多介紹啦
《超人氣杯子蛋糕》、《我愛杯子蛋糕》:人更喜歡《我愛杯子蛋糕》本書《超人氣杯子蛋糕》大部分蛋糕都基本操作方法上用同裝飾方法進行操作而者則講了使用杯子蛋糕粉直接製作、用烤箱製作類別其分別有海綿蛋糕、戚風蛋糕、磅蛋糕同蛋糕體及裝飾更適合同情況下製作
喜歡製作杯子蛋糕人推薦《我愛杯子蛋糕》本夠了再參考網上些名博基本沒問題了
《創意蛋糕50款》:本日本10位蛋糕師合輯包括柴田武、宮本雅已等本書圖片偏少每款蛋糕只有部分製作圖人覺得太適合剛入門新手過勝操作過程和配方還詳細好用裡面抹茶慕司配方做了蛋糕味道相當錯
《孟老師美味蛋糕卷》、《孟老師100道小蛋糕》:也孟老師著名書了偏重於常溫蛋糕與前面日本人書大型蛋糕相比勝製作快捷分量適合家庭製作過程也太復雜尤其孟老師對於每步驟、注意事項都有詳細解說還配備教學光碟非常好入門書籍
《芝士蛋糕誘惑》:香港烘焙專家潘行庄編寫其介紹了烘烤型和免烤芝士蛋糕成品比較精美過過程圖偏少
《君之10分鍾蛋糕》:著名君之書大家都知道
《蛋糕名師私藏秘方》:台灣人書圖片比較精美方子分量太大太適合家庭操作而且有材料比較難買
《五星級精緻西點蛋糕》:強烈推薦本書本書里用了少添加物奶油竟還用植物性奶油圖片也俗氣感覺象10年前書籍重新印刷了建議買
綜合類:
類書屬於書有餅干、蛋糕等各種西點綜合其少數部分我感覺適合照著做並經常學習多數用來有時間翻看還有少數買回來翻次沒有吸引力再看更甚買回來屍骨無全知道被我扔哪去些書完全沒有上鏡機會啦西西
上排:《大師糕點》、《法國甜點大全》、《法國糕點基礎篇1》、《法國糕點基礎篇2》、《法國藍帶糕點應用》、《法國藍帶基礎糕點課》、《PIERRE HERME寫給法式點心書》、《柴田武法式甜點》、《大師級法式甜點烘焙課》;
排:《專業烘焙》、《用科學方式了解糕點》、《好吃西點蛋糕秘訣》、《專業糕點師魔法烘焙書》、《歡迎進入GRACE西點紅茶時間》、《孟老師下午茶》、《美味糕點新主張》、《烘焙寶典》、《西點學習大網路》、《西點大網路520》;
下排:《磅蛋糕/小點心》、《西式糕點製作大全》、《狐狸們家烘焙》《跟著君之學烘焙》、《西糕點大全》
《大師糕點》、《PIERRE HERME寫給法式點心書》:PH大師近烘焙界非常之熱兩本書自也些烘焙名家經常提起人認PH大師書材料頂級製作復雜文字少味道極美特點《大師糕點》本書上表現特別明顯:全書食譜眾多圖片少而製作過程般都寫得比較簡單面本書相對親民多了圖片增加了內容也詳細了點心難度也降低了
總來說兩本書還適合有定基礎人使用
《法國糕點基礎篇1》、《法國糕點基礎篇2》、《法國藍帶糕點應用》、《法國藍帶基礎糕點課》:強烈推薦四本書都藍帶學院日本分院出圖片多過程詳細難得多糕點基礎知識幾乎每本書上都有闡述配方非常好除了沿襲法式糕點太甜問題外我覺得幾本書幾乎目前完美西點類書籍了前面兩本主要從餅干、常溫點心大型蛋糕等製作面兩本則主要從原材料和操作手法上分類講解比講草莓會說味道、保存方式等列出幾款經典蛋糕製作過程和圖片四本書整體結合看會融會貫通單獨使用也沒有任何影響
再次強烈推薦
《法國甜點大全》:從海綿蛋糕飯甜點本書講得非常詳細能想甜點本書里都能找也日本人編寫書內容和質量錯
《柴田武法式甜點》、《大師級法式甜點烘焙課》:日本兩位烘焙大師甜點書從小點心大型蛋糕都有人感覺柴田武更親民些過程也相對簡單點過各人看法同需要各人各自比較啦只選本建議買柴田武誰叫位大師目前也大熱門呢
《專業烘焙》、《用科學方式了解糕點》:兩本書說烘焙書籍理論書前者厚厚本文字密密麻麻圖片還黑白並影響成本經典書多理論、比例、食譜等知識都能本書里找;第二本書講解則更注重操作過程細節比海綿蛋糕攪拌速度快慢影響、戚風蛋糕加糖時機等等多平時想細節本書里從原理操作都講解清楚明白兩本書都非常推薦
《好吃西點蛋糕秘訣》、《專業糕點師魔法烘焙書》:日本明星主廚小山進兩本書內容有重疊書代表日式烘焙書特點:對過程和溫度等細節精益求精對糕點要求近乎完美書里有些特殊技巧更好地幫助製作糕點比做海綿蛋糕測量比重等非常錯
《歡迎進入GRACE西點紅茶時間》、《孟老師下午茶》:都點心+茶組合前者式樣相對比較少過有些蛋糕和點心做法倒比較新穎另外飲料種類相對比較少而孟老師本書內容則多得多點心從餅干土司、蛋糕都有而飲料也搭配了多種人認只選擇本我推薦孟老師
