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重慶涪陵哪裡有蛋糕培訓班
擴展閱讀
動物蛋糕怎麼弄 2025-10-19 17:18:38

重慶涪陵哪裡有蛋糕培訓班

發布時間: 2025-10-19 17:28:48

『壹』 哪裡有哪裡的特色小吃。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大全
今天帶大家去認識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外出旅遊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當地特色小吃美食呦!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一站——長沙
長沙的特色小吃韭菜園的熊貓阿姨、葯王街的昱龍牛蛙、老長沙龍蝦館和原生墅的烤魚、銀盆嶺的豬腳王山莊、東瓜山的香腸等等,當然還有臭豆腐、糖油粑粑、刮涼粉、口味蝦,款款都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二站——武漢小吃全攻略
熱乾麵、豆皮、雜醬面、海陸空麻辣鍋、鍋中鍋、肥仔蝦庄、燒賣、口味堂、酸辣粉、變態雞翅、周黑鴨、甲魚鍋仔、豆腐腦、獅子頭、粉蒸肉、華美達、鐵板燒、卷餅、戶部巷一日游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三站——西塘美食
西塘的特色小吃有哪些呢?小餛飩,粉蒸肉,梅乾菜扣肉,豆腐花,薺菜包圓,醬爆螺螄,餛飩老鴨煲,甜酒釀,響油鱔糊,茨實糕。在當地吃,真的是好吃又不貴。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四站——重慶
重慶旅遊不可錯過的特色小吃有以下這些1.香山蜜餅,外脆里酥;2.麻圓,形圓心空;3.九園包子,皮薄餡滿;4.熨斗糕,酥香甜嫩;5.擔擔面,細滑柔軟;6.雞絲涼面,鮮香爽口;7.吳抄手,滋潤滑軟;8.雞汁鍋貼,香脆細嫩;9.油醪糟,香甜不膩;10.雞絲豆腐腦,米花鬆散酥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五站——【南京金陵十三「吃」——經常需要排隊才能吃到的美食】1、四川酒家2、汪家餛飩3、金味栗子4、韓復興的鴨子5、辛香匯6、綠柳居7、可頌坊(漢中路店)8、蓮湖糕團店9、芳婆糕團店10、海底撈11、清真西北橋頭拉麵大王12、成誠酥燒餅13、尹氏雞汁湯包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六站——雲南
土豆心願推薦雲南10種美味特色小吃,七彩雲南美食天堂,未小吃不雲南,美味可口,不得不嘗。(1)過橋米線;(2)宣威火腿豆燜飯;(3)呈貢涼伴碗豆粉;(4)蟮魚米線;(5)石屏燒豆腐;(6)大理雞絲涼米線;(7)尋甸風味小土豆;(8)騰沖大救駕;(9)端士街鹵餌絲;(10)老昆明燒餌塊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七站——青島
去青島當然不能錯過的特色小吃就是海鮮,青島特色海鮮小吃有哪些呢?①辣炒蛤喇,辣炒或原湯,青島人最愛;②海菜涼粉,正宗本地石花菜多重加工而成;③鮁魚水餃,鮮香軟嫩;④油爆海螺,肉質鮮嫩,細膩可口;⑤炸蠣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⑥大蝦燒白菜,先品菜後品蝦;⑦海鮮鹵面,海鮮味十足;⑧烤魷魚,新鮮有咬頭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八站——西安美食
每一個嚮往西安的人心中都有一種美食情節。涼皮、肉夾饃、丸子湯、牛肉泡饃、羊肉灌湯包、鏡糕、涮牛肚、褲帶面、小酥肉、臊子面、花奶奶酸梅湯、粉蒸牛羊肉、葫蘆雞、柿子餅、餡餅、臘牛肉,甄糕、烤油饃、辣子疙瘩、水盆羊肉、油潑辣子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大全第九站——北京小吃全攻略
挑一天出發,北京小吃絕對讓你一飽口福,從早到晚不停嘴。豆面糕、艾窩窩、糖卷果、姜絲排叉、糖耳朵、麵茶、饊子麻花、薩其瑪、焦圈、糖火燒、豌豆黃、豆餡燒餅等等,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一旦下嘴就痴狂,排隊也會心情爽歪歪!
已經介紹了這么多的全國各地特色小吃攻略,你知道了嗎?(1)魯菜:魯菜即山東風味菜由濟南、膠東、孔府菜點三部組濟南菜尤重製湯清湯、奶湯使用及熬制都嚴格規定菜品清鮮脆嫩著稱膠東菜起源於福山、煙台、青島烹飪海鮮見口味鮮嫩主偏重清淡講究花色孔府菜食厭精膾厭細具體體現其用料精廣、筵席豐盛堪與皇朝宮遷御膳相比山東菜調味極重、純醇濃少復雜合滋味菜味盡力體現原料本味另特徵麵食品種極麥、玉米、甘薯、黃豆、高粱、米均制風味各異麵食筵席名點山東著名風味菜點:炸山蠍、德州脫骨扒雞、原殼扒鮑魚、九轉腸、糖醋黃河鯉魚等(2)川菜:風味包括都、重慶樂山、自貢等菜特色主要特點於味型變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主要調味品同配比化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厚實醇濃具菜格、百菜百味特殊風味各式菜點膾炙口其負盛名菜餚:干燒岩鯉、干燒桂魚、魚香肉絲、怪味雞、宮保雞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鍋、干煸牛肉絲、夫妻肺片、燈影牛肉、擔擔面、賴湯圓、龍抄手等(3)粵菜: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州、潮州、東江三特色菜點發展起步較晚菜系影響極僅香港、澳門且世界各菜館數粵菜主粵菜注意吸取各菜系形種烹飪形式具自獨特風味菜系廣州菜清淡鮮俗選料精品種兼容許西菜做講究菜氣勢、檔潮州古屬閩故潮州菜匯閩粵風味烹制海洋菜甜食見口味清醇其湯菜具特色東江菜稱客家菜客家南徙原漢聚居於東江山區其菜鄉土氣息濃郁炒、炸、焗、燜見粵菜總體特點選料廣泛、新奇且尚新鮮菜餚口味尚清淡味別豐富講究清淡嫩油膩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別令性強夏秋講清淡冬春講濃郁少菜點具獨特風味 