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標:糕點,麵包衛生標准
食品衛生要求:
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理發。勤洗澡。勤換衣,毛巾,被褥。
四防:防蟲,防鼠,防潮,防污染。
食品禁病:痢疾,妨害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帶膿性皮膚病。
發型要求
男性員工側不過耳,後不過衣領,最長不超過五公分,最短不過兩公分。
女性員工劉海不能過長,不允許有頭發留於工作帽之外。勤洗頭理發,頭發要求干凈,不允許留怪異的發型。
手指甲的要求
指甲不能過長,標准之家的長度為放在同一水平線看不到多餘的指甲,指甲的長度為0.1公分,上班時間指甲里不能有污染物,不能塗指甲油,不允許帶假指甲。
麵包原料及作用:
麵包的基本原料:麵粉、鹽、酵母、水
輔料:白糖、奶粉、改良劑、雞蛋、油脂
麵粉:高筋粉(麵包)、中筋粉(干點、饅頭)、低筋粉(蛋糕)
高筋粉蛋白質的含量:10.5%--13.5%
中筋粉蛋白質的含量:8.5%--10.5%
低筋粉蛋白質的含量:6.5%--8.5%
麵筋最怕的幾種原料:油脂、糖、蛋
麵粉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無機鹽(碳物質)等組成
怎樣選擇麵粉:1.顏色 2.強度、白度(麵筋) 3.發酵耐力和攪拌耐力 4.高度的吸水量 5.均一精形
麵粉的吸水量:(面團總量-粉重)/面團總量*100%
水的分類:硬水(礦泉水、井水) 中性水(河水) 軟水(雨水,蒸餾水),食品中最適合中性水,含礦物質的排列:硬,中,軟
水在麵包中的作用:1、水化作用(生成各蛋白。均勻溶解成分)
2、保鮮作用(延長保質期)
3、可調節面團的軟硬度
4、控制面團的溫度
5、形成麵筋,幫助生化反應
鹽在麵包中的作用:1、控制酵母發酵的速度
2、改良麵筋,增強延伸性
3、增加風味,降低甜味
4、防止沾手
5、增白作用
6、抑制細菌生長
7、加強麵包成分的色澤,使其金黃更亮
甜麵包適用量:4%--1.3%
咸麵包適用量:1.5%--2%
酵母在麵包的作用:1、生物膨鬆
2、麵筋擴展
3、提升香味(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烘烤時有揮發性香味)
4、增加營養
酵母活動溫度:4攝氏度---40攝氏度
最適合的溫度:25攝氏度---35攝氏度
超過60攝氏度就會死亡
乾酵母:保存溫度4攝氏度---10攝氏度,保質期三個月
酵母在麵包中的比例
直接法:夏季1-1.2% 冬季1.3-1.5%
中種法:夏季0.8-1.0% 冬季1-1.1%
酵母最怕的原料:鹽,糖,油,殺菌劑。
影響酵母的因素:1、溫度
2、PH值
3、滲透值(麵包的軟硬度)
(鹽,糖是滲透性物質,與酵母混合失去活性)
糖的三大類:單糖(葡萄糖),雙糖(砂糖),多糖(玉米麥芽糖)
按性能:乾性糖,溫性糖
糖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口味營養
2、為酵母提供營養
3、改善麵包顏色和內部的組織
4、給其他原料提供營養
5、延長保質期
6、增強面團的發酵耐力
7、增加熱量
糖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1、乾性產品中有焦質,濕性產品中有柔軟保濕
2、上色
3、增加口味營養
4、吸收水分
5,吸濕性
(糖越多,顏色越深,越柔軟,發酵時間越長)
奶粉在麵包的作用:1、增強麵筋,增加麵包的體積。
2、增加吸水量
3、增強攪拌的耐性,增強麵筋的韌性
4、延緩生化(因其有較強的保濕性,可減緩水分的散失)
5、提供風味和香味,增加營養
6、增加表皮顏色(略黃色)
奶粉在麵包的用量:3%左右
改良劑的成分:氧化劑,還原劑,乳化劑。
改良劑在寶寶中的作用:1、增加麵筋,縮短面團的成熟性,增加吸水量
2、增加面團的韌性
3、使原諒充分混合
4、澱粉酵母蛋白酶,促進酵母繁殖
5、調節水質,補充水中不足的礦物質
6、改善麵包的組織結構,提高麵包柔韌度和保質期
雞蛋是蛋白,蛋黃,蛋殼組成的。
用量:5%-15%
雞蛋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風味,營養。
2,、增加麵包的顏色,表皮薄
3、乳化改善組織,增加柔軟度
4、增大麵包的體積
5,、增強持久性,延長保質期
奶油(油脂):液態的是油固態的脂
奶油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營養價值與風味
2、改善麵包的組織,細膩表皮光滑增強保全能力,增大體積
3、減少水分揮發,延長保質期
4、增強面團延伸性
奶油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起酥,充氣,乳化。
麵包的分類:軟式(甜麵包),硬式(菲律賓麵包),松式(丹麥麵包),脆式(歐法式麵包)