《美味糕點新主張》、《烘焙寶典》:兩位台灣烘焙達人書前者作者更大名鼎鼎妃娟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妃娟書本書從杯子蛋糕戚風再國外甜點等共6大種類多細節妃娟都交代得特別清楚我試做過其多種都非常美味而且書沒有任何添加劑相當健康《烘焙寶典》本書優點對烘焙器材、材料介紹得非常清楚書里配方分量太大味道也太重人感覺適合家庭操作新出珍藏版雖原版上增加了幾配方體系明確
《西點學習大網路》、《西點大網路520》:我自認買得比較失敗書兩本書差多內容都豐富也有些細節講解質量算沒有讓人感覺特別突出地方畢竟平庸有興趣人只用買本夠了
《磅蛋糕/小點心》:子學校系列本秉持著該系列貫作風:講解詳細點陣圖片多配方相對比較少總來說還比較值得買本書
《西式糕點製作大全》、《狐狸們家烘焙》:推薦前者日本人寫圖片多過程詳細糕點種類也多仔細看學習多知識而面本書幾韓國老娘們合寫比較花哨有些內容適合國內烘焙情況關鍵多通用材料名詞被翻譯得倫類沒有基礎人根本搞清楚特點也我另外本似乎叫《烘焙大師》韓國書里存只本書知道被扔哪裡了兩本書都太推薦
《跟著君之學烘焙》、《西糕點大全》:屬於買回來翻看了次沒有再看書知道雖君之現熱烘焙技術絕對也我之上對兩本書我始終太感冒書也乏多基礎知識我感覺好象缺少點西點感覺點西點文化(君之粉絲千萬別拍我只我人感覺代表大多數)《西糕點大全》我極其無聊時打發時間買本書內容多圖片少配方也好我推薦了
㈡ 學習西式糕點的書有哪些
現代中西式糕點製作技術
作者: 李學紅,王靜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302000
版次: 1
頁數: 356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1964925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翔實地介紹了糕點製作所需的原材料、面團調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用具設備,並精選了百餘種精美的中西式糕點的配方與加工方法,不僅使您學習到糕點製作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能幫助您掌握一些深受歡迎的以及新穎流行的美味糕點的製作技術。所以,對於有志從事糕點行業或有興趣學習糕點製作技藝的朋友們,本書無疑能夠為您提供糕點基本理論和技術上的參考和幫助。
西式糕點生產技術與配方精選
作者: 馬濤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274000
版次: 1
頁數: 315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22033451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西式糕點生產基礎、西式小餅干、西式餅類、西式酥類、西式派類、西式塔類、西式布丁類、慕斯蛋糕與西式泡夫類。書中介紹了西點生產常用原料、生產設備和工具、生產技術原理,對各類西點的生產工藝、配方及製作要點等做了詳細的介紹。
本書內容新穎,可操作性強,可作為糕點生產企業、餅屋、賓館餐廳及咖啡館等生產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學校食品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㈢ 新手學做蛋糕買哪種書好
去當地圖書館借幾本烘焙入門,或者淘寶買烘焙器械材料時問店家要的電子書就可以了。
㈣ 學習裱花蛋糕哪些書籍好
其實學裱花蛋糕最好還是到專業的學校去學習,看書學習的話,作用不大,畢竟理論和實踐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有老師教的話,學起來也會學的更快嘛!