另外廣東尤其廣州做湯種莫名執著湯種類相粵菜其同菜系脫穎重要原廣東期(外或工作)外家家定品嘗鍋火靚湯 著名菜點: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東江鹽焗雞、白灼基圍蝦、燒鵝、蚝油牛肉、廣式月餅、沙河粉、艇仔粥等(4)淮揚菜:淮揚菜江游區著名菜系其覆蓋域甚廣包括現今江蘇、浙江、安徽、海及江西、河南部區東南第佳味、至美譽聲譽遠播海內外 由於浙江菜、徽菜其鮮明特色各八菜系淮揚菜匯於江蘇同烹飪界習慣淮揚菜系所屬江蘇區菜餚稱江蘇菜淮揚菜單揚州、淮安運河主南至鎮江北至洪澤湖、淮河帶東至沿海區風味菜淮揚菜選料嚴謹講究鮮主料突刀工精細擅燉、燜、燒、烤重視調湯講究原汁原味並精於造型瓜雕刻栩栩口味鹹淡適南北皆宜並烹制全鱔席淮揚細點造型美觀口味繁製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別 代表菜:清燉獅拆燴鰱魚、扒燒整豬、清蒸鯽魚、水晶餚蹄、三套鴨、軟兜鱔魚、熗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翡翠燒賣、蟹黃湯包、千層油糕等 江蘇菜除述淮揚菜外包括南京菜、蘇錫菜徐州菜等菜系南京菜烹調擅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鮮、爛、酥、嫩、脆、濃、肥南京菜善制鴨饌名素金陵鴨饌甲美譽蘇錫菜擅燉、燜、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細令鮮甜咸適酥爛口清新腴美近烹制錫乾隆江南宴、錫西施宴、蘇州菜餚宴太湖船菜徐州菜風味歷史屬魯菜系隨代變遷其菜已介乎蘇、魯兩菜系間口味鮮咸適度習尚五辛、五味兼崇清淡、濃濁其菜論取料於何物均注意食療、食補作用另外徐州菜用蟹狗肉尤其全狗席甚著名 江蘇名菜名點:鹽水鴨肫、燉蘇核、燉敲、炒甲魚、丁香排骨、清燉雞、金陵扇貝、芙蓉鯽魚、菊花青魚、菊葉玉版、金陵鹽水鴨、叉烤鴨、叉烤鱖魚(南京名菜);松鼠鱖魚、碧螺蝦仁、翡翠蝦斗、雪花蟹斗、蟹粉魚唇、蝴蝶海參、清湯魚翅、香炸銀魚、染溪脆鱔、鏡箱豆腐、錫肉骨、熟叫花雞、州糟扣肉(蘇錫菜);霸王別姬、沛公狗肉、彭城魚丸、荷花鐵雀、奶湯魚皮、蟹黃魚肚、鳳尾蝦、爆炒烏花、紅燜加吉魚、紅燒沙光魚(徐州菜);目湖砂鍋魚、淮安軟兜、金蹼仙裙江蘇點富特色秦淮吃、蘇州糕團、湯包都名(5)閩菜:閩菜福州、閩南、閩西三區風味菜主形菜系福州菜清鮮、爽淡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另特色善於用紅糖作配料具防變質、腥、增香、味、調色作用閩南菜廈門代表同具清鮮爽淡特色講究佐料於使用辣椒醬、沙菜醬、芥末醬等調料閩西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客家菜主體山區特奇味異品作原料濃厚山鄉色彩閩菜炸、熘、燜、炒、燉、蒸特色尤烹制海鮮見刀工精妙趣於味湯菜居具鮮、香、爛、淡並稍帶甜酸辣獨特風味福建吃點另功取材於沿海淺灘各式海產品配特色調味堪稱美味 著名風味菜點: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沙奈燜鴨塊、七星魚丸、糟醉雞、煎糟鰻魚、半月沉江、燕皮餛飩、福州線面、蚝仔煎等等(6)浙江菜:浙江菜悠久歷史風味包括杭州、寧波紹興三菜點特色杭州菜重視原料鮮、、嫩魚、蝦、令蔬菜主講究刀工口味清鮮突本味寧波菜咸鮮合烹制海鮮見講究鮮嫩軟滑重原味強調入味紹興菜擅烹制河鮮家禽菜品強調入口香綿酥糯湯濃味重富鄉村風味 浙江菜具色彩鮮明味美滑嫩脆軟清爽菜式巧玲瓏、清俊秀麗特點燉、炸、燜、蒸見重原汁原味浙江點團、糕、羹、面點品種口味佳 名菜名點:龍井蝦仁、西湖蒓菜湯、蝦爆鱔背、西湖醋魚、炸響鈴、搶蟹、新風鰻鯗、鹹菜湯黃魚、冰糖甲魚、牡蠣跑蛋、蜜汁灌藕、嘉興粽、寧波湯團、湖州千張包等(7)湘菜: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區湘西山區三區菜點特色湘江流域江、衡陽、湘潭湘菜主要代表其特色油重色濃講求實惠注重鮮香、酸辣、軟嫩尤煨菜臘菜著稱洞庭湖區菜烹制河鮮家禽家畜見特點量油厚咸辣香軟燉菜、燒菜名湘西菜擅製作山珍野味、煙熏臘肉各種腌肉、風雞口味側重於咸香酸辣濃厚山鄉風味湖南菜特色辣二臘 著名菜點:東安雞、臘味合蒸、組庵魚翅、冰糖湘蓮、紅椒臘牛肉、發絲牛百頁、火宮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換蛋等(8)徽菜:徽菜風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菜點特色皖南菜包括黃山、歙縣(古徽州)、屯溪等講究火功善烹野味量油重樸素實惠保持原汁原味;少菜餚都取用木炭火燉、煨湯清味醇原鍋席香氣四溢;皖南雖水產烹制經腌制臭桂魚知名度高沿江菜蕪湖、安慶區代表傳合肥區烹制河鮮、家畜見講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調味尤煙熏菜餚別具格沿淮菜蚌埠、宿縣、阜陽等代表菜餚講究咸帶辣湯汁色濃口重亦慣用香菜配色調味 著名風味菜:熏鴨、毛峰熏鰣魚、符離集燒雞、臘魚、石耳燉雞、雲霧肉、綠豆煎餅、蝴蝶面等

