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柳州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柳州小吃 螺螄粉 1、西環螺絲粉(特點:湯甜、豆角酸好吃、鹵菜好吃); 2、柳高門口螺絲粉(特點:蛋進味、有酸菜、湯香辣); 3、四中(在榮軍路中段有一個菜市旁)潘姐螺絲粉(特點:羅卜干甜、湯的螺絲味很重、粉有彈性);、 4、在飛鵝路長城酒店對面的有一家(叫什麼灣的,一下想不起來了); 5、金噪子旁邊交通銀行路口進克二十米在往左轉十五米有一家; 6、廣雅立交橋後面菜市對面小吃巷裡面有一家是門面的叫航什麼的了的螺螄粉也蠻好吃的; 7、金魚巷裡面(就是解放南路咖啡貓& S&K旁邊的巷子進去走到頭然後左轉再走點)有家阿婆螺螄, 8、三中路柳建裡面;北雀路木材廠裡面; 9、聚寶後面那家(看起來破破爛爛的那一家,干撈可以); 10、昌華軒 螺螄 1、香軒螺螄樓:炒螺、煲螺; 2、周記螺絲(東站):煮螺; 3、高記螺絲(就是原好石後門)現在在五角星舊街尾大樓二樓 5、二中後面那有一家阿雲螺螄; 6、西環的肥崽; 7、柳剛賓館對面的一鮮 鴨腳 1、華僑一樓的小吃店(小小間的); 2、聚寶大廈後面停車場那裡,有兩家賣鴨腳的,那個奶佬的鴨腳好吃 豆漿、油條 1、谷埠街那邊有一家; 2、榮軍那裡有一家 餃子、粉餃 1、培新路的東北餃子店(新華書店後街右轉)、 2、大橋底有一家、 3、西環路口的下一個站建材市場站(往五菱方向)有一家餃子店(旁邊記得有家好又快快餐店) 燒烤(注意別吃太多了,上火) 1、駕鶴公園那裡的鬍子燒的生牛肉、素豆芽; 2、勝利小區的張師傅(說普通話的老闆是正宗的); 3、白雲市場的烤魚; 4、黃村千里光最裡面的那家(還有片皮鴨); 5、紅光小區的"兄弟"烤魚; 6、老飛機場那邊景航園門口的那家兄弟烤魚 其他 1、金魚巷一帶的小吃:加菲貓旁的巷子走進去,首先是三品王,是招牌小吃,不做評價;三品王旁邊是聞香居,聞香居的卷粉、餛飩和粽子,味道真是好,在福柳新都巷子口有一家分店(老闆娘兒子開的);三品王和聞香居對面就是老吳雞腳粉,味道應該也不錯;聞香居過去有家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旁邊是一家湯包店,味道不俗哦;湯包店旁邊是一家「柳州螺螄粉」,聽說是可以和昌華軒,香螺軒媲美的呢! 2、天天樂里好吃的(算是柳州自選食城裡最好的):「土豆餅」和「鹵菜粉」「糖醋排骨」 3、知味亭的「炒粉利」(新時代商業港二樓)、湯「 4、桂林人」餐廳的好菜--海鮮空心粉;金銀肝(柳州特產,臘菜類) 5、糯米飯團:以前青雲小吃街頭有一家糯米飯團很好吃的,現在已經遊走江湖了,時常在2中門口賣早餐給學生 6、臭豆腐:財富大廈一樓 7、穗柳餐吧:酸甜排骨辣子雞飯、紅豆雙色冰淇淋 8、榮軍路口的《品湯居》:燉蛋、五味骨、炒麵 9、魚:高架橋下的柳州風味狗肉城裡的「桂林人鱒魚坊」,他所謂「*尾魚」夠美味(魚個頭不大,最大的一條2斤多,樣子象鯰拐,有須,體黑色,肉質象海魚,厚實、大刺、皮下有魚油,但入口卻無比鮮嫩,象吃河魚,口感極佳。) 10、牛排:皇子扒房、名典(好吃又沒貴)、桂林人、上島(又貴又沒好吃)、台北OX牛扒館 11、綠茵閣:義大利通心粉(18元)海鮮芝士鋦意粉(26元還是28元,不記得了)泰皇炒飯(15元還是18元,也不記得了)牛扒(要個套餐也就是45元-48元) 12、雙皮奶(牛奶燉蛋):榮軍路口有一家,經典時光酒吧下面有一家、公園路新開了一間喜蓮娜餅家旁邊、培新路有一家 13、姜撞奶:蘭色港灣1樓那家
B. 廣西柳州哪裡有水果營行門店
水果營行在柳州一直賣得非常好,目前在柳州已開設的門店有:
1.中山店
地址:城中區中山東路63號金長城大廈1-1號(培新路)
2.金色世紀店
地址:高新區東環大道145號金色世紀38-2號門面
3.龍城店
地址:柳北區龍城路21號瑞泰大廈一樓(蒂麗雪斯蛋糕店旁邊)
4.陽光100店
地址:高新區桂中大道南端2號陽光100城市廣場10號樓1-4-5,原生土味坊樓下
5.白沙店
地址:柳北區白沙路9號冠亞藍灣3號樓14-15號鋪面
6.潭中店
地址:柳南區潭中西路26號鑫柳家園1-19號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店面購買。
C. 河池網的河池網發展模式
地市級網站在資金雄厚的商業網站和國家財政扶持的重點網站二重夾擊下生存,雖然「小本經營」,且與財政斷奶,但地市級網站如果能立足實際,准確定位,還是大有可為的。
河池網作為桂西北河池的一個地市級網站,自2007年8月開通之後,一直堅持把「網路問政平台,權威信息窗口,文化娛樂空間」作為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河池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國內互聯網產業風生水起之時,互聯網產業才剛剛起步。在2007年8月份以前,河池僅僅只有一個「河池365論壇」供網友棲身,此外雖然也有一些商業網站,但都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和特色。在網路新聞發布方面,除了河池政府網每天摘要發布時政新聞外,更無第二家新聞網站。可以說,誰能掌握先機,誰就能佔領河池未來的互聯網陣地。