㈤ 學西式糕點的書籍,全點的。
現代中西式糕點製作技術
作者: 李學紅,王靜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302000
版次: 1
頁數: 356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1964925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翔實地介紹了糕點製作所需的原材料、面團調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用具設備,並精選了百餘種精美的中西式糕點的配方與加工方法,不僅使您學習到糕點製作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能幫助您掌握一些深受歡迎的以及新穎流行的美味糕點的製作技術。所以,對於有志從事糕點行業或有興趣學習糕點製作技藝的朋友們,本書無疑能夠為您提供糕點基本理論和技術上的參考和幫助。
西式糕點生產技術與配方精選
作者: 馬濤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274000
版次: 1
頁數: 315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22033451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西式糕點生產基礎、西式小餅干、西式餅類、西式酥類、西式派類、西式塔類、西式布丁類、慕斯蛋糕與西式泡夫類。書中介紹了西點生產常用原料、生產設備和工具、生產技術原理,對各類西點的生產工藝、配方及製作要點等做了詳細的介紹。
本書內容新穎,可操作性強,可作為糕點生產企業、餅屋、賓館餐廳及咖啡館等生產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學校食品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㈥ 有關生日蛋糕製作的書籍有那些
1、中古時期的歐洲人相信,生日是靈魂最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當天,親人朋友都會齊聚身邊給予祝福,並且送蛋糕以帶來好運驅逐惡魔。流傳到現在,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生日時,買個漂亮的蛋糕,享受眾人給予的祝福。由於疼愛孩子,古希臘人在慶祝他們孩子的生日時,在糕餅上面放很多點亮的小蠟燭,並且加進一項新的活動——吹滅這些燃亮的蠟燭。他們相信燃亮著的蠟燭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這時讓過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許下一個願望,然後一口氣吹滅所有蠟燭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美好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
2。製作生日蛋糕的書籍推薦一本
書名:巧廚娘妙手烘焙(附DVD光碟1張)
原價: 29.80元
作者:圓豬豬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日
ISBN:9787543670051
字數:
頁碼:287頁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ASIN:B0051EAV68
商品標識:asinB00-51EAV68
作者簡介:
一位熱愛家庭、熱愛美食的小主婦
2007年開始在搜狐網開設個人美食博客:圓豬豬的小廚房
2008、2009、2010連續三年榮獲「搜狐十大美食家」稱號
現任《食品與生活》雜志專欄作者
《貝太廚房》廣州地區烘焙課老師
編輯推薦
《巧廚娘妙手烘焙》:餅干?蛋糕?麵包?酥撻 視頻演示30款經典烘焙作品。
愛心家餚,用愛做好菜,用心烹佳餚。
時尚西點全包羅,分步詳解零失敗。
本光碟精選了30款最具代表性的精緻西點,由作者親自講解和示範它們的做法,保證您一學就會,輕松上手。
㈦ 初學者買什麼麵包蛋糕書籍好
第一步、先從認識麵粉開始吧!