『貳』 求 伊利的危機管理 論文

伊利的品牌管理危機

牛永革 蔡靜 李蔚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83年鄭俊懷受命做廠長時,家當41萬元,職工76人,年利稅4.7萬元,是一組在統計當地GDP時完全可以忽略不記的數字。進入90年代後,企業在鄭俊懷的帶領下,有了超速的發展,從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間,伊利從一個幾千萬的企業發展為一個主營業務收入62.99億元的全國乳業巨頭,居中國乳製品行業銷售第一位.2004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已達43.44億元,實現凈利潤1.53億元。在前不久世界品牌實驗室(WBL)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共同組織評估的「2004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排行中,伊利以127.87億元名列第38位,進入了中國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的前列。

不可否認,伊利這十年的經營是成功的,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伊利還是充滿危機,特別是品牌危機。伊利的品牌建設與維護,存在有嚴重的缺陷,這些缺陷,不僅會影響伊利當前的發展,也會影響伊利未來的持續成長空間。

一、 伊利創造的品牌概念,正在給伊利帶來煩惱。

伊利創造的「大草原」概念成全了競爭對手的發展卻障礙了自己的擴張,「大草原」概念被風狂擠兌造成的負面效應,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概念的創立者伊利

品牌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是品牌核心價值的外在表現,是直接推動產品市場銷售的動力。在過去,中國牛奶業一直處於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局面,沒有一個一統天下的品牌,原因是產品高度的同質化造成了競爭力的分散化,牛奶行業沒有一個企業創造出獨特的品牌概念以使自己脫穎而出。當伊利的「大草原」概念推出後,便迅速從眾多的牛奶品牌中分化出來,而成為中國牛奶業的領袖。

伊利的大草原概念之所以能把伊利推向中國乳業的頂峰,還是因為伊利抓住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中部和東部人內心深處都存有的大草原情結。「藍藍的天空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歌聲和詩句讓大草原成了國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伊利率先抓住了中國人對草原的美好嚮往,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號,這個口號,迅速喚醒了消費者對於大草原的美好體驗,這種體驗遷移到了牛奶上,也遷移到了伊利品牌上,伊利品牌迅速在消費者心中產生了親和力。為了把大草原的概念植入中國消費者的心靈中,伊利花巨資推出了一系列以大草原為主體的活動。94年,伊利在首戰武漢時,舉辦以「昭君回故里,伊利送深情」的大型免費品嘗公關活動,當年就將市場佔有率提升到50%以上,將地方企業逼至市場一隅。在進軍北京上海等市場時,伊利對大草原的概念進行了深化,推出了「心靈的天然牧場」概念。直白的大草原僅僅是間接暗示了產品的天然品質,於是伊利將大草原概念進一步延伸為「天天天然」。正是這一系列概念的深化,推動了伊利品牌的發展,也正是伊利品牌的發展,拉大了伊利品牌與其他品牌的距離,使它快速有一個區域品牌成長為一個全國品牌。

