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7月,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有19個鄉鎮,其中包括18個鎮和1個鄉。
18個鎮分別為:梁村鎮、大崗鎮、崗坪鎮、冷坑鎮、馬寧鎮、藍鍾鎮、懷城鎮、閘崗鎮、坳仔鎮、汶朗鎮、甘灑鎮、鳳崗鎮、洽水鎮、中洲鎮、連麥鎮、永固鎮、詩洞鎮、和橋頭鎮。
1個鄉為下帥鄉。
這主要是依據其區域居民所使用語言進行大致劃分。同時,以區域的地理環境、經濟建設和民俗風情觀察,其特色也各自多姿。上坊處在縣西部盆地,田疇開闊,是懷集縣的糧食主產區,人口密集,聚姓而居,村落相望。
梁村圩市被稱為「小佛山」,名傳遠近。下坊的范圍廣及縣中部、北部、東及東南部,區域寬闊,高山、丘陵,田垌錯落,農林並舉,是懷集縣林業主產地區,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坐落其中,地利最著。
永、詩、橋處在縣南部、西南部,山丘谷地,村寨人家,農林同業,歷史上被人稱為「三粥地區」(永固木薯粥、詩洞芋頭粥、橋頭玉米粥),鄉間交際,用其標話。橋頭鎮得其岩溶地貌和燕岩風景,令人矚目。
下帥壯族瑤族鄉(簡稱下帥鄉)是肇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聚居壯、瑤、漢3個民族同胞,壯族、瑤族人口佔全鄉人口的70%。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和四月初八日「牛王誕」是下帥鄉盛大傳統特色節日,下帥單樅茶和水豆腐頗受青睞。
(1)懷集冷坑鎮有哪些蛋糕店擴展閱讀:
懷集縣的區劃沿革:
懷集縣,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劃南海郡四會縣銀屯鄉設立,屬同時所置的綏建郡,地望為今縣中部和東部。
南朝宋元嘉年間(424—453年)分封陽縣立永固縣,地望為今縣南、西南部。
南齊年間(479—502年)分封陽縣立洊安縣,屬臨賀郡,地望為今縣西部和北部。隋開皇九年至大業十三年(589—617年)懷集縣屬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齊州、威州分別設治於洊安縣、懷集縣。貞觀元年(627年),懷集縣、洊安縣屬南綏州。
開元二年(714年)並永固縣入懷集縣。至德二年(757年)改洊安縣為洊水縣。五代(907—960年)時,懷集縣、洊水縣屬南漢興王府(即廣州)。
宋開寶五年(972年)並洊水縣入懷集縣,自此形成今懷集縣的基本境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懷集縣改隸湖廣中書行省賀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隸廣西梧州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隸廣西平樂府。民國元年(1912年)改隸廣西梧州府。
民國23年(1934年)隸屬廣西平樂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1月24日懷集解放,仍隸廣西省平樂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5月托廣東省西江專員公署代管。
1952年3月劃歸廣東省,屬西江專員公署;同年12月屬粵中區行政專員公署。1956年2月屬高要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懷集縣與開建縣合並稱懷建縣,1959年1月復稱懷集縣,屬江門專員公署。1961年4月分出開建縣,仍稱懷集縣,隸屬肇慶專員公署。
1968年3月屬肇慶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3月屬肇慶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1月肇慶地區設市,懷集縣遂屬肇慶市管轄,2017年仍然。縣人民政府駐地懷城鎮。
❷ 冷坑屬於肇慶市冷坑鎮
冷坑屬於肇慶市懷集縣冷坑鎮
❸ 懷集有多少個鎮
懷集有20個鎮,分別是懷城鎮、坳仔鎮、閘崗鎮、甘灑鎮、汶朗鎮、鳳崗鎮、洽水鎮、梁村鎮、崗坪鎮、大崗鎮、冷坑鎮、馬寧鎮、藍鍾鎮、永固鎮、詩洞鎮、橋頭鎮、連麥鎮、泰來鎮、中洲鎮、大坑山鎮。
懷集一般指懷集縣,它地處粵、桂、湘三省(區)交匯處,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綏江上游,懷集縣的特產有崗坪切粉、新崗紅茶、甘灑麻竹筍、懷集茶稈竹、汶朗蜜柚、譚脈西瓜、橋頭石山羊等。
❹ 肇慶懷集有多少個鎮分別叫什麼
截至2019年5月,肇慶懷集有18個鎮,分別是懷城、連麥、中洲、洽水、鳳崗、坳仔、詩洞、橋頭、大崗、梁村、崗坪、馬寧、冷坑、汶朗、甘灑、永固、閘崗、藍鍾。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懷城鎮
懷城鎮是懷集第一大鎮。懷城鎮總面積26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39.5萬畝,耕地面積4.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5萬畝,旱地6769畝,宜林山地25.1萬畝。
2、連麥鎮
連麥鎮地處懷集縣西北部,東與汶朗鎮相鄰,南與懷城鎮相連,北與中洲鎮相接,距懷集縣城20千米。連麥鎮轄區總面積120.55平方千米, 其中山地面積11.5萬畝,耕地面積2.07萬畝。
3、中洲鎮
中洲鎮位於懷集縣域北部,省道四連線和在建的太澳高速公路貫穿境內,陸路距懷集縣城30多公里。東與洽水鎮接壤,南連連麥鎮,西接冷坑鎮,西北與下帥壯瑤族鄉相鄰,北接廣東連山壯瑤族自治縣。