生產法:直接法,中種法,快速法
面團的生產工藝:1、基本混合階段。2、抱團階段(水合階段)。3、基本擴展階段(加油)。4、完全擴展階段。5、過度階段(衰落階段)。6、水化階段
生產方法:直接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3分鍾)---攪拌(15分鍾)---基本發酵(30-45分鍾)---分割滾圓(20分鍾)---中間鬆弛(15分鍾)---成型(20分鍾)---最後發酵(60-90分鍾)---加工---烘烤---冷卻---包裝
中種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3分鍾)---中種面團攪拌(3分鍾)---中種面團發酵(2-3小時)---與主面團部攪拌(12分鍾)---基本發酵(20分鍾)---分割滾圓(20分鍾)---中間鬆弛(15分鍾)---成型(20分鍾)---最後發酵(60分鍾)---加工---烘焙---冷卻---包裝
快速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攪拌---分割滾圓---成型---發酵---加工---烘烤---冷卻---包裝
蛋糕理論知識
基本原料:雞蛋,糖,麵粉,鹽。
輔助原料:油,膨大劑,水分,香料。
雞蛋在蛋糕中的基本功能:1、粘接2、起泡3、抱氣4、增加產品柔軟度及韌性,色澤,營養。
蛋黃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1、對干體質的產品有酥鬆,膨化作用
2、對濕體質的產品有結合,凝固的作用
3、對烘焙有上色的作用
4、對產品體質有乳化作用
5、增加產品的金黃色
6、促進烘烤彭大作用
蛋白對蛋糕的作用:1、促進蛋糕體的膨脹
2、增加口感與營養,增加白度
3、增加蛋糕的韌性
蛋白的攪拌狀態:溫性狀態、中性狀態、濕性狀態。
攪拌狀態對蛋糕的影響:1、蛋白攪拌不足時與其他材料混合後狀態不佳
2、攪拌過度時,混合後容易起泡
蛋白的其他用途1、餅干用蛋白量大,能促進體質脆硬。
Ⅱ 簡述糕點中水分檢測要點
取樣,取樣應該均勻從蛋糕各部位取樣,不能只取表面
樣品保存,應該在密封容器中保存
測量,測量應該注意分析蛋糕的成分,蛋糕中除了水分之外是否有沸點在100-200度之間的物質,比如香精香料,奶油,其他一些添加劑,如果說這類物質佔比過大的話,那麼考慮使使用卡式加熱爐+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聯用來測量,如果佔比不大,那麼可以直接用快速水分測定儀,在做樣過程中,應該把蛋糕破碎,這樣有助於水分的釋放,每次進樣的量盡量一致,有助於測量結果的平行性。
Ⅲ 食品檢驗中通常檢測的質量參數有哪些
食品檢驗常規指標有以下:
標簽、感官、凈含量、理化指標(可溶性固形物、PH值、總酸、酸價、過氧化值、羰基價等等)、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黴菌、酵母、商業無菌)、食品添加劑(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著色劑)等等。
具體檢測指標要看具體產品類型和產品的執行標准。
產品質量指標是指計劃期內企業生產的各種產品應達到的質量標准。產品質量指標是生產計劃指標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衡量企業經濟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重要標志之一。
Ⅳ 糕點水分活度含量和檢測方法都有哪些
一般糕點水分活度含量:
(1)桃酥:0.24
(2)干酥:0.35
(3)奶皮酥:0.39
(4)蛋黃餅:0.41
(5)蛋黃酥:0.48
(6)三角酥:0.58
(7)桃千酥:0.62
(8)魚尾酥:0.63
(9)葡萄乾酥:0.64
(10)千層酥:0.67
(11)蛋黃酥(皮):0.67
(12)蛋黃酥(餡):0.69
(13)粟子馬(皮):0.64
(14)粟子馬(餡):0.69
(15)檸花酥:0.71
(16)白皮(皮):0.47
(17)白皮(餡):0.72
(18)雞蛋酥:0.72
(19)菠蘿酥(皮):0.48
(20)菠蘿酥(皮):0.72
(21)夾層蛋糕:0.75
(22)老婆餅:0.78
(23)布丁:0.88
糕點水分活度檢測方法:(1)康衛氏皿擴散法(2)水分活度儀擴散法
Ⅳ 請問糕點檢測指標有哪些,主要是蛋糕檢測需要檢測一些什麼項目
總砷(以As計)≤0.2mg/kg;鉛(Pb)≤0.3mg/kg;銅(Cu)≤5mg/kg。
菌落總數≤100cfu/g;大腸菌群≤6MPN/100g;黴菌≤10cfu/mL;酵母≤10cfu/mL;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