大草原品牌概念成就了伊利的事業,伊利的品牌運作是成功。但伊利的品牌推展成功,不能掩飾它在品牌維護上的失敗。

沒有壁壘的品牌概念直接推動了蒙牛的快速成長

品牌安全理論告訴我們,品牌資產是最容易流失的,一個不能成功防止品牌資產流失的品牌,不算一個是一個好品牌。品牌資產流失,就是品牌價值的減值,當品牌資產流向競爭品牌的時候,就是品牌競爭力削弱的時候。伊利品牌建設的一個失誤,就是沒能有效保護自己的品牌資產,它的品牌資產流進了蒙牛的血管里,它養肥了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蒙牛。

蒙牛是伊利的副總裁牛根生於99年帶了幾個人、拿著伊利給他們的利潤分紅1000萬元創辦的。牛根生藉助在伊利學得的運作經驗,本著先建市場後建工廠、先推品牌後推產品的經營理念,在全國迅速擴張,以1947.31%的成長速度,成長為「99-01年度中國成長企業百強」第一名,成長為僅次於伊利的中國乳業企業第二名,並直逼伊利的冠軍寶座。蒙牛高歌猛進的原因很多,但伊利巨資打造的「大草原」概念幫了蒙牛很大的忙。經過伊利的強力宣傳,「大草原」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蒙牛直接借來大草原的概念,把自己的品牌嫁接到大草原上,實現了品牌經營上的借梯登樓效應。蒙牛的品牌宣傳的是「蒙牛牛奶,來至內蒙古大草原,綠色天然無污染。」它不僅全盤借用了伊利創立的大草原概念,而且還進行了拔高,這樣,蒙牛花很少的代價就實現了在品牌上與伊利的並駕齊驅,甚至還超越了伊利,伊利的品牌價值被蒙牛合理地瓜分了。僅這一項瓜分,就直接為蒙牛節省了數千萬甚至可能是上億元的廣告投入,這是蒙牛1000萬能起家的重要原因。如果蒙牛沒有伊利的品牌概念鋪底,而是從零開始運作,蒙牛的區區1000萬,恐怕還不夠交市場探索的學費。蒙牛的崛起,伊利可為是幫了大忙,但令人很不開心的是,蒙牛還不領伊利的情,伊利是不是很冤?

伊利的創造的品牌價值已經被眾多中小乳品企業風狂擠兌

品牌理論認為,同一地理區域內的同業企業,如果在品牌主題中都過度強調這一地理區域的某一自然特徵,那麼這一自然特徵會在消費者心智中轉變為影子品牌,企業品牌則會變為影子品牌傘下的子品牌。這種影子品牌由於具有區域特徵而不具有企業特徵,無法進行自我保護,而成為整個行業的共同資產。於是就會發生一種怪現象:大企業拚命注入品牌資產,而小企業拚命擠兌品牌資產。就像幾個大企業支撐了「涪陵榨菜」這個影子品牌,卻被大量的中小企業拚命擠兌,努力從「涪陵榨菜」中提取效益一樣。

伊利創造的「大草原」概念,由於只有地理特徵而沒有企業特徵,結果品牌概念變成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影子品牌概念,「大草原」變成了一個影子品牌,結果「大草原」像唐僧肉一樣變成了公共財產,失去了專有權,伊利為草原企業做了一件公益事業。蒙牛雖然靠享受這公益影子品牌壯大了,但它的品牌資產大量地注入了影子品牌,而眾多的中小企業卻在擠兌這種影子品牌拚命。自從伊利、蒙牛靠大草原概念成功之後,現在全國有很多的企業都引入了大草原概念,都把自己打扮成草原牛奶,有的打「大理天然牧場」、有的打「新疆天山牧場」、有的打「阿壩草原」、有的打「黃河源頭草原」,如此等等,草原概念已經泛濫成災了。當大小企業都在使用大草原概念的時候,伊利花巨資打造的大草原概念就失去了往日的市場拉動力。關鍵是,良莠不齊的企業都大做草原文章,不僅直接會敗壞大草原的形象,也等於直接腐蝕伊利品牌的核心支柱。這些帶有機會主義特徵的搭車行為,除了瘋狂地擠兌大草原的品牌價值外,是不會努力維護大草原概念,這種擠兌的結果,傷害最大的不是擠兌者,而是被擠兌得者――大草原概念的創立者伊利。