做麵包需要用高筋麵粉,這是麵包組織細膩的關鍵之一。高筋麵粉指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特別高者,一般在
11.5%
以上,平均可以達到
13%
。有
TX
說在超市買不到高筋麵粉,我的意見是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乾脆網購。畢竟,做麵包少不了它。
餃子粉不是高筋麵粉
——
這點需要特別注意。我不知道關於
「
餃子粉就是高筋麵粉
」
這個概念是從哪裡來的,但我知道它深深植根於很多
TX
的頭腦里。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餃子粉的蛋白質含量大多在
10—11%
之間,達不到高筋麵粉的標准,仍屬於中筋麵粉的范疇。但是,它是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粉類,所以,是在沒有高筋麵粉的情況下,可以用它代替,作為權宜之計。
如何判斷麵粉的筋度呢?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抓一把麵粉,用手捏緊成塊狀,松開手,如果麵粉立刻散開,就證明筋度很高。如果麵粉還保持為塊狀,則證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最重要的步驟之一:面團的攪拌
有一個說法:麵包製作過程中,正確的發酵影響了麵包質量的
90%
。對此我深不以為然。在我看來,面團的攪拌與面團的發酵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影響著麵包的成敗。
注意了!對麵包攪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於你製作出成功的麵包!
攪拌,就是我們俗稱的
「
揉面
」
,它的目的是使麵筋形成,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概念,我必須說一下麵筋形成過程以及它在麵包製作中所起的作用:
麵筋是小麥蛋白質構成的緻密、網狀、充滿彈性的結構。麵粉加水以後,通過不斷的攪拌,麵粉中的蛋白質會漸漸聚集起來,形成麵筋。攪拌的越久,麵筋形成越多。而麵筋可以包裹住酵母發酵產生的空氣,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經過烤焙以後,蛋白質凝固,形成堅固的組織,支撐起麵包的結構。
所以,麵筋的多少決定了麵包的組織是否夠細膩。麵筋少,則組織粗糙,氣孔大;麵筋多,則組織細膩,氣孔小。這也是為什麼做麵包要用高筋麵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質,才能形成足夠多的麵筋。
要強調的是:只有小麥蛋白可以形成麵筋,這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質都沒有這種性質。所以,只有小麥粉有可能做出松軟的麵包。其他黑麥粉、燕麥粉、雜糧粉等等,都無法形成麵筋,它們必須與小麥粉混合以後,才可以做出麵包。有些烘焙師會使用
100%
的黑麥粉製作麵包,但這種麵包質地會十分密實,因為沒有麵筋的產生,無法形成細膩的組織
。(有
TX
曾經問:我往中筋麵粉里加點蛋白質,它會不會變成高筋麵粉?現在你應該明白了:除非加入小麥蛋白,加入其他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質,都不會對麵筋的含量產生影響。)
攪拌的過程:
揉面是個很辛苦的工作。為了產生足夠多的麵筋,我們必須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氣。從。不同的麵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很多甜麵包為了維持足夠的松軟,不需要太多的麵筋,只需要揉到擴展階段。而大部分土司麵包,則需要揉到完全階段。
什麼是擴展階段和完全階段?
通過不停的攪拌,麵筋的強度逐漸增加,可以形成一層薄膜。取一小塊面團,用手抻開,當面團能夠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強度一般,用手捅破後,破口邊緣呈不規則的形狀,此時的面團為擴展階段。
繼續攪拌,到面團能形成堅韌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後破口因為張力也會呈現光滑的圓圈形。這個時候的面團就達到了完全階段。
關於什麼樣的麵包需要揉到怎樣的階段,每個方子中都會有說明,根據方子進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機械攪拌,則攪拌過度也會是一個常見的情況。面團揉到完全階段以後,如果仍繼續攪拌,麵筋會斷裂,面團變軟變塌,失去彈性,最終會導致成品粗糙。因此應該盡量避免攪拌過度。
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沒有什麼技巧?