原料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開封或散裝的奶油、黃油、蛋白等易腐原料應在低溫條件下保存。應具有糕點、麵包各自的正常色澤、氣味、滋味及組織狀態,不得有酸敗、發霉等異味、食品內外不得有霉變、生蟲及其他外來污染物。
(5)活動主題蛋糕檢測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食品添加劑質量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使用量應符合GB2760的規定。包裝容器和材料應符合相應的衛生標准和有關規定。定型包裝的標識要求應符合有關規定,在產品的單位包裝上要標明冷加工或熱加工。
運輸產品時應避免日曬、雨淋。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或影響產品質量的物品混裝運輸。產品應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的場所。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揮發、易腐蝕的物品同處貯存。
糕點在我國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加之各地所用的原料不同,口味各異,故而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主要有京式、蘇式、廣式、閩式、潮式、揚式、寧紹式、川式等等。
Ⅵ 食品檢測都包括哪些指標
食品檢測的指標非常多,目前比較敏感的有微生物、重金屬、化學殘留、添加劑等涉及的各項指標。食品檢測指標是根據其相關國家標准中規定參數來檢測的,所以食品的檢測項目非常多。
Ⅶ 烘焙食品品質檢測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具體是什麼烘培食品,相應的產品都有具體的執行標准,比如GB7009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糕點麵包,比如GB/T19855月餅等等,不同的執行標准對應的檢驗項目是不一樣的,但一般都會有感官,凈含量,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食品添加劑,重金屬等
Ⅷ 月餅國家推薦性標准檢測指標有哪些
有菌落總數、防腐劑、酸價、過氧化值等指標。
相關事件:
2014年9月2日,國家食葯監總局公布2014年中秋節月餅的督檢信息。通過對全國23個生產省份374家生產企業生產的833批次樣品進行抽檢,發現「好利來」等27批次月餅因菌落總數超標、防腐劑超標等原因抽檢不合格。
國家食葯監總局表示,在2014年的中秋節月餅監督抽檢活動中,檢查范圍覆蓋全國23個生產省份的374家生產企業,通過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場所833批次樣品的抽檢,發現其中806批次檢驗合格,合格率為96.8%;27批次檢驗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2%。
在檢出的27個批次不合格產品中,北京好利來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豆沙蓉月餅、杭州香麥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椒鹽味蘇式月餅、上海老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廣式奶香椰蓉月餅等產品因存在菌落總數超標、防腐劑超標,酸價、過氧化值不合格等問題被檢出。
(8)活動主題蛋糕檢測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元末,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Ⅸ 蛋糕的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
我不是食品加工檢測相關專業的,僅憑個人感覺寫一些吧,希望有用
物理:硬度(柔軟度)、疏鬆程度(氣孔率)、密度(同氣孔率相關吧)、濕度(含水量)
化學:pH值、鈉鹽鉀鹽含量、含糖量、蛋白質含量,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不知道三聚氰胺要不要測)
微生物:一般就是測大腸桿菌的吧
Ⅹ 蛋糕的技術指標,參數是指那些
說真的,什麼蛋糕的技術指標參數是哪些,這個還真的不是很懂。一般的話,做每一種產品都是有配方的照片放的原材料直接下料就可以的。然後在製作的過程中,主要還是靠經驗吧。像那些炒菜的大廚一樣,同樣的東西,經過不同人的手出來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