伊利創造的品牌概念已經成為其市場擴展的羈絆

伊利起源於「大草原」,成功於「大草原」,也正在受制於「大草原」。

伊利已經不再是草原人的伊利,它正在變成中國的伊利,而且還想變成世界的伊利。但由於生產集中與消費分散、遠距離運輸與本地化銷售兩大矛盾的存在,伊利必須努力推進生產本地化。本地化生產,本地化奶源,伊利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大草原」概念就失去了根基,因為伊利在全國的很多生產基地的奶源就來自當地,而不是大草原。如果這個時候伊利還在訴求「大草原」概念,帶給消費者的只會是一種欺騙感,這種欺騙感會嚴重傷害消費者對伊利的信任,一旦信任喪失,伊利品牌就會毀於一旦,伊利的事業也會遭到重創。蒙牛的廣告危機就是前車之鑒。

因此,伊利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大草原就成了一種羈絆。伊利面臨著嚴峻的品牌再造任務。

伊利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嘗試把大草原概念向「天然」概念深化,以「天天天然」為新的品牌訴求。「天然」概念能成功取代伊利的「大草原」概念支撐起伊利的品牌大廈嗎?

「天然」是什麼?「天天天然」又是什麼?是奶牛的生長環境天然?還是牛奶天然?僅僅從伊利的品牌口號「天天天然」看,它應該是指伊利牛奶是天然的,意思是「天天喝的都是天然牛奶」。牛奶都是奶牛產的,怎麼會天然?如果說奶牛產的就是天然奶,難道還有人工奶不成?說牛奶天然,很是站不住腳。

如果伊利說的「天然」是指奶牛的生長環境天然,那就是暗指圈養奶牛產的奶不是天然的,是質量不好的。伊利這樣的訴求在提高本企業的產品價值的同時,也在貶低其他圈養奶牛所產牛奶的價值。事實上,奶牛養殖的工廠化不僅在中國,就是在西方也是主要模式,就是牧場養殖,也要添加特別飼料,以增加產奶量,純粹靠天然牧草來養殖奶牛,其產奶量是難以滿足養殖戶要求的,所以,一個牛奶企業很難保證自己的奶源都是純天然牧草養殖的奶牛產的奶,就是伊利恐怕也未必都能完全做得到,如果一旦做不到,就會為自己留下巨大品牌安全隱患。因為宣傳名實不符而一旦公諸於眾,就會要了企業的命。就是伊利在內蒙能做到這一點,但伊利在全國擴張,由於條件所限,很難都能保證自己的來源都來自天然牧草奶牛,如果不能保證這一點,伊利的品牌也會面臨信任危機。另外,天然概念像大草原一樣,一旦被市場認可,也會被競爭對手風狂擠兌,伊利莫非還要當一次活雷鋒?所以我們覺得伊利的「天然」概念與「大草原」一樣,可以在某一階段為伊利貢獻利潤,但不能作為長久的依靠,「天然」難以支撐起伊利的品牌大廈,由「大草原」概念向「天然」概念的理念演變,無法解決伊利品牌的核心價值問題,伊利又陷入了品牌概念的困惑之中。

二、囿於質量層次的品牌定位,給伊利的持續成長設置了羈絆

僅僅立足於質量層次的品牌定位,是一種弱勢定位,只有立足於文化的品牌定位才能保證品牌的差異化,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成長。

伊利在質量保證體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伊利先後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和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都建立了優秀奶源基地。03年伊利就實現了奶牛養殖由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的轉化,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和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在全行業開創奶源基地建設的全新模式。為了配合伊利的全國擴張戰略,先後斥資11億,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和託管等方式在北京、上海、河北、陝西等地建立自己的高質牛奶生產基地,以縮短企業與市場的距離,確保消費喝到新鮮的牛奶。伊利還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面推行了四位一體的全方位食品質量認證模式,即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體系、規范生產製造的GMP體系、確保食品安全、衛生質量有效進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管理的HACCP體系,以及具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伊利要保證的是向市場上提供的每一滴奶都是合格的。

伊利的質量管理的確是做得可圈可點,但僅限於此是遠遠不夠的。任何一個品牌要在市場中求得一席地位,都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不可模仿的品牌訴求,以同競爭品牌相區別,但伊利的品牌質量訴求能鮮明地與競爭對手相區別嗎?不能。

求同化的質量訴求使伊利品牌失去了個性

個性是品牌的生命,沒有個性的品牌就等於沒有了靈魂。可口可樂介入奶業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使它的奶品時尚化,以便能與可口可樂的品牌相容,並與競爭品牌相區別。但以伊利為首的中國乳業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在訴求質量。