4、梁村鎮
梁村鎮,古屬洊水,處於兩省三縣的交匯處,位與懷集西部平原區核心。古有「小佛山」之稱,現有「第二縣城」、「十里商貿街」之稱。位於懷集縣西部,距離縣城22公里,行政區域面積8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萬多畝。
5、汶朗鎮
汶朗鎮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3公里,總面積86.16平方公里。汶浪鎮內有豐富的石灰岩資源和水力、鎢礦、鐵礦等資源,素來盛產優質石灰。
❺ 你知道哪裡是冷坑嗎
冷坑鎮位於懷集縣西北部,距縣城23千米,東鄰連麥鎮、懷城街道、中洲鎮,西靠馬寧鎮、藍鍾鎮,南連梁村鎮,北接下帥鄉和連山縣上帥鎮。全鎮共轄3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47個村民小組。全鎮面積193.2平方千米,現有耕地面積3694.6公頃,其中水田2913.2公頃,旱地781.4公頃。2016年末全鎮總人口1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9萬人,是懷集縣最大農業人口鎮。[1]
❻ 請問懷集冷坑,馬寧,藍鍾,....這些鎮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本人冷坑鎮龍崗的,離冷坑不太遠的也行!拜託
龍崗,去山坑水庫就近啦。是姚屋的嗎?冷坑鎮內可以去六祖廟,馬寧沒有值得去的地方。藍中可以去雙興泡溫泉,還可以到岳山登山遊玩,還可以去下竹水庫參觀。
❼ 我開店的地理位置於廣東肇慶懷集縣冷坑鎮,我們冷坑鎮是懷集縣人口最多的一個城鎮,大約有十幾萬人口!
廣東人口第一鎮「冷坑鎮」人口普查2020年冷坑鎮戶籍人口20萬,而冷坑的常住人口只有9萬,冷坑作為懷集副縣城,冷坑鎮的經濟實力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共同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冷坑作為懷集的「第一經濟大鎮」日後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❽ 懷集冷坑溫泉在哪個村
摘要 懷集岳山溫泉度假村位於懷集縣藍鍾鎮雙興村,背靠三岳自然保護區,區內四面環山,峰高谷深
❾ 冷坑鎮的經濟狀況
冷坑鎮毗鄰懷集縣城,是懷集縣自然條件較為優越,經濟水平較高的鎮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是個平原產糧區。農業以稻穀為主,亦有玉米、番薯、木薯,經濟作物有黃豆、甘蔗、花生、水果、西瓜、煙葉等,尤以花生著名。目前,冷坑鎮建立了一批大宗商品農業基地,其中:花生基地6000畝,木薯基地5000畝,西瓜基地4000畝,糖蔗基地2000畝,成為懷集縣糧、油、糖、果的重要生產基地。今年,還建設發展了麻竹筍、韭菜花、畜牧、水產、孵化等示範性基地,形成了一大批「名、優、稀、特」農業名牌產品,農業商品率達80%。
冷坑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加上交通方便,商業興旺發達,尤其以集貿市場最為活躍,建有目前肇慶市鄉鎮級最大的農貿市場。附近梁村、連麥、馬寧、崗坪、泰來、中洲、懷城等鄉鎮與冷坑經濟聯系密切,是附近鄉鎮重要的商品交換集散地。
懷集縣冷坑鎮是肇慶市農業人口大鎮,總人口近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萬多人,約佔全縣的1/7和1/8,因此,冷坑鎮能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消除貧困農業人口對懷集縣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2007年有縣管完中1所、初中3所、完全小學37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中心幼兒園一所;專任教師1032人,在校小學生18795人,初中生6608人,高中生340人,成校學生60人、幼兒園幼兒400多人。
截至2015年,該鎮中小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省級獎的有103多人次,市級獎的有156人次,縣級獎的有252人次。2007年中考全鎮上一中錄取分數線人數808人,冷坑中學高考上省線人數18人。2007年冷坑鎮被評為懷集縣教育先進鎮。
教育 2012年冷坑中學完成本校高中招生任務300個,冷坑鎮完成高中階段教育招生任務885人,中職中技招生任務1333人,送生任務合計2683人。小學生輟學率控制在0.1%以下,初中生輟學率控制在0.2%以下,升學率達85%以上。 燕岩位於懷集縣橋頭墟鎮西,因岩洞中有許多金絲燕築巢繁衍而得名,它是我國內陸唯一有金絲燕棲息的地方。燕岩洞高66米,寬40米,深900米,洞中有一條長660多米的小溪,水深3-10米,可以泛舟穿洞。傳說歌仙劉三姐當年為避地主的逼害,在洞中居住多年,天天在洞中唱歌,後來在這里升仙,留下的化身便成了「三妹放歌」的景點。
❿ 懷集冷坑鎮到底有多少個村
懷集冷坑鎮有32個村和一個社區。
冷坑鎮下轄以下地區:
冷坑社區、三坑村、西洲村、雙甘村、龍崗村、譚廟村、樓邊村、水口村、譚汶村、上愛村、愛二村、愛三村、愛一村、五星村、譚新村、前進村、冷坑村、和平村、譚福村、田心村、團結村、成賢村、崗腳村、朗照村、熔爐村、忠誠村、紅勝村、富瑞村、金吳村、江山村、桐光村、龍村、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