面對互聯網產業這塊誘人的大蛋糕,河池日報社深入市場進行調研發現,很多市民把棋牌桌邊的椅子挪到電腦前,不少商家廣告投放也有從傳統媒體向網站傾斜的意向。面對大有可為的新媒體領域,以石鋒為社長的新一屆報社領導班子決定,面對市場打造一個集新聞資訊、官民互動、文化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網路平台。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河池網已經成為河池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門戶網站。
促成部門實名上網,搭建「網路問政」平台
開放的網路,被稱為民意的「綠色通道」。河池網在注重權威高端信息的同時,打造網路互動平台,積極推動黨委政府「網上納諫」。當前,傾聽網路民意、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網路問政」風氣在河池十分濃厚,政府通過河池網做宣傳、做決策,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民眾則通過河池網「灌水拍磚」、建言獻策。
河池網「築巢引鳳」,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最先促成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通過我們的平台與民眾溝通,既塑造了政府官員的開明形象,更為下一步促成更大范圍的部門「實名上網」行動,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2008年春節,河池網開通4個月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藍天立通過河池網向廣大網友拜年,河池網作為地方門戶網站的地位,得到上級直接認可。
——2008年3月22日起, 市委、市政府在河池網上開設「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建言專區」,開創了河池各級黨委、政府網上「納諫」的先河。
——2008年6月底,河池網又協助市委召開了一次市委書記與網友代表的座談會,11位網友代表與書記交流對話,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效果。
——2008年7月初,為把網上納諫活動推向深入,市委書記藍天立還將他個人郵箱公布到河池網,通過郵箱了解民意,解決了一些市民遇到的難題。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奠定了河池網在當地網媒中的權威地位,更在網民中間樹立了黨委、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成功開創了我市輿論引導工作的新格局。
網站受到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之後,為促成相關職能部門實名上網,河池網作了大量的引導,並形成了信息告知制度。一旦網上出現相關話題,河池網編輯部以電話、傳真等形式,將網友意見直接發給分管的有關職能部門,並建議部門上網答復。
部門以實名方式上網與網友交流對話,河池市文化局是第一個「吃螃蟹」者。2008年7月24日,網友在河池論壇網友反映白馬街有單位涉嫌色情演出一事,河池網第一時間對該信息進行電話傳真告知,當天文化局便實名上網回應。此舉在論壇上旋即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叫好聲不絕於耳。網友紛紛表示,部門針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以單位的名義公開答復,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河池網開創了官民對話的先例。
介於部門實名上網取得的強烈反響,2009年3月31日,市委市政府在河池網上開設專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網上問計於民」行動。該專區至今仍在運行,保持著旺盛的人氣,至今已經近80個部門和單位以實名形式登陸專區,就相關熱點話題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
——2009年4月3日,《河池市2009-2011年文化產業發展行動綱要》徵集意見稿發上河池網,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在「網上問計於民」專區發布並向網友徵集意見,意見稿颳起了網上討論旋風,半個月點擊達2800多人次,網友跟帖發表各類意見共70多條。4月22日,《綱要》起草小組實名登陸專區,對網友所提意見進行整理反饋。這也是我市首次將綱要文件提交網路平台供全社會討論。