伊利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是光明乳業,它是中國乳品行業里資格最老的企業,它是伊利和蒙牛的老師。作為伊利和蒙牛主要領導人的鄭俊懷和牛根生都曾在這里參觀學習過。光明牛奶一直以來都將質量作為其品牌的獨特訴求:「100%好牛,產100%好奶」,「做好牛,產好奶」,「三保科技產品」(保新鮮、保營養、保安全)是光明牛奶一直以來的牛奶宣傳口號,質量概念已經成為光明牛奶的品牌核心。伊利的另一個競爭對手蒙牛也在質量上大做文章,它把質量界定為「天然、純凈、新鮮、健康」。中國乳業三巨頭的核心訴求都是質量,高度的同質化,造成了品牌個性的喪失,在市場上恐怕很難說得出伊利牛奶與蒙牛和光明有什麼區別。這樣問題就產生了:伊利品牌與蒙牛、光明等同類品牌競爭上的趨同性所產生的品牌重疊,使消費者對伊利品牌的介入度和心理依存度會隨時間推移而降低,最直接的反映是品牌價格保護功的喪失,最嚴重的後果是價格上升時產生更大的彈性反應,購買量迅速減少,而價格下降時則產生更大的無彈性反應,購買量並不明顯增加,這對伊利的快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品牌同質化為伊利拉大與競爭品牌的距離增加了難度

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了全國市場的50%,品牌集中度已經很高,三大品牌進一步品牌外發展的市場空間已然很小,於是三大品牌之間的相互競爭就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點。由於同質化訴求,三大品牌之間很難拉開的距離,因此伊利想要大步超越光明,或者是把即將超越的蒙牛遠遠甩在身後,將變的非常困難。伊利以質量為中心的品牌訴求,已經成為伊利的快速發展一大障礙。

滿足於質量層次的品牌定位,使伊利品牌呈現出弱勢特徵

按照美國品牌學家卡菲勒的觀點,質量保證是一種弱勢品牌定位,因為保證了質量僅僅是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所以在品牌理論中,以質量為中心的建立起來的品牌,只能算是初級品牌,它只有在產品的質量競爭時代具有競爭力,隨著品牌競爭由質量競爭時代向個性競爭時代的演化,品牌的競爭力也就喪失了。目前中國的牛奶業競爭,正在走出質量時代而走向個性時代,伊利的質量概念正在失去原有的競爭力,伊利不能全面提升其的品牌的文化價值,不能在建立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獨特的品牌個性,就很難保證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能取得長足的勝利。Upshaw認為,建立強有力的品牌個性文化特徵,有利於保護和增加品牌價值。就像伊利率先打造質量概念奠定了伊利的基業一樣,伊利現在面臨的是如何建立具有獨特個性文化價值的品牌,依靠獨特的個性化品牌銷售主張,率先超越質量時代,而進入個新競爭時代,是擺在伊利品牌建設面前的迫切任務,也是實現伊利的「可持續成功」的關鍵。

三、投入不足,伊利品牌成長後勁乏力

最該投資的地方投資不足,最不該投資的地方卻投資過剩,在品牌成長的關鍵時機,伊利的有限資金沒有用在刀刃上。

品牌管理理論認為,品牌建立的最佳時機,是產品的快速成長期,而一旦錯過這一時期,要再培育品牌就非常困難。中國乳業目前正處於市場快速成長期,是企業創立品牌的最佳時機,快速擴展市場、快速培育品牌是乳業企業的當務之急。據業內專家預測,中國乳業發展的黃金時間還有三到五年,錯過這幾年要想再在乳業市場有所成就會非常困難。所以,幾乎所有的乳品企業、不管是老牌企業還是行業新軍,都在聚集資源進行瘋狂的擴張,以便為下一步的競爭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競爭籌碼。

蒙牛正在全力聚集競爭力量,以圖最後一搏

伊利的直接競爭對手蒙牛已經計劃要在2005年,將產能提高一倍,達到275萬,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蒙牛籌集了大量資金。資料顯示,在2001~2004年間,蒙牛共融得資金22.138億元,其中2004年一次性融得資金14億元,這些資金都用在了市場和產能的擴張上,蒙牛要依靠其強大的資金實力,藉助強力的市場擴張,來取代伊利成為中國乳業之王。西南王新希望則斥資10億元強力介入乳業市場,僅僅兩年就完成了在西南地區的收購與兼並活動,現在棋子已經布到了全國;娃哈哈也籌集了10多億巨資要瓜分乳業蛋糕。光明、三元、三鹿、完達山、輝山等,也不甘示弱,紛紛傾其所有,要奮力一搏。