有的。每一個人在揉面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前沒有攪拌機出現,那時候的麵包師是將面團放在石台上,將身體貼近石台,用身體和臀部的力量幫助揉面,而那個時候的麵包師體型也往往十分彪悍。家庭製作不需要揉那麼大量的面團,會輕松許多。揉面的力度與速度是關鍵。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時間大大縮短。此外,還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但總之,揉面是個力氣活兒。
有些配方的面團含水量十分大,非常粘手,用手揉是十分困難的。這時候可以藉助擀麵杖來攪拌,但會非常費力氣。因此,即使你喜歡並且堅持用手揉面,但買一個麵包機幫助你也是必要的。
揉面的其他林林總總:
揉面的目的除了讓麵筋產生,還為了讓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團中分布均勻。
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有很多
TX
都在使用後油法,即先將除黃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團,揉到起筋後,再加入黃油。事實上,先期加入黃油更有利於油脂在面團中的均勻分布,有一個方法可以一試:就像做奶香小酥餅使用的打發黃油方法一樣,將黃油、糖、雞蛋等材料先攪拌均勻,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體材料,稍稍攪拌後,最後加入麵粉和酵母,揉成面團。各種甜麵包都非常適用這種方法,可以創造更均勻的乳化體系。
第三步、最重要的步驟之二
——
面團的發酵
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的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面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製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面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我們可以攪拌好面團,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其他時候,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
(Fermentation
和
Proofing)
,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面團,一般能發酵到
2-2.5
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
(
如果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
。
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一般來說,普通的面團,在
28
度的時候,需要
1
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面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面團排氣,讓它重新
「
瘦
」
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面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面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
15
分鍾。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面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面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面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
(
又叫最後發酵
)
,一般要求在
38
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面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
85%
以上的濕度。
㈧ 學習做麵包,看什麼書比較好
1.奠定基礎的書籍——《最詳盡的麵包製作教科書》日/坂本利佳
這是我看了那麼多關於麵包烘培的書後最喜歡的烘培師的作品之一。
坂本利佳是在日本十分有名氣的烘培師,雖然沒有像其他烘培師一樣留學於法國和德國來學習麵包烘培和點心製作,但從她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她的專業,更重要的,她的用心。
如果要我給麵包製作的初學者推薦一本書,那麼這本書就是最好的選擇。這本書中介紹過的麵包種類相較於其他書沒有那麼多,難度也不算很高,但是這本書的理論知識是最完善也是最簡單的。
下面是這本書的第一頁目錄:
不僅為了時間也為了效率考慮,我建議讀者們可以將閱讀中心放在第一章上,這本書不僅有詳盡的基礎知識,還有我在其他書中都沒有看到過的從揉面到烘烤的步驟解析,每一步都有小貼士和訣竅,十分用心。
比如說這個:
麵包烘培的時間規劃表
還有這個:
不同的揉合面團的方法。除了這本書,我要推薦的其他書的製作步驟中只說要揉合面團,都沒有更詳細地解析過不同的揉合方法的優劣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鍛煉做麵包的手法,完善對麵包烘培這一學問的了解,這本書,請務必閱讀。
2.俏皮的小常識和人性化的指導教程——《經典麵包製作大全》 日/坂本利佳
同樣是坂本利佳大師的作品,但是這本書的風格和上一本書有了顯著的不同,建立在已經閱讀了上本書並且對麵包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這本書能對你的提升提供很大幫助。
優點之一:不再糾結於麵包的用料種類和數量,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口味愛好製作不同的麵包
這種人性化又十分體貼的教程是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所以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驚喜。
舉個例子,在其中一篇關於麵包的教程中有如下附頁: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做同一個種類的麵包,坂本利佳提供了濃厚和清淡口味的兩種選擇,而且對於清淡口味在揉合面團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所提及。
左下角的圖更是提到了不同水分的麵包的硬度,嚼勁和麵包外皮的區別,右下角的圖也講述了奶油和起酥油的不同。這種能夠讓你的麵包帶上個人特色和口味的教程,怎能讓麵包愛好者不動心?
優點之二:麵包小常識——製作之餘學習也不乏樂趣
看一本關於麵包教程的書,因為有很多圖片,而且主要目的是製作,所以大家也不會覺得無聊,但是在不無聊的同時增加閱讀樂趣並且讓你學到知識,才是一本完善又精美的書應該能夠做到的。
坂本利佳的這本書中就開出了不少關於麵包小常識的欄目,穿插在不同麵包的教程之間,讓你學到更多冷門但是十分有意思的知識。
比如這一個:
說實話,作為一個不怎麼熱心科學的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對酵母菌的種類沒有很大的了解。
再比如這一個:
麵包和卷有什麼不同?