—— 5月24日,河池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網上發布信息,以有獎競賽的形式,針對我市五大產業發展和民生工作,向網友徵集「金點子」,徵集到「金點子」100餘條。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過程中,市科發辦以文件形式下發相關部門,要求重視網路輿論,做好「網路問政」工作,對河池網上網友反映的熱點、焦點問題,不迴避,不推諉,實事求是上網答復。解決得了的,就給出具體解決辦法,一時解決不了,要說明原因,並給出解決的時間表。
近80個部門單位實名上網,黨委政府虛心向網民要點子,不迴避不推諉的「網路問政」態度,河池網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將全市各主要單位和部門納入了網站平台,操作方法十分成功。有關部門轉變了觀念,對網路輿論的態度,也由開始的被動應付變為主動告知。
2009年6月3日,宜州市一名公務員醉酒駕車撞死人後逃逸,消息尚未在網路傳出,當地公安機關、市委宣傳部便連續在河池網發布兩份事故調查處理通報,先聲奪人之舉,使一起原本可能沸沸揚揚的輿論事故,被悄無聲息地化解。
此後不久,河池市委宣傳部又親自組織召開了全市網路評論員培訓班,組織特約評論員登陸河池網引導輿論,要求各基層單位部門職工每日必須登陸灑池網體察民情,多位市主要領導公開表示,每日必上河池網,關注網友正在關注什麼。
報網互動,信息注重權威高端,做好重大和突發性事件報道
互聯網以絕佳的優勢,對傳統紙質媒體提出挑戰,報界甚至有「報紙消亡論」的預言。然而我們卻發現,一旦報紙與網站聯姻,兩者優勢互補,則立現「點石成金」之效,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說,「網站是報紙開往春天的地鐵」。
河池網創辦不久,社領導就明確了報網互動、「先網後報」的信息發布方式,充分發揮網媒優勢,求新求快,特別是突發事件的新聞,通過網站得到及時傳播,搶在電視台之前,填補了河池日報只能發昨日新聞的缺憾。
河池網新聞發布以首頁的 「綜合新聞」欄目為平台,內容有河池本地的時政、民生和社會新聞,是網站人氣最旺的新聞欄目,採取 「先網後報」和「報網互動」相結合的運行模式,突出了互聯網的時效性優勢,使河池網在第一時間搶占輿論宣傳的制高點,與報紙宣傳形成了互補,實現了紙質新聞的擴容。
宜州「8?26」廣維爆炸事件,河池網首次對爆炸現場實行全天候滾動直播,發出權威准確的信息,發出的系列報道,成為國內其他媒體報道的「藍本」,點擊率一天之內便破二萬人次。
在對去年羅城卡馬水庫搶險救災的報道中,河池網通過專題網頁形式,24小時不間斷發布90餘條新聞稿件和近百張圖片,及時更新最新最權威信息,有效引導輿論,維護搶險期間人心穩定,因此獲得國務院新聞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點名表揚。
2009年11月,在河池日報全面改版之際,由河池網編輯部策劃出版的《網眼》專版正式推出。《網眼》專版每周出版兩期,以河池網論壇的發帖為信息源,進行話題策劃,並派出網站記者親赴現場詳細采訪。專版開辟了「網視聚焦」「網言網語」「部門在線」「線下互動」等一系列欄目,結合網上民生社會熱點,幫助網友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廣受社會各界好評。《網眼》的開辦,一方面豐富了報紙的信息量,同時提升了河池網的社會影響力,可謂相得益彰。
做好論壇人氣經營,打造文化娛樂平台
2008年3月,河池市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爭創及評選活動會議舉行,河池網參與了這次大型活動的評選,將50多名候選人的詳細資料公布上網,接受公眾監督,並在論壇上開專區讓候選人與網友交流互動,接受公眾評議和投票。
這一評選形式,是河池評選活動歷史上一次空前創舉,評選期間,網民到論壇注冊投票總數達10萬余票。「十傑」的影響力超過往年,網站每天的點擊量較往常增加1萬多次。
有了堅實的人氣基礎,河池論壇著手打造一批精品版區,以特色內容吸引網友。關閉或合並一些人氣和關注度不高的版區,同時對保存版區進行定位,打造「網友俱樂部」「河池民聲」「三姐歌圩」「山谷風」「河池文苑」等重點板塊,這些板塊再與此後增加的「網上問計於民」「心靈港灣」等板塊,構成河池論壇的主打產品。
在對版區建設和管理上,定位明確,特色分明,「網友俱樂部」供各地網友自娛自樂,「河池民聲」做嚴肅的民生社會話題,「三姐歌圩」為山歌愛好者網上對歌交流的大本營,「山谷風」提供給書法愛好者舞文弄墨切磋書藝,「河池文苑」吸引大量本土文人墨客,「網上問計於民」專供部門與民眾互動交流,「心靈港灣」版區心理疏導專家實時在線。
精心打造的這些特色版區中,「三姐歌圩」引起了廣西山歌界的關注,廣西山歌學會與河池網共建「三姐歌圩」,該版區也正式成為了廣西山歌學會的官方網站。「山谷風」舉辦了廣西八桂書風首屆網路書法篆刻展,此後又升級為一個子網站,創辦廣西第一家獨運行的專業書法網站「廣西書法網」,中國著名書法家王鏞為網站題寫名字。此後參與了中國書壇第六屆新人展廣西區評選活動,為廣西文聯、廣西書法家協會編了兩期書法通訊,獲得了區黨委宣傳部的肯定。這標志著河池網的業務開始深入專業領域,向全區范圍拓展了發展空間。