伊利正削弱自己的競爭力,給競爭對手以可乘之機

蒙牛在全力跑馬圈地,那麼作為乳業老大的伊利在做什麼呢

2004年6月29日,伊利舉行了2003年股東大會,會上,一位股民對伊利董事長鄭俊懷說:「蒙牛已經在香港上市了,憋足勁在投錢擴大產能,可伊利偏偏投國債,最需要錢的地方而你們卻不投資,難道伊利真的錢多得用不完了嗎?」這位股民的話點到了要害上。據《世界商業評論》刊載的伊利資料顯示,伊利股份於2002年8月末增發4896.14萬股,募資8.25億元。資金到位不到兩個月,公司就大量買入國債。發布於2004年6月18日的澄清公告稱,從2002年10月18日召開的公司四屆四次董事會通過關於公司利用部分閑置資金購買國債事項的決議,期間累計投資額4.17億元,共出售國債2.47億元,截至2004年6月16日國債余額為1.45億元,累積虧損1700萬元。伊利稱只是利用部分閑置資金購買國債。伊利真有那麼多閑置資金嗎?事實是,伊利近年來負債持續攀升,財務費用快速增長,2002年底伊利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為36%,較2001年底的44%有所下降,但負債率下降純粹是由於2002年8月通過增發新股募集資金8.25億元所致,扣除這一因素,負債率實際上是50%,其中,伊利股份2002年底的流動負債同比上升了44%,而2002年度的利息支出更是同比增長了95%。到2003年底,伊利股份的資產負債率更是進一步上升至45%,負債總額同比上升81%,流動負債同比上升71%,長期負債更是大幅增長230%,同年的利息支出同比增長133%至2134萬元。負債總額中,有息負債部分從1.16億元增至4.2億元。今年首季季報還顯示,伊利股份經營現金流由去年末的5億元變為負2000萬元,應收賬款則增加到8000萬元。由於國債市場自2003年8月份開始連續下跌,伊利股份也深套其中。。從2004年3月31日到4月23日,新購買的國債投資又虧損了1200多萬元。

在其他乳業企業都集中資金於產能擴展和市場擴張的時候,伊利卻在投資國債,而且還大幅虧損,在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時候,伊利不是集中有限資金以獲得更多市場,這不能不說是伊利經營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如果伊利認為自己已經是乳業老大,已經不需要更大規模投資了,已經確立了不可超越了市場地位了,那就錯了。去年,對究竟誰是中國乳業老大的爭論已經開始,如果說2003年伊利還勉強坐在老大的位置上,到2004年,還是不是老大恐怕已經難說了,至於2005年,按照目前伊利的打法,恐怕江山不保。做市場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在各家憋足干勁攻城掠地的時候,伊利卻還在抽走市場資金,實在不能稱之為明智之舉,如果伊利不能充分利用當前的大好時機和有力的市場局面,快速提升自己,等到機會錯過,伊利恐怕就只能自吞苦果了。現在投資不足,伊利品牌成長的後勁就會大打折扣。伊利千萬不能在品牌成長的關鍵時候釜底抽薪,應集中全力,為品牌的快持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為下一步的市場惡戰積累充足的品牌能量,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四、品牌競爭,伊利四面楚歌

打土豪,分田地,伊利面臨四面競爭。

伊利面臨的市場格局可以被描述為「前有狼,後有虎,中間還有一群小老鼠」。業內資深人士李天田描述中國乳業的競爭格局是:2002年是中央軍團穩扎穩打,地方軍團保衛家園,海外軍團虎視眈眈,新軍團氣勢如虹;2003年是中央軍團收縮戰線,地方軍團疲憊應戰,海外軍團一邊干看,行業新軍全軍潰爛;2004年的趨勢是:巨頭爭霸、終端爭奪、外資進入。

在伊利成功的時候,中國乳業市場還只有三元、光明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巨頭,但現在,短短幾年,就迅速崛起了蒙牛、新希望、娃哈哈、完達山等乳業新軍,並且迅速成為中國乳業的一支重要力量,並直逼伊利的龍頭地位,伊利剛從光明搶過來的中國乳業王座,已經面臨著強大的挑戰。

傳統巨頭不甘落後

伊利首先是來自傳統巨頭的挑戰。光明、三元對伊利的快速成長早就耿耿於懷。作為北方老大的三元,不甘心伊利的崛起,他們把競爭的戰場打到了伊利的老家,三元在呼倫貝爾建立了超高溫滅菌奶基地,3批次保溫實驗產品經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超高溫滅菌奶質量要求,新線已開始投料生產,這預示著三元正式殺進在超高溫滅菌奶市場排在前列的伊利的大本營。三元公司副總經理桑悅說:呼倫貝爾三元公司超高溫滅菌奶擴建工程竣工,該公司超高溫滅菌奶產品的日產量在原基礎上翻了一番,生產能力達到每天40噸,主要銷售區域目前是當地的市場,按照三元的計劃,下一部還將繼續向內蒙古其他區域以及東北地區擴張。看來光明與伊利的競爭已經進入了貼身肉搏之戰階段。

光明決不甘心讓出自己多年的老大地位,已開始了全面收復失地的工作。光明攜著從股市籌來的9.5億元巨資殺向全國。2002年6月,光明乳業斥資1.3億元升級1996年收購的黑龍江光明松鶴有限公司,要和伊利競爭東北市場;2002年9月14日,光明乳業以1500萬元現金取得長沙第二大乳品企業派派食品有限公司60%的股權,在2002年12月29日,光明乳業受讓江西第一大乳業公司英雄乳業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光明要與伊利決戰華中市場;2003年1月,光明乳業又開始殺進伊利的核心市場廣州,悄悄完成了對廣州達能的收購,從而握有了廣州達能100%股權,光明與伊利的華南之戰拉開了序幕。光明還和北京林河工業開發總公司共同投資1.4億元,在北京順義新建第二個乳品工廠,日產量可達300噸,品種主要是北京人愛喝的酸奶,光明要搶伊利在華北的優酸乳市場。