我相信麵包坊的時候每個人提及「卷」都是用「這種麵包」或者乾脆以名字來稱呼,沒有多少人會考慮到「卷」和「麵包」的不同,不僅僅是在形狀上,還有其他的方面,這一段在閱讀時讓我有長見識的欣慰感。
當然,小常識也不一定都是看起來那麼理所當然又高大上的東西,其中還有一些製作麵包時十分有用的訣竅,比如下面這個:
如何將面團捏得很圓?真正開始做麵包了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這個小竅門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我認為這種竅門用來做包子也是很好的呢!
優點之三:最細致化的圖片教程,沒有之一。
如圖:
相信這樣的傻瓜教程是所有入門者都最喜歡看到的吧,所以一點基礎都沒有的愛好者如果想要學一些簡單的麵包,這本書為上上之選,但如果是想要學正規的麵包,那就稍微有點不夠看了。
3.正宗又繁多的麵包教程讓你在聚餐時分分鍾變成焦點——《簡簡單單做麵包》 日/島津睦子
在文章的上半部分也提到過,推薦的前面兩本書的作者坂本利佳的麵包烘培並不是學自國外,因此她的麵包教程是一種由西方演變而來的偏日式麵包做法。
但是島津睦子則恰恰相反,大學畢業後她留學德國,學到了麵包的起源之地——歐洲的最正宗麵包做法,在這本書中,從小餐包到可頌,德國扭結餅到義大利咕咕洛夫都有詳細的教程,在聚餐中拿出這種麵包,可謂是真正的高大上,不僅味美,而且有情調。
相較於坂本利佳的《經典麵包製作大全》,這本書中的麵包難度更高,而且適用於有了基礎的麵包愛好者,當然,其中一部分小餐包之流入門級都可以掌握。
順便一提,這本書的產權保護十分完善,在萬能的網路雲和搜書軟體雙重攻擊之下我都沒有發現此書的pdf版,所以接下來的優點解析只能手打書上的文字。
優點一:製作麵包的常見問題——Q&A
書中時不時就會出現關於「製作麵包中出現問題」的解釋和解決方法,而且仔細研究一下你就可以驚喜的發現,這些問題出現的地方往往是容易出現這類問題的麵包教程的後一面,不可謂不貼心。
比如這一篇,出現在全麥麵包製作的後一面:
Q:「為什麼有時剛烤好的麵包質地摸起來粗粗的,有時麵包無法蓬鬆柔軟,反而變硬呢?「
A:很有可能是揉捏方式或溫度錯誤造成的!
面團質地變粗,有很多種可能原因,例如酵母的量太多,面團揉捏過頭、揉捏面團時溫度過高、發酵過度等等。
而面團變硬的原因可能是面團揉捏不足或是面團溫度太低。如果沒有一口氣將面團揉捏好,途中耽擱,很可能造成面團溫度下降。另外如果揉捏時間超過20分鍾,也可能造成面團乾燥,因此揉捏面團時要專心一致。
全麥麵包的口感本來就偏向於粗糙,因此將這一問題放在全麥麵包教程之後,可以讓製作者最大程度上避免粗糙,增強口感。
優點二:按用途分類的麵包教程
不同於其他按照種類和難度分類的麵包教學書,這本書十分貼心地按照麵包的用途進行分類。
除了第一章的介紹之外,書的後幾章是如下分類:
第2章:以基本面團做成的五種麵包
第3章:能與料理搭配使用的餐點麵包
第4章:追求天然的健康麵包
第5章:可頌麵包與丹麥麵包
第6章:調理麵包與甜麵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3章:能與料理搭配使用的餐點麵包」中不僅提到了麵包的做法,還有不少可以搭配的料理的做法,比如「與印度南餅一起享用的美味食譜」,「約克夏布丁」還有「煙熏鮭魚沙拉」,連家用蛋黃醬的教程都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