新生巨頭立誓趕超

作為新生的巨頭,蒙牛更是牛勁十足,要與伊利分高下。蒙牛是直接靠利用伊利的缺點成長起來的企業。蒙牛與伊利展開了管理、文化、促銷、品牌、資金和人才等領域的全面競爭。蒙牛是1999年7月,伊利集團副總裁兼冷飲事業部總經理的牛根生,一氣之下帶著從伊利分得的一筆資金及冷飲事業部9名核心人員,共同注冊1000萬元注冊成立的。蒙牛設立當年,就把伊利作為挑戰對象,發誓要利用伊利的漏洞來成就蒙牛的事業。蒙牛成立當年,就實現銷售4000萬元,2002年增長到21億元,在全國乳品行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自蒙牛成立以來,其增長率遠遠超過伊利,在剛剛過去的三年,蒙牛的復合增長率高達137%。2003年度實現銷售收入40.7億元,實現凈利潤2.3億元。按銷量計算,蒙牛在2003年度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液態奶生產商,而這時蒙牛成立還不到五周年。在中國乳業資本第一輪角逐中,伊利的產銷量事實上已從第一位退至第二位。鄭俊懷已經迫切感到,稍不留意,伊利這只大象就會有葬身蛇腹的危險。早些時候,蒙牛計劃上市的消息一出,伊利就非常緊張。發展迅猛的蒙牛成為伊利的心腹大患,如果再有資本市場融資通道,伊利擔心蒙牛將一發不可收拾。為此,伊利聘請咨詢機構,制定了系統打壓蒙牛的計劃。據稱,當初步調研報告匯總後,項目主持人認為計劃實行的結果,可能招致整個中國乳業的重大損失,遂立即叫停。由此看來,蒙牛的崛起,已經給了伊利巨大的發展壓力。

乳業新軍快馬搶攤

一批乳業新軍更是快馬加鞭,跑馬圈地。在西南市場,新希望把矛頭對准了伊利,2002年8月,做飼料出身的民營企業新希望集團斥資5000萬元入主四川華西乳業,同年12月9日,新希望在經過激烈的較量之後,擊敗伊利等競爭對手,成功收購了雲南鄧川蝶泉乳業公司。不久前,一家著名的國際咨詢公司,已為新希望量身定做了一套乳業5年發展規劃綱要。迄今為止,已有南京、合肥、青島、武漢、鄭州、重慶、西安、哈爾濱等地的9家乳品企業表示願意合作,並有3家企業簽定了意向協議書,新希望已經把觸角伸向了全國。而在華東的維維和娃哈哈也是劍拔弩張,開始向全國市場擴張,他們要利用資金優勢,在乳業市場分一大杯羹。誰都清楚,這些市場新軍要做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而最大的土豪就是市場老大伊利,所以幾乎所有的市場新軍都把競爭的矛頭對准了伊利,伊利正在成為競爭的焦點,能不能在這場斗爭中獲勝,是伊利能不能繼續領導中國乳業市場的關鍵。

國外巨頭的趁勢而入。

跨國公司也已經躍躍欲試,要搶佔中國乳業市場。早就以奶粉進入中國的雀巢,在銷售額下滑的情形下,開始瞄向奶源,首先在黑龍江投入巨資開發奶源基地,開始介入液態奶市場;達能參股光明、豪吉等企業,開始了中國市場的擴張;就連可口可樂公司也開始來插一腳,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軟飲料市場獨占鰲頭,該公司擬在近期內推出一種「母親計劃」的牛奶飲品。由於牛奶傳達出的信息並不像可樂那樣充滿時尚感、使人神清氣爽,可口可樂公司的官員表示,公司將在奶制飲品的大小、包裝和口味上下工夫以彌補牛奶在人們心目中的不夠時髦的缺陷。外資企業的加入,乳品市場一場混戰看來是在所難免。作為市場老大的伊利靠什麼取勝?伊利准備好了嗎?

五、品牌延伸失敗的幽靈正在腐蝕著伊利的品牌形象

粗暴的品牌延伸,傷害的不是被延伸的產品,而是支持延伸的母品牌。

品牌理論認為,品牌延伸和品牌擴張是品牌發展的關鍵道路,是品牌資產增值的重要措施。但品牌延伸、擴張不當,或品牌延伸、品牌擴張失敗,就會損害母品牌形象,就會降低品牌資產。

伊利在品牌延伸與擴張上,有成功但也有失敗,成功,成就了伊利的品牌發展,失敗則正在給伊利帶來品牌危機。

不遵循市場法則的品牌延伸,讓伊利吃盡了苦頭

「真棒」是一個非常有效益的產品。但天公不作美,真棒在市場不受歡迎,嚴重滯銷。據業內人士估計,「真棒」給伊利帶來的損失將在三千萬元以上。
現在的企業經濟已經演化為成長經濟,而成長的支撐就是品牌,伊利如果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去做出傷害品牌的舉動,無意於飲鴆止渴。伊利的真棒事件損失最大的其實不是3000萬元投資,而是達售行為對伊利品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是段時間內難以消除的,也是伊利品